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2024-05-07

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精选9篇)

篇1: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麦田美术培训中心

规章制度

画室的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每位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教学实行日考勤制,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人身安全。学生一经手续入学,必须遵守以下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一、专业课课上课制度

1.按时到画室上课,不能无故迟到;迟到后应报告老师,取得同意后方可

进入画室。

2.上课前准备好课堂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及相关工作。

3.上课过程中不讨论与专业无关的话题,不影响他人学习。

4.在课堂上不吃零食、打电话、发短信、等影响学习的事情。

5.在画室严禁大声喧哗、吵闹、上课时不随意走动。

6.上课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应心平气和,不影响他人。

7.严禁在教学区域及画室可见范围内吸烟。

二、请假制度

事假

1.凡有事不能上课的需事先请假,并说明请假理由。

2.请假一天以内,首先到老师处领取请假条,填好后找老师批准。

3.有事来不及请假的,应事先与老师取得联系后,事后回画室补假。

4.不事先请假的,视为旷课。

病假

1.凡生病需要休息的学生应请病假。

2.请病假需办理病假手续,首先到老师处领取请假条,填好后找老师批准。

3.装病请假的,视为旷课。

注:因私自旷课,在教学区以外发生任何意外事故的,一切责任由本人承担。

三、卫生制度

1.保持画室、厕所等公共场所的卫生。

2.不在画室、公共场所乱丢垃圾。

3.室内保持整洁有序。

4.做到废物入桶,不乱吐乱丢,不向 窗外抛废弃物。

5.画色彩换水时注意水槽卫生,不乱丢废弃物堵住水槽。

6.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四、退学费制度

1.在本画室日常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如打架斗殴、偷窃

等不良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通过一次教育不改的,劝退,学费不予退

还。

2.无故旷课3次,通过2次教育不改的,劝退,学费不予退还。

3.无故迟到5次,通过2次教育不改的,劝退,学费不予退还。

4.患病不能继续学习的,经医院证明可依照实际病假时间按比例退费。

篇2: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1、严厉遵守民进艺术类文化课冲刺班的制度,(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一切服从教师管理。

2、按时起床、睡觉、喝水、洗漱、吃饭、上课、活动。

3、上课、下课及活动期间,不允许随意回宿舍。

4、每天按值日认真做好宿舍、楼道、操场,和卫生保证室内空气新颖空中洁净,床铺整洁,物品摆放一条线。

5、制止在宿舍、楼道、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写乱画。

6、保管好本人的物品,借东西要出借,损坏东西要照价赔偿。随意拿人家东西,是可耻行为。

7、要节约水和电,养成便后要用水冲厕用后及时关闭的良好习气。

8、休息间,不许乱串宿舍,未经生活教师同意,外人一概不让住宿、或进入宿舍。

9、保护餐厅、宿舍、衣橱、床、桌、椅及门窗。谁损坏了,要照价赔偿。

篇3:谈谈儿童美术培训

一、培训机构的误区

1. 师资选择的误区

很多培训机构从事儿童美术培训, 但从业人员儿童美术教育的专职人员, 而是一些美术院校的学生或老师, 甚至是一些会画两笔以画家自居的社会闲杂人员。我们常见的状况是某某美术培训机构打出的牌子是某某美院教授、某某知名画家或某某美院高材生主讲。殊不知美术教育不等于画画。美术教育特别是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需要专门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人员, 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进行课程安排和教学, 而不是参照一两本书, 做几回示范, 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画的像就成。很多培训机构以为我们所聘的老师画得很好, 甚至不惜重金高薪聘请所谓的画家, 但从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出发, 教师画得好固然重要, 但不懂教学方法与规律, 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工匠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 仅仅也就只能培养有一定造型能力的匠人, 而不能培养出对美术有一定理解与造诣的艺术人才。要知道美术教育的根本作用不仅仅是在于教会孩子画画, 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孩子审美能力, 通过系统的美术学习来培养孩子的发现美、表现美乃至创造美的能力, 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的初衷。

2. 人员使用的误区

很多培训机构是以业绩来考核教师的。所谓业绩, 美术和其他学科不同, 没有一个一是一, 二是二的明确的评分标准, 不好量化, 于是大部分的培训机构经常以学生的数量和家长的满意程度来衡量教师的业绩, 这就造成了绝大部分的培训老师为了投学生和家长的所好, 教一些容易出成绩, 看上去很实用的一些技法和技巧。殊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方法违背了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扼杀了孩子的独立观察和思考, 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前面家长所提的孩子离了老师不会画画的情况。再者, 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很大, 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更有培训机构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接受新老师, 都会一味鼓吹新来的老师画得是多么多么的好, 是位了不起的画家, 比以前教你们的那个老师画得好多了等等前后自相矛盾的话, 这往往又把家长和孩子又一次引入美术就等于绘画的误区。

3. 课程设置的误区

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于安排上没有一个总体的定位与思考。由于从业人员和决策者自身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往往一味的满足家长与社会的需求, 不能科学的从儿童生理与心理需要出发设计和安排课程。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培训机构开设素描班招收的孩子甚至包括6、7岁的孩子, 而家长以为对美术有一知半解的了解, 认为素描是更高级的绘画形式, 不顾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 坚持让孩子学素描, 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学习素描以后反而不喜欢画画了。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儿童绘画和成人绘画完全是两回事, 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是画不出成人绘画的, 而成人也是画不出儿童绘画的那份纯真与质朴。素描是一门相对理性的学问, 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抽象的思维能力, 而低龄的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象思维, 他们对一些专业词语与技法的理解与掌握存在着难度, 因此也大大制约了其对知识的掌握, 再加上素描是一项技术训练, 要训练孩子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而低龄孩子由于骨骼和肌肉的发展还未完善, 不能有一些相对精细的动作, 所以过早的进行素描训练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久而久之, 带来的后果便是孩子丧失了对美术和绘画的喜爱与执着。

二、教师与学生的误区

1. 教师教学方法的误区

我们常见的美术培训班的授课方式是老师给出一幅画得精美的范画, 然后让学生照着画, 教师来回辅导。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学习方式的需求了, 新的学习方式, 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观察和发现大自然已及生活中美的现象, 能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美术资料并为自己所用, 能大胆的表现和创作。而教师也更多的成为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创设者,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

2. 学生学习方法的误区

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就是照着老师的画去画, 画得越像越好。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 他们除了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式, 从执笔姿势到作画姿势, 还模仿老师的范画, 他们都以学得像为荣。于是模仿成了孩子们学美术的制胜法宝。我们看到在现在的美术培训班中, 模仿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更能获得老师的青睐。所以导致了培训班的孩子学习方法单一, 缺乏主动性, 总是被动的被老师限制在一定的框框内去思考, 去表现。其实, 在新的学习方式的指导下, 我们的孩子学习应该更积极更主动。

3. 师生互动的误区

在美术培训中, 老师和学生是培训的有机构成部分, 是课程的创作者和主体。我们常常看到美术培训课堂会出现两种状况:“安静”和“热闹”, 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 如何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进行美术学习是美术培训老师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现在常看到的美术培训课堂过于“安静”, 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三、家长的误区

1. 对“兴趣”的把握之误

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兴趣”而走上美术之路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从小就有绘画的欲望, 他们往往看到笔就拿起来信手涂鸦, 以至于墙上, 桌上, 地上甚至于衣服上随处可见他们的“作品”。这是一种遗传性的先天兴趣, 家长在懊恼的同时是否会感到这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情?殊不知这小小的欲望稍加正确的引导与培养, 或许就为以后的成才创造了条件。但我们通常看到的状况是家长对孩子的信手涂鸦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甚至会严厉呵斥孩子的这种行为。要知道, 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 兴趣相对容易培养, 只要能让其从中感到乐趣, 就很容易转变成兴趣;一般而言, 这种兴趣会伴随其一生。当然,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深刻的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不惜时间和金钱, 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其实, 培养孩子兴趣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和创造的条件, 以及父母的鼓励与肯定胜过任何一个传统而机械的教学。常常听见父母抱怨孩子, 花钱给他学画画不好好学, 老是在墙上家具上乱花, 其实, 这时你只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 把墙上, 家具上贴上大白纸, 给他涂鸦的空间, 肯定他所画的东西, 并耐心的倾听他的讲解, 和他一起分享涂鸦的乐趣, 这样从广义上讲是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所在, 而从狭义上说却是针对孩子的先天兴趣, 通过正确的方式培养以便挖掘其潜力, 这种潜力本身是不可估量的。我们提倡从小根据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 这样没有功利的引导, 孩子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挖掘。

2. 对“美术”的认识之误

很多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画画”上, 他们认为我送孩子去学习班学的就是画画, , 所以每次都要看到孩子的画。“画得像就是好”,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评判标准。殊不知儿童美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它需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教学。低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某一个事物是没有目的性的, 或者说只是出于好奇和好玩, 并没有对事物自身的价值和影响作出合理的判断, 仍然属于盲目阶段, 并且容易随兴趣的转变而发生偏移。儿童美术培训就是在规范孩子的习惯, 以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 并让他们充分了解美术。这不仅仅在于技法方面, 还应该包括鉴赏, 体验等各种方式加以熏陶, 让改造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 并由衷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之路。

3. 对“价值”的认同之误

现在的美术培训机构绝大部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所以针对家长的状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盈利手段, 一类是“薄利多销型”。这类培训班走的是大众路线, 针对绝大部分的工薪阶层, 以上大课, 多收学生盈利。另一类是“贵就是好型”, 以精英教育, 一对一辅导为卖点, 面向那些经济条件好, 又舍得为孩子花钱的家庭。无论哪种手段, 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赢得家长的肯定, 心甘情愿地掏钱让孩子上学。而绝大部分的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了解仅仅也就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往往传统的“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的观点根深蒂固, 殊不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 “像不像”已经不是绘画的唯一评判标准, 要知道一个最便宜的傻瓜相机也比一个训练有素的画家来得“象”而且容易。所以, 与其说是学生对美术的价值认识不足, 不如说是家长对美术的价值认识有误。

四、应对方法

1. 培训机构应该做的

(1) 在师资的选择上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专业的对口教师,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画得好、名声大的教师。

(2) 在人员的使用上最好能做到“人尽其才”, 不要单纯的以所谓业绩考核教师, 要多给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以宽松的环境, 鼓励他们的创新教学。

(3) 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开设课程, 不能盲目跟风, 一拥齐上, 你开素描, 我也开素描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2. 教师应该做的

(1) 教师可以从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上贴近学生的心理年龄, 要将自己放回他们那个年龄层面上, 俯身下去关注学生。

(2)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 关心学生所关心的题材和内容:比如窗外温暖的阳光, 翩翩起舞的蝴蝶, 大雪覆盖的街景、公园, 街上的行人的花纹服饰, 甚至是流行的电影歌曲等等。教师信手拈来这些学生身边的东西做教材, 给予悉心的组织和必要的指导。起初可以单纯的唤醒学生对于美术的直觉, 让他们充分的用彩笔去展示自己心中的形象, 这是可以就形成的问题加以规范, 可以用来示范和分步讲解, 使学生在临摹时学会方法。当然所选题材尽量简单, 应为起初让学生画几张“好画”是增强其信心的重要手段。

(3) 教师切忌千篇一律的讲解, 诸如线描之类较为枯燥的训练一定要穿插在整体的色彩画教学之中。另外, 教师的演示难度可以随学生的能力逐渐提高, 但要在简单中追求变化, 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极限。

3. 家长应该做的

(1) 家长应该增强自身的美术修养, 不盲目跟从。每个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与修养决定了孩子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而家长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与认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可以不懂美术, 但对教育要有所了解, 假如你的孩子在培训班学美术, 每次都是画一张跟老师很像的画回来的话, 你就要注意了。

(2) 家长要有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不要认为“贵”就是好。现在社会上有种盲目的价值观, “只买贵的, 不买对的”。这是教育培训的大忌。很多培训机构就是抓住家长的这种消费心理, 疯狂抬高培训价格, 误导虚荣的家长, 从中谋取暴利。

(3) 家长要多点时间和耐心给孩子, 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美术活动, 比如看画展, 参观美术馆, 博物馆, 去郊游等,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鼓励孩子独到的见解与发现, 督促他们不能为画画而画画。

最后, 告诉大家儿童美术培训的基本目标有三点:首先是协助儿童创造有美感与表现力的作品;其次是培养儿童对视觉对象进行审美判断的能力;最后是使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如果一个美术培训机构能够做到以上几点, 那么我们认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心的交到这样的机构。

摘要:儿童美术培训是目前社会上很热门的一项培训, 从少年宫到社会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都开设有儿童美术培训课程, 但这些培训机构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本文试图从培训机构、教师、家长等几方面来解剖儿童美术教育市场混杂的原因, 让广大家长能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美术,培训,培训机构,兴趣,误区,方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尹少淳主编.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家雄.林琳.吕坚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为和主编.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浅谈乡土美术与学校美术教育

关键词 乡土美术 学校美术教育 意义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25-02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民间美术”是由“民间”与“美术”两个概念组成,作为“美术”的限定词的“民间”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自行组织、创造和拥有、享用、管理的东西,它界定了这种美术形态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及接受对象: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方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尽管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乡土美术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属于民间美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同时,民间美术又包含着各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正是不同地域的乡土美术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二、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本土特色文化中非常多的元素、理念和信息可以为设计所用,为诸如建筑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因为大量的乡土美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为了审美需要而创造的,相反,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设计的最高理念。乡土美术造物思想中的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对材料的选择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来源于自然同时又适应自然,与环境相协调,这种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的态度——尊重自然,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是我们倡导的“绿色设计”的宗旨。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

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以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如今天这样丰富,但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在美术展馆看到的东西,被我们供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4.乡土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各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马洒的洞经音乐本身就是戏剧形象,这些往往是与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另外,乡土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乡村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乡土美术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乡土美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因此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由于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农村社会的变革速度相对缓慢,因而这些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艺术创作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如一些泥块、木料、竹子等都可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等创作活动的材料。这些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是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有利条件。以乡土美术作为农村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必定会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

篇5: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一、准时上班、下班,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离岗。

二、遵守民进艺术生文化课学校的各项规章准则,对本职任务尽职尽责,脚踏实地。

三、遵从民进艺术生文化课学校的布置,按时、按量完成交给的各种工作任务。

四、发扬节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做到修旧度、励行节省。

篇6: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一、美术器材室必需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美术器材室。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管理人员应及时申请购买美术器材和设备,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要建立美术器材管理总帐、分类帐。美术器材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要凭单据及时登记,做好帐册管理,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四、美术器材借还制度

1、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初应填写使用器材安排表,交器材管理室。

2、任课教师将使用器材通知单提前一周填写,交器材管理室,管理人员提前准备好。

3、非本学科教师借用器材,应填写在器材借还登记簿上。

4、外单位借用器材,须持介绍信,归还时要全面检查,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5、对任课教师归还的器材、范画要根据“通知单”或借还登记簿逐一查对,并把完成情况填写好,若有损坏,按规定赔偿。

6、学生使用器材若有丢失,按规定赔偿。

7、所有器材的借用不应超过规定的时限(器材一般在上课结束后立即归还)以保证器材正常流通。

8、美术器材的借还过程由美术专业老师负责,如遇借还过程中有器材损坏现象由专业老师负责。

五、美术器材保管制度

1、美术器材必需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美术器材室。

2、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美术器材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都必须及时登记。

3、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部分美术器材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教师)向美术器材室办理出借领用手续,美术器材在期末结束前及时归还给美术器材室,4、美术器材领用和归还时应仔细检查器材完好情况,做好借用记录。

5、要加强对美术器材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定期进行烘晒、通风、除尘,确保美术器材良完好可用。

6、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它无关物品。

7、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源、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六、美术器材损坏赔偿制度

1、如遇美术器材有损坏情况,专业老师要及时通报给器材保管员。

2、美术器材保管员对美术器材的损坏情况要及时进行登记。

3、损坏的物品原则上要用同样的实物赔偿,如实在难以购买应按原价赔偿。

4、损坏的物品要在损坏后两周内赔偿完毕。

5、器材保管员要对损坏物品的赔偿情况进行登记。(包括赔偿时间、赔偿人等)

篇7:工艺美术专业美术器材管理制度

学校工艺美术器材包括石膏像、静物、范画、仪器等,是学校工艺美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因此特制定以下相关制度,望各位老师严格遵守。

(一)美术器材借还制度

1、专业教师在每次借静物时应认真填写器材借用登记表,交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逐个核对。

2、非专业教师借用器材,也应填写器材借还登记簿。

3对专业教师归还的器材、范画要根据登记表逐一查对,并把完成情况填写好,若有损坏,按规定赔偿。

4、学生使用器材若有丢失,按规定赔偿。

5、所有器材的借用不应超过规定的时限(器材、范画借用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以保证器材正常流通。

6、美术器材的借还过程由美术专业老师负责,如遇借还过程中有器材损坏现象由专业老师负责到班。

(二)美术器材保管制度

1、美术器材必需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美术器材室。

2、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美术器材的配发、自购、破损、丢失、报废等都必须及时登记。

3、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部分美术仪器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教师)向美术实验室办理出借领用手续,美术仪器在期末结束前及时归还给美术实验室,4、美术仪器领用和归还时应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做好借用记录。

5、要加强对美术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定期进行烘晒、通风、除尘,确保美术仪器完好可用。

6、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它无关物品。

7、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源、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三)美术器材损坏赔偿制度

1、如遇美术器材有损坏情况,专业老师要及时通报给器材保管员。

2、实验室管理员对美术器材的损坏情况要及时进行登记,赔偿到班、到人。

3、损坏的物品原则上要用同样的实物赔偿,如实在难以购买应按原价赔偿。

祁东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篇8: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 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并设立了试验区进行试验, 这标志着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实施阶段。

一、学校本位及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

学校本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 以学校为基地。课程整合的全部要素, 从计划的设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 都是在学校发生和建立的。 (2) 以学校为基础。学校课程整合的方式和策略等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 (3) 以学校为主体。课程整合是在领会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 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的校本化过程, 学校和教师是真正的课程整合的主体和主人。 (4) 以满足学校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宗旨。课程整合以满足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所谓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 就是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文化、学生和教师的特点、周边环境及社区的价值取向等, 通过美术进行课程的统整。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综合课程的独特性,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的实施, 不仅对教师、学生, 甚至对学校自身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 (1) 学校真正成为了教育的主体。 (2) 教师真正成为了课程的主人。 (3)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程的受益者。在美术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的角色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教师而言, 其从被动地接受教学任务的“教书匠”转变成为了自主选择、开发课程的“研究者”。对学生而言, 以美术为核心来统整其他学科, 对问题从多角度进行阐释, 使整合在学生心理上产生, 最终达到人格的统整。对学校而言, 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是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进行的统整, 更加突出了学校的优势, 更加有利于构建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实施的基础

目前, 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改革, 大多数都集中在三门综合课程上, 即“社会”、“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 但是以美术为核心统整的课程却是非常少的。其实美术学科有其内在的独特性, 相比其他的学科在统整课程方面更有学科优势, 更加容易成为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 所以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的实施是有基础和实施的可能性的。

首先, 美术学习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美术学习运用的是一种视觉化语言, 在学习中运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是不同的, 这是一种开放的、没有标准答案的、灵活的学习方法。Feltovich和Spiro等人把学科区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有组织”的学科, 比如物理、化学, 这类学科一般都具有自身一套基本的观念和明确的规则, 像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分子、原子和其他的粒子, 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组合, 这些就使物理成为了一门有别于其他学科独特的学科;另一类是“无组织”的学科, 这类学科是没有永远成立的规则的, 美术就属于这类学科, 像美术中的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可能是美的典范, 有时可能就变得正好相反。所以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弄清楚作品与创作背景的关联是很关键的, 这是人们之间一种思维方式的沟通。因此, 我们应该认识到美术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训练, 它更多地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获得、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 其特征就是形象地感知、非线性地思维和无标准答案地解决问题。

其次, 美术具有人文性。这一点已经写入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美术课程性质中:“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 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涵养人文精神。”在这里, 人文性质与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概念是相同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人文”与“天文”相对;在西方世界, “人文”则与“科学”相对, 是“一种思想态度, 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观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精神, 就是审视人生, 以人为本, 就是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 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观照, 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美术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学科, 也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美术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点上凸显其人文教育的功能。在美术学习中,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静止的二维画面和可见、可触的三维艺术造型来审视客观世界的美与丑, 从而获得对审美的认识, 使学生在欣赏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美术创作体现学生自身对审美的一种认识。可以说美术课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 是培养其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因此, 我们应该从人文教育的高度和审美素养的层面来推动美术教育。 (2) 美术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美术的学习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模仿, 借助于美术形象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各种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 (3) 通过美术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每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与时代、社会、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 而且还与艺术家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 因此美术不仅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 它更具有艺术家的个性。

再次, 美术本身是一种综合课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方面就美术本身而言, 每一件美术作品不论是何种形式, 它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诸如时代、社会、阶级、民族、风俗等。我们如果要正确地解读它, 就需要整合诸如历史、文学、心理学等各方面不同视角的观点。另一方面, 就大环境而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也影响到了我们的美术教育。美术已不再是以前我们认为的一种精致艺术, 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众艺术, 这种视觉艺术无处不在。我们应当看到在这种后现代的氛围中, “视觉”已经取代了“读写”成为人们传播讯息的主要方式。语言和视觉艺术已经充分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多种媒介的混合交错中来寻求我们所需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当代美术已经成为了一门统合的课程, 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沟通的方式并成为学校课程的中心。

三、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的设计理念

首先, 关于教学。现代教学理念把教学看作是简单的、确定的和可控制的活动。而后现代教学理念却不同, 它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并且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后现代教学主张教学应该而且必须恢复它复杂的面目。

其次, 关于认识活动。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认识活动是一种将客观的、确定的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单向的、线性的过程。而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认识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知识, 而且还可以生产、创造知识。

再次, 关于课程。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 课程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课程的目标是预定的、不可更改的, 课程的组织是有学科界限的。而后现代教学理念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发展的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课程的内容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是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的;课程的组织向跨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此外, 后现代教学理念还承认、尊重价值观的多元性, 并不以某一种所谓权威的观念控制课程。这些正是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所遵循的课程观。

第四, 关于学生。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因此在教学中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另外, 后现代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 承认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 关注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注意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 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并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第五, 关于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中, 教师的角色被定义为“教书匠”, 也就是机械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知识教授学生, 还有就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做的常规教学管理, 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是具备学科知识和一些教学技能、技巧而已。而在后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仅是拥有实践智慧的教育者, 而且还是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在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中, 教师也正是承担着这样的角色定位。

最后, 关于教材。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好的教材应该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教材并不是孤立的, 它应该和教师、学生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丰富、相互补充的系统。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能较好地体现这一点,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科书产生直接的联系, 发展和丰富学习的内容,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促进了自主学习。

四、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美术综合课程由谁来进行综合, 这个问题在整个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反映出三种不同的课程观。

一是综合主体是教材, 即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式捆绑与僵化, 体现的是一种视课程就是课程标准或教课书的课程观。二是综合主体是教师, 即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 预先设计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结合地方资源、学生等情况进行综合, 形成校本课程呈现于学生, 学生按照教师的计划去进行综合, 体现的是一种视课程是“学习的内容及其进程”的课程观。这二者综合, 其内容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三是综合主体是学生, 即由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综合, 体现的是一种视课程为表现学生自身经历的“履历书”或“自我史”的课程观, 综合的内容在学习活动的自然流程中进行。当然, 所谓“学生主体”其实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综合的主体上讲, 目前多数美术综合课程是一种以专家为综合主体的课程, 即教师把专家预先设计好的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 学生按照此进行综合学习, 实质上这种综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们应该把美术综合课程视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建构的过程, 它应该也必然是一种由学生、教师、学校自主选择和创建的开放的课程。

后现代的课程观视课程已不再是一组预定的、僵化的内容, 而是在动态、反省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组织、开展。因此, 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的学习, 已不再是被动地生产知识,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教师不仅是教学者, 同时也是课程设计者;师生共同参与共有的问题和关系, 由此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态化的美术学习课堂。美术课程的综合是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 它将会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对人类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4.

篇9:美术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关键词:高考美术培训;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素养;审美;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1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扩招,在美术高考繁荣的社会大背景下,美术高考生源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以河南省为例,2007年美术类报考人数55107人,2008年65496人,2009年66992人,2010年66007人,与此相适应,大量的美术强化班、美术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规模庞大的艺考生在众多良莠不齐的各类美术培训机构中,接受着美术高考固化单一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着美术类考生的审美素养、艺术素养,也带给高等艺术教育太多的后遗症。

一、高考美术培训现状

通过深入了解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发现,高考美术培训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主要是依赖私人投资发展起来的,因此行业的特殊性和缺乏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高考美术考试机制和内容的固化、单一,造成了目前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课程内容单一化。

1.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

面对近年来火爆的美术高考热,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它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内容及方法合理、新颖,不仅训练培养美术技能,而且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许多家长和考生怀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加之巨额利润的驱动,使得许多不具备办学资历、办学能力和办学实力的人和机构,把美术培训当成赢利手段, 打着“速成班”、 “美院班”、 “精英班”“强化班”等各种极具诱惑力的旗号吸引生源,这些培训机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有在职的大学教师、在校的大学生、兼职的艺术工作者甚至一些非专业人员等,美术培训无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机制,教学管理缺乏良性循环,加之政府监管不严,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良莠不齐,无序经营。

2.高考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

众多高考美术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考试“命中率”,追求最大的利益回报,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阅卷要求、教师喜好等,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导致了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经过走访河南省郑州市数家高考美术培训机构发现,大多美术培训班都是按照石膏几何体临摹、写生→石膏像临摹、写生→静物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默写这样一个套路进行强化训练,个别美术培训班甚至不经过绘画基础教学,直接进行头像临摹、默写,导致学生习惯于概念、习惯于定义,照葫芦画瓢,这种问题在学生的习作中大量存在。美术本是一门充满创造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临摹。

3.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单一化

目前,中国美术高考考核方式过于滞后,考核内容过于单一。美术考试的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素描考试出题方式基本围绕如下几种:人物头像写生或头像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速写考试的出题方式有: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考场内的人物动态速写组合;色彩考试的出题方式有:静物色彩写生,静物色彩默写,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以河南省2008年以来的省联考为例,见表1。

针对这种考核形式,美术培训机构在教学思路上特别明确,其课程内容锁定在狭窄的考试范围,普遍设置素描、色彩、速写,通过临摹、默写等机械手段的训练,形成长期单一技法训练现象。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形式的滞后与高考内容的固化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设置的单一化,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了美术考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

4.高考美术培训短期突击速成化

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2010高考美术专家高层论坛”会上,中国美术学院的朱卫东教授表示,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考生热爱美术,想考上理想中的美术院校;二是考生其他学科成绩不太理想,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大学梦;三是考生感觉自己只能考上普通大学,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重点梦”。其实在艺考大军中,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高中,他们从小没有接触过美术教育,之所以改行学美术,纯粹是因为文化课较差。这批考生中大多数过去对美术毫无兴趣,对美术专业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只是把学美术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他们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考前强化训练,便匆忙应考。美术培训班正是迎合了这部分考生的需求,开办“强化班”、“速成班”,以投机取巧的形式在短时间内达到考试成功的目的。

二、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1.文化素养薄弱

文化素养主要指人才成长所具备的广博的知识积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气质、视野和修养等。“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缺乏,便难以领略经典之作的深刻趣味,也难以在创作上走得很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邓宝剑说。艺术设计教育需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者的共识。

在高考升学压力和“艺考热”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是因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担心考不上普通大学,才被动选择报考美术类专业。许多考生为了获得专业合格证,考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绘画专业应试的突击训练,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美术培训机构而言,专业课考试成绩,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在美术培训教学过程中,重专业训练,轻文化课学习。偶尔有少数培训机构开设文化课,也是形同虚设,考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养难免有欠缺,更不利于考察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质。因此,进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认知模糊,不清楚所学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意识和设计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能力,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

2.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专业的潜力还是文化修养都比较欠缺,在进行设计和创作时显得捉襟见肘。他们的设计作品没有思想、缺乏创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考前美术培训模式的程式化、机械化,以及我国美术高考内容和体制的单一和固化。近几年几乎所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高考试题都是考察“素描”“色彩”“速写”这三科,而这些考试内容仅仅能够考察绘画的基础技法,而根本无法发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潜力。部分美术培训机构为了追求专业培训的速成化、高效化,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临摹、默写,在美术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泯灭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培养的学生只会默写,不会写生;只会技术,不懂艺术,这种弊端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暴露无疑。学生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丧失了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的美需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创造性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高考美术培训只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无休止的临摹和默写,使原本蓬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术高考的指挥棒下消失殆尽。致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作品缺乏独创性、想象力和个性化的特点。

3.缺乏审美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考生有一些从来没进过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也知之甚少,缺乏起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鉴于目前高考美术培训过分追求技巧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内涵的积淀和对艺术理论的深层理解,其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情趣低下,审美境界不高,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怎样去表现美、创造美。他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缺少一种正确而恰当的途径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对产生在中国本土的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茫然不知,这一切都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进而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结论

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学生有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而考前美术培训将为艺考生提供通往艺术殿堂的平台,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高考美术培训。一个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需要具有专业美术教育水准,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文”“美”并重,因材施教,强化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的经营秩序,改革美术考试制度,加强美术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为高校输送具有高品质、高素养、有艺术潜力的学子,促进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促使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攸璐.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张翎.对美术高考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术学报, 2005

[3] 李芬.“美术高考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4] 腾建志.从“美术高考热”谈对美术教育的思考[J]. 成长之路,2007.9

[5] 付秀飞.美术高考综论[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班忠玉.人文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意义[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7](英)赫伯•里德着 吕延和译 通过艺术的教育[M] 长沙:湖南人学出版, 1993

上一篇:烟花爆竹事故产生的原因下一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