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议论文范文

2024-08-04

父母的教育议论文范文(精选6篇)

篇1:父母的教育议论文范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如果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和技巧,很可能无意中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聪明的父母常说下面5句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被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培养价值感。

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课,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做。此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后,就可以问问他:“除了教你的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这句话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多了,自我价值感就慢慢养成了,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2.“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给予心理支持。

从幼儿园到学校,孩子都可能遇到被老师无端指责、被其他孩子欺负等负面事件。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心智不成熟等原因,不愿意听完孩子的话,就指责孩子“肯定是没听老师的话才被骂”,或者怂恿“你不会打回去吗”。聪明的家长会适度地包容孩子,告诉他“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让孩子知道凡事能跟父母商量,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能避免孩子走错路、弯路。

3.“好”给予无条件的接纳。

当孩子向爸妈提要求时,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拒绝,或者提条件。比如孩子想出去玩,妈妈却说:“不行,你作业写完了吗,就想着出去玩?”这样下去,孩子要么今后不愿意再提要求,跟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要么变得叛逆,难以管教。不妨在回答前加个“好”字,比如,“好,你先把作业写完,就可以出去玩”。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比否定式的回答效果要好。

4.“对不起”教会责任感。

不少父母明明犯了错,却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好意思向孩子认错。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德育老师。不敢承认错误,会导致孩子喜欢推卸责任,长大了也没有责任感。所以,父母犯错了,要及时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要知道,向孩子道歉、坦承自己的错误,以身作则,对孩子的道德培养来说很重要。

5.“我爱你”增加安全感。

中国父母很少对孩子说“我爱你”。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国人普遍感情内敛,像“爱”这样的字眼羞于出口,亲子间也缺乏拥抱、亲吻等必要的身体接触。但感情要说出口,别人才能明了。尤其在责备孩子之后,除了就事论事,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还要同时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让孩子明白,犯错误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批评的目的是为帮助他,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任何事情,父母都是爱他的,有助于建立安全感。(作者:马健文是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篇2:父母的教育议论文范文

每天只问孩子四句话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母亲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

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

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

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

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家庭教育

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中国完形教育著名的亲子教练陈鹏宇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

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篇3:浅议儿童成长中的父母角色错位

父母角色属于天赋的角色, 是指有子女的社会成员在家庭中承担对未成年人抚养教育职责的固有的社会角色。父母角色表明了个体在家庭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反映了社会和家庭成员对其的期待和要求, 规定了其与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相较于其他角色, 父母角色具有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1 父母角色特点

1.1 不可转移性

父母角色是不可转移的天赋性角色。父母与子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从生命萌芽的时候起, 就确定了父母的角色身份, 父母对子女来说是唯一的, 其自然属性无法改变, 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

1.2 连续性

天赋的角色不像职业角色那样可以下班、可以退休, 父母角色需要一个人一生一世去扮演。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时, 父母的角色就随之形成了, 此时想退出父母这一角色已是不可能, 这也意味着父母的角色功能将会一直持续到其生命的终点。

1.3 相互性

父母与孩子的角色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父母既是教育者, 要求父母要严格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行为, 并以此来教育子女;父母又是被教育者, 要求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不断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 并与其进行积极的互动, 从而使自己的角色职能更加完善。

1.4 深刻性

父母参与子女教育的早期性、潜移默化性, 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最大、最深刻。父母的角色行为在子女身上会打上深深的烙印, 在个体扮演的各种角色中, 父母角色对他人影响之大, 其作用之持久, 往往要超过其他角色。

2 父母角色的错位表现及危害

父母角色学习以及角色扮演直接影响着角色行为的实施, 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完美地表现和行使自己的角色行为, 部分家长对父母角色的扮演仍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非理性状态, 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 必将搅乱他们幼嫩的心智。

2.1 角色意识模糊

从孩子的孕育到长大成人,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任务和挑战, 而有的父母却认为父母不像每一种职业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孩子一出生自己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爸爸和妈妈, 没有

有的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诠释就是“家庭学习”, 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拐杖”、老师的“助教”。他们对人才标准理解片面, 把孩子考高分、上大学作为成材的唯一标准, 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同时, 不少父母还存在着补偿心理作用, 把孩子通过学习好得到高学历当作对自己没有得到的和失去的东西的补偿。这些对父母角色的错误认知, 必将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留下遗憾。

2.3 角色行为偏颇

父母角色行为偏颇包括两个类型:一种是对孩子的需求无不服从, 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 这些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娇宠孩子, 一味地满足、顺从、迁就, 天长日久则养成孩子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任性心理。另一种是父母自我中心, 无视子女的独立性、个体性, 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需求, 相反是把自己的愿望当成孩子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使孩子逐渐失去正常的思想、判断, 从而慢慢丧失自信和自我意识。

3 合格父母角色的定位

要履行好父母角色就必须进行角色学习, 建立明确的父母角色意识, 了解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权利、义务和角色规范, 强化角色责任感, 并能够伴随着子女成长阶段的变化而适宜调整, 建立起正确的角色行为体系。具体而言, 合格的父母角色应定位为:

3.1 环境创造者

儿童的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 一个充满和睦、平等、相互关心和爱护氛围的成长环境, 对儿童的心理及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 一个不安定, 充满争吵、专制的成长环境, 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使儿童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因此, 父母首先要当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工程师, 给孩子创设宽松、民主、和睦、温馨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家庭饮食起居等有规律, 生活有节奏感;父母之间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和睦, 感情融洽;尊重孩子, 不打骂、体罚孩子。这种健康、民主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会使孩子感到自由和舒畅, 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言行好榜样

儿童时期是开始形成个性、品德的重要时期, 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 逐渐掌握行为规则和对人对事, 好与坏、美与丑的评价, 这些好坏的判断均来自于父母的标准。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 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对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做好儿童言行的榜样, 就是要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 处处以身作则, 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诱导孩子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 互相提示, 互相交流, 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这种无声的潜意识教育方法, 在儿童的幼小心灵中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往往比有声的教育作用更大。

3.3 知心朋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包括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 像知心朋友一样关心孩子, 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做到信任孩子, 相信孩子有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力,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操作、体验, 让他们产生对环境和自身的控制感,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自信;要做到和孩子平等相处, 给予孩子自由和尊重, 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暴露情感弱点, 支持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以平等的心态关注孩子的想法与创意、失败与成功。当父母向孩子真正敞开心扉时, 孩子也会投入父母的怀抱, 在这种互动中家庭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3.4 成长引路者

每个儿童的成长方向、速度和进程各不相同,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 做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一是要帮助孩子正确建立各种观念。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态度、看法, 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适时给孩子鼓劲加油, 给孩子前进的动力。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新问题, 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时, 父母要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消除失败产生的恐惧心理。父母的及时鼓励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的负面心理, 激发孩子的上进动力,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父母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的优点和潜能, 及时地把孩子的优点和潜能放大, 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而不是压制孩子的特质发展, 也不是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

参考文献

[1]齐欣.父母角色及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和作用[J].小学时代, 2010, 3.

[2]陈竞芳.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定位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3]关颖.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 2007, 7.

篇4:父母的教育义务与教育权利

关键词:父母;儿童;教育义务;教育权利;学校教育参与权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10-05

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①不仅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也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教育权,即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利。父母教育权是一种先于国家教育权而存在的自然权利。然而,随着国家教育权的扩张,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成为国家教育权的主要代言人,父母将越来越多的教育权直接委托给了学校。因此,学界认为,父母教育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所享有的教育子女的权利;二是,父母委托给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权利。[1]父母所享有的教育子女的权利是父母教育权的主体部分,父母委托给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权利,衍生出了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成为父母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父母履行教育义务和行使教育权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与儿童和学校这两个主体发生法律关系。那么,对父母与儿童、父母与学校关系的探讨也就成为研究父母教育义务和教育权利的重要视角。

一、父母与儿童——父母的教育义务与教育权利

(一)父母教育的缺失与迷失

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社会环境问题和错误的子女教育观念,部分儿童的父母教育缺失;另一方面,受到一些错误儿童观的影响,以及教育市场化、商品化的冲击,部分父母迷失于“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这一问题上。

1.父母教育的缺失

目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缺失,主要发生在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②中。或者由于外出务工,或者由于工作繁忙,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处于缺损甚至是完全缺失的状态。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儿童有3581万,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这些孩子往往是在有人“看护”,而无人“陪伴”中成长。《报告》研究显示: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说,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父母教育的缺失主要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硬伤,不易治愈,那么,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儿童的父母教育缺失却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当下,人们有一种共识,即:为追求效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部分父母将自己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完全委托给了学校。尤其在一些“高水平、高标准”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成为了高级保姆。父母通过支付高昂的学费,获取“更专业的家庭教育”,认为“高水平”幼儿园老师比自己更有“育儿”经验,更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当然,有些家长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他们尝试用金钱来弥补。他们确实为儿童考虑了,只是忽视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名义上,这些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剥夺了这些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权利。

2.父母教育的迷失

首先,在错误儿童观影响下,父母行使教育权往往忽视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个体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或者把儿童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或者把儿童作为自己的绝对占有物:一是,父母往往倾向于在孩子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意义,使得父母的爱和关心可能过分亲密或者感情化,可能过于严苛,或者可能让孩子太有依赖性[2];二是,父母也会将儿童对其的物质依赖和精神依赖,作为其对孩子绝对占有的理由。甚至一些父母在孩子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要好好听我的话,你没有权利质疑”。因此,父母也就不会把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是将父母的教育权威绝对化,完全凌驾于儿童的合法权利之上。其实,无论是父母将儿童仅仅看作自我生命的延伸,还是认为儿童是自己的绝对占有物,都是将儿童生硬地“捆绑”在“我”之上。也正是这种过度的依附性、占有性,导致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儿童,进而不能正确行使教育儿童的权利。

其次,商业消费文化的渗透造就一代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集体狂热”。“我是学习教育学的,虽然明明知道让孩子赶着上各种辅导班、艺术班会让孩子很累,对孩子也不一定好,但是我能怎么办?如果别人的孩子都上各种班,而我的孩子没有上,我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会恨我。”一位教育学老师如是说。本来上辅导班和艺术班对儿童而言,是一个提升自我的途径:上辅导班,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上艺术班,可以为儿童创造更多开发潜能的机会。然而,错就错在部分父母的急功近利,赶鸭子上架,以至于迷失了基本的方向。尤其是,当父母教育面对外界诸多选择,而陷入迷茫、惶恐、不安时,通常就会通过随波逐流来寻求暂时的庇护。当下,父母有太多的担忧,担心孩子被社会所抛弃,担心孩子没有好的将来等等。然而,为了追求更好,有时反而弄得更糟。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愈加强烈,“父母皆祸害”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反抗,也是对父母追逐“好教育”的反讽。

(二)父母教育的理性回归——认真履行教育义务和行使教育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从以上法律规定中的相关动词,如“关注”、“教育和影响”、“引导”、“预防和制止”、“正确履行”等,可以看出,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发展负有全方位的责任。“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倡导,更是父母实实在在的法律义务和法律权利。endprint

1.父母应当履行“陪伴”的义务

父母“陪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式上,父母应当留在儿童身边,陪同儿童一起成长;二是内容上,父母应当与儿童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对儿童成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需要特殊的保护和关怀,而在这一方面,父母负有首要的责任。父母有照顾儿童的衣食住行的义务,这种义务是可以转移、委托的。但是,父母还有“陪伴”儿童成长的义务,这种义务原则上是不可以转移、委托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第十六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可见,只有在由于客观原因父母监护职责不能履行的情况下,监护职责才可以转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监护职责包括对被监管人的教育义务。因此,除客观原因外,父母必须亲自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父母亲自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意味着父母不仅应当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要“陪伴”他们的成长,并提供适时的教育指导。即使由于客观原因,父母不能亲自履行教育义务,仍要基于“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③,积极鼓励父母亲自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如,《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特别规定了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指导。尤其针对留守儿童,指出留守儿童父母要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作为父母的义务,承担对留守儿童应尽的责任;父母中要有一方在家照顾儿童,有条件的父母尤其是婴幼儿母亲要把儿童带在身边,尽可能保证婴幼儿早期身心呵护、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等。

2.父母应当认真对待教育子女的权利

首先,父母行使教育权利必须基于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这一前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一个真正的人是拥有独立自主意识,可以依据自己的理智,做出选择,承担责任,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自我的人。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意识到自身是其所经历和所做事情的一个单独的、统一的和持久的主体。”[3]这就要求父母要把儿童看作独立的个体、不同于自己的独立的人,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压制、扼杀儿童的独立性、独特性。在法律上,儿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儿童权利公约》主张儿童是独立的个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享有与其年龄以及发育阶段相适应的权利。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独立的权利主体存在,父母就应当把儿童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来看待。

其次,权利即自由,父母享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自由。在父母教育自由的范围内,父母享有充分的话语权,父母也应当建立一种教育自信。这种教育自信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孩子的自信。父母对自己教育的自信,是基于“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当然这种“最大利益”不仅是父母认为的孩子的最大利益,也是基于儿童本身发展的“最大利益”;父母对儿童教育的自信,是基于对儿童的信任、尊重,把儿童看作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独立的个体,拥有自我意识和独特的个性,以及自我成长的能力。同时,父母要积极主动地去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为孩子留出发展的空间。尤其,随着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不断成熟,父母应当为儿童留出足够的空间,给予儿童成长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也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见,父母行使对子女的教育权利,也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艺术。

二、父母与学校——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

20世纪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中心已经从过去几百年的家庭里不可逆转地转到了学校里。学校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大部分儿童走进学校。并且,随着儿童的学习年限大幅度延长,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另一方面,学校倾向于承担日益丰富的综合角色。随着学校在儿童的道德和个人发展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和父母教育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模糊。[4]随之而来的是,父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越来越重要,参与学校教育成为父母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也成为讨论父母教育权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域。

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即父母享有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大部分的父母教育权被学校所取代。同时,有研究表明,“父母参与他们子女的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对学校的正面态度及良好行为的建立”[5]。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作为父母教育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日本学者结城忠认为,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主要有三种:第一,知情权,即父母有权了解学校有关信息的权利,包括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成绩评价标准与方法、进课堂听教师上课的权利等。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义务为父母提供必要的信息。第二,提案发言权。父母有权利在学校采取某些决定、措施之前得到说明理由的机会,而且有权对该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三,共同决定权。父母有权处于与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同权的地位上,共同参与、决定某些教育上的措施和决定。[6]

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本应是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建立实质教育联系的主要桥梁,父母教育也应当与学校教育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然而,在当下教育实践中却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父母直接放弃了学校教育参与权。认为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权利干涉学校教育。因此,父母与学校就不会建立一种实质性教育联系,父母与学校偶尔的联系也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学校通过父母向学生施压,以实现学校管理的目的。二是父母滥用学校教育参与权。当下,部分父母出于过度的溺爱心理、维权意识等,滥用学校教育参与权,直接影响了学校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这也侵犯了教师及学校的合法权益。endprint

目前,学校与父母的沟通一般仅停留在学生管理上。对此,笔者有切身的体会:笔者上小学与初中都在本村。有一位同村同学小花(化名),她的父母是我们班同学家长中唯一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家长,平时也会对她进行家庭辅导。在小学和初中,小花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后来,我们一起考入县城的高中,被分入了不同的班级,成为寄宿生(一个月回家一次)。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个原来我们眼中的佼佼者就成为了典型“问题学生”,不仅学业一落千丈,而且沾染了很多不良嗜好。最后,小花放弃了高考,仅在毕业的时候来学校领取了毕业证书。小花的巨大转变,让笔者不禁对她感到惋惜,也更让笔者反思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如何形成的。假如说,小花的父母和学校保持着一种经常的、稳定的联系,学校定期向小花的父母反映她在学校里的状况,小花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出反应,后果肯定不会如此糟糕。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是等到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学校才会通知父母到学校。此时,学校与父母的联系,基本上都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而并不是出于真正的教育学生的目的。

如果说,前述情况是父母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那么,接下来这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滥用参与学校教育权了。近年来,随着父母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父母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上的交锋不断[7]:2016年4月27日睌上,一位班主任在衡阳船山实验中学教室被一个家长扇了三四个耳光。理由居然是正常的全班轮换座位,她的孩子被轮到后排去了。[8]一位在农村小学工作的女教师也曾向笔者讲述过类似的案例:在她的班上,学生小佳(化名)经常不交作业,她批评了小佳几次。后来,小佳的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她正在上课的班级,当场质问她为什么对小佳不好。最后,幸好校长出面调解,这件事情才得以解决。父母不当行使教育参与权直接挑战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也会对儿童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当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参与权,不仅需要增强学校教育参与权的意识,也需要提高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行使学校教育参与权的能力。同时,从父母行使学校教育参与权的现状来看,加强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不仅需要父母作为权利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真对待,也需要国家、社会的积极引导。然而,当下我国关于父母的学校教育参与权还没有明确的教育法律规定。仅在一些教育政策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父母的学校教育参加权,并且也只是集中在学校管理层面。如教育部200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12年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关于父母参与学校管理的规定为:父母主要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方式行使在学校中的教育权。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等。但是,目前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④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实质性教育联系,理应成为我们未来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

三、余论

基于当下父母不履行或不当履行教育义务、滥用教育权利的现象,家庭教育立法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父母教育义务和教育权利是家庭教育法的重要内容。正如有研究指出:家庭教育法要重视规范父母的教育行为,规定父母不正确行使、无能力履行监护权、教育权时,有关机构代为行使有关权利的办法等。[9]当下,随着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凸显和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涌现,家庭教育立法已经进入立法日程。一般而言,家庭属于私域,是“风能进,雨能进,而国王不能进”的领域。但是,家庭也需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婚姻法》就是法律介入家庭,为婚姻提供了一种法律保障。法律介入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制订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为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保护。如,针对有些父母不能履行教育义务的现状,应从法律上规定父母具有“陪伴”义务,并且要求国家给予父母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这显然并不会损害家庭作为私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反而有助于父母更好地履行教育义务、行使教育权利,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可见,法律的规制为父母履行教育义务、行使教育权利划定基本的行为底线,也有助于充分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父母”与“家长”是一组使用频率较高的近义词,但是在已有法律法规中,“父母”一词使用频率较高,并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本文使用“父母”一词,指代法律用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②参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的研究,本文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分别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居住地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原居住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居住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

③“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主要来源于1989年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第1款:涉及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立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还是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④据笔者对五所普通县城中学的调查,家长委员会代表的推选,是学校直接根据父母学历的高低、在县城工作等条件确定。这是因为:一来,该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居住的村庄一般都离学校较远,交通不方便。二来,近年来,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可能参加家长委员会的会议,家长委员会的出席率一般也只有10%到20%。家长委员会只是行使一些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消极的权利”,一般不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日]阿部照哉,等.宪法(下)——基本人权篇[M].周宗宪,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256.

[2][3][4][澳]布莱恩·克利腾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M].秦惠民,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2.94.32.

[5][6]申素平.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31.132.

[7]樊未晨.家长VS老师:明争与暗斗[N].中国青年报,2016-05-09(09).

[8]张树波,黄科昕,池雅勤.一女家长校内掌掴怀孕女教师被行政拘留[N].潇湘晨报,2016-05-01.

[9]朱磊.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明确执法主体[N].法制日报,2015-03-24(03).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Parents have duties and rights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Yet some current problems still exist with parents educational duties and rights such as parents lack or loss of education, and some parents never or rarely fulfilling their duties or abusing their rights, which is harmful to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necessary for parents to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educational duties and rights. Meanwhile, with the expanding of school educational rights, parents educational rights include not only the direct educating of their children but also the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education, that is, parents have the rights of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篇5:父母的教育议论文范文

乌尊布拉克乡学校涂林江 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此次会议的召开,这确实令我等为国储才的老师们备受鼓舞,大快人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深入研究。“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确实应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篇6:父母的教育议论文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县教体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5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我镇2016年教育工作任务,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更积极的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一会儿,韦镇长、王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耐心听讲,认真领会,努力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回顾2015,我镇教育战线捷报频传。

过去一年里,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镇教职员工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二安镇中心校被内黄县教体局评为2015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我镇一中、四小还荣获安阳市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奖,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总结一下2015年我镇教育工作成绩.(一)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招成绩再创辉煌。

2015年,我镇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将教学质量的优劣与教师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评价机制中,加大教学质量的评价权重,突显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尤其是加重了对九年级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单独为九年级教师出台了一套奖惩细则。两所中学领导按照中心校制

定的升县一中平价生工作目标,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九年级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中心校狠抓过程性教学督导,强化阶段性评价,落实阶段性目标。2015年我镇中考再创佳绩,平费升入内黄一中达67人,在全县位列第三名。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二安中心校给全镇人民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办学品味全面提升,教育均衡创建工作圆满结束.我镇按照县教体局要求,把教育均衡创建工作当作2015年的核心工作,年初就要求各校不要心存侥幸心里,全部以最高标准准备迎验.为此中心校多次召开中小学校长会,强调迎验标准有底线无上限的原则,并成立了专项督导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并引导各校把迎验工作细分到个人,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使全体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督导到位,我镇教育均衡创建工作稳步推进,12月2日我镇六小接受国家验收,并受到验收组专家的好评。均衡迎验,让二安的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全面提升了二安镇的中小学品位。现在的二安镇中小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气氛温馨,每个学校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亮点。

(三)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教师培训全面到位,教师素质逐步提高。

教师素质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中心校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

活动。组织举办了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三十余名教师获镇优质课;组织了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2名教师在市级获奖。组织部分中青年教师到安阳市学习交流,邀请安阳市专家到我镇举行专题讲座。以上这些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力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彻底转变了我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为我镇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心校配合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培训143人;组织“国培计划”学科培训合格20人,班主任培训12人;组织“规范办学”校长培训15人,、提高培训2人;组织多媒体环境下课件制作培训20人,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学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镇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四)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015年,经过中心校多方努力争取,投资二百余万的二安二小教学楼、投资三百余万的前安幼儿园综合楼,投资80余万元的二安一小办公楼均已破土动工。我镇的办学条件将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教体局亲切关怀的结果,是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教育工作者众志成城、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勤奋工作的结果,凝聚着在座各位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二安镇中心校向长期关心支持二安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向全镇广大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下面我安排部署2016年的重点工作

2016,我镇将深入贯彻《内黄县教体局2016年工作要点》的文件精神,加强学校管理,强化责任目标意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是我镇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1、要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常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年前,教体局出台了教学常规相应管理办法(115号文件),我们要切实把备、讲、批、辅、考等常规教学环节抓实抓好。我们中心校制定了《二安镇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评定办法》《二安镇九年级教学工作奖惩制度》《二安镇小学升初中奖惩制度》《二安镇综合素质测试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细化量化各项目标任务,拿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明确各级各岗位责任,坚决杜绝课程开设不规范、教学管理不精细、课堂教学满堂灌等突出问题,使常规教学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有效化。在这方面,各个校长要切实担负起常规教学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常规教学管理抓抓实、抓好,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督促教研组经常性地开展教学观摩、开展教研教改,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贯穿到提高教育质量的全过程。

2、要切实强化教研教改。

教研教改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各校教研组及兼职教研员

要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引用、借鉴、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结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各方面进行探索、研讨与实践,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手段不科学、方法简单、课堂效益低下等问题。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并根据学科教学特点,详细制定学期、学年教研教改计划。各个校长和业务校长要亲自抓教研教改,身先士卒,带动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广大教师要在教研组的指导下,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3、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不断更新观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发展的力度和速度。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时刻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摆脱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学校要积极开展自查剖析,认真审视自身在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看看哪些做法没有以人为本,哪些行为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始终在教育观念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二)抓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条件。1.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我们要利用当前有利形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同时,要对往年项目进行及时跟踪,努力协调,积极服务;对已纳入各类项目管理序列的工程,要加大督导力度,建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严把质

量监督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2.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如果说项目建设提升的是硬环境,那么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的则是软环境。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这两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所以,各学校要切实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设计富有特色的校徽、校旗、校服、校歌等文化标识,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同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书法、武术进校园,打造特色学校,抓好“一校一品”特色文化建设,彰显校园处处有教育、时时能育人的文化内涵,形成因校制宜、各具特色的生动办学局面。

3.要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近几年,各校陆续配置了电脑、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逐步配备多功能室,基本实现了“网络进校园、电子白板进教室、教学资源进课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实际工作中,我们与先进乡镇学校相比,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投入较少、利用率偏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当前已有成果,提高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投入,配齐各种功能室和信息化设备。同时,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培训,通过举办“新媒体、新技术”课件评比、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信息化技能,评选一批“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和“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加快推

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抓关键,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抓住了这个关键,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抓好校长队伍。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提倡校长必须担课,并且担主课,做“五勤校长”:勤动脑、勤动眼、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腿。)我们一定要树立“抓校长就是抓管理”的观念意识,以培养“名校长”为抓手,不断增强校长现代管理能力。各个校长要把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学生成才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做有理想、有作为、有口碑的教育工作者,决不能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纠缠于人情世故,热衷于迎接送往,要把更多精力用在谋划学校发展、研究教育教学上。要在抓好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建好学校班子,带好教师队伍,做好教学服务,使教师爱岗敬业、潜心育人,让学生崇德修身、一心向学,努力营造教师工作安心、学生学习开心、家长满意放心的学校。

2、要抓好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教师专业程度,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快教师成长速度,一直是我们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以科学的制度管理人,以周到的服务留住人,以真挚的感情感化人,以崇高的理想激励人。要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增强培训实效性,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培训,精准实施好校本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通过

选树“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活动,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书育人上,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自觉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奉献、社会尊敬的教师队伍。

3、要抓好教研员队伍。教研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人才保证。教体局专门出台了117号文件,我们也召开了全镇兼职教研员工作会,对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将教研员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特别是各中小学一定要按照要求,明确主抓教研副校长、教研组长、各年级各学科教研员,配齐配强教研员队伍。中心校要加强对兼职教研员队伍管理,经常性举办培训,在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着力发掘一批教育思想新、教学方法多、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将其吸纳到教研员队伍中来,优化教研员队伍,提升整体教研员队伍素质。

(四)抓底线,全面加强校园安全。

教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校园安全影响大、关注度高。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安全意识,切实担负起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1、要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专题教育。做好应急疏散演练,一旦有突发事件,使学生能有序安全疏散避险,把损失降到最低。广泛开展消防日、交通安全日、防灾减灾日等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

2、要加大校园安全投入。着力提升“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水平,聘用专兼职门卫、保安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器械,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在学校周边增设交通安全警示和提示标志。

3、要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学校卫生安全监督机制,严格落实疾病防控措施,坚持每日值班、夜间巡查,落实出入校园登记制度,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在这里,我再特别强调一下,一定要加强教学楼内教学秩序的管理,尤其是课间操和早晚自习时,学校必须安排好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明确值班教师疏导学生,防止发生踩踏事件。

(五)实施素质教育

1、继续落实阳光大课间,坚持一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师生都要活动起来。

2、中招体育满分为70分,并记入中考总绩成绩。体育考试过后,考试结果全县排名,两所中学务必加强训练。

3、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学生生活丰富多彩。

4、充分开展团队活动,发挥团、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同志们,新的一年,全镇教育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工作目标任

务已经明确。在县教体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镇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形象,向管理要安全和谐,以崭新的工作面貌,激昂的工作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全面完成2016年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开创二安镇教育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美术试卷分析范文下一篇:山的那边是蓝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