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2024-08-30

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通用16篇)

篇1: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这两周的时间里,我读完了一本名著,叫《战争与和平》。收获颇多,这里分享下。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篇2: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课文讲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在第12自然段中,爸爸给孩子们说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读后感作文400字父亲不仅在赞扬白杨,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边疆,无怨无悔地为边疆的发展努力着。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在天山脚下,汉族医生吴登云在这里救死扶伤,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遇危重病人,他就毫不犹豫的为病人献血。当一个小孩儿严重烧伤,急需植皮,他从自己身上割下十三块拇指大小的皮肤,移植给了那个孩子。这种精神不就像白杨那样吗?

篇3:小学生读书笔记指导策略

1. 榜样引路, 从“心”开始

(1) 名人引领。用名人与读书笔记的典型事例, 可以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如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记忆力惊人, 甚至有外国学者形容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 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 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后来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 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 于是开始读书必作笔记, 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的主要资料来源就是他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 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 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学生听了老先生与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后, 很受鼓舞, 有不少学生主动做起了读书笔记。

(2) 同伴感召。同伴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心绪与作者齐飞, 笔记共作品一色。对许多同学是一种触动, 震撼。

(3) 环境熏染。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品性。我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读书时拿支笔在手上。这是给读书增加一种仪式感。我告诉学生, 圈画的线条是你思想的舞蹈, 批注的文字是你成长的足迹。怎么才算“读进去”了呢?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指标, 那就是“口中有味、心中有形、下笔有神”。

2. 方法指导, 细致到位

(1) 作记号。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在日常读书看报的时候, 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用的句子, 都可以用符号标出来, 这样, 下一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有目的性。常用的符号是在文字下方圈点或画线, 小三角也是较常用的符号之一;在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 则可以用红笔打一问号, 便于之后向人请教或自己查询。

(2) 眉批、旁注。所谓眉批, 就是在书上对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加以简明的评论。旁注则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字词或内容的解释和体会等。它们主要是记录下学生灵光一现时的偶感随想, 所以字数一般不宜太多, 要精练。一定要提醒学生的是, 要写“眉批”“旁注”的书可一定得是自己的。

(3) 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 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 方便自己运用。所以, 教师可建议学生自备一本摘录本, 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 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 即这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4) 读后感。读后感非常简单:在看完一本书之后, 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整理成文, 这就是读书心得即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 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 它的重点是在“感”:大至一本书, 小至一句话, 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 就怎么写。

3. 提高兴趣, 体验成功

为了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开始写读书笔记之前可以举行一次隆重的仪式。仪式表达的是对所做事情的看重, 仪式带给学生的是一份美好情景的回忆。可以呈现教师过去学生的读书笔记, 也可从同年级别的班级的学生中挑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别忘了让学生给自己的摘录本命名:采花、酿蜜、神思、妙笔、锦言、妙语等。

另外, 还要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的展示与交流, 互相观摩学习, 取长补短, 你会发现不少同学的读书笔记或者内容新颖, 或者标题醒目;或者编排精美;或者图文并茂。此时, 应该及时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评议、交流、展览, 以鼓励其他同学也积极加入做读书笔记的行列。同时, 生动活泼的读书笔记形式在交流中也可以不断发展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小学生的新形式。当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 就会产生兴趣, 自然也就劲头百倍。

4. 检查督促, 锲而不舍

学生毕竟是学生, 反复是他们的基本特点。日常的检查、督促、展评必不可少。教师要锲而不舍, 对学生鼓励再鼓励, 指导再指导。可以仿照魏书生老师关于检查读书笔记的办法, 每次检查时老师可以较认真地看一组, 其他则根据质量数量积分, “每页积分+字体工整积分+内容质量积分+每天坚持积分”, 累计总分评出积分高和进步大的给予奖励, 不写的不批评, 但要给全班讲故事、说笑话, 以正面鼓励为主, 用以逐渐吸引学生不断加入课外阅读并坚持做读书笔记。

篇4: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二、读书笔记的种类

1.符号式笔记

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在日常读书看报的时候,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用的句子或者有疑问的地方,都可以用各种符号勾划出来,这样,下一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有目的性了。常用的符号有直线、曲线、括号、三角、问号等等。(如:重点词用“△△△”,好句子用“ ”,中心句用“~~”,文章的段落划分用“//” 等)

我们读书的时候,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这种笔记,也是符号式笔记。

符号式笔记使读过的书上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一目了然,这就为提纲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感想式笔记等其它形式的笔记作好了准备。批注可以是对书中一段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体会,或者是对书中某一个问题没有看懂所表示的疑问等。

做符号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图书馆的或借别人的图书,不应该乱批乱画。

(2)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比如,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优美的词汇,用“ ”表示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问题等,以后看书,就都要按自己的这个规定去使用这些符号。

(3)符号和批注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4)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2.摘录式笔记

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或自己非常喜歡的优美词句吧,那就把它记下来吧。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或者,这书不是自己而要还人的,那么,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抄下来,这便是摘录。建议中低年级的同学使用这种方法。它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欣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运用。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备一本摘录本,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当然,摘录是“多多益善”,不过,还是需要“精益求精”哟!顺便提一句,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学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即你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做摘录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每条抄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内容把握要点。

(2)要忠实原文。书里有段话,我们觉得挺好,想把它抄下来。抄的时候,又觉得某个词用得别扭,干脆另换一个词代替,这样不行。既然是摘录,作者怎样写,我们就应怎样抄,不但词句不能改动,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动。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每条材料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抄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3.剪贴式笔记

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做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准备几个用来贴剪报的本子,或者把一个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等内容分别贴进去。

(2)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即剪自哪一种杂志或报纸,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4.感想式笔记

这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但它没有大家想得那样“恐怖”, 非常简单: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整理成文,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心得式笔记或读后感。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如何写感想式笔记,我们将在五六年级时候专门学习。因此,这是高年级学生常用的一种方法。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做感想式笔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它的重点是在“感”:大至一本书,小至一句话,你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写心得笔记,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总之,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

(3)要紧扣原文,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也不能脱离文章内容空谈感想,要注意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联系实际,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书笔记最能显示出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希望各位同学在平日的看书阅读过程中,能熟练地综合运用以上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写出真正如自己所想的“读书笔记”;如此,你也就真正意义上读懂了一篇文章一本书。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还不止这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读书的习惯去创新。假如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一位同学读了《詹天佑》后的感想是这样写的: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詹天佑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詹天佑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和工人同吃同住,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克服种种困难,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常常害怕困难,抄袭同学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惭愧呀!我决心以詹天佑为榜样,长大了也为祖国争光。

这篇短短的“读后感”,既要表达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要叙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其结果,文章内容显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决心书”。

篇5: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六年级女孩冉东阳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小女孩的生理和心理的微妙变化。它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当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成长?如何保持健康?这本书以幽默的口吻讲述了学校和家庭丰富多彩的故事。它揭示了女孩的“小秘密”和许多烦恼和笑声!

一个六年级的生活,似乎他们只是读了这本书之前,我知道他们过着“不寻常”的生活。他们有一颗纯洁的心,喜欢帮助别人。几个男孩总是喜欢炫耀。他们总是在课堂上笑个不停。从书中,我也发现我正在慢慢地快乐地和他们一起成长!

他们总是让我笑。当我看下一页的时候当我担心他们的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

看了杨红英阿姨的《女孩日记》,我觉得她非常了解我们孩子的心理,所以她能写出《女孩日记》、《男性生日日记》这样优秀的作品。

这本书的主人公冉东阳虽然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但她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总是很热情,喜欢帮助别人,甚至放弃了去海南旅游的机会,帮助同学马嘉照顾弟弟小马。当莫西纳的父母想离婚时,她也安慰莫西纳不要难过。

在家里,她很听话。有时,当她对父母发脾气时,她总是默默地想着小屋里的洋娃娃。她的父母也理解她的女儿,是她最好的朋友。

篇6: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在这本书中记叙了一个了不起的冒险人物——鲁滨孙。这个人最喜爱的就是冒险,他不甘心像父亲平庸的过一辈子,于是出海航行、漫游世界。有一次,风暴将小船打翻,他一个人被海浪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凄凄惨惨的一个小岛上。在那里,鲁滨孙竟然一个人勇敢地生活了二十几年。二十几年啊!不简单,要是一个不敢冒险的人来说不足一个月就会死亡了,而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在这期间他救活了一个野人并给他取名为“星期五”,鲁滨孙教他说话、打猎、做饭等。最终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后被获救。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向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鲁滨逊能独自在荒岛上生存那么长的时间,而不被野兽吃掉活病死呢?”爸爸意味深长的告诉我:“知识就是力量。鲁滨逊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独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劳动:假如他不去劳动,那么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假如他没有知识,那么他只有在荒岛上病死的可能。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成就一个真正坚强的人。”当爸爸说完这句话时,我才明白: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智慧,只有自己劳动才能有生存的希望,如果一个人不劳动也懒得用智慧,那么这个人就算荒废了。

篇7: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阿牛听到秀才要和他比胆量,一头雾水的问:“胆量要怎么比呢?”秀才想了想,说:“我们就来比谁敢在三更半夜,一个人到城隍庙中,把包子放在塑像的嘴里好了!”原来乡野间绘声绘影的流传,每到半夜时分,城隍庙中的牛头马面、判官小鬼、泥塑人偶都会现出原形,开始审判初死者的魂魄。阴森森的气氛,往往壤人不寒而栗,所以大家一到晚上都不敢靠近城隍庙。

大牛听了,对秀才说:“不如这样吧!你今天晚上去城隍庙塞包子,明天早上我去检查,如果十个包子都在,我就甘拜下风,承认你的胆子比我大。”秀才一口答应。

到了半夜,秀才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拿着蜡烛来到了城隍庙。一阵寒风吹来,让他毛骨悚然,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胆颤心惊的说:“诸位神明,不要吓坏小人,我是真心诚意来献上供品的。”

没想到秀才走到第一个塑像前,正要放包子时,那个塑像突然“呼!”一声,吹熄了他的蜡烛,还一口把包子咬走了!秀才惊慌失措的拔腿就跑,完全忘了要比赛胆量这回事了。

秀才回家后就病倒了,几天之后,阿牛去探望他,秀才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气若游丝的对阿牛说:“我不该邀你比胆量,我实在太胆大妄为,结果冒犯神明,快要一命归西了!”

阿牛听完,说:“你别在胡思乱想了,那天吹熄蜡烛的是我,我早你一步到城隍庙中,假扮成塑像在等你呢!”

秀才一听,解开心结,病也不药而愈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到处找人挑战了!

读后感想:

篇8: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而在新时期下怎样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就成为了我一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教学实践的发现以及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需要研究认为, 自发性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双金老师在《语文教学艺术》一书中提到:他发觉语文课上多了三“气”, 少了三“气”。一多“死气”, 课堂上死气沉沉, 气氛沉闷, 教师教得紧张急躁, 学生学得沉闷枯燥;二多“呆气”, 学生原本闪闪发亮的眼睛黯然失色, 脸上充满迷惑不解的神色;三多“暮气”, 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 本该生气勃勃, 充满活力, 可课堂上的学生一个个像小老头似的, 无精打采, 昏昏欲睡。少了哪三种气呢?一少“生气”, 课堂上很少见学生生气勃勃, 神采飞扬, 生动活泼的场景;二少“灵气”, 很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眼睛闪闪发亮, 充满灵气;三少“朝气”, 儿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 本该朝气蓬勃, 生龙活虎但课堂上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景了。

身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小学语文老师, 我深有同感。刚开学接手新班时, 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是很积极的。可一个月不到, 就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迅速减退, 坐姿千奇百怪, 靠着的、斜坐着的、趴在桌上的、甚至还有跪在座位上的, 真是让我难以想象。这哪是三年级学生的表现。回想自己以前的小学生涯, 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双手抱臂、精力充沛的。可仅惊讶不行, 我不可能只看着小树长歪, 任其发展啊!我开始思考, 并寻求解决方法。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习, 了解怎么学习的人, 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 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 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 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这充分阐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

既然如此, 也就是说我当前需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前面说到在语文学习中, 阅读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最大的。那么, 换言之, 我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是三年级的孩子普遍存在一个不爱读书的毛病, 即使读书也只是读一些短小的故事或者漫画。怎样才能转变这种现象呢?我们都知道人是有惰性的, 三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 我决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每周让他们给我写两篇读书笔记。内容不限, 但是有一定的模式:简要故事内容→明白的道理→结合实际说说。明白的道理不要求多深刻, 但一定要是你自己积极思考的。这样, 一方面逼迫了孩子去读书, 另一方面也让其去思考了。这样读书的初步要求就达到了。

仅光是一味地强迫孩子去做这件事, 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于是我充分地利用起了我们学校的校园网。一发现有好的文章, 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最快的速度帮其上传上去, 这样,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同时也刺激了其他学生的写作比赛热情。

同时,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 也成为了我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佳作的欢乐时光。我会把优秀的文章拿出来, 在班级里大声读诵, 并给学生讲解这篇文章之中的精彩之处, 让同学们知道, 这文章为什么是篇好文章, 又到底好在哪里。

双管齐下, 一段时间内, 我们班的读书写作热情都很高涨。短期之内这样做是有效的, 但是, 慢慢的学生又开始丧失积极性了。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时, 我及时给他们说了些具体事例对他们进行了引导。

荀子说过:“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当代著名学者邓拓也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 有成就的人, 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词源笔下三千牍, 武库胸中十万兵。”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刚开始读书,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可能有些枯燥, 可是慢慢的, 他就会发现读书的乐趣和书中的真谛了。

而读书笔记的第三部分———“结合实际说说”则是督促孩子发现生活、观察生活的又一手段。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现实中丰富多彩的生活, 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无字书。在生活中, 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材料, 如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很多成语, 短短几个字, 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故事, 或发人深省或启迪智能, 奥妙无比;谚语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语言的精华, 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却又深入浅出, 朗朗上口, 十分好记;歇后语则是妙趣横生, 无所不说, 别有意味, 饶有趣味。

我会推荐孩子们多去读读咱们老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谚语等;也会引导孩子们去生活中多多看看、找找, 去发现生活中蕴涵的丰富道理。因为生活就是一本读不完的“无字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 每个星期两篇读书笔记的习惯已经形成了。我们班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这一习惯, 很多孩子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惧怕它了。而通过这一周一次的阅读, 我发现咱们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越来越强, 知识了解范畴也越来越广泛, 这一切都正朝着我所期望的方向走着。许多孩子已经早就把写读书笔记当做是一件生活中的事去做了。

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让我明白, 读书在一个人生活与人生中的重要性。自发性的阅读可以说使我获益菲浅。

“聪明”一词也形象地告诉我们, 一个人要想变得聪明, 就必须耳听、眼看、口说、心想, 并且要日日如此、月月如此才能逐渐变得聪明起来。阅读的目的正是为了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 只有坚持遵循“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的认知规律, 厚积才能薄发。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与性质,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之一。而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教学实践的分析发现, 自发性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兴趣,语文阅读,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篇9:如何教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摘抄法

摘抄就是在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把其中优美的句子或段落摘抄下来。摘抄法是做读书笔记做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摘抄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也可以摘抄优美的写景片段,还可以摘抄格言谚语等。例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如教《燕子》时我是这样布置预习的:请先默读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预习后,我作了检查,情况如下: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一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语言精练,“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写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神韵;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二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有的摘录了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说是飞行中的燕子与停歇的燕子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做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原文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积累资料,还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二、体会法

读书之后把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在指导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时,我经常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例如,有个学生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时这样写到: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要写了鲁滨逊的航海历险,他被吹到了一个岛上,自己丰衣足食,获取食物,还当了一回“老师”,他眼睁睁地看着野人吃掉自己的同伴,自己造了木船,还发现了许多矿,在岛上建了两个家。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故乡。

“不管多么困难,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我大声地读完了鲁滨逊说的最后一句话,懂得了这本书的真谛,窗外细细的雨凉爽的风,伴我读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我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慨。

我佩服鲁滨逊活下去的意志,佩服鲁滨逊那顽强不屈的精神,佩服鲁滨逊……

我读完了这情节曲折、连绵起伏的故事时,被它感动了,被它震撼了,这是心灵的震动、心灵的呼唤。

任性、倔强、娇气、依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许多青少年的最大缺点,依赖父母、依赖学校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试问,如果父母不在了,这些青少年能不能靠自己的双手来取得劳动成果呢?这些性格已经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读完了这本书。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人生如一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没有了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常常是心有话而言不出,如果经常写读后感,哪怕开始只是一句话,久而久之,想要说的话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一句话变成一段话,由一段话变成一篇文章。学生由一开始的不愿写、写不出,到最后不但想写,而且佳话连篇。

三、批注式

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小学生在预习一篇新课文时使用。在教师讲解新课文之前,学生提前预习阅读,通过做批注,把不理解的内容画下来,在旁边标注,以便教师讲解时重点关注、理解。学生还可以对文中的个别语段进行圈点,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如果听课时发现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有出入之处,课下及时询问教师,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会及时纠正在预习过程中自己理解的偏差。这样不仅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卡片式

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总之,教学生学会作读书笔记,等于交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金钥匙”。读书笔记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又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篇10: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女孩日记》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当然,一本好书必须得到奖励。接下来,我会在读完之后告诉你我的感受。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六年级女孩冉东阳从一个小女孩到一个小女孩的微妙变化。作者以生命意识看待生命。女孩对成长的渴望和对成长的恐惧分为三个部分,充分展示了儿童成长的快乐和烦恼。它以幽默的风格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揭示了女孩心中的许多秘密和化蝶的痛苦和快乐,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心跳比行动好,你也想看。

篇11: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历史如潮水般涌来,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象。这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

从这本知识丰富的书里我知道了许多的人物如:才华横溢的孔子;孔丘。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数学家祖之冲。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他们的身上我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比如说:岳飞。

篇12:小学生五年级读书笔记

小学生五年级读书笔记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女画家 琼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用医生的话说:“他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复希望,这一分希望就是他想活下去的念头。”已是深秋的时分了,琼西开始数窗外一棵 老极了的长青藤上的叶片。她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脱落的时候,自己就该去了。可是,藤条上剩下的最后一片叶子却任凭风吹雨打,总也肯脱落。琼西因此受到 了鼓舞,病势一天天好起来,最后,她终于感到“想死是有罪过的”,在医生的 治疗下,身体奇迹般地痊愈了。可见信念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非洲真实的故事:名矿工在很深的矿井下采煤。突然,矿井 倒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这种事故在当地并不少见,凭借经 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氧气,井下的空气最多还能让他们生 存3 个半小时。6 人当中只有一人有手表。于是大家商定,由戴表的人每半小时通报一次。当第 一个半小时过去的时候,戴表的矿工轻描淡写地说:“过了半小时了。”但是他的 心里却是异常地紧张和焦虑,因为这是在向大家通报死亡线的临近。这时他突然 灵机一动,决定不让大家死得那么痛苦。第二个半小时到了,他没有出声,又过 了一刻钟,他打起精神说:“一个小时了。”其实时间已经过了 75 分钟。又过了 一个小时,戴表的矿工才第三次通报所谓的“半小时”。同伴们都以为时间只过 了90 分钟,只有他知道,135 分钟已经过去了。事故发生四个半小时后,救援人员终于进来了,令他们感到惊异的是,6 人中竟 有5 人还活着,只有一个人窒息而死——他就是那个戴表的矿工。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由于幸存者意识模糊,人们无法知道那位牺牲者是何时停止 报时的,但他给了同伴求生的希望,自己却因为知道真相而没能坚持到底。

篇13:浅谈小学生读书笔记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读书笔记;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7-0020-0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做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下面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读书笔记做前的指导

(一)尝试适合学生特点的新形式

传统的读书笔记大多采用摘抄好词好句及写读后感的方式。这样操作时间长了,学生会失去兴趣。我们在传统的读书笔记上有所创新,教给学生多样的呈现方式,要求学生根据书本特点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1.绘本式。在阅读的书里,有许多配有插图,也有文字表达耐人寻味却不配插图的。我们引导学生把画画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图画配文字的形式再现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如读《埃米尔擒贼记》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读完书后,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画下来,可以结合插图,可以自己创造,并为图画配上相关的信息。这样图文结合,学生乐于尝试。

2.粘贴式。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一个栏目要写的内容较多,但是这个栏目的空间有限,我们就让学生把要写的文字先写到便利贴上,再一张一张叠起来粘贴到读书笔记本上,由于便利贴小巧又有色彩,很受孩子们欢迎。做科普读物读书笔记的时候,孩子们会搜集一些图片,贴在相应的栏目里,作为文字的补充。为了美化,有些孩子还喜欢根据内容贴相对应的活动照片、风景图片,这都值得肯定。

3.表格式。顾名思义,就是读书笔记采用表格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根据预设表格,边读边思考,边归纳边整理。如《春田狐狸的爱》一书的阅读,可以就自己对狐狸的印象设计一份表格,填写自己原先对狐狸的印象以及阅读本书后对狐狸的新印象。

4.评星式。评星式的读书笔记,一般包含以下栏目:

5.小报式。所谓小报式读书笔记,一般要求版面设计比较精美,内容丰富,书写端正,画面清晰,作品完整,可以用来展览或者用于教室布置,也可以用作收藏。小报式笔记相对费时,但往往有机会得以打印与展示,学生参与兴致高。

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有很多,以上罗列的几种可以单独成读书笔记,也可以几种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外读物不同风格而变化,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挖掘。

(二)教给寻找读写结合点的方法

形式为内容服务,读书笔记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内容了。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读写结合点的方法,抓住读写结合点做读书笔记。

1.连接生活法。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情景画面以及触动心弦的语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语段,并能联想自己的生活情景,借用文本中的特色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一个体验。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当学生读到爸爸变小后,妈妈让他每天装在杨哥的口袋里监督他上学,同时还发生一系列有趣而又神奇的事情。学生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读完后,就让学生想象写话:如果你的爸爸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写一写。

2.人物速写法。故事阅读中,总有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读完故事后,每个孩子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设计人物名片,可以选择人物的外貌变化描述,可以选择人物的性格内心描写,也可以选择人物主要经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从多方面写。在《精灵鼠小弟》中,我们就尝试让学生设计人物名片。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出现了鼠小弟、野茉莉等多样化人物的名片。毫无疑问,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也丰富多了。

3.换位和想象法。想象自己是一名记者,对书里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采访,然后尝试用被采访者的语气回答问题。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自己会有哪些经历,把它写成日记。还可以给书里自己尊敬或者喜欢的人物写信,请教问题或提出建议。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同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如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做读书笔记时,可以和书中的小林校长或小豆豆对话,然后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回答。

4.故事续编法。我们读任何一本书,总会进入故事中与书中人物一起快乐,一起难受,一起担心,总会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产生不同的体验或认识。学生读故事也一样,总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联想。对此,我们引导学生想象,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如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师引导学生用上一段或者两段话,写一写鲍雷伊以后还会给汉修先生写什么信,学生兴致较高。

二、读书笔记做中的指导

开始阶段做读书笔记,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课外按指定的书去读,课堂做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慢慢放手让学生课外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做中指导,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读书笔记栏目的设计

为了降低做读书笔记的难度,我们结合导读课,和学生一起设计读书笔记的栏目。比如读《昆虫记》,我们设计了四个栏目。栏目一:昆虫小名片;栏目二:作家笔下的昆虫;栏目三:我笔下的昆虫;栏目四:昆虫小百科。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栏目都做进去,也可以选择其中几个,或者增设其他栏目。因为有栏目预设,学生就知道如何去做这份科普读物的读书笔记了。

当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读书笔记栏目后,教师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栏目。如《鼹鼠的月亮河》,有的学生设计了“美丽的月亮河”、“米加的梦想”、“友情的温暖”、“美好的结局”等栏目,都很有创意。

(二)阅读任务单的提供

阅读任务单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路径,提示他们思考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思考,沿着怎样的思路思考等。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据任务单的提示去完成读书笔记。根据课外读物的不同,我们提供的任务单也是不一样的。

1.指向关注人物形象的任务单。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大多是儿童文学,这类作品一般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调皮捣蛋的,有善良天真的,有幽默搞笑的,也有可亲可敬的。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看完一部作品时的印象有些凌乱,阅读这类作品时,提供设计“人物名片”、“人物小档案”及“我来描述你来猜”、“人物关系图”等任务单。学生能根据人物特点进行描述,说明学生已经读懂了这本书,并且把这个人物的形象记在脑海里了。

2.指向把握文本内容的任务单。在阅读了整本书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时,可以提供图式化的任务单,以帮助学生对书本内容有整体的感知,使做读书笔记过程变得既有趣又有效。如《爸爸变小记》,提供如下阅读对照表:

3.指向故事情节的任务单。故事情节是小说阅读的要素之一,学生在读整本书的时候,最先关注的一般是故事情节,印象最深的最想聊的也是故事情节。教师针对故事情节特点提供学习任务单。比如,阅读《淘气包埃米尔》,让学生填写“心情日志”:

三、读书笔记做后的指导

学生做完读书笔记之后,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批阅,在相关栏目运用评语或者表情等符号进行点评。除了点评外,采用“积分换星”的方式进行总评:字体工整积5分,内容质量优秀积20分,版面精美积5分,合计得35分及以上的,可以换一颗星贴上墙。一学期集齐6颗星的,有望评上“阅读之星”,奖励课外书一本。对积分高的读书笔记,及时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实物投影或者将读书笔记拍成照片制成PPT。展示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否丰富,有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标题是否醒目,编排是否精美,有没有做到图文并茂等。这种展示与交流,也是一种指导,大家在互相观摹中学习,取长补短。对于大家普遍赞赏的优秀作品,教师通过发喜报、把拍成照片的读书笔记上传QQ家长群及陈列到班级展示园里进行奖励。读书笔记展示与交流后,学生对照优秀作品可以再次修改自己的读书笔记,使之完善。修改后的读书笔记,要继续予以加分,让学生尝到努力后的喜悦,激发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14:小学五年级《昆虫记》读书笔记

作者法布尔爱好自然与科学,他观察一种昆虫一般要用上几十年,这一定很枯燥,但从《昆虫记》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喜欢这项工作。他的语言很生动,并且经常加一些幽默,一点也不无聊。

我的这本《昆虫记》记录了大约三十种昆虫,法布尔把它们写得特点鲜明,我从中了解到了很多知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都是法布尔常年观察、实验得出的伟大成果,我从中读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昆虫记》充分体现了法布尔求真求实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像椎头螳螂那一节,法布尔用大量笔墨把椎头螳螂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状况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最后还将凶猛的嗜食者薄翅螳螂与椎头螳螂对比,以突出椎头螳螂生活的节制与清心寡欲,正是这种对科学真理的爱,让他取得了如此成就。

篇15: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700字作文

作品:《我爱凉拌米线》 作者:不知道

读后感:又是一篇美食作文啊!~~~正中下怀哦!不过呢,凉拌米线吃起来很清爽,很可口,但是不是很好下饭。我喜欢吃鸭血米线或者鸭血粉丝。那味道,绝对绝对不比凉拌米线差哦!嘿嘿!

我的真实话语:这个,实话基本上都在上面了。我还要再补充一句:“我吃鸭血粉丝或者鸭血米线永远都百吃不厌!”

作品:《想念你——红烧排骨》 作者:丝诺莎公主

读后感:莎莎真是的,早上有肉还不吃。我早上想吃肉都吃不到呢!唉,真不知道享福啊!要是换了我,早就扑上去“大开吃戒”了。还有还有,红烧的排骨有什么好吃的,糖醋的才好吃嘛!酸酸甜甜就是我呀!对不?

我的真实话语:当老妈在饭桌上端上一盘香喷喷的糖醋排骨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莎莎的红烧排骨事件……(窃笑)

作品:《“牛仔”很忙》 作者:不知道

读后感:I 服了这位“牛仔”了,整个一“好动大王”!穿衣服,手舞足蹈,折腾了半小时;吃饭时,差点儿一个一个猛子扎进火锅里。午睡时,竟然跳起了“幼儿摇摆舞”!偶佩服得五体投地啊!估计周杰伦看了这位小“牛仔”后,都该下岗喽!

我的真实话语:实在受不了……

篇16:小学五年级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e.b.怀特。在朱克曼先生的农场里有一只猪,它的名字叫威尔伯。一天,一个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这个农场的寂静:威尔伯的命运是在圣诞节那天变成美味的火腿。威尔伯知道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这时,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声音让它重新看到了希望,原来它就是蜘蛛夏洛。它在自己的网上织出了奇迹般的文字:王牌猪,了不起......这样,朱克曼先生就不会吃它了,因为威尔伯现在已经是一只名猪了,但是,在夏洛尽力帮助威尔伯时,它的生命也即将结束。夏洛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下面,我给大家讲夏洛与谷仓里的动物们讨论该在自己的网上织什么字的故事:

会议

在夏洛的网上出现大字几天以后的一个傍晚,蜘蛛召集仓底的所有动物开会。

“我现在开始点名了。威尔伯?”

“到!”小猪说。

“公鹅?”

“到,到,到!”公鹅说。

“你这样叫,听上去像是三只公鹅,”夏洛咕噜说,“你为什么不能只说一声‘到’呢?你为什么说什么都要重复呢?”

“这是我的习惯—习惯—习惯。”公鹅回答......

上一篇:毕业12周年聚会邀请函下一篇:国贸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