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

2024-07-26

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精选6篇)

篇1: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次次的雾霾、一次次地下水的污染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以史为鉴,可明得失,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认为,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的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是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组着重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与大家交流看法。

回顾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有目共睹,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北京、上海地区的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区无疑都是不注重环保的恶果,如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将造成不可挽救的生态代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的环保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但也不容乐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考验着我们当代人的智慧 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可持续的增长”。要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促进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只有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美丽中国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意识到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携手努力,开拓进取,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2: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200多年的工业文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严重削弱了自然生态系统自调节、自平衡的功能。随着环境恶化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活动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

我们清醒地把握住这一发展新趋向,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并进行了不懈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强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

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XX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

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篇3:从生态文明看生态文明教育

简言之, 生态文明就是要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 是人们对社会生产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及二者在生态层次上的统一。在当代, 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

1、生态文明倡导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

生态文明的提出, 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 而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 人类的利益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生态文明以“人是自然的一员”为哲学依据, 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 力图在增值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 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 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 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

2、生态文明倡导爱自然就是爱自身

正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的元机的身体, 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元节制的需求, 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 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3、生态文明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

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 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 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 要求增强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 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

4、生态文明追求环境与发展的统一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积极改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 使生产方式向着“生态化”的新形式发展,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统一, 实现社会、自然与人类的永续发展。

二、生态道德及教育的迫切性

生态道德是对生态伦理的道德认识和评价, 是在生态伦理和生态价值的影响下, 在个体社会成员内心中形成的主观意识, 是实现生态伦理的纽带和关键, 其内涵包括:人类要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律己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态伦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以生态道德为核心的新的文化理念正迅速传播。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1、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保护自然,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而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生存危机, 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高校要从生存的高度, 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 更新思想观念, 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2、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所谓生态文明道德观, 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 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 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生态文明道德观对大学生整个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主要应抓好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

3、加强环境教育

要通过环境教育, 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 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然性;引导大学生强化全球意识和“地球家园意识”, 不仅使他们学会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 也使他们学会负责, 具有“道德感”和“义务感”;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建设实践, 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产生质的飞跃, 并完善其人格, 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环境法律意识, 包括环境法制观念、环境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 使他们从环境他律转到环境自律, 最终养成环境自律精神。

4、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 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必须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大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要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 开展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态知识普及活动, 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学到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 懂得生态发展的规律, 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二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 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教师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使大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成果, 而且使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 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三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 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 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 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 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 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对大学生来说,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俊伟,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8年 (6)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单行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篇4: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伪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2-0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各地更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在这一方面是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某些方面走向了邪路,背离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甚至走向了“伪生态文明”。这一类偏离生态文明建设正确道路的“伪生态文明”不仅无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会妨碍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被普遍认为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目前在学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学者杨志华认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双赢为根本目标的新兴文明形态。”[1]著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关系。”[2]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并且相互补充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伪生态文明及其表现

所谓伪生态文明,笔者认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违反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律和精神等行为的总称。伪生态文明一般是以地方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主体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外衣或者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而做出一些无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产生的危害是无可估量的,不但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也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国家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声誉,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产生疑问甚至是失望。伪生态文明的相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3]而有些地方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忽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甚至为了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建设。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也许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所以笔者认为绕开工业文明而直接进入生态文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方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向生态文明不断靠近。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坚持均衡性。所谓均衡性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要均衡发展。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开始把自己国内的过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本国国民则不仅享受到了丰富的工业物质消费,同时也享受到了蓝天白云的美好。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均衡的生态文明形式或者说是伪生态文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发展中国家掠取环境资源的又一表现。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领着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东部发达省份由于经济基础雄厚而开始转移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虽然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果丰硕,但代价却是中部或西部兄弟省份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在外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最终也会影响到自身。不过目前已经开始了类似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这也许是修正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

2.城市建设中的“面子工程”

城市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很多政府官员也把搞好城市环境作为自己的施政重点,例如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治理“垃圾围城”的例子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优秀代表之一。但是,国内的很多其他城市在这个方面的作为却“变了味”。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近日就播出了“高价的城市绿化”这样一期节目,指出贵州省贵阳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偏爱将大树、古树、名树从森林中移栽到城市里来,这样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破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大树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养护的不到位等原因而死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行为,即借绿化城市的美名却做出了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这类行为是需要城建和绿化等部门警醒和严厉禁止的。

三、对于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在党中央的倡导和带领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伪生态文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

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教授等撰写的《增长的极限》,学者莫里森《生态民主》等著作都是世界生态文明理论领域的杰出代表。但是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或者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的学者应该在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发展的眼光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努力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顺畅地发展。

2.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讲话指出:“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其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就要求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取消以往单一的只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而转为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政绩观。其中就包括生态政绩观即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而且需要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以免因为片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而造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误区甚至产生损失。同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要有大局观和协调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总之各级领导和百姓的父母官应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不妨碍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和后代造福。

3.建立健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健全的生态监督和惩罚机制是必需的,它的作用就类似足球比赛中的守门员,是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好坏。类似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环境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惩罚机制的建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在多个部门的联合执法等行动也有了很好的尝试。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伪生态文明”的新情况还很少有关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认清和正确定义“伪生态文明”的行为,对于企业和政府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实则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并责令其消除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

4.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大举“入侵”中国,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在内的西方标志性商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冲击,更多是其隐藏在背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大型的跨国公司力量不断壮大,但是其追逐利益的本性没有改变,因此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价值观,从而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消费模式,并且在当今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形成了物质至上的价值标准,同时追求所谓的“洋气”和奢华,而这正是马克思理论中“异化”理论的典型表现,这种人与人之间被物质和金钱所绑架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即大量掠取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某些城市在绿化中追求名贵大树正是这样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解决目前“伪生态文明”现象的又一大要点。但是在全球化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我们不能奢望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崩溃,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人的自由发展,引导人的自认价值的充分实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向健康、合理和环境友好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转变,通过类似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我们有希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标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慧斌.生态文明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篇5:毛概考试重点_十八大生态文明

中央在这时及时地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

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从政治上来说: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更广泛领域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上来说: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生态环境最易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但成效不显著,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健康,而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作为一项政策搬到台面上。

而且,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因为:(1)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2)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3)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迸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李克强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人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两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党中央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推向了社会实践。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

和谐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

四、总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生存在这里,就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作为人类中小小的一份子,我们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1)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资源意识;3)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篇6: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篇

大家好,我是,和我一起的是我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这个专题的PPT制作,她负责搜集相关资料,我负责制作PPT和演讲稿。今天我们的演讲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篇。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生态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生态文明阶段.这四个文明阶段分别有它们的独特象征:“蓝色文明”、黄色文明”、“黑色文明”和“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从古至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自人类社会以来,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日而语。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6个方面来介绍这个专题: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

4、我国的生态现状;

5、针对现状分析成因;

6、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措施及自我感想。

先来说一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接着来说一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国家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设立了基本国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我国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人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下面来着重介绍几个比较典型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中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占国土总面积的37%。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吨,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吨。

2、土地荒漠化:又称为土地沙漠化、土地退化、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土地荒漠化始于地理学、土地学范畴,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提出具体定义。

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3、雾霾现状——雾霾偏多

2013年11月1日,北京再度拉响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信号,这已是一周内第三次重污染围城。中国气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52年最多的一年。入高发期:环保部专家称,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前的阶段,即由于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的区域性的雾霾高发。假如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不留下足够的通道,不考虑污染物稀释扩散结构的话,这种局面在中国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

雾霾的成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下面来盘点一下环境逐渐恶化的表现:

1、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2、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3、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4、植被状况令人担忧;

5、自然灾害严重;

6、......经过搜集资料,我们总结出环境恶化的几个主要原因: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亟待转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我国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产业主要集中于能提供大量社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中不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污染产业。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党中央也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要面临许多客观环境的制约。

2、科学技术创新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不再仅仅停留在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的层面,而是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实现对工业文明弊端的修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瓶颈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虽然国家政策对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仍然缺乏良好的科研体制环境。

3、缺乏配套的法制保障

我国虽然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向,也进行了相关生态环境立法工作,但是许多相关配套措施尚停留在论证阶段没有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或者很多法律文件属于提倡性规定、原则等,操作性不强,又或是相关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建设上的瓶颈主要存在于执法阶段,由于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管的环境监督机制,地方处于经济发展或政绩的考虑,牺牲环境来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但是高利润的企业,许多地区城市因招商引资,发展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化工企业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

4、缺乏理念基础

虽然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相关部门的倡导宣传下,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平衡等理念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宣传,但是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尤其是涉及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文明观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并且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要求人们在生活方式上做出巨大转变,所以,注定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另外,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尚处于较低水平,生态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缺失比较严重,公众的生态意识对政府有着较为明显的依赖。

下面来简述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也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发展观要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合理交换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在发展眼前的经济建设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有发展空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2、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无论是先行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后发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其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是相同步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日、韩、新三国都是典型的资源贫乏型国家,但同时又都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发达国家。其重要经验就是推行环境立国、科技兴国战略,产业发展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用生态条件吸引欧美国等国家高层次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更需要突出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建设。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产业结构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由新中国成立初的不完善到现在的完善,并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还是有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存在。其次,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资源能源量的相对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再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可以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且把废弃物重新处理,当成下一个产品的原材料,这种经济模式在收获生态效益同时又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4、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绿色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对于高新技术的转让、以及清洁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在市场中占的高份额都会给开发企业或个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

能源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把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使可再生能源在资源利用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全面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能源结构的改善。

5、建设“两型城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面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实施“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是“两型城市”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两型城市”建设就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节约土地、规范城区建设优化结构,提高建成区的人口密度;提升城市交通、通信、居民生活设施水平以及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6、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说,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等。

生活方式上提倡绿色消费、适度消费。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拒绝白色污染、灰霾空气等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等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方式。

7、完善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强,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人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8、树立全球治理理念

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国际眼光,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中国和世界的环境与发展事业。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本着协作的精神,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进行广泛密切的合作,以实现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的目的。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国际合作,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义务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共同的框架体系下紧密合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收获与感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和马克思全球性风险理论为指导,创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之中建设生态文化,融入经济之中建设生态经济,融入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之中建设生态政治,积极推就进美丽中国建设。

上一篇:我的快乐之旅叙事作文下一篇:数字与编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