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2024-08-30

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通用8篇)

篇1: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没有理想是落后的,没有思想是停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梦想的民族

二、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中国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四、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

五、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要把“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劳动与汗水成就中国梦。

实践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大理论成果,都凝结着以往的经验智慧,又标志着未来探索的新起点,是一个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篇2: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姓名:唐仕波

学号:201421000506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能自我实现,也不是孤立实现,需要内外统筹。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中国梦需要走向世界,寻求与国际的合作。相对于中国梦而言,第一,中国梦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梦,第二,中国梦是促进世界发展的梦。第三,中国梦是加强世界合作的梦。第四,中国梦是倡导世界共赢的梦。中国梦与各国的梦想共同构成了世界梦。本文认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是相通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关键词:中国梦;世界梦;共赢

西南石油大学中特结业论文

梦”。③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这方面,中非患难与共、平等互利的交往史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援建坦赞铁路却屡遭拒绝时,是处在经济困难中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施以援手。1971年,26界联大上“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繁荣,发展红利也日益惠及非洲大陆。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让中国梦的辉煌乐章在国际社会的辽阔空间久久回响。

2.2 如何实现中国梦

当前,深入研究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完整地诠释中国梦理论的精神,对于我们丰富外交理论、落实大政方针、争取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分有意义。

首先,中国梦不是自我实现的。中国梦的实现标准要包含国际对比和国际认同的环节。如果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崛起并成为富强国家,而且中国人民也拥有这种自我认同,那么中国梦就真正地实现了。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全面实现中国梦的机遇终于在今天出现了。

其次,中国梦不是孤立的。总书记表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种相通性,一方面表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共同的方向,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点,对于美好的事物,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拥有共同的梦想。因此,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无论各个方面都有着多样性的特点,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规律的一种重要体现。由于世情和国情的复杂性,各国梦想之间有着小通小同、小通大同、大通大同、大通小同等几种模式之分。当然,总的来说,国际社会化的程度越高,各国通而致同的现象就越多。

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内外统筹。奉献世界的中国梦,源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同外界交流,同世界共赢发展。从“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4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想„„从一系列的中国行动中,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以及各国人民梦想的相融相惜。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人既有了中国梦,那么世界梦又是什么?中国梦与世界梦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阐述。

3.如何看待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

梦想各有精彩,但也存在交集,甚至相互交融。尤其在今天这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国际大环境里,人类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不是演独角戏,而是唱大合唱,把13亿人的奋斗融入时代潮流中,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带来更多新希望、新机遇。

3.1.从中国梦解读世界梦

中国梦扎根于民族性之中,但有着与生俱来的国际取向,离开了国际角度,中国梦的意义就无法界定和实现。④离开世界哲学的中国哲学是不完整的,离开世界的中国梦也是不完整的。当下我们不时提及的“世界梦”,以中国梦观之,可以有三种解读。第一种解读是,世界梦包含于中国梦之中。它包括中国对于自强的要求,还包含关于中国人所认知的世界的秩序安排与发展理想。这样,世界梦的定义也是明确的,即以中国观天下的角度。

第二种解读是,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并列的关系。如果把中国梦 理解为“中国或中国人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梦想”,那么中国人不仅拥有中国梦,还有世界梦,这就是关于世界未来和平与发展的梦想。如此,中国梦与世界梦就具备了同等的地位。④虽然每一个国家都可以讲既有本国梦又有世界梦,但是将本国梦与世界梦同日而语的话,对于梦想的主体以及历史阶段而言,还是有特定的所指。因此,如果在中国梦之外再使用世界梦这个词汇,就容易被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从过去的周边面向或地区面向为主,向着世界面向为主转变,中国形成了关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系统主张,并有能力也准备付诸实施。

第三种解读是,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 梦想共同构成了世界梦。世界梦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关于世界美好未来的愿景,是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于特殊性之上的普遍性。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中国确立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引起国内外积极反响,亚洲、非洲、拉美等许多国家领导人纷纷-5

西南石油大学中特结业论文

5.总结

奉献世界的中国梦,源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同外界交流,同世界共赢发展。从“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从一系列的中国行动当中,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以及各国人民梦想的互利互惠、相融相惜。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中国绝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正如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利好消息。中国越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有利。”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3: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1978—198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发展的萌芽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面对统得过死、缺乏活力、导致经济走向崩溃边缘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基本形成的标志。在此阶段的利益关系的变革主要具有两方面内容: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强调是一以贯之的[1]。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 邓小平都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从1978年发表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 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激活整个国民经济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这项政策, 使全党摆脱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使改革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这次讲话并以利益的合理差异为着力点, 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使人们敢于去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 从而调动了社会各方的积极性, 为形成生动活泼、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

2. 农民自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

改革开放以前在人民公社体制下, 农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的计划模式, 参加集体统一劳动的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效率非常低下。因此, 解决激励不足问题是当时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较在生产单位、经营目标、经济决策、土地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项制度适应了中国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 促进了农村经济模式和激励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成为了中国农村地区的一种基本农业生产制度[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 它不仅是一项政策和制度, 同时它也是一项微观基础的体制改革。

二、1982—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发展的奠基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虽然当时仍然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形式, 但市场的调节作用已经开始得到重视, 并首次以党的政策的方式予以肯定。直到南方谈话之前, 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对经济改革的重心做出了重大调整———由农村转向城市。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思路。这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牵扯面广, 涉及的领域多, 况且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累积的矛盾较多, 还要触及政府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难度是可以想象的。农村改革当然也有诸多阻力, 但亿万农民不满贫困落后的现实, 有着迫切的改革愿望, 而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 广大农民是支持的。一旦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任何阻力都会被冲破。所以, 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够在短时间内蓬勃发展起来, 这也充分证明只要生产经营体制适合生产力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就能够发挥出来。因此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开放, 成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要求下的一项基本方针[3]。

1987年, 党的十三大改变了过去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提法, 强调“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同时还提出了“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以及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为以后其利益关系良好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保障。

三、1992—200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基本格局的形成阶段

市场经济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基本格局的形成。回顾中国选择市场经济的改革历程: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题, 江泽民坚持了市场经济, 胡锦涛改造了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 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不断推进而形成和发展的。

经过改革开放,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92年春天的南方谈话为人们从根本上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提供了理论根据, 消除了理论界对计划和市场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中心内容。“南方谈话”积极肯定了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的合理性, 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十四届三中全会上, 江泽民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 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态的构建。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 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 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持久的努力, 又要有紧迫感;既要坚定方向, 又要从实际出发, 区别不同情况,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基本形成[4]。

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规定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比过去一般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等提法更积极、更准确[5]。为了实现现代化这一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和雄伟目标, 就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非公有制经济都可以和应当利用来为实现现代化服务。

四、200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持续 (继续) 发展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 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的阶段,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阶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它对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的解决, 利益关系的协调提供了指针, 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利益协调的思路和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发展到了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袁银传.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和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9) .

[2]霍丽, 张晓宁.新中国60年农业组织形式的演化研究———基于农产品价格、农业合作社与农村家庭承包制的视角[J].延安大学学报, 2009, (10) .

[3]程安东.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回顾[EB/OL].中国城市发展网, 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jj/44524.html, 2009-03-05.

[4]王发兴.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Z].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篇4: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是由多种所有制关系构成的统一体,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前三种经济成分可以统称为公有制经济,后三种经济成分可以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形成了可观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伟大的历史性变化,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充满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确立这样的所有制关系,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创造。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公有制经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63—02

所有制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最辉煌成就,就是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最终确立了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已经摆脱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危机,完成了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完整的特殊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在中国具有了坚实的根基,充满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和人的结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这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前提。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关系不断由一种所有制发展到另一种所有制。人们固守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关系,是注定要失败的,人们制造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关系,同样是注定要失败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实行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关系。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是单一的公有制关系,只是在公有制关系中存在着全民和集体的所有制结构。20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所有制模式。这种模式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背离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并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频繁变动生产关系,盲目追求高级所有制形式。没有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使我们犯过许多错误,走过不少弯路,遭受多次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革经济体制过程中,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所谓调整所有制结构,就是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特点,确立相应的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以适应不同层次生产力的发展。三十年来,我们党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强调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不能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必须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确立所有制结构。这个理论突破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束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是由多种所有制关系构成的统一体,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前三种经济成分可以统称为公有制经济,后三种经济成分可以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联系,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中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这个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发挥着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下转81页)

(上接63页)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主导方面。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对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当然,我们所说的公有制,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它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公有制,因为这种公有制不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不是整个社会的,也不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统一的公有制,它是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它也不等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我们所说的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我国生产力不发达、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动力系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竞争,既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以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 然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竞争和矛盾。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健全法律和完善制度,即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到秩序和规范中。其次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的主要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发展股份制,可以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对接、相互渗透、混合生长、共同发展。

篇5: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无一不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实践创新,无一不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动变化的实践是理论发生、发展,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永恒 源泉,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长期曲折的艰辛探索,终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创立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有理论根据、历史根据,又有现实根据,其现实根据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据,那么,这一理论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我们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如果说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 义历史提供的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那么,这一历史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我们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 以继续做下去的。但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要 靠我们自己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国有企业改制,从计 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些崭新实践提供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深层的根据,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正是在这样伟大而富有成效的实践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 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充满创新智慧的重大思想理论,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新鲜内容。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人类实践总是一定思想指导下的物质性活动。理论的创新必然导致并且指导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坚持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也就是说,我们党坚持理论指导但不教条化地对待理论,总是踏着时代的节拍,以符合实际的创新理论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党 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100多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发展中国、赶上时代,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 能照搬“苏联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经验总结中,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呢? 邓 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之一,就是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四个重大 历史关头的考验。一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考验;二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后,面临着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 考验;三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后,面临着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四是进入21世纪,面临着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抓住战略机遇期、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 实现奋斗目标的考验。这四大历史关头之所以称为“考验”,一是因为它们涉及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等重大问题;二是因为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重大问题 时,党内外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不同倾向或不同声音。“考验”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四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就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实践中面临的四次重大选 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就有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因此,党的思想解放历程实际上就是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重大历史关头、四次重大选择中,坚 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程。我们党在这一系列思想解放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这 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经验。

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之二,就是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崭新的实践,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包括政治方向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把它作为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防止改革转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遇到的考验,既有来自“左”的,也有来自右的。因此,邓 小平同志总是告诫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既勇敢 地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又防止了改变社会主义方向即把改革变为“改向”的错误,就在于 我们党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只有真学、真懂、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坚持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推动者。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 义。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一个永无 止境的历史过程。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因此,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又是这个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从纵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 承和发展,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横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研究、分析和吸取 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 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从而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今天,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改革开放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6: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

研究生院经济系劳动经济学,2016310172,李焙尧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建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框架, 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阐述了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力图规范和准确解读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书中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同时介绍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当代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书中提到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主席说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乃是人民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两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年百年”的目标的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的目标就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发动人民,以人民的梦想勾画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历史证明,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所在,也必然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只有人民才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所在。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地根植于人民、服务人民,将人民的期盼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引导、团结、发动人民群众投身“中国梦”的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不移地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必须要由强大的精神为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更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球中华儿女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直接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改革创新是我们中国永远立于时代的发展潮头之上根本保证,继续深化改革、深化创新,让改革的红利释放于人民,让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人民,全面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国精神必是实现“中国梦”思想动力。

通过阅读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把马克思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南方谈话中,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概述,第一次较为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领导核心的集体始终关心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这两个重大问题,经过长期的思考,他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接着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观点。全党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入分析了我国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在当今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新的高度,使其更加具体和科学。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是在20世纪中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落后与先进并存,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90%,现代工业占10%。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二重性。正是这种二重化的经济运动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能性中的哪一种能够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历史的走向。在世界历史中,或者说在“开放的世界“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方面必须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把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额东西变为自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己”特色“的基础。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历史息息相关,只有在世界历史中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当今的中国面对来自世界的挑战,积极应对,把握机遇,坚持创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贮备,经济实力与日俱增,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军事行动也会展现出一定的活跃性,最近中国的军事活动也是相当频繁,海军,空军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歼20多用途隐身战斗机,瓦良格航母,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这些装备都使中国的国防实力更上一层楼。中国共产党人们正以实践告诉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都要依靠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是经历了几十年发展检验的理论。在新的形势和发展环境下,这一理论必定能带领中国人民更进一步,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篇7:论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1],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其实就是一种美好的远景规划,称之为“梦”,更准确的说法是梦想,她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浓聚了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新局面,也必将在不久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是推动历史车轮的动力,人类有了梦想才有了翱翔于天空的机会,才有了深潜海底探秘的乐趣,才有了踏足宇宙的勇气。而这所有的改变都源于梦想。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梦想。我们已经实现了很多梦想,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实现“中国梦”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中国梦”开辟了新的航程。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这么近。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追求,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现在距离这个梦想还有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我们一定要殚精竭虑,绝对不能够在改革开放这个路途上退缩、停留,一定要往前走。这以后我们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之后,我们还要继续奋斗,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现代化而奋斗,要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有质量、更加个性化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另外,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还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个人梦,是最接地气的希望,是内心小小的企盼。每个人因环境、家庭、学历等的不同,对生活的渴望也大相径庭。但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逐是不变的。为人父母的梦想是孩子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耄耋老人的梦想是老有所养、子孙贤孝,打工族们的梦想是买车买房、生活稳定,企业家们的梦想是世界经济向好、利润率稳步增长。这一个个的梦想看似独立毫不依存,其实却都需要一个大的前提和实现的平台,即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在这片热土上安居乐业。这恰恰就是中国梦的实质内涵。

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内在联系,这就是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只有国家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才有了敢于做梦的权利;只有中国经济独立、发展态势良好,中国人才有了勇于追梦圆梦的途径和可能。

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所以,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梦想,要在全社会中营造一种氛围,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只有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像总书记说的那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今天,我们圆了我们家门口的奥运梦、世博会让世界认识了崭新的中国,高速增长的GDP让强国侧目。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了做梦的权利,才有了对幸福指数的追求。我们是站在祖国这个已然苏醒的东方雄狮的肩上鸟瞰世界。

古人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警示,强调了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作用,人的第一属性是 1 社会性,国家是人所构建的单位。如果说中国梦是一幅问鼎世界最高设计奖的大作的话,而我们的个人梦就是里面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构图元素。如果说中国梦是一局环环相扣、胜券在握的棋局,而我们的个人梦就是棋盘上各司其职、稳扎稳打的棋子。只要我们立足自身位置,扮演好我们的社会角色,就可以滴水入川、堆沙成塔,把微力量凝聚成巨大的正能量,让我们的梦和中国梦一起在阳光下画成最美丽的彩虹。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习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 大团结的力量。对于个人,代表了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对于民族,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对于国家,代表了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

中国梦是怎么来的,它的涵义是什么呢?

(一)“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话。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们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

中国梦,民族复兴,为什么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一个 2 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首推汉唐。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现在世界上还把中国的语言文字称作汉语,把中国学称作汉学,可见它的影响。在唐朝的时候,发展得最好的时期,是又强大又可亲的形象。强大而可亲,这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是治国的理想境界。当时是时清海宴、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景象。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中叶以后。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段历史。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为,这不但是明朝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转折时期。当时西方已经过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起来了。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发展速度加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了这个历史。这正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名的《世界通史》里,把世界史划分为1500年以前的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也说明这是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近100年,但是二者的目的和理念完全不同。这样,中国就开始落后了。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是落日的辉煌。当时,英国已经过光荣革命,跑在了最前面。法国经过宗教改革,开始了启蒙运动。原本落后的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恩格斯称彼得大帝是“真正的伟人”,能够顺时而变。而清朝却不了解世界的变化,以为自己很强大,思想僵化保守。康熙也喜欢西学,但不是作为强国之道学的,他不理解其中的新思想,固守自己那套旧的东西,认为西方的东西不过是奇技淫巧。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理念的落后,是生产力性质的落后。大清帝国与欧洲先进国家在认识、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大清虽大,也只是囿于一隅,而那些被称作“蕞尔小国”的西方国家,早已经着眼于全世界了。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二)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人真是在做梦,找不到出路。毛泽东同志诗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满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这两个100年,最早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关于第一个百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讲到了。第二个百年,是他在1961年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讲的。他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他还讲过:“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后来邓小平同志按照这个思想,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了。他说,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再用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党把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在第二个十年里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向着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前进。

“两个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党一直是执着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十八大报告也讲了两个百年,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这和上面说的“两个百年”不矛盾。第二个百年是一样的,第一个百年有交叉。十八大报告讲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目标,是我们现在正在干的事情。同时,从建党说起,也表达了一个更深刻的含义,就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一个是建党,一个是新中国建立,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那么,“两重任务”指什么呢?就是说,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任务,但对我们党来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搞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两重任务”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1840年鸦片战争,一个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两件事情当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则是紧密相联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则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然后又通过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历史证明,救中国和发展中国都要靠马克思主义,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是我们的梦。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是一个梦。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特别不能忘记搞社会主义这个任务,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习近平同志在讲中国梦的时候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这句话说明,中国梦要落到中国道路上,只有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三)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篇8: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

(一)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2),从生产力方面论述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这些理论基础确保了邓小平理论渊源的纯正性和发展方向明确性。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品格看,它表现为一种彻底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4)。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都体现了这些基本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脉络。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属性保持一致,其内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运用、发展和创新。

(二)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逐步摸索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在实践中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邓小平理论一方面吸取了毛泽东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有益经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和原则,尤其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原则,另一方面吸取了毛泽东晚年时期的失误教训,将这些失误教训转化为历史经验。邓小平理论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

邓小平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是可以视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的(5)。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结合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这是它成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模型的重要依据之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具有原创性,这是邓小平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的最根本的理论依据(6)。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经过32年来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经历了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最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述,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7)。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初源于邓小平,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明确了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十五大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化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8),是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邓小平理论同根同脉,一脉相承。同时,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及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最初讲邓小平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一为民族化,一为当代化(9)。直到现在,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可以从十五大报告中得到论证:“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印证了其民族化与当代化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

(一)二者辩证的哲学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重要理论逻辑———邓小平理论,历史逻辑———立足于现实的中国社会发展,二者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和影响,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哲学基础及主体内容,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则、内容及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框架;在现实中,经过不断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形式的不断丰富,对邓小平理论起到不断促进的作用,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

(二)二者发展性与开放性

从哲学角度看,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主题,无论二者谁先发展、先丰富,必定会使另外一方向前推进,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不断丰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的加入,是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概括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经验,从一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后来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10)。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具有开放性,“不断发展和开放的”是二者共同的鲜明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均是二者开放性的共同体现,改革开放是二者与时俱进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等内容无一不体现着开放性,只有具有开放性的邓小平理论,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才能成为开放的、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理论主题、价值取向及理论精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三个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们党的三个基本问题做出了回答,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个问题探索和回答的过程既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又是丰富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明确社会主义本质,在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背景下,在我们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全面、系统、深刻地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在此基础上,在新历史条件下,提出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邓小平理论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之一,发展这一概念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明确提出“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五个统筹”,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二)对邓小平理论的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要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

尊重群众的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在(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2)。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反对“四风”反对浪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反映了对邓小平理论群众路线的清醒认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精神,是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一次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创新之举。

摘要: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本文立足邓小平理论,从哲学、理论渊源及实践方面,探寻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石仲泉.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M].1994,第3卷.

[3]李崇福.邓小平理论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4]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求是,2008(7).

上一篇:伤感下雨的感言下一篇: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