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

2024-06-25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精选11篇)

篇1: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

篇一:中秋月诗欣赏

中秋月

作者: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译文:

月亮到中秋节的时候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更加明亮又如何呢?月亮经历的阴晴圆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算啦吧,不管什么阴晴圆缺,还是珍惜人世间的好时光吧!好时光呀好时光,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月亮。

赏析:

古来关于月的诗词很多,有关阴晴圆缺的感慨也很多。徐有贞在中秋月的“皎洁”中想到了“阴晴圆缺”,但没有沉迷于感伤之中,一句“且喜”很是洒脱,末句的常见中秋月更是体现了对中秋佳节的喜爱,比起大多数诗人最后落点于来年的悲伤更显精妙。

而从该词的结构读来很有趣,上片和下片中“偏皎洁”、“好时节”均有上下句顶针,并且下片首句“阴晴圆缺”与上片末句顶针、下片末句“中秋月”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

各位小伙伴们,中秋节是团圆之日,多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光吧!希望以后的每个中秋节我们都是开开心心。毕竟“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知识拓展

徐有贞是明代的大学士,对天文、地理、水利、阴阳八卦等无所不通。虽然学富五车,但是却喜好功名。他由于治水有功加官进禄,通过辅助明英宗复辟,平步青云。不过,他借助职权诬陷著名诗人于谦(曾写下佳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最终将其杀害,成就千古骂名。不过他晚年被人诬陷浪迹于山水之间,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和诗作。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的外祖父。祝枝山的文才会不会与他的外祖父有关呢?

篇二:十首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

十首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url]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

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

说。时

[/url]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篇三:诵着诗句赏月亮【中秋作文】

一直认为中秋是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月亮天天都和我们相伴,但是只有这一天我们才对它尤其关注,就算下雨或者阴天,一想到在我们的头顶上有是圆圆如银盘的月亮,心灵上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满足感。

因为工作的关系,和家人在一起赏月的机会不多,要么值班要么出差在外地,有时候心里感觉到自责,很快就找出只要过年的时候全家团圆,损失一个中秋不算什么这样的理由。不过,只要有机会,我还是很希望和家人一起赏月,因为我觉得,全家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赏月,那是最幸福的一刻。

去年中秋夜,很幸运我没有事情,儿子很兴奋地说他要把全家赏月的所有一切都写到作文里去,到了晚上,全家兴致勃勃地带着水果零食去楼顶赏月,虽然,皎洁的月光很美,可能是月光的原因,感觉所有的一切都反射出淡淡的冷光,四周安静极了,一家人望着月亮都不想说话,冷冷清清地感觉到缺少什么,吃东西也感觉没滋味,后来我在儿子的作文中,看到儿子写了好几个没味,还说以后真不想过中秋节了,原来,赏月并不只是赏,还需要一些助兴的节目,我们不能老是对着月亮想心事,我想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了。

吸取了去年的教训,离着中秋还有几天,我对儿子说:今年我们过一个特别的节日,保证你写作文有素材。儿子充满好奇地问我到底有什么创意,我卖了个关子,告诉儿子从现在开始,利用手头的资料查一下描写月亮的诗句,到时候就有用了。儿子很聪明,马上就猜到我的主意,他问我是不是要搞一个赏月诗大赛,我不置可否,但是我承诺,获得第一名的有奖。/zl/转载请保留

儿子一直对古诗很感兴趣,这下来了精神,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把描写月亮的诗句抄下来,为了超过我们,他还发动同学帮他搜集,短短的几天,他就搜集了好几张纸,有空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熟读,我和老婆也不甘示弱,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下子找到了不少从前根本不知道的描写月亮诗句,只要有空我和老婆就被诗句,同事见了都笑话我快成了诗人。

期待中秋节的圆月早点出现,当明月照亮大地的那一刻,我们一家人一定很温馨地望着月亮,在明月几时有的千古诗句中享受传统。

篇2: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

都市的灯火,是夜阑深处的眺望。

谁站在梧桐树下,看一晚花街满巷。

浅浅的月光,将幽微的思念照亮,无意一个低眉,使盈在眸中的泪水,静静流淌……

天宫的小玉兔,在不惊扰落叶飘落的地方,可否捧你在手心,约一晚月下徜徉?

共游红尘一梦,梦醒时分,唯愿天宫的桂花树依然飘香。

谁在你微凉的杯盏,放一片熠熠秋阳?

那是留给远离家乡游子,一瓣心香。

一个人在异乡,像被放逐的小船,在人海飘荡。

只为文学梦想,执著走在无悔的路上!

圆月悬空,你说星辰隐藏的地方,是一片璀璨景象!

篇3:李商隐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李商隐是晚唐极具代表性的诗人,其现存的600余篇诗歌中,有60余首直接写到了月亮,计有江月、凉蟾、皱月、斜月、月姊、月娥、月影、霜月等,可见他对月亮的钟情与青睐。李商隐重情、多情也伤情,不幸的身世和复杂动荡的时局、敏感深沉的个性使得他偏爱阴柔的意象。月光下轻柔的一切也易于感动诗人多愁善感的心灵,引发他更多的情思,而月亮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其审美视野。在李商隐的视野中,月亮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外物,而是融入了诗人的特定情感,体现了诗人特定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也寄寓了他关于人生独特的哲理思考。

刘学锴在《李商隐诗歌研究》中写道:“李商隐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确实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但究竟象征什么却又难以猜测。再加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跳跃性和非逻辑关系的串连,使得辞意缥缈难寻,遂形成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他的很多诗歌都是以月亮来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因为月亮具备这一特质:她空灵、高洁,朦胧、缥缈,可望而不可及;她独立于人类生命主体之外,却又与人类生命主体共存于浩淼的宇宙中。中国人的情感体验、生命历程都离不开月亮的映证和陪伴,比如“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春宵自遣》),呈现了作者悠然自得,颇有自遣的意味。诗中风、月、花、竹四个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群,清风拂过的傍晚,花、竹在月光的照耀下,就像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显出一种朦胧美,整首诗写得有情有景。再如“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昨夜》)、“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商於》)、“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摇落》)、“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和孙朴韦蟾孔雀咏》),将月、露、霜等朦胧的意象结合起来,或表达自己的寂寥孤独,或抒发“望帝而切近君之慕”,或悼怀亡妻,读者只能从那些朦胧的情思中体会诗人的孤寂与愁苦。在诗人眼中,月亮似乎包容着一切,抚慰着诗人敏感多愁的心灵。再如《锦瑟》一诗,这首诗似乎可以看作是追忆华年往事、不胜惘然之作。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月明、良玉生烟。这些意象构成惆怅、寂寞、伤感的情思,是诗人心灵世界与客观外物交融的心象,而这所有的一切莫不是在明月的照耀下超越时空的界限,真与幻、古与今、心灵与外物之间也不再有界限。整首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思浑然一体,诗人将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融入自己的情思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境界。李商隐善于把外在的客观物象与心灵中的朦胧情思融合,化为扑朔迷离的诗的意象,以表现其惆怅伤感的心理情绪和复杂的心理矛盾。所以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首次提到了诗歌的“隔”与“不隔”,后来朱光潜又在《诗论》中讲到:“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面可见。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俗,不能在读者心中现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2]。李商隐的诗歌虽然意象跳跃,诗境朦胧,但却充满亲切可感的情思。读者即使不懂诗歌的内容,也能领会其中朦胧的诗境,所以他的诗虽难懂却与读者没有隔阂。

李商隐的诗不仅做到了诗境与读者的“不隔”,也真正做到了情趣与意象的“不隔”。如《端居》中,“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在这里,月中之景、雨中之景都非一夕之景,青苔与红树也并非眼前实景,但诗人将眼前实景与想像中的景物交织描写,以雨、月来烘托整个气氛,使时间内涵拓展延伸。《子初全溪作》中“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写全溪的景物,一个“皱”字使月亮既具体可感又形象生动,水中有月,月中有水,鱼在水中游又在月中戏。《赠从兄阆之》中“幽境定携僧共入,寒塘好与月相依”,一个“依”字将月亮写活了,赋予了月亮人性的魅力。意象与情趣的熨帖使得其诗境界顿开,这不仅仅是诗歌本身的境界,更是诗人心灵历程的境界的诗意再现。李商隐诗中的月光或像浮动的寒烟,或像薄薄的青纱,或像迷离的晨雾,营造着朦胧的境界,这种朦胧的意象与朦胧的境界使得他的诗“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并留有广阔的空间让我们感受诗人的情感经历和人生体验,使我们可以从多方面体味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李商隐的诗在内涵上表现出朦胧性、多义性的特征。

李商隐深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滋养,“童年时代便受业于一位精通五经、恪守儒家忠孝之道的堂叔。青少年时又曾在玉阳山上学道。晚年借佛理解脱烦恼”[3]。所以其思想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成分兼而有之。再加上动荡的时世和不幸的身世,使得他对人生的悲剧命运有痛彻的体验与深刻的思考,在他看来,一切都是虚幻的,无法长驻。可是,他明明知道追求的结果只能是幻灭,却不愿跳出情爱囹圄,不愿放弃对理想、对青春、对爱情的追求。他通过杜鹃泣血般的歌吟,引起人们对生命、情感的深情眷恋,引导人们对人生的存在价值做深刻反省。

从个人遭遇来看,李商隐的一生都在凄苦中度过。从他曾祖父开始的几代都只做过县令。李商隐9岁丧父,家境贫寒,幼年时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尝尽人生的冷暖酸甜。他在《祭裴氏姊文》中写道:“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其身世的凄楚,由此可见。在仕途上,他l8岁赴长安赶考,不幸落第。后又参加了多次进士考试,直到唐文宗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人仕后,先在山南西道节度使令狐楚幕府做幕僚,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料令狐楚逝世,李商隐被迫离开。后又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儿为妻,从而无意中卷入复杂的朋党之争中,致使仕途坎坷。李商隐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曾给无数人做过幕僚,居无定所,漂泊一生。所以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对人生的悲剧命运显得更为敏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生命意识的感叹显得更为迫切。他的许多月亮诗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城外》“露寒风定不无情,临水当山有隔城。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中,借用蚌蛤与月亮亏盈的神话来抒写感慨,将人生与蚌蛤做比较,并指出人生终究不如蚌蛤,不能与月亮共亏盈。全诗充满了悲情的基调,诗人在面对月亮的圆满时想到的却不是人生的美满,而是人生的不如意,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基调截然不同。再如《月》中“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前两句写月亮初生时的情态:看似离我们很近的月亮其实远离人间,孤寂清冷地俯视着人间的一切;后两句写初生的月亮有亏损,人们总是叹惜其亏损,并为之惆怅不已,却不知月亮圆时也未必于人有情。诗人劝解人们没有必要为月亮的亏损而惆怅,因为月圆时人生也未必圆满,看似劝慰,实则是无可奈何,连月圆时人都未必圆满,那么月未圆时呢?人生希望的虚幻和缺憾的难免,被诗人以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了。

李商隐的诗虽然难懂,却有很多人喜欢,因为他写得很美,情真意切,幽微含蓄,寄寓深远,词藻典雅,并且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以象征的手法构筑出脱俗的情境,形成其特殊的美学风格。李商隐富有哲理性的月亮诗,将人类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对自我生存价值的体认,以朦胧的意象曲折地吐露出来,表现出了强烈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他揭示的人生哲理不是李白那样高昂旷达、俊朗飘逸的生命体验,不是盛唐人士不安于有限生命而向往无限时空的精神幻想,而是一种悲剧的命运情结。晚唐时局的动荡不安,仕途的无望使诗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李商隐不同于初唐诗人的前瞻,也不同于中唐诗人的中兴希望,他用一切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表现出伤悼的情调。

李商隐曾经说过:“行道不系古今,直挥笔为文,不爰攘取经史,讳忌时世”,极力强调了审美的个性。李商隐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所蕴含的朦胧境界和人生哲理都是为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服务的。他将诗歌的审美对象由纯粹的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转向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外物只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媒介,它在经过心灵世界的解读、接受后转化成为心灵世界的一部分。心灵世界的复杂多变,使得李商隐诗歌中的审美对象总是显得扑朔迷离、虚幻缥缈。诗人对月亮的审美有一种倾向,即对月亮的淡雅、清幽、凄冷、虚幻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与其相应的是诗人孤寂、感伤的心境,相连的景物也多是烟花、清风、秋夜、寒霜。月亮代表着阴柔、宁静,它是对诗人清静虚远的生活情趣在审美情趣上的反映,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诗人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驾驭,而是包容、和谐,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就是这一关系的典型体现。诗人反复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方面描绘他眼中所看到的、心中所想到的月亮。月亮不再是高高在上、清冷孤傲的自然实体,而是可以倾诉一切的知己。如《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中“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李花》中“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杏花》中“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这三首诗中诗人分别以月下梅花的高洁孤傲、李花的轻明淡素、杏花的寂寞零落自寓,感伤有才而不见赏,慨叹生而不逢时。明月是诗人落寞孤寂的见证者,陪伴诗人左右。霜月、月夜、月痕,月的凄冷、幽暗已经融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李商隐因其诗“艳而不靡”,而成为晚唐一代大家。他内心深处有一股沉郁之气,在诗歌写作中直接与内心世界对话,使得其诗境扑朔迷离、幽美细腻。李商隐对心灵世界也作了前所未有的开拓,他笔下的心灵世界层次丰富、复杂奥妙,他将诗歌语言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并为北宋西昆体开创了渊源。西昆体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意旨幽深,是宋代诗学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诗歌体式,又正式开启了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的门户,在这其中李商隐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李诗在绮艳的内容、缅邈的文词、长于细腻地表达人的心境意绪等方面也给宋词提供了借鉴。如果说唐诗以外向豪放为主流,那么宋词则以婉约内敛为正统。宋人更注重对内在心灵世界的体悟,他们延续的就是李商隐对心灵世界的开拓这条道路。其实,宋词的言辞、意境、内容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已经有所体现了,李商隐正是在唐诗发展到鼎盛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1.

篇4:中秋的月亮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人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备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乡人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嗥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地圆了起来,它的形象也渐和善了,望月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

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篇5: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

今天是中秋节我约上几个好朋友来到楼顶上赏月。

月亮并没有升得很高我们先开始看旁边的景物。朝北望去操场上的迎春花格外绿;向东扫去是座教学楼里面传出许多歌声、笑声;南边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还有摩天大楼巍然耸立;举目西望一个个焰火开出了朵朵绚丽的花朵简直是瑰丽无比。

月亮升起来了。它告别了漆黑的青山走上了被焰火映得通红的夜幕。几颗星星眨着慵懒的眼睛簇拥着这轮对什么事都感到很新奇的明月。明月似乎想让自己更美披着天空这件深蓝的柔美光滑的绸缎深色的夜空并不能让她的美貌有所逊色反而更加衬托出她的美丽。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月亮特别亮特别圆。她像一个用圆规画出的玉盘将皎洁的光华撒向人间。我突然觉得她离我很近很近几乎可以伸手摸到她;又觉得她离我很远很远遥不可及。旁边的黑云浮在天空中慢慢地移动整个月亮如同飘渺的仙境云雾缭绕在旁边更增加了神秘的气息。

有时月亮躲进云里漆黑的云并不能掩饰她的光彩。月光透过云缝像千万把利箭穿过缝隙射向大地十分壮观。

中秋节逐渐进入高潮。焰火冲上云端在空中爆炸有的如同仙女散花有的好似条条银蛇有的犹如朵朵莲花有的宛如彩带纷纷。焰火声震耳欲聋、气壮山河焰火的气势更是势不可挡!

篇6:关于中秋月亮的诗歌

摘要: 一说起月亮,大家首先会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做为启蒙用的诗,极奇为简单,曾让我迷惑的是这首诗为什么会传唱不绝?以至于是会说中国话的就会背诵

一说起月亮,大家首先会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做为启蒙用的诗,极奇为简单,曾让我迷惑的是这首诗为什么会传唱不绝?以至于是会说中国话的就会背诵。

篇7:关于月亮的想象诗歌

关于月亮的想象诗歌

一、相思

这个相思特指男女之情。

诗经・国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速狻J嬗鞘苜狻@托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 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薛涛这首比较隐晦,一方面很雅致很俏皮,一方面引用了班婕妤团扇的典故,有弃妇和相思的苦涩在里面。所以不单纯是欣赏自然风景月圆月钩。

张九龄《望月怀远》的那几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生查子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二、闺怨

闺怨跟男女相思总是分不开的,可以分开说也可以归为一类。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旁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三、思乡团圆,羁旅惆怅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旅人如入无人之境,清旷至极。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月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没有归为边塞诗是因为作者本人并不是身在边塞而写思乡。但是从主题来说确实是反映战事与戍边使人团圆不得。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徵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Y斗婵娟。

李商隐是非常喜欢用嫦娥、婵娟这样的字眼和典故的。如碧海青天夜夜心等。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Y,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以不看月写月,也算独特。近乡情更怯的心理。

四、边塞

边塞月色更多苍凉和悲绝。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调笑令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菩萨蛮 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五、清秋

以写秋色为主,但绝不仅有风景。

《秋浦歌其十三》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王维《山居秋暝》的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故人寄茶》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漫兴》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面这两首虽是写秋景的名篇,但主要表达的是国愁家恨、历史与怀古,其实也可以单归为一类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六、孤篇《春江花月夜》

虽然不是写秋天,但还是写月诗的绝品。春、江、花、月句句皆有,夜色与超然的情怀一并吐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七、问月

问月诗主要是由月的阴晴圆缺、四季轮回更替、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关系而阐发的朴素的哲学思考。代表人物是李白和苏轼。

《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由此化用的便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问月,发起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思考,呈现的是“千里共婵娟”的超迈的宇宙观。

《江楼有感》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Z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阳关曲》 /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最后提一个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篇8: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关键词:李白,月亮,用情

中国唐代用月亮意象来抒发个人情感的虽然不只李白一人, 然而能像李白那样将月亮和诗人自己融为一体的诗人, 却极为罕见, 他诗歌中的月亮是他自己心中的月亮, 因而那样传神, 那么多情。我们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厚实而深刻的象征意义。

一、抒发思乡之情

陈定宏在《李白诗中独特的月意象》中表述说 :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人一旦离开故乡, 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 诗人往往借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1] 谈到李太白诗歌中月亮意象和家乡的关系, 《静夜思》无疑是一首代表作。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 如清水芙蓉, 不带半点儿修饰。完全是唾手可得, 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迹, 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显现。本诗从“疑”到“举头”, 从“举头”到“低头”,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客居他乡的游子, 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再如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有这样的描述,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意境明朗, 语言浅近, 音韵流畅。此时李白初次离开蜀地以实现个人政治抱负, 月照诗人离开蜀地, 诗人一路上怀念蜀地的亲友。

二、挥洒怀人之感

李白是一个重感情、重友情的诗人, 他的许多送别友人、思念友人的诗歌见证了他和友人开诚布公、患难与共、同心同德的友谊。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创作背景就是在王昌龄被贬谪, 李白听闻好友的遭遇后, 内心既有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又有内心愤慨之意。诗文的字里行间将两位旧友的真性情以及独立世俗的高洁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中也出现了明月的意象, 恰当的表现了以上两点 :一方面, 明月清冷高洁, 象征着李、王二人的品格 ;另一方面, 这也是患难境地之下二人患难与共、同心同德、友情纯洁的写照。

这样的例子不止一处, 李白还有其他类似表达这种怀人情感的诗句。在《哭晁卿衡》中写道 :“明月不归沈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晁衡本是日本来唐的使者, 在中国居住多年, 据传在回国途中遭遇不幸, 李白听说后内心悲痛, 写下此作。文中采用比兴的手法, 明月是诗人李白对他的高度评价, 赞扬其品德高洁 ;同时, 月亮沉入大海的景象, 实际上正是晁卿在海上遇难的写照, 给人一种深邃哀伤之感。结合诗文前两句, 对回国途中海上远帆的描述, 各种意象结合一体, 营造出无尽哀伤之感, 令人叹息而又意味深长。

三、凸显高洁品质

月亮自身给人的感觉就是清冷高洁之态, 皎洁、纤尘不染, 以月亮来比化人, 以此来表达诗人自身寄予的情感, 显得非常贴切。这个与李白洒脱不羁的先天秉性非常契合, 月亮明亮而美好, 诗人本性也是充满对光亮美好事物的憧憬追求, 月亮之中寄予着诗人理想的境界及其内心的雄心斗志, 展现着他自身或者他诗文中描述人物的高洁品格。如在《送杨山人归嵩山》中, 有这样的诗句“长留一片月, 挂在东溪松”, 诗人以山峰为家, 静观眼前月挂松头的景象。月本就缥缈, 本不可留, 而诗人却要长留, 使它处在最美好的位置上 [2]。无论是手中飘逸放达的美酒还是清逸悠远的月亮, 都是李白一生本性高洁、洒脱的体现, 也是他无止的精神追求。孑然一身, 独立于世俗之外, 与月为友, 更将诗中的意境升华。

而在某些诗句中, 通过描写月亮之姿, 仿佛给予了月亮一些动作, 而不再是挂在天上的生冷银盘。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一个“送”字, 便使诗句更具画面感, 那梦境中的月亮如此多情, 月亮好像就在陪伴着他一样, 静静的照出他的身影, 送他至谢公当面停歇的地方, 整个意境秀雅而奇特。

四、表达哲理玄思

世事轮回流转, 变化万千, 而空中的月亮似是永远未变, 保持着自身独有的形态。在李白这样性格的诗人眼里, 在万物变化中恒定的月亮引发不少的思考与探寻。他也创作过不少的咏月诗, 融自然、历史、人类于月中, 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于其中, 表达哲理玄思, 蕴意深奥, 发人深省。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对于了解、认识、领会诗人创作风格和鲜明个性有很好的帮助。袁行沛先生指出, “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的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 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 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的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 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3] 月亮俨然成了诗人的化身, 他灵魂的寄宿, 情感的倾诉点,

这独特的月文化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圣洁的风景。作为咏月的巨人, 对后来的许多诗人及作家的咏月诗词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 李白的“月”诉说着诗人一生的故事, 包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融化了诗人的豪逸风格, 成为诗人精神的追求, 理想的化身, 也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借那轮永悬朗朗夜空的月亮进行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天地与古今的对读, 形成了一个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月”之意象群体, 诗人李白也将如姣姣明月永悬与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长空。

参考文献

[1]陈定宏.李白诗中独特的月意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2][清]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 1977年9月

篇9:中秋的月亮(节选)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象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

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

(选自《药堂语录》,有改动)

【评点】

作者以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中秋供月、蘸水涂目、裟婆枝落等中秋活动和传说,语言朴实,在平淡与平静中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引用裟婆树的传说、东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词句,烘托出人间缺少忠爱的凄凉;运用对比,多角度地突出了自己的情感,表现了旧中国人民生活贫困,债务缠身,佳节虽至,却倍感凄凉的心情。

篇10:关于中秋节作文:月亮和中秋节

摘要: 美丽、皎洁的月亮,让人们产生了许多幻想,例如:印地安人认为月亮上有老鹰、鸭子和蛤蟆;南太平洋的萨摩亚人则认为月亮上有个老婆婆在纺纱,而纺出来的纱就是云。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说法都不同,因此而替月亮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美丽、皎洁的月亮,让人们产生了许多幻想,例如:印地安人认为月亮上有老鹰、鸭子和蛤蟆;南太平洋的萨摩亚人则认为月亮上有个老婆婆在纺纱,而纺出来的纱就是云。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说法都不同,因此而替月亮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月亮也带给了我一个最美好的回忆:大约在四、五年前的一个中秋节,我和我亲爱的家人还有阿姨一起去烤肉,夜晚,明月高挂,星光闪耀,我们在美丽的夜空之下,将烤肉用具一一的从后车厢搬了出来后,我们就在月光之下考起肉来,可是往年的中秋节不都是雨天吗?怎么这次却反常没下雨呢?算了!不管了!反正今天明月高照,正好可以赏月,想到这我不禁出神的望着那高挂于夜空的月亮,我记得新闻说今天有月蚀,恐怕假不了喔!过了一会儿,月亮慢慢的从圆形变成像柠檬的形状,嘿!新闻说的还真准呢!于是咱们就边吃边赏月;这是我印象中中秋节和月亮的最好回忆。

而月和中秋节并非只带给我美好的回忆,他还带给了我许多悲惨的回忆,其中以下面这件中秋月圆的「肥」忆,最为印象深刻。一年前的中秋节,由于早上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因此我们全家人就在下午出去爬山;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母亲买了五杯珍珠奶茶给我们喝,喝玩后,便继续踏上回家的路;耶~!终于回到家了,但~是~我怎么想也想不到,一回家就烤肉,害我吃完最后一道菜~烤鱿鱼后...,全都...都....都......「呕--」的一声全都给吐了出来,哎---这真是一个「讨厌而难忘」的中秋月圆。

篇11:关于月亮的现代诗歌

月亮

文/吴佩瑶 你这有皎洁光芒,时圆时弯的月亮啊!

离我们有多远?

没法用尺子量。

你这银光闪闪的,夜夜高悬的月亮啊!

你到底有多美?

曙光也比不上。

你这又圆又大的,如玉盘的月亮啊!

你要干什么呀?

照亮>祖国的大地。

劳驾您啊,月亮!

请带去我们———

无限的情谊,无限的>未来,无限的希望。

月亮 作者:春日放歌

——送给外孙女六岁生日的礼物 有两个月亮 一个挂在天上 一个挂在心上 天上的月亮清澈明亮 心上的月亮聪明漂亮 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 心上的月亮总在身旁 我喜欢天上的月亮,更喜欢心上上的月亮 月亮的名字 叫起来很响 听起来很棒 有时她随妈妈出门 我便站在窗前守望 看见了天上的月亮 就看见我家的小姑娘 天上的月亮像小船 船上坐着个小姑娘 漂啊漂

心上的月亮又回到我身旁 浓眉大眼,小脸胖胖 睡梦里笑得很香 我摘下一片月光 披在她的身上

﹍﹍﹍﹍﹍﹍﹍﹍﹍﹍﹍﹍﹍﹍﹍﹍﹍ 快乐的月亮 作者:晚点回来2 那优雅的快乐女神 拒绝了太阳的盛情 翘首等待夜幕降临 携手风云繁星 共度爱的良辰 在风轻云淡中漫步 是她最惬意的时刻 品尝风脉脉温情的拂爱 体会云绵绵千般的柔情 她早已似醉如痴 她早就心花怒放 那爱的激流呀 让她仙姿佚貌 生辉熠熠 瞧!今夜

她披着若隐若现的风裙 驾着连绵起伏的祥云 在众星的呵护下 续写浪漫旅程

﹍﹍﹍﹍﹍﹍﹍﹍﹍﹍﹍﹍﹍﹍﹍﹍﹍ 今夜,没有月亮 作者:柔和风暴 7月11日 本是月亮高挂 为何 留下漆黑夜晚 掺杂蛐蛐喧哗声 颠覆不平静的夜 追随月亮的思念 如今落空 流到树稍 发出微弱信号 传达不能割舍的爱 那些柳树下的香吻 培值出婚姻果实 在肥土地上 欣欣壮大 记录我们的脚印 此刻 我无意的一句话 却划破树根 血液流进我心坎 撞击声 疼痛难忍 在夜中呼救 求你原谅 今夜 没有月亮 我对你的爱 像夜一样 浓烈而不易破坏 永存于不老情书

﹍﹍﹍﹍﹍﹍﹍﹍﹍﹍﹍﹍﹍﹍﹍﹍﹍ 生命的月亮 作者:太阳情诗 昨夜的月儿的确圆 洁谧的流莹散向湖面 想那适当深处呵定然 有群鱼在戏玩

甲虫与螃蟹放下昔日恩怨 在蝉歌里成了舞伴 水草和青苔互递眼色 将蛙声细细传远…… 今夜的月儿也很圆 流莹散向湖面 某个人神情郁然 多年前的夏呵…… 这个湖这个夜晚 你说

我就是你生命的月亮 请把我放在心坎……

﹍﹍﹍﹍﹍﹍﹍﹍﹍﹍﹍﹍﹍﹍﹍﹍﹍ 心中的月亮 作者:慕樵 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静静地照着美丽村庄 山林笼上了薄雾啊 小河里的水轻轻流淌 我在月光底下惝佯 想起了那心爱的姑娘 你就是天上的月亮啊 没有你黑夜将如何漫长

﹍﹍﹍﹍﹍﹍﹍﹍﹍﹍﹍﹍﹍﹍﹍﹍﹍ 今夜,月亮升起 作者:一域 今夜,月亮升起 在蔚蓝色的星球之上 在不可测的苍穹之顶 龙和凤凰的月亮升起 越梦想之巅自如地飞翔 曾经折断的龙爪和翅翼 掉落梧桐,掩埋深海 那是繁衍五千年的一个梦 关于天外,关于飞翔 我历经漫长的等待 但我从不曾放弃

以龙和凤凰独有的姿势抵近太阳 自如地飞翔

铿锵长吟,我焚烧自己 用托举我的长而闪亮的火焰 那刺破时空之箭喷射击溃黑夜的光芒 握住它,就像握住璀璨的星群 我曾经绽放东方的光辉灿烂 向上,向上 羽毛和龙鳞燃烧一轮月圆的光华 照彻我天生飞翔的梦想 吞咽黑障涅槃 衔天火得重生

今夜,龙和凤凰的月亮升起 在星群之上 在梦想之巅

正以龙和凤凰独有的姿势抵近太阳 自如地飞翔

﹍﹍﹍﹍﹍﹍﹍﹍﹍﹍﹍﹍﹍﹍﹍﹍﹍ 月亮 亮也聒噪多舌 百千年前谁看过她 百千兄弟谁颂过她 爱情,友情或者复仇 露水初生时抒情已有因果 过去只是别人口中的传奇小说 而她只对今天喋喋不休 不休的柴米油盐 不休的悲欢离合 诗三百的水草 汉学府的兰芷 那些男男女女的比喻 庙堂里唱出了君臣 月亮唠叨的却只是生活 南方的采莲,北方的收割 她看着也听着 土地上换了不同角色 相同的却是收获 爱情和庄稼的收获 月亮说:

满载汗水和相思的是岁月

﹍﹍﹍﹍﹍﹍﹍﹍﹍﹍﹍﹍﹍﹍﹍﹍ 温顺的月亮 作者:村姑翠儿 白天,头也不回的走了 只剩下月光 温暖而驯服 不会在音乐里哭泣 不会在屏前发呆

成为唯一可以占为已有的秘密 她安静的守着一池的清辉 守着属于我们的幸福 从忧伤的旋律中 打捞正在下沉的影子 让灵魂沿着 蓝色的期待行走 她引领着阅读的声音 微尘一样,蹑手蹑脚 向着月光里 尽情的曼舞者靠近

(二)这一刻 世界需要安静 我们需要安静 关机,掩门

夜和火,与月光一起寂静着 发出你听不到的呼喊 一抹月光

代替了一只小小的木耳 悄无声息 依偎着你的梦呓

﹍﹍﹍﹍﹍﹍﹍﹍﹍﹍﹍﹍﹍﹍﹍﹍﹍ 我与月亮 作者:江岚 月色皎洁,月光明亮,月中有情宫,月里有神往。虽有风云突变,虽有太阳遮挡,她还是那样执着,她还是那样的吉祥!我天天仰望着夜空的沉寂,我时时寻觅着月出的迹象,三百六十五个昼夜,天天在梦,月亮出来我高兴,月亮躲藏我迷茫,日日在想。

尽管我的手臂不是那么长,尽管我的胸怀没有那么广,深知月在天际,深知月影水中,摘不到捧不上,可我还是痴痴的追求 悠悠的向往。人走月行,不远不近,月躲我藏,不离不弃,我不傻我不狂,你永远是我黑夜前行的灯塔,你永远是我不懈追求的梦想!﹍﹍﹍﹍﹍﹍﹍﹍﹍﹍﹍﹍﹍﹍﹍﹍﹍ 半个月亮 作者:灵山塔下 今晚 只有半个月亮 却丝毫不少满月的明亮 挥一把彩虹 化一张漂亮的吊床 挂在这悠远的天上 独自

躺在吊床上摇晃 思绪却到太空去流浪 是否会遇到流浪的你 也望着半个月亮 沐浴如水的月光? 今晚

只有有半个月亮 却丝毫不少满月的明亮 挥一把彩虹 化一张漂亮的吊床 挂在这悠远的天上

﹍﹍﹍﹍﹍﹍﹍﹍﹍﹍﹍﹍﹍﹍﹍﹍﹍ 中秋的月亮 作者:明星雨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连月色

也洇染得一派金黄 为了一个神圣的约定 普天下的炎黄子孙 同把圆圆的希冀瞻望 这是灵魂之上的 一面镜子 谁也不敢俯视 赤子之心 苍天可鉴

说的就是这一轮月亮

﹍﹍﹍﹍﹍﹍﹍﹍﹍﹍﹍﹍﹍﹍﹍﹍﹍ 家乡的月亮 作者:鲁阳 家乡的月亮 像少女俏皮的脸 初一微微咧开嘴角 十五变得笑容满面 于是,每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在我的心中 都变得好梦甜甜 我倚在窗前 任暖流在胸中激荡 哦,心随你而去 家乡的月呀,我离你却又那么遥远 但是没有一点关系 思念连着天上人间 因为有情有意 我和你笑的一样甜

﹍﹍﹍﹍﹍﹍﹍﹍﹍﹍﹍﹍﹍﹍﹍﹍﹍ 望着月亮 作者:千山雪 1 望着月亮 月亮明亮 人生,是一个过程 不必给它加上负累 2 悠悠地生活 快乐地生活 又如何? 3 我经历过诸多仪式 隆重的仪式 为新人举杯 为旧人举杯 这也是仪式 这些俗不可耐的 仪式,这些人生的经历 4 月亮很亮

我是一个黑色的躯体 我是一个黑色的躯体 月亮不语 千年一个样 5 羡慕一棵草长在荒原

可我又不能做到,像一棵草一样 活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做到了,活着又有何意义? 其实,又何必在意 我的存在 我是活给自己的 6 无为,无不为

陶渊明朦朦胧胧中看到了南山 南山早已经先他而存在 南山现在还在 陶渊明哪里去了? 我问陶渊明 也问我自己 一个古代的诗人 早已经去了 如果是现在 如果现在他还活着 不采菊 不隐居

让现代文明践踏他宽广的胸膛吧 7 我爱月光

但我又不能始终爱它 我爱它 爱它什么? 世上再恶毒的人 也不会辱骂它 而太阳 有神射杀 有人咒骂 “毒日头!”

不在于谁的存在更重要 月亮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 恰当的时候出现

人们抬头凝望,它保持着平静无邪的微笑 ﹍﹍﹍﹍﹍﹍﹍﹍﹍﹍﹍﹍﹍﹍﹍﹍﹍ 守护月亮 作者:笨拙的企鹅 弯弯的月亮生山岗 我怕野草把她荒 挥起故乡的锄头啊 深深耕作月亮的土壤 浅浅的月亮挂树梢 我怕狂飙把她吹掉 用父亲的缰绳啊 把她牢牢拴在树梢 满满的月亮落我窗 我怕月亮着了霜 拿起母亲的针线啊 细细密密给她缝件衣裳

﹍﹍﹍﹍﹍﹍﹍﹍﹍﹍﹍﹍﹍﹍﹍﹍﹍ 月亮,月亮 作者:董歌 月亮,月亮

上一篇:企业春季运动会策划书下一篇:食堂后勤年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