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上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2024-07-13

就业协议书上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通用3篇)

篇1:就业协议书上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一、协议书上各项内容应填写完整、清晰。

“用人单位意见”及“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认识代理机构意见”两栏应盖章(主管部门栏无需盖章的除外),且印迹清晰,所有的盖章时间都应填写。

二、需要额外附审批函的十个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与此六个城市单位签约的,除就业协议书外必须附相关城市人事主管部门的审批函,才可视为完整的就业手续,录入为已签约,否则就业类型只能录为有接收函,派遣回生源地。许多同学不了解这种情况,收取协议书时应告知。录入单位主管部门名称一般以审批函上的盖章为准(厦门录入厦门市公务员局),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都以审批函上信息为准,户口迁移方向一般与档案投递地址一致,除非签约毕业生有特别说明户口去向,如果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则填写入学未迁入。

注意:厦门生源毕业生回厦门工作的,不需附厦门公务员局的审批函,即可视为完整的就业手续。录入时就业类型选已签约。不论生源所在地是厦门哪个区,单位主管部门、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都填写厦门市公务员局,户口迁移方向若入学时未迁入则填写填写入学未迁入,如果有迁入则填写厦门市公务员局。

三、就业协议书上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栏是否需要盖章的几种情况

(一)毕业生与私营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签约的,就业协议书上,除用人单位意见栏需加盖公司公章外,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栏还必须加盖用人企业所在地人事代理机构的印章,才是完备的就业手续,人事代理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登记为已签约。否则,就只能登记为有接收函。

(二)中属、省属国有企业,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栏不加盖印章,或加盖企业自己的印章都是可以的,即为完整的就业手续。

(三)地市级的交通、邮电、烟草、电力等国有企业,应在主管部门栏加盖相应的省属主管部门的印章。

(四)省属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栏不加盖印章,或加盖高校自己的印章都是可以的。

(五)市属高校分情况而定,以下为一些常见高校的情况:

1、武夷学院,无论录用的毕业生是硕士还是本科生,都需加盖主管部门印章,主管部门为南平市公务员局或当地人事代理机构。

2、龙岩学院,与武夷学院相同,无论是硕士还是本科生,都需加盖主管部门印章,主管部门为龙岩市人事局或当地人事代理机构。

3、三明学院,如果录用的毕业生是硕士,无需另外加盖主管部门印章,如果毕业生是本科生,则需加盖主管部门三明市公务员局或当地人事代理机构公章。

5、各类职业院校,都需要加盖主管部门印章,主管部门为当地人事代理机构或人事局(公

务员局)。注意:福建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主管部门为福建省农业厅。

(六)考录中小学教师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上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栏必须加盖相应地区人事局(公务员局)的印章。

(七)需额外加盖主管部门公章的部分单位:

1、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管部门为福建省林业厅

2、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福建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主管部门为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主管部门为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福建省外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管部门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5、福建省教育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管部门为福建省教育厅 毕业生的几种就业类型及登记方法:

1、待就业。集中派遣前未办理就业手续的毕业生,无需进行就业登记,集中派遣时将统一派发待就业报到证。

2、有接收函。有接收函,以及就业手续办理不完整的毕业生,登记就业方案时就业类型为“有接收函”。开具的是待就业报到证。“单位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这三栏的内容会自动弹出,其他栏目都依据接收函(或就业协议书)上的相关内容逐一填写。

3、升学。升学的毕业生录入依据为调档函复印件,就业类型选“升学”,学校名称填升入学校名称,“单位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栏系统自动填写无需更改。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都按照调档函上的相关内容逐一填写。升入省内院校的,户口迁移方向复制粘贴“单位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栏系统自动填写的内容。升入省外院校的,户口迁移方向填写升学学校地址及校名。(如果入学户口未迁入的学生则统一登记入学未迁入)单位隶属、单位类别、单位行业都保持原始状态,无需选择。

4、出国出境。不开具报到证,就业方案登记以接收国学校的录取函为依据,如果非留学,则需提供个人护照复印件,以及接收国大使馆同意该生入境材料复印件。就业类型选“出国出境”,国家名称即填写所往国家,“单位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这三栏的内容会自动弹出,户口如果有迁来学校则将“单位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栏内容复制粘贴到 “户口迁移方向”栏,如果未迁来则填写入学未迁入。“单位隶属”至“单位行业”三个栏目保持原始状态,无需选择。

5、灵活就业。以毕业生填报的灵活就业登记表为登记就业方案的依据。“就业类型”选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栏填自主创业,单位所在区域代码、单位隶属、单位类别、单位行业都依据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企业相关信息填写。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即为毕业生本人相关信息。“单位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栏内容系统会自动弹出,将该内容复制粘贴到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户口迁移方向这几栏即可(如果该生户口未迁入学校则迁移方向一栏一律填写入学未迁入)。

6、国家地方项目。参加选调、大学生村官、服务西部、服务基层、预征兵的毕业生,由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统一录入(参加三支一扶毕业生就业方案由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录入,自行派发报到证,无需我校录入),就业类型为“国家地方项目”。

7、已签约。派遣前已办理完整就业手续的毕业生,登记就业方案时就业类型选“已签约”,其他栏目严格依照就业协议书的相关栏目内容填写。需要注意的是,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并不意味着就业手续已办理完整,如果手续不完整“就业类型”栏只能选择有接收函,依照有接收函类型登记就业方案

其他注意事项:

1、档案、户口迁往福州市人才储备中心的毕业生,录入依据为人才储备中心的红头接收函。就业类型选“已签约”,单位名称填“福州市人才储备中心(人才储备)”,注意不可遗漏“(人才储备)”。主管部门栏填写“福州市公务员局”,单位隶属“地(市)属”,单位类别“其他事业单位”,单位行业无需选择。通讯地址、档案投递单位、档案投递详细地址、户口迁移方向一律按照接收函上内容填写。

2、办理异地派遣的学生,除与单位签约外,还需与人才市场的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就业协议书,需要另外多领取两份就业协议书。例如:在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办理异地派遣(派遣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毕业生,单位名称栏需填写“福州海峡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必须在末尾加星号“*”,以示为异地派遣),其余相关信息填写原单位信息。通常可以办理异地派遣的省属人事代理机构为: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建建筑人才服务中心。篇二: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常见问题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户口档案、派遣等常见问题须知

1、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约流程

毕业生如实填写《就业协议书》的基本信息并签名,由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须加盖人才交流中心公章)后,及时将《就业协议书》的白联、蓝联交给辅导员老师录入。黄联由用人单位留存,红联由毕业生本人留存。

2、毕业前签约的同学,毕业时户口和档案的处理办法

(1)如果对方单位可以接收户口和档案,请毕业生将《就业协议书》及时交给辅导员老师,户口和档案直接转移到毕业生的签约单位。(有些毕业生打算将档案转至用人单位,户口迁回原籍。处理办法:可以先由学校派遣至用人单位,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后,再以社会人员的身份办理户口迁移。)(2)如果对方单位不接收档案和户口,比如一些民营、私营企业,以及上海、北京的一些单位没有进沪、进京指标,或本人申请上海、北京户口未获批准等,毕业生可以在单位签章后到人才服务中心申请人事代理,由人才服务中心在《就业协议书》中签章;或者申请派遣回原籍,派回原籍者请在《就业协议书》中注明,并将《就业协议书》及时交给辅导员老师。

(3)如果对方单位只接收档案不接收户口,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比如上海、北京的一些单位等,毕业生只能将户口迁回原籍,因为人才服务中心规定毕业生档案必须存放在该中心,不单独代理毕业生户口。如有此情况的毕业生请在《就业协议书》中注明户口迁回原籍,并将《就业协议书》及时交给辅导员老师。

3、用人单位不需要签《就业协议书》怎么办?

有些用人单位不需要签《就业协议书》,可以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开具《录用证明》或《接收证明》(原件或传真件均可),并写明户口、档案转移地址。如果户口、档案在人才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请携带《就业协议书》到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毕业生应及时将有关证明材料交给辅导员老师。

4、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后方正式录用,或毕业生已考取公务员但暂未接到正式录用通知怎么办?

有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后方正式录用,或有些毕业生已考取公务员(含选调生),但暂未收到正式录用通知。为使这部分毕业生能够纳入学校的统一派遣计划,免去毕业后改派的不便,经请示教育厅,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由其开具《拟录用证明》或《拟接收证明》(原件或传真件均可),并写明户口、档案转移地址,以及用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毕业生应及时将有关证明材料交给辅导员老师。

5、录取为研究生后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处理办法

将录取通知书或调档函交给辅导员老师,学校列入就业方案,统一转移户口、档案。

6、毕业时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户口和档案处理办法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通知精神,对于暂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原则上不予缓派,学校不予保管户口、档案。原因是在学生毕业后,学校无法出具户籍、档案存放等相关证明材料,将影响到毕业生考公务员、购房、结婚等事宜。其户口和档案的管理有两种方法。

(1)实行人事代理。毕业生可携带就业协议书到省或市人才服务中心办理。

在人事代理期间,人才服务中心可以出具户籍、档案存放等相关证明材料,提供办理社保、职称评审等服务。

(2)派回生源所在地。毕业生未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在派遣时派回生源所在地人社局或人才中心。

7、党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如何办理?

省内就业的由毕业生所在院系基层党委开具党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省外就业的由校党委组织部统一开具党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

8、户口迁出手续如何办理?

由校保卫处户籍室依据工作安排统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9、档案如何转移?

由校档案馆依据工作安排,于7月中旬统一以机要方式寄送至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录取院校。

10、何时办理离校手续?

学校6月底办理离校手续(具体时间请关注相关通知),请毕业生提前还清所借图书及欠缴学费等。

11、怎么办理报到手续?

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并根据《户口迁移证》办理落户手续。

12、选调生如何派遣?

根据往年情况,安徽省选调生名单在7月中旬方最终确定。经教育厅批准,进入选调生考察名单的毕业生可以办理缓派。

13、毕业后如何办理改派?

改派可由毕业生本人或委托他人前往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窗口办理。

具体办事流程请参看《毕业生调整改派流程》

(/retype/zoom/0236699c5022aaea998f0fc3?pn=3&x=0&y=615&raww=783&rawh=18&o=png_6_0_0_0_0_0_0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11.***&md5sum=0f7b28efcc063087ceeece9759265168&sign=7b50983503&zoom=&png=1235-&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就业

协议书》“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一栏盖章,或具有省或市人事主管部门盖章的接收函方可列入就业计划。

这里所指的“接收函”可以是有人事权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协议书上直接盖章;也可以是单位所在城市人事局的接收函;或通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为中介所开出的接收函。

毕业生需及时将接收函送交辅导员老师,否则,其就业方案仍自动生成为“回生源地未就业”。

18、什么是“人事权”

人事权指的是企业员工、干部及人事档案管理权,而非一般公司内部的行政人事权。一般处级以上的政府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具有相应的人事权,在政府人事部门设立了人事专户,这类用人单位办理人事方面的业务可以直接或经上级管理部门向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手续,非国有企业不能直接面对政府人事部门,只有通过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才能办理各类人事事宜。

19、常用联系方式:

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磬苑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电话:63861383 研究生院

地址:磬苑校区蕙园11#315,电话:63861835 党委组织部

地址:磬苑校区办公楼a417,电话:63861546 户籍室 地址:磬苑校区办公楼b楼一楼,电话:63861184 档案馆

地址:磬苑校区行政楼b402档案中转馆,电话:63861597 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一楼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窗口

地址: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省政务大厦c区,电话:62999737, 62999739 站点地图copyright ? 2012 安徽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篇三:关于“就业协议书”的说明

就业协议书、报到证与人事代理一问一答

谨以此文献给仍在“签与不签”边缘徘徊的你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事服务专员 张阳阳 [就业协议书] 1.为什么要签就业协议书?

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认为的:签就业协议书是为了学校就业率,于是就油然而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 我相信你也是其中一员。

但,你真正知道和了解就业协议书的意义吗?了解之后再做决定吧!

下面来聊聊,首先:签就业协议书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初步确定就业意向的“协商约定”。

之所以说是“初步确定”,是因为此时,你尚属在校学生(《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很多用人单位以“未取得毕业证书”等为由,暂不与你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只能通过就业协议书与你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详见就业协议书“填写说明”第一条),甚至是一些违约规定。等你毕业之后,拿到毕业证和报到证去单位报到的时候,与你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之所以说是“协商约定”,是因为就业协议书不是劳动合同,对于就业协议书上的工作年限、工作地点等的约定,甚至是违约条款,都是单位与你之间的约定。即使发生的纠纷,也没办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处理,只能单位和你协商解决。

然而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不重视就业协议书的签订,认为只要等你们毕业签劳动合同就行了。很多同学也无所谓。

殊不知,这会影响你们自己的切身利益。你的切身利益,除了就业协议书上约定的工作年限、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实际工资等,还有就是涉及到的档案和人事代理权益(耐心往下看吧)。

细心的同学早就发现就业协议书上在甲方(用人单位)处有三栏“档案接收单位、档案接收地址、户口迁移地址”。这就是就业协议书重大意义的体现。

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讲的其次了?? 其次:就业协议书还确定了你的档案去向和人事代理关系。

档案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进入社会之后,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档案。档案其实并不神秘,它就是一组记录你在校期间学习经历、党组织生活等的材料。毕业之时,它必须由学校转出。转往哪里,就要根据你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情况。

如果是签就业协议书,那么它就由学校发往具体的档案接收单位或人才市场,发挥它计算工龄和保留干部身份,评定职称,记录工作经历等作用。如果没有签就业协议书,或签约手续不完整的,学校默认将档案发

往你老家人事局,这种档案是没有计算工龄和保留干部身份,评定职称等作用的。

如果是和具有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如国企、事业单位、银行签订就业协议书,档案由单位统一保管。一年之后,到期有人提醒你办理转正定级,办理初级职称,甚至有的还可以把户口从老家迁到单位集体户,享受当地的待遇。这些权益都是由单位提供和保障的。

但是,大部分在私营企业工作、或国企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同学怎么办呢?你们的单位不接收档案,你们同样工作,却没办法保留工龄和干部身份了吗?不是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们拿单位盖好章的就业协议书去找当地的人才市场盖章,自己将档案委托在人才市场办理人事代理,由人才市场为你提供计算工龄、保留干部身份、评定职称等服务。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签就业协议书,并且将档案放在人才市场进行人事代理,你就具有了一份和你工作经历同步更新的干部档案。而不是躺在老家人事局的一堆废纸。

所以,就业协议书一定要签!它是你在工作的同时,享受人才市场提供人才代理服务的前提条件。

2.怎么签就业协议书?

除了升学,参军,不用签就业协议书之外,其他就业情况都要签就业协议书的!

首先,搞清楚协议书上的那几个章要找谁盖。

签就业协议书,只要搞清楚用人单位、用工性质、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就知道那几个章要找谁盖了。千万不要出现,签约手续不完整的情况:比如,就业协议书单位已经盖章,但是没有找人才市场盖章;再比如在厦门工作的,和厦门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之后,还要拿到一张《厦门市接收高等、中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申报表》,才算签约手续完整。快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如上图:如果你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或国企事业单位银行的非正式员工,那么单位盖完章之后,“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一栏要找单位所在地人才市场盖章。

其次,什么是单位所在地人才市场盖章?这个要看单位公章和注册地来选择人才市场。每个人才市场的服务范围不一样。与福州五区单位、平潭县单位、泉州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的,要找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盖章,与闽侯县、连江县、长乐等其他地方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的,要找闽侯县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连江县人事局、长乐县人事局盖章;签莆田单位,到莆田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签龙岩单位,到龙岩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以此类推。网上都有他们的电话,盖章之前可以电话咨询确认一下,是否可以办理人事代理,是否肯给你们盖就业协议书的章。

再次,要注意就业协议书的填写规范。

“单位名称”与单位公章必须要一致。前后两个章都要盖章,章要用公章和人事部门章,不能用财务章或业务专用章。章要盖清楚,不能模糊或重叠。

包括单位信息和个人信息都要填写完整。3.什么是签约手续完整?

签约手续完整

如果就业协议书只有单位盖章,没有具有档案接收权的单位或人才市场盖章,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厦门等地区就业的,没有当地主管部门接收证明的,都视为签约手续不完整。这种情况下,只有单位盖章,对应档案也是直接发回老家人事局。

篇2:就业协议书上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一、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内涵

1.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 (W.P.A701exander) 在其论文《具本智力和抽象智力》 (1935) 中最先提出来的。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的概念, 人的基本心理品质之一, 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 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心理因素, 但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等方面。

2. 非智力因素的特征。

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指出:“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 但它又对智力活动起制约作用, 可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使智力因素充分发挥, 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时期,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他们极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大学生对客观事物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爱或憎恶等情感, 而对进一步提高其认识、推动其行动、增强其意志力都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用人单位对人才非智力因素的考查重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 (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 ———《基于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研究》课题组通过将用人单位招聘考核要求与大学生就业群体的调查综合进行比对、分析、研究, 找出之间差异部分, 分析非智力因素在该差异部分的比重与实际情况发现, 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思想道德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包括诚信、感恩、礼仪等方面; (2) 情感是事业成功的感化剂, 包括适应力、忍耐力等; (3) 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润滑剂, 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表达能力等; (4) 个性是事业成功的创造力, 包括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下面就主要几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进行阐述:

1. 思想道德素质。

这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考查标准。有才有德重用, 无才有德小用, 有才无德不用, 这是我们都熟知的用人标准, 体现了对人才品格道德的要求, 所以大学生的诚信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中的, 当然, 除此之外还有大学生的个人修养, 包括礼仪等。但是我们很多的大学生对于这一点都不是很重视, 诚信问题在大学生身上屡有发生, 贷款不还、考试作弊, 还有就是公德心不强, 个人修养低下, 这些问题都是很多毕业生在应聘时直接被刷下的原因。

2. 适应能力。

有65.9%的企业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环境适应能力的考查, 可见适应能力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使现代社会呈现加速度发展的特点, 生活节奏加快, 环境变化加剧, 每个人相对固守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专业的几率大大减少, 因此, 大学生只有善于从旧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3. 团队意识和工作态度。

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要求是企业所推崇的。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仅仅依靠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力量奋勇前进是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通过与他人团结协作, 不断地沟通、协调, 集众人智慧与力量, 才能实现目标创造价值。同样, 工作态度能够全方位表现出员工的敬业精神、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甄选员工时工作态度是优先考虑的因素。所以, 一个团队意识强、工作态度好的人才是企业最为欢迎的。

4. 表达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在对就业困难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也是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达被誉为“敲开企业大门的第一块砖”:向用人单位递上一份简历, 表现的是文字表达能力;与用人单位一见面, 开口就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展示。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善于表达, 必定影响人际关系, 影响自己其他能力的发挥。

5. 人际交往能力。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并不好, 可他们在社会上却干得不错, 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困生”有善于交际的特点。因为交际能力强, 他们往往得到的机会更多, 能更快地打开工作局面。在现代社会,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项工作能在孤立状态下完成, 不会交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对一个集体或团队来说, 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团结、和谐、力量和事业的发展, 这正是用人单位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

6.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带领团队完成某件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包括策划、组织、协调、指挥、沟通、控制等多方面。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将走上管理岗位, 即便未走上管理岗位, 他们也需要很好地融合到某一个团队中去。

7.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今用人单位极为看重的人才素质。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高, 体现出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强。不仅能够解决专业问题, 也能解决相邻、相关非专业问题。而创新精神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亮点,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能不断成长, 并且给企业带来活力的人才, 创新精神也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最终落脚点。所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有潜质可培养的优秀人才, 具备这种素质自然就容易被企业选用。

三、大学生应主动培养非智力因素, 适应用人单位考核标准

我们的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同样的, 我们的大学生应主动把握现在市场的需求, 某种程度就是用人单位的需要,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 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1. 转变观念,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目前,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考查的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是用人单位唯一看重的素质,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考查也是越来越重视。在就业竞争激烈、形势严峻的今天, 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观念, 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科学地认识与评价自己, 关注自身的非智力因素情况及特点, 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了解自己在道德、情感认知、人际关系以及个性等方面的特点, 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的全过程, 从而才能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达到成功就业的目标。

2. 充分利用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环境,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容易受环境暗示作用的影响, 在学习氛围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人际关系宽松、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环境下, 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动力, 有助于大学生发展个人的兴趣与特长, 增进交流, 培养情感。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培养必需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促进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多样性、全面性, 从而增强综合素质, 提高核心就业竞争力。

非智力因素作为大家所熟知的个人素质已越来越受重视, 社会用人单位也不断提高在选人时对非智力因素的考查。这反映在社会人才观不断提升的同时, 也让我们针对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有针对性和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来讲, 应更注重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营造更好的环境, 提升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大学生来讲, 应更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非智力因素,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用人单位的考查, 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对于人才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同样的,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目前,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是用人单位唯一看重的素质,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考查也是越来越重视。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大学毕业生只有充分的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才能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达到成功就业的目标。

关键词:成功就业,非智力因素,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施宏开.五个非专业因素——从单位择才标准看大学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 2006-11-08.

[3]韦吉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趋势[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

篇3:就业协议书上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基于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那么,考察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评价,有针对性的改进就业能力教育机制,就成为解决大学生供需矛盾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现在面临着“两难”:一方面是每年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满意的员工。因此,在全国各媒体争相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一些单位高薪诚聘英才却落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新闻也不绝于耳。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和匹配脱节问题的反映。新常态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发生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使之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已成为当前社会重点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基于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那么,考察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评价,有针对性的改进就业能力教育机制,就成为解决大学生供需矛盾的一把钥匙。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

(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总体评价不一

不同的研究者经过各自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同的评价。任培江、周海华(2010)认为总体来看, 社会用人单位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满意度不高。夏建军等(2011)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整体偏低。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金蕾莅(2013)等人经过调查后认为整体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表示“满意”。汪昕宇(2014)认为大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就业能力水平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项具体就业能力上都与岗位需求水平有显著差距。

(二)用人单位对不同培养层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不一

马陆亭(2002)认为培养层次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成正比,各培养层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都相对较好;研究生的各项表现指标均比较好,专业知识的平均得分最高 ,但其创造能力稍差;专科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均比本科生和研究生低,也是社会上专科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任培江、周海华(2010)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与办学层次一致,办学层次越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越高:对985 高校的毕业生的质量满意度最高,其次是211院校和地方普通高等院校, 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满意度最低。丁笑炯(2013)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用人单位对985高校毕业生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整体满意程度最高,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最低。汪昕宇(2014)经过调查后认为,不同毕业院校、学历层次和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能力高于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研究生的整体就业能力高于高职/专科毕业生和本科生,而不同专业毕业生除了在专业能力上有差异以外,整体能力水平差异不大。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能力以及具体各项就业能力水平都是最低的,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其整体就业能力以及具体各项就业能力水平也都是最低的。

(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同构成要素的评价不一

1.用人单位认可度比较高的方面。

邢文祥、张照彬(2010)通过调研得出结论,企业对毕业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接受新工作理解能力、竞争意识比较满意。戴洁等(2011)认为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爱国热情、进取精神、道德水准、专业水平、工作能力满意度较高。夏建军等(2011)人通过调查得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成就动机、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策略谋划能力比较满意。金蕾莅等(2013)调查得出,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做事和互动能力是用人单位比较满意的方面。潘玉驹、廖传景(2014)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打分最高。

2.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的不足。

刘丽玲、吴娇(2010)通过调查得出,大学毕业生普遍欠缺的能力从高到低为: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邢文祥、张照彬(2010)通过调研得出结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最不满意的前五位是:职业生涯管理能力、适应职场环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抗压能力、职业道德。李常香、林朝斌(2010)通过对台州企业的调查得出结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五个因素依次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经验、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广博度。夏建军等(2011)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一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瓶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抗挫折能力和忍耐力相当不认可。孙志凤(2013)认为高校毕业生需着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潘玉驹,廖传景(2014)得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岗位技能、问题解决、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等维度上存在不足。任培江、周海华(2010)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最低。郭德侠等(2014)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用人单位认为大学毕业生最为欠缺的能力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态度和习惯)、沟通协调能力。

(四)不同性质的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不一

戴洁(2001)认为,在用人市场中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知识水平的用人单位,对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任培江、周海华(2010)认为总体来看,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对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最高,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研究开发人员,而独立研究机构或其他各界人员对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最低。

三、小结

(一)目前国内同类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视角出发进行的调查研究,目前来说一是数量相对较少;二是调查层次不一;三是用人单位性质、地区性差别较大。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应当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总体上我国高校培育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期望之间存在差距。

(二)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各构成要素情况的评价

基于对国内同类研究的分析,目前国内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思想品德水平 (含职业道德水平) 的评价最高,对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最低。

(三)毕业生胜任工作的能力与单位期待提升能力之间的差异

高校毕业生最需着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胜任工作的前三项能力主要有: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与技能、问题深度分析能力;而用单位认为的顺利就业能力前三项则是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初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任培江,周海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J].学园,2010,(5).:40-46.

[2]夏建军,石国强,安宴菲.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地区为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10) :111-115.

[3]金蕾莅,蔡甄,周源.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素质与工作贡献的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9):185-187.

[4]汪昕宇.岗位需求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水平测度——基于北京地区的调研[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9):56-63.

[5]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1):43-47.

[6]邢文祥,张照彬.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来自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调研[J]. 2010(10):67-69.

[7]潘玉驹,廖传景.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评价高教发展与评估[J].2014(9):88-94.

[8]戴洁,张辉,陈盼,彭剑波.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J]. 2001(5):36-40.

上一篇:春节快乐作文600字下一篇:空调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