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2024-05-19

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我叫宋剑,今年23岁,男,汉族,于2013年7月毕业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专业是物流管理,性格比较随和,善于倾听,能与朋友和睦相处。平时喜欢看书、上网浏览信息、参加集体活动。

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参加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面对新生活,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有期盼,有紧张,有高兴,有忧虑。在正式上班之前,我总是在想象单位的样子,想象自己工作时的情形。等正式到了单位,总算心里有了个大概的印象。才来的几天,由于对同事不了解,所以感到有些生疏,心里有些忐忑。但大家都很热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同事们都会积极主动的来帮助,这让我安心了许多,也慢慢地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这些都让我很感激,同时也让我认识了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团体。

在这个团体中,最常听到的词语是“学习”,我才知道“学习”首先要摆在首要位置,对一名刚刚加入基层工作行列的人来说,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关于业务的相关知识彷如白纸一张,学习更是首要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在平时,应加强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了解、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同时注重对外界时政的了解,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并使自己时刻处于学习的状态。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学习工作中,我已然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克服了环境上的生疏,但是我认为适应环境不仅仅是简单的融入新的集体,更重要的则代表了克服和进步,首先需要我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面对群众,有好几次群众的提问时常让我手足无措,我只能求助于同事。这就要求我在加强指导思想学习的同时,学好具体业务知识,从零开始,虚心的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同时,自觉的找与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常识等书籍进行学习,为自己充电,并且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哪方面不足,就要在哪补足。我知道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困难重重、辛苦无比,但是只要咬紧牙关的撑下来,不久后我相信就能应付自如。

在收获方面,办公室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及领导与同事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给我印象很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感染着我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尤其主任严于律己的品格让我深受感

触,从

作岗位,就不能再把以前不好的习惯和态度带到工作氛围中,那种“象牙塔尖”的小骄傲和抱“铁饭碗”的态度必须该抛弃,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得拿出干事的样子,做好事,服好务。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现在我只是刚刚起步的一名新人,领导和同事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影响我工作的力量,虽然现在能力有限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只有不断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我份内的工作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工作苦累我不怕,我会争取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篇2: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2011年7月27日,我有幸成为了治黄队伍的一员,到河务局上班.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三个多月,虽是短短的几个月,却是我人生新历程的开端,从此我彻底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告别了无忧无虑在校园里闲逛不用为生活发愁的日子。融入社会,转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成为了我的当务之急,这意味着我要真真正正的开始打理自己的生活,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打拼了。

新的生活,从这一刻拉开了序幕……

怀揣着几分忐忑和好奇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一开始,对于工作,我充满自信,我相信经过大学四年的历练,我完全可以胜任。办公室工作嘛,不就是写点东西,接个电话什么的,这有什么难的。可当真正的工作起来我才发现,事实没有如我想象般那么顺利,甚至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工作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我所意料之外的事情,让我措手不及。在其他人都去开会,办公室就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我兴奋地跑过去接,或许是过于自信了,也或许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我该做什么,对方是通知开会的,我只顾着一边接听一边答应,可放下电话我才意识到,我根本没问清楚他们是哪里的,要到哪里开会,都要谁去,幸好最后对方又直接通知了我们局长,才没让我把事情耽误。第一天上班就遇到这种情况,觉得很是难堪,甚至让我无地自容。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难题,复印个东西,发个传真,写个消息。这些原本

我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到了我手里却变得一塌糊涂,刚来时的那份自信和骄傲一下子变成了无奈和失落……虽说万事开头难,但这些教训也让我明白了没有什么事是简单得可以让我自信得骄傲的,无论做什么我都应该谦虚谨慎并脚踏实地。

工作的道路上我一步步前进着,第一次写消息,第一次上堤,第一次抢险……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次的第一次,有成功也有失败。才发现上班和上学的差别如此之大,在校的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来负责任,可步入社会上班工作是不一样的,我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并且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庆幸的是我并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全部要靠自己一点一点的摸索,在办公室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慢慢地,我对办公室的工作熟悉起来了。虽然现在我还没有独立承担起某项工作的能力,也还是有很多不太懂的业务,但是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那份陌生感,也没有了当初那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的无奈,我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进步……只要我不断努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对自己的工作做到完全熟悉并真正胜任。

短短的三个月,却让我受益良多,有了许多此前不曾有的感触,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成长。首先是自己在角色上的转变,尽管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能完全适应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但是我已深刻意识到了自己再也不是学生,我要把自己尽快融入到社会中,融入到工作,尽快适应自己的岗位角色,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初入工作时,会觉得这里和自己没

有多大的关系,也没能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单位中,仿佛我只是一个陌生人,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而已,这种感觉在我身上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经过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的积累,对这里的认同感逐步的增加了,思想上也慢慢的转变了,现在的我已清楚认识到并感受到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份子,这里就是我的家。做为开封第二河务局的一员,我有责任关心这里的一切,有责任为了它的发展尽自己的全力,我绝不应该只是个局外人。其次,在工作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请教,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或发现不懂的地方不及时询问请教,消极应付工作,不仅自己的能力得不到丝毫的增长,而且还会耽误工作,耽误正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就是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虽说我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对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但单纯的依靠自己摸索肯定是行不通的,交流不仅仅能拉近我和同事们之间的距离,增加我们对工作的了解和认知,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还能让我拥有更多的朋友。而这方面正是我欠缺的,略带内向性格的我不善于与别人沟通交流,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多和同事沟通交流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我相信我会不断努力,日渐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使自己早日融入到工作单位中,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

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我绝不会因此散漫或掉以轻心,我知道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未知的困难和挫折需要

篇3: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文化大革命之前教育的发展

(一) 农村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育权力成为宪法规定的人民的政治权利, 我国开始进入教育公平阶段。农民受教育的权利也得到保护, 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得以发展,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农村教育新体系。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使工农教育的开展具有更健全的法律依据。1952年9月, 国民党时期留下的公立学校、教会学校逐步由政府接办, 改为公立学校。至1956年, 多数农村私塾均改为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与此同时, 1949年至1953年, 农村冬学以及相继而来的全民识字运动, 对农村文盲的扫除意义重大, 而在思想上, 建国后的农村教育对封建时期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教育进行改造进而逐步进入正轨。

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农村教育的发展较为坎坷, 在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中, 农业中学发展较快, 确立了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农村扫盲活动十分活跃, 但当时“左倾”思想的主流地位使农村教育出现不切实际、浮夸和形式主义泛滥的现象。 (1)

(二) 师范教育的发展

建国之初, 师范教育极其落后, 教育部从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 对师范教育体系进行整改。“一五计划”时期, 把我国建设成工业化强国的目标使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增强, 因此, 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迅速扩大, 初级师范院校规模缩减,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化。

大跃进时期,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下, 各级各类学校数目的大规模增长, 也因此带动了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 但这种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模式必然存在诸多弊端, 如教育力量分散、出现挂名学校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整使师范教育逐渐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现实, 适应社会发展。 (2)

(三) 高等教育的发展

1950年7月政务院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明确规定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核心内容, 并以苏联为模板制定课程体系, 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设人才。1957年,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提出为高校学术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土壤。而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国内的教育大革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 (3)

二、文革期间教育的发展

十年“文革”使我国教育的各项工作被摧残和停滞。1968年开始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中小学改革试验严重阻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激进的政治活动也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也致使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1965年, 小学教师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约50%, 而1977年降到28%。 (4) 高等教育也在遭受教育大革命的阻滞后再一次受到文革的巨大冲击, 高考制度被取消十年, 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都遭到重创。

三、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

(一) 农村教育的发展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各项工作开始出现转机, 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被逐渐提上日程。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农村教育改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国家对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从社会需求出发, 有计划地设置高中和职业学校;改革管理体制, 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由地方负责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通过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逐步在农村开展起来, 各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 先进行六年制教育的普及,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 (5)

(二) 师范教育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育对教师质量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发达城市将中小学教师资格提升到本科及以上学历。1996年9月9日, 全国师范会议召开, 会议提出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非师范毕业生也开始有了从教的机会, 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被打破, 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规模开始缩小, 更提出要尊重教师, 进一步研究教师的工资制度。

(三) 高等教育的发展

1977年, 高考制度恢复,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年浩劫后终于开始重新走上健康发展道路。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了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 自此, 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稳定阶段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趋于大众化。

(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基础教育主要以农村教育为载体, 在师范教育的辅助下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进入21世纪,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科教兴国”成为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1996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召开, 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些都为基础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开始试行, 紧接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试验) 》也于2003年推出并于2004年试行。课程改革建立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发展, 同时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并根据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制定课程内容。课程改革适应社会需求, 极大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量建设性人才。

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一) 加强教育投资,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对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在知识经济的国际环境里, 教育的发展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 必须加强对教育的投资,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最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性人才。

(二) 调整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重视规模的扩张但忽视对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的宏观统筹, 使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进而产生教育不公平问题与教育不平衡问题。教育不公平和教育不平衡问题目前是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和农村教育的不平衡、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间教育的不平衡, 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都使教育难以协调健康发展。

因此, 坚持科学发展观, 调整教育结构,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制定明确清晰的教育法规和相关政策, 使不同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继续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推广,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社会提供全能型人才。

(三)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产业化发展

社会在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 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调整、变革教育目的、方针、政策。在教育改革过程中, 还必须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身教育体系。

从整个社会系统角度讲, 教育应不断实现产业化从而适应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但这不意味着教育会丧失其自主性, 教育的产业化使教育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更为紧密, 教育可以为其他产业培养人才, 其他产业可以为教育提供投资, 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历程的回顾[J].江西教育科研, 1990 (06) .

[2]胡艳.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学报, 2005, 10 (01) , 5.

[3]李素敏, 王子悦.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

[4]周贝隆.关于建国以来教育发展的反思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0 (02) .

篇4: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建国以来;私营经济;启示

收稿日期:2010-02-24

作者简介:林晓丹(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今天的发展私营经济,从表面看是相互矛盾的,但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其历史发展和理论逻辑在总体趋势上依然是统一的,后者是对前者辩证地否定和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永恒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私营经济的再生,只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并没有改变历史规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辩证地否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可以保留适量的私营经济,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因此,在利用私营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上,我们应打消顾虑,使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日益加深。1992年以前,私营经济总量小,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全局的影响甚微;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对私营经济也没有实质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从宏观上看,私营经济已经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运行质量的高低、经济秩序的好坏,也影响和制约着私营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看,私营经济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作用突出。一是在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方面,私营经济是重要渠道之一;二是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方面,私营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特别是集体企业改制和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方面,私营企业是主要的参与者。

通过对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实现一定的跨越,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能;我们要充分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充分利用私营经济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历史已经证明,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将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加强管理与引导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

建国初期我党利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在具体改造过程中,我们在理论上混淆了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把所有制实现形式当作决定所有制性质的重要因素。当时的“四马分肥”虽然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纳入国家计划,却使私营企业失去了真正企业的意义,企业成了一个失去主体性的加工车间,致使企业离开市场引导,这种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正是我们今天解决国有企业缺乏活力,解决政府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加强监督与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使私营经济重获新生。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私营经济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为私营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加强管理,“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表明我们现有的管理力度不够;二是要求我们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质量。目前,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发展私营经济,是建立在对私营经济的利弊有清醒认识并进行科学监管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一定要遏制它的消极作用,诸如生产上的盲目性,经营上的投机性,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等,以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向前发展。为此,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鼓励和扶持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发展私营经济纳入政府行为,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有重点、有计划地引导私营企业资金的正确流向,引导他们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形成龙头企业。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做好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建设滞后,党组织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建立,会树立企业的正气,党员的表率作用能增强企业团队精神,加强党组织建设也是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正确看待“剥削”问题是实现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思想保障

私营经济中的剥削问题,一直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剥削是一个历史范畴,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认识剥削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进步的作用。1949年刘少奇在天津讲话中曾提出“剥削有功”,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1](P.39)雇佣关系愈发展,工人就业越多,生产产品越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的进步。朱德也说:“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着资本家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1](P.39)如果我们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角度考虑,就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一定程度剥削的必然性。邓小平指出: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系,并不是鼓励和发展私营经济的剥削行为,而是为了通过发展私营经济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尽管目前在私营企业中存在剥削现象,但它在现实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们暂时允许剥削存在,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并最终消灭一切剥削现象。所以,对发展私营经济的判断标准,不能单纯看其是否存在剥削,而应把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的客观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问题应该采取辨证的态度,国家应该支持现阶段私营经济中符合国家政策的适度剥削,同时,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行为要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第一,在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和立法中,国家应对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加以规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私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行为,政府和国家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进行监督和引导。第二,对私营经济的剥削程度应加以限制,适度剥削应是在现阶段人们能够容忍和认可的、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的剥削程度。第三,国家对私营经济剥削收入应加强税收调节,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悬殊。私营企业主和雇工收入拉大,这是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的;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私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国家收入政策的调节,建立对低收入阶层的补偿机制和高收入阶层的调控机制,[2](P.124)以保障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与剥削相联系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我们应该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引导、监督、使之健康发展。

四、正确对待私营企业主阶层,营造私营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在政策上,经历了从“允许存在”、“鼓励发展”到“共同发展”的政策演变;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定位,经历了从“剥削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经济的恢复,而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创新。它与以前的私營经济存在许多不同:从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看,它是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它的经营活动及内外部各种关系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如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既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合同关系,也是平等的政治关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其所有经营活动,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接受政府的监管;私营企业主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民族工商业者,他们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子弟,从小受党的教育,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另外,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是我党的理性选择。从历史上看,党员队伍从来就不是由单纯的工人阶级出身的人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各阶层先进分子组成的。在大革命时期、土地时期、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吸收了来自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愿意为党的事业献身的人入党,这样的党员队伍并没有影响党的性质,反而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的党的群众基础。因此,我党必须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把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私营经济逐渐给予平等的经济地位,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诉求也要满足,理应吸收其先进分子入党,以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3](P.44-49)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点。党的十六大又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市场竞争、融合与转化、借鉴与促进等多方面的关系,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今后,应把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以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建康发展。[4](P.308)

参考文献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张厚义.共产党员雇工问题的三次讨论[J].炎黄春秋,2010,(1).

[4]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5: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公关礼仪部作为一个全新的部门,在第一学期,我们部门各委员都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建立起新部门的一切。

第一学期,主要工作有:迎新,招新,培训,礼仪队的组建,宿舍文化节,辩论赛,迎新晚会,院运会,校运会,竞标少女坊。

招新由于比较迟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致使学生会今年的招新场面不如往届火爆受追捧。而我们部门就更加能够说得上是门前冷清。最终,经过2轮面试加上1轮笔试,十个新成员加入我们大家庭,而依据学院规定,选了三个新成员到年级学生分会。陈嘉熹,周细玲,陈家鸿,张锋源,连楚生,吴江驰,丁晓妍,胡健汉,余婉娴,钟艳珠这十位同学成为了部门的新血液。

培训主要分成两大块。一个是化妆礼仪培训,一个是拉赞助培训。部门的女干事参加了2~3次其他学院举办的化妆礼仪培训,对基本知识有了较专业的了解。在之后的宿舍文化节,迎新晚会等活动中,开始了实弹操作,部门的女干事的化妆技巧有了较大的提高。另一个培训是拉赞助培训,首先是部门内部进行了一个详实的培训,之后跟其他7个学院在生科院楼联合培训。有了理论知识后,部门的干事为迎新晚会跨出第一步,纷纷联系各大商家甚至到外面“扫街”。整个学期下来,部门拉取了穗通驾校、心相印面巾、统一方便面三大商家的赞助,为学生会的活动供给了充裕的资金帮忙。

竞标少女坊也是我们部门的一个重头活动。我们由十月份开始和园艺、人文学院着手讨论竞选少女坊。我们争取得到了主席团以及指导教师的大力支持,并经过了三个月的精心策划,最终顺利到了最终展示。我们虽没获得成功,但对于我们这个新兴部门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参与这次活动以来,我们与另外两个学院建立了深刻的友谊,这正是我毛关礼仪部对外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职能。这次策划活动也是对干事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少女坊的竞标的过程带给我们远远多于结果。

一个学期以来,公关礼仪部的内部不断团结凝聚,不断发挥着自我部门的职能,正是沿着我们几个委员初定的意向逐步向上发展。

篇6:关于上班睡觉的通报

20xx年8月14日,现场巡视人员巡视到公辅科化学水处理站时,发现操作人员在维修设备,值班室有两名电气人员逗留,其中张楠闲坐在长登上,靳鹏趴在桌子上熟睡,在被发现后,张楠前后三次提醒,才将靳鹏喊醒,喊醒后的靳鹏对自身行为不以为然,一会说自己来这修设备,刚趴下,一会说自己最近偏头疼,对所错误没有足够的认识,此行为影响较恶劣。现根据《员工行为规范》及生产管理相关条款的规定,通报如下:1、设备部熔铸电气员工靳鹏上班纪律松散,自身错误认知不足,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200元;2、设备部熔铸电气员工张楠,对违纪行为未能及时制止,当班人员团队意识差,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50元;3、设备部熔铸电气主管童华管理不到位,给予通报批评;希望各生产车间及部门员工引以为戒,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提高团队意识,杜绝类似违纪事件再次发生!

特此通报!

生产管理部

篇7:关于上班时间调整的通知

关于上班时间调整的通知

致全体员工:

因天气逐渐变热,白天时间加长,经研究决定,五月一日起调整上班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一、节后工作时间调整为夏时制,具体如下; 上午 08:00-12:00(不变)下午 14:00-18:00

二、节后餐厅晚餐用餐时间调整为夏时制,具体如下; 早餐: 06:50—9:00(不变)午餐:12:00—13:00(不变)晚餐: 18:00—19:00

三、节后通勤车发车时间调整为夏时制,具体如下;

上午 06:30(自平顶山新汽车站发出)下午 18:20(自公司厂区发出)

四、每年五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为员工着夏装时间,员工工作时间内需按公司的规定着装、佩戴工作牌。

特此通知

河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总 经 办

篇8: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差距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项问题, 但是近几年趋势不断扩大。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将调整收入分配贯穿到“十二五”规划中。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 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瞩目, 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国民财富迅速增加,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 增长了129.3倍。在整体水平上升的同时, 人均水平也大幅提升, 从1978年到2011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1元增加到4382美元。

收入提高了, 生活水平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1978年到现在,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10元, 增长近63倍, 农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的133.6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 增长近50倍。从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来看, 1978年到现在, 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从67.7%下降到40.4%。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人们把越来越多的钱用在了食品支出以外的消费项目上, 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表1所示)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数据整体来看, 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收入都在不断增加, 但同时也伴随着差距的不断扩大。首先, 从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来看,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57∶1, 到2009年,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为3.33∶1, 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值。从绝对差额上来看, 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为209.8元, 此后这一绝对差额数值不断加大, 1990年为823.9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3, 绝对差额也增加至14833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和绝对差额这两个数值方面的差距表明, 我国城乡居民人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但我们也从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的变化趋势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的阶段性。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由2.57缩小到1.86, 原因是在这一阶段里我国实行了农村率先改革的政策, 分田到户使得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从而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了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改革, 之后城市的快步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 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在1994年就扩大到2.86, ;1994至1996年间, 城乡收入差距稍有下降, 但趋势并不明显, 但从1997年起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下滑, 这使得本来的下降趋势重又上升, 差距又逐步扩大, 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突破3∶1, 2007年、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比值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值为3.33∶1, 2011年稍有回落至3.13∶1。

虽然我们从数据分析看到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但是城乡居民收入这个比值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 因为许多城镇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 在农村却没有, 虽然近些年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 但是还不足以弥补多年来积累形成的城乡收入差。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一) 客观制度变迁

旧的制度体系与新的制度体系交叉存在, 使得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客观性。在经济体制上,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由于生产要素的获取过程非均等, 导致生产要素占有的差异不断加剧, 进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积累。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非正常收入作为要素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这样就加大了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差距,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城乡之间, 一方面, 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得工业迅速积累, 而农业发展滞后;另一方面, 城乡两种户籍制度使得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为突出, 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促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另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使中国农民在医疗、劳保、养老、福利等社会待遇上, 以及就业、分配等经济待遇上不平等, 这些不平等更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居民在以后获取收入能力与机会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

(二) 城乡产业性质不同

城乡的产业性质不同直接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现在农村虽不像以前只有单纯的农业, 但农业依旧占据着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学里, 产品都有收入需求弹性, 而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于其他非农产品, 这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在产业结构中表现出的特征就是农业部门的增长率必然要落后于第二、第三产业。

一方面, 农业生产率和工业生产率的差距客观存在, 并且这一差距很大, 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来看, 一个国家要积累财富, 就要实现工业化, 就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来支撑的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我国, 城市工业的生产率大概是农村的9倍, 这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近十几年来, 我国GDP的三次产业结构中,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相应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一定程度上, 我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 正在逐步加大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收入差距, 同时还有诸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加入到工业化的生产中去。另一方面, 工业和农业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工业是机械化生产, 农业则依靠自然界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再是靠天吃饭, 要依赖先进的农业技术, 但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因为风险大、周期长且回报慢, 相比工业等其他部门来说是难上加难。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非常强的公益性, 这就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开发、推广、应用等各环节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只依靠农业生产者自身是没办法实现的, 必须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 否则, 农业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将会陷入困境。

(三) 政策性因素

政策性因素主要是指国家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偏向城市以及分配政策等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平等。政府在执行就业指导、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教育资源投入及各种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城乡分治”。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不仅有限, 而且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 近几年尽管国家加大了“三农”的投入力度, 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城市发展的速度还是远远的高于农村。

三、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一) 实现社会公正, 城乡平等

当前必须让农民享有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同等的赋税权利、同等的国民财富占有权利、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及同等的就业权利, 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实现社会公正的同时,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在舆论上进行引导, 消除人们在观念上根深蒂固存在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差异, 比如“农民工”、“乡巴佬”等词汇的运用, 真正让人们感受到城乡平等、社会公正。

(二) 加大政策支持农业力度, 引导资金投向农业部门

我们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所以要加大农业的增侧支持力度。首先, 在财政政策上加大投入, 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由各级财政负担农村的公共产品, 财政资金要确保农业的发展,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其次, 要控制好农产品价格。政府可通过行政手段直接规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幅度, 或采用经济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水平。最后, 提高农业补贴, 改进补贴办法, 通过补贴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实惠, 也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 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两者之间应更注重城市化, 使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等等逐步与传统体制下的户籍制度相剥离。要通过城市的快速发展来带动农村的发展潜力, 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 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陈文茹, 孙大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J].科学发展研究, 2009, 6.

[2]李潇.我国再分配问题及对策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10.

篇9:开展整体护理以来的个人体会

整体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方面。它不仅要求护士的工作内涵越来越深刻,要求护士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正确的认识护士在医院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全面发挥护士的职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不仅要求护士重视疾病的生理护理,还要求护士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精神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使病人身心与整体完全得到康复。

具体实施及体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关系建立在沟通基础上,而沟通就要求护士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注重语言培养,口齿清楚,表达准确,条理清晰,患者容易接受,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必备基础。

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将文化护理纳入整体护理中。在护理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人实施文化护理,护理水平也得到提高。如,晨晚间查房及实施技术操作中,同病人交谈,早饭吃了吗?胃口怎么样?夜间睡眠怎样、今天感觉怎么样等?平淡的几句话,无形中让病人感觉到护士对他的关怀,拉近了护士与病人的距离,通过病人回答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睡眠、饮食状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病人入院后情绪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如:焦虑、恐惧、孤独、烦躁:这时单纯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是不够的,还应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帮助病人树立疾病可以战胜的心理状态,共同协助他度过这一心理异常时期。随着心理表现的不同,在护理工作和技术操作中对待患者应宽容,细心照顾,服务周到,态度和蔼,为其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并用耐心的话语,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层次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对治疗和护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做好心理感觉的护理:病人入院后向其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同病室的病友、责任医生和护士,消除陌生感,使病人尽快的适应环境,进入病人的角色转换,并全面收集病人的详细资料,准确评估患者护理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病人的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状态好,治疗效果也会好;情绪低落,疗效自然就差。因此心理变化会造成生理、精神、免疫等功能紊乱。所以,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对病人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使病人情绪稳定。护士对待病人热情,观察病情,治疗护理细心,能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就会信任你,会配合你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做好躯体变化的护理:住院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躯体不舒适感,如疾病、手术、诊疗操作所致的疼痛,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要求临床护士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减轻减人的痛苦,增加舒适度的护理措施。并加强理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研究。

紧张、焦虑及手术病人,听音乐、看报纸,分散病人注意力,护士应主动努力的创造与患者心理沟通的条件。

减轻病人对环境的生疏感:病人入院后对一切都感到很陌生,生活规律发生了改变,与亲人分离,加之病痛的折磨,经济方面的原因,常使病人感到无助、忧伤、甚至出现抑郁、轻生念头。这就要求护士多关心、同情、爱护、体贴病人,给以病人心理、精神、生理上的最大支持,消除病人孤独无助感,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纠正不良于健康的行为,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各级领导,各科护士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健康教育实施的质量,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从入院初期,主要介绍医院环境和疾病概况,用药目的,药物锻造用及注意事项、检查注意事项,术前术后配合及注意点、饮食指导、活动休息要求,并发症预防等。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和消除病人的疑虑。出院时加强心理指導,预防保健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建立医患联系卡。更好了解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情况,达到一个全程的护理过程。

讨论

篇10:关于上班时间抽烟的规定.

为加强上班时间员工抽烟管理,经公司研究作以下几点规定:

一、员工抽烟必须在指定地点(吸烟室),时间为上午10:30-10:45,下午15:-15:15,其它上班时间不允许到吸烟室抽烟;违者每人每次考核20元。

二、严禁吸烟时间在吸烟室玩手机;违者每人每次考核30元。

三、烟头、烟灰必须放(弹)入指定的烟灰桶,严禁乱扔;违者每人每次考核20元,如无法认清责任人考核在场抽烟人员。

四、保持吸烟室清洁,严禁乱扔其它垃圾;违者每人每次考核10元。

五、各部门负责对所属员工检查考核,总经办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违反规定通知部门负责人违反人数及考核数额,所在部门考核到人。

六、本规定2014年6月9日正式执行,其它相关规定终止。

总经办

篇11:关于上班族的短语

2.无知识的人,其生命如同无叶子的树,缺少勃勃生机。

3.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4.不要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到底谁是傻瓜。

5.任何道路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靠自己在梦中等来的。

6.只有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

7.才能是来自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8.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9.相信别人,放弃自己,这是许多人失败人生的开始!

10.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11.穷人由于缺乏教育,使得人穷的同时,不仅志穷还有着更多的智穷。

12.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13.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14.打工者做工,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你是哪一种?

15.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

16.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17.看得远。要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万不可因小失大,因贪图眼前利益而影响全局。

18.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19.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

篇12:关于严禁上班喝酒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各员工:

酒文化已在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适量饮酒可以强生健体;但过度饮酒、酗酒会导致人精神失态、误事,甚至危及到生命,因此公司为了近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及维护员工身心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特作如下通知:

1.任何人不得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喝酒(除业务招待外),公司所有员工一律对待,不搞特权。

2.业务招待、聚会、聚餐要适量饮酒,切记酗酒误事。

3.各员工兼有举报、检举职权,切勿因关系而不报、瞒报,一经查实,无论严重,承担连带责任。

4.员工喝酒上班发生的一切行为由其自负,公司追究其所在班组、车间管理失职之责。

5.因酒失态影响工作,根据情节严重给予扣款300-500元,甚至除名处理。

6.对于员工发现自己同事在喝酒,不及时劝酒,且让其酗酒工作,给予扣款200元。

7.各车间、各班组不得让喝酒的员工进入工作场所,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各员工要养成喝酒不上班,上班不喝酒的习惯。

浙江奥冠薄钢有限公司

篇13: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一、要重视教学硬件和教学形式建设,更要重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改革

近几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总的来看,过去所进行的诸多改革与建设工作都是教学质量建设的面上的、宏观的工作,或者说是外围的工作,解决的是高校的教学体制、教学形式(专业、课程、教材等)和教学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具体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如以财政部、教育部实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例,其建设重点集中在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教学团队、教学评估、对口支援等6个方面,这些方面可以说涉及的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条件等方面,对于具体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对于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等则被忽略。实际上,这些外围的、面上的改革建设工作本身并不能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真正体现。但是,纵眼观之,今天的高校课堂,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具体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与几十年前相比并无多大区别,高校教师的价值倾向、教学观念仍然与20世纪以前的同行保持一致,一本讲义讲一辈子随处可见,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代相传,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数十年如一日”,鲜有变化。近十几年来出现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还没有在高校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今后如果不推进具体教学过程的改革,如果教学改革不能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层面,过去我们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建设工作都有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周远清同志认为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所以他大声呼吁:“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1]当前,在高校办学条件基本得到保障,外围改革基本就绪,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已经就位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具体教学过程,大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二、要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更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当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才能真正地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死板僵硬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以博耶为首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全国委员会就非常重视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能力的提升,不仅把教学学术作为四种学术的一种,从而给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探索、研究的空间和学术尊严的地位,而且还十分强调教师教学观念、方法的改革和教师的教学发展、研讨[2]。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这一点似乎已经取得公认。所以近些年来,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还是高等学校,都把引进拨尖创新人才、提升教师学术水平、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正如课堂教学为人们长期忽视一样,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也几乎一直没有进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的视野。人们似乎认为,学历高、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就一定能成为好教师,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实际上,高校教师不管是在入职前,还是在职后,都缺乏教学能力的培训和真正的作为支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机制。与中小学教师相比,高校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恐怕还要低。因为高校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他们是以学者的身份、而不是教师的身份进入高校。不但他们职前没有学习过专门的教育理论,即使是入职的岗前培训也是重形式、走过场,收效甚小,而且高校教师的职后培训也主要指向学历提升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真正以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的职后培训在高校里是少之又少。在目前高校中,把“研究看成是机会,把教学看成是负担”[3]的心理在教师中比较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让高校教师无心也无力去考虑自己的教学观念、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这样,高校教师既缺乏职前专门的教师教育,又缺少职后的教师专业培训,还缺少自我发展的制度和氛围,其教学观念自然难以与时俱进,教学能力自然就难以持续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成为当前直接制约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其关键就是要转变高校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其教学能力———这应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实际上也只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如温家宝总理所希望的那样,真正地实现高校课堂教学从灌输向启发的转变,促进学生从接受知识向学会思考转变,实现学、思、知、行的结合[3]。

三、要重视教师和“教”,更要重视学生和“学”

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工作中,过去我们强调的东西很多,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到学科、专业、课程、师资、设备、教学技术和方法等等,可谓用心良苦。但是,从这些包罗万象的种种工作来看,我们惟独对于“学”和“学生”没有任何动作。显然,在这一过程中,把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排除在外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这与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长期以来对于教育教学持有的一种行为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密切相关的。他们认为学生是完全无知的、被动接受外部信息的容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外部条件控制,只要关注教师和各项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最终的教学质量就自然提升。但是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却认为,人具有内在观念、意识、态度、期望和需要等内部机制和力量,并认为正是这些内在因素的变化引起了人的行为的变化[4]。将这一观点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来分析其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不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容器,反而还拥有自身独特的内部机制和力量来决定其对外部教学信息的选择和取舍,学生所持有的学习观念、意识、态度等对于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艾德勒认为教育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并把它与“操作的艺术”对比。他认为,操作的艺术完全是生产的,如果没有人类的参与,在自然的进程中是不会产生的,如一双鞋子、一座雕塑、一首诗。而合作的艺术则不完全是生产的,“仅仅是帮助”自然完成他们目的所在的产品。如农业生产就是合作的艺术,因为没有人的参与,土地也能生长植物。对于植物而言,人的参与不是绝对必须的,但是如果人和植物合作,那就更可能获得所期望的结果。艾德勒认为“教育事业的各项事业,尤其是教和学的艺术显然是合作的”[5]。教学过程不单纯是由教师操纵的生产过程,而是教、学双方合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合作,才能达到所期望的结果。笔者认为,相对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更具有学习的主体性,更能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因为大学生年满18周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或是社会意义上,都已经是成人了,他们拥有自己相对成熟稳定的知识结构、价值倾向、观念态度等。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不是被动、完全接受来自于教师和学校的信息,而是要根据自己对教育、对学习、对教学、对教师、对知识等各方面的理解,根据自己先有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来选择学习方法、学习进程、学习方向。显然,这些东西决定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取舍和学习效果的优劣。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需要重视学生的学,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合作。迈克尔·普洛瑟的研究就充分证明了大学生先有的学习经验(学习观、学习取向和学生对所处学习情景的感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有重要的影响[6]。

显然,今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关注“学”和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的教育(学习)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知识观、学习观,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习方法。只有当教师和学生拥有互相兼容的教育(学习)观念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够为学生认同信任,并最终为学生理解、主动执行,从而使得合作产生明显的效果。相反,如果两者教学观念相矛盾,学生要么盲目地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附和教师的要求,从而丧失了主体性;要么顽固地“坚持己见”,置教师的意见于不顾,从而使教育的效果降至最低。例如,即使教师已经接受建构主义知识观,希望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但是如果学生仍然坚信知识是客观的、学习是接受的,那么这种教学改革的努力最终仍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关注“学”和学生,改变学生陈旧的教育(学习)观念,需要我们通过专门的学习学、科学学课程、大学生学习指导机构设置和相关的制度安排来进行。

四、要重视质量保障的制度建设,更要重视质量文化的培育

过去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和高校制定了非常详细、庞杂的管理制度,企图通过详细的制度规范和全程的程序设计来达到质量保障和提升。显然,这样的质量管理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程序或技术手段引入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中来[7]。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仅需要严密制度的约束,更需要质量文化的引导,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走向“文化式”管理。

通过制度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典型的制度管理思想。纯粹的制度管理就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理性的原则,事先制定组织的严密制度,并以此作为组织的行为准则和奖惩依据,来评价、约束组织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制度管理经常表现出理性、强制性、精确性等特点。制度管理长期以来处理的是没有专门知识和专长、从事简单的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倾向于把人看作是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它以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来控制人、激励人,以精确的计量方法、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针对性的奖励惩罚手段等来驱使被动的被管理者来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但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作为一项永恒的、系统的、需要全员投入的工程,它与工业等其他质量管理相比具有诸多特殊性,单纯的制度管理难以彻底奏效。如因为高等教育使命、目标的模糊性和多重性,使得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和目标难以精确、明了,不能通过明确的制度表达,也不能进行精确的会计计算;高校教学本质上是高深知识的传递、发现和应用,其工作性质不像企业的普通生产,它需要更多的自主权、自由空间和更宽松的环境氛围来从事无边际、无上限的努力。由于工作标准难以用制度清楚地界定和用外在标尺来衡量,工作严重依赖于学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术良心。显然理性、强制性、精确性的制度管理难以调动学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教学工作的成果具有精神、心理领域工作内隐性、长效性和难以测量性等特点,其质量并不表现为它当前表面所表现的那一点点,而可能还有更多隐含在对象的内心里和有意义地塑造未来等方面,它显然不适宜进行当下数量化的精确统计;学术人员还具有高度的专业化和独特的人格、生活方式等特点。其高度的专业化和孤傲、清高的人格特点和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基层学术人员更愿根据专业判断行事,而不愿意接受决策层的指令、约束,等等。上述这些特点与企业决策和企业人员相去甚远,硬性、强制性、“武力压迫”的、要求被动遵守的制度管理不但不适应专业人员的特点,而且还可能挫伤他们的心灵,继而遭到激烈的反抗。

高等教育教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质量保障不仅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要文化的引导,实行质量的文化管理和文化式的质量保障。文化管理就是通过培育、凝练组织特定的文化来引导、孕育组织人的行为,使之朝向组织的预期目标前进,从而达到管理组织之效用。组织文化是“关于组织成员对过去、现在和可预期的未来的体验的理解,以及组织成员共享这些理解的方式。文化决定着一个组织的行为方式,是一个组织的精神和灵魂,决定着组织的永续生存”[8]。如果我们基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塑造一种特定的质量保障文化,或是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中各种正确的、积极的、有价值的文化要素进行提炼、规范、神圣化,形成一种有导向作用、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目标相符的质量文化形态,然后将其宣传、推崇、赞扬,使其为高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那么,高校全员就会按照质量文化形态所确定的价值标准主动地进行行动选择、判断和自我评价[9],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之目的。

显然,培育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加强教学质量的文化管理,符合高校作为文化(学术)组织的特点,具有相对于纯粹制度管理的诸多优势:首先,质量的文化管理能够避免制度管理下人对制度盲目遵守和被动行动,它通过文化引导在全员中树立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质量标准,来实现人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自觉主动行动,实现对全员行为动机的引导和过程的监控,将全员的价值观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要求内在地统一起来;其次,教学质量的文化管理可以避免制度管理的固定性、呆板性和有限性(制度仅表现为确定的文字表述和有限的行为,它不能因应各种变化和突发,不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并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文化作为弥散的价值观,它指引高校全员在任何时间和环节中评判一切,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层面上都做出与质量保障要求相符合的决策,它引导的恰当行为往往会超出制度所明确表述的范围;再次,制度管理是预测控制,是对未来行为的要求和约束,这种预测式的控制难以反映工作过程发展的特殊情况和新情况,所以制度管理往往落后于大学实际。而文化是即时的关注,内蕴于人心中的质量文化是一种弥散的价值观,它作为标尺随时对人的思想和行动进行评判,它是一种随时随地的管理;还有,通过制度进行质量管理提出的往往是硬性的“物质”要求,它能清楚规定的通常只是刚性的、外显的、能够有效计量和检验的“物质”指标。而质量文化是精神怀柔和潜移默化的,它全面、整体地指向目标,它能驱使人在质量保障中去完成那些内隐的、软性的、难以定量的的指标,甚至有时还能超出管理者的预期。

江西南昌330022;蒋喜锋,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务科科长、讲师,江西南昌330022)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全面小康社会[J].中国高等教育,2009(03/04).

[2]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

[3]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J].新华文摘,2009(05):120.

[4]高翔,蒋喜锋.学生的教育观:不可忽视的力量[J].江西教育科研,2006(05).

[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34-240.

[6][澳]迈克尔.普洛瑟,等.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从技术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8]彭新武.进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1.

篇14:关于上班以来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 弹性上班 护士调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65-02

1 工作实践

1.1 征求护士及病人意见。通过召开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征求护士意见,结合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梳理分析,对输液室现有的班次做出优化处理,根据季节变化更改排班时间,取消不合理的班次,对工作量大的班次加强护士力量。

1.2 改进输液流程。拟定了新的工作流程及每班工作质量标准,由以前一人完成接诊、登记、健康教育、配药、穿刺的工作流程,改变为流程式的作业流程,这样既节约了人员和时间,工作效率也比以前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做到了环环查对,杜绝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输液安全。

1.3 更改各班职责。护办1人负责接收输液病人,简单的入院选教,病房定位,查对药物,转抄输液条,全面负责病房管理;主班1人护士负责三室(治疗室、扎针室、护办室)及病房消毒隔离工作,查对,配液;治疗;2、3、4班负责扎针,治疗1负责各种注射,连班2人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续加液体,观察病情。

1.4 调整各班次时间。冬、春病人来的迟,秋夏病人来的早,根据实际对上班时间也做了相应的调整。5月1日到10月1日,连续输液的病人来的早,8点就已经到输液室门口等候,即8∶00-13∶00时间段为患者高峰期,10月1日-次年5月1日病人一般9点以后才来,8-9点为患者少的阶段;安排3人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即可,(即护办、主班、治疗1)。9点30分-14点是患者高峰期。高峰期必须由2位经验丰富、穿刺技术较好、责任心强的护师带1名低年资护士全面负责扎针;护办、主班、治疗1为正常上班时间(早上8∶00-12∶00,下午2∶30-5∶30),连班9∶00到2∶30。另外,护士长还根据科室具体情况,依不同季节的工作量,加减班次及人员,在保证工作量的前提下,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1.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门诊病人下午输液少,利用空闲时间,加强业务学习,由穿刺技术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讲经验。在患者少时,由新护士或技术较差的护士在高年级护师指导下完成穿刺,这样,新护士的进步提高快。

1.6 贯穿健康教育。从患者进输液室开始,就开始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由护办护士为患者发放输液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输液室的布局、输液过程中请不要随意更换座位;不要自行调整滴速等注意事项;在穿刺过程中,简要向患者说明所用为何种药物,主要的作用等;穿刺好后交予巡回护士详细讲解整个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用药期间饮食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在输液室的书架上还放有各种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知识,预防保健等宣传手册,可供患者随时取阅[1]

2 实施效果

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门诊输液人数为12345人,护患纠纷为15例,病人满意度90.2%。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门诊输液人数为19345人,护患纠纷为2例,病人满意度98.4%,两年同期相比,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这就充分说明弹性排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结果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的形象,而门诊输液室是大多数门诊患者就诊的最后一站,也是停留时间较长的一站,所以输液室具有病人多、病种杂,静脉输液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一个程序,是一组连贯性的措施,是面对多元理论和整体性进行综合护理的专科技术[1]。为使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顺利开展,我科护士长利用现有的人力资对护士实行弹性排班,结果我科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弹性排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弹性排班后,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实行弹性排班后,低年资护士进步很大,现在我科护士一针穿刺率都在85%以上,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和社会效应,门诊输液人数逐年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仰明莉.人性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2010年03月15日

上一篇:感恩伴我终身演讲稿下一篇:【实用】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