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2024-09-07

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精选14篇)

篇1: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初读《喧哗与骚动》,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这样组织的。后来才知道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总体感觉好混乱,好糊涂啊,完全没有章法,各种片断,好像都莫名其妙的交织在一起。如果没有译者大量的注解,完全看地不知所云,但说实话,即使看了下面的注解,还是不太清楚福克纳到底在这本书中要表达什么思想。我想,也许正如这题目的来源莎士比亚里的《麦克白》里说的那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没有任何意义。”这本说,也是“痴人”福克纳的梦靥呓语,没有什么意义吧。我人生没意义,你还得活下去;读完一本书,即使没什么想法,也还得写读后感。

同一部小说,有人对作者的艺术技法条分缕析;有人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构故事诞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样猜测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还有人拿它与别的小说做一番可有可无的比较。这几者,当属于职业评论家之流。而我读小说,仅限于故事本身和语言文字。如同欣赏美人,不宜用手持手术刀的医生的眼光;欣赏美景,不宜用科学家解释眼睛成像的方法。那我就把自己从开始到结束,谈谈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描写了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外孙勒斯特了。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于19病逝。他在世时算是一个律师,但从不见他接洽业务。他整天醉醺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她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她时时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以致她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和妻子应有的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她那里得到爱与温暖。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家族的衰落和家庭中的颓败、冷漠气氛,使她从一个“南方淑女”变成了轻佻放荡的女人。凯蒂的沦落给他家庭,给她的三兄弟造成里毁灭性的影响。

篇2: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第二部分是从康普生家族的长子昆丁的角度来叙事的。他是一个哈佛高材生,但他能上哈佛是因为家里买了一块很大的地的缘故,也就是说,他能进哈佛,并不是因为他的智商,而是金钱。刚开始看这部分的时候,还有点纳闷,昆丁虽没有高智商,但他的脑子应该比班吉好很多吧。为什么他的讲叙也这么不正常吗?后来,看了一些评论,知道昆丁在讲这段的时候,精神也处于极度的亢奋之中,因为他在考虑自杀的事情。想想也对,一个要自杀的人,他的精神也正常不到哪里去。从他的讲叙中,我发现昆丁其实很善良,他给一个吉普赛女孩食物吃,又送她回家。

后来虽然被她家人误以为是昆丁要拐卖这个小女孩,但他也没有为他的这些善行辩解几句。他也非常的爱他的妹妹,凯蒂失身后,他也要决定跟她的男人决斗。虽然他跟那个男人最终没有决斗,但他因为由于对那个男人因对凯蒂的侮辱的愤恨而产生的勇气,还是很容易看出他对凯蒂非常的在乎。但我不明白,他在乎凯蒂的到底是她本身呢?还是她的贞洁?如果真的爱凯蒂,应该在凯蒂失身后,更加的关心、安慰她。而不是选择自杀,在地狱里与她相遇。也许,这就是一个要选择自杀的人的逻辑吧,看完这本书后,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一些意思,但还是有点庆幸:我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我是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正常人的逻辑要明白晓得一个非正常人的思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写到这里,我又有点疑问,那些“疯子”的思维,有谁能真正懂的呢?难道是他们的同类人吗,但“疯子”本身都已经丧失或混淆了思辨的能力了,又怎么晓得别人的想法呢?所以我很好奇。

篇3: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时间与历史是二十世纪文学的两大突出主题,艺术家们清醒的意识到有必要挑战现有的时间秩序,要表达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对历史的反思。“什么是过去?”“现在的意义何在?”萨特和海德格尔萨特从存在哲学的意义上探究了时间的问题,把潜在性、可能性和未来性看成界定人的基本维度。没有这个潜在性和可能性的维度,人就是没有希望的,濒死的。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现在都是指向未来的,当每个未来变为现在之后,又有新的未来马上来临。与萨特和海德格尔相比较,柏格森的时间观念似乎更全面也更容易令人接受。在其著作《创造进化论》中,柏格森创造了“空间时间”的概念,表达了对传统时间观念的颠覆。他的“绵延”理论及对心理时间的阐释尤其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们所推崇。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普鲁斯特、沃尔夫、乔伊思和福克纳,在他们的作品中过去在人的意识中不经意的闪现,从而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形式。其中,前三位大师分别侧重时间含义的探询、及对逝去时间的救赎或征服。而福克纳在作品的创作中体现了他对时间的深刻认识,是一套完整的理论,是一套时间哲学。

时间对福克纳来讲是完全主观的,同柏格森的理论吻合,它是流动的。时间也是人类心灵深处的记忆及各种反思。所以只有“过去”才是真实的,人物的命运是时间长河里冲撞的结果,非人力能左右。他的这一时间理论在《喧哗与骚动》表现的最为完整,也是他首次把理论运用在文学创作上。对于福克纳的时间观,萨特曾作过精彩的分析:“福克纳的哲学就是时间的哲学.在他看来人的不幸在于他被框在时间里面是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萨特在《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一文中指出,在《喧哗与骚动》中“现在不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乖乖地就位并成为两者的理想界线的那个时间”,“福克纳的现在无缘无故地出现然后陷入”,接着就被同样割裂出来的过去的碎片所压制,最终“时序就成为荒谬的”。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为自己制造的一只放在床头柜的心爱花瓶,虽然“知道不可能永远呆在里面,”“但是制造一个能带着它死去的东西岂不更美好”。[1]至少我们知道,这部作品是福克纳能够找到表现、保护和宁静的永恒的港湾。福克纳这一形象比喻也可以用来评定这部作品在对存在与时间的哲学理解方面在作者心目中地位。这部作品结构精妙、意蕴深刻,处处体现着福克纳作品所特有的时间张力,具体表现在其空间形式、时间具象及人物的时间态度。结构、时间、人物的“时间态度”在福克纳这里是统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每个人也永远“陷入”自我的时间里,所以无论用“意识流”,或是“现代派”这样的词来评论福克纳,都显得太过笼统化、表面化,在福克纳眼里,结构只是容纳“时间”的容器。

作品中时时可看到柏格森“绵延”理论的影子,但却并没有讲述人类如何才能摆脱时间的缠绕,福克纳要展现的就是人的灵魂与时间纠缠的挣扎与苦闷。无论在心理还是道德上,其作品中的人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过去”带给“现在”的伤痛。更多时候,福克纳是在人物的意识而不是篇章叙述中来表达这些的,他一直都很关注那些深陷过去不能自拔,以及不时受到过去侵扰的人物。

2时间与人物命运

谈及《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那位没有任何叙述声音却在篇章中处处晃动着的影子凯蒂。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凯蒂是在三兄弟的叙述中一出场就被定格的“古瓷花瓶”,仅出现在三兄弟的主观意识当中,是他们意识的关联物,代表着过去。三兄弟的的意识集中表现在对凯蒂的物化当中,只有当她按照他们各自的意愿处于静止状态时,他们才是平静的满足的。福克纳就是用这种方法同时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时间观。

1)班吉

白痴班吉感受到的是最实在的凯蒂,她是具体的,是一种声音,是树香,是炉火甚至是一只拖鞋。所有这些能引发感官刺激的东西都能为他带来一段跟凯蒂相处的时光,因而他也是三人当中最容易满足的一个。时间对他毫无意义,过去、现在纠结在一起,对未来一无认识。在时间中,他只是不停的被记忆碎片撞击,引发他的痛苦与欢乐。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讲,班吉又是最能把握时间的一个,因为时间对他来讲,都是具体的物体,是猎人的“猎物”。

“他懂得的事可比你们以为的要多得多。”罗斯库司说。“他知道大家的时辰什么时候来到,就跟一只猎犬能指示猎物一样。要是他能开口说活,他准能告诉你他自己的时辰什么时候来到,可以说出你的或是我的时辰。”

“把我推上去,威尔许。”凯蒂说。

“好吧。”威尔许说。“以后挨鞭子的可得是你啊。跟我可没关系。”他走过去把凯蒂推到第一个丫杈上去。我们都望着她衬裤上的那滩泥迹。接着我们看不见她了。我们能听见树的抖动声。

“杰生先生说过,你要是折断了这棵树的枝条,他可是要抽你的。”威尔许说。

“我也要告发她。”杰生说。

那棵树不再抖动了。我们抬头朝一动不动的枝条上望去。

“你瞧见什么啦。”弗洛尼悄声说。

我瞧见他们了。接着我瞧见凯蒂,头发上插着花儿,披着长长的白纱,象闪闪发亮的风儿。凯蒂凯蒂。

同时,这段文字还描述了班吉部分最重要、最有深意的一个意象,凯蒂爬到树上去这一动作在班吉的意识里变为时间流逝的具象,凯蒂不顾挨打好奇地爬到树上,消失在众兄弟的视线中,这是凯蒂突破约束追求自我的标志。接下来叙述转到凯结婚的晚上,班吉喝醉爬到墙上找凯蒂。班吉明白这一切,等他终于在树叶中找到她是时间已经到了凯蒂青年时期,已经是她出嫁的那一天。虽然不清楚客观时间的存在,但通过超越常人的灵敏感官他能清晰把握时间对周遭事物的改变及其留下的痕迹与痛苦。凯蒂消失在树中,在班吉看来,等同于凯蒂步入成人世界消失在自己的生命里。他的这一直接反映终于在凯蒂成年后因为怀孕匆匆出嫁时得到了证实,所以在班吉眼里爬树这一行为就是凯蒂从一个天真好奇的女孩到叛逆堕落的成年人的蜕变过程。

班吉对时间空间的这种直觉的理解与反应使他对周遭事物的变化能够灵敏准确的察觉到,但同时也导致了他对人们真实意义上的存在不能正常的进行把握与理解。在现实中,凯蒂早已远离这些历史,为了自己及女儿的生活而选择了更为堕落的生活方式——沦落为别人的情妇;昆丁在就读哈佛期间自杀,而班吉最爱的到处是凯蒂影子的那片草地也早已易主。最终,班吉因为无法把握时空意义上的存在而稀里糊涂地被去势并送到疯人院。至此,对班吉来说承载记忆片段或者过去的具象已经完全消失了,他敏锐的感官在没有凯蒂影子的世界里将没有意义,他的存在等同于死亡,在这里时间、空间的变体都不存在。

2)昆丁

如果说在班吉的意识中凯蒂只是记忆碎片的变体,是班吉永远不会完整的认识与接触到的凯蒂的话,那么在第二章节中昆丁的叙述里,她被叙述为理想中的“古花瓶”,是因为静止才实现的永恒的美,是欲望与爱的化身。然而,现实与理性提醒他破碎的花瓶无法拼接,正如时间的指针无法停歇。是时间抹杀了人类的希望与想象力,钟表的滴答声唤起的只有现实的残酷,只有可控制的空间实物是美好的,能够激发他的想象力。昆丁愈来愈深地走入他那个虚幻的不现实的思维世界,他无休止地与时间较劲,直到看见时间在无意识中匆匆流逝,平静地把表砸了,然后逃离时间之外。

昆丁的悲剧来源于他对时间的暂时性与时序的混淆。对昆丁来讲,时间亵渎了他的理想,毁灭了他的理想化身凯蒂。这个时间,具体来讲应该是人们用钟表计算的时间,也是美国南方传统社会体系瓦解甚至人类文明衰落的见证。“基督不是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他是被那些小齿轮的喀嚓声折磨死的”。这句话也代表了福克纳的心声。它表达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神话时间的质疑——上帝存在于时间中,还是创造了时间?,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永恒和无时间状态时的矛盾心境。

摆脱时间线索是福克纳讲述故事、真实展现人物内心与命运的技巧之一,他通过描写人物对所见所闻进行抽象化理解来刻画人物变异的心理状态。人物试图通过客观时空世界进行理性几何分割来达到逃避、拒绝时间进程的目的。昆丁章节是最能体现这一空间化叙述的一部分。通过福克纳之笔,昆丁顺利地把所见的客观实物进行几何分割。因此,昆丁的叙述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几何线条,桥梁、道路还有各种类型的框架与结构。昆丁的思维世界是僵化静止的,时间在这里被所定并抽象化为一个不可知的神秘角落。然而,“一听到钟表的滴答声,又再次回到时间中去。钟表的滴答声打破了昆丁的理性思维构筑的抽象世界,同时也不时地使读者意识到这种叙述处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它拓展了审美空间,使人与时间的抗争更具张力。

3)杰生、迪尔西

与爱着凯蒂的昆丁和班吉不同,杰生痛恨凯蒂,并因为失去银行的工作而愤恨一生。他的意识里没有与时间抗争的痛苦。班吉有灵敏的感官,昆丁对钟表、指针的把握精确无比,而杰生最擅长的则是追逐财富。对杰生而言,时间的重要性在于它能积累财富与金钱。杰生对过去的回忆以对凯蒂的愤恨为中心,凯蒂失败的婚姻让他在银行谋职的希望落空。然而,在现实中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成为他榨取金钱的工具。最后,小昆丁卷款而逃,杰生的财富积累再次失败。这一章节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杰生追逐小昆丁的一段,这是杰生追逐财富的一生的缩影。杰生是康普生家族唯一不是时间困扰的人物,同时,也是唯一向北方新兴工业主义影响的人物,他的生活中只有未来,过去与现在没有“实在”,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小说以女仆迪尔西的叙述结尾,三兄弟的混乱叙述与康普生家族的困境都在这里归于宁静。迪尔西是小说中唯一不受时间困扰的人物,在迪尔西的世界里时间休无止循环往复,家族败落、人的生死只不过是时间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已。钟表原是分割时间的工具,可在作品中,已经失去了这一意义:昆丁因为钟表不能如其所愿的把时间割裂,把过去同现在分离而痛苦;班吉认识不到钟表的存在而不断期盼凯蒂回到身边;迪尔西清楚知道壁橱上方的钟表在敲打着,可对她毫无影响,她早已认清时间,早已看到了这个家族的始和终。在小昆丁逃跑后,迪尔西在教堂做弥撒时说道,“我看到了始,也看到了终”。这段评论表明她认清了康普生家族悲剧的根源,并且能客观把这一败落看作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当康普生家的孩子未成年时,她已经预料到了今天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迪尔西是小说中的一个“常量”,她身上仍然体现着早已被康普生家族所遗忘的南方传统的价值观,比如对爱情、信仰、家庭的珍视。她不受时间困扰是因为她相信精神的永恒,这种信念赋予了她无穷的耐力与爱心,使她成了家族中安宁的中心。迪尔西接受人世生死变化的事实,用所赋予的时间去做该做的事而不是浪费时间沉迷或眷恋“过去”。

《喧哗与骚动》是一个寓言:其中南方淑女凯蒂的失贞是一个象征,它是家族颓败的象征,也是南方道德世界崩溃的象征,同时它还寓示着人类价值的失落。福克纳借笔下人物之口,展现了自己的时间哲学,以及南方社会瓦解带来的失落感,认为现在并不是指向未来,更多的时候是“陷入”对钟表的遗忘。迪尔西或许是他给所有与时间抗争的人带来的宁静与答案,因为她身上体现着人类能够生存延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戴维朋特.福克纳传[M].顾连理,译.东方出版中心,1994.

[2]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William Faulkner Studie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2.

[4]Schleifer,Ronald.Modernism and Tim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篇4: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关键词:单向度;物化;异化;物欲膨胀

福克纳于1949获得了诺贝尔最佳文学奖,当时的颁奖词中写道:“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喧哗与骚动》是他最有名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大多数的评论家都集中评论这本小说的时间元素和意识流特征,而忽略了小说中存在的社会疾病。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单向度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班吉单向度的思想,昆汀物化的状态,杰生异化的心理和凯蒂物欲的膨胀。

一、班吉:单向度的思想

班吉的思想是单向度的,只知道接收信息,却无法思考批判。班吉是康普生家的小儿子,有先天性的白痴。由于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导致他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和积累信息的阶段。他的大脑只能储存片段,一件件事情只能无序的堆叠,他没办法用自己的思维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批判。班吉的语言多为陈述句,连反问句都没有,这样单向性的,只接收,不思考的方式被马尔库塞称为单向度的思维,这种人称为单向度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受现代市场的政策和舆论导向的误导,产生了思想上的顺从。

社会表面上的和谐与发展,将不平等都掩盖了,使大众丧失批判性思维,只知道顺从,附庸,不知反抗。大多数的民众虽然不像班吉一样生理有缺陷,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同时,民众在这个过程中被国家洗脑,丧失了批判性思维,不知反抗和超越。

二、昆汀:物化的状态

昆汀一直处于一种物化的状态。昆汀是福克纳小说中美国南方社会没落家族中的典型代表人物。由于妹妹凯蒂的失贞,家族的没落,悲观厌世的他,最后选择了跳河自杀。过去的传统习俗在如今的社会毫无立足之地的时候,昆汀不能改变家庭的现状,也不能很好的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加上妹妹凯蒂的失贞,导致了他最后的死亡。昆汀把凱蒂的贞洁看做整个家族的荣誉,所以凯蒂的失贞对他的打击就很大。

在现代社会的洪流中,孤独已变得不可能。软弱无能的昆汀生活在虚幻的想象中,遇到困难总是选择逃避。他继承了僵化的传统思想,却没有办法把毫无生命力的旧思想转换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昆汀在家族没落的伤感中,越陷越深。这也就是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体现,而物化也是现代疾病之一。人的物化导致顺从心理的产生,批判意识也会渐渐丧失。

三、杰生:异化的心理

杰生异化的心理使他变得贪婪无情,只认钱,不认人。从对凯蒂失贞这件事上,能看出杰生的认知立场和康普生的其他家庭成员不同。班吉认为凯蒂是爱的象征,昆汀把凯蒂的贞洁看做家庭荣誉的象征,而杰生则把凯蒂的失贞看做家庭厄运的开始。杰生一心只想发财,加上他认为凯蒂的失贞给整个家族,特别是他带来了厄运。这使杰生成为了复仇狂和虐待狂。他疯狂的想赚钱,积累财富,与此同时,他不肯放过凯蒂,一直想报复她。

异化的心理导致工作对于杰生而言纯粹是为了赚钱。然而,工作本来应该是充满创造力的事情,杰生在生产和劳动领域的异化导致他认为工作是极其无聊的,只有财富才是永恒的。当人为了财富而工作的时候,就会变得贪婪无情而且冷酷,使自己变成单向度的人,失去批判性的思想,在赚钱的道路上痛苦并快乐着。这种单向度的思维,导致了杰生的贪婪和极端,而异化这种现代心理疾病使人的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

四、凯蒂:物欲的膨胀

物欲的膨胀使凯蒂被家庭所抛弃。凯蒂15岁偷偷和男孩子出去约会并接吻,17岁时失贞怀孕,最后成为纳粹将军的情妇。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和凯蒂以及她的家庭有关。凯蒂是康普生家庭中唯一的女孩子,她的父亲愤世嫉俗,母亲无病呻吟。在凯蒂失贞之后,她渐渐地被家庭所抛弃。她心理的碎片化加之她对物欲的需求使凯蒂的心理扭曲。

物欲的膨胀非常影响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在他单向度的人理论中提出了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的概念。真实需求指的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需要的东西,而虚假需求指的是在大众媒体宣传之下,人们被诱导所想要购买的东西。凯蒂误把虚假需求看作是真实需求。当个体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需求是虚假需求的。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把浪费变成需要的状态使许多像凯蒂一样的年轻人迷茫,丧失了自我控制力,进一步也丧失了对这个社会的批判能力,让个人更加屈从于现实生活。

五、结语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更大程度的自由,人们生活更加舒适的同时,也有很多的隐患。单向度思维,物化的状态,异化的心理和膨胀的物欲都是现代社会的疾病。对此我们应当保持思辨性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的物化状态;不能被劳动和财富所支配,仅仅为财富而劳动是不对的;只有人超越了对物质本身的需求,全面追求精神升华时,人的价值才能体现。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2] W·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篇5:小说喧哗与骚动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本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很难抓住作者的思绪,着重的是心里活动描写。它不是传统小说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者是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管生活直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有人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现实性的时间感。

所以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尽管他写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很难把他们之间故事情景联系起来。

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家庭的女儿凯蒂。虽然全书没有以她的视角来单独成章,可是她却息息相关渗透到每一个人物的行动中。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因为凯蒂的风流成性,爱恨交加,悲愤溺水自杀。康普太太是自私冷酷的“病人”,她在意的一定只有她自己,时时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拖累了整个家庭,也加快了康普生一家的没落。凯蒂生活在被压抑的黑暗中,摆脱“闺秀”束缚,却走过头,风流放荡,与男生幽会有了身孕,然后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不过她也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可怜的是那个也叫昆丁的私生女。可笑的父母没有征求她的意见生下了她,痛苦悲哀注定伴随着她的一生。幻灭后的明天,正如文章所说,“在痛苦中诞生,在疾病痛苦中长大,在腐朽中死去。”

其实在单纯、不被世俗和虚伪污染的班吉眼里,凯蒂小时候是可爱的,善良的,充满爱心,也勇敢渴望追求爱情和幸福。但她生活在注定没落的南方家庭。在林达的书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封建的南方家庭在时代的淘洗下混乱不堪,注定的堕落和命运的选择。就算呐喊,光明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在差点看到福音来临的那一刻死去。

我看到文中在最后的呐喊,试图唤醒“羔羊的血”去救赎罪恶的一家。然后已经无能为力了。死去的是幸福的,留下来的只能残喘等待复活。

当上帝转过他那无所不能的脸去时,他说:我不想让天堂承受过重的负担!我能够看到鳏居的上帝关上了她的门;我看到洪水在天地之间泛滥;我看到一代又一代始终存在着的黑暗与死亡。接下来呢,看啊!兄弟们!是的,兄弟们!我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什么,罪人们啊?我看到了复活和光明;看到了温顺的耶稣说:正是因为他们杀死了我,你们才可以复活;我死去,为的是让看到相憎奇违的人永远不死。兄弟们啊,兄弟们!我见到了末日的霹雳,也听到了金色的号角吹响了天国至福的音调,那些铭记羔羊鲜血的事迹的死者纷纷复活。

至于杰生的冷漠无情,贪婪成性大概也是理所当然的。康普太太对自己的子女的恶毒、自负,全部给了杰生。他更深一筹。最邪恶的,最自私自利的,最好面子的,也是报复心最强的。他没有受到关爱,也遭受被许诺后的遗弃。于是只有把自己投身于金钱的慰藉中,文中说“钱只是属于命中注定会赚钱会存钱的那些人”,大概意思是相信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也相信物质是不朽的吧,有了金钱,再也不会有人背叛了。

篇6: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小说内容围绕康普生家主仆。康普生夫妇育有四个孩子——大儿子昆丁,二儿子杰生,女儿凯蒂,小儿子班吉;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展开内容,是一部意识流作品。不过它围绕的核心事件不多,大概是康普生先生离世、昆丁自杀、凯蒂失贞……加上译者贴心的标注,不难看懂。 我把这本书的内容总结为——康普生家族的最后。 开篇是小儿子班吉的视角。 班吉是个白痴,喜欢的东西有三样:火光、牧场以及凯蒂。他总是哼哼唧唧地想要说话,但是没人能理解她,只有凯蒂能给他安慰。这一章中主要人物基本都登场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很明朗。 第二部分是大儿子昆丁的视角,从他自杀的那天开始叙述。家人卖掉属于班吉的牧场,只为供他读哈佛大学,但他向往死亡。为了不浪费学费,他上完一学年的课程。 第三部分是二儿子杰生的视角。杰生作为康普生家“唯一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理智甚至冷漠到可怕。

他在一家杂货店工作,赚钱养家——包括妈妈、班吉、凯蒂的私生女昆丁以及一群“白拿工资”的黑人仆人。 他对这个家庭不抱任何希望,厌恶到极点。虽健全,但在周围环境的施压下也是带着病态的——他将凯蒂视为“婊子”,把她寄给女儿昆丁的生活费藏起来(他认为这是他应得的——凯蒂的丈夫曾答应给他谋一份在银行的差事,结果凯蒂婚前的不忠行为被发现,遭到抛弃,杰生的工作自然也就告吹;后来杰生藏的这笔钱连带他自己的储蓄都被昆丁偷走了),送班吉去做去势手术,对母亲的“不明事理”感到厌烦,在母亲死后立马将班吉送进精神病院,把祖宅卖给了乡人。

勒斯特想去看演出,可是没钱买票。杰生拿出东家送给他的两张票,想以每张5毛钱卖给勒斯特,勒斯特拿不出来,他便把票都扔进火炉里烧掉——反正他自己不感兴趣。 另外,杰生也很会讽刺人: 说凯蒂的女儿昆丁——你脸上涂的那玩意儿遮住的地方比全身的衣服遮住的还多一些。 说母亲——“你就只顾希望得了,这对您没什么害处。” 其它——“我早就发现一个人思想僵化以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死死抱住自己的成见不放。当有人自以为有什么逆耳的忠言要奉劝你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说一声“晚安,再见。”

篇7:喧哗与骚动的读后感

全书共四个部分分别从康普生家族的三个儿子与黑人女佣来讲述一个美国农场主家庭的没落史。本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一方面因它以小见大地折射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小镇农场主这一特定阶层的生活,情感以及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就是意识流的写法来回穿插讲述家族的颓败史,用同一事件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来丰满人物形象。如有心者,完全可以将其与《红楼梦》写就成关于没落家族的比较文学,但一懒二笨的我在此就不献丑了。

全书的第一章是从一个傻子的视角来写,本杰明作为康普生家族的幼子,三十三岁的却只有三岁的智商。如何刻画一个白痴,白痴的世界观又是什么样的?本杰明的故事作为全书的第一章,是要像开胃菜一样能够诱发读者阅读欲望的。福克纳选择了蒙太奇一般的不断地闪回,把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实话说,开始我觉得本书完全看不懂,一方面怀疑自己阅读水平不够,另一方面暗嘲作者在故意炫技。可当我读完通篇小说后才发现膝盖都跪软了,大神就是大神。弱智的思维方式不应该就是混沌的吗?关键是把所有看似混乱的情节按照一定的逻辑写就,“巧合”地符合了弱智的心理世界。让人读完觉得本杰明就得分不清过去与现在,在他的世界中只有动物一般原始的欲望,只有饥饿感与情欲(后来被去势)。对他来说,无知是一种快乐,他丝毫都体会不到整个家族已经荣光不再,祖母离世,父亲醉死,母亲的不管不问,舅舅、姐姐与侄女儿的叛逃这些一切都能够令他哭泣,当然自己的花被他人折断也能。

全书的第二章是以一个自杀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昆丁作为家族长子,作为一名哈弗的学生被寄予厚望振兴家族,可他骨子里的忧郁与懦弱令他最终投河自尽。老康普生为了长子上哈弗大学不惜变卖土地,可昆丁却一心只想捍卫自己内心的妄念——家族荣耀,妹妹的贞操,陌生女孩的安全等等。而当这一切逐一被摧毁的时候,昆丁的内心也被摧毁了,他再次选择去追逐内心,去寻找“河底的水藻、青荇和那条鱼”。而他的自杀也扼杀了康普生家族东山再起的希望。

全书的第三章则通过康普生家族唯一的健康男丁——次子杰生的口吻来叙事,他是一个像贾环一样在夹缝中生存长大后,性格暴戾无常。在他成为一家之主之后,他愤懑自己不能像哥哥一样念名校,也怨恨姐夫介绍的银行工作不了了之,但他却不得不在杂货店打工来维持大户人家仅有的一点体面。外界的不得志令这个本就心理阴暗人在家庭中变本加厉的报复:杰生作为舅舅对私生女小昆丁辱骂,禁足,跟踪,这些行为表面上是为了康普生家族最后的名誉,实则是他对姐姐逃离家族的报复,对哥哥(侄女与长子昆丁同名)的嫉妒,作为守财奴的贪婪;他作为一家之长,对待下人也是冷酷无情的,他对待亲生母亲也是口蜜腹剑,借用翻译腔来形容他是一个十足的“狗娘养的”。

全书的第四章主角换成了女性——蒂尔西一位胖胖的黑人女佣,她作为旁观者见证了康普生家族的四代人的离开与坚守。老康普生和他母亲,长子昆丁这是生命意义上的离开;长女凯蒂与她的私生女昆丁是生活的离开,她们叛逃了整个家族;而康普生夫人与次子杰生则是精神上的离开,行尸走肉地活在空壳家庭中;真正坚守的是白痴本杰明与迪尔西,前者是压根不知道什么叫离开,后者则是全书唯一的人性闪光点,她像后院堆着的柴火一般为整个康普生家族燃烧了自己的青春,诠释着忠诚与善良。而这仅有的闪光点或许就是这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唯一理由,哪怕大厦早已崩塌。

康普生家族的长女凯蒂其实是本书隐藏的一个主角,她串联起所有人物,也正是她的私生女事件丢尽了家族脸面,她的第一次婚姻直接导致哥哥自杀。她既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封建家庭的牺牲品(牺牲掉了爱情,女儿),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送葬者(亲手埋葬了家族的荣耀与希望)。我想最后照片中的她过得还算幸福,至少相对她弟弟杰生而言。

篇8: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

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所有研究都围绕着“自我观念的形成”这个问题展开。1936年8月, 他在第十五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镜像阶段》, 在当时的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后, 拉康不断丰富着镜像理论, 1949年7月17日, 在苏黎世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 他作了《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的报告。至此, 对于人的自我观念的形成这一问题, 拉康已经建立起属于他的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以及迷宫般的阐述方式。

拉康的自我理论建立在“照镜子”这个互动模式的隐喻之上, 拉康认为镜子的主要功能在于让主体将客观镜像与自身联系起来, “镜子阶段的功能就是意象 (黑体为原作——笔者加) 功能的一个殊例。这个功能在于建立起机体与它的实在之间的关系, 或者如人们所说的, 建立内在世界 (Innenwelt) 与外在世界 (Umwelt) 之间的关系”[1]。这就使得人的自我的构成依赖于外部世界对他的影像反射, 或者更明确地说, 依赖于主体所理解的来自他人的反馈信息, 这种信息包括用语言表达的他人对主体自身的看法、评价, 也包括各种不通过语言符号传达的态度、情感。于是自我观念并不来自于主体对他者主动思考的“我思”, 而是产生于主体接受他投射在他者上的“镜像”。

二、镜子凯蒂

当我们了解了拉康关于自我形成的理论时, 反观《喧哗与骚动》, 沉默的凯蒂与她三个兄弟间的关系则清晰多了。

1、班吉

班吉患有先天性白痴, 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三岁的儿童, 他不会使用语言、没有时间观念, 也就缺乏最基本的思维能力, 可以说他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婴儿。班吉的生母康普生太太面对逐日衰落的家道, 所挂念的只有自己南方贵族的身份, 对身份的过分自持助长了她的自私和冷酷, 将小儿子班吉看作是“上天对我 (康普生太太——笔者加) 的一种惩罚。”[2]在班吉的眼中, 姐姐凯蒂占据了母亲的地位, 她是他在这个充满冷漠、仇恨的家庭中唯一的保护人。

智力残疾的班吉却具有超人的敏锐感觉, 他能闻到“凯蒂有一股树的香味”[3], 这类似于母亲与孩子间神秘而强烈的心灵感应, 凯蒂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弱小班吉背后温柔有力的支持。此时的班吉在他混沌一片的意识中, 将凯蒂也看作是他自我的一部分, 他将渴望完整自我的欲望投向凯蒂, 同时也希望凯蒂将他也作为自己的欲望对象。但成长中的凯蒂显然不可能永远滞留在班吉的自我世界中, 班吉也无力避免自我形成过程中接踵而来的挫败。在凯蒂十四岁的成人礼那天, 班吉与她之间的感情脐带就开始断裂。成人的装束让亲切的姐姐变得陌生, 更可怕的是香水的刺鼻气味掩盖了凯蒂身上原有的味道, 这些都让班吉深感焦虑, 这焦虑来自于他唯一的亲人变得越来越像他的生母。

2、昆丁

与成年但却弱小的班吉相比, 长子昆丁则表现出另外一种孱弱。昆丁的部分自始至终被一种没落感和难以言说的痛苦所笼罩, 这当然与他在当天晚些时候的自杀相关, 但诱发他自杀的又是什么?妹妹的怀孕为什么会给他如此之大的精神刺激?他又为什么会向父亲承认不曾发生过的“乱伦”?

通过昆丁自杀那天混乱的表述, 我们至少能确定一个事实:他爱凯蒂, 而且是超乎兄妹之情的乱伦之爱。昆丁脑子中的回忆片段总是与凯蒂小时候和男孩子接吻、她失贞那天班吉的哭喊、结婚前与他的谈话以及昆丁向父亲“承认”乱伦、反复出现的忍冬花的香气等印象相关,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昆丁的叙述总是带着难以排遣的忧郁, 这忧郁中包含着对妹妹乱伦之爱的兴奋、焦虑、绝望以及对妹妹情人和丈夫的嫉妒。昆丁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凯蒂的欲望不可能实现, 而对妹妹的爱则与日俱增, 自毁殉情的极端情绪就在长时间的欲望压抑中滋长起来。“这个世界之外真的有一个地狱就好了:纯洁的火焰会使我们两人超越死亡。到那时你只有我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到那时我们两人将处在纯洁的火焰之外的火舌与恐怖当中”[4], 如此炙热的表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毁愿望, 而已经带有宗教式的迷狂与庄严。

3、杰生

与他另外两个兄弟相比, 杰生似乎显得幸运得多, 至少在表面上, 对凯蒂异乎寻常的仇恨至少让他获得了稳定、强韧的内在自我, 从而避免重蹈两个兄弟的覆辙。但实际情况则并没有那么简单。

杰生是天生的经济动物, 对金钱的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道德观念的缺失。自小时候起, 他就对班吉和凯蒂表现出强烈的敌意。杰生对班吉的敌意来自于他的智力障碍, 在他的头脑中, 白痴直接等于无法为他带来经济利益的没用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哪怕他是自己的兄弟, 精神病院都是他最好的归宿。而对凯蒂的敌意, 则更多地来自于妹妹的性丑闻对他的前途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于是对她最好的谴责, 就是站在道德的立场上, 对妹妹的放荡进行无休止的攻击。并且, 当凯蒂将私生女小昆丁寄养在杰生家里时, 这种疯狂的报复就越来越具有道德正义感和伤害力。

他面对凯蒂时, 掺杂了金钱欲望的道德面具最终将杰生的虚伪本质暴露在我们面前。凯蒂一步步的妥协退让, 让杰生认为他获得了对以往生活应有的补偿, 虽然他仍旧操持着他认为卑贱的活计, 但从凯蒂身上敲诈来的钱财已经足够他进行投机生意的了。可是不能让他容忍的是, 小昆丁居然偷了他所有的钱和男友私奔了, 似乎历史重演了:几年前, 小昆丁的妈妈凯蒂因为性丑闻连累杰生失去了一份有前途的工作;现在凯蒂的女儿在品行上和母亲如出一辙, 她和男友的私奔再一次导致了杰生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由此产生的暴怒进一步将他的虚伪彻底化, 他不再相信任何一个人, 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虽然多年以后的棉花投机给他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但他仍旧用愤怒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靠近他钱袋的人, 这样的目光中, 既有威胁恐吓、也有恐惧战栗。而杰生的自我, 似乎也迷失在凯蒂母女反射出的镜像里, 赤裸裸的金钱欲将彻底吞噬了他的人性, 将他异化为一架印钞机和一个保险箱。

越来越紧张。正在这个时候, 农场上来了个名叫亨利的年轻士兵。 (上接第24页) 不久, 亨利向玛奇求婚, 玛奇也向往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班

福德对亨利充满嫌恶, 意识到他们的婚姻即将损坏到她和农场的利益和前途, 于是极力阻挠这门婚事。故事以班福德意外身亡, 玛奇和亨利打算去加拿大开始新的生活而结束。

劳伦斯在小说的开始描述了两个姑娘种种不和谐的现象, 完全不同于伊甸园式的生活。他不只是着眼于两个单身姑娘在战时谋生遇到的种种困难, 而且指出, 她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正像她们所合作的事业一样, 既不符合自然, 也难以持久。劳伦斯运用狐狸的情节微妙地暗示了玛奇处于感情的饥渴状态中被异性吸引力所扰的复杂心情。狐狸的出现看似是个偶然, 实际上是两位姑娘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换句话说, 是人类本性的欲望导致了她们的矛盾。在玛奇的眼中, 班福德所看不起的“臭长工”亨利身上, 蕴藏着生气勃勃的旺盛精力, 亨利就像那只

参考文献

[1]选自《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 《拉康选集》, [法]拉康著, 褚孝泉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出版, 第92-93页。

[2]《喧哗与骚动》, [美]福克纳著, 李文俊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3页。

[3]《喧哗与骚动》, [美]福克纳著, 李文俊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4页。

[4]《喧哗与骚动》, [美]福克纳著, 李文俊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129-130页。

[1]《喧哗与骚动》, [美]福克纳著, 李文俊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拉康选集》, [法]拉康著, 褚孝泉译, 上海三联书店

篇9:看《喧哗与骚动》著名小说的观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我们认为女性受压迫的问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问题,更是一种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于1929年出版,全书以康普生家的女儿凯蒂的堕落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凯蒂所在家族的衰落并揭示其衰败的原因。本文就依据前人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对《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一、儿时的独立反叛

7岁的她就公开宣布:“我是要逃走,而且永远也不回来”。这就好像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鲁迅笔下《伤逝》中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但这样的结局其实“不是堕落便是回来”。这个爱恨分明、可爱善良、勇于向旧传统和旧势力行为说不的凯蒂,是极具女权主义形象的女性代表。她不准任何人欺负自己有些痴呆的弟弟——班吉,并且揭露她母亲的虚伪,敢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她爬到树上勇敢地去探视死亡,领导男孩子们,认为“自己主导一切”,可以做男孩子们做的一切事情,像哥哥昆丁一样去上学......这个时期的凯蒂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她所处的时代是男权主义社会,但她小时候的叛逆与张狂本色,没有触碰到资产阶级男权统治的利益,因为对应她的男孩子们也都没有自己的“底气”。

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指出,女人之所以为第二性的,是因为男人为第一性,前者永远在后者之下活动。这些内容对应于人类历史上长久存在的农业文明,因为妇女体力上弱小,故在生理上导致劣势。但凯蒂并没有在这一时期显示自己的“失语”,反而领先于同时期的男生。尤其是在与班吉相处的时候,凯蒂会安慰和照顾班吉,说:“你是不是可怜的宝贝儿呀。”“你是不是又找回了凯蒂呀”。面对弟弟班吉对于自己结婚的“不满”和闻不到“雨后树叶般的清香”而产生无缘无故的哭喊与吵闹时,凯蒂给予他极大的宽容。当杰生等人欺负班吉时,凯蒂总是会勇敢地站出来保护这个“异性”。在这时候,凯蒂精神上是独立的,女性主义批评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女性形象,且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所努力倡导并建构的“积极”的女性角色。

二、长大失贞的悲哀

长大后的凯蒂想着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尽快脱离这个家族,因为她知道在这样的家族里,自己根本没有经济地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重要观点就是 “经济基础论”,有了独立的经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格,才能平等地站在同一地位上与男性对话,受到尊重,从家庭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当凯蒂作为真正的女性,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去体会作为一个“女人”的甜蜜时,她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她的第一次愛情中。但这种对于性爱赤裸裸的追求却遭到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强烈反对及扼杀。可她没有屈服,反而用行动向权威和男权势力发起挑战,但却遭遇了别人的背叛。她的失贞给这个即将崩溃的家庭致命一击,未婚先孕又使她丧失了在这个流通体系中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个“堕落”的女人,在男权经济中她已不能作为有价值的货币来流通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根源,具体说来就是,基于经济关系产生的财产私有制(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才会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关系)和阶级压迫才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没有独立经济地位的凯蒂,就像被“物化”地附属于男性,只是一件玩具。在资本主义父权制度的影响下,女性遭受着来自阶级和性别的双重压迫,实现解放的难度堪比登天。应该说凯蒂原本能够像男性所期待的那样,在男性享乐的利益中作为一种交换物品而流通,但由于失去了自我,失去了那“空白之页”,便无法合理地存在,只能一步步走向堕落。

三、最后自我毁灭之路

凯蒂结婚后被赶出家门,不能与女儿相见。她的兄弟杰生眼睛里只看到钱,毫无道德可言。因为凯蒂婚姻的失败断送了杰生在银行的工作,所以在杰生眼里,凯蒂是十恶不赦的“恶俗妓女”,他迫使凯蒂远离家庭,沦落他乡,并百般折磨她的女儿小昆丁,在两个女人面前将自己男性至高无上的权威发挥到了极致。他让凯蒂只是在马车拐角处远远望一眼女儿,“我说了让你看她一分钟,我让你看到了没啊?嗯?你看到了没啊?”这样蛮不讲理的充斥着男权思想的思维,代表着资产者们的价值标准。杰生只相信钱,他什么都不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与揭露。

最后,凯蒂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不是堕落,便是回来”,但是凯蒂根本无法回来,因为她失去了“她已有的筹码”,只有堕落,凯蒂最终成为了纳粹军官的情妇。盖尔·卢宾在《女人交易》中提出“由于不对家务劳动支付工资,妇女在家庭中的劳动为资本家实现最大的剩余价值作出了贡献”,如果这一“剩余价值”消失殆尽,则妇女的价值更是无所彰显。凯蒂远离家庭,没有承担家务劳动,所以就没有经济价值可言。这就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丈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是女性解放的程度。所以,要想取得社会的进步,必须首先取得女性的解放。

四、结语

正如《喧哗与骚动》中迪尔希曾说“我看到了初,也看见了终”,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自我意识是女性认识个人的需要,是合理的利己主义。从凯蒂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女性要想获得幸福,不能把希望寄托于男性,也不要寄托在婚姻上,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劳动”是生产力,是创造经济的根本,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很难有独立的人格,也就失去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这就暗含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女性不可能完全实现自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促成女性真正的解放。

(河北大学文学院)

篇10: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有同感,特别是在第一章的内容,很多混沌的片段让你摸不清思绪,甚至于当我知道叙述者班吉是一个本身没有逻辑思维的低能儿时,我才恍然大悟,然后一段段回忆的片段,就像他手中被打乱的拼图,他看见相似的地方,就接在一块儿。原本的很多故事,于他而言只有一个,就是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的故事。我们不能说白痴没有情感,只是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沉疴和悲戚,又怎能像常人那样如流水般涓涓而来!

当昆丁打算自杀时,福克纳先生生动地传达了一个临死者的心理活动——他很痛苦,昆丁不能忍受自己心爱的妹妹失身的残忍现实——现实是他爱家族的荣誉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所以他选择自杀,以此来终止那无止境的如陷深渊的痛苦。我不知道能不能用堕落这个词来形容凯蒂,不知道昆丁会不会答应。凯蒂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有她挚爱那天生被上帝啃了一口的小弟弟班吉明,但上帝从来就没有说过善良的人是不会堕落的,就和她的家族一样,和她所处的环境一样,她的没落给这个原本就没有太多欢乐的家庭带来了剧痛,变得更加伤痕累累!

在第三部分,我们则可以看出杰生的性格。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自私鬼,现实得很,冷酷到底。他恨因为凯蒂的事情要丢了自己的差事,当康普生先生去世时凯蒂去到父亲的坟地上并要求看自己女儿的时候,哪怕只是一分钟,杰生还要恬不知耻地索取一百块钱的交易费。凯蒂汇给小昆丁的赡养费,竟然被杰生吞掉了。他自以为对小昆丁的教育极负责任,实则毫无爱心,甚至因为小昆丁母亲凯蒂和她的品行不端缘故而称其为小娼妇。真不敢想像如果没有凯蒂的汇款,小昆丁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凄惨,甚至会连杰生假惺惺的关爱也得不到施舍。

篇11:《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我竟未曾有闻,井底之蛙,浅陋立显。

同一部小说,有人对作者的艺术技法条分缕析;有人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构故事诞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样猜测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还有人拿它与别的小说做一番可有可无的比较。这几者,当属于职业评论家之流。

而我读小说,仅限于故事本身和语言文字。如同欣赏美人,不宜用手持手术刀的医生的眼光;欣赏美景,不宜用科学家解释眼睛成像的方法。

初读《喧哗与骚动》,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这样组织的。后来才知道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小说中的这个家庭,让人感觉不到温馨的气氛,尤其是病恹恹的怨天尤人的母亲,看不出她对四个孩子一丁点儿的关心和爱。而父亲不善治家,嗜酒贪杯,读了许多书,受几本古希腊人书籍的影响而无比消极,他的消极影响了长子昆丁。次子杰生是一只冷血动物,他当着黑奴小孩的面将巡回乐团演出的门票扔进壁炉烧坏,也不肯送给这个对演出十分向往的可怜巴巴的孩子。女儿凯蒂和黑人女佣迪尔西是给这座房子带来一点温情和阳光的两点火种。前者虽然风流成性,从她对痴呆小弟的态度上看,她比徒有大家闺秀外表的母亲强多少倍。黑人迪尔西,她那种黑人特有的博大的爱,在作者笔下,简直像一个高尚的修女或者崇高的圣徒。最让人难忘的,当然还是小说的语言。有一些诗一样跳动的语句,片面夸大了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恰如其分的烘托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复杂了心情,或者突出了某种细腻的感官感受。

在《喧哗与骚动》各人物中,康普生太太的儿子班吉,这个《喧哗与骚动》里的白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塑造班吉这个人物时。福克纳只能对人类感到悲哀,感到可怜。对班吉那是谈不上有什么感情的,因为这个人物本身并没有感情。福克纳曾经说:“对于这个人物本身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有些担心,不知我把他塑造得是否可信。他不过是个作开场白的演员,好比伊丽莎白时代戏剧里的掘墓人一样。他完成了任务就下场了。”班吉谈不上好也谈不上歹,以为他根本就不懂得好歹。他的理智不健全,他连自私都不懂。他是一头动物,他不是感受不到温情与爱意,不过就是感受到了也讲不出名堂来。他发觉凯蒂变了样以后,正式因为温情与爱意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咆哮如雷。他失去了凯蒂,可是因为他是个白痴,所以连凯蒂已经失踪了都没有理会。他只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落得剩下一片空虚,使他感到伤心。他要设法填补这片空虚。他除了凯蒂丢弃的一只拖鞋以外什么也没有。这只拖鞋就寄托着他的温情与爱意,当然这几个字他是说不上来的,他只知道这说不出的东西已经没有了。他之所以弄得肮里肮脏,一是因为他脑子不管用,二是因为他觉得肮脏也无所谓。他个分不出好歹,也辩不出肮脏和干净。这只拖鞋给了他安慰,其实他已经记不得拖鞋本来是谁的,也记不得自己因何而伤心了。这是假如凯蒂重新出现的话,他恐怕也认不得她了。

篇12: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从作者福克纳谈起,可连线于伍尔夫、普鲁斯特、马尔克斯、莫言、乔伊斯等作家,意识流界中的大师普鲁斯特最特别的一点的将艺术与小说高度结合,文字间拥有大部分人只有童年时期才拥有的高敏度和对美的感知能力。相较于伍尔夫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的实验性意识流,福克纳的意识流更能带动读者的情绪。而同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作家,福克纳算是马尔克斯的导师,其成名作《枯枝败叶》也是公认模仿福克纳的作品,《百年孤独》里不乏有《喧哗与骚动》的影子,马尔克斯将意识流引入魔幻手法同样从家族的衰落为基底写作,且《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苦杏仁的气味总是令阿里萨想起命运受阻的爱情,《喧哗与骚动》里也借用嗅觉去体现人物的感受,忍冬的香味,树的味道,金银花的香味等,借着香味在混乱的意识中体现情节走向,对美好而虚无的事物的挽留。莫言的《球状闪电》是一部模仿福克纳意识流风格的小说,但莫言无论魔幻还是意识都更偏重于现实。

以上是本人才疏学浅对意识流代表作家的一点拙见,此外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直没读完,下了三次决心依然没读完,另外一位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也是望而却步。

从《喧哗与骚动》作品谈起,里面的文字对作者、读者和译者来说都存在难度,福克纳高超的写作技巧体现的淋漓尽致。刚开始阅读第一章时很多人都感到困难,如果先提前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再跟随几位主人公的意识游走,便能够在过程中体验快感,但我个人更偏向于先盲读再重读,避免主观先入为主。

昆汀部分的文字技巧如同海啸般狂卷汹涌。这部分的开始就表明了时间在这里是空白的,当时父亲告诉他:“我把这个表送给你,并不是要你能记住时间,而是希望你可以时不时地忘记时间,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力气用来试图征服时间。他说,因为时间是无法征服的。时间不战而胜,赢得不费吹灰之力。这个战场只不过是向人类展示他们自己的愚笨与绝望。”

本书前三章分别以班吉、昆汀、杰生三兄弟的视觉围绕家庭尤其是凯蒂这个角色展开叙述,三章分别用了三种不同语言风格。虽然每一章节描写的是同一整体但正所谓兼听则明,只有再综合最后黑人女佣迪尔希视觉的补充与作者的附录,才是完整的乐章,人物形象才完整立体地跃然而出,对整个家族的悲剧走向才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篇13:市场危机喧哗与骚动

在这场新的市场较量中,博弈的主力竞争只能是大型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如何采取科学的扩张方式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保证商业资产和经营管理良好的同时,培育和提升企业自身在同业竞争中的核心实力,将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型商业零售企业能否在零售市场上长期保持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国际产业巨头们带着全副武装向中国这块零售领域气势汹汹冲来之时,当中国的市场日益向买方型市场演变之时……中国的终端零售市场,必将呈现出持久的喧哗与骚动。

在痛苦中历练

2006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一篇文章《鹰的重生》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在这篇被媒体冠以“我的自省与救赎”之名的文章中,李东生感慨至深:“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必须把旧的、不良的习惯和传统彻底抛弃,可能要放弃一些过往支持我们成功的东西很痛苦,但只有放弃,我们才可能重新飞翔。”蜕变是痛苦的,对企业、对全体员工、对企业家本人都一样。但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时候企业还必须要经历这场历练。像鹰的蜕变一样,重新开启企业新的生命周期!

今天,中国企业所处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有变革就有困境,有困境就有痛苦,中国市场的优势并不等同于中国零售企业优势。在众多外资企业利用中国的市场与成本优势开疆拓土和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却日益陷入困局之中……

●中国市场的优势并不等同于中国零售企业优势

在中国对外资企业刚刚全面开放之初,中国企业在家电、手机、日化等行业一度成功的现象并不能表明它们有多大的竞争实力能与外资抗衡,而是本土优势,低端市场定位,以及跨国公司还未真正进入。而现在随着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企业传统的本土优势趋于消失。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日趋重视和向中低端市场的全面渗透,中国企业不仅难以撼动其高端市场地位,相反却是自身的低端市场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在中国,众多企业还难以跳出价值链低端的环节。

夸夸其谈地去议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都没有实质性意义,片面孤立地去评判甚至责备企业和企业家更不应该。这根本不是企业“不想”、“不为”的问题,而是这一困局的形成与这一过程的经历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渐次提升注定是对一代、两代乃至数代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艰巨考验,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也必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产生。

之所以认为中国市场的优势不等于中国企业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的资源、市场、成本优势下,相当一批本土企业患上了“养尊处优”的软骨症:机会主义的投机心理;关系、机会、资源经营的路径依赖;价格战、营销战、人海战的粗犷打法……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于当你真正意识到问题的重要并想改正时,已是“时过境迁”、“有心无力”,不是不为,实是不能。而这正是相当一批企业难以走出困局的真正命门。

一个国家的市场优势不仅应当体现于外在的要素层面,更应当体现于内在的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中国劣势”而非“中国优势”。一个发人深思的例子就是中印两国企业、经济的对比:经济总量只有中国1/2的印度目前已拥有一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而创造了全球“经济奇迹”的中国却尚未产生出几个源自本土的世界级企业。

中国毫无疑义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尽管不同机构和人士预测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是,中国企业能吗?

从粗放到细微

伴随着国内外零售商的不断进入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日趋成熟,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粗放的扩张转向细微的“金字塔管理”,硬性店铺数量的比拼已经失去了意义,追求单店绩效和利润率的提高才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AC尼尔森零售商服务总监陈俊良指出,零售企业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和局限,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在竞争全面压境之前预知未来的发展态势,包括不断变化中的各地消费形态和购物趋势,优化产品组合和品类管理,提高单店客流量和客单价。

零售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行业,管理人员每天需要做出的决策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然而,企业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解读消费者、如何让消费者比较衷情于自己?

包括沃尔玛、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它的消费者是谁,能不能用高质量的产品、相对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满足所设定的客户的需求。消费者不断变化,其要求也总是在变化。企业只有以前瞻性的眼光引导并把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才能保持自己在市场的一席之地。

未来的零售业的竞争不是规模的竞争,而是如何争夺消费者的竞争。“顾客至上”不应该仅仅是个口号,更应该是企业的经营宗旨、经营理念。对所有的零售商来说,了解消费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其最应该关注和最应该做到的。

零售企业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每个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但要做到绝对低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永远走在最低价的边缘,就必须在采购、管理以及物流等各方面降低成本,把利润扩大到极限。

成本控制是连锁经营前进的轨道,低成本是防御相持阶段必备的条件、是生存的机会、反攻的希望。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商品是一条出路,因为超市开发出自有品牌,无须支付任何品牌使用费。而且自有品牌商品是超市直接从生产厂家定购,省去了很多销售代理的中间环节,提升了利润空间,甚至可以改变超市在供应链中的地位。

中国的零售业必然会朝着低成本、低利润和大作业量的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企业的人才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物流管理等信息整合,实现以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一体化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供应链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物流配送水平和顾客满意度是现今大多数企业应该奋斗的目标。

没有完善的内部结构体系,航空母舰也许黯然沉没;没有坚实稳固的基础架构,摩天大楼可能轰然倒塌;没有充分享受零售业信息资源所带来的益处,企业辛苦累积的信息资源只能孑然成岛,四处散落,到头来惟有一声叹息。

攘外必先安内

危机是预料之外的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危机了。

随着危机的发生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总结出一套危机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各种成功应对危机的案例证明企业能够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地去面对公众、客户、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但是,很多企业在对外部应对做足准备的同时,却往往对内部应对掉以轻心,让最柔弱的地方反而缺乏保护。“外伤易治,内伤难防”,堡垒一旦从内部被攻破,对企业来说,往往也就失去了挽回的余地。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众多的企业发现稳定成长的温床已经不复存在,或大或小的危机随时可能在企业前行的过程中出现。企业内部管理和沟通不善会导致混乱或纷争事件,如联想“裁员风波”;企业产品被发现存在缺陷会引发召回事件,如索尼“彩电召回”;企业核心经理人团队的集体出走会导致企业伤筋动骨、大伤元气,如创维陆强华团队的“集体出走”;企业广告宣传不当和文化冲突会引发公众危机事件,如丰田“霸道广告”发生;企业违法操作会引发触犯法律事件,如健力宝老板“张海被拘”尴尬。种种危机事件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的企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出现重大危机而使企业运转戛然而止。

●众多的企业已经发现稳定成长的温床已经不复存在,或大或小的危机随时可能在企业前行的过程中出现

●残酷的现实让企业越来越认真地去思考,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的发生

据美国公关专家对部分著名公司的调查,80%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发生危机如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有14%的企业承认,曾经经受重大的危机。换言之,危机对于企业来讲,绝不是偶然的不幸遭遇,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紧急状态。

残酷的现实让企业越来越认真地去思考,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的发生。过去,在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时,很多企业选择遮掩和逃避,而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信息极度畅通的年代,“蝴蝶效应”越发明显,任何一个地区发生的任何一个事件都存在以即时性的速度被别的地区所知晓和掌握的可能性。加上舆论的强大挖掘力和引导力,对一个企业而言,哪怕一个如浪花般微小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惊涛骇浪,而其持续性、爆发性、危害性更愈发严重。如果应对不当,轻则企业形象受损、销售业绩下滑,重则酿成灭顶之灾,使企业多年的苦心经营和心血积累毁于一旦。

当危机发生时,企业总是更多关注于来自外部的威胁,更多倾向于应付外来的压力,而往往忽视了内部可能存在的破坏力。虽然这种破坏力往往不是主观产生,并且以企业为破坏目标的,但其一旦在关键节点上爆发,或者积聚了足够的能量,就必然会让处在危机中的企业雪上加霜,并很可能在企业缺乏防备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造成企业危机时刻其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企业在忙于应付外部各方力量时,忽视了对员工的关注,造成员工的不安与茫然。在缺乏安抚和引导的情况下,往往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比如员工对外透露容易引发误解的敏感信息,或者公开对外表示内部的动荡,这都会使得企业针对外部的危机应对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危机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时,如何从内部加强企业的抵抗力,让企业能在无内忧的情况下安心应对外患,是企业危机应对的首要任务,更是成功渡过危机的前提。

打破壁垒实现优化

在一条街上,如果左面是沃尔玛,右面不远处肯定还会有一家大型超市;如果右面是流行百货,不远处就可能开着一家时尚百货。中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争夺市场的战争时代,这个战争和金融战一样,都是没有硝烟却激烈异常的战争。

我国在对待零售业对外开放问题上,存在严重的两难选择:外资零售企业的国外资本带入掩盖了其对国内信贷资金和供应商资金的占用;外资零售企业增加中国商品采购量掩盖了其间接控制中国工商产销链;外资零售企业在综合零售领域的低占有率掩盖了其在高成长性、现代性零售领域的高占有率。

零售业是连接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控制了零售终端就可以控制生产、消费领域。若外资零售企业垄断了中国零售市场,将导致政府对流通渠道控制力的丧失,我国工业企业将沦为外资零售企业生产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商品流通则带动巨大的现金流,将直接危及国家金融,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零售业要想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必须加紧制定一系列的市场结构优化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业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我国零售业中少数业态过度进入以及过度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形成了过度竞争的态势。如果能通过零售商之间的并购、业态转型和破产等零售商退出行为减少过多进入的零售商数目,一方面可以给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绩较好的大中型零售商留下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分散的零售产业资源适度集中起来,促进大中型零售商低成本地快速成长。

在国内零售企业并购中,地方政府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拉郎配”现象比较严重。如“华润”入主江苏苏果超市,江苏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吸引华润的投资只好做出较大让步。而外资企业也正是看到了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需要,因此,其收购、控股国内业绩优良的零售企业时,首先不是直接与目标企业进行谈判,而是与当地政府进行讨价还价。笔者并不是说引进的外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不如国内零售商,但至少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并不一致,有时难免会为了“全局利益”而牺牲企业的“个别利益”。

另外,在外地企业并购本地零售企业时地方保护主意的出头也很明显,本地零售企业被并购后,原来自己任命的经营管理人员将失去职位,甚至职工要被精简。同时,外地并购者不会并购业绩差或濒临倒闭的零售企业,而愿意并购目前业绩较好的企业,这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此外,地方政府还想借助业绩较好的零售企业带动业绩不好的本地零售企业,自然不愿让外地企业并购本地业绩良好的零售企业。

实际上,只要操作规范化,由国内其它地区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绩优良的大中型零售商并购本地的零售企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企业的长期负债,提高既有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且有利于打造地方政府引进资本、技术等的“良好形象”。

所以,从积极推进国内零售商规模化、市场结构优化以提高零售业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杜绝地方政府在零售企业并购中的“不当介入”,扫除国内大中型零售商规模扩张的体制性障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国际零售商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大型国际零售商的国内市场饱和,急于寻找海外市场之外,零售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渗透性的加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零售业对外投资的推动力。从国际零售商业资本流向看,中国零售市场由于其庞大的潜量而被置于很重要的地位。

20世纪末全球制造业转移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而新一轮全球争夺市场的战争也已经展开,企业间的较量则已经演变为市场的争夺,中国零售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战略、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篇14:《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隐时现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福克纳;叙述时间;心理时间;昆丁之死

一、小说的叙述时间

《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主要共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是用具体时间来表示的:第一部分(即班吉部分)的标题是“1928年4月7日”;第二部分(即昆丁部分)的标题是“1910年6月2日”;第三部分(即杰生部分)的标题是“1928年4月6日”;第四部分(即迪尔西部分)的标题是“1928年4月8日”。一方面作者别出心裁地将4个不同时间设为4个部分的标题,同时,也更加巧妙的是这4个具体的时间都与《圣经·新约》中所记载的基督在人间最后几天的遭遇相对应:班吉部分的1928年4月7日恰是复活节前的星期六,杰生部分的1928年4月6日与基督受难日相对应,昆丁部分的1910年6月2日与圣经神话中的濯足节相对应,迪尔西部分的1928年4月8日与复活节相对应。

小说的这4个部分在时间上与宗教神话故事相对应、重合,“以基督庄严圣洁、轰轰烈烈的一生来反衬康普生家后代自私、得不到爱、受挫、失败、互相仇视的生活……‘把现代人的生活和基督的神话相比较,赋予它一种人类普遍命运的色彩’”。但同时以耶稣的圣洁和复活来反讽康普生家族的衰落和颓败,寓意南方大背景下的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已无法回到昔日的繁荣,在现在文明的激烈冲击,旧日的淑女观和封建大家长制也随之衰落。

二、小说中的心理时间

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时间超越了自然时序的限制,令人难以捉摸。福克纳的时间并非历史的、时钟的时间,他的时间是一种流动状态,只在个人身上存短暂的体现,是一种超越时钟时间的心理时间。法国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享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心理时间学说认为,人的情绪、思想和意志犹如一股连绵不绝的动流,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这股动流包含了人在任何特定时刻内的全部意识。他认为,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条直线表示的钟表时间是一种刻板,机械和人为的时间观念,只有心理时间才是真实和自然的,他明确指出,时间并不是许多单独、独立和分散的分秒单位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并与意识融为一体的“具体过程”。他强调真正的时间应该是意识和心理过程上的时间。

这种意识和心理过程的真正时间在康普生家族的三兄弟身上,也就是书中的前3位叙述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福克纳运用心理时间深入3个康普生兄弟的内心世界。在第一部分中,福克纳运用了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习惯和交际式的语言,别出心栽地模仿出一个白痴的感觉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混乱无序的精神世界。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揭示了昆丁的复杂感情及他对现实世界的意识反应。在昆丁的世界里,过去与现在,道德与堕落、荣耀与耻辱成为互相抗衡的势力,形成了其内心世界情感冲突的基础。他试图在喧哗与骚动的世界中建立自己的秩序,然而他在困境中难以自拔,最终以自杀来逃避严酷的现实。小说的第三部分,杰生以自我得失为准则来衡量一切行为,他的世界完全建立在唯利是图的原则之上,他无视南方道德传统,对家族的荣誉也不屑一顾。在小说中,福克纳运用心理时间,以内心独白的形式揭示了美国南方庄园主阶级代表的康普生家族的3个儿子的心态与意识,展示了书中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与视角,成功地将三股意识流交织一起,在纷乱与混沌的叙述中道出了小说的基本事实与内容,展示了小说的主题与内涵。

三、时间作用下的昆丁之死

福克纳把悲剧的人生抛到了时间的存在上面,作品中受时间困扰最大的就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昆丁。福克纳在小说的开头前就毫不掩饰地把时间这个概念凸现出来,突出了悲剧主人公为时间所困扰的处境,在陷入时间的思考中难以自拔的同时,他的悲剧更主要的是总在设法控制时间和时间搏斗。在昆丁看来,时间代表着现实的力量,不断扼杀人类传统,无助的人类惨遭时间的催残,个人无法征服它,要么顺从它,要么被它辗碎。但可悲之处在于纵使砸碎了手表,拧掉了表针,表仍在不停地向前走,他的反抗,依然毫无用处,小齿轮竟不知发生了什么变化,仍在走着和响着,时间依旧在流逝,他依然被困扰在时间之中。那么,在昆丁的意识中时间又是什么呢?准确地说,就是己逝去的过去和正在抛却的现在。把时间看作过去和现在也就抹去了时间的未来指向,而没有未来是昆丁在时间中痛苦不堪的根本原因。于是,昆丁精心选择了自杀时间和地点后,平静地走向了死亡,昆丁的死亡是在时间的催促下实现的,那些钟表以及手表等的咔哒咔哒声加速了昆丁的死亡。

综上所述,《喧哗与骚动》整个故事着实是一部感人泪下的悲剧,但福克纳独具匠心的时间表达方式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无限魅力。通过时间的纵横交错,福克纳把南方人的纷乱复杂的情思纠葛与内心的情感沉积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摆脱了传统的以钟表时间为顺序描写故事情节展示人物形象的影响和束缚,充分地显示了其对时间的非凡的驾驭能力和艺术才华。通过对时间的处理使其成为表现内容和主题的重要手段,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Danow David K.Models of Narrative: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

[2]Messent Peter.Time and Narrative:Faulkner’s The Sound and the Fury[M].Hampshire:Macmillan,1990.

[3]Marcus Cunliffe.The New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1900[M].Peter Redrick Books,New York,1988.

[4]Hoffman,Frederick.J.William Faulkner.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5.P51.

[5]Faulkner,William.The Sound and the Fury.New York:Penguin Books,1985.

[6]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上一篇:人事文员工作心得下一篇:同桌作文5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