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2024-07-18

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精选10篇)

篇1: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1、工作平台建设

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各社区居委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要有单独的办公场所,有与工作相适应的基本办公用具,配备电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辖区内至少有一个“社区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并配备不少于10件(套)健身、娱乐器材。社区工作站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包括岗位责任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同时规范社会化管理业务操作程序。办事须知、工作流程和服务指南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2、人员队伍建设

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机构工作人员、社区退管专管员要牢固树立为退休人员无私奉献的思想,积极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具体业务工作。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社会化管理服务业务,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本领。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县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将分别在上、下半年举办两次社会化管理服务业务培训。

3、强化目标管理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要达到95%以上,居住在县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要达到100%。根据下达的社会化管理工作目标,各镇要建立全年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规划,并有相应的工作措施。开展各项工作前要有方案,工作中要有调度,工作完毕要有记录。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要结合实际,多创“亮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县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要善于发现、培育、推广“亮点”工作模式。

4、规范基础管理

对新进社区退休人员,要及时上门走访,发放《南陵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要通过入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摸清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各类基础台帐,完善各种信息数据,做到数字不重、不漏、不错,科学准确,并及时输入计算机。进一步规范工作活动记录,按照统一要求,做到各项工作和活动记录详细,归档合理。

5、养老待遇认证

把社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供养直系亲属领取生活费的资格认证工作,作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辖区内资格认证一个不漏、不发生一起冒领行为。继续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险和社会化管理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协助企业退休人员家属办理丧葬补助金和供养直系亲属手续。

6、组织党员活动

建立退休人员党组织,定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退休人员党员政治思想工作,发挥退休人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为社区建设再作新贡献。

7、开展文体活动

充分利用现有文体资源,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经常性地向退休人员开放。尚未建立退休人员活动场所的镇和社区,要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和辖区单位支持,尽快解决退休人员活动场所。指导、支持退休人员文体兴趣团队,经常性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做到各项文体活动有计划,实施有方案,事后有总结。加强对退休人员自管小组的指导,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各类文体活动。

8、做好医疗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要与辖区医疗机构联系,为方便退休人员就医建立绿色通道。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退休人员到指定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在退休人员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9、坚持“四个必访”

对重病住院、家庭重大事件在知情后48小事内要上门慰问,对死亡的在24小时内上面慰问并留置申领丧葬费、抚恤金等材料,在重大节日要对辖区内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探索“四个必访”工作经费来源和支付办法。

四、保障支撑

1、切实加强领导,确保争创活动顺利推进。各镇就业保障工作机构、各社区居委会要将开展争创省级、市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按照芜湖市企业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考核标准,逐项进行落实,确保争创活动顺利推进。

2、注重工作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在争创活动中要注重工作实效,注重过程,严禁弄虚作假,不搞一刀切。年底县社保中心将组织对全县社区居委会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考核,对条件成熟的统一进行省级、市级示范社区申报。

3、及时总结经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镇就业保障工作机构、各社区居委会要认真总结,争创省级、市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做法、经验,以便及时加以推广,全面提升我县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4、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工作创新、成绩突出的社区居委会进行表彰,同时工作经费与工作成绩相挂钩。

篇2: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办事事项: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服务

受理部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设定依据:增委办法2005[12]号

时 限:法定时限:1 工作日; 承诺时限:

收 费:无

咨询电话:8277608

3所需资料:

1、本人(不能代办)

2、身份证

3、退休证

篇3: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统筹管理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政策推进存在行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

从各地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情况看,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工作的进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现象。有的省市社会化统筹管理率已达到50%以上甚至100%, 而有的省市还不足10%, 甚至尚未启动, 有的重点联系城市已全面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社会化统筹管理, 在68个省级重点联系城市中, 有18个不足10%;从行业来看, 国有中小型企业及破产改制企业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较顺利, 中央所属的国有企业仍执行中央退休人员管理政策, 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存在这种行业、地区不均衡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的多个主体, 省、市政府和企业都存在认识上的距离, 从而导致政策推进不均衡。实践证明,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统筹管理的相关政策、重要意义认识越到位, 推进力度则越大, 效果越好。

2. 政府、企业、社区工作缺乏协调。

现阶段, 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在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协调开展工作方面存在不足, 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历史原因。有些地区是在社区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起步的, 同时这是一项新的工作, 工作内容和标准还不很明确, 没有可借鉴的工作规范, 制约了政策推进的质量。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才能实现顺利过渡和健康发展, 尤其在社区发展不平衡、不健全的情况下, 现阶段主要依托社区实行管理是不现实的。三是政策的推行。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 没有形成完整的操作链, 各政策执行主体的义务、职责和要求落实不足。在政府方面, 主导、引导和扶持作用有待加强;在企业方面, 态度消极不能负责任地履行好过渡时期的职责;在社区方面, 未准备好接受庞大的退休人员队伍的条件, 从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人力配备、职责任务到社区硬件条件均没有良好的基础。

3.客观条件不成熟。

客观条件不成熟造成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仍处于粗糙、笼统的状态。一是管理队伍力量薄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渠道多、素质参差不齐, 难以承担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 加之人员编制尚无法进入公务员系列, 承担最基本单位角色的社区工作人员身份不明确, 相应的工资、福利等无法保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管理资金来源的固定渠道, 政府投入机制不健全, 而社区筹措资金的能力有限, 开展工作往往因财力捉襟见肘而受到影响。三是规范管理不到位。工作职责、管理服务内容、工作制度还不健全。由于此项工作是新事物,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循, 目标细化工作有待于各方共同探索。四是未能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发展福利事业。我国的国情决定, 政府不能独立包揽养老事业, 而非政府资源的潜力巨大, 完全可成为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 从集体到个体应形成“福利事业大家办, 福利成果大家享”的共识, 共同参与这项工作。

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统筹管理工作的办法

1.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已取得成绩, 解决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和医疗费的初步保障问题。但更为广泛、细致的服务管理工作, 要逐步由社区承担下来, 使之成为全面实现针对退休人员经济、生活、精神慰藉需求的社会最基本保障单位。目前针对社区工作的公共政策不多, 许多社区工作也是依据有限的上级文件摸索着。现实情况迫切需要出台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政策和为社区提供可能的支持发展政策, 尤其要充分研究当前社区发展理论, 充分掌握社区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充分解析社区管理概念下可能的一切服务模式和途径, 并组织专家小组, 给予具体的指导。特别是对退休人员福利事业的规范化建设, 应从基础做起, 抓紧制定各类退休人员福利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年检办法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标准、职业资格认定办法等, 尽快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 保证以社区为中心的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老人服务保障体系快速有序发展。总之, 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应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权力下放、加强指导, 调动起社区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促成小政府、大社会福利模式的形成。

2. 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 是管理体制上的一种变革, 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退休人员的观念转变也要有一个过程, 一定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广泛宣传社会化统筹管理的意义, 还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有关政策讲座、组织退休人员参观社区等多种形式, 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及时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特别是让退休人员清楚地了解, 实行社会化统筹管理只是管理服务职能的转移, 是把本应由社会负担的工作归还给社会, 而不是原单位把他们推出去不管。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 他们在社区将会得到比原单位更加全面的服务。

3. 明确社区管理机构的地位。

社区基层组织是城市的基层行政单位, 本质上属于非政府组织, 但目前承担着政府的部分社会职能, 与政府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加上社区发展的先天不足, 完全走非政府组织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社区基层组织的建立健全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和监督。社区基层组织的地位要明确, 即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运作, 减少管理层级, 直接由区政府来协调全区的社区统筹发展问题, 这种制度安排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需要的。由于社区建设底子薄、资金不足、人员质素偏低、发展能力不强, 因此仅靠社区自身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现阶段, 社区基层组织应以政府最基层单位的形式存在, 从制度上解决社区发展资金的来源问题, 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指导能力。在起步阶段还需要强化政府职能, 这是顺利过渡到成熟的非政府自治组织的需要。

4. 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管理。

社区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与当前社区的实际地位不相称, 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也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街道、居委会的编制既不在公务员系列也不属于事业单位, 更没有明确其是非政府中介组织, 社区工作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二次就业的岗位, 这些人员应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二是社区机构设置随意性较大, 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 有些按居住地划分, 有些按单位划分, 街道下属各社区的发展很不均衡。因此对社区工作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 首先应明确其行政隶属关系, 赋予其行使一定政府职能的权利, 并确认社区组织的社会地位,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到社区事业中来;其次, 区以上的社区划分要合理, 要充分考虑社区之间的平衡关系, 考虑资源共享、协调发展问题;最后, 要规范社会化统筹管理工作的基本形式和目标模式。

5. 改变资源分割的状态, 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 社区参与的主体可分为三类: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和驻社区的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社区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 大多依附于社区中的这些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发挥社区内能调动的一切力量, 提倡社会福利大家办,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主要做法:一是利用闲置资源建立服务机构。社区应与驻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 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 利用它们的闲置资源, 兴办社区服务机构, 如发掘、利用社区单位的闲置房屋、场地、设施等资源, 建设社区的基础设施。驻社区单位也应将所属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 实行无偿或低偿服务。二是引导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社区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是实现社区全方位服务的重要载体, 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依靠政府的单一投入是很难保证的。除政府投入外,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企事业单位以资金、房产、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事业, 并倡导和鼓励民间捐助、社会捐助。

6. 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篇4: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探析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一、前言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职工办好退休手续以后,原企业将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交给社区和城市街道,并由社区的服务组织进行具体的管理服务。同时,养老金也实施社会化发放。1997年,我国在大连等地区首次对企业退休人员试行社会化管理,此后,全国各地也逐渐地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内。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仍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改进提出了相应建议,

二、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层,把企业退休人员划入社会管理范畴能够对促进社会稳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经济的和谐。按照中央要求,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划入社区管理,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系统进行统一协调。这是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对和谐社会机制的充分完善。因为社区是社会的基层,保障了社区的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而稳定社区则必须要稳定下岗和失业人群,退休和待业人群,农转非与农民工人群以及个体与私营业人群。解决了退休人群的社会管理问题,自然能够促进社区的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能够给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充分的保障。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阶段。古语有云“养儿防老”,说的就是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老年阶段都是由后代家庭来承担的,由于家庭与家庭之间在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一些老人没有后代以及子女不够孝顺等原因,晚年生活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实行了企业退休员工社会化管理以后,由国家和社会对这部分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进行管理,能够极大地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使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

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待完善之处

目前已经成型的典型管理模式来自大连、上海、深圳、成都及青岛等地。其中大连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管理核心,上海以社区居委会作为主要的管理主体,深圳以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主体,成都则以社保部门为主要负责部门。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社会化管理的范围还未覆盖企业全部的退

休人员。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范围还不够广泛,其覆盖面还比较低,一般局限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员没有被纳入管理范畴。这部分退休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类是非公经济退休人员。对于非公经济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应尽快解决,因为非公经济目前已经将近占到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半,其从业人员的人数更是超过了公有经济的从业人员,所以,如何扩大社会化管理范围以便覆盖全部退休人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社区和企业的基础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一些社区在组织结构上还缺乏完整性,服务人员的工作经验比较少,社会化管理无论从制度规范上,还是其他一些基础性工作方面都有待强化。虽然目前的社区已经具备了健全的居委会组织、街道组织与社会保障机构,但是组织结构仍然缺乏完整性,尤其是自我服务与自主管理的民间组织以及一些自愿者队伍的缺乏,都给社区的自组织机制的形成造成了困扰,影响了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提升。企业方面,很多企业认为职工退休以后由社区进行管理就是和原单位脱钩了,自己可以理所当然地卸下包袱,于是很多企业都想甩手了之,而社区方面则认为自身的工作本来就已经千头万绪,很难再管理退休职工,所以在二者的交接中会出现彼此不配合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了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推进。(3)企业退休人员还無法得到理想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设施存在用地紧张的现象,很多硬件环境都无法得到满足。退休人员的养老主要还要依靠社区服务来完成,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的存在,社会服务设置很难在城市规划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比如说在一些老城区,资金和土地限制情况很突出,很多社区的居委会办公地已经非常局促了,再要为企业退休人员安排一些公益性活动场所更是难上加难。但在一些城市新的开发区中,这种情况往往会好很多,因为政府在规划时考虑到社区功能完善问题,所以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的条件基本较好。

四、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1)加快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进程。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企业退休人员比重偏大,另一方面,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正不断深入,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停产、破产等现象,使得相应的退休人员失去组织依托与经济基础。所以,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及时足额支付他们的退休费及报销医疗费,并充分实现社会化管理已成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适当加快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推进,目前最紧张的环节当属资金支持的缺乏,所以在推进社会化管理进程时,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各项相关项目的投入与支出。比如,政府应加大服务经费投入,加大社区办公经费、公共设施和办公用房投入。(2)建立有序的管理模式。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服务移交,其次是信息采集与动态管理,再次是社会保险业务的查询与办理及养老金发放,此外还包括企业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与丧葬供养等待遇、对企业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与互助的指导和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社区在进行管理时可以建立五层式管理模式,分别为市—区—街—局—自管小组,这五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内容、管理职责的差异,各层间彼此协调、彼此配合,即使做好资金筹集与管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加强对街道社区基础建设的力度,发展社区服务,做好社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可以通过社区自治等方式逐步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加快进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稳步推进的重要意义。要遵循分步实施及循序渐进的过度原则,社区要先做好社会影响大、人员普遍需求的工作,比如养老金的发放等,还要充分考虑先处理好负担重的项目,比如对退休人员中鳏寡孤独人群的服务工作。总之要依照重点顺序逐步落实好各项工作安排。

五、结语

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养老问题意义重大,我们要看到这一重大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针对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尽快进行合理处理和完善。目前,各地对于相应的管理模式也都有一些探索成果,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探索成果,积极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

参 考 文 献

[1]谭秀琴.浅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J].管理察.2010(24):26

篇5: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协议书

甲方(退管机构):

乙方(退休个人):

根据《厦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试行办法》(厦府

[2000]综091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及《厦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暂行办法》(厦劳发[2000]039号),乙方同意移交甲方实行社会化管理,为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现就有关问题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和义务

1、甲方必须认真履行《试行办法》规定职责,协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及其他统筹内待遇。

2、甲方有义务组织开展退休人员的困难扶助和社会服务工作。

3、甲方应努力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性活动、学习和教育活动,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二、乙方责任和义务

1、乙方必须提供完整齐全的档案材料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填写《企业离退休人员信息表》,缴交社会化管理活动经费。

2、乙方在批准退休后的7日内,持缴交活动费发票到本人常年居住地的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未建站的在区退管中心),填写《企

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花名册》(一式四份),签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议书》。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不得单方面终止协议,若有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市、区退管中心各一份。附件:

1、《企业离退休人员信息表》;

2、《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花名册》(以街道为单

位填写,一式四份);

甲方(公章):乙方(签章):

甲方代表(签章):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见证单位(公章):

代表人(签章):

联系电话:

篇6: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1

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二00二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企业离退休人员要与企业分离。各级政府要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在3年内基本完成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所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服务机构统一发放,大力推进人员由社区管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企业职工办理离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要与原单位分离,人员移交到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进行属地管理,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并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相应服务。

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社区服务的一种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我们对企业职工实行 的是“终生制管理”。从参加工作到退后的养老金计算发放、住院治疗、费用报销、子女入学、家庭邻里纠纷、生老病死等均由其单位负责管理,企业为迎合其职能需要,建立医疗卫生、学校后勤等管理机构,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制,但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新问题:

1、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

1数字来看,1990年我国60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000多万人,据人口专家预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每年还会以3.4%的速度递增,这也就是说我国人口已提前步入老龄化;同时企业离退休队伍的迅速状大,截止于2002年全国已有离退休人员4000多万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数为3300多万,占83%)。国家人口老龄化、企业离退休人员比重大,若仍沿用过去的“终生制”管理,靠企业“办社会”来解决系列问题,显然企业的规模和承受能力已极不适应,特别是反应在煤炭、冶金、农垦等行业的老国有大中型企业身上,离退休人员多,资源贫乏,不但要考虑人力物力的安排,而且又要考虑企业的“老人” 问题,企业背上的沉重包袱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发展。

2、家庭逐步小型化。目前在我国城镇一带,“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基本上被现代小家庭所取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住房紧张的缓解和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家庭小型化趋势还更加明显。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离退休人员家庭出现“空巢”现象,晚年生活的孤寂使离退休人员向组织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帮助。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人单位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后,不宜再承担管理社会保险对象的日常工作,这不仅是社会保障发展完善的一个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解决企业办社会、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4、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在实行破产、兼并、重组时,大部分离退休人员将失去依托。

为解决以上问题,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晚年经济生活,更好地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工作意见,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截止今年7月底,我国已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3374.6万人,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1830.2万人,社会化管理率达到54.2%。

篇7: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区汇报材料

XXX社区东接石板溪社区,西连土街头社区,南抵学院街道四方堰社区,北达葛洲坝街道桥头社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91户,5849人。近年来,社区以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居”的良好局面。XXX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市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示范社区”的光荣称号,曾多次被评为区级“文明社区”。今年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下,XXX社区认真开展创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的工作。现将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摸底,夯实劳动保障平台基础工作

XXX社区共划分13个网格,由13名网格员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创建宜昌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社区成立以劳动保障站站长为组长,劳动保障专干为副组长,全体网格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社区利用网格员上门入户的调查方式,对辖区的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XXX社区现有838名离退休人员纳入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563人,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75人。

同时,XXX社区全面按照信息“五公开”、硬件“七个有”、做好“九服务”的工作要求,配有电脑、电话、打印机、扫描仪等全套办公自动化设备。社区还为辖区离退休人员设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包括:老年活动室、电教室、阅览室、市民学校等。不仅室内的活动场所齐全,室外健身器材也是一应俱全。今年3月XXX社区以“政协委员进网格”为契机,通过宜昌市政协书记李亚隆同志为社区申请到一套全民健身器材,并安装到位,实现社区无健身器材的“零突破”,为老年人提供

了户外的健身场所。

二、积极探索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

XXX社区围绕退休人员政策、管理服务情况、退休人员开展活动及退管工作中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内容制定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以及办事程序,并且上墙公示,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使辖区内离退休人员及时知晓国家相关政策;利用张贴宣传画、走访退休人员,主动上门宣传政策,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为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社区把孤老、伤残、特困的退休人员作为重点走访看望对象,在老同志生病或生活遇到困难,社区主动关心,看望,并建立定期走访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制度。

啊啊啊是西陵造船厂的退休工人,很不幸的是他的独生女儿于今年4月被害身亡。周师傅长期沉浸在丧女的痛若之中。社区得到此消息后,经常上门看望老人。中秋节为周新田送去月饼。重阳节,安排他参加“人福杯”举办的宜昌“一日游”活动,着实让这位老人感受党和政府对离退休老人的关爱。

与此同时,社区积极协助社保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待遇调整等工作;并负责承办辖区内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核查工作,配合社保局化解各种社会保险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年未出现退休人员上访问题。对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减少等情况,做到及时上报、登记。至今未发生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三、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登记工作

2012年7月宜昌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以来,XXX社区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扎实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摸底调查、参保登记、保费收缴、待遇审核等基础性工作。这次政府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惠民政策里面重残二级人员,可享受政府每年100元的基础养老金补贴。家住西陵二路900号的残疾人胡玮今年27岁,为精神残二级,符合这次城乡居民养老100元的

基础养老金补贴的条件。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把政策宣传给她的家人,并及时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胡张的父母激动地说:“有了政府的这些惠民政策,有了社区同志们的关心,我女儿今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截止目前共有基础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员42人,发放基础养老金2520元;参保缴费人员24人,重残未缴费2人,收缴参保资金23800元。

四、以党建为龙头,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余热

XXX社区党委下设三个楼栋党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自管离退休党员106人。社区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老党员的自身特长结合党员“三认一评”,让每位退休老党员认领党员示范岗,签定承诺书设岗定责,分别设立便民服务、治安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岗,实现退休不退岗,更好地发挥老党员的光和热。社区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在今年5月专门成立老年人维权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内开展涉及老年人的维权、调解工作。很多退休老党员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凭借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处理起居民纠纷可谓事半功倍。自成立以来,老年人维权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及时受理、调解涉及到老年人有关的赡养、住房、财产、家庭等纠纷上百十起。

居民李婆婆轮流住在两个儿子家里。今年大儿子不愿意接收赡养老人的义务,发起争执,越闹越大,伤透了老阿婆的心。维权服务队的离退休党员高德珍赶来其家中,拉起家常,讲述李婆婆养儿的艰辛,又从情理和法制两方面对大儿子进行教诲,讲述儿女应尽的赡养义务。大儿子认识到错误,当即表示要立即将老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来好好照顾。

与此同时,XXX社区在西陵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社区内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等五老成员,成立“五老”网吧巡逻队,定期到辖区内的网吧和游艺娱乐场所内巡逻。监督网吧

和游艺娱乐场所经营业主依法经营,教育未成年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进入网吧等服务娱乐业场所。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离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一)社区离退休人员通过社会化管理的方式,真正享受到丰富的精神生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每位离退休老同志的最大希望,同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是使老同志由“闲”到“忙”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居住在珍珠路龙腾佳苑小区的左世霑老人今年71岁,自幼爱好书画,是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会员。今年10月底,她将自己的画作带到社区进行展览,深受居民们的喜爱。社区就此将辖区内爱好书画的退休老人集中起来,在社区成立了“新风老年书画室”。每周三上午定期开放,为老年人提供施展才华,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实现“老所有为”。

社区根据老同志的爱好兴趣,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定期地组织退休人员观看社区、街道、区里举办的各种文艺表演活动,做到每月有活动,每月有笑声。在今年10月23日重阳节当天社区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健康讲座和登山活动,让他们健身强体,享受人生的快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原来一些闲着无事可干,不会消遣时间的老同志,现在都是乐哈哈的,有序的生活着。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钱这个东西不能想得过多,只要身体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今年以来社区共举办各类公益、学习、文体活动共35次。

(二)争取医疗资源,为社区离退休人员免费义诊。健康是离退休人员最关心的话题。我社区多次与宜昌市二医院、宜昌中医医院、窑湾卫生院、长江医院等挂点单位联系,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测体温、量血压、查血糖、听心律和健康咨询的服务。联合宜昌市阳明眼科医院,为辖区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筛查白内障活动。今年为辖区离退休老年人义诊和健康咨询达十余场,共有上千人参加。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一项新的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

继续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础工作的补缺补漏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工作的内容,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根据离退休人员的特点,我们将从点滴的小事入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使他们真心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在行动上自觉支持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工作,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广大退休人员能够安享晚年,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真正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篇8:小议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关键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1 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界定

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对参加社会保障的单位和个人, 提供从社会保险申报、登记、缴费、到个人账户的管理、查询、结算以及社会保障待遇的发放和对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工作。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保障对象与企业事业单位相分离, 社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退休和失业人员由社区组织统一管理。

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开展的。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 要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尽快将目前由企业发放养老金改为社会化发放, 积极创造条件将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 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

就社会保险的管理服务而言, 社会化的含义更倾向于社会属性, 更强调社会保险对象的社会化成员化, 通过改变社会保险模式, 社会保险事务性工作由社会承担这一过程, 最终使社会保险对象成为“社会人”。

社会化的目的应该是彻底分离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 达到对社会保险对象进行完全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

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仅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社会服务的接纳能力, 还要考虑人们的心理接受和适应能力。目前情况下, 应将企业的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分离, 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离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这是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

2 社会保险对象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

2.1 社会服务的范畴

服务对象:离退休人员, 离退休人员是长期退出工作单位, 中断劳动关系的人群, 社会化服务重点应是离退休人员。

服务内容:政治思想方面, 定期组织党组织生活, 及时了解国家时事,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方面, 组织丰富多彩的自娱自乐活动, 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生活方面, 提供适应于各类人群需求的不同层次的便民服务;医疗方面, 由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疾病预防诊治、慢性病防治、老年保健, 建立家庭病床等。

服务设施: (1) 建立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进行各种学习、娱乐、健身活动和公益活动; (2) 设立特殊困难人员养老金社区代发点; (3) 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2.2 社会服务主体社区

社区服务的特点:第一, 服务资金采取政府补助、社会集资、个人捐助、适当收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第二, 组织形式采取政府机构与民间机构相结合, 政府指导与民间机构的创造性相结合, 专业服务人员与志愿人员、社区居民相互服务相结合;第三, 服务设施, 按社区实际需要, 合理布局;第四, 服务项目以社区居民社会生活需要为目标, 福利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企业离退休人员依托社区管理服务分为两方面:一是管理, 离退休人员退出工作岗位意味着和单位的劳动关系、组织关系已经解除, 离退休人员的档案关系、组织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等相应关系应一并移交到社区管理。二是服务, 离退休人员生活在社区, 应该享受社区提供的一切服务和设施。

3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体进程

3.1 建立完善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 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立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奠定了基础。为使工作人员能胜任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各市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积极参与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业务知识的培训, 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保障工作向社区延伸的需要, 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3.2 制定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 为实行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实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使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起步就要迈向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部按照统一要求, 建立了统一的业务流程、采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所需的信息、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基本信息库, 基本符合国家的要求, 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4 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几个需要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4.1 完善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

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条件。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纳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 要建立工作制度, 做到职能上墙, 按照职能开展工作。

4.2 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规范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前提条件。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全国的统一要求,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库。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是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提高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关键。二是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这是对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退休人员联系卡要以街道社会保障机构为单位向本辖区内的退休人员发放。建立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是让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及时掌握退休人员的动态, 建立联系卡也是让退休人员知道街道劳动保障机构的工作职责, 实行双向沟通, 同时还要让退休人员了解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联系卡必须做到纳入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人手一卡。无论是纳入社会化管理的, 还是委托企业管理的都要按照统一的要求发放退休人员联系卡。三是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相组织。进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通过开展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和互相服务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监督我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四是开领取养老金认证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对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提供了便利条件, 各地要通过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对本地区的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 解决长期难以杜绝的冒领养老金现象。

4.3 要加大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

篇9: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一、现状分析

广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自2001年在南宁市开始试点,2003年3月在全区推行至今,已走过了10年历程。截至2011年6月底,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145.76万人,其中纳入社区管理人数已达114.84万人,社區管理率为79.08%。全区14个设区市有11个市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超过90%。

以南宁市(含6县)为例,至2011年6月底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为94.53%,市本级社区管理率99.11%。几乎所有企业退休人员都已进入社区管理。该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采取市、县(城区)政府领导,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管理,市、县社保经办机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服务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模式。102个乡镇、21个街道办事处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335个社区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聘用1-2名协管员作为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随着企业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以及“空巢”老人数量逐年上升,目前社会化管理的服务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退休老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人员的配备不足。目前每个社区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要管几百甚至上千名退休老人,难度很大,实际情况还不止于此。比如,南宁市西乡塘区,已先后接收企业退休人员36133名,有8个社区接收的企业退休老人超过1000人,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到家的问题。二是服务模式单一。单纯依靠劳动保障协管员平时组织看望慰问社区退休“空巢”老人,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调查工作需要,而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看病住院、病后照料等服务需求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弱化的管理功能和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已势在必行。由此可见,创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关键看社区。

二、对策建议

按照国际上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称之为老龄社会。广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西60岁以上人口有603.68万人,占总人口的13.11%,按照这个标准,广西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且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是在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上发生的,既通常学者们所说的“未富先老”。《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这就是近期广西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工作的目标。

全面推进“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也是提高企业退休老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途径。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实现“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目标,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从社区起步,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建立政府主导、民办公助、机制监督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广西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退休人员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生活在社区,需要服务管理也在社区。只有坚持“四项原则”即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机构相结合原则、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原则、专业队伍与自费购买服务相结合原则,确立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大胆尝试,争取吸纳民间资本和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才能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实现养老服务多样化。社区管理和服务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路径,社区管理和服务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目前,广西社区内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由政府主导资助,社区承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社区建立的劳动保障工作站;三是政府投资,部门承办的公办养老院;四是私人投资为主,政府部分注资的养老院;五是私人投资建立的民办养老院。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运行方式,为“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那么,在新形势下,怎样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更多地发挥社区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作用。二是把管理和服务的资源向社区倾斜,也就是多向社区放权,多树社区威信,多给社区减负,多给社区财政倾斜,让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整合社区公安户籍、民政“五保”、社会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数据信息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基本数据对接,建立居家养老专业信息化平台,以满足接受老人需求信息、处理老人需求功能,多种服务功能,以及监督管理功能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但从目前来看,各部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行政壁垒、部门利益分割等客观因素,导致社区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割据、各自为战”的现象。笔者以为,应在国家层面上加以统筹,实现信息分级共享、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管理信息发挥最大化作用。

第三,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笔者建议,要根据社区服务区域规模及服务人口情况定编,坚持一岗多能、一人多用的原则,选聘一批大学生到社区任职,既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又充实了基层组织人才队伍。二是在原有社区配置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基础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适当为每个社区增配1-2名居家养老服务专职工作人员,配备的居家养老服务专职工作人员享受城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标准。三是发动志愿从事助老服务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结亲认养”居家养老服务,或者实行包生活照料、包家政服务、包护理康复的“三包服务”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四是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实行执证上岗。逐步实现机构专业化,队伍职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第四,加强对“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营造社会敬老、社区助老、家庭养老的良好风气。同时要让企业退休老人明白,如果选择超出平均标准的服务,需要额外付费,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偿服务。

第五,要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理论研究,重点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服务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社区服务资源整合等问题的研究探讨。

篇10: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考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建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要尽快建立起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

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将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社会现象,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整个社会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任务越来越重。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1.26亿,65岁以上的人口达8700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0和7,按国际通行标准划分,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超过联合国确定的老龄型人口国家的界限。因此,如何做好老龄工作,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本人结合多年在企业从事退管工作的亲身体验,就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这一问题,谈谈认识和体会,仅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参考。

一、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离、退休人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斗争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并积累了各方面丰富的经验,做好其管理服务工作,特别是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思路,将有助于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一)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要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尽快将目前由企业发放养老金改为社会化发放,积极创造条件将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社区管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把管理服务社会化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专门阐述了推动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问题。这充分说明,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职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原国有企业,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即要从事生产,又要承担许多社会事务,职工进了企业,生老病死都由企业负担,严重束缚着企业自身的活力。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离退休人员仍然由企业管理,许多社会事务仍由企业承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从沉重的社会负担中解脱出来,轻装前进。从过去的到现在的,完全说明了这一点。自破产重组,新老企业的离退休及内部退养人员全部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和服务。实现了退休人员与企业的分离,减轻了企业负担,使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技改发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三)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能够促进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由企业发放养老金的情况下,可以实行差额缴拔,甚至搞“协议缴费”,收缴率带有水份。实行社会化管理后,对企业的各种保险费实行全额征缴,有效提高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率,同时,也保证了参保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实行社会化管理,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库,健全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应收尽收,应发尽发,管理到人。社会化管理的推行,强化了社会保障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

二、我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现状

参统企业退休人员263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服务基本是以企业自主管理为主,企业退休人员一直滞留在原单位,单位由于退休人员多而导致的繁杂事务牵制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再者由于退休人员少而忽略了管理,导致退休人员意见较大,特别是易地安置和家居农村退休人员更是苦不堪言,企业资金缺乏有力保证,管理和服务也不够规范。据不完全统计,大部份退休人员由于退休后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思维的局限,普遍感到精神生活不充实,加大了苦闷感和失落感,从而影

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做好他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一部份专业水平较高退休老同志的余热,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每一位工作者必须探索及思考的问题。切实提高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能促进全老年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年月,破产,委、政府成立了“”负责管理的离退休人员和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率先将离退休人员与原企业分离,并成功

实现了新企业——重组,接着,破产,改制均分别设立了退管工作站,实现了离退休人员与新企业的分离。年7月,委、人民政府下发了发[2002]4号文,明确规定:“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企业退休人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并分片设立工作站进行管理,在国家未完全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社会化管理前,改制企业必须承担原企业退休人员和供养人员按国家政策规定应由企业缴纳的各项费用。离退休人员按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和各项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承担”。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的轨道。自年月日成立以来,管理着原离休干部7人,退休人员人,委托管理内部退养职工人,原企业“三类人员”(六十年代精减人员、供养遗属、享受护理人员)人。在认真落实退休政策和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办法。辖区内的离退休人员都是原国有企业职工,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工作站成立之初,许多退休人员都认为,进了国企门,终生国企人,他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转眼之间就变成民营企业,内心确实有想法,同时,担心工作站是否能管理好他们,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我们一是利用会议、黑板报、专栏及老年协会等宣传工具,教育和引导他们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为离退休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如生病住院,工作站都安排看望慰问,家居农村或易地安置的退休人员采取电话或书信的方式经常与他们联系,并为其呈办医药费报销、特殊慢性病的申报等,辖区内离退休人员病故的及时参加善后处理,按规定支付其丧葬抚恤费及相关费用,对特困和弱势人员坚持上门走访。三是召开退休党员大会、座谈会请德钢公司有关人员讲企业发展规划,局领导每年也到工作站为他们作形式报告,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一年多时间里,给广大的离退休人员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复,消除了各种疑虑,稳定了社区,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了企业在两年多时间里进行的一期炼钢、二期轧材、焦化技改工程建设。从成立两年多的实际情况看,委、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是正确的。

三、对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企业离退休人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管理,我认为,就的现实情况分析,只能根据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有序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步伐循序渐进。根据委、政府[]4号文件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贯彻实施办法的精神,设立的退管中心和退管工作站是推进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的新举措,这也是实现社会化管理的过渡,因此,要着重加强退管中心、退管工作站的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一)科学合理调整退管站规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退管站规模小,资源少,功能弱,离退休人员归属感不强,退管站规模大,退休人员多,工作人员难免疏于管理,致使服务功能弱化,因此,要按照有利于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设立(可按1:250的比例设立,即一个工作人员管理250名退休人员)。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证,退休人员的工作是否做好,待遇是否落实,要靠一系列的制度做保证,如:政治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节假日慰问制度、走访制度等等。企业退休人员进入退管站后,退管工作站应及时建立起以之相应的台帐和档案,管理到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并不断完善,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电脑数据库,建全社会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相关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形成多种有用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利用。

(二)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退管站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和特点,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日常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就是管辖和处理,即管人与理事,如何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是我们劳动保障工作者值得研究和学习的问题,特别是在推行社会化管理工作中更应加强。而服务是为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人或事提供便捷的活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又是社会化管理的重点,管理与服务,二者均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开展退管工作中,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既要大胆管理,又要细心服务,同时加强自身建设,促使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选择和配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们退休人员有几十年的革命经历,与他们讲话,交谈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我们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容易产生矛盾,给工作带来被动,因此,要选择协调能力强,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热爱退管工作,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二个作用。企业改革改制后,离退休人员中大量的党员要依据党的章程,成立相应的党组织机构,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各退管站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离退休党员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下设的支部或支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一部份身体健康,热心退管工作的老党员积极投身于我们社会化管理工作中来,调动人人参与和管理的良好势头,为社区社会化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快完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扩大社会化管理率。目前,从全州设立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以及下设的退管工作站的社会化管理机构,是符合实际的,也是顺应我州企业改革改制发展的必然。按照州委、州政府(2002)4号文及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贯彻实施办法,各县(市)成立的退管中心及退管站是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全州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扩大社会化管理率的具体办法。通过退管中心及退管站各项工作的开展,以退管工作站为基础,使退休人员心有所属,情有所系,从而来推动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顶竹杠》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美国留学申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