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2024-07-22

《荷叶母亲》教案设计(精选6篇)

篇1:《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世界上有很多歌颂、赞扬母爱的作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是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内容。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导语: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借什么来抒情的)

金色花——荷叶 母亲

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

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找同学读课文)

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

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 母亲 ——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既然都没有,咱们就一起来谈谈你为什么这么坚持?

金色花:

1、写的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1、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2、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上,3、母亲去牛棚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4、最后,母亲问她去哪也不告诉,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2、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谐。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3、充满想象,把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表现母爱。

4、意境很美,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的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写出一个调皮的与妈妈嬉戏的孩子。轻松活泼。

5、结合背景,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是他心中的爱,是他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尤其伟大。

6、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读者,这是因为他的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和不谢的童心。

7、------(自己再谈)

荷叶 母亲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 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无论你喜欢哪一首,毕竟你都从作品中读出了深深的母爱,母爱也会很快乐,也会很温馨,当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和荷叶上的时候,你会用一种什么形式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讨论。

1、关于母爱的作品你可能接触过很多,根据你所知道的诗句(语句),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2、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泰戈尔和冰心为自己建立了一座爱的殿堂,告诉我们爱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在这座殿堂里,我们不是来膜拜上帝和真主的,而是来寻找真实的自己,此刻,任何喋喋不休的评论都是多余的,我们只有怀着虔诚的心,默默步入这座殿堂,在爱的星空下,我们除了勇敢的追寻,别无选择当你懂得讲话时

我希望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是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 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是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三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重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

3.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A.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

C.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nì)笑 沐(mù)浴 祷(dǎo)告 叠(dié)成 倘(tǎng)若

菡萏(hàn)(dàn)欹(qī)斜 花瓣(bàn)荫蔽(yìn bì)3.根据解释写出词语.(1)匿笑:偷偷地笑。(2)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3)并蒂: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4)花瑞:花带来好预兆。

(5)慈怜:慈爱怜惜。(6)荫蔽:遮蔽;隐蔽。

4.《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赞美母爱的伟大与神圣。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一)《金色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读后思考。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教师二次备课

备课教师:

金色花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着纯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出了孩子对母亲最天真,纯洁,无私的爱。

(2)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二)《荷叶 母亲》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拓展延伸】完成课后练习四。

【作业布置】

1.完成第4课语文校本作业。

2.预习第5课。

篇2:《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不住校,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见到妈妈?老师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前一阵子生病想家了打电话回家,在电话里听到妈妈说女儿,你在那边还好吗,工作顺利吗,不用牵挂家里,我和你爸爸这都很好,好好工作,好好爱惜自己,好好注意身体,说出来真不好意思,老师就很不争气地哭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没想到在母亲的眼里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爱孩子,所以会骗孩子,给大家看一个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你一定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女士,也有一个爱她的母亲,也正是这种爱,让她一生都低回品味,才有了其一篇篇真挚感人的优秀诗篇。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 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3、冰心的纸船和往事(一)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

母亲呵!这零碎的,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请同学读,读出感情)

如果可以,我们不需要叠纸船,只要适时的一句问候,妈妈就会开心,就会幸福,妈妈的爱没有理由,无声地付出只为你能更好

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传递给我们一位母亲的心声:“别以为只有我怀着他的时候才跟我骨肉相连。当他将下地自由走动的时候,即便远在天边。抽打在他身上的风同样会撕裂我的肉。”母亲是我们一辈子赖以栖身的港湾,如红莲头顶的那张碧绿的荷叶,风雨无阻为我们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写给地震中逝去母亲的孩子

当灾难过去,人们扒开废墟

一位母亲静静地用身体将孩子抱在怀里

她用自己的身躯支撑着倒塌的墙壁

在自己宽厚的胸怀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孩子安然的睡着,没有任何声音将她惊起

仿佛一切如昨日妈妈轻轻晃动伴她入睡

伴她如昔

人们将孩子托起

在遗留的手机里人们发现了写好的信息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我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此刻的感受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用伟大的母爱延续着对孩子生命的继续

无数的人为此刻落泪不止

我们被简短的一句话

而深深地、深深地震撼着 感动着

泪水满眶 心感伤

孩子 你是幸运的

“你既然活下来了,就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温总理的话语是说给你 也是说给地震中活下来的人们

记住 亲爱的孩子

你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坚强的活着

当你懂得讲话时

我希望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篇3:《荷叶母亲》教学案例分析

《荷叶母亲》是一篇自读课文, 和老教材的内容基本一致。选用这节课的原因是和我所进行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的阅读进度相一致, 我们已经读了两节课冰心的《繁星春水》, 同学们对冰心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繁星春水》这本诗集的内容和写作形式比较感兴趣, 而它的核心母爱、童真、自然又是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感受最真切的, 尤其是母爱, 更是他们现今的思想情感里最为依恋的。我的授课方式以启发式和自由探讨式相结合。本堂课是由我所上的一节常态课,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同学们无论是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 还是在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都能有一个层次的提高。

情景描述:

像往常一样, 经过精心准备, 我走进教室:“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阅读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 它的语言优美, 并且清新自然, 让我们领略到了孩子对母亲那种真挚而纯洁的爱;我们知道, 冰心的《繁星春水》就是仿照泰戈尔的《飞鸟集》来写的, 两个人在写作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冰心的《荷叶母亲》, 亲自来体会一下。好, 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不会读的字和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能用工具书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 一会儿在课堂上提出来, 我们共同来解决。读完的同学请抬起头来示意一下。”

大约四分钟, 大部分学生把头抬了起来。一名学生问“并蒂”是什么意思。我用手做了一个并蒂的样子:“就是开在一个茎上的两朵花儿。”然后提醒他, 这样的问题可以自己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然后我请一名学生来朗读这篇课文, 并让学生们来说一说她朗读的优缺点。学生们都非常踊跃, 把手举得高高的。

“她的声音很洪亮。吐字特别清晰。”

“她的抑扬顿挫掌握得很好。”

“她的感情很丰富, 而且语气很好。”

“她朗读的时候, 有的字读错了, 例如‘姊妹’读成了‘姐妹’, ‘荷花’读成了‘莲花’。”

这时, 我看到有一名学生跃跃欲试, 积极性特别高, 我又让她朗读了一遍。然后, 也请学生们对她的朗读进行评论。学生们, 照样非常活跃。

“她的快慢适中, 感情表达很到位。”

“她读的时候没错别字。”

“不, 有, 她把‘雨点’念成了‘雨滴’。‘荫’是四声, 她读成了一声。”

“她的声音有点低, 有的地方听不太清楚。”

……

“好, 同学们听得都非常认真, 评价得也很专业, 看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都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下面,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好吗?这篇文章第一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呢?”

“写父亲的朋友给了我们两缸莲花。”

“也就是说, 我家的莲花是怎么来的。概括起来说也就是———”

“莲花的来历。”

“好, 概括得非常好。接下来又写的什么呢?”

几秒钟的沉默, 看来不太好概括。我轻声朗读了一遍。

“写的是祖父和我说莲花。”

“是在什么时候说的?想一想, 在什么情境下, 会说起莲花呢?”

“在夜晚。应该是在赏莲的时候吧。”

“对, 这两段就是作者回忆八九年前和祖父赏莲。接下来还是回忆吗?”

“不是, 写的是下雨的时候的情景。”

“写了一个什么情景呢?”

“一朵红莲在下大雨的时候倾斜, 一个大荷叶过来保护它。”

“对, 所以文章最后就是写的———”

“写的作者的感受。”

“作者的所思所想。”

“作者的感想。对母爱的歌颂。”

学生们的发言积极主动, 平时一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加入其中。趁热打铁, 我提出:“刚才我们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梳理, 那么下面, 同学们, 你们在读了这篇文章后, 肯定有很多收获, 也会有很多问题, 那么, 就把你的问题提出来, 让大家共同讨论, 把你的收获说出来, 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吧。”

“老师, 这篇课文重点写的是红莲, 可为什么还写白莲呢?”

“是为了和红莲进行对比。”

“文中有对比的描写吗?”

“没有。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对比。那是为了什么呢?”短暂的沉默。

“一红一白, 相映成趣, 写出了莲的美丽及赏莲的情趣。”

“那一朵红莲, 昨夜还是菡萏的, 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菡萏’就是荷花, 这一句我念不懂呢。”

我觉得有道理, 又查《现代汉语词典》中“菡萏”的意思, 就是荷花, 所以无法解释, 于是我说:“看来, 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找冰心来问一问了。”学生们都笑了。有一名学生沉吟着说:“也许菡萏就是含苞欲放的荷花吧?”我说:“道理上说得通, 但如果是那样的话, 词典上就应该说明了, 所以应该不是。”

“文章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理解呢?”

“文章是歌颂母爱的, 所以这一句应该是对母爱的赞美, 赞美母爱的伟大。”

“这一句里‘心中的雨点’是什么呢?”

“不宁的心绪。”

“只是不宁的心绪吗?”

“还可以说生活中的挫折、生命中的磨难和坎坷。”见他们讨论到这里, 我适时插入一句:“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她是如何来表达这一主题的呢?”

“借物喻人。”

“借什么物, 喻什么人呢?”

“借红莲, 荷叶来喻孩子和母亲。”

“对, 这其实也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也叫借景寄情。那它又是借的什么景, 寄的什么情呢。”

“借雨中红莲不堪大雨的侵袭, 一枝荷叶过来保护它, 寄托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荷叶保护雨中的红莲, 那么文中有没有关于母亲和孩子这方面的内容呢?”

“有。当我不适意的时候, 母亲招呼我到她的身边去, 然后, 作者就说‘我的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我们看,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是在变化的, 谁能够找出作者的心绪是怎么变化的呢?”

“作者先是烦闷。然后是不适, 最后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可以说一说产生这些心绪变化的原因吗?”

“烦闷是因为天气不好。‘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 早起是浓阴的天。’不适意这种心绪的延伸, 另外, 雷声作了, 雨也越下越大。而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是因为来到了母亲身边, 而且看到荷叶把红莲保护起来了。”

“文中祖父说的话和全文的主旨有关系吗?”

“有, 花和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花开了三朵, 全家降生了三姊妹;红莲遭受暴雨的侵袭, 人感到烦闷;红莲被荷叶保护起来了, 人也来到了母亲身边, 不宁的心绪也散尽了。”

“同学们探究得很到位, 这也提醒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 要时刻注意景和人的关系, 有外在的, 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这也可以说是情景交融。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同学们还有什么收获?”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什么烦恼, 要找母亲, 母亲可以安慰我们, 保护我们。”

“母爱是伟大的, 无私的。”

“我学会了借景喻人的写法。”

“文章的语言很优美, 我很喜欢, 有的地方还运用了比喻。”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母亲的胸怀是宽广的, 母爱是博大的。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失意或挫折都可以找母亲倾诉, 另外, 如果我们不在母亲身边, 还可以找老师, 老师的爱和母亲一样是最无私的。”

课堂讨论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我布置了一个小作业, 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母爱。

教学设想:

1.案例概要

首先在教法上我没有采取传统的讲解式、问答式, 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 去探讨, 去讨论交流, 给予他们鼓励, 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 这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 适时给予点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1) 本堂课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领悟诗中所包含的对母亲深切的爱。模仿诗歌中对母亲爱的表达方式,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 重点: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诗的写作特色。

(3) 难点:模仿诗歌中对母亲爱的表达方式,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3.教学建议

采用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并配以适当的写作加以提升。

4.建议讨论的问题

(1) 如何在新的课程实验中上好传统的教学课程。

(2) 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如何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探究中去。

(3) 如何在学生探究活动中, 使每个人各有所获, 都得到发展, 减小差距。

教学反思、研究:

1.反思与回顾

(1) 教材把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这一篇《荷叶母亲》放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在这堂课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可以再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

(2) 学生在探究中提出了一些很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让人觉得很高兴, 对以后采取这种方式坚定了信心。

(3) 如何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 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合作中去, 是今后的首要问题。

(4) 如何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动起来, 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旁听者, 也是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作业问题

(1) 有符合情感抒发的景物和场景描写。

(2) 有关于母爱的动作、语言、行为等。

(3) 景和人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3.课后记

篇4:《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用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清丽的语言,体验散文诗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散文诗思想感情,把握散文诗借景写人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影像资料、MP3歌曲、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交流

师(面带微笑):问问大家,当我们生病时,是谁忙前忙后细心照顾我们?

生:妈妈。

师:当寒流袭来,是谁唠唠叨叨催我们添衣?

生:妈妈。

师:突然一场风雨袭来,放学时的校门口,拥挤的人流中,焦急等待你的出现的又是谁的身影?

生:妈妈。

师:生活中,总会有些小磕磕绊绊,甚至风风雨雨,但有一个人永远会和我们一起面对,那是母亲。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歌曲,学生静静地倾听。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1:我想念妈妈。

生2:我认为母亲太伟大。

生3: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师:是啊!母爱无私伟大,歌唱家用歌声来赞美母爱,那么作为文学家的冰心奶奶又是怎样用语言来传递这浓浓母爱呢?下面,让我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诗。(板书课题(《荷叶母亲》)(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打出课题)

师:同学们,将你们知道的关于冰心奶奶的资料,来介绍一下,让我们资源共享。(大家纷纷举手)

生1: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生2: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师:刚才两个同学真棒!养成预习好习惯。(热烈的掌声)

我们通过大屏幕来看看吧!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出示幻灯片展示冰心画像)

师:同学们针对散文诗,你们认为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学生讨论)

生1:它是散文诗,具有诗的特点,应多读。

师:这位同学真厉害,善于观察和思考,除了读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课文的语言很美,还应品析。

师:我们班上的同学很爱思考,综合你们的点子,本文采用如下方式学习(在黑板上出示学法指导:读——问——品——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步读,朗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扫清语音上的障碍,能读准字音,用准确的普通话朗读,朗诵时还要读出节奏,情感,以及把握内容。

师:下面请大家先尝试运用朗读技巧自由朗读,并请找出生字并注音。

(生小声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检查,投影重点字词)

姊妹zǐ mèi 菡萏hàndàn 攲斜qī xié

荫蔽yīn bì 徘徊páihuái 并蒂bìng dì

师:下面请大家先说说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读出来了,好像是母爱。

生: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师:你从课文哪些文字得出这一观点的?

生:最后一自然段得知。

师:用声音怎样才能将这种感情完美的表达出来呢?下面,让我们来听读课文,并注意体会语调,语速及感情的变化,看谁听得最专心。

(生聚精会神地听,边听边做批注)

师:同学们听得很专注,而且我还注意到同学们及时把朗读时节奏,速度,语调的变化作好批注。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谈谈朗读时节奏,速度,语调应怎样注意?

生:语调柔和、舒缓,语速不快不慢。

生:要饱含深情。

师:刚才,听了名家的朗读,我发现同学们都被陶醉在其中,那你们想不想模仿她美美地读呢?

生:想!

师:好!下面,让我们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地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选一段文字单独来为大家展示一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男生:(配乐)朗读。(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这位同学最高的肯定,你们觉得他读时,好在哪些方面?

生:他不仅把节奏把握得比较好,而且很有感情。

师:点评很好,哪位女生敢向他挑战?

女生:(配乐)朗读。(更加热烈的掌声)

师:掌声更加热烈,你们觉得她的朗读好在什么地方?

生:她读的时候不但注重节奏的变化,而且我觉得她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完全与作者的心灵相融,情感更加投入、细腻。(热烈的掌声)

师:看来同学不但对朗读技巧把握得很好,而且点评也很精彩。那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书写母爱,抒发对母亲的深情的?

(三)仔细品味,深情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互相协作、交流解决,一会儿,我们在全班进行展示。

投影出示问题:

问题一:根据课文内容,解题。“荷叶”与“母亲”之间有什么关联?试用一个词将两者联系起来,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本文描写的重点是红莲,为什么还要描写白莲,有什么作用?

问题三:作者看到红莲在绿叶间亭亭开放,不是应该惊喜吗?为何还是“不适意”、“徘徊”?

问题四:作者“不适意”,“徘徊”甚至“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又是什么让她“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已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下面来分组进行展示。

小组代表1:文章的标题是《荷叶母亲》,我觉得可以在两者之间加“是”,或者加“如同”。我根据课文第6-7自然段内容,觉得荷叶就像母亲一样保护红莲。(板书:荷叶是母亲)

小组代表2:我也觉得这两段文字中的“慢慢的”“倾侧”“覆盖”“勇敢慈怜”这几个词表现出荷叶就像母亲一样保护红莲。

教师总结: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下,安全成长着,就像一个稚嫩的孩童躲在母亲温暖的怀抱。如果没有荷叶的荫庇,红莲会怎样呢?

小组代表3:像白莲一样。白莲在风雨的一夜打击下凋谢了,很悲惨!

小组代表4:我觉得作者是借白莲的悲惨来衬托红莲在荷叶母亲的保护下的幸运。

小组代表5:我认为作者不适意的原因是替红莲担心,怕它会像白莲一样被风雨摧残。

小组代表6:我也认为是这样,因为文中写道:“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那么我们能否回到文章的开头部分,看看课文还写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作用?

小组代表7:写和祖父在园里赏莲,祖父说开三蒂莲的时候,家里生了三姐妹,红莲就是“我”,作者把红莲当做自己,所以不适意,甚至不敢下阶去。(学生纷纷点头)

(板书:红莲是“我”)

师:这位同学想得很深入,理解到位,那又是什么让作者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呢?

小组代表8:是母亲,文中说:“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小组代表9:我认为是看到风雨中荷叶保护红莲的画面。

师:(引导)其实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对,合在一起就是完美的答案。作者借景写人,托荷赞母。文中将“我”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进而歌颂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

(四)拓展延伸,体验情美

师:通过刚才的品析我们已经被荷叶母亲的伟大所感动,现实生活中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请听一则真实的故事(出示幻灯片《三袋米的故事》)

师:当今物欲横流,母爱的博大、温馨是何等的可贵。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曾发生过如此感人的事情,但母爱却无时无刻不洋溢在你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也学习我们这篇课文,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好吗?

生1:母亲是伞,人生路上,替我遮风挡雨,一路伴我前行!

生2:母亲是温暖的摇篮,摇啊摇,把我摇进甜美的梦乡。

生3:母亲是参天的大树,我是茂密的树叶间欢快歌唱的小鸟。

……

师: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今天,同学们都用笔深情记录下了对母亲的爱,课堂上时间有限,让我们回家以后,面对母亲,深情地把我们心中的话对母亲说说好吗?

篇5:《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冰心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作者简介

花瑞:

莲蓬:

烦闷:

菡萏:

亭亭:

适意:

徘徊:

欹斜:

遮拦:

荫蔽:

ruì

liánpéng

心情不畅快。

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舒适。

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qī 倾斜,歪斜。

zhē 遮挡,阻挡。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注音注解

花开的好预兆。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细细品味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细细品味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环境

红莲

心境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白莲已经凋谢)

烦闷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不适意

大荷叶慢慢地

倾侧了下来

不摇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雨势并不减退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聚了些水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雨肆意地下着)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篇6:《荷叶母亲》教案

《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言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放磁带《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生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2)抓住要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朗读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生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四、在基本成诵的基础上,感受写作特色,激发情感体验 生1:荷叶是母亲的形象。生2:红莲是子女的形象。生3:风雨是生活中的困难。

师: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生1:母亲的伞,我是伞下的孩子。生2: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生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

五、拓展延伸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思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本诗以花映人,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比喻新颖,语言清丽,感人至深。

六、作业:

1完成练习研讨与练习一、二;

上一篇:学校培训 通讯稿范文下一篇:教师节礼赞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