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2024-07-08

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通过“迎接十八大、保持纯洁性” 三项教育活动的学习,增强了我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产生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如何把十八大报告中的精神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将成为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

教师是一门职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怀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胸怀进行工作,勤恳踏实,忘我投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我们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教师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宽容、1 大度;当学生徘徊时,教师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一起分享、庆贺。

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我们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教师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教师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一起分享、庆贺。我们要依靠长征精神那种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创新的胆略所缔造的开拓创新。要主动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款,以“敢”字当头,以“闯”字领先,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最求,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入教育,为实现建湖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教师的目标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三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我们要依靠长征精神那种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创新的胆略所缔造的开拓、创新。要主动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款,以“敢”字当头,以“闯”字领先,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只有 2 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最求,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入教育,为实现建湖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教师的目标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三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我们教师还满足于以前掌握的那点知识,那我们迟早要落伍,要被时代淘汰。所以,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落实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会用实际行动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

南丹县第三小学 王国华

2013年2月

篇2: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长堰中学

邹王强

通过这次党员“学习十八大”教育活动,增强了我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产生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老师,通过对十八大精神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我感受很多。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共十七大以来党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总结,特别是对我国进行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政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提炼,为我国在新时期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如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等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奋斗目标。胡总书记的报告思想及其深刻、意义深远。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职责。在政治上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固有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终身坚持社会主义、终身跟党走的信念坚决不动摇、终身为社会主义奋斗。

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思想及其深刻、意义深远。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是振奋人心的,我们要下更多的功夫,把十八大报告中精神实质、主旨把握好、领会透,把思想统一到到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到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上来。我们要用更加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正确、认真的来对待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出色的完成我们的工作。我们要继续保持、发扬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深刻领会并用十八大的精神实质、主旨,指导我们的各项实践工作,确保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我们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教师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教师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一起分享、庆贺。我们要依靠长征精神那种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创新的胆略所缔造的开拓创新。要主动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款,以“敢”字当头,以“闯”字领先,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最求,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入教育,为实现建湖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教师的目标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三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我们教师还满足于以前掌握的那点知识,那我们迟早要落伍,要被时代淘汰。所以,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才无愧于 “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总之,我决心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落实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

篇3: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这是在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以后, 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对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 标志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所谓“健全”, 就是对一项制度弥补其缺陷, 完善其体系, 使之更成熟、更定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就是在巩固和扩大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 经过精心“加工锻造”, 不断查漏补缺、兴利除弊, 使初步形成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更合理, 体制机制更科学, 政策举措更配套, 运行更有序, 服务更便捷, 绩效更优良。“健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服务的过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 提出让人民得到“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格外引人注目。因为,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医疗保障不仅位列其中, 而且首当其冲) , 是人民的期盼, 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健全医保体系的目的, 正是在于提升医保质量和效率, 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让人民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二)

“可靠”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属性。有无可靠的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就是从“靠”家庭保障走向“靠”社会保障。民间的说法是, “从养儿防老到依靠社保”, “儿女再好不如参加医保”。讲的都是人们的保障应该“靠谁”和“谁更可靠”的问题。经过将近廿年的努力, 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初步解决了有社保制度可“靠”的问题, 圆了国人的“社保梦”。但也毋庸讳言, 这个保障制度还只是初步的、框架性的, 还不完善, 不成熟, 还没有定型, 保障的范围还比较窄, 保障的水平还比较低, 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缺陷, 制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还不高, 可持续发展还存在隐忧, 等等。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 就是要通过“健全”, 使之变得更完善、更稳健, 让人民获得的保障“更可靠”。

怎样才能让人民能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呢?撮其大端, 笔者以为应通过健全医保体系做到八个“要”:一是保障范围要广泛。即从广覆盖到全覆盖, 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制度安排要统一、公平。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 首先就要实现制度的统一, 制度统一才能确保公平, 这是健全医保体系的核心要义。三是机制要合理。要坚持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原则, 合理确定医保的筹资、费用等责任分担机制。四是保障要适度。要坚持“保基本”的原则,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才能实现制度的长久稳健运行。五是基本医保与多层次保障要边界清晰而又有机结合。六是管理要规范精细。七是监督要严格有效。要有科学严格可行的监管机制。既要加强医保自身的监督, 确保基金安全, 提升保障绩效, 又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员就医行为的监控。八是运行要稳健且可持续。这是至关重要的, 归根到底, “稳健”的才是“可靠”的;“可持续”的才是“更可靠”的。

(三)

通过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以下简称“健全”) 使民众得到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这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都非常强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诸多领域和环节的配套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因而需要审慎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一是, “健全”与巩固扩大医保成果的关系。经过近20年的努力, 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全民医保制度初步形成, 制度从无到有, 覆盖范围从小到大, 保障水平从低到高。实践和时间都证明中国医保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改革的方式、路径是对头的, 基本制度框架是可行的, 广大民众是拥护的。故此, “健全”是在巩固扩大已有成果基础上的健全, 是业已形成的全民医保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提升, 而不是要“另辟蹊径”, 更不是推倒重来。那种假健全之名、行否定改革之实的做法, 那种诬称医保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就有问题”的言论, 只能说明论者的无知与狂妄。如果类似之论占据要津, 并“指导健全”, 则又要造成混乱和折腾, 医保制度建设又要遭殃。

二是, “健全”与坚持基本方针的关系。一个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赖于一个正确可靠的基本方针。“广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就是从医保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就是医保建设之道, 也是医保制度成长壮大之魂。这个方针的核心要义是“保基本”, 第一命题是“可持续” (只有“保基本”, 才能“可持续”) 。在一定意义上说,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就是坚持不懈地贯彻实施好基本方针。只有坚持基本方针, “健全”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坚持基本方针, 人民才能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相反, 如果背离了这个方针, 无论冠以多么诱人的名头,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全”, 而只能是瞎折腾, 把“健全”引向歧途, 使人民的保障权益受损。

三是,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无论是医保制度的初创还是健全, 不仅要有正确的方向, 而且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中国改革的方法论, 也是中国医保制度改革发展的方法论, 也是最基本、最宝贵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形象生动的表述, 恰恰是“用大白话讲明了大道理”, 也就是中国改革强调的实践性, 在实践中探寻路径,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在实践中凝聚共识。“摸石头”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事物的过程, 就是使主观世界不断符合客观世界的过程, 就是逐步认识、把握客观规律的过程。我们恰恰是在“摸石头”的过程中“摸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 同样, 也“摸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路径和制度。党的十八大号召我们要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所以倍感亲切、备受鼓舞。“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本来是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的。但是, 一段时间以来, 一些人不适当地夸大“顶层设计”, 声言“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 甚至给“摸论”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此论泛滥, 使许多从事改革实践的人感到迷茫, 使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徒生困惑与干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第一性的, “顶层”与“基层”, “设计”与“实践”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基层实践, 顶层设计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只能是“闭门造车”, “纸上谈兵”。尤其是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 很容易陷入先验论的泥沼, 或者又沿用传统体制的思维进行所谓的“顶层设计”, 然后逼新体制、新制度、新事物“就范”。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健全完善医保体系同样要坚持实践第一, 把“摸石头”与搞好“顶层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千万不可“顾此失彼”, 千万不可鄙夷“摸石头”而盲目崇拜“顶层设计”。

四是, “健全”与“三改并举”的关系。医保制度与医疗制度、医药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医保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决定了“三医”改革必须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统一。对这个问题, 应该说中央早有认识, 早有决断。但也毋庸讳言, 十几年过去了, 这“三性”落实得并不如愿。正因如此, 尽管医保建设神速推进, 覆盖人数几近全民, 财政投入数倍增加, 报销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看病贵, 看病难”、百姓自付费用高等痼疾并未根本扭转, 保障绩效并不理想, 有效性、可靠性严重不足。究其原因, 固然很多, 但是“三医”改革不同步、不协调、不配套, 也就是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差, 恐怕是最主要的。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务必要在这“三性”上动真格、出实招, 不然“健全”又会事倍功半, 甚至南辕北辙。

五是, 增加财政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实现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无疑要增加财政的投入。这不仅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也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十一五”时期以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对包括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的投入成倍增加, 力度是空前的, 否则我们的医疗保险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但是应该看到, 我们的财力毕竟有限, 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像前几年那样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也不大可能了。医保基金将呈现收入增长缓慢, 支出增长提速的长期态势。再者, 只在增加投入上做文章, 不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 不改革体制, 不创新机制, 即使增加了投入也提升不了保障绩效, 很可能让增加的投入“打了水漂”——这既不是主观臆想, 也不是杞人之忧——在许多地方和环节已经显露端倪。因此, “健全”一定要有正确的理念, 即改革的理念, 要从一味注重增加财政投入转向深化医药卫生和医疗保险体制机制改革上来, 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红利。深化改革, 不能只是零敲碎打, 必须全面整体推进;不能只改“器”不改“制”, 不能只在技术层面挠痒痒, 必须对旧体制“刮骨疗伤”。这才是“健全”的正确路径, 这才是实现更可靠保障的正确路径。

六是, 重特大疾病保障与“保基本”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可见, 重特大疾病保障是“健全”的重要内容, 应该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要把重特大疾病保障问题解决好, 必须处理好与“保基本”的关系。基本医疗保险就是保障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无论是概念、还是功能本来是很清晰的, 基本方针也是这么确定的。何谓“保基本”?最经典的表述就是“有多少钱, 办多少事”。也就是根据医保基金“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的原则, 确定相应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鉴于基金筹集有限性与医疗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只能将有限的基金集中用于费用风险高的“大病”上, 高风险的“大病”保住了, “基本”也就保住了。所以, “保基本”本质上就是“保大病”。基金筹集是动态的, 医学科技进步是动态的, 人民的医疗需求是动态的, “保基本”的范围和水平当然也应该是动态的。总体上讲, 保障的范围要逐步扩大, 保障的水平要逐步提高。但是, 普遍的提高, 也会有特殊的人群的重特大疾病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产生“灾难性医疗支出”, 从而导致贫困的发生。这就需要通过健全医保体系,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在“普惠”的同时再给予“特惠”。但这种特惠, 仍属保基本的制度范畴, 只不过这是一种保障性的救助机制, 而这种机制必须与家庭收入挂钩, 并与家计调查评估相结合, 而不是搞所谓不分家庭收入多少, 一律进行“二次补助”。如若是, 就是新形式的“平均主义”, 既浪费了社会资源, 而真正需要保障救助的人群反而得不到保障救助。

七是, 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关系。我们国家所实行的是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所谓商保与社保, 是补充与主体的关系。它们在各自的功能定位中各展其长, 优势互补, 同向着力, 以解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我们讲, 社保与商保相结合, 指的是保障功能的结合, 而并非职能、制度的结合与融合, 更不是二者混合。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要让社保、商保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各展其长, 而不是让商保进入社保, 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社保, 包括重特大疾病保障在内。如果那样, 不但混淆了“两保”边界, 伤害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而且也会使商业保险丧失应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而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八是, “以药养医”与“医保养医”的关系。这两年, 医疗卫生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减少“药占比”, 其出发点是“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但同时规定, 医疗机构的收入不减少, 患者的负担不增加 (而且要减轻) 。怎么办?于是提高诊疗服务等“技术性”价格, 演变成“以医补医”, 其结果是又变“以医养医”为“医保养医”。这就是这些年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低、质量差的原因所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如果这样“健全”下去, 某些单位、机构“旱涝保收”, 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性价比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而医保基金的“崩盘”则是早晚的事。

九是, 筹资机制与保障水平的关系。筹资规模的大小决定保障水平的高低, 这本来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这几年受不正确的政绩观和急功近利的影响, 一些地方在改善民生的旗号下, 不切实际地许诺, 不仅罔顾筹资规模的窄逼, 不适当地提高保障水平, 而且随意开口子, 扩大基金支付范围, 把预防保障、疾病筛查, 老年护理和康复服务等都纳入基本医疗的保障范围, 并美其名曰要让“基本医保从传统的‘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这种超现实、超历史阶段, 硬要把明天的事放到今天来做的想法, 美则美矣, 肯定会因脱离实际而流产。每一个负责任的医保工作者务必警惕这种“美丽的杀手”。

十是, 出台政策与提高管理能力的关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完善政策体系, 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是这些年在一些地方和干部中形成了一种热衷于“要政策”、“频繁出台政策”的偏好。不管什么事情, 不管有无必要, 也不管政策效应如何, 首先想到的就是出台政策, 许多政策看似在“不断完善”、“形成体系”, 而实际是在“叠床架屋”、“作茧自缚”、“朝令夕改”, 搞得下面晕头转向, 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事实上, 医疗保险是“三分政策, 七分管理”。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完善体系, 基本政策就那么几条。大政方针定了, 具体办法还是由地方去制定较为有利、较为可靠。即使政策再细致、再完备, 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 管理水平不适应, 也是白搭。因此, 健全医保体系, 应当把醉心政策制定转到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来, 至为重要。

(四)

健全全民医保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深化改革的过程。因此, “健全”如同其他改革一样, 也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理念和方法论。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尤其要有“底线思维”, 即辩证思维, 要有全局观和战略观。“健全”要从整体、全局、战略上进行谋划,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想起什么就抓什么。“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有些举措在局部、在一时看来是可行的, 在全局、在长远就不一定可行。如果贸然推行, 也无异于饮鸩止渴。底线思维还特别关注矛盾的转化。任何一项政策措施, 不仅要关注其正面效果, 而且要考量可能发生的负面效应, 因而要有防范体系, 要从坏处准备, 向好处努力, 有了这样的底线思维, “健全”才不会发生偏颇, 才能够健康发展, 达到让人民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的目的。

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

篇4:学习十八大报告全面提升信息化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提出: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期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外,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报告这样的阐述下,可以看出,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领域,因此,IT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

关于经济建设,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决择。在这一战略决择之下,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报告“促进四化,两化深度融合”的表述,再一次明确在经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择下,信息化是主战场之一,两化深度融合是主攻方向。其次,这一表述体现了自十七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信息化任务的长期性。再者,报告首次提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深刻揭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其余三化之间具有配套、协调、配合等高度相关的关系。

关于政治建设,就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报告提出,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关于文化建设,就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

关于社会建设,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报告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就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部分,报告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篇5: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公馆镇均塘小学 关安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对论述中的这几个关键词印象特别深刻: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要进一步树立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要以人为本,更要关注每

位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八大”报告中不仅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而且也为我们教研工作指明创新和改革的方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学校教导主任,除了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外,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研工作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教研指导体系

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协调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建立和完善教研指导体系,认真落实“教育质量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研修、管理、引领、指导、服务”职能,努力将教研室建成县域教育教学研究的中心、教育决策咨询服

务中心、教育科研管理中心、教师业务培训指导中心、教学质量评估检测中心。要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新课改为重点,不断加强课程规划、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的研究,进一步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深入开展教学评估,重点加强对学校的过程性教学评估,注重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质量检测等常态教学的教学评估,建立常态教学评估通报制度,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水平,创新特色,实现了教学评估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分析和评价,建立全面评价、全科评价、全程评价机制,及时掌握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现状,深刻分析我县与外地之间的质量差距,进一步指导和改进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第二,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校长领导课程和教学工作的责任。规范校长任课、观课议课制度,把校长从繁忙的事务解脱出来,使他们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实情,以教学领导教学,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实现研训一体,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对教研工作的领导能力。要切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比活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与国内外名校、名家的联系交流学习制度,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完善研究制度,改革研究方式,加大学科教研的比重,大力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提高新课程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研究创建优质、高效课堂 教育质量取决于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而不取决于少数几节公开、示范、优质课。要解决常态课自由、放任、低效、无效、负效以及活动频繁,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认真组织专(兼)职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每周“十个一”活动,即:每周听一节常态课,组织一次随堂检测,调阅一个相关班级的学生作业,查看一个授课教师的业务笔记,检查一个相关领导的教学活动情况,召开一次相关班级的学生座谈会,参加一次相应的教研活动,撰写一份相关的调查报告,发现一个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一条最有价值的教学建议;深入学校听“推门课”,观常态课,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努力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五大转移”,即:

“由关注全州性大型教研活动转移到关注全县、全校、校本教研上来”,“由过多地重视模式的构建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上来”,“由培养少数典型教师转移到提高大多数普通教师的素质上来”,“由总结教学经验转移到查找教学问题上来”,“由指导少数精品课转移到关注常态课上来”,着力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抓落实,就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抓落实,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抓落实,就要坚韧精进、精益求精;抓落实,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巴蜀的今天,也是抓落实、重实干的结果。总之,听了胡总书记做的十八报告感触颇深。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

十八大精神特别是胡总书记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真正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深化改革要做到“三个坚决”即“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持革除”。专卖管理要坚决遵循这些教导,认真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卖管理发展规律,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

胡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我们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信赖党中央、拥护党中央,保证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含。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首先我自己就要不断地追求学问,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平时要勤于阅读教学刊物,多听课,多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没有精通的业务知识和渊博的学问,就不配人师。教人做学问,自己必须有学问,这是基本常识。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知识日新月异时代,要不断开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要不断吸呐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然后把它奉献给学生。在传授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惟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教学,容易让学生理解。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首先就应具有创新精神,对所教学科要有创新的认识,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了胡总书记的讲话后,对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国家对教育事业倾注了那么多心血,相信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会蓬勃发展。公馆镇均塘小学

篇6: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体会文章

透过十八大报告看教育事业的发展 20xx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作为一名高校专任教师,我十分关注报告中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旗帜鲜明的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从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下面结合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谈谈我自己的心得: 首先,十八大报告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复兴的基础,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样,一群有知识的人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古老的中国有四大发明,曾几何时中国是多么的强大,但因腐败的晚清政府不思进取,落后的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具有使命感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寥寥无几,导致了屈辱的近代史。在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越发凸显出重要性。现在的生活无不联系科技,现代化的养殖,现代化的耕种,现代化的生产,现代化的生活,大家可以联想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哥大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才经历了多少年的时间?六年前,我花二千元买的相机,性能远不如现在五六百元的相机。可以想象一下,这其中教育和科技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六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十年时间,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其次,人才的培养要全面化。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时候说面向四个现代化,号召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在智前,说明人的品质是首要的,高科技犯罪是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出现的一个新诟病。我们在一味强调知识补充的同时确忽略了人品德的培养,有很多东西是不过时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永远是时代的旋律。贯彻党的方阵,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德智体美劳的接班人是教育的主旨。再次谈谈教育的担当者——教师。中国自古就是尊师重教的国家,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主要是从教师的技术层面去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约束自己的行为作风检点,约束自己的品德,以禁止道德败坏,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正派,可以立于讲台的品德修养之人,才可以成为教师,这个才是教师的师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范跑跑”是个例,虐童、猥亵者更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我们更要去关注那些心灵最美的教师。最美女老师张丽丽,展示了她作为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她用生命维护了教师的尊严,铸就了师魂。社会的诱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一旦选择了教书育人,你就要接受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身份,自觉的行动起来,拒绝诱惑,甘当人梯,授业解惑,无私的播撒自己的阳光雨露。教育事业是漫长的,是不可能让你暴富,教育考验你的不仅仅是耐心,更是长期坚守的那份韧性。最后,作为一名民办大学的老师,自然会关注民办教育。报告已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让民办高校的存在和发展看到了希望,也给我们这些民办高校的老师更大的鼓舞和鼓励。今年11月,我校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评估,十几位专家对我校进行了全面测评。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顺利的通过了本科评估。接下来,如何继续保持本科教学的质量?怎么样总结好本科评估的问题,集思广益,整改这些问题?这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此外,除了教书,育人工作,我们该怎样改善我们的方式?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面对家庭贫困的学生、面对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持之以恒的加以改进和加强。

篇7:教师党员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菱角乡赤章小学

展顺俊

2012年11月8日上午九时,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认真观看了十八大开幕式及胡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感触颇深。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党的十八大全面回顾、总结过去5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掌握主动,应对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破除那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在学习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新一届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向未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然会关注教育,更关注教育改革。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他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他说,这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身为一线教育的教师,我当然更加关注教育。从十八大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我会更加努力。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选择清贫,我们应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佳绩。

十八大进一步指出:首先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十八大”的要求。

首先,教师是一门职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怀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胸怀进行工作,勤恳踏实,忘我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我们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教师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教师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一起分享、庆贺。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充分体现责任感,做到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依靠长征精神那种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创新的胆略所缔造的开拓创新。要主动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款,以“敢”字当头,以“闯”字领先,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最求,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入教育,为实现建湖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再次、教师的目标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三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我们教师还满足于以前掌握的那点知识,那我们迟早要落伍,要被时代淘汰。所以,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第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这一内容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教育领域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为保障这一理念的实现,报告中同时提出,要“深化教育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这几项改革是切实把教育理念从增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应对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根本。

总之,我决心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落实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八大精神,成了当前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

篇8: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一、丰富国家发展目标

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 并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已经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国家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 并且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单独的标题进行详细讲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讲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 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目标。

关于文化建设, 讲到文化建设应该是“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由此,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关于经济建设, 提出了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目标, 即“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新的发展目标, 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发展的新期待, 更体现了执政党的雄心壮志、与时俱进。

关于居民收入增长, 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十六大提出,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两次大会均未对居民收入增长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十八大针对居民收入增长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 而且还是倍增目标,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进一步反映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思想。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 此后,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而且, 目标所包含的内容, 在我们过去10年的改革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不断的进行明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目标, 这是深刻理解中国是否有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的重要基础。因此,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于这个发展目标给予了更为深刻、全面的阐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且讲到, 要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坚持改革和发展,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从“建设”到“建成”, 这一字之变, 是个质的飞跃, 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 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 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三、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 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 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新的科学回答, 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 在十八大报告中, 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个自觉”, 即: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就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

四、政治改革要坚持制度建设导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段讲话, 极具强针对性, 把政治体制改革置于改革发展的全局当中来思考, 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对于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报告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单独作为一个小标题来论述。论述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构件加以展开, 并由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制度改革和改革措施。报告中说,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许多改革措施或提法富有创新, 如: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 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等等。

五、提出党建的新格局

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格局。胡锦涛强调, 全党必须牢记, 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 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段话明确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不仅指出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根本, 也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依据;不仅强调了今后党的建设的主线, 还强调了党的建设的五大新部署, 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仅指明今后党的建设要增强“四自能力”, 还要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起点的重要时刻, 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 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以及面对的挑战, 成为执政党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而作为执政党, 必须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作为执政党, 要“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同时, 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六、变革创新是报告的主旋律

十八大报告以变革创新作为主旋律。报告由十二个部分组成, 内容尽管不同, 但是以变革创新作为主线将其联系在一起, 为我们呈现了在过去的10年, 过去的5年以及未来的8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从事的各项事业, 取得的各种成就以及进行的各类探索创新。“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人民共同愿望, 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永葆国家发展动力”, 以此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反复出现了50多个“创新”, 并把创新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 创新型国家、社会管理创新、党建改革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等。并要求将“创新驱动”作为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对创新发展这一理念的高度重视。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和创新, 这是我国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 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摸索前进中得到的普遍共识。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七、构建新理念

执政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观念认识的多元化。那么, 如何在多元的社会里构建新的共识, 搭建新的观念沟通平台, 就需要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来整合和引领各种不同的观念。

在讲到共产党执政的目的时, 更加注重执政为民的理念。“人民”两个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145次, “群众”一词出现了38次。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都体现了党十分注重民主法治理念。关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提出了公平正义的理念, 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关于社会建设, 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在讲到国际关系的时候, 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等等。

八、高扬团结的旗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临近结束时, 站在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的高度, 呼吁“团结就是大局, 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 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 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十八大报告宣示了中国必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要什么状态、建什么社会”这些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蓝图, 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蓝图, 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在国外敌对力量依然存在、国内社会关系依然复杂、党内腐败问题尤为严峻、改革发展任务愈发艰巨的条件下, 强调团结更为必要。因此,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团结”, 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政治清醒, 同时也是在告诫和警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爱护“团结”、倍加增进“团结”,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稳定和谐、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篇9:教师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关键词:“十八大”;幼儿;教育

201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为期4天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会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时刻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实际教育工作,奉献教育事业。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新跨越而不懈努力。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要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当一名好的幼儿教师,首先就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幼儿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师在这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从小开始,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虽然幼师是一个平凡而默默无闻的职业,但是只要认真地去做,在平凡的职业中也会有不平凡的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采取切实举措,不断完善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一流教师队伍。把培育高尚师德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突出师德激励,严格师德考核,加强师德监督,形成以德育师的制度环境。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学习思想政治,进而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的下一代。

三、做好日常生活教育工作

(一)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具备爱心、细心和耐心

对幼儿教育事业要尽心尽力,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方面,思想紧跟现代教育的步伐,并认真地学习新的知识,全面细致地了解每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做到因人施教,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理念,在工作中,责任心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应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从而获取更为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理解和接受事物的能力都很有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反复地重复地去教。如,一些日常所做的事情,如见到老师要有礼貌、上课时不随意说话、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这些事情每天都要对幼儿讲,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要耐心地去跟孩子讲解。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很差,需要时刻提醒,这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用爱心、细心和耐心,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关注,使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注重幼儿内心培养,因材施教

幼儿教师不仅仅是教幼儿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好每一名幼儿,作为幼儿教师要多关心、多沟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有些家长只是注重孩子背什么、考试成绩的多少,这些只能看到一时间的成长,而忽视了对幼儿心灵的教育,这样成长的孩子不可能拥有什么大的理想。进一步来说,幼儿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习方面,更要注重孩子内心。让我们培育出生活的强者,这个强者是道德上的强者。我们要不断地去了解幼儿的想法,细心观察,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因材施教,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来教育幼儿,像有些幼儿性格内向,不爱讲话,这时要多引导、多鼓励,有的孩子却很自私,感觉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此时就得根据幼儿的心理组织一些游戏,可以让幼儿通过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来培养合作精神等。同时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在家时不要过分放纵孩子,老师与家长双方相互配合,这样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能够更好地来教育幼儿。如:家访活动和亲子活动等,都是和家长沟通的好方法。要充分让幼儿发挥自身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精心设计课堂游戏,创造更多的条件,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幼儿自身的素质。每个课程要循序渐进,慢慢让孩子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个性,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能使幼儿热爱学习,并不是要强迫幼儿去学习,进而让其从学习中找到快乐。

做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时刻积极进取,努力创新,需具有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精神。作为幼儿教师应把自己的精力和耐心放在本职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有质量、有效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虚心问教、谦虚刻苦的工作作风,要有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作为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责任;同时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习精神;要有细心、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努力成为家长、幼儿、学校和社会认同的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把“十八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崔哲,张树雄,赖映红.人本管理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5).

上一篇:银行新员工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406法制教育活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