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2024-07-05

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精选8篇)

篇1: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中学体育武术教学开展思路论文

1增强武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传授经验

中学体育武术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整个武术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传道授业、教学育人的发起者,教师应该充分提高自身的武术教学知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总结教学经验,对每位学生的性格、兴趣、武术学习进展等有个大致了解,采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规范自身的武术动作。在进行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部分学生反映对武术教材的一些内容不能理解,认为晦涩、高深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武术教材内容有着合理的选择,在执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用简洁、生动、易懂的语言合理讲解武术知识,使得学生更易掌握相关的武学知识,便于武术教学的开展。

1.2教学安排要严密、教学方法要有效

教师应该先要设计学期教学规划,确定教学目标,并要将目标通过合理有序分解成阶梯型的系列任务,按照其先后顺序在每堂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逐一落实,督求学生完成规定任务,最终确保了武术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学生武术学习状况的调查,来认识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并经过适当调整,力求合理、有效,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进程。

1.3注意教学对象的差异性

因为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如一般情况下,对于武术学习,男生的学习效率比女生对武术知识技能的掌握速度要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对每位学生都应设有不同而适当的要求,借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4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教师应该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着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武术动作应该言传身教,训练时应该在一旁守护,确保学生的学习安全,让他们注意身体的协调能力,指导他们按照规范进行练习,确定训练强度,以免引发其对武术学习疲劳。

1.5利用多媒体教学,安排多样化的考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可与时间观看与武术相关的影片,如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等,以影片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效果来激发他们对武术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展武术教学,如将武学套路、招式进行放慢,便于学生记忆等等;设定多样化考试,充分考察学生对中学体育武术运动的掌握程度,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对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牢固,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否则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基本功的学习,端正某些学生好高骛远、目空一切、沾沾自喜的学习态度。经过对武术百家的调查研究,武术套路一般与文章结构组成极为类似:在编写文章的过程中,其文字、短语、语句、语法就是写文章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功底扎实了,才能写出高水平、高素质、具有实际意义的好文章;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同样如此,其基本功就是动作外形、手法、步法、步型、跳、墩、起、走、缓、急、协调等单一或者多个综合的最基本武术动作,将它们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就产生多彩纷呈、琳琅满目、林林总总的武学套路。因此,教师严格规范武术基本功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进一步武术学习的要求,还是学生学习拳法、腿法等武术技术水准提高的先决条件。目前,在中学体育中,一些武术教师在初期就交给学生复杂的套路,这无疑是拔苗助长、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最终教学效果也是欲速而不达、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对于武术教学十分重要。

3学生对于有关的武术术语应有正确认识

3.1武术术语概念

所谓武术术语,就是规定特一武术动作、理论知识、套路等内容专业性词语,如电影《功夫》所出现的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等。每一个武术术语的形成都需要有详细的过程,其以精准简练的文字来形容武学动作的特征,进而在长期实践中,归结成武学概念。

3.2对武术术语的规范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一听到武术术语,就会在脑海当中形成较为直观的情景,在经过武术教师合理指导与点拨下,加深对武术术语的理解,使得他们能够在实际阅读相关武术书籍的时候,不再盲目评测、随意幻想等等。我国武术运动历史悠久,其留下的典籍众多,而自主学习模式是学生武术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实施流程就是学生通过研读武学典籍,来提高自身的武学素质。这时如果对典籍论述的武术术语不甚了解,那么只能是望洋兴叹、所得甚少了。

4培养学生观看图像、视频学习武术的能力

在中学体育中开展武术教学时,有效利用武术图像、视频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武学典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图文解说,学生在阅读或者训练时,应该按照图像任务武术动作来规范自身的动作,并严格根据有关解说开展武术学习,如果遇到不懂之处,就应该向武术教师请教或者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弄清关键动作,了解其含义、作用。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怎样辨识武术图像,让他们能够清楚武术动作衔接、方向、角度、力道、虚实、回返路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观度相关武术教学视频,通过后退、快进、调慢等视频功能来充分掌握武术动作、套路组合、技巧分解等,提高学生自行学习能力,促进武术教学的长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武术学习的意识。

5认识武术套路的形成特点和坚持原则

在中学体育中,武术套路的学习是武术教学学习重要内容之一。在巩固学生武术基本工之后,武术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输武术套路,不管是采用自己编织的新型武学套路,还是选取相关书籍中记载的武学套路,都应该让学生对其形成特点和所要坚持的原则有着充分的认识。教师应该有效分解武学套路,因为每个武学套路都是由单一动作或者多个组合动作组合经相互连接,再加上预备和收尾动作组成的,例如最常见的五步拳套路可分解成预备动作、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传掌、虚步挑掌、收尾动作等等,便于学生学习和对套路某个动作训练程度,并要保持整个武术套路演练流畅。套路动作包括踢、打、摔、擒、刺、击等方面,其表现特点就是攻击和防守,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解套路的攻防规律,使得他们在训练中更好地调节武术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此外,学生对不同套路的特点和风格有着大体的了解,这样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就会根据自己身体素质的高低来选择适合的拳法、腿法,在实际训练中加深体会,达到切实掌握的目的。

6明确武术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武德修养

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不是让他们用来打架斗殴或者进行攀比。教师应该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同时,通过讲解先进人物事迹,来端正他们的学习心态,论述打架斗殴事件给自身安全、家庭学校、社会稳定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他们的武术道德。7结语基于以上分析论述,要想改善中学体育武术教学那种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普及范围较窄等情况,就应该采取各种有效对策来开展武术教学,从教学内容、基本素质、武术套路、学生武德等各个方面注意改善,提高学生的武术综合能力。

篇2: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首先,家长对家校合作教学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我国大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家长基本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意识,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家长并不关注除孩子分数之外的其他教育收效,再者就是由于家长本身文化素养不高,没有主动或引导孩子的能力。其次,一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认为一部分家长因自身素质问题不仅不会配合教学活动,反而会给教学活动制造麻烦;二是觉得大部分家长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并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这样的认识是完成错误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除老师和同学之外就是家长,而其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其它任何方面都无法取代的。最后,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已经有了几年时间,但大多数中学还是在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为了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收效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家校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学校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进行提高分数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家校合作教学的真正意义。

2。2家校合作缺乏计划性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家校合作一般只是以家长会这种单一的形式展开,且学校往往并不将此纳入教学工作安排,其偶发性较强,如大部分家长会之前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出现了某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学校才会想到通知学生家长来学校讨论,而家长对这些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提前预见,更谈不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而这样缺乏计划性,且目的性不强的家长会很难会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久而久之,家校合作教学只能沦为“面子工程”而变得毫无实际意义。

2。3家校合作缺乏互动性

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教学是需要家长和教师就学生情况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而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则大多是采用教师说家长听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家校合作方法并不能使教师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也无法对其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实现家校合作教学的意义并无帮助。

2。4家校合作缺乏平等性

我国目前的家校合作往往是以学校为中心,往往只从学校单方面的便利出发考虑,而很少顾忌到家长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无论是在时间、地点的选定上还是在活动进行时,家长往往只有听教师讲的机会,而显有表达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因此,目前的家校合作教学存在着严重缺乏公平性的问题,因缺乏对等的交流机会,使得这样的家校合作教学并起不到多大作用。

3家校合作教学中常见问题的相关对策分析

3。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教学

家校合作教学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而是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就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提供一个进行深入交流的平台,从中发现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配合以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更好的投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3。2学校要定期组织与家长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活动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身心活动较为活跃,面对社会上的不可控因素很容易被诱惑,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家校合作相关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不是一味的进行事后补救。

3。3家长在家校合作教学中的地位同样重要

篇3:浅析体育教学新思路

一、实现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 体育学科寻求哪些突破, 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关心的问题。课程目标确立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目标体系, 给体育教师的创造性留有了很大的发挥余地。因此, 学校体育首先要在课程体系建设、内容要求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体育教师要将对体育新课程的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 (2+1项目) 的概念的简单认识, 升华为对体育课程的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理解。学校体育课程应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应用能力, 结合一些社会性、综合性的体育实践活动, 营造一个大体育的学习环境。

在内容要求上, 应该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品位的提高。 新课标不是通过主体教学、快乐教学就能够体现的, 如果一味地以游戏 (有的游戏缺乏体育学科的知识性和体育文化价值) 代替教材, 以学生的兴趣取代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 这是对体育课标理念的误读和曲解。运动技能不仅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 其他四个方面的隐性目标都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体育课堂并非专门供学生娱乐的场所, 教师能让学生在主动习得体育知识、学练体育技术、提高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发展身心健康、提高体育品位, 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在教学方法的突破上, 教师是首要因素。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一是要展示新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 二是要用自身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 找到他们的障碍点和“近区”发展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体育课改要求教学方式要从过去的以静态分析为主, 转变到动态的、以学生发展体验为主上来;从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分项目标达成, 转变到学生的思维、创新、合作、发展等能力与意识的整合上来。

二、突出思想、人文与应用的特性

体育教师在研读课程目标时, 不应该忽略课标中所隐含的三个关键词:思想、人文与应用。

思想是附着于外物的, 附着于行为的, 体育课改的思想则关乎着课改的价值。如果体育抽去了思想, 就会失去它的生命活力。“健康第一”这句话, 当它蕴涵在一个个具体的日常体育教学行为中时, 它就是教育思想;但是, 当这句话成为一种口号、标签, 随时呼喊, 随处张贴时, 它就不是思想了。教育部杨贵仁司长指出, “在学校体育教改中, 要坚决纠正过分强调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 而忽视培养意志品质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做法”, 学校体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广大的体育教师更应该思考:体育是为谁而存在?体育教改为谁而改?

在体育中如何加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教育, 这是体育课改的一个重点。体育要改变“重体轻育”的状态, 应健身、育人并举。 “育人”是指培养富有情感和责任感的身、心、群 (合群素质) 全面发展的“人”, 它需要人文。实践证明, 完整的体育是有形的身体锻炼和无形的人格修炼的整合, 即体育与人文的融合。欲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品牌, 就应在思想上树立“健身育人”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应用, 应该成为今后学校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学校体育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赏析能力, 能够经常积极地参加大众化、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把体育活动作为读书、生活以外的另一基本要素, 实现以体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倡导自己积极、愉快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体育的必然归宿。

三、走出教学和测试的误区

杨贵仁司长说,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新标准实行的是目标管理, 即不管学校怎样开展体育运动, 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如, 长跑是提高耐力的有效方法, 但由于它枯燥乏味, 许多人不愿意跑。在这种情况下, 有条件的学校同样可以通过游泳、踢足球等活动来达到提高耐力的目的。对学校而言, 新标准提供了一个评价体系, 至于学校体育课该上什么, 怎么上, 则完全由学校根据本地区气候、场地条件以及学校自身教学特点来自由安排, 便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 从而真正实现“教测分离”, 避免学校将测试项目作为主要课程来实施。

测试与体育课教学的分离, 一是测试内容与体育课内容分离, 要克服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弊端, 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是要实现测试时间与教学时间分离, 使体育教师从复杂的组织测试过程中解脱出来, 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实践上。

实施教测分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 有利于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体质健康目标;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 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一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有利于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

篇4: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对体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体育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继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身体素质有所增强,并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养成健康的心理。然而,在初中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导致体育教学未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而且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从而为促进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保障。

一、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体育教学力度,因而学生不仅要掌握各个科目的知识,而且加强身体锻炼。同时,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来,能够培养其合作能力,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可以为其养成坚强、乐观等品格提供有利保障。此外,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更加愿意与师生进行沟通,为其沟通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能够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的原因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所开设的体育理论课程比较多,而体育活动较少,即便是开展了体育教学活动,却以跑步、足球等为主,长期下来,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过于单调,继而不乐于主动参加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不良好[1]。

(二)体育器材不齐全

初中要想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必须具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所以购置体育器材会花费初中部分资金,但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初中的资金匮乏,进而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购置体育器材上,体育活动的硬件条件较差,学生所参与的体育项目较少,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

(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当前,初中在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下进行体育活动教学,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却处于被动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未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的练习,更不乐于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思路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某初中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学生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体育教师多开展体育活动,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情境,并让学生对活动进行策划,从而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学向学生布置花样跳绳比赛活动任务,然后让学生自行分组,先是练习花样跳绳,最后小组间进行比赛,体育教师再对体育活动进行评分。初中通过这种形式开展体育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主动参与体育中来,而且提升了体育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体育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必须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为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开设的体育活动甚少,继而导致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下降[2]。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改变思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多为学生开展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压力,并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等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加大师资力量

为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初中必须加大师资力量,从而对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例如,初中充分吸引具有经验和学历的体育教师前来教学,通过在优秀体育教师的带动下,做好体育教学工作,使得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参与体育中[3]。同时,初中还应该加大在体育教学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将资金用于购置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上,并修建体育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然后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结束语

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健康,而且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加大体育教学的力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然而在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不同的情绪,继而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永萍.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11):48-48.

[2] 陆素根.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建议[J].运动,2014(17):116-117.

篇5: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近些年来,大量的职业院校不断涌现,这些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职业院校旨在培养专业基础较为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专门化人才,所以其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体育关乎个人乃至全社会的健康运转,所以其自然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就使得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在从事某一工种时过于依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从而大大增加了造成劳动者身体畸形的可能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掌握一方面的技能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但是一门技能的掌握往往都是以牺牲了其他方面技能的发展为代价的,这样就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体力活动很少,这样就会给这些学生的颈椎等造成极大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可以弥补单一劳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给那些很少得到活动的肌肉带来活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人体机能的全面发展。

另外,从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小,这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从小就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体育也不例外,这就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一旦体育不再成为考试的一部分,学生们便将体育活动抛之脑后,长此以往,就使得学生很难再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模糊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水平等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有不少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不清,认为体育教学是可有可无的,非常轻视体育锻炼的作用。而面对差异如此大的学生,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也显得无所适从,学生对其所讲授的课程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实质根本不能被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不能显示出来,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相脱节。

(二)体育教学模式僵硬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僵硬的问题。体育教师仍然固守着自己陈旧的教学方式,只是盲目地重复着旧有的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出体育锻炼的实效。另外,教师仍然将自己看成是教学的主体,没有重要学生的作用,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三)教学课时少,基础设施落后

职业院校由于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所以安排的教学课时就会相对较少,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既要和学生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安排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就必然会出现时间紧张的局面,教学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既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又是一种健康生活理念,是评价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需要在全社会加以普及。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充分考虑社会的新型要求,将体育教学的目标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应该明确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好体育教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技能经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根据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及教师必须要合理规划体育教学流程,重视体育教学的作用,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是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就要抛弃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而加上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除了讲授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外,还做一些示范动作,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教学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学校还应该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样,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就可以使自己的讲解更为直观、生动,易于被学生接受,能够将学生的兴趣引到体育教学中来,从而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凝聚力,使学生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反应,这样就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三)丰富体育教学方式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方式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不断丰富、创新。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登山比赛、班级运动会等形式来丰富体育教学课堂,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机联系起来;教师也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总之,体育教师应该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平等交流,让学生领悟到体育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而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水平等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丰富体育教学方式时还应注意因材施教,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层次水平,采取分层教学或者分组教学的方式,然后再制定出一套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方式。

(四)增加课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是塑造全面型人才的助推器。当前存在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学课时较少,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所以应该适当增加课时。职业院校的性质决定了职业院校会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实习上,而对于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体育教学课程,可能会引起许多学生及家长的不解,甚至还会引起不满的情绪,这就要求学校做好一定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及家长明白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明白体育锻炼对学生具有的积极意义,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此外,由于职业院校现有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社会与职业院校都应大力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筹建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一些基础的体育活动场所,完善一些基本的健身器材,从而使得体育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教学环境更为优越,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五)变革体育教学考核方法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制定出一套全新的考核方法,这种新的考核方法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能规避应试教育的弊端,同时也能综合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除了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外,还应加上学生的平时分,平时分应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等;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一些相关论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学生就会去查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扩大了其视野,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改革后的体育教学考核方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将体育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总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切实把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新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15)

[2]李保忠,周明,李鹤.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看法[J].职业技术.2011,6(130)

[3]李会增,王玉扩,杨洪涛.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向[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

篇6: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紧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

体育教学

兴趣

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是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追求、尝试、体验,由此产生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同时,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同样,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练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索然无味之感,如中长距离跑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途径。

一、启发学生自觉性,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中长跑这类教学内容,可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手段,发展耐久跑的能力。

三、优美的直观示范,引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

四、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学生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口诀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记忆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许多技术动作要领讲起来繁杂难记。若将复杂的技术要领归纳为几句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掌握。如将投掷 的最后用力动作简化为“蹬、转、送、撑、挺、推、拨”七个字,便于学生理解动作;在篮球教学中将三步上篮技术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学生就能明白动作要领,迅速记住。

六、充分肯定成绩,提升学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七、因人而异,保持不同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一刀切”的要求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偏高,会让水平低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容易挫伤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已获得的练习兴趣丧失;而要求偏低,又使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觉得无须努力,同样不感兴趣。因此,要维护不同学生的练习兴趣,所提出的要求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篇7: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11期供稿 文/曹开顺

[导读]我们要不断的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吉林省通榆县蒙古族学校(137200)曹开顺

前言:21 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里,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学校电教设施不断完善,教师电教意识不断增强,各门学科已开始广泛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观念的“大改革”,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体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以便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在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基础理论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的优点

1.1 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储存大量体育基础理论信息,并可按不同的信息分类建立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只需坐在教师机前,就可以快捷检索信息,将大量多媒体教学素材集中展示到屏幕上,学生也可以通过学生机共享上述所有资源。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和高密度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人体解剖的理论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人体各块肌肉进行演示,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媒体上的图解可以进行自我对照学习;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慢动作的演示,而学生可以跟着慢动作进行练习;在篮球理论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徒手动作练习等。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比以往更直观更省时间,同时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所提高。

1.2 教学手段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到图、文、音并茂,使抽象的原理形象化,枯燥的概念生动化,复杂的过程图形化。体育软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尽头十足,兴致盎然,课堂气氛异常地活跃,以此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锻炼欲。例如,在篮球演示课上,可以放一些精彩的比赛视频,这样既直观又生动、形象。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健美操理论欣赏的学习、田径中长跑理论的学习等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多媒体教学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应用的良好效果

2.1 迅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缩短泛化过程。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动作示范的能力,否则动作示范不规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这就使教师现有水平和教学需要产生了矛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矛盾。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看教学视频,从直观上建立一个正确的身体运动姿势,然后通过视频和教师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让学生从较深层次上对中长跑有个系统的认识,最后再通过实践进行教学,可以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跳高、跳远和推铅球等项目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甚好。

2.2 有利于教师结合动作示范进行讲解,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有些体育教材,在教学示范过程中不能做到同步解说、慢动作示范,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很容易做到。教师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暂停和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现,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从而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增加了每一节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

2.3 有助于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教师应该在示范正确动作的同时指出错误动作并解释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一个课件制作上既有正确动作,又有错误动作。让学生边看边想,自己思考,自我比较,避免许多常见错误动作的发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动作,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武术动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动作摄像并进行回放,把每个同学的练习动作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出正确的动作和错误的动作,再指导学生通过讲解进行练习,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3 目前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注意事项

3.1 正确认识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单一的身体练习和课堂理论上,不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且对多媒体技术的知识知之甚少。然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要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体育实践课如果能结合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此外通过多种教法手段展示,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的能力。当然从体育课程性质讲,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夸大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可以应用多媒体,学生上课还是应以练习为主,多媒体教学法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课件,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若将一大堆录像、动画和图片进行简单的堆积和播放,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宗旨。

3.2 重视课件的开发。目前,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不够重视,导致在多媒体教学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由于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水平要求比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知识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个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各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具有体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体育课件质量的好坏。4 结论与建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断探索,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了,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手段,其在许多方面的优越性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因此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遵循多媒体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切合实际性的原则,以免媒体的乱用、生搬硬套及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媒体的作用得到最优化体现,以促进现代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最终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浅析多媒体的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要用发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新理念。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更快地达成教学目标,和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应用,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一定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形式,它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德育电教即可利用电教多媒体,选择典型事例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的特点,能够提供各种生动、逼真的声像材料,把真理体现出来,易于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多媒体声音与形象的生动性和感染性,也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具备勇敢坚毅的意志,进而沿着正确的目标去探索、实践。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与点拨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万能的,它应该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的部分。教学中,如果仅仅将课件播放给学生看,收效往往不大。最简单有效的使用方法是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示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很容易失误,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就简单多了。我利用Flash制作了一个“鱼跃前滚翻”的动画片,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是否正确。于是,在教学时先请学生观看该动画片,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中形成动作概念。同时产生在实践中试一试的欲望。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与技能课紧密结合,提高技能课的授课质量

在每教授一种体育技能时,应该划出一定的课时利用网络和相关课件向学生讲解动作原理和生理基础,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当讲到篮球课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出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组织学生看录像。运用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采用“NBA”中文版篮球游戏软件,此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可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 一表现出来。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和软件强大的比赛录像功能,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级篮球赛中能做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四.创设意境,培养审美情操

体育是人体运动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因而,体育教学就是审美意识物态化的积极成果,有着强烈的美感作用和审美价值。体育活动中很多项目,如健美操、技巧、武术、体操、田径、球类等都呈现出一种美的形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教学内容中美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美去启迪学生,用高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美的乳汁滋润他们的心田。例如:在韵律操教学中,常规方法使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模仿,不能领略美的价值。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选择健康、动听、优美、明快的乐曲,配以和谐的健美操动作,强化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情境,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显得轻松、活泼、舒展、大方。既增强了形式的体质,又发展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巧、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训练了良好身体形态,并且由人体的优美动作与音乐结合而达到一个超美的境界,把健美操中蕴涵的节奏美、力量美、协调美、和谐美、敏捷美,以人体运动的独特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美的存在,在运动中陶冶了美的情操。

五.多媒体在理论课上的应用

无论是以前的《体育大纲》还是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安排上都要求每学期上一定比例的理论课,这些内容涉及许多体育竞赛知识、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其非常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排除了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从如何应对比赛失利时的心理状态到青春期运动生理的特点,都能一一找到很好的答案,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

六、作用

1、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运动表象的形成。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可生动直观地掌握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迅速形成运动表象。

2、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促进学生正确理解体育中的各种名词。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把零散分布在不同影视、录像、VCD以及网上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再把它们合理地加入到课件中去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或学生在自学中可暂停、慢放或多次播放所需影音材料,或加以文字说明同视频画面同步运行,形成动静结合的多位一体的多容量的教学内容,达到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模仿的目的。

3、运用计算机的参数分析功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体育教学中,把学生的运动技术录像或图片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或图片放在一起对照分析,找出学生技术动作的差异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动作,特别是对于某些本体感觉较差、动作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尤为有效。

4、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更多体育方面的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可以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平台。

5、学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是以室外身体练习为主,室内理论教学为辅,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品德、终生体育的意识、兴趣和能力为指导思想的学科。所以,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时,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是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该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就要坚持用,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就应该大胆加以运用。简而言之,我们既要以发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又要以积极和扎实的态度对待传统的教学手段,使两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成果已经服务于课堂教学,特别是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技术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以声、像、文的综合形式向使用者传授知识的,其逼真程度和规范性不亚于教师亲身示范,讲解较之教师更详尽,还可以经过精心的加工、制作,增加其生动性、趣味性,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今一般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的要求和需要。因此,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和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特点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和超强的模仿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优秀的教学示范、手段、方法,以及训练方法、比赛过程,经过科学的再加工,以看录象、投影等形式,以声、像、文的综合形式展示给学生,能不断的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受到刺激,引起学小学生的注意,促进其思维。它还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观看课件中小的知识点以动画和儿歌相结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而且便于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体育技能的学习。最终,起到减轻体育教师工作强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般采取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学生模仿练习,再进行纠错,最后通过巩固练习,掌握技术动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从讲解中获得完整的形象记忆,在观看示范时又不能获得系统的、规范的讲解;即使是边讲解边示范,教师也不能使学生对动作的细节,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形成正确的理解和模仿。如果讲解、示范模糊不清,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和模仿,形成错误动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技术动作的细节、动作重点、难点,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清晰、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将技术动作的全过程,重放、慢放、定格,并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现技术动作,使学生看清楚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细节动作及衔接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完整的动作概念;还可以将平面的、局部的动作示范,变成立体的、整体的直观形象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节省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练习的时间,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二、多媒体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技能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再观察、再练习,直至达到自动化。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一般先听教师讲解,后观看示范,然后去模仿、练习,接下来由教师纠正错误动作,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掌握技术动作,这种模式极其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恶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缺点,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动作示范,详细、规范的文字讲解,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技术动作进行学习、练习、纠错;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练习、纠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练习遇到疑惑时或练习间歇时,还可以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实况录象,对技术动作提高认识,增强记忆,同时,还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对于那些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促使它更积极的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多媒体教学在演示实践内容的整体性、生动性及细节性、广泛性上充分发挥了其优势特点,使教材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重点、难点和细节清晰的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同时,还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小学生的人知系统的特点,从而提高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变:当年我们上学时,我们的老师教我们怎样教学生,我们就怎样教我们的学生的想法。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体验乐趣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合作、创造精神,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探索欲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师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给体育教师又提出了高要求。从课件的制作到使用,只有体育教师参与了课件的制作甚至自己亲手制作,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对系统操作非常熟练,才能完全掌控教学过程,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使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其他

多媒体教学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在现今小学现有的电教设备下是切实可行的,其教学效果也一定是明显、有效的,特别是对疑难动作的作用则更明显。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应大力发展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加强体育教学经费投入,配备一定的体育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以减轻体育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达到规范化、现代化。

浅谈体育教学中《自主学练》模式的意义

上传: 徐伟明

更新时间:2012-5-20 8:48:45

体育新课程标准无论是在课程功能、理念、目标、内涵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以前有很大的突破。新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从这个高度来说,对我们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去开创学校体育的新局面。我们该看到“自主学练”模式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意义重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为了打破以前教师独霸课堂和脱离课堂的局面,转变过去强调运动竞技教学的观念,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自主学练”模式被老师更多的应用,其特点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讨论、质疑、探索、情感体验中,学会获取知识方法,掌握多种科学、正确的健身方法,受益终身。通过反复教学实验发现,“自主学练”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的创新窗口,其意义如下:

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信心。想象是审美的翅膀。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用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各种体育动作都有着内在的和外在的美,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充分发现这些美的所在,使同学们对体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录像讲解动作要领与方法,利用多功能讲台中的动画效果讲解要点与难点;通过及时地展播各种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各项比赛和各种重大赛事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利用观看体育中大事要事的录像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使同学们深刻理解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起为祖国的崛起而读书,为成为栋梁之材而锻炼身体的信心和决心。

二、能创造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构建起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踊跃参与、自主学习乐。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力。首先教师要通过挖掘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因素,运用体育特有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应了解青少年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学习新生知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展示的真理感震惊。”这种教学境界,常常体现在师生的心态和语言,体现在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上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上。为了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合理利用上室内课的时间,多给同学们放一些健美操和各种各样的自编操录像,使他们能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创造出适合本项目的自编操,使学生们能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利用小游戏,利用音乐伴奏下的各种自编操等,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三、能创造一个师生互动共同交往的教学氛围,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创造乐趣。江泽民同志指出:“学校和教师在精心培养人才方面负有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展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品质,教师与学生装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 一是教师的期待;二是教师的宽容。课堂上,尽量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我能行”。即使是学生理解有误,学中有错,教师也应该诚心、热心、耐心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还要给学生们多多创造观察与帮助、自评与互评、质疑与讨论的机会,使同学们既能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拓展获取知识的视野,又能使同学们相互了解,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了解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位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位同学能获得成功。

同时,在学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使主导变引导、主体变主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当中,主动与学生交流思想,并利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同学们勇于克服困难。还要给学生们多多创造观察与帮助、自评与互评、质疑与讨论的机会,调动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同学们能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拓展获取知识的视野。利用教学录像使学生们能够找到自己,看到自己在课堂的表现,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各地优质课的展示,与学生们一起交流思想,并利用“我的想法”等活动,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能创造一个笑声汗水进步共融的课堂效果,树立起新的学练观念,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很好地提高课堂效果,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利用各种能自由锻炼的游戏,既能增强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在课的结束部分,合理安排音乐伴奏下的放松活动,并且给同学们一些自我展示的空间,使同学们能笑起来动起来,让同学们在汗水中得到放松,在笑声中得到放松。

有报道: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召开“多媒体体育教学研讨会”。课的主要过程为:学生通过录像、投影观察了解自身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发现问题然后点击电脑课件,搜寻正确的技术影像动画,发现查寻练习方法和改进措施,用以指导自主练习。另一部分同学则在电脑课件中查寻发展上肢力量的练习方法,指导自身练习。这篇报道告诉我们学校体育今后发展的方向,也给很多学校体育工作者一些警示:也许我们缺少现代化的教具,但是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的教育眼光来认识今后体育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合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使之成为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亮丽的窗口!

篇8:浅析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思路论文

1.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目前的标准下, 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 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教育发展的方向。然而, 我们目前的教育却是一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一直处于课堂的统治地位。现行的教育制度, 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安静地听老师讲述知识, 看似遵守纪律, 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因此, 为了顺应教育发展需要,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应该特别注意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主体性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对于一个学生整体发展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学习到知识, 还能慢慢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学习成就, 完善主体性体验, 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需要让学生全面的发展, 需要均衡提高各种能力。为了实现这种目的, 教师需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提高自身能力。

二、怎样做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1.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如果老师想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热爱学习, 自主学习,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老师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这是促使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也要注意照顾班级里全体同学, 不能只是专注某几个学生。老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应该注意师生关系, 因为只有让学生喜欢这门课, 乐于接受老师,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思考, 提高主动性。老师在为学生创造了这么多表现机会的同时, 要注意不能利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表现。

2.在合理范围内给足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 强调了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创造能力的人才。多年的应试教育, 造成的学生创造性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死读书的教学方法,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接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提出假设, 证明设想的创新能力。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最大的成长空间, 多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机会。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长期的教育中, 习惯了接受老师的标准答案, 千篇一律的主旨思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面对问题学生不需要思考, 只要记住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即可, 没有思考的头脑, 学生以后如何解决问题?所以, 要改革, 就要改革学生现在的学习习惯。面对问题, 面对争议, 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老师通过让学生思考,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学生, 老师更是应该多多给予表现的机会。因为现在不是要他们回答标准答案, 而是需要他们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极大帮助。只有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提高课堂的多样性。

4.教学因人而异, 注意分层

学生的基础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因此学习的效果有差异。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因材施教。老师通过设置不同标准的学习强度以及分类布置作业, 才能让学得快的学生可以更大地发展, 学得慢的同学可以慢慢巩固, 防止互相影响。这样的情况下, 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困难一些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学习乐趣。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调整, 也就是分层次教学。对于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可以尽量提高一下问题难度, 可以使学生有种克服挑战的成就感;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 教师应该稍稍降低要求, 改变形式, 引导他们多提问, 通过这个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提问的过程中, 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 不自觉中发展了主体性。

5.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反馈

老师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评价是发展学生主体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因此教师必须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 教师应更多地给予肯定, 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要多加督促, 避免其骄傲自大。对于学生的答案, 错误就应该立即给他分析讲解, 找出原因, 适时鼓励, 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主体性方面应该严格遵循新课标要求, 这也是今后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锻炼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摘要:现阶段, 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有所调整, 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做到灵活多样,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情况, 注重学生本身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 调动学生的自觉性, 从而提高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对此, 从多年教学经验的出发, 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体发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发展,重要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描写父爱的作文:父爱淡如菊下一篇:农业考察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