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2024-07-29

电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共6篇)

篇1:电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福建莆田燃气电厂新建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前 言

2002 年我国有关单位与印尼签订 260 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合同,在莆田市 秀屿区东庄镇前云村设立莆田 LNG 接收站,2007 年建成,2011 年达产。一期建设漳 州和福州两主干线供沿海各城市用气,2008 年建 6 套、2010 年建 10 套 350MW 级燃 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莆田 4 套、晋江 4 套、厦门 2 套)。莆田燃气电厂是国家―十 五‖规划福建 LNG 项目配套的九个子项目之一,紧邻莆田 LNG 接收站,规划容量为 8× 350MW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9F 级),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即本工程或 本期工程)建设 4 台机组。为促进福建 LNG 项目的实施,满足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用电的需要,增强电 网的调峰能力,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国家发改委于 2005 年 12 月 20 日以发改能源(2005)2693 号文核准通过了福建莆田燃气电厂新建工程项目,本工程于 2007 年 3 月 23 日开工建设,2008 年 12 月 13 日~2010 年 7 月 6 日四台机组 相继完成了 168 小时试运转。。。

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2011 年 4 月

目 录

编制说明........................................................................................................................1 评价范围.................................................................................................................1 安全验收评价依据.................................................................................................1 1.2.1 国家法律..............................................................................................................1 1.2.2 国家行政法规......................................................................................................1 1.2.3 地方法规..............................................................................................................2 1.2.4 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2 1.2.5 国家标准..............................................................................................................3 1.2.6 安全生产行业技术标准......................................................................................5 1.2.7 电力行业技术标准..............................................................................................5 1.2.8 其他标准、规范..................................................................................................7 1.2.9 工程项目有关文件及资料..................................................................................8 1.3

评价目的及原则.....................................................................................................8 1.3.1 评价目的..............................................................................................................8 1.3.2 评价原则..............................................................................................................8

1.4 2 2.1 2.2 2.3

评价程序.................................................................................................................8 建设项目概况..............................................................................................................10 建设单位简介.......................................................................................................10 项目工程概况.......................................................................................................10 厂址地区自然概况................................................................................................11 2.3.1 工程厂址............................................................................................................11 2.3.2 地形、地貌........................................................................................................11 2.3.3 气象、气候条件................................................................................................11 2.3.4 水文特征............................................................................................................12 2.3.5 地质、地震........................................................................................................14 2.3.6 交通运输............................................................................................................16 2.4

厂区总平面及主厂房布置...................................................................................17 2.4.1 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17 2.4.2 竖向布置............................................................................................................17 2.4.3 主厂房布置及建筑结构....................................................................................18 2.5

主要原材料...........................................................................................................20 2.5.1 燃料供应............................................................................................................20 2.5.2 电厂水源............................................................................................................21 2.6 电能生产过程及主要设备...................................................................................22 2.6.1 主要生产过程....................................................................................................22 2.6.2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主要消耗材料及主要经济指标....................................24 2.7 主要生产设备及系统介绍...................................................................................31 2.7.1 燃机天然气供应系统........................................................................................31 2.7.2 热力系统............................................................................................................32 2.7.3 电气系统............................................................................................................34 2.7.4 热工自动化系统................................................................................................37 2.7.5 化学系统............................................................................................................39 2.7.6 供排水系统........................................................................................................40 2.7.7 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43 2.7.8 辅助设施............................................................................................................44 2.8 消防.......................................................................................................................44 2.8.1 消防组织、管理................................................................................................44 2.8.2 消防车道............................................................................................................45 2.8.3 消防给排水及电厂各系统的消防措施............................................................45 2.8.4 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46 2.9 2.10 电厂定员...............................................................................................................47 调试及试运行情况...............................................................................................48 2.10.1 #1 机组 168 试运行情况..................................................................................48 2.10.2 #2 机组 168 试运行情况..................................................................................48 2.10.3 #3 机组 168 试运行情况..................................................................................48 2.10.4 #4 机组 168 试运行情况..................................................................................49 2.10.5 #1~#4 机组运行至今的安全生产情况............................................................49 2.11 2.12 2.13

并网评价情况.......................................................................................................50 设计变更情况.......................................................................................................50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情况.......................................................................................50

2.13.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50 2.13.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1 2.13.3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51 2.13.4 专项安全费用..................................................................................................53 2.14 3 本工程的特殊性...................................................................................................5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5 I 3.1

主要物料(含工质)特性及其危险性...............................................................55 3.1.1 天然气................................................................................................................55 3.1.2 氢气....................................................................................................................56 3.1.3 润滑油................................................................................................................56 3.1.4 抗燃油................................................................................................................56 3.1.5 盐酸....................................................................................................................57 3.1.6 氢氧化钠............................................................................................................57 3.1.7 硫酸....................................................................................................................57 3.1.8 次氯酸钠............................................................................................................58 3.1.9 氨水....................................................................................................................58 3.1.10 水合联氨(肼)..............................................................................................58 3.1.11 六氟化硫...........................................................................................................59 3.1.12 高温烟气..........................................................................................................59 3.1.13 高温高压汽水..................................................................................................59 3.1.14 压缩空气..........................................................................................................59 3.1.15 氮气..................................................................................................................59 3.1.16 二氧化碳..........................................................................................................60 3.1.17 二氧化氯..........................................................................................................60 3.3

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63 3.3.6 化学水处理设备及其系统................................................................................76 3.3.7 水工(含消防)设备及其系统........................................................................76 3.3.8 供氢设备及其系统............................................................................................77 3.3.9 特种设备............................................................................................................77 3.3.10 有限空间作业和维护检修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78 3.3.11 作业环境...........................................................................................................78

3.4

重大危险源辨识...................................................................................................80 3.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80 3.4.2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 号)辨识......................................................................................................................82 3.4.3 重大危险源辨识小结........................................................................................84 5.6

化学水处理和水工设备及其系统单元.............................................................126 5.6.1 化学水处理设备及其系统安全评价情况......................................................126 5.6.2 水工设备及其系统安全评价情况..................................................................132 5.6.3 安全评价小结..................................................................................................134 5.7 供氢设备及其系统单元.....................................................................................134 5.7.1 安全评价情况..................................................................................................134 5.7.2 安全评价小结..................................................................................................138 55.9

特种设备及强制性检测设备单元.....................................................................151 5.9.1 锅炉监督检验..................................................................................................151 5.9.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监督检验......................................................................151 5.9.3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152 5.9.4 电梯监督检验..................................................................................................152 5.9.5 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152 5.9.6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153 5.9.7 安全阀..............................................................................................................158 5.9.8 压力表..............................................................................................................158 5.9.9 变送器..............................................................................................................158 5.9.10 安全评价小结................................................................................................158 5.10

消防单元.............................................................................................................159

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209 有关安全生产的建议.........................................................................................221 安全验收评价结论....................................................................................................223 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223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223 存在问题及改进整改情况.................................................................................224 安全验收总体评价结论.....................................................................................224

2.8 消防

电厂建立了消防体系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以及相应的消防管理制度。2.8.2 消防车道 厂区环主厂房区及通往行政管理中心的道路设置为主干道,路面宽 7.4m,9.4m,其中 9.0m 宽的主干道为主厂房 A 排和余热锅炉外侧的道路;其余道路为次干道,路 面宽 4.0、5.0m,其中 5.0m 宽的次干道为供氢站南侧道路。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路面采用混凝土结构。

2.8.3 消防给排水及电厂各系统的消防措施

2.8.3.1 消防给水 本工程消防给水系统为独立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鉴于燃气电厂厂房结构特点,不设屋顶消防水箱。电厂消防给水系统由 2 台稳压泵和 1 只气压罐稳压设施、二台电动消防泵、一台 柴油消防泵、二座 500m3 消防水池、一套独立的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一套独立的室内 消火栓给水管网、一套独立的室内自动喷水给水管网等消防设施组成。

2.8.3.2 气体灭火系统 本期工程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火灾影响程度和类型不同,结合被保护区域分布的特 点,在不同区域分别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集控楼的公用配电间、公用电子设备间、集控网络室、SIS 室、工程师室、通讯 机房、直流及 UPS 电源室等采用全淹没 IG-541 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设在集控楼 6.5m 夹层内。主厂房每台机组的 SFC 配电间、低压厂用配电间、热工控制包及单元机组电子 设备间、电气控制包、电气继保室、6kV 厂用配电间、单元直流及 UPS 电源室等采 用全淹没 IG-541 气体灭火系统,每台机组均设 1 钢瓶间,钢瓶间均设置于靠近各保 护区域附近的 0.00m 层 A 列附近。燃气轮机罩壳的气体灭火系统由机岛供货商负责设计和供货,采用低压 CO2 气体 灭火系统,低压 CO2 贮罐设置于主厂房内 0.00m 层的 C 列附近。

2.8.3.3 消防排水 室内消火栓灭火时,排水排入室内地面排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灭火时,排水排入 室外雨水排水系统。变压器灭火时,排水排入事故油池及油水分隔装置。室内自动喷水消防系统排水直接排入室内排水系统。2.8.3.4 电厂各系统的消防措施

1)机岛区域的消防措施 包括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发电机本体、辅助油系统设备的防水措施和消防设施 由机岛供货商统一提供,并与其它消防设施合并组成统一的全厂消防系统,共用设在 集控室的火灾报警系统主机。

(1)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罩壳设有全淹没的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并设有自动报警系统及可燃 气体探测装置。

(2)蒸汽轮机、发电机本体 蒸汽轮机、发电机本体外露轴承部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采取措施防止喷 水与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发电机本体接触。

(3)随机配套的电气控制包 随机配套的电气控制包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装置。

2)电气设施的消防措施 变压器设有事故贮油池和排油设施,主变压器设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电缆主要采用封、堵、涂、隔、包等措施。电子设备间、配电室等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设置全淹没 IG-541 气体灭 火系统,并配置相应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

3)天然气调压站的消防措施 天然气调压站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其报警信号反馈到全厂消防报警系统 主机,并设置移动式灭火器。

4)天然气的消防措施 厂区天然气管道入口处的紧急关断阀,同时厂区管道系统内的天然气通过放散管 和放散塔排入大气。厂区内露天布置及厂房内的天然气管道区域上方设置天然气泄漏 报警探测装置。

2.8.3.5 移动式灭火器配置 各建(构)筑物按要求配置灭火器。

2.8.4 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本工程采用炉、机、电集中控制方式,全厂 8 台机组(本期建设 4 台)共设置一座集控楼。集中控制室位于集控楼的 13 米层。本工程设置一套智能网络式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在集中控制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主控制盘(集控楼、厂前区、BoP 区域)、集 控楼气体灭火控制盘、消防联动控制盘;在#1 单元机组电子设间(#1 机主厂房及变压 器)、#2 单元机组电子设间(#2 机主厂房及变压器)、#3 单元机组电子设间(#3 机主厂 房及变压器)、#4 单元机组电子设间(#4 机主厂房及变压器)设置区域控制盘。各火灾 自动报警控制盘下设置该保护区的各种智能型感温、感烟探测器、线型感温电缆、手 动报警及警报装置。各区域控制盘和主控制盘之间通过 RS485 组成环形网络,网络上各节点之间是平等的。在各单元机组电子设备间门口还设有各单元机组电子设备间气体灭火控制盘,气 体灭火控制盘可将火警信号、故障信号送至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本工程联动控制装置含于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盘内,可对区域内各相关消防设备 进行自动启动或经人工确认后远传启动进行灭火。在集中控制室设置消防水泵启动与停止按钮以及显示消防水泵故璋、运行状态显 示灯;自动喷水系统控制阀的控制按钮。当有火警信号时,火灾自动报警主控制盘发出报警信号至公用 DCS,并发出声光 报警信号。本工程设置分区手动/自动火灾紧急广播系统。在火灾自动报警主控制盘内建立 一套专用的火灾对讲电话系统。

2.13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情况

2.13.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电厂设有健康安全环保部,一名部门经理,一名经理助理,一名安全主管,负责 全厂的日常安全管理。全厂共设 11 名专(兼)职安全员。电厂建立了三级安全管理网络,积极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分析安 全生产形势,开展安全大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跟踪整改。对待不安全问题坚持―四不放过‖,严肃对待,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电厂三级安全管理网络见图 2.1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3.1 主要物料(含工质)特性及其危险性

本期工程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储存及分布见表 3.1-1。氨水、联氨、盐酸、氢氧化钠用于化学水处理,次氯酸钠用于循环水处理,硫酸用于废水处理,二氧化氯用生 活水处理,磷酸三甲苯酯用于汽轮机调节系统抗燃油,六氟化硫为高压配电装置的绝缘气体,柴油用于柴油发电机的燃料。

压缩空气用于吹扫、输运和气动阀门使用。

表 3.1-1 危险物质储存及分布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药品名称 天然气 次氯酸钠 氨水 盐酸 氢氧化钠 联氨 硫酸 二氧化氯 抗燃油(磷酸 三甲苯酯)透平油 氢气 柴油 储存量(吨)年使用量(吨)0.5 0.5 0.5 0.5 0.5 0.01 1.5 7 600 标方(0.48 吨)800000 0.5 1.7 1.7 0.5 0.3 0.005 0.27 0.5 2 50*365 标方(14.4 吨)5 储存场所 调压站及天然气管道 化学车间药品间 化学楼储药间 化学楼储药间 危险品库和试验室储药间 危险品库 试验室储药间 净水站 备品备件仓库 备品备件仓库 供氢站 柴油机房 随用随制 即将转移 危险品库 备注 厂内无 储罐

3.1.1 天然气 本工程采用印尼东固液化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平均含量约为 96.3%),本工程所用天然气的详细物性参数见表 2.5-1。甲烷是易燃易爆气体,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日常生活的燃气,爆炸下限为 5.3%,上限为 15%。空气中甲烷浓度过高,能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 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精细动作障碍等,甚至因缺氧而窒息、昏迷。

3.1.2 氢气 本工程以外购氢气作为发电机补充氢源,厂内设 2× m3 氢气储存罐,最高工作 20 压力为 3.2MPa。氢气是一种可燃、易爆气体,无毒,其引燃温度为 400℃,爆炸极限为 4.0%~ 75%(V%),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0.1,爆炸范围极广,点火能量小,加上氢气无色、无味,它的存在不易被人的感觉发现,从而更增加了它的危险性,所以氢气属于甲类 火灾危险性物质。氢气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表 3.1-4。

表 3.1-4 名 氢 称 引燃温度 组别 T1 氢气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表 引燃温度(℃)400 爆 炸 极 限(V%)下限 4.0 上限 75 火灾危险 性类别 甲

储氢罐、氢气输送管道、发电机氢冷系统等处氢气纯度降低、氢气泄漏或人为排 氢有可能发生燃烧和爆炸。除储氢区外,当铅酸蓄电池发生事故时也将释放少量氢气。

氢气湿度超过规定值的主要危害有:

1)使发电机机内氢气纯度降低,导致通风损耗增加和机组效率降低。

2)容易造成发电机绝缘击穿事故。

3)使转子护环产生腐蚀裂纹。

3.1.3 润滑油 本工程润滑油主要用于燃气轮机(GT)、蒸汽轮机(ST)和发电机的轴承、燃气轮机排气侧支撑、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和顶轴油系统。润滑油密度约在 0.75-0.95g/cm3 之间,比水轻又不溶于水,闪点(开口)一般 高于 150℃,燃点低的只有 200℃,属可燃物品,储运、使用过程应注意防止外流污 染环境和着火燃烧。润滑油系统如果发生泄漏,并且周围有未保温或保温不好的热体 极易发生汽轮机油系统着火事故。

3.1.4 抗燃油 抗燃油是一种燃点较高的纯磷酸盐脂液体,有优良的抗燃性、抗氧化安定性和润 滑性,自燃点一般在 530℃左右,抗燃性能远高于普通透平油,有利于汽轮机系统的安全运行。但在大量泄漏并遇到火源时,也可以发生火灾事故;此外,抗燃油所含物 质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在维修、装卸、正常运行中应尽量避免 直接接触,防止误吞入或吸入;抗燃油可能对某些电缆包皮(如聚氯乙烯材料)和油漆 有破坏作用,当上述材料接触抗燃油液体时(不管时间长短)都会软化和起泡,需立即 清洗侵蚀处并查明损坏程度。

3.1.5 盐酸 盐酸为一种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腐蚀性极强,易溶 于水、酒精和醚。能与贵重金属以外的金属起化学反应,并能与金属氧化物、碱类和 大部分盐类起化学反应。盐酸在大气中易挥发成酸雾,少量氯化氢气体导致咳嗽,大量吸入引起窒息。盐 酸溅入眼睛,眼睛有刺痛感,流泪,严重时破坏角膜。高浓度盐酸会对皮肤造成化学 灼伤,食入少量高浓度盐酸会对食道黏膜有伤害。盐酸与碱类、氯酸盐、次氯酸盐、硝酸盐及锌块、铝锭等发生剧烈反应,所以盐 酸应按危险品运输,并与上述物品隔离存放、储运。

3.1.6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又名苛性钠、烧碱、火碱,其相对密度 2.13、熔点 318℃。它从空气中 迅速吸收水分的同时,也迅速吸收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乙醇和甘油。溶解时产生大 量的热,这些溶液与酸混合时也能产生大量热。氢氧化钠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人体,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腐蚀性强。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 性上呼吸道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后,口腔、食管、胃部烧灼痛,腹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有时发生声哑、吞咽困难、休克、消化道穿孔。后期 可发生胃肠道狭窄。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结膜水肿、结膜和角膜坏死,严重者 可致失明。用于化学水处理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水处理。

3.1.7 硫酸 硫酸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 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 有强腐蚀性。

3.1.8 次氯酸钠 固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受热后迅速自行分解,在碱性状 态时较稳定。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 100~140g/L。易溶于水 生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氧,因新生氧的氧化能力很强,所以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其稳定度受光、热、重金属阳离子和 pH 值的影响,具有 刺激气味。次氯酸钠溶液,又称漂白液。为浅黄色透明液体,稍带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皮肤 有伤害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气可引起中毒,也可引起皮肤病。其溶液有腐蚀性,能伤害皮 肤。生产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毒口罩、乳胶手套、橡皮围裙,穿长统胶靴等 劳保用品,以保护呼吸器官和皮肤。本工程使用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对海水进行杀 菌处理。

3.1.9 氨水 氨水即氢氧化氨,为无色透明液体,呈碱性,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 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故要求密封贮存,并置阴凉处,其气体不允许直接排入大气。

3.1.10 水合联氨(肼)水合联氨(含水 36%),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 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氧化汞、金属钠、氯化亚锡、2,4-二硝基氯化苯剧烈 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为氧化氮。水合联氨是无色发烟液体,微有特殊的氨臭味,熔点-40℃,相对密度 1.03(水=1);沸点 119℃,闪点 72.8℃,爆炸下限 3.5%。吸入本品蒸气,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 经系统症状。液体或蒸气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严重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 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 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可燃,高 毒,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水合联氨是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药物,本期工程主要用于给水、凝结水、闭冷水加联氨系统,储存量很少(不超过 1t),是机组启动初期在水内进行化学除氧,以防止氧腐蚀及金属氧化物的沉积。3.1.11 六氟化硫 GIS 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本身无毒、无味、不燃,并具有优良的冷却特性和良好的 绝缘特性。六氟化硫气体比空气重 5 倍,往往积聚在地面附近,不易稀释和扩散,是 一种窒息性物质,有故障泄漏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缺氧,中毒窒息。六氟化硫的化学 性质比较稳定,但在电弧作用下也会发生分解,形成的低氟化合物具有毒性,在密封 不严或设备大修解体时,容易被释放出来。本工程 500kV 配电装置采用屋内布置,在 相对密封的室内,如 SF6 发生泄漏时室内通风不良,SF6 及其分解物会在室内沉积,加 上 SF6 气体无色、无味,易对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健康产生危害,应采取防护措施。

3.1.12 高温烟气 天然气经加热器预热后进入燃烧室,通过经过压缩的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 烟气进入透平做功,带动压气机和发电机发电。燃气轮机排气经排气扩散管进入余热 锅炉,依次经过余热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各压力级蒸发器、省煤器,此间加热炉 水生成过热蒸汽,并使之过热后送入蒸汽轮机做功。若在此过程中任一环节密封不严,导致高温烟气溢出,接触到操作或巡检人员则会造成灼烫或烧伤、窒息等。

3.1.13 高温高压汽水 在电厂热力系统中有大量承压管道和压力容器,其中流动着大量高温、高压蒸汽 和水,具有极高的能量。当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管道及容器内蒸汽的膨 胀及饱和水蒸发膨胀,生成大量的湿水蒸汽,并立即向四周扩散,可使周围人员烫伤,所以其有极大的危害性。

3.1.14 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与易燃气体, 油脂接角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受热时罐内压增大, 有爆 炸危险有助燃性。

3.1.15 氮气是惰性气体,具有窒息性。氮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氮没有明显毒性作用,由于无嗅、无色,在空气中含量高 时无法察觉,若集聚使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18%即造成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 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

3.1.16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气体,不燃烧,有毒。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 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 素。二氧化碳的危害主要是会引起人员窒息。生产中存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部位有变 换、脱碳系统和碳化系统。防止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泄漏是防止二氧化碳窒息事 故的重点。

3.1.17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 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 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 气管炎。

表5.6-1 化学水处理设备及其系统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结果 一

水的预处理

1.澄清器(池)不宜少于两台。当有一台澄清器(池)检修时,其余的应保证正常供水。用于短期、季节性处理时,可只设 一台。循环水补充水处理澄清池一般不设备用,当一台澄清器(池)检修时,可用备用水源供水。DL/T5068-2006 第5.2.1.4条

澄清器两台,一台运行,一台供水正常。循环水补至澄清池。合格

2.过滤器(池)不应少于两台(格)。当有一台(格)检修时,其余过滤器(池)应保证正常 供水。

DL/T5068-2006 第5.2.2.2条

过滤器两台。一台检修时,另一台可正常供水。

合格

3.过滤器(池)的反洗次数,可根据进出口水质、滤料的截污能力等因素考虑。每昼夜反洗次数不宜超过2次。

过滤器(池)应设置反洗水泵、反洗水箱 或连接可供反洗的水源。反洗方式应根 据滤池型式决定,并根据需要选用空气擦洗。后续系统对过滤器(池)出水压力稳定性有要求时,应有相应措施或设置正洗水泵。

DL/T5068-2006 第5.2.2.3条

过滤器3天反洗一次,有反洗水源,空气擦洗,有正洗门。

合格

4.各类过滤器(池)的反洗、正洗进水或 排水应有限流措施。DL/T5068-2006 第5.2.2.6条 有限流措施。合格 5.超(微)滤装置的套数不应少于2套。DL/T5068-2006 第5.2.3.2条

2套超滤装置。合格

6.预处理系统的各种水箱(池)其总有效容积应按系统自用水量、前后系统出力配 置及系统运行要求设计,一般取1h~2h 用水量,水箱(池)台数应根据水质情况设置。DL/T5068-2006 第5.2.4.1条

预处理系统的各种水箱(池)其总有效容积符合要求(2×50t/h)。合格

7.澄清器(池)、过滤池、清水箱(池)宜布置在室外。高寒或风沙大的地区,澄清器 DL/T5068-2006 第5.3.1条

三种设备均布置在室外,澄清器 合

篇2:电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项目安全验收综合评价

项目评价组依据国家、地方、电子行业相关安全法规、规范及标准,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对项目建设内容及安全管理,全面进行了现场查验、查证及综合性安全评价,现将评价分析及整改建议的要点归纳如下。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和危险源点

1、燃爆中毒、灼伤-易燃液体、氯化剂、腐蚀品、有毒有害气体等化学危险品的贮存、输运、使用部位。

2、火灾爆炸-油罐,天然气调压、输送、用气装置(锅炉)。

3、物理爆炸-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等)、气瓶。

4、触电危险-变配电设备设施、电气线路、用电设备设施。

5、静电危害-使用、输送、贮存易燃易爆物质的管路、设施,以及火灾爆炸危险环境中的设备设施。

6、高空坠落-2m以上各类高空作业点。

7、车辆伤害-厂内运输车辆。

8、机械伤害-空压站、冷冻站、水泵房、锅炉房的各类传动旋转部位。

9、灼伤-高温设备、管路及使用激光源,红外线光源的设备、机台。

篇3:电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安全评价,探讨

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现状及目的

目前,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标准及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已经相当完备,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安全评价制度和验收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部按照城市轨道安全工程的相关制度标准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但由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力度加大, 相关安全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和巨额财产损失, 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 我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验收及运营管理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实践工作, 初步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体系, 并制定颁布了大量的标准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 检查建设项目投产运行后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的种类及其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危害程度, 再对建设项目工程的设备、设施实际运行情况和安全管理状况作出相应的安全评价, 最后针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安全隐患提出一系列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 并制定相关安全运行方案, 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假设项目的安全程度, 通过对“预防为安全基础”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来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科学有效地依据, 并为满足其安全运营要求、实现安全目标提出相关的安全预防和补偿措施。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安全标准规范的要求, 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到危害因素的种类辨识和危害程度估算、典型站点及隧道的火灾计算模拟评价、项目的安全检查评价和工程全局安全评价、地基抗压能力的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核心设施的预先危险性分析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分析、包含土建工程和外界环境影响的系统安全检查评价、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安全管理评价、典型车站人员疏散计算模拟和大客流输运能力模拟评价、试运营情况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以及项目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前的安全预评价相应工作内容可以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和《地铁安全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 现阶段国家还未制定相关进程的标准规范, 针对本阶段的特点应包括安全管理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检查及安全设施评价、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评价等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安全现状评价主要包括对外界环境、设备设施、安全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安全评价, 项目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研究辨识以及对运营过程中人员财产损失、行车安全事故发生率等有关的安全事故风险水平评价等内容。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方法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身特点以及参考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 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验收评价方法。

3.1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是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和对建设方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 对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以来的运行情况及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记录统计, 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汇总分析, 对工程在以后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分析评价,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3.2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利用一些具备扎实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事先根据设计方案、设备设施和施工作业情况等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周到的分析讨论, 从而得出的包含检查部位、项目、要求及结果在内的表格或者清单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中的项目内容标准规范都是经过相关安全评价专家的讨论论证形成的, 应以此为依据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安全预防措施及项目存在问题和潜在的危害进行逐项检查, 确保其复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

3.3 计算模拟评价方法

计算模拟评价方法包括利用计算机运用精细网格计算模拟方法对典型的车站人员疏散情况进行模拟评价, 此外, 在验收评价中还应针对典型车站的突发性大客流的输运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检查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人员客流进行安全疏散, 进出站的疏散通道、行车组织以及安全出口等设施设置是否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 应保证在客流高峰期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利用极短的时间完成对乘客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撤离工作, 还可以采用对于人群疏散时间、行为、策略与技术等进行研究的人员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安全评价。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交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使得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重要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压力倍增。近年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对改善城市的民生交通出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 作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交通系统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由于技术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某些原因, 造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故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进行了相关分析, 期望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安全评价通则[S].

[2]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安全验收评价导则[S].

[3]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S].北京, 2004.

[4]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地铁工程质童验收管理办法[S].广州, 2002.

篇4:浅析安全评价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关键词】安全评价;故障树;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

一、引言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设备庞大、生产过程复杂、干扰因素众多,极易发生事故且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状况进行科学的考核和评价,能够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为决策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预防和控制危险的发生,因此对火电厂进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火力发电厂安全评价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二、火电厂安全评价的内容

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评人、物、环境、管理4 个方面因素。火电厂安全性评价内容包括管理安全、设备安全、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 为了防止特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以下8个方面的安全状况评价火电厂的综合安全等级:(1)生产设备。(2)生产工具、机具。(3)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4)生产设备、工机具的管理水平。(5)安全生产主要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6)人员技术素质水平。(7)劳动环境。(8)抵抗重大自然灾害的措施及落实情况。

三、安全评价的方法

随着各行各业危险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的安全观念不断增长,安全评价的对象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煤矿企业、电力企业、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等。安全评价是基于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因素识别及危险程度评价两部分。评价的目标不同,其内容和因素也不同。目前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管理、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業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各因素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企业综合安全评级。本文以火电厂综合安全评价为例,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充分考虑评价方法适用性、合理性、可行性、精确性,确立了火电厂安全评价方法。

1.故障树分析法。火电厂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例如锅炉爆炸、大轴弯曲等,这些事故一旦发生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找出事故相关的节点,查清事故根源是排除故障、保障安全的重要途径。故障树分析法(FaultTreeAnalysis,简称FTA)是一种探寻事故根源的科学方法。它是从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直到无法再分解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用逻辑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因果关系的逻辑图形,即事故树。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主要操作步骤是:(1)确定事故,例如锅炉爆炸。(2)编制故障树。通过分析以往发生在火电厂的同类事故,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按照分层描述、逐层具体的方法建立故障树模型。(3)计算最小割集,对故障树进行化简。(4)基本因素重要度计算。该步骤是计算基本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5)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措施。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该方法将评价对象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AHP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结合专家的判断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大小。通过该方法能够分析出影响火电厂安全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基本操作步骤是:(1)建立火电厂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两两因素比较的判断矩阵。(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4)计算各层中因素的相对权重。层次分析法是火电厂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但它在构造判断模型时忽视了专家的判断模糊性,其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相结合。

3.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计算出“评价对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对研究对象作出综合的评价。火电厂安全生产可分为安全生产管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生产设备安全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包含若干个二级因素。例如生产设备安全包括锅炉设备、汽机设备、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热工设备、燃煤油储运系统等。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分析出每一部分的安全等级,进而计算出火电厂综合得分。基本的操作步骤是:(1)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集。(2)确定各因素相对于目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专家评估法。(3)确定每个因素的隶属度。(4)建立模糊评价矩阵。(5)运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将“定性”和“定量”联系起来,很好地解决了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难以比较的困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精确性。该方法稳定实用、易于操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评价方法。

4.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

works)是模拟人的大脑活动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数学算法。这种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形逼近、自组织、自学习等优点,它能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系统安全评价之中能快速准确地得到安全评价结果。火电厂大型生产设备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等,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采用人工神将网络训练样本,可建立故障知识库,为排除故障提供依据。基本操作步骤是:(1)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2)确定被评价系统的特征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的下系统的状态。(3)选择供神经网络学习的样本。(4)建立系统安全评价知识库。

安全评价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往往会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

四、结论

本文阐述了故障树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在火力发电厂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可知,安全评价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的目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往往会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由于火电厂生产设备庞大、控制过程复杂,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众多,从技术因素到设备因素,从管理因素到环境因素,在此无法囊括所有因素。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才能找到更适合的评价方法,以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为决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火电厂安全评价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刘俭.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2]卢志刚,张炜,王新华等.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电力企业运营状况评价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2

[3]张志劲,孙才新,蒋兴良等.层次分析法在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评估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5

[4]梁杰,侯志伟.AHP法专家调查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综合定权方法

篇5:洗煤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件

1、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2、立项批准文件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土地证

5、安全机构成立文件

6、法人、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7、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8、工伤保险参保证明材料

9、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意见合格书

10、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及防雷设施合格证

11、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12、起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

13、安全阀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

14、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

15、生产费用投入统计表

16、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及考核表

17、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及监理单位资质文件

18、项目监理报告

19、试生产总结报告

20、事故(消防、触电、高处坠落)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21、安全管理“三项制度”目录

2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发放记录

23、整改建议书、整改反馈表、整改复查表

24、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专篇、评审意见书

25、供煤协议、供电协议、供水协议

篇6:电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说明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贵院承担我矿安全验收评价工作,并出具了《威远县杉树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针对我矿实际,提出了意见和整改建议,我公司高度重视,针对各项存在的问题,安排人、财、物进行了专项整改,现将整改情况说明如下:

1、矿井配备的特殊工种人员不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整改情况:目前我矿已经按照煤矿安全生产的配备要求,于2012年2月至3月先后送培了12名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各岗位特殊工种人员已按要求配齐。

2、矿井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全。如:配电点、乳化液泵站等地点未安设安全警示标志。

整改情况:根据所提的问题,我矿已在该地点安设了安全警示标志。

3、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编制不完善。

整改情况:落实矿技术负责人胡泽军重新编制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4、回风斜井、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局部断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整改情况:已按设计要求对回风斜井及101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进行改扩,达到了设计要求。

5、1011采煤工作面的柱距和排距与作业规程不相符。支柱、输送机未保持直线。

整改情况:落实责任人生产矿长蒋浩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柱、排距 1

进行支护。

6、矿井防尘管路、消防管路铺设不全。煤仓放煤口未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整改情况:已按要求铺设了防尘管路,并在煤仓口安设了防尘喷雾管。

威远县杉树煤矿

上一篇:政府采购的57个时间节点下一篇:建设法规形成性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