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

2024-07-18

天文学(精选9篇)

篇1:天文学

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远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天。商代(公元前16~公元前1066年)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时期,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牧业生产。

目录简介基本概念同国外的对比中国天文学发展收缩展开简介

西汉(公元前2~公元23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成书),沿用200余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唐代(公元618年~9)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数年的测量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历书――《大衍历》。该书共七部分,包括:计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计算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计算太阳,月亮运动,计算五大行星的运动,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这个历法对中国历法史影响很大,在明末采用西欧方法编历之前,历次修订历法都是仿照它的结构进行的。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订了依据时令气节而定的《十二气节历》,撤销闰月,与现行的公历主张一致。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创见,编订了中国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废除了上元积年的日法,创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闺月安排,二十四节气安排,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万历年间开始,中国历法引入西学,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初期顺治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制《时宪历》。公元19,中国开始使用公历,但同时使用农历,其实质上仍是《时宪历》。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可删,因为“丰隆”、“羲和”、“望舒”在《黄帝内经》中用以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出于农耕民族掌握四季变化的需要,古人观测天象是很勤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古人的天文知识不仅丰富,而且也很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基本概念

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如《左传庄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十十八星宿作为坐标。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运行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国境线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大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得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亢音kang4, 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尚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思);《论衡》“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位于心宿;《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观测日月五星,有的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另外,古人还按上述二十八宿为主体,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28个不等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三、三垣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所谓三垣。既然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它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斗,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止界限不能宿与宿之间的界限一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列表如下: 十二次 二十八宿 1.星纪 斗牛女 2.玄枵 女虚危 3.诹訾 危室壁奎 4.降娄 奎娄胃 5.大梁 胃昴毕 6.实沈 毕觜参井 7.鹑首 井鬼柳 8.鹑火 柳星张 9.鹑尾 张翼轸 10.寿星 轸角亢氐 11.大火 氐房心尾 12.析木 尾箕斗 枵音xiao1, 诹訾音zou1 zi1

同国外的对比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称为黄道带,也自西向东分为十二等分。起止界限与中国的十二次略有差异,大致对照如下: 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 1.星纪 摩羯宫 2.玄枵 宝瓶宫 3.诹訾 双鱼宫 4.降娄 白羊宫 5.大梁 金牛宫 6.实沈 双子宫 7.鹑首 巨蟹宫 8.鹑火 狮子宫 9.鹑尾 室女宫 10.寿星 天秤宫 11.大火 天蝎宫 12.析木 人马宫 古人创立十二次主要有两个用途:第一:用来指示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木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拒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在“岁在玄枵”等。 十二次的名称,多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是次名,同时又是心宿的星名。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又和南方朱雀有关,朱雀七宿也正属于这天宿内。 五、分野 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图,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看法,即是“分野”的概念。 古人的建立分野的目的在观察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论衡》中谈到荧惑守心时就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视当君。”对野有了了解,就可以知道古代作家在写到某地区时会连写到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如庚信《衷哀江南赋》: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指的就是所描绘的地方的星宿分野。 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到一起的。如日食是上帝对当政者的警告,彗星的出现象征关兵灾。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会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某一星配,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古人还认为,一些天象的变化还是水旱、饥馑、疾疫、盗贼等自然、社会现象的预兆。

中国天文学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 公元16世纪前,天文学在欧洲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在从2世纪到16世纪的1000多年中,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中国天文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 中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观察仔细、记录精确、描述详尽、其水平之高,达到使今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中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举世公认,中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中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中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它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无从考证。 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中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几乎历代都有改进。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中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中国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中国都有记录。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图上除彗星之外,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古人勤奋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这类天象,掌握他们的规律性,用来确定四季,编制历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一方面说明中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定回归年的长度是历法的基础??连续两次冬至的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 根据观测结果,中国古代上百次地改进了历法。郭守敬于公元1280年编订的《授时历》来说,通过三年多的两百次测量,经过计算,采用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数值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够测算得那么精密,实在是很了不起,比欧洲的格里高列历早了300年。 中国的祖先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时,就已经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时间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运动,使人类形成了最基本的时间概念--“日”,产生了“天”这个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大约在商代,古人已经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后、下午、黄昏和夜晚这种粗略划分一天的时间概念。计时仪器漏壶发明后,人们通常采用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一百刻的做法,夏至前后,“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冬至前后,“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科”;春分、秋分前后,则昼夜各五十刻。尽管白天、黑夜的长短不一样,但昼夜的总长是不变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包括天文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极大发展,最早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大致从14世纪到16世纪,大体相当于中国明初到万历年间。中国天文史学家认为,这200年间,中国天文学的主要进展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几项:翻译阿拉伯和欧洲的天文学事记;从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间,郑和率领舰队几次出国,船只在远洋航行中利用“牵星术”定向定位,为发展航海天文学作出了贡献;对一些特殊天象作了比较仔细的观察,譬如,1572年的“阁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这是两颗难得的超新星。 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台址名称很多,如灵台、瞻星台、司天台、观星台和观象台等。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观星台和北京古观象台。 中国还有不少太阳黑子记录,如公元前约140年成书的《淮南子》中说:“日中有Z乌。”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中说:“日中有王字。”战国时期的一次记录描述为“日中有立人之像”。更早的观察和记录,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关太阳黑子的记载,离现在已有3000多年。从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当中,中国共有100多次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确切日期,而且对黑子的形状、大小、位置乃至分裂、变化等,也都有很详细和认真的描述。这是中国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对研究太阳物理和太阳的活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变迁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中国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记录。实际上,中国还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中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在晚年考证了《淮南子・兵略训》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段文字,认为当时出现的这颗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计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轨道,并从其他相互印证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纣的确切年代应为公元前1056年,这样又把中国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中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记录,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狮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别出名。从公元902~1833年,中国以及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总共记录了13次狮子座流星雨的出现,其中中国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纪事。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中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纪事。

篇2:天文学

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公元16世纪前,天文学在欧洲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在从2世纪到16世纪的1000多年中,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我国天文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它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无从考证。

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几乎历代都有改进。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

古人勤奋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这类天象,掌握他们的规律性,用来确定四季,编制历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一方面说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定回归年的长度是历法的基础。我国古代历法特别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准确测定连续两次冬至的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

根据观测结果,我国古代上百次地改进了历法。郭守敬于公元1280年编订的《授时历》来说,通过三年多的两百次测量,经过计算,采用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数值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够测算得那么精密,实在是很了不起,比欧洲的格里高列历早了300年。

我国的祖先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时,就已经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时间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运动,使人类形成了最基本的时间概念— “日”,产生了“天”这个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大约在商代,古人已经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后、下午、黄昏和夜晚这种粗略划分一天的时间概念。计时仪器漏壶发明后,人们通常采用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一百刻的做法,夏至前后,“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冬至前后,“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科”;春分、秋分前后,则昼夜各五十刻。尽管白天、黑夜的长短不一样,但昼夜的总长是不变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包括天文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极大发展,最早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大致从14世纪到16世纪,大体相当于我国明初到万历年间。这200年间,我国天文学的主要进展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几项:翻译阿拉伯和欧洲的天文学事记;从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间,郑和率领舰队几次出国,船只在远洋航行中利用“牵星术”定向定位,为发展航海天文学做出了贡献;对一些特殊天象做了比较仔细的观察,譬如,1572年的“阁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这是两颗难得的超新星。

我国古代观测天象的台址名称很多,如灵台、瞻星台、司天台、观星台和观象台等。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观星台和北京古观象台。

我国还有不少太阳黑子记录,如公元前约140年成书的《淮南子》中说:“日中有乌。”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中说:“日中有王字。” 战国时期的一次记录描述为“日中有立人之像”。更早的观察和记录,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关太阳黑子的记载,离现在已有3000多年。从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当中,我国共有100多次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确切日期,而且对黑子的形状、大小、位置乃至分裂、变化等,也都有很详细和认真的描述。这是我国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对研究太阳物理和太阳的活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变迁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记录。实际上,我国还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我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在晚年考证了《淮南子·兵略训》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段文字,认为当时出现的这颗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计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轨道,并从其他相互印证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纣的确切年代应为公元前1056年,这样又把我国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图上除彗星之外,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我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记录,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狮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别出名。从公元902~1833年,我国以及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总共记录了13次狮子座流星雨的出现,其中我国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纪事。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我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纪事。

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学成就

1、日食记录:流星,新星和超新星,彗星,五星连珠,太阳黑子,石刻。

2、历法:治历方法,节气,《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3、天文著作:《甘石星经》、《灵宪》。

4、天文仪器:圭表,日晷,漏刻,浑仪,浑天仪,地动仪,浑象,简仪,仰仪,水运仪象台。

5、著名天文学家:甘德,落下闳,张衡,祖冲之,张遂(僧一行),郭守敬,沈括。

6、著名地理学家:裴秀,郦道元,徐霞客,魏源。

篇3:天文学

关键词:大陆文学,台湾文学,港澳文学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当代文学无疑是一段特殊而复杂的文学历程。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也确定了我国新文学的性质。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在20世纪下半期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大陆文学与台湾、港澳文学分流甚至对峙的局面。因为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 大陆文学与台湾、港澳文学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文学面貌。

中国当代大陆文学由一体化向多元化转变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文代会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只文艺队伍的大会师, 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提出和统一了全国文艺运动的发展方向, 即确定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新中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至此在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是沿着“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方向发展的。

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大陆文学, 我们不难发现在政治一体化的影响下, 文学显现出强烈的一体化特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强烈的政治色彩2、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3、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4、揭示公与私的对立和冲突5、艺术表现手法的单一化和语言的通俗化6、人物性格的单一化。以上特点都是一元化的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所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转折点, 政治的变革必然引起文学的变革。新时期的文学面貌是崭新的, 这是社会转型和意识形态转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也是文学获得思想解放自觉地遵循自身的规律回归本体的必然表现。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文学由长期以来单一的政治视角转向多种视角;由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转而强调审美功能;在创作方法上打破了单一的创作模式, 出现了多元艺术方法与审美形态并存的创作格局;在创作方式上则改变了对理论进行图解的写法。新时期文学的这一历史性转变, 既反映了当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和演变, 也表现了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逐渐成熟。如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乡土文学、纪实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围绕着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批判与重建, 艺术观念的解放与转型, 当代的小说家们展开了多元的探索, 形成了“百花争艳”的文学局面。文学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对我国当代文学来说足实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一、台湾文学的发展

1950年是台湾文学的转折点, 台湾文学由此开始了长达30年与大陆文学的分道扬镳。50年代台湾经济在获得美国全球冷战战略的支持后, 国民党对内进行了残酷的反共法西斯恐怖活动, 建立了蒋介石高度个人独裁的政权, 展开了全面、疯狂的反共意思的宣传。段彩华、姜贵、陈纪滢等都是反共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起于50年代初的“反共文学”“战斗文艺”随着国民党当局“反共复国”神话的破灭, 很快失去了生命力。50年代深受西方世界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推出, 形成文艺思潮。席卷60年代的台湾文坛, 其作品流露出来强烈地失落感和逃避主义, 六十年代台湾现代派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都是以反理性为基本特征的。70年代乡土文学带着强烈的文化反省意识, 在台湾文坛崛起, 70年代初与70年代末爆发了两次乡土派和现代派的决战性的论争, 最终是以乡土文学的复兴和发展取代了台湾现代派文坛主流的位置。80年代以后, 台湾文学也开始走向多元化, 这不仅反映出台湾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学觉醒与成熟, 还表明了台湾文学运行轨迹与大陆文学的发展逐步同行并进。

二、香港、澳门文学

(一) 香港文学

香港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市场需求决定了文坛的趋势即香港文学带有浓厚的商业性。在香港文坛我们可以看到两股主流:一是通俗文学, 它适应社会的需求, 独占鳌头, 拥有广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另一种就是纯粹的文学, 它曲高和寡, 受众面较为狭小, 面临严重的挑战。在通俗文学风行下, 纯粹文学并没有退出文坛, 而是在艰难中曲折的生长和发展, 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为香港当代文学的发展做一个大致的概括:50年代为左右两派壁垒分明的对抗时期;60年代是缓和期,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和平共处;70年代以来为横向交流期;80年代中期为过渡时期, 出现了第三次文化高潮。

(二) 澳门文学

澳门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主干的一个分枝, 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传统的人伦关系及家庭的温馨, 是澳门文学作品时常涉及的题材。通过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来描绘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情, 也是澳门文学中常见的题材。澳门文学作品令人瞩目的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气魄。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澳门文学, 必然含有中华文化的基因, 但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 澳门文学在具有中华民族色彩的同时, 也富有澳门的本土特色, 具有本身所特有的本土性。80年代中期以后, 大量文学期刊和文学社团的出现, 使澳门文学走向崛起, 尤其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被称为“诗城”“诗的基地”。

虽然在一段时期内, 大陆文学、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特别是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作为政治的传声筒, 为着各自的阶级服务, 传达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不仅让分割两地的作家无法割断久已存在的历史的、血缘的、文化的联系, 反而是更自觉地担负起文化“寻根”的使命, 这就为大陆文学、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最终走向交流、整合, 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契机。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下朱栋霖、丁帆、朱晓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程光炜、孟繁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3]《香港文学初探》黄维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

[4]《台湾文学史纲》叶石涛春晖出版社1999年

篇4:古代天文学

We cannot know for .certain when humans first began to carefully observe objects in the sky. but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it was important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If you were living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been aware of the passage of the Sun and Moon across the sky. Also the apparent rotation of the star constellations in their fixed patterns, together with those strange objects (planets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that looked like stars to the naked eye, but seemed to wander between the fixed stars ih an odd way.

篇5:趣味天文学谜语

如牛负重。(打一天文学名词——织女星)

田。(打二天文学名词——太阳系、太阳)

一轮红日挂中天。(打一天文学名词——太阳系)

高悬列宿稀。(打一天文学名词——天微星)

人生能得几回闻。(打一天文学名词——天琴)

日边红杏倚云栽。(打一天文学名词——天英星)

玉帝。(打二天文学名词——天王星、流星)【解析】天王星-(流)星=天王→玉帝。

娱。(打二天文学名词——天口、须女)

篇6:多波段天文学

多波段天文学

16望远镜问世,16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和天象,并很快做出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开创了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新纪元.随着技术进步和认识上的提高,从1940年代起的几十年中,相继诞生并发展了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和γ射线天文学,从而实现了对天体辐射观测的.全波段覆盖,诞生了多波段天文学,人类对宇宙和宇宙中各类天体、天象的物理本质的认知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作 者:赵君亮 ZHAO Jun-lia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30刊 名:自然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年,卷(期):29(4)分类号:P1关键词:多波段天文学 射电天文学 红外天文学 紫外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γ射线天文学

篇7:著名的天文学张衡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幼年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一些生产、生活实际,从而给他后来的科学创造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后世称张衡为“科圣”。

篇8:朱天文文学道路探析

关键词:朱天文,张爱玲,胡兰成

朱天文在内地读者中的知名度, 并非来自她的小说创作, 或是“胡兰成私淑弟子”、“张派传人”这类小资或伪小资膜拜的标签, 抑或是“侯孝贤御用编剧”这一文艺青年们热爱的面孔。当真正读朱天文的小说时, 会发现它并不那么易读, 也许她不仅仅具备以上所提及的那些身份, 且有着自己已然建立的独特的、值得玩味的坐标。朱天文是谁?

朱天文, 1956年生, 作家朱西宁与日本文学翻译家刘慕沙之女, 祖籍山东临沂, 生于台北。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朱天文, 很早就开始发表作品, 曾主编三三集刊、三三杂志, 并曾任三三书坊发行人, 由其为代表的“三三体”文学, 曾在年轻学子中风靡一时。1983年起参与电影编剧, 自此便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掀起80年代台湾新电影浪潮。1994年以小说《荒人手记》获得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2008年出版小说《巫言》。

朱天文自小受张爱玲书香蕴泽, 又因缘际遇、爱屋及乌地师承胡兰成的礼乐文化, 充任了二人文风的联系者。朱天文既从胡兰成处汲取丰厚的文学滋养, 又吸收了张爱玲的特立独行。因此, 评论家王德威才将张胡二人称为朱天文创作上的“祖师奶奶”、“祖师爷爷”。

一、“张派传人”的叛逃

尽管朱天文一再声言:“读张爱玲长大的我们, 结果, 她可能成了我们头上的乌云, 遮得地上只长弱草。”但张爱玲依然是探讨朱天文创作历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人性的主题、苍凉的基调、参差的结构、繁复的意象等, 这些基本元素的不完全吸纳就足以构成“张爱玲体”。在出离之前, 承续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张爱玲提供了一种关照世界的方式, 标识了一种创作路数, 即不靠逻辑, 不靠学识, 理直气壮地写所看所想的, 以一种自然生成的态度从事创作, 归结起来亦可说是张爱玲的个人主义:见人所不见, 忘记所以的出于自我之中。朱天文在散文集《花忆前身》里, 坦承她心仪张爱玲这种“认真而未有名目的斗争”, 在朱天文的作品里, 天大地大, 都由她一己视角出之, 自身的所历所思悉数化作故事下的潜流, 凭一己之意驰骋性灵。

张爱玲小说热衷于对日常凡俗的捕捉, 发现平淡人生的传奇。朱天文亦是如此, 她对物质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咏叹, 对一切实指发出赞美。朱天文从张爱玲处学得了俾睨世情的清高孤傲, 却学不来张爱玲看透世情的冰凉。张爱玲以生活中平常的事实和经验中的利害得失作价值标准, 她的温情背后裹紧了世故。而朱天文虽然外表淡然, 不露声色, 却依然存有过于正经、清贞决绝的一脉天真, 她以文笔的铺张抵抗世事的颓靡。

张爱玲最吸引朱天文的是她作品中的苍凉感。无论是《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 还是《巫言》, 都萦绕着一种颓靡、苍凉的情绪, 这一点受张爱玲的影响可谓甚深。苍凉感作为张爱玲作品世界里特殊而完整的审美意境, 从某种程度讲也是作家心灵深处人性意识的一个鲜明折射。就苍凉感的自身意蕴而言, 它是张爱玲在人生终极意义上痛苦徘徊后的悲哀发现, 而她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淡淡的漠然折射出的是对人类把握自身命运之能力与前景的清醒的怀疑。不幸的童年、没落的家族、动荡的现实处境使张爱玲成为一个失落者, 从而造成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 这种沉落直接演化成苍凉的基调。而朱天文毕竟生长环境优渥, 历事不多, 她在作品中的咏叹末世、赞赏颓废更多是出自对现实保持距离的审视批判, 她怀有更多的是天真、含蓄与内敛。正如王德威所言:“朱学不来张爱玲的狎昵与讥诮。她的荒人在最绝望的时分, 依旧透露庄重而夸张的姿态。……一种习惯成自然的造作。”[1]P2

朱天文的才华并不妨碍她拥有对人性普遍的同情, 而这却有可能使她仅仅止于这种智慧式的慈悲。读者不禁为她极端靡丽的文字所吸引而心生赞叹, 为她的敏锐和细致入微的品察而自叹弗如, 甚至为她些许的幽默笔致而会心微笑, 却难以由此而得到某种慰藉乃至共鸣, 毕竟, 才女之书有一种不自觉的高高在上。

《荒人手记》“差不多把三四十岁以前作了一次盘整, 它是一次盘整的结晶”。[2]朱天文自言此书完成, 她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走出张爱玲的阴影和对胡兰成的悲愿。朱天文从未掩饰她对张爱玲作品中苍凉意味的由衷喜爱, 尽管她自己希望与张爱玲拉开距离, 以至于想要“叛逃”, 但这种叛逃应该是吸纳之后的升华,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背离。

二、倒映和重叠———所谓兰师

在《巫言·巫界》中有诗引自胡兰成《乙巳游大洗矶边》:浪打千年心事违, 还向早春惜春衣;我与始皇同望海, 海中仙人笑是非。朱天文于其下写道:“总总, 事与愿违, 书字人的一生啊寥寥数言道尽。镜境的倒映和重叠, 我于其上写字。”

在散文集《花忆前身》里, 朱天文回顾了与胡兰成的交集。与胡密切交往的几年, 正值朱天文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 正是朱天文自谓的“前身”, 她自言后来的写作生涯, 整个其实都在咀嚼、吞吐, 反复涂写和利用这个前身。由此可见, 胡兰成对朱天文的影响可以说是延绵终身的。

朱天文毫不讳言她对胡兰成的尊敬和崇拜, “我于其上写字”正是对她信仰的宣扬。无论在精神气质还是审美理想上, 朱天文都可谓做到了对恩师的“倒映和重叠”。深受胡兰成美学濡染且深以他的文章为中文之本色的朱天文, 以情感的本然真诚为本质的价值观, 正是源于胡兰成。

知识对胡兰成而言, 无非只是感性的材料。他引导他的徒弟们吟哦诗礼中国, 想象日月江山, 实际上是以他的美学理论为基础, 大兴土木, 并于其上构筑礼乐乌托邦。这一种对待知识的态度, 在表征上是高度文人化的, 但其实也是非常中产阶级、非常“雅痞”也非常“士大夫”的一种城市 (或都会) 小知识分子的文化品位哲学。就如朱天文所言:“办三三, 都说要做‘士’, 要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学问, 切莫以文人终身, 遑论小说家不过一艺而以。”这种高度文人化的观念在朱天文的《荒人手记》《巫言》中更是获得了惊人的展现。

不论是《荒人手记》里接近色彩元素周期表的红绿二色命名、樱花祭、符号城市、天照大神、神女之舞, 还是《巫言》中“冷知识”的遍地开花:牛仔裤设计史、一级方程式赛车、电子舞曲、凯蒂猫、细胞转型、釉下蓝、伏特加、综艺岛生态, 朱天文对现实的热情, 对物的高度重视, 每每流露出一种物的情迷。因着人的目光的注视和纪念, 物不再是冰冷的对象而有了生命和神性, 朱天文实在是万物有灵论的。尽管看起来眼花缭乱的知识堆砌, 令人阅读之时产生难以消化的“食伤”之感, 但朱天文这样庞杂的物语实乃传达着她本人对世事的审美观照, 万物有灵, 每样事物有它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位置, 尽管这可能被无意忽略或有意离弃。就像朱天文一意要为乃师正名的种种举措:办三三以发表胡文, 写长文以纪念兰师, 甚至宣称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巫言》都是为了续完胡兰成的未竟之作《女人论》……这些举动无非意在为兰师归档, 使这一充满非议与争议的人物在被放逐良久之后有所归依。

始终在胡兰成的人文体系中安身立命的朱天文, 一直都恪守着胡兰成强调的“礼仪之美”而“不逾矩”。她说:“一个文明若已发展到都不要繁殖后代了, 色情升华到色情本身即是目的, 于是生殖的驱力全部抛掷在色情的消费上, 追逐一切感官的强度, 以及精致敏锐的细节, 色授魂与, 终致大废不起。”[1]P2这可以看作是朱天文对自身书写特征的准确描述。《荒人手记》曾拟名《航向色情乌托邦》, 貌似是朱天文反写了兰师遗教, 由礼逾色, 但她所描述的情欲否定了生殖目的而升华为本身即是目的, 而她又否定了情欲中的肉欲成分, 透过她的书写, 透过建筑那些转瞬即逝的感官殿堂, 肉欲转化为情欲, 再被化为一幕幕唯美的色境。实际上, 朱天文营造了一个属于她的既衍生于社会又游离于社会的色情乌托邦, 以让应时的酷儿们有所依归。

《巫言》里, 帽子小姐为坚定分手而去印度瞎拼回来的物品, 在决心瓦解之后再看, “一件一件, 她陌生不识, 又依稀记得”, “宝变为石, 那是帽子小姐当过一段时间白痴和野兽的唯一物证”。[3]P61“去圣愈渺, 宝变为石”是朱天文在《巫言》里一再强调的箴言, 帽子小姐无法克制情欲, 再次奔投欲海, 于是曾经可珍贵的自我救赎变成了虚妄和幻境, 也许这就是宝变为石吧。

朱天文将兰师遗教奉若圣经, 并将之衍生扩充, 折冲于最细密的现实关怀和最迂阔的生死忧虑间, 朱天文与胡兰成, 他们之间的授与受, 造就了当代文学的一段华丽缘。

三、结语

曾经, 朱天文为张爱玲的华丽文采所俘获, 为胡兰成的谦谦气度所吸引, 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给了朱天文最纯粹的文化滋养和最直接的文学理念, 无论是苍凉意蕴还是礼乐之美, 都在朱天文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切的反映。但是, 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个性和野心的作家是绝不会满足于成为某种标签的附庸的, 朱天文在不断地颠覆和反叛中明晰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坐标。她的文字敏感、细腻、奢靡而绚烂, 她用精致的才情、迷离的意象, 把物质精微繁复和精神的矛盾纠结都一一呈现, 摹写出都市怪兽浮光掠影的本质。她自信而笃定地, 走着蜿蜒而坚定的属于自己的路, 朱天文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2]废墟里的新天使——1999.4.为《荒人手记》英译本出版的新书发布会而作.在美国纽约中华文化中心举行, 夏志清主持, 王德威即席口译.

[3]朱天文.巫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4]朱天文.荒人手记[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篇9:火星天文学

季节

火星的轴面刃倾角为25.2°,和地球的23.45°相当接近。因此和地球一样,那里也有春、夏、秋、冬。和地球一样,南北半球在相对的时段都有夏季和冬季。

然而,火星却比地球的离心率大得多,因此每个季节的长度不同,程度甚于地球:

这意味着南北半球的冬和夏的长度和强度均不同,北方的冬天温暖但短暂(因为火星在近日点附近速度快),而到了南方,冬天则又长又冷(火星在远日点速度缓慢)。同样北方的夏季长且冷,南方的夏天短且热。因此,南半球比北半球的极端温度要大得多。

下表列出了2002年以来,不同的火星轨道上各个季节的时间:

火星上由于缺乏江河湖海这样的水体及其他产生缓冲效应的类似因素,其季节滞后仅仅一两天而已。因此,火星上春季的温度大致上是夏季的镜像,秋季的温度相当于冬天的镜像。如果火星是个圆形轨道,夏至和冬至后的一两天就会出现最高温和最低温,而不像地球上的大约一个月之后。春季温度与夏季温度之间的唯一差异是因火星轨道较高的离心率所致:北方春季时的火星比北方冬季时距离太阳远,所以春季正巧比夏季稍凉,秋季比冬季稍暖。然而,在南半球情况恰恰相反。

当然,春夏的温度变化比发生在火星上的一天的巨大变化小多了,正午当地的温度可以达到极致,但到了半夜一落千丈,到另一个极端,和地球上的沙漠地区类似,只是明显得多。

有趣的是,地球(或火星)的轴面刃倾角和离心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太阳系其他行星产生的引力干扰而发生变化,当然这一般都发生在几万或几十万年的时间上。因此,地球通常的离心率大约在l%徘徊,可以增至6%。到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地球电得对付长度截然不同的季节所产生的相关问题,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气候异常。

除了离心率之外,地球的轴面刃倾角也可在21.5°~24.5°间变化,而且这个“倾斜周期”为41 000年。科学家相信,这些周期变化和其他类似的周期变化(比如说“米兰科维奇周期”)导致了冰河时代。相比之下,火星的轴面刃倾角变化比地球大得多,为15°~35°,周期时间长达124 000年。据最近的探测数据显示,火星的轴面刃倾角变化可以大到0°~60°。显然,地球的卫星——月球在控制地球的轴面刃倾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火星没有这样的稳定化因素,所以其轴面刃倾角的变化会混乱不堪。

天空的颜色

在黎明和黄昏时分,火星天空的颜色呈红色,略带粉红,但临近日落时为蓝色,这与地球上正好相反。在火星的白天,天空呈现“奶油糖果”颜色,即黄褐色。在火星上,瑞利散射的影响通常都非常小,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火星尘埃中含有1%的磁铁矿所致。由于火星大气中灰尘的影响,在火星上黄昏和黎明持续时间很长。有时候,由于云层中冰冻微粒散射光的缘故,火星天空呈紫色。

制作精确的真色火星图像极其复杂。在公开的复制图像中,火星天空的颜色已经有很大变化,其中许多图片经过处理以增大科学价值,而不是在展示其真实的色彩。

地球与月球

从火星上看,地球就像金星一样,属于带内行星。肉眼看上去,地球和月球都呈星状,但是通过望远镜则只能看到月牙状的地球,且能够看到一些细节。

如果在火星上观察,能够看到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肉眼就很容易看到。相比之下,从地球上无法用肉眼看到其他行星的卫星,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发现这类卫星。

地球和月球在最大角距时,很容易被看成一对双星,但一个星期之后月球变为一个光点(肉眼可以看见);再过一个星期,月球到达另一端的最大角距。地球和月球的最大角距因两者之间的相对距离而截然不同:地球距火星最近(接近下合)时大约17’,距火星最远(接近上合)时大约只有3.5’。试比较,从地球看时,月球的视直径为31’。

最小角距不到1’,偶尔也能看到月球凌地球而过或隐没于其后。凌地时就相当于地球上看到的火星隐没在月球后,因为月球的反照率比地球小得多,整体亮度会降低,当然幅度非常小,如果不经心用肉眼则几乎不会发现,因为月球比地球小许多。

标准时间2003年5月8日13时的火星MGS地球和月球图,非常接近自太阳的扯断伸长率,距离火星0.930天文单位。视星等级为-2.5和+0.96。在不同时间由于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和位相不同视星等也不同。

从火星上观察,逐日的月球图相对于地球上所看到的要变化大。火星上看到的逐日月球相位变化很小,它与地球的相位匹配,会随着地球与月球环绕太阳旋转而逐渐变化。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火星上人们能够看到月球旋转,轨道周期相同,还会看到月球另一侧的特征,而这一点在地球上是看不到的。

既然地球是一颗带内行星,从火星上偶尔也能看到地球凌日的情景,下一次将发生于2084年。当然也能看到水星和金星凌日。

火卫一和火卫二

火卫一的角直径看上去仅仅是地球上看到的满月的1/3,火卫二看上去有点像恒星,带有一个几乎分辨不出的圆盘。火卫一运行得很快,西出东落;而火卫二东出西落,但运行速度比一个火星日慢数小时,因此自出至落得两天半。

火卫一的最大亮度呈“满月”时大约-9或-10,而火卫二大约-5。相比之下,地球上看到的满月亮度相当大,星等可以达到-12.7。火卫一的亮度足以投影,火卫二仅比地球上看到的金星稍亮一点。当然,正像月球一样,火卫一和火卫二在非满相时要昏暗得多。火卫一的相位和角直径每小时都在变化,这与月球不同,火卫二太小,其相位是肉眼所看不到的。

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赤道轨道都为低倾角,距火星的环绕距离较近,所以火卫一在北纬70.4°偏北或南纬82.7°偏南都看不到。在高纬度(小于70.4°)会看到火卫一角直径明显较小,因为距离遥远;从赤道观察火卫一就会看到火卫一角直径在出没时也明显要小于上空时分。

在火星上能够观察到火卫一和火卫二凌日的情景。火卫一凌日也可称为火卫一偏食日,因为火卫一的角直径只达到太阳直径的一半;然而,凌日这个术语用于火卫二再合适不过,因为它在太阳的圆盘上只就那么一个小点。

既然火卫一的赤道轨道是低倾角,那么季节性的变化就会发生在火卫一的阴影投射到的火星表面的纬度位置,从最北到最南循环往复。在火星的任何一个地理位置,每个火星年都有两个间隔时间,期间火卫一的阴影通过,在那个地理位置,火卫一凌火现象在每个间隔段会出现六次左右。火卫二也差不多,只是每段间隔时间凌火现象要么不出现,要么只出现一次。

显而易见,阴影总是落在“冬半球”,春分和秋分时经过赤道除外,因此火卫一和火卫二在火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秋冬

两季都会发生,远离赤道时,会离冬至更近一些。不管怎么样,发生凌火的两个间隔时间在冬至前后,大体上对称(然而,火星轨道的大离心率使其无法真正对称)。

火星“月球”的快速运行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可利用这一点进行太空导航。尤其是它们在恒星中的位置可以用来准确地确定全球时间,再加上观察太阳得到的当地时间知识,可以用来确定观察者所处位置的经度。在地球人类历史上,这就是确定经度的所谓“月球距离法”,但是因为月球的速度慢得多,所以被约翰·哈里森发明的相当准确的精密计时器所取代。地球上的“月球距离法”有另一个难题,月球的质量与其距地的远距离使得确定其轨道成为一个三体问题,超出了早期天文学家的计算能力。

火星上的观察者也能看到火卫一和火卫二的“月食”,火卫一在火星阴影中只持续1小时,火卫二需要2小时。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其轨道基本上是在火星赤道水平,且很靠近火星,但有时火卫一会逃避被食。

火卫一和火卫二均同步绕转,即从火星表面看不到“另一侧”。虽然火卫一的轨道为低倾角和离心率,就像地球的月球一样,天平动的现象也能发生在火卫一上。由于火卫一近距离所产生的天平动和视差的影响,从高低纬度以及火卫一的出没观察,在火星表面的任何一个位置的任何时间能够看到的火卫一表面总体覆盖面远大于50%。

火卫一表面的一边可能看到巨大的斯蒂克尼火山口,从火星表面肉眼都能很容易看到。

流星和流星雨

因为火星的大气在相对透明的光波长度,所以偶尔也有流星。当地球与彗星交叉时,地球上会发生的流星雨,自然火星上也有流星雨,虽然与地球上情况不同。

“勇气”号于2004年3月7日从火星上拍摄到第一例流星,人们认为这是114P/怀斯曼一斯基孚彗星为母体的流星雨的一部分。因为光源来自仙王星座,所以可以称为火星上的“造父变星”。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当流星大到足以撞击地面(不是在大气中完全燃烧),它就变为陨石。火星上发现的第一块陨石是挡热岩。月球上发现的头两块陨石是在“阿波罗”计划中发现的。

极光

火星上也有极光,但不像地球上那样发生在两极,因为火星没有全球性的磁场。火星上的极光发生在火星外层的地磁异常处,这种磁异常属于早期火星拥有磁场时的残余。火星极光非常特别,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人类的肉眼也可能看不到,因为基本上是紫外现象。

天极与黄道

火星轴的方向如此:其北天极在R.A.21h10m 42s Deel.+52°53.0’的天鹅座(或更精确地说位于317.67669+52.88378,靠近R.A.21h10m 15.6s Deel.+53°33’48”的第六等恒星BD+522880(也称为HR 8106,HD 201834,或SAO 33185)。

天鹅星座顶端的两颗星,萨德尔和天津四,指向介于天津四与仙王座α之间的火星北天极,比前者小10°,比萨德尔和天津四之间的视距稍大。因为接近此极,天津四在火星的整个北半球从来不落。除了接近赤道的区域,天津四永远都围绕北极运转。天津四与萨德尔的方向可以用来确定恒星时。

火星的北天极距银道面也仅几度,因此银河一直都能看到,尤其是天鹅座区域。

南天极位于9h10m 42s和-52°53.0’,距9h 22m 06.85s-55°00.6’的2.5等星维洛,鲁姆K仅2°。

火星黄道十二宫和地球的黄道十二宫几乎相同——两个黄道平面互倾角毕竟只有1.85°,但是在火星上,太阳在鲸鱼座停留6天,期间离开然后再进入双鱼座。二分点和二至点也不同:在北半球,春分在蛇夫座,夏至在宝瓶座和双鱼座边界,秋分在金牛座,冬至在室女座。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岁差将导致二分点和二至点成千上万年绕行黄道十二宫。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岁差的结果使得北天极和南天极绕行一个大圈,但是在火星上,这个周期是175 000地球年而不是地球上的26 000年。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岁差还有第二种形式:火星轨道的近日点变化缓慢,使得近点年与恒星年不同。然而在火星上,这个周期为43 000年,而不是地球上的112000年。

在地球和火星上,这两种岁差方向相反,因此地球上的回归年和近点年之间岁差周期为21 000年,火星上27 000年。

长期变化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火星运转周期(其日长)在降低;然而,这种影响小于地球的三个数量级,因为火卫一的引力效用可被忽略,这个效用主要是由于太阳。在地球上,月球的引力影响有更大的效用。到遥远的未来,地球上一天的长度最终将和火星一样,然后超过火星一天的长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天文学】相关文章:

天文学06-25

天文学论文05-23

天文学感想04-22

天文学教案05-16

历史天文学09-06

天文学论文范文05-26

天文学论文范文05-08

天文学论文提纲11-15

学天文学感想04-18

天文学最浪漫05-12

上一篇:心理学自我评价下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