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教案一学生成绩表的制作

2024-07-26

EXCEL教案一学生成绩表的制作(共3篇)

篇1:EXCEL教案一学生成绩表的制作

EXCEL教案——学生成绩表的制作

一、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

教案、教学课件、平时成绩登记表

2.教学课件:

电子课件:所有课件准备在“EXCEL-1(学生成绩表)”文件夹中,包括所有的素材和教学文件。

书面课件:教案的打印稿、学生实训操作的详细步骤“excel实训练习-1(教师).doc”的打印稿(与excel实训练习-1(学生).doc文件内容不同)。

二、课堂准备

(1)将压缩文件“EXCEL-1.rar”上传到网站上。

(2)将文件夹“EXCEL-1(学生成绩表)”复制到教师机的“05建管2”文件夹下;(3)提示同学们做教学准备,先登录“jsjjc.szpt.edu.cn”网站;

(4)提示学生签到、从网站中下载实训课件“EXCEL-1(学生成绩表).rar”或者教师将“EXCEL-1(学生成绩表)”下的内容发送到学生机中;

(5)查看服务器中的共享文件夹“excel-1”,为学生上传文件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 为什么要使用Excel工作表,Excel工作表与Word表格的区别。 Excel工作簿与Excel工作表的建立和保存。

 工作表中单元格的设置、掌握各类数据的输入方法;单元格的字体、边框、图案、对齐方式的设置。

 熟练掌握多工作表操作;不同工作表之间数据的复制、粘贴、单元格引用;工作表的命名等。 熟练掌握公式的计算。

 熟练掌握单元格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 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函数的用法。(如:ROUND、COUNT、MAX、MIN、COUNTIF、IF等)。 熟练掌握各种图表的制作和修改。

四、重点难点  重点:

1.多工作表的操作。2.公式的计算。

3.单元格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4.统计函数(COUNTIF)及逻辑函数(IF)的使用。5.图表的制作 

难点 1.单元格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2.统计函数(COUNTIF)及逻辑函数(IF)的使用。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学期结束时,班主任王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教务处将各位任课教师给出的成绩表(每张成绩表都是一个单独的Excel工作簿,见素材)全部交给了他,要求他据此得到“各科成绩表”(图1)及“成绩统计表”(图2),便于对全班的各科成绩进行分析统计。

图1

图2 起初,他将所有的成绩表工作簿(见素材)全部打开,企图把各科成绩粘贴到图1中,结果他发现粘贴后的单元格中却显示了出错信息,他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半天,图1的要求都没有达到,就更别提完成图2的要求了。他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一个去输入了,但这既容易出错,工作量又很大。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呢?此外,图2所示的统计表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各种函数计算才能得到,应该使用哪些函数呢?

问题一:如何根据已有的数据得到成绩统计表? 问题二:如何使用函数进行统计计算?

问题三:如何利用图表直观地表现表现成绩情况?

(二)案例分析(提出问题)

要根据多个工作簿中的相应工作表,制作图1所示的“各科成绩表”,关键问题是必须掌握Excel中的多表操作。包括不同工作簿的工作表之间的复制和移动、不同工作表之间数据的复制、粘贴和引用等。要对全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时我们就主要运用Excel中的统计类函数来完成各种统计工作。如:计数函数(COUNT),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等。

(三)解决方法

首先建立一个新的Excel工作簿,并打开所有的成绩表工作簿(见素材),将相应的工作表复制到新建工作簿中。并按图1所示的要求,将内容复制到一个空白工作表中,特别注意,在复制分数时,必须使用“选择性粘贴”或引用其他工作表相应单元格的数据,否则就会显示出错信息。至于得到图2的结果嘛,就必须使用统计函数(如:COUNT、MAX、MIN、COUNTIF以及IF等)来解决问题了!

篇2:EXCEL教案一学生成绩表的制作

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点:

1.掌握各类数据的输入方法;

2.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包括字体、字号、边框、图案、对齐方式的设置等;以及行号及列宽的调整;条件格式的设置; 3.掌握公式的使用;

二、实际操作能力

能熟练使用Excel 2003制作电子表格并进行美化。教学重点:

Excel 2003中各类数据的输入方法及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教学难点:

公式的使用 课时安排

(共计90分钟,详见要求说明)教学过程

讲授与演示内容

一、Excel 2003简介(5分钟)

首先介绍Excel的用途,介绍Excel 2003的启动及退出。

二、Excel 中数据的录入(以下面的实训项目方式讲授)(40分钟)

理论上:

介绍Excel 2003界面组成及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行号、列标等基本概念;文件的基本操作各类数据的输入方法。

实践上:

制作学生成绩表如下图:

方法是:

1、首先启动Excel 2003,选择一种输入法,输入标题、班级和表格的第一行文本。

2、选择单元格区域A4:A13,在该区域内右击鼠标,单击快捷菜单中

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设置“数字”分类为“文本”,在A4单元格中输入: 01,然后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向下拖动至A13单元格,自动填充完学号。继续输入姓名及英语、线性代数等各科成绩。

三、Excel 2003中单元格格式的设置(以下面的实训项目方式讲授)(30分钟理论上:

介绍单元格的字体、边框、图案、对齐方式的设置;行高和列宽的调整;条件格式的设置;

实践上:

设置学生成绩表格式如下:

方法是:

1、选择A1:J1单元格区域,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设置字体、字号和字形为,单击行号“2”选择第二行,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为。

2、单击菜单中的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复选框。对话框中的“对齐”选项卡中选中

3、选择第3到12行,设置字体、字号为。

4、用鼠标调整行高和列宽到适宜程度。

5、选择C3:H12单元格区域,单击菜单中的按

按钮。按钮设置填充颜色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单元格数值小于60”,单击钮,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单击

6、选择I3:J12单元格区域,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为浅绿。要设置其他颜色,单击表中选择一种颜色单击即可。

7、按Ctrl+A选定全部单元格区域,选择

中右侧的小三角,在打开的颜色列

菜单中的命令,在出现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对齐”选项卡中中,设置“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为“居中”。

8、选择A2:I12单元格区域,单击工具栏上的“边框”按钮的小按钮,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

中右侧,为单元格区域加上边框线。

四、Excel 2003中公式的使用(以下面的实训项目方式讲授)(15分钟)理论上:

介绍Excel 2003中公式的使用方法。实践上:

完成学生成绩表中总分的计算。

方法是:

1、单击I3单元格,输入“=C3+D3+E3+F3+G3+H3”后回车,计算出学号为“01”学生的总分。

2、选中I3单元格,将鼠标移至右下角的填充柄,向下拖动至12行。计算出所有学生的总分。

课堂小结

1、新建Excel工作簿中工作表单元格四周是虚线,是非打印的,设置单元格边框后变为实线,成为真正的表格。

2、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可以用自动填充的方法,提高录入效率。3、操作过程中注意鼠标的变化,有利于表格的编辑和格式化。

课后上机实训布置(见实训项目要求)思考题

篇3:EXCEL教案一学生成绩表的制作

关键词:图表,成绩分布曲线,成绩质量分析

在进行成绩质量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时,通常做法是根据需要用手工或计算器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及所占比例等数据,有时还要手工绘制成绩分布曲线图。不仅计算制作麻烦,还会出错,曲线图也不美观。而上述的操作完全可以通过Excel中公式编辑和图表功能来完成。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包括“成绩单”和“成绩质量分析”两个表,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成绩”等基本信息,成绩分析所需的考试“人数”、“总分”、“平均分”、“各分数段人数”与“所占百分比”等数据。具体设计如下:

1 成绩单设计与制作

1.1 页面与格式设置

启动微软Excel 2003组件,按“成绩单”表样式进行格式设计并完成基本信息的输入,其中把“D4:D47”和“I4:I29”区域命名“成绩”区域。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居中方式等属性,设置打印区域为“A1:I8”。

1.2 编辑公式

根据“成绩单”中所需的数据,在相应位置编辑公式。将成绩区域作为数据来源区域,因当前该区域中并没有输入数据,所以当公式编辑完成后,单元格仍显示为“空”或是“#DIV/0选”。具体操作如下:

(1)求总分和平均分

(1)在“G47”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D4:D47,I4:I29),计算“总分”;

(2)在“I47”单元格中编辑公式:=AVERAGE(D4:D47,I4:I29),计算“平均分”。

(2)求各分数段及参加考试人数

(1)在“G4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COUNTIF(D4:D47,“>=90”)+COUNTIF(I4:I29,“>=90”),计算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

(2)在“G42”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COUNTIF(D4:D47,“>=”&邀80,90妖)觹邀1,-1妖+COUNTIF(I4:I29,“>=”&邀80,90妖)觹邀1,-1妖),计算大于等于80分小于90分的人数;

(3)在“G43”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COUNTIF(D4:D47,“>=”&邀70,80妖)觹邀1,-1妖+COUNTIF(I4:I29,“>=”&邀70,80妖)觹邀1,-1妖),计算成绩大于等于70分小于80分的人数;

(4)在“G44”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COUNTIF(D4:D47,“>=”&邀60,70妖)觹邀1,-1妖+COUNTIF(I4:I29,“>=”&邀60,70妖)觹邀1,-1妖),计算成绩大于等于60分小于70分的人数;

(5)在“G45”单元格中编辑公式:=COUNTIF(D4:D47,“<60”)+COUNTIF(I4:I29,“<60”),计算成绩低于60分的人数;

(6)在“G46”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G41:G45),计算参加考试的人数。

(3)计算各分数段人数及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在“H4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G41/$G$46,计算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占考试总人数百分比;

(2)将鼠标放至“H41”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变成“+”号后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至“H46”单元格处放开,完成其它分数段人数所占考试人的百分比。

1.3 编辑图表

成绩分布曲线是成绩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插入成绩分布曲线图表时,选择“F41:G45”区域作为图表的数据源。这样当用户在“成绩”区域中输入数据后,“F41:G45”区域会根据输入的成绩值计算出各分数段人数和所占百分比,而图表又根据“F41:G45”区域的值自动绘制成绩曲线分布图。操作方法如下:

(1)选中“F41:G45”区域,选择“插入”-“图表”选项,在弹出的“图表向导”选项中,设置“标准类型”-“折线型”-“子图表类型”-“数据点折线图”,然后单击“下一步”。

(2)保持数据区域为默认,设置“系列产生在”为“列”单击“下一步”。

(3)在图表标题下输入“成绩分布曲线图”,“分类(X)轴”输入“分数”,“数值(Y)轴”输入“人数”;切换到“网格线”选项,取消“数值(Y)轴”下的“主要网格线”项;切换至“图例”选项,将“显示图例”取消;切换至“数据标志”选项,选中“数据标签包括”下的“值”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4)选择“将图表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选项,单击“完成”。

(5)调整图的大小并将其放置到“F27:I39”区域。

(6)鼠标右键单击“曲线”,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选择“图案”选项下的“”,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这样,根据“成绩”自动绘制的“成绩分布曲线图”的设置就完成了。但此时因成绩列内并没有数据,所以各分数段的人数均为0,成绩分布曲线也与数据(X)轴重合在一起,这并不是设置的错误,只要在成绩区域输入数据,成绩分布曲线图则会自动完成绘制。成绩表如图1所示。

2 成绩质量分析表设计与制作

(1)单击“Sheet2”工作表标签,按要求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居中方式等属性,选择“A1:K21”区域,按成绩质量分析表格式要求进行设计与调整。

(2)复制图表

(1)复制成绩单表中的成绩分布曲线图图表并粘贴到成绩质量分析表的相应位置;

(2)右击“图表”选择“源数据”,单击“数据区域”右侧的折叠按钮,选择成绩单表中的“F41:G45”区域,单击“返回”按钮返回,选择“确定”按钮完成成绩质量分析中成绩分布曲线图图表与成绩单表相应数据区域的关联。

(3)选择显示总分值的C15单元格,编辑公式:“=成绩单!G47”,即其值等于成绩单表中总分值,使其自动完成总分数据填充;

(4)参照(3)中给出方法分别完成平均分、实考人数、各分数段人数和所占比例等公式的编辑,使其成绩表相应区域的建立关联,自动完成相应数据填充;

(5)按成绩质量分析表的要求完成其它信息的输入,如考试班级、考试日期、考试课程等。成绩质量分析表如图2所示。

3 保存与应用

成绩质量分析所需表格设计完成后,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设置,使其更加的美观整齐,增加适用性。如设置边框,调整单元格大小,设置字体类型、字号;更改工作表的名称分别为成绩单表和成绩质量分析表;设置成绩区域数据的取值范围为0-100等等。

所有设置完成后,将其保存为“简易成绩分析系统”的Excel模板文件,即扩展名为.xlt的文件。

在使用时,双击“简易成绩分析系统”模板文件,系统启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简易成绩分析系统1.xls”的Excel文件,按着表格的项目,分别输入“学号”、“姓名”、“成绩”等信息,系统将根据输入的“成绩”区域的值,自动完成相应的各项数据计算与填充和成绩分布曲线的绘制,按要求进行保存和输出即可。

参考文献

[1]李洋.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应用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1.

[2]朱小英.EXCEL在教学统计中的应用技巧.哈尔滨:电脑学习,2006(6).

上一篇:2024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一模情景作文试题下一篇:哺乳期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