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反思

2024-08-27

元素周期表反思(精选6篇)

篇1:元素周期表反思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教学反思

修文中学化学组

陆恩兰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回过头来对本节课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达到了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的讲解透彻细腻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认真,学生的参与意识高,当有的学生想回答但又不敢举手时,我充分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无论学生回答对与错都给出回应和一定的评价。在教学技能方面:讲授正确,语言规范,语速适当,表达清晰,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这应该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功。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另外,板书精简,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又快又好。

其次,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开始准备时想法是:要运用多媒体、在正式上之前演练一遍,但后来由于未准备好,所以只设计了学案,也也没有能试讲一遍。因此本节课有一些环节没有处理好,如时间分配不是太合理,造成最后时间有点紧,勉强讲完内容,所以在位、构、性知识点上用的时间太少,没有突出该知识点。此外,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经意的去接学生的话,生生互动的机会有点少。

重新上一遍采取的措施:时间上重新分配,学生回答问题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回答完,在学生犹豫不决时适当加以引导,增加生生讨论的时间,在位、构、性知识点上稍加以讲解,然后才通过题目巩固练习。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情况,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点,我一定会乐意接受。这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我很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篇2:元素周期表反思

(1)长短周期主副族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3)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在周期表中的应用

二、课后结果

上完课后,还有大约十多分钟的课上练习时间,完成三个题,这三个题属于一般难度的题目,结果,约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周期表的结构没记住。

(2)知识与习题相脱节,到了习题上知识就全给忘光了。

(3)书面表达能力差。

三、课后总结

篇3:元素周期表反思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在一些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了科学本质观培养的内容。由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发展的整个历程都蕴含着科学本质的探究,本文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 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在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本质观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一、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点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简单利用教材中“联想·质疑”栏目,过渡到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而本节课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按学习小组上网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利用5~8 分钟让完成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成果中蕴含着的科学本质内容进行分析、点评,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点拔的教学过程初步让学生对科学本质有以下认识。

1.认识科学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往对化学史的介绍,大都采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方式进行。因此,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听到再入神,许多学生还是不能体会科学探索的漫长性。现在,改为先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再由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教师只需要略加点拨,导引学生注意时间发展:从1789 年首开元素分类先河的拉瓦锡,到1869 年提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最后到1913年应用x射线测定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人类社会才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有了真正的认识[2]。从1789 年到1913 年经历了124年的时间,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的发展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现出各国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这对学生初步认识、理解科学本质极具价值。

2.认识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版本,比如德贝莱纳的四个元素组,尚古尔多的圆柱形螺旋图,迈尔制作的六元素表,牛兰兹的八音律元素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学生们提出质疑: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教师答疑点拨:因为从道尔顿到门捷列夫,各国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人们认为,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一元素性质的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深入探索,人类逐步认识到元素周期律是按原子序数排列而成,并非都按门捷列夫的原子量排列;当然,随着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的持续运用,各领域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这一观点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科学知识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3.认识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

从研究方法看,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开始到1869 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科学家都认为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量进行排列的,直到1913年,莫斯莱测定了一系列元素的特征x射线后指出:核电荷才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真正依据,1913 年到1925 年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出现,才完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伴随着对元素周期表本质的揭示,元素周期表被赋予了真正的灵魂,这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也让学生充分明白科学知识的形成依赖细致的观察、科学的实验证据、合理的论证以及大胆怀疑的态度。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生的讲解、质疑,教师的解疑点拨,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元素周期表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完善,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代科学家接力赛般努力探索的过程,推动着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现代化学诸多分支的建立和发展。

二、利用“活动·探究”栏目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本质

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的基础上,再利用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问题:(1)学生完成表中所缺内容。(2)学生按学习小组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绘出三张对应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寻找其中的规律。通过“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学会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本节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的表格所缺内容,然后学生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并作图,进行相关规律的探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科学研究就是人们探索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获得新信息的活动,由此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科学上对数据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把定量的数字问题转化为图像处理,通过研究变化趋势从而更加简洁直观地找到其变化规律,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利用各种图表处理数据,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学生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绘出柱状图。同样方法让学生绘出其他两张折线图,让学生观察图表,通过观察得出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规律的重要工具。

三、利用“历史回眸”栏目,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本质

本节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化学史,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再通过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学生阅读“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的本质。

1.理解科学理论的建构是“实验-观察-推理”的过程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到19 世纪中叶已经获得60 多种元素的原子量,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早期认识是从门捷列夫(D.L.Mendeleev) 和迈尔(J.L.Meyer)等科学家依据原子量的大小对元素进行分类排列,并发现元素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得出的。学生初步认识到了科学理论的建构遵循“实验- 观察- 推理”的过程。

2.理解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根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D.L.Mendeleev)就预测出三种新元素及其性质。随着科学家的努力,元素镓(Ga)、钪(Sc)、锗(Ge)在十五年内相继被发现,它们的原子量、密度和有关性质都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的相符,这时元素周期表才逐渐被人们承认。但是,一直到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利用x射线对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进行了测定后,人类社会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才有了真正的认识[3]。通过师生交流,学生理解了科学家建立起的科学知识体系,都必须经过人们长期的质疑、验证或重新修改,其合理性才会被接受。可见,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即对于科学知识来说,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四、基于科学本质观培养的教学实践反思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不同,教材中出现的化学史大多不会得到教师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本节“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重点就放在“化学史”的认识及其后面所揭示的科学本质,以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反思。

1.化学史是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史可以直接传达科学本质,以达到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用好化学史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教师讲化学史的形式是讲故事或简单介绍化学家的重要贡献,对化学家研究经历和如何得出重要贡献没有认真分析、点拨,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挖掘隐含在化学史后面的科学本质要素。本节试图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多角度去诠释科学本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发展史资料的查阅,让学生个体对有关史料有一个概述性了解;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资料;随后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归纳讲解,教师点拨归纳提高;最后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所得进行总结分享。有的学生总结说:“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发展、完善的历史,只是科学发现的一个缩影,它让我知道了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力尽艰辛、充满挫折、失败、猜想、顿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的这种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化学史的掌握,而反映出他们对科学本质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2.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原子序数1~18 号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图表。学生通过观察、推论,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这一元素的性质。并让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活动体验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研究中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科学规律的有效手段,同时领悟科学理论的建构是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科学也是一种不断“探究”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历史回眸”总结科学本质特征

“历史回眸”栏目中全面介绍了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原子量概念的提出,到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尔等分别利用已发现的60 多种元素原子量数据,开始研究原子量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量排序,并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了9 种元素的原子量,还预言和发现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最后到1925 年量子力学的产生,人类才明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终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这个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这充分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资源让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更具体、更全面。

总之,“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让我们深入认识到对教材中体现科学本质要素的挖掘,必须由教师巧妙设计,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并把这些设计和思考融入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不仅仅学到“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人类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科学家接力赛般进行着科学的研究和发现,真正把科学本质根植于学生的脑海。

参考文献

[1]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4).

[2]毕华林,刘冰.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化学教科书设计[J].化学教育,2007(5).

篇4: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元素周期律  卤族元素  碱金属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78-01

利用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有效的进行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是“度”的把握。新教材注重探究性自主学习,新教材中实验为教学基础,通过实验探究通过讨论验证来得到结论,相对于旧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论知识减少,教材有意向由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基本框架,补充和引导相应的基础知识内容,然而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到底补充哪些知识,补充多少,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好把握,这就更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使我们对教材有更深的理解和研究,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而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总之,教学反思是每一个老师在上完每一堂课之后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完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备课的反思

每一堂精彩的课程都离不开课前备课和细细琢磨,我经常在上课之前问自己一些问题,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并且反复思考着: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其中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高考热点?用怎样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关于元素周期律这一章,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本节教学要求。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初三和必修1的教程中,教授了学生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元素周期表简介等关于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必修四的教材中也对元素周期表中卤族元素和碱金属物理及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做了详细的讲解,因此学生在之前所获的零散的知识,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是学生通过原子结构归纳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而总结出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也正是新教材教学方法创新的地方:根据学生对事物现有的认知情况,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补充,使其能独立思考,自主总结,归纳出新的知识。

3.设计思路。自主学习方式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合理安排更是必不可少,所以在备课阶段,我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课时,并且通过精讲、自悟、反思、讨论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将所有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课堂情况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的把握很重要,再这一点上我做的很好,每一次我都可以在达到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也随机应变,学生的回答和反应给了我教学方法调整的灵感。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些正是初中和高一化学课程中所学的零散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整合总结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二课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验,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创新方法,通过实验归纳出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顺序。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实验这样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更好的将课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验现象,使更深刻的掌握知识。第三课时主要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元素的位置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的作用。并通过随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几节课下来,我发现分组讨论,学生实验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去思考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问题。在整个课堂我始终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核心,采用了新理念,摒弃了旧的教学方法,在适当的引导下,给每个学生机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环节,我对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认真考虑,与之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做到零距离,是同学们不畏惧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鼓励同学,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在讲解知识点时我着重强调重难点,并对一些问题做出适当的拓展延伸,从随堂练习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对课程调整,对一些知识进行补充和讲解。

总之,本节课程内容均是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并且理论性较强,严密的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为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本次课程的主要教授方式为讨论的形式,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启发学生脑、口、手齐动,主动学习,目的为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使课程更加丰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杜亚泉. 化学周期律[J]. 亚泉杂志, 1901(6):1.

[2]郑贞文. 无机化学命名草案[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0:5.

篇5: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由于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知识点繁杂,学生基础j较差,学习的习惯又不好,因此单纯的讲述、整理和归纳一方面显得有些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学生的收获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复习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并讲练结合,使所授的内容和练习互为补充,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学反思《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根据本人几轮讲授,总结出具体讲授思路为:牢记一条:要求学生记住 1 —— 20 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记住第Ⅰ A 族和零族的原子序数及推导方法。

三句口诀:周期表格要牢记,变化体现周期律;

七主七副七周期,零族Ⅷ族镧锕系;

同周金减非递增,同族金增非递减。

注意:七周期包括三短三长一不完全。七主包括第Ⅰ A 族(第一纵行),第Ⅱ A 族(第二纵行),第Ⅲ A 族(第十三纵行)…… 第Ⅶ A 族(第十七纵行)。

零族指第十八纵行,Ⅷ族指第八、九、十纵行。

四条规律:、原子(离子)半径大小变化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1)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3)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1)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的稳定性强弱。(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篇6:元素周期表反思

⒈ 元素周期律: 。

⑴ 周期性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的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⑵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以及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具体表现

⒉ 元素周期表

⑴ 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

_____个短周期

周期(__个) _____个长周期

_____个不完全周期

元素周期表

主族 (____个)

族(___个) 副族 (____个)

VIII族 (____个)

零族 (____个)

⑵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_数

周期序数=_____________数

主族序数=_____________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性质

同周期

同主族

原子半径

电子层结构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形成难易及其稳定性

⒊ “位―构―性”三者关系

⒋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⑴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 微粒半径比较规律

⑴ 同周期的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主族的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原子半径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阴离子半径;

⑶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和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主族不同长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8

例2 有A、B两种短周期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为:①n+2,②n+5,③n+10,④n+13,⑤n-3,⑥n-6,⑦n-8,⑧n+1。其中

A.⑤不可能 B.④⑥不可能 C.⑤⑥不可能 D.都可能

例3 A、B、C、D、E是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元素的某种原子,其核内中子数为零,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处于B的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小于B,D与C是同主族元素,E元素的一价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⑵ A元素分别与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⑶ 由E元素分别与C、D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

⑷ 若1mol A单质与1mol D单质完全反应时共放出184.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上一篇:新时代好少年事迹中学生材料下一篇:关于军训感想初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