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德育工作总结

2024-08-04

三2德育工作总结(共9篇)

篇1:三2德育工作总结

库尔勒市第*******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0.9——2013.8年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规程》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不断推进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库尔勒市第*****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德育工作,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2013年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基本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一代新人。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德育体系和工作机制,使“好习惯,伴我行” 为主线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特色。

小学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文明守纪、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是非的能力;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树立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辨别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三、主要内容

(一)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

2、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教育;

3、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4、意志、品格教育;

5、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6、生存教育;

7、网络道德教育。

(二)初中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思想道德教育;

4、遵纪守法的教育;

5、生存教育;

6、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四、实施办法

(一)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立足课堂教学,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将德育贯穿和渗透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化德育工作。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新课程中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德育课程结合起来,构建有学科教师参与,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的德育学习过程。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观念,围绕每年确定的主题,精心设计德育精品活动,专题教育、征文比赛、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

(三)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根据我校地处市郊,大部分学生为周边打工和农民子女,家长因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时间顾及孩子的养成教育,多年来孩子已经形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乱扔纸片、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不讲卫生、爱吃零食等等不良习惯表现的十分严重和突出。因而我校近几年把养成教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围绕“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

因此,我校在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确定有四个目标任务:(1)突出做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2)突出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突出进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4)突出进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下是我校养成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途径:

我校开展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提高(2010-2011年)已完成,第二阶段:(2011-2012年)合理延伸,促使行为习惯养成具体化。开展 “好习惯伴我行签字仪式”由德育处牵头,发起倡议,全校学生踊跃参加,大家纷纷表示,遵守行为习惯,做合格的学生。随后相继开展 “弯腰拾起一片纸” “保持良好站姿和坐姿” “脚步轻轻勿扰他人”“好习惯伴我行绘画比赛” “好习惯伴我行演讲比赛”“告别零食”“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使同学们把所学的规范内容具体化。第三阶段:(2013年)好习惯能伴随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让孩子将好习惯带入家庭和社会,把他们良好的行为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四)办好家长学校

与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当作一所学校来

办,明确家长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成立家长委员会,采取家长联系卡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五)积极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机制

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在内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学习目标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措施和方法,以诚信为原则,以更为多样,更为开放的方式对学生道德认知和实践进行评价。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和社区共同参与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工作、师德建设、学生团队活动、学生全面成长的评价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学校德育及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每学期要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及时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设立德育工作专项经费,加大德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以保证各种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教学、德育研究、队伍培训、专题教育等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必须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在制度上、措施上、方法上和人力物力上给予保证。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德育工作网络

探索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开展学生德育的新型德育工作协作机制。学校德育工作要形成立足教育和实践,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以班主任、辅导员和课任教师为主体,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以管理、教育、服务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班主任、少队辅导员和学科教师的骨干作用。

(三)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氛围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优势,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共同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制度

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规范和业务水平。把德育课程师资培训、从事团队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培训纳入到师资培训的整体计划。三年内,对骨干教师、德育教师、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库尔勒市第******学

2010年9月

篇2:三2德育工作总结

1、职业是指个人按照社会分工所从事的相对稳定、()、有报酬的工作。

A、能谋生

B、合法

C、有单位

D、承担相应责任

2、职业活动的本质()。

A、获取经济回报

B、提供社会服务

C、展示个人才干

D、体现社会文化

3、职业道德给人们的职业活动划定了一条不能突破的(),如果突破了,就是不道德,就是缺德。

A、框架

B、期限

C、观念

D、观念

4、“不做假账”、“救死扶伤”、“诲人不倦”、“买卖公平”等鲜明地体现了职业道德的()特征。

A、警示性

B、自觉性

C、行业性

D、格言性

5、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是()。

A、敬业、诚信

B、平等、公平

C、和谐、友善

D、法制、服从

6、高品质的职业生活是指一个人将()视为发展自己、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A、追求高级职位

B、日常职业活动

C、获取职业荣誉

D、进入新兴领域

7、下列影响个人职业定向的因素相比较,更为重要的一项是()。

A、职业的薪资水平

B、一定的职业环境 C、个人的职业兴趣

D、职业的社会声望

8、张雅茹的理想是当一名设计师,可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色盲症,于是改学计算机专业,张雅茹的行为是()。

A、被迫改变职业理想

B、主动修正职业目标

C、进行具体职业的选择

D、盲目改变所学专业

9、获取职业成功的关键是()。

A、信心

B、目标

C、动机

D、行动

10、下列对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B、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要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结合,并充分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C、只要是集体利益,就要无条件地维护。

D、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11、社会主义制度下,职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实现人生理想

C、追求个人美好生活

D、为人民服务

12、下列不讲诚信的成语故事是()。

A、曾子杀彘

B、商鞅立木

C、一诺千金

D、烽火戏诸侯

13、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包拯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一词。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14、一个人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必须遵信的基本法则。

A、和善待人

B、公平公正

C、平衡矛盾

D、特事特办

15、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

A、将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到最好

B、干一行,爱一行

C、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D、即使是不喜欢的工作也要完成

16、乐业是一种优秀的职业情感,勤业是一种优秀的职业态度,精业是一种高超的职业()。

A、技巧

B、能力

C、成就

D、标准

17、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一旦形成习以为常的、不做则()的行为方式,就形成了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A、受到他人非议甚至指责

B、内心会感到不安甚至内疚

C、导致情绪受到影响

D、会影响工作质量

18、内省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的过程,而()则是自我观察的参照和自我评价的尺寸。

A、自我价值观念

B、社会流行观念

C、职业道德观念

D、个人处世观念

19、下列含有“内省”思想的古代名句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D、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说明()。

A、人要有见贤思齐的意识

B、人要常常内省

C、人要勤于思考

D、人要善于慧眼识珠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共计20分)

1、职业都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所以才吸引对此感兴趣的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

()

2、人的一生可以称之为职业的一生,所以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职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

()

3、“工人性格”“军人作风”“学者气质”“公仆意识”等都是不同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造就的人格差异。

()

4、只要从事了某个职业,自然就会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

5、职业认同度与工作热情成正比。

()

6、一个人是否获得了职业成功,只要看他的职位、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就可以了。

()

7、乐业的宗旨是从业者从事有浓厚兴趣的职业,并从中获得快乐,否则就不要从事该职业。

()

8、敬畏感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职业道德规范和理想道德人格的认同、景仰及对违背职业道德规范和不健康道德行为所带来的人格贬损后果的畏惧。

()

9、内省就是依据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进行反省和检讨;克己就是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克制自己,非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一律不做。

()

10、微笑是空中乘务员必备的一种职业礼仪。可见,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从业者优秀职业素养的一种行为表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计20分)

1、职业道德

2、集体主义原则

3、内省克己

4、爱岗敬业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便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就开始计算机编程,并预言自己25岁时将成为百万富翁。1973年,他和一个叫科莱特的小伙子同时考进哈佛大学并成为好朋友。三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决定退学创业。他邀请科莱特加盟,但科莱特表示自己的学识不够,要继续学业。十年后,比尔﹒盖茨成为世界第二富商,科莱特也获得了哈佛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

现在,人们经常将他俩放在一起比较,在崇拜比尔﹒盖茨的同时,认为科莱特缺乏创业精神;但也有人认为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是个美丽的错误,因为32年后,他又回到学校接受哈佛颁发的荣誉学位证书,并对媒体表示:“我珍惜我的大学时代,而且在许多方面,我后悔离开学校。”

篇3:三2德育工作总结

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3+2”高职学生现状分析

1.素质参差不齐

五年制“3+2”高等教育模式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虽然上高中无望, 但通过统一筛选录取, 学习成绩尚可, 对专业技能感兴趣, 希望有一技之长, 尤其对顺利就业非常渴望, 因此可塑性很强;其中个别学生虽能考上高中, 但却因家庭经济困难, 被迫选择收费较低的职业学校, 这类学生人数少、自觉性强、素质高;少数学生通过补录被录取, 他们文化基础薄弱, 对学习兴趣不大, 上进心不强, 如果得不到严格约束和及时引导, 他们就会首先在学生中成为反面“教材”, 长此一往, 必将产生负面效果, 增加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

2.思想还欠成熟

卫生学校学生年纪小, 社会阅历少。在思想上, 思想觉悟不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树得不牢, 一些学生做事讲价钱, 付出要索取, 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 在物质上讲究吃穿, 追求享受, 不懂艰苦朴素;在行为上, 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缺乏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的意识和社会公德, 对自身有好处之事积极要求参加, 而对自身好处不大之事, 就推推让让, 参与的热情不高, 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比较突出。

3.心理普遍自卑

“3+2”高职学生虽然通过统一择优录取, 但绝大多数毕竟是中考落榜者, 因此, 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和挫折感, 感到“技不如人、低人一等”, 对前途缺乏信心, 进而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在学校里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造成心理上的茫然困惑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

从上述学生现状分析不难看到,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思想工作任重道远, 特别是德育工作应该作为重中之重, 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净化学生的思想灵魂, 培育学生的优秀品德, 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的。特别要针对3+2高级护理专业的学生, 尤其要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夯实思想品德基础, 为他们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

二、实现中职德育教育和与高职德育教育的无缝对接的对策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 德育课教学要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把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内容与方法融入德育课程的教学中, 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进而为学生晋级做好思想道德储备。

1.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领航员”作用

首先, 要优中选优, 选拔职业道德优秀、爱岗敬业, 有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的优秀教师担任“3+2”高职班班主任。其次, 是加强培训, 加强对班主任的职业、专业素质培训, 提高班主任的政治修养、理论水平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心理辅导等业务能力, 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学习探讨、经验交流活动,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第三, 是运用激励机制, 通过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综合考核, 给予表彰奖励和优先晋级晋职,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2.充分发挥课堂德育“主阵地”作用

首先, 要不断推进德育课教学改革, 根据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以及思想意识的成熟程度, 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使德育课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环境, 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其次, 是充分挖掘各学科德育教学资源, 发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教育功能, 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能力和水平, 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日常管理的“校正器”作用

在学生管理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的校正作用, 不断创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式,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上, 变简单的说教为各种生动的活动, 通过开展“校园安全月”“校园文明月”以及各种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 使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校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使之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安全习惯,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风向标”作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既符合学生特点, 又能与实际生活贴近, 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如春风细雨般浸润人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首先, 突出特色主题。紧扣每年的“五四”“一二·九”等节日, 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 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将敬老助残、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 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的时代性、发展性, 促成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其次, 是注重打造精品项目。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 开展医疗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养老院、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活动, 打造成一批志愿服务基地, 形成品位高、质量优、效果佳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形成校园文化立足校园、辐射社会的立体效果。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性格, 豁达的胸怀, 稳定的情感, 坚韧的意志, 广泛的兴趣, 能力得到锻炼, 人格修养得到提升。学生拥有了这些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学生, 将来的大学生活就会得心应手, 就业工作就会一帆风顺。

5.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按摩器”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及在学校德育的发展创新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活动本质在于促进全体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转化;服务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 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3+2”高职学生的工作重点是适应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 通过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抚慰他们的心理, 疏导他们的情绪,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

摘要:医学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3+2模式”, 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医疗卫生人才的一种新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并实现与高职院校的有效对接, 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3+2模式”,德育,对接,对策

参考文献

篇4:三2德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德育工作;管理模式5+2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26-01

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出了中职与大专、普通本科院校之间联合分段培养的诸多模式,由此也打通了中职校与大专、本科院校之间的教育衔接。无锡机电高职校2012年被列入省教育厅公布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是先在机电高职学习5年,符合转段条件学生后两年进入江苏理工学院相关专业学习考生获两个试点专业录取后,不用高考就可直接升入对接的本科院校学习,两年后获本科文凭。面对这项新的“本科直通车”的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学校、班主任,探讨出一种适合于“5+2”学生的新德育模式成为一项必然的新任务。

一、采用半封闭式管理模式

何谓“封闭式管理”?简而言之,就是相对制约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学习和生活。家长把孩子送进这类学校,认为可以让孩子不跟外界接触,不受外界的影响,觉得放心,而学校则希望通过封闭式管理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安全的管理。但是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往往也隐藏着很多不利因素,也给学生带来了一顶的负面影响,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扭曲。不少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一些人回家后不愿返校或请假离校后长时间不归,有的学生干脆以辍学相抗争。

因此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特别是这批“5+2”本科直升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源特点、学习特点、及以后的升学特点来说,决定了完全把他们等同于中职班或五年制高职班就很难达到以后的升学要求、达到直升本科院校的各项要求。因此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做到让学生能安心学习而又避免出现全封闭状态下难以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学校采取了住宿生活学习半封闭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对这批同学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德育工作上均能做到有的放矢而又不让学生感到过分的压抑,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所有“5+2”学生放在一栋独立的教学楼中进行日常教学,同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采取住宿管理,每天上好夜自修,并安排任课教师管理好夜自修,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做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让他们能在五年学习中历练自己,达到本科院校的升段要求。

二、加强家校联系,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优缺点。只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每学期都有一周作为“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学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来听,坐在课室的一角留心观察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课后教师主动请家长到自己的办公室评课、议课,帮助自己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如此,一方面,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改变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倾听家长对学生在家庭表现情况的反映、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和意见,随时与家长交流育人心得体会,耐心帮助家长分析解决棘手的问题,指导家长改进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家长做孩子生活上的朋友,心理上的医生、学习上的伙伴、社交上的向导,改变了家长打压、溺爱、放纵等不良教育习惯,切实增强了家校联动的教育效果。

三、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工作中作用

中职学校的主题班会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题明确、内容广泛、形式不一的主题班会使得班级学生可以进行深入的思想沟通交流,行程正确的思想舆论引导,在主题班会上进行活动,有利于加强锻炼学生的思想辨别能力,口才能力得到加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主题班会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足,中职学校的教育体系里,德育教育受到本身学科的限制,教育目标的需要,缺乏明确性,综合性,主题班会一般是班级负责人、班主任,主持召开的,针对性很强的主题形式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具体来讲,主题班会针对性强,通过精心的策划安排,主题班会的德育教育效果强于说教形式为主的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职业学校大环境下的“5+2”本科直升班学生,如何让他们在这种具有极大诱惑的环境下而不丢失他们的本色,继续保持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本科部的领导和班主任利用每一次的主题班会,进行设计好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在他们考试失利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在他们面对诱惑而逐渐失去抵抗力时给他们指明道路,照亮前方的道路,让他们看到光明的未来,而不至于失去他们的目标和动力。

同时也应发挥好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堂德育教育功能,教师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各科任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结合教学内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不失时机地渗透道德教育,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在方方面面,都让德育引领学生的方向,使每位学生都不偏离轨道,圆满完成前面五年的学习任务,顺利完成转段工作,也为以后的二年本科学习打下人生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鲁洁著.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忠华.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的研究与反思[J]. 教育学术月刊.2010(04)

篇5:二年级德育工作总结2

(2015.9—2—2016.7)

五星小学 尚立军

孩子们虽然已经迈入了二年级的下学期,但还是幼稚得紧,自律性差,所以一个学期都是在艰辛中寻找幸福,现将自己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教育首位

防溺水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外出游玩安全教育等等,我喜欢经常跟孩子们念叨着。特别是孩子们每次放学,出教室的时候总爱一哄而出,所以我会选择分组离开教室。课间,提示孩子不要玩危险的游戏„„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小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二、重视习惯养成

我一直认为,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为重要的阶段,收获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受用终生。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榜样。所谓“身正为范”吧!当班级出现了拿别人东西的事情后,我会连续用班会,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诚实方面的教育。我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我要求学生有了错误一定要主动承认并加以改正。所以,当孩子们闹矛盾了,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先自我反省,先找自己的错处,再原谅别人的错处。可惜,即使临近期末,孩子们还是总喜欢把矛盾的源头推给对方。告诉自己,毕竟才是二年级的孩子,习惯的养成必须坚持不懈!

三、用爱搭建桥梁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热爱学生,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刚过去的“六一”,虽然家长给每一个孩子准备了水杯,已经表达了对孩子的爱。我还是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了2本课外书,希望用阅读用知识浸润孩子的生命。

四、家校沟通顺畅

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所以为了让学校教育更加事半功倍,我经常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发展。如电话联系,博客,班级微信,班级QQ群,保持这些家校沟通的渠道通畅,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外的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共同教育好孩子。

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

篇6:《德育教育总结2》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师,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本学期,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我作为班主任,具体做了如下努力:

一、充分利用和整和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当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勤奋学习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艰苦奋斗的习惯和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培养学生在人际关系之中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生活;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实践是德育教育的观点,德育实践活动是检验德育实效的唯一标准。在本学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少先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道德体验,促进道德意识,自觉向道德行为转化。

三、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四、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本学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交流,实现了对学生的学校教育和 家庭教育的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7:2010年2月德育工作总结

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我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都以转变学生的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行为根本,所以对眼前的这些未成年人学生来讲,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第一重要的,然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现将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团结本组教师一起抓好德育工作。教学生做人最重要,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开展,围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开展。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说“德育不好,可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可能是次品;体育不好,可能是废品。”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抓好德育,努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否则将来可能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因此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认真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

二、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组织开展很多有益的活动,积极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1、利用升旗活动、学生校会、周会、年级学生会等等学生聚会的机会,集中给学生讲解,加强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集中教育学生,从而导之以行。

2、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每年“五.一”“五.四”“国庆节”“元旦”等大型纪念日都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每期都结合活动举行新团员

宣誓、满18岁学生成人宣誓等,我经常代表学校给学生们讲话,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3、还灵活开展如作文比赛、篮球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时可以把这些活动与纪念日活动结合起来搞,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并受到教育

三、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参与生活实践也是促进中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泉,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指导学生生活实践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其实感恩不需要感天动地,一个微笑,一件小礼物,一封贺卡永远是受欢迎的。当一个孩子在家帮忙把碗盘放好,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家庭与食物的感恩。当一个学生帮助老师提录音机,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学校与老师的感恩。在节假日,亲手做些小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以表感谢之心。这也是学会感恩的一实际做法。每天要学生自问:今天有无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之,在教学中要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串到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始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共同努力,德育工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篇8:三2德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2、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充分发挥学院各方面优势, 调动各方积极性, 增强质量意识, 优化教育环境, 创造教育品牌。

3、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精神, 坚持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发挥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系统教育的实施目标

1、总体目标:

(1) 、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民族振兴无私奉献的主人翁意识。

(2) 、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 民主意识, 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 、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意识, 勤于思考、广开思路、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相互关心, 相互学习, 共同奋进的团队意识和正直无私的诚信意识。

(5)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 不畏艰难, 坚定信心, 勇敢进取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适应社会, 做生活的强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阶段目标:

按照大学生求学期间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 遵循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过程渐进性这一基本规律, 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 确立的学生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阶段目标是:

三年级阶段的学生有其共同点:一是都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上开始趋于成熟, 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多数学生学习意识比较强, 并且已开始掌握了较为正确和适用的学习方法, 专业思想相对稳定,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已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三是心理状态大专学生面临毕业, 开始考虑个人前途, 对人生命运开始担忧, 绝大多数学生心理状态正常, 但有少数学生甚至部分学生对即将走向社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大部分学生有着正确的择业观,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四是三年制大专学生这个时期开始出现松垮现象, 尤其是毕业学期, 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存在, 对学校各项制度和规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 对三年制大专学生而言, 这一阶段, 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相对较多。

根据大专三年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心理特点,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

(1) 进一步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注意启发学生的奉献意识和团队意识。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重点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意识、自我挑战意识, 增强自信心。

(2)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启发他们在实践中继续学习, 立志成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把个人成才和发展与祖国昌盛、民族振兴紧密相连, 增强为民族的振兴自觉学习的意识。

(3) 帮助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事业需要的关系

(4)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诚实敬业,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工作态度。应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以便为尽快适应和驾驭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增强社会竞争意识, 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

三、系统教育的内容

按照学生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内容上应讲求层次性这一规律和人的思想理念及世界观形成的一般规律, 结合学院学生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 学生德育工作系统教育的内容是:

主题1:实践教育:加强实践技能, 增强社会竞争力

主题2: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和增强社会竞争意识

主题3:就业、创业教育:摆正心态、了解政策、培养应试技能、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主题4:感恩教育: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铭记恩情、心系你我、感恩从心开始

主题5: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修养和诚信是为人之根本。

四、系统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遵循学生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方式上多元化这一规律,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采取开放性、民主性、多元性、实效性的方式, 具体内容有:

1、实践教育以下列形式和方法进行:

(1) 组织进行假期社会调查; (2) 组织一定数量的校园劳动, 以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尤其是进行值周活动; (3) 根据专业学习情况, 有计划的安排技能实习和顶岗实习; (4) 结合专业学习, 组织各项以提高大学生科技意识的活动; (5) 请专家做“科技兴国与民族振兴”报告会; (6) 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小发明, 小创造, 提高专业技能为内容的科技竞赛或科技节活动。

2、心理素质教育以下列形式和方法进行:

(1) 结合这一时期学生心理特点,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其主要内容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和增强社会竞争意识教育, 进行心理素质板报比赛; (2) 每周进行心理异常情况排查, 每月进行心理状况统计和总结, 注意学生心理信息的了解和掌握,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共性的东西, 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疏导。

3、就业、创业教育以下列形式和方法进行:

(1) 就业心态教育:A、“面对社会摆正我们的心态”的讲座;B、“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实现”讨论会;C、“理想、社会、人生”辩论会;D、“社会竞争与人生心态”研讨会。

(2) 就业政策学习:A、通过板报和网站进行就业政策宣传;B、开设就业指导课。

(3) 应试技能技巧的能力培养;A、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艺术讲座;B、管理心理学讲座;C、行政管理基本理论讲座;D、商务谈判和公关技巧讲座等。

(4) 自主创业意识的教育:A、“如何摆正就业择业创业的关系”讨论会;B、“就业、择业、创业——人生事业的三部曲”的讲座;C、老毕业生来校做人生三部曲的成功人生报告会等。

4、感恩教育以下列形式和方法进行:

(1) 文明离校教育; (2) 组织“献给母校的爱”公益活动; (3) 组织“我为母校留下什么”的主题班会; (4) 组织毕业生留念或签名活动; (5) 组织“师姐师哥的期望”全院联谊活动或文艺演出; (6) “学会感恩社会”的辨论赛。

5、职业道德教育以下列形式和方法进行:

A、职业道德修养讲座;B、组织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活动;C、诚信教育讲座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

[3]青岛大学高职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学院.学生德育工作系统教育纲要

[4]彭清宁.大学生德育工作现实性管窥.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3日第三版

[5]李国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 (01)

[6]赵文秀.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昆明大学学报.2005, (01)

[7]吴太胜.高校班级德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设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篇9: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

一、文革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高德胜:蓝老师,您一直在从事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您觉得文革结束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遵循什么样的思路?

蓝 维: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十四五年的跨度,可以被称为文革后中小學德育课程重建和第一次课程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始的几年,可以称为文革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建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全面恢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政治课程中的地位。1985年至1990年是文革后政治课第一次改革的阶段,这次改革开启了一个为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而进行课程改革的时代。

在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理论,在所谓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充当了相互批斗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都简化为语录,一段一段,没有前提、没有对象的提供给需要相互斗争的不同阵线(当时叫不同路线)的战士们,他们在相互攻击中打的都是语录仗。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被断章取义、被误解,这对于1976年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政治泥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为破解政治困局,也为基础教育中的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当时,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原汁原味地教给学生。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走进了中学政治课的课堂,学习内容之全面是现在不能想象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真理论四大部分。考入大学的学生,在面对公共政治课时大有已经学过的感觉。人们笑称当时的中学政治课是“马克思主义的压缩饼干”。

对于教这样的内容,广大教师是欢迎的。原因之一是文革刚结束时,社会对于政治的厌倦使政治教师们产生了职业危机感,他们非常想恢复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恢复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使教师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全力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当中。原因之二是教师们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的政治教育系,大学为政治教师搭建的知识结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教同样的内容教师们感到得心应手。在这段时间,全国第一批政治特级教师涌现出来了,他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的表现是杰出的。

高德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德育课程,其内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还比较浓,没有联系学生生活。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从极左中解脱出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上来,这在当时确实是必须的,符合社会要求的。

蓝 维: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政治教师们的面前。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活映入国人视野的时候,学生们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帝国主义是垂死的和腐朽的吗?世界上是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共产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教师向教研员发问,教研员向学者们发问,教师们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中尽其所能地讲授着帝国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道理。对于课程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了。

高德胜:这说明新的改革要求产生了。德育课程需要面对新的时代问题,需要加强自己的解释力。

蓝 维:1985年8月,中共中央回应了这一改革需求,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必须认真改革。《通知》要求:“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受到社会主义道德、民主法制和纪律的教育,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要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树立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常识,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意义,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观察社会现象,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奋学习并勇于献身的远大理想。”之后,国家教委在1986年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初一开设公民课,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课,初三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高一开设共产主义人生观课,高二开设经济常识课,高三开设政治常识课。

高德胜:那这次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有哪些?或者说在哪些方面回应了当时的社会要求?

蓝 维:1985年的课程改革确立了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趋向。改革方案中将“青少年修养”改为“公民”,回应了现代国家制度对公民成长的需求;将“政治常识”改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回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对未来参与者的需求;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改为“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将“政治经济学常识”改为“经济常识”,回应了走出马克思主义的既有框架,走向学生和走向现实生活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一改革方案还有许多不足,但在当时,改革带来的进步是历史性的,尤其是“公民”作为课程名称的出现,是全国解放以后的第一次。

二、新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

蓝 维:高老师,您是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就您的理解,新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是什么?

高德胜:有问题了,才需要改革。社会改革是这样,课程改革也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在90年代进一步深入,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的挤压。产生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期的德育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将其称作政治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德育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解放思想的过程,但“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谦虚,勇敢活泼,艰苦朴素”等始终是德育课程稳定而核心的内容。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

2.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学生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学生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

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德育课的改革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深入地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

蓝 维:这些问题是德育课程结构性的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一论断影响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设置,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德育课程设置。这一论断提出了德育课程至今还没能很好解决的困局: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与道德无关的、对行为没有影响、既不使行为变得更好或更坏的观念和片断知识”。而“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的。因此,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开设专门德育课程学理上的合法性依据,其意义不言而喻。

高德胜:确实是这样。德育课程要想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重建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二是重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涂尔干认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但这并不是否认专门课程的意义。如果专门的课程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是相通的,而不是隔离的,专门的课程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其它课程和活动,或者说整个学校生活的德育意义的发挥多是“自在”的,而专门的德育课程在道德教育方面则是“自为”的。“自为”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自在”的学校生活为基础,而“自在”的学校生活的道德教育意义的充分发挥也需要上升到“自为”的层次。德育课程如果能将学校整体生活中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反思与整理的作用,其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但是,学校生活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学生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德育课程如果只是贯通了与学校生活的关系,而没有贯通与学生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其效果和影响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德育课程要想摆脱脱离生活的困境,在反映学生学校整体生活的同时,也必须将视界扩大,将学生的整体社会生活纳入课程,贯通与学生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专门的时机与引导。

新德育课程改革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1.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培养有道德的人而不是“道德研究者”。以往的德育课程往往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取向:培养“专门研究道德的人”或者说是“伦理学者”。课程价值趋向的转向实际上就是由培养研究道德的理论态度,转向践行道德的实践态度。这种转向要求德育课程及其教育不能将道德视为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是将道德视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在课程生活和整体生活的互动与融通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2.课程的逻辑: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深刻变化,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培养“道德研究者”这一价值取向实际上所遵循的是伦理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逻辑,用学科知识的框架淹没了人。培养“有道德的人”这一价值取向应该遵循生活的逻辑,将人从学科知识的窒息中解脱出来,让其重归生活的海洋,在其自身生活中成就自己的德性。

3.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不能涵盖学生的整体生活,但力求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学生生活的全部,它只能是为学生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学生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学生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都不能代表学生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学生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三、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

高德胜:蓝老师,您认为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蓝 维:说到这三十年的基本经验,我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是德育课程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学生道德发展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次,在不断改革中求得德育课程的发展与稳定;最后,在开放的视野下不断完善德育课程。

从全国解放到文革结束,在我国中小学校开设的德育课是名副其实的政治课,这是由于这一课程来源于民主革命时期军队、根据地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1976年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伴随着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与普及,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德育课程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着由政治教育为中心到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再向以学生的道德及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是缓慢的、平稳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又是流畅的、清晰的。

德育课程由改革带来的变动性从历史上看是所有学科中最强的,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原有德育课程的政治性质要求课程为不断变化的政治服务。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德育课程认识的变化导致的。但是,过于频繁的变动在追随时代脚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不足、教师知识储备与调整的欠充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都少有进行,影响了高质量德育课程的出现。如何把握好德育课程发展与稳定的节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万中小学生的大国来说十分重要。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德育课程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平均五至七年左右进行一次调整的频率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外各种德育理论和思想纷纷传入中国,如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尊重教育、公民教育等等,极大地丰富健全了我国德育课程的理论与内容,促进了我国德育课程途径和方法的探索。回想三十年来,我们从高度封闭的思想和狭窄的视野走到今天如此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十分不容易,但我们走过来了。应当说,改革和开放成就了我们今天德育课程的发展。

高德胜:同意蓝老师的观点,我要补充的一点是,三十年来德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一个基本趋势,即由社会、国家走向人。无论文革结束后的重政治,还是稍后的重学科知识,其背后的逻辑都是试图通过这门课传递国家、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而年轻一代的需要则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新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而回归生活其实就是回归人,回归年轻一代的成长需要。

课程标准的设计一改以往按知识或德目为逻辑的组织方式,而是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来组织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学生生活的四个价值维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責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使学生在健康、安全、积极、愉快、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过程中学习道德,重新摆正了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则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大主题,按学生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力求使课程建立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

蓝 维: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年轻一代成长的需要,从他们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往大了说就是“以人为本”。

四、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训

高德胜: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取得目前的成绩并不容易。蓝老师,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蓝 维: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针对德育课程的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所受到的思想束缚是现在很难想象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极化、阶级性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在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德育课程中,这种极端的、割裂的、对立的思维方式使该课程的发展步履维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行,伴随着教育理论界对于现代教育的大讨论,教育尤其是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德育逐渐开始松动。之后德育课程从党的宣传工具的角色逐渐过渡成为国民教育系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的根本任务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变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发展到培养有道德的和社会性成熟的人。课程内容也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发展到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进行道德构建所需要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围绕德育课程的考试从中高考、文理科的全面考试,发展到只有文科高考保留,高考会考相结合的考试。

高德胜:思想解放确实非常重要。关于课程的目的,一开始是囿于政治教育,这对德育课程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其实不是不要政治,而是如何理解政治。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让学生过上快乐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其一。其二,一门课所能起到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德育课程确实重要,但其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无所不包,也做不到无所不能。我们过去对这门课寄予了过多的期望,也因此给了德育课程过多的负担,在这一点上也要解放思想。实际上,德育课程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在专门的时间里反思、整理、体验自己的个人和社会生活,在这一基础上了解国情和社会发展,已经相当不易。

五、新德育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挑战

蓝 维:新世纪之初开展的德育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挑战在我看来是它能否承受住历史的检验。当然在课程改革的不同时期,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不同的。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历次改革都部分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联系。那么课程改革的决策是否正确、改革的依据是否充分、改革的过程是否成功有效、改革的结果是否如期,改革在历史中是否站得住脚就成为历次课程改革的最大挑战。这次新德育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

在课程改革初期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选择什么理论、按照什么逻辑构建新德育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在全世界都是难题,研究的成果不多,可借鉴的理论也相对缺乏,而涉及到几千万中小学生的新德育课程建设又事关重大,含糊不得。于是理论选择成为了初始阶段的最大挑战。在课程改革的中期,如何使教师们自觉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成为这一阶段遇到的最大挑战。课程改革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既是事业发展的企盼和需要,也是对自我更新的抗拒和沉重的负担。他们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是改革动力和阻力的统一体,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之,挑战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面对挑战和迎接挑战构成了本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过程。

高德胜:在我看来,这次课程改革遇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德育课程实质地位的低下。新德育课程有很好的理念、有很好的课程标准,并且各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都是前所未有的贴近学生,深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但正如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表面荣光,实际低下”一样,德育课程因为不是升学考试的硬科目,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小学德育课程不考试,所以很多学校挤占德育课课时,“倡导”在德育课上学习考试科目;正是因为有考试,初中才比较认真地开思想品德课,才给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的待遇。否则,思想品德课在学校中的地位肯定会一落千丈,连课时都无法保障,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学校中将被进一步边缘化,成为“二等公民”甚至“三等公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好的课程理念都很难得到真正落实。

2.教师培训没跟上。课程改革,包括德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道理,因为再好的课程,最终都得由教师来教、来执行,否则,课程理念很难实现。我们这几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不少品德课教师理解不了新德育课程的理念,对新德育课程有这样那样的误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还有一种情况,即教师很认可新德育课程的理念,觉得教材很好,但就是不会教,教的时候还是按过去的老办法进行。这些都说明培训的极端重要性。但新德育课程的培训却是这次课程改革的薄弱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部门主持的,而教师培训则是师范教育部门主持的,两个部门沟通协调不够;比如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不够,培训只到了骨干教师这一层,没能到达每个教师;培训时间短,形式主义严重,效果不佳等等。根据我的观察,就是这样的培训,后来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教材发行单位的商业培训。

3.考试惯性。现在学校教育对考试情有独钟,无论什么,不管能不能考,都要拿来考一考。初中“思想品德”是中考的科目之一,实际教学中“以考定教”的倾向非常明显:凡是不利于考试的内容都是不重要的,凡是能够考试的内容则都是重要的。一些地方,老师上课又开始划知识点,学生学习又开始死记硬背知识概念。课程标准倡导的回归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成长等基本理念被抛诸脑后。小学情况稍微好些,因为小学品德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但很多地方的教研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打着重视品德课的旗号,自作主张对其进行統考。德育课程应该扎扎实实关注学生生活和发展,一旦陷入考试的泥坑,课程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蓝维,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9。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江苏南京,210097】

上一篇:入党申请书(1万字)下一篇:组工干部党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