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2024-07-09

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精选7篇)

篇1: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案例1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问题:

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2 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

问题: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参考答案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

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案例3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问题: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参考答案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案例4 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案例5 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题: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参考答案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6 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

问题: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案例7 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参考答案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案例8 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案例9 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

问题: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案例10 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问题: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案例11 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问题: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案例12 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问题: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参考答案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

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案例13 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问题: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参考答案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

案例14 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数学老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由此可见,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体罚王洋,无疑会对他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伤害,影响他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对于老师违法行为,王洋可以通过他的监护人或者学校领导,要求教师纠正其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如果老师坚持不改的话,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学生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15 强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智力发育得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强强说:”你怎么那么笨,多简单的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强强叫”猪脑子“。强强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强强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强强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强强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强强。问题: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因此,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件事中,强强班主任的行为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侵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情节比较轻微,可以用赔礼道歉的方式弥补。如果情节恶劣,严重侮辱强强人格,还要负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案例16 小学三年级有个小姑娘叫扬扬。两年前扬扬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扬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两年来扬扬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扬扬,也不给扬扬抚养费。前不久,扬扬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扬扬的妈妈想让扬扬辍学,你认为扬扬该怎么办呢?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按照这些法律规定,尽管扬扬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扬扬和她爸爸之间的父女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扬扬的爸爸仍然有抚养扬扬的义务,必须负担扬扬义务教育的费用,并把扬扬抚养成人。扬扬的爸爸如果不给抚养费,扬扬可以请妈妈代她去法院告爸爸,法律会帮助扬扬的。

案例17 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问题: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家庭和社会方面做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李某及个体户。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案例18 “春蕾计划”是哪年开始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什以?

参考答案

为维护女童的受教育权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1994年,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积金会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它意在救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案例19 王可,一个五年级女孩,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其父不让王可去学校,并让她 辍学在家帮妈妈看商店。老师了解之后劝其父让女孩读书,父亲说:“女儿是 我生的,我有权利不让她读书。”

问题:这位父亲的说服正确吗?他违反了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

不正确。(1)王可的父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

一条规定:凡年满 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 成义务教育。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其他 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 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案例20 刘腾辉系城关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住校就读。为解决学生就餐时的喝水问题,城关小学规定,各班级学生轮流值日,以两人为单位用铁桶为所在班级抬开水。2012年某天,刘腾辉与另外一名同学在抬水回来的途中,不慎被绊倒,刘腾辉前胸及右上臂皮肤被烫伤。

问题:

(1)请用教育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请你谈谈学校应该怎样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参考答案

(1)学校的做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本例中,城关小学及其教师明知刘腾辉等系未满 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却安排并默许其从事用水桶抬开水喝这一危险行为,城关小学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存在疏于管理、同意未成年人从事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的活动的行为和不作为,造成了刘腾辉绊倒被开水烫伤。

(2)首先,安全防范从小事做起,规范学校管理,杜绝散漫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规范教师行为,对违反《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批评。其次,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学校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法律知识。再次,做好学生的自护教育。最后,做好学校的安全保障方面的硬件设施的维护,搞好学校应急事故处理程序的研究准备。

篇2: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2014春机电

苏奉火

我做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这件事最简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班干部会的了解,二是通过晚自习逐个同学了解学生的情况。我首先通过班干部会来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争取最大限度地了解他们。其中有一名同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是班里为数不多的“特殊”学生之一,好吃懒惰、爱慕虚荣、集体荣誉感特差,迷恋网络,从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经过家长、班主任和政教处等多次教育,仍没有悔改的意思。作为专门做思想工作的班主任,我虽然没有学生工作的经验,但直觉告诉我对于这个特殊的学生,必须用特殊的方法,不宜早下结论,就算他真的有问题,也应该先观察,多了解,全面掌握他的情况,教育方法也一定要想得周到、细致、科学,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才能给予他实实在在的帮助。在细致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找准契机,以适当的谈话方式,以平等的态度与一位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某某进行心灵的沟通,实现其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转化。【案例分析】

通过多次和他家长的谈话,才知道一直和我联系的人是他的爷爷,从他爷爷那里才知道这个孩子从小父母就不在他身边,爷爷奶奶在照顾他的时候特别的溺爱他,可以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帮他做,盛饭,叠被子如此的小事情,都是爷爷奶奶包办,所以养成了花钱流水,好吃懒惰的坏习惯。再加上初中在恒兴中学就读,和其他孩子比吃比穿比花钱,进一步加剧了坏的习惯的形成。

来到陈利后,在校生活,由于习惯不好,有懒,不打扫寝室卫生,个人卫生有糟糕,所以,班级的寝室的其他同学都很讨厌他,再加上他本来就不擅长沟通交流,同学冷落他,于是他就经长玩手机,形成“独立王国”,沉溺网络。

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耐心的找他谈话,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分析该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分阶段的各个击破该生的不好习惯,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不要有有色的眼光去对待他,要给予该生帮助。通过多次的平等对话,该生也开始勤快了,上网少了,寝室是有反映最近该生的表现良好。【解决方案】

在他一次玩手机被科任老师收了手机之后。当我让班长找他来谈话时,他按时来到了办公室,进门时怯怯的。为了消除他的恐惧,我开玩笑:“听说今天上课又加料啦,过头了”。他不好意思说:“上课很无聊,所以就,”。我又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哦,能做到吗?”他不再说话。我心想:没必要吧,又没批评你。我就说“老师只是指出你的错误,以后改过来就好了,并没有批评你,怎么了”,他说:“反正我犯错误太多,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就破罐子破摔了。”我知道他对游戏挺兴趣的,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从他所爱好的网络游戏谈起,激励他可以学好计算机,将来开发自己的游戏。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谈话,走时他又从门外探出头说要替他保守秘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经常交流,他认为我是仅有的能理解他的人,在真正关心他。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开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与同学的交往也多了。【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他的教育,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爱心是一切的前提,还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是一名理论型的、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这也使我感觉到谈话法对做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谈话法,这是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地进行坦诚、平等、以心交心的方法,其核心是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情况、沟通感情、化解矛盾、排忧解难,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进步。我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就几点谈话法的操作要领:

1.了解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任何成功的谈话总是以对情况的了如指掌为基础,以心理接触为前提的。辅导员找学生谈话不能随心所欲,要在谈话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胸中有数,抓住学生的心理症结,有的放矢地接触学生的思想,打动学生的心。2.保护心灵,尊重人格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主体是人,客体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人的天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平常的心态与学生说话,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把握个性,因材施救

篇3: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案例二:某节体育课,体育教师带领女生进行形体练习,这个运动项目很受学生的喜爱,但有一位学生的行为引起了教师的注意,这位女生在进行形体训练时表现得无所谓,动作马虎,不到位,教师问及原因,此生说:“我不想练习,因为我不想身材好看,我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不想美丽,我只爱我自己。”可课后她却偷偷地自己练习。

上述两个事例是我在这几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和发现的问题,通过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这两位学生都属于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目前在广大的中小学生中,心理健康不良的现象很多。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孩子任性、自私、自负、害怕挫折、遇事缺乏耐心等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他们又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我们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我们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索:

一、教师应具备较高心理素养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其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新课标,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得到更新和提高,能胜任新形势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一个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能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体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能使教师学生广泛接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把自身的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状况充分暴露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注意师生交流的时机和过程,使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融,心理上互动,创造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 开发学习动力系统,产生良好心理定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和最新的教育观念接轨,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价值寻求法、沟通法、冷却温暖法、规则法、诱导感染法、自我暗示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产生良性心理定势。

2.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如,课堂上不妨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提前给学生一个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个内容的活动方法与组织,上完一节课后,下一节课应该上什么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法,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抛弃盲从心理、依赖心理和屈从心理,同时,通过自身尝试,克服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锻炼自我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学习心理处于活跃的状态。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是显而易见,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1.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比如,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对身体胖的学生安排一些力量练习,对瘦小的学生安排一些灵敏性练习,使他们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中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

2. 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和要求或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容易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比如冷静思考法、转移自慰法、温暖冷却法、沟通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篇4:高新企业劳动争议的5个案例分析

案例1:2003年8月,杨先生进入某网络咨询公司工作,杨先生职位为线上业务部高级客户经理。双方均认可对于该职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可理解为用电话为该网站客户进行服务的人员。2006年6月,该公司以杨先生严重违纪为由向其发出《聘用终止通知书》,杨先生拒绝签收。当日,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向其公司员工发送了《关于对违规违纪员工的处理通告》,通告中称因杨先生存在为凑电话指标每天多次给同一家客户打虚假电话等违纪情况,公司对其予以立即开除。后双方因解除劳动关系争议诉至法院。

诉讼中,该公司为相关管理制度,对其公司邮件系统上的有关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公证。公证书显示,网络咨询公司于2006年2月27日通过该公司邮件系统向其员工发出了《关于设立电话销售人员电话考核指标的通知》,该通知主要对电话销售人员的电话业务考核做出规定。杨先生主张其没有见过该通知。该公司为证明杨先生存在打虚假电话的违纪情形向法庭提供了工作电话的部分录音。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杨先生对公司制度表示异议,但其作为线上业务部高级客户经理对公司工作电子邮箱中的涉及自身职责的重要文件理应知晓,故法院对公司经公证后的有关管理制度的证据效力认可,同时根据杨先生的工作电话录音确认,杨先生的行为属于违反职责的违纪行为,且违反职业道德。因此,法院对该公司对杨先生做出的开除决定予以维持。

法官分析:该案件的特点是:人事管理手段高度信息化,带来证据效力弱化。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具有较为完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员工的手段上也多通过信息化途径。审理实践中,90%以上的案件中,高新技术企业均采取规章制度及相关通知在内部网上公示、录取手续通过网络完成、劳动合同通过电子邮件订立,工作安排以及请假、通过网络邮件、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批示等管理方式。上述信息化管理方式无疑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在纠纷发生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有规章制度在内部网上公示效力不足,人民法院难以确认作为审理依据;录用通知、劳动合同采用电子形式,证据效力的确认存在较大难度等。

相应对策:对电子证据的效力谨慎认定,督促用人单位完善管理手段。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单方提供的电子形式保存的证据不断增多的现状,应适当加大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从而促使用人单位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谨慎管理,减少用人单位为了减少管理成本而侵害劳动者的正当权利。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到有关劳动者基本劳动权利的约定事项应促使用人单位采用传统书面形式,以便于重要证据的固定。因为采用书面形式的主动权在用人单位一方,实践中平时及事后对电子资料的管理、修改权也在用人单位一方,故在审理加大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有利于实现结果公平。

案例2:2000年3月30日,胡先生与某网络服务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自2000年3月30日至2001年3月29日终止,该合同第十条约定,胡先生工作满12个月后,可以获得公司分配的股权6万股;自胡先生获得第一笔股权之日起,每工作满一年可以获得公司分配的股权6万股。胡先生于2003年12月从该网络公司离职。2004年11月10日,胡先生就其与网络公司的股份期权纠纷向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申请仲裁。

法院审理后认为,网络公司与胡先生于《劳动合同书》中约定的股权及股票期权实际上属于用人单位给付劳动者的薪酬奖励范畴。根据《劳动法》第82条之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本案中,胡先生与网络公司于2002年6月底解除劳动关系,双方的薪酬奖励争议由此产生。胡先生于2004年11月10日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显已超过《劳动法》规定的60日申诉时效,胡先生因而丧失胜诉权,故法院驳回胡先生的诉讼请求。

法官分析:该案件的特点是:奖励、提成形式多样化,导致当事人举证困难,引发其他法律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对员工许以高额的奖金、提成。实践中,80%以上有关奖金、提成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其奖金、提成的计算要以整个企业、部门的利润数额、业务回款、个人考核等情况为基础数据。诉讼中的劳动者一方很难提交此类证据。此外,奖励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股票期权奖励方式频频为众多海外上市的网络公司所采用,而股票期权争议的处理涉及到的期权授予协议有效性问题、股票来源正当性问题、证券交易合法性问题、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等,需参照公司法、证券法、甚至行政规章、部门指导意见的规定处理,否则很可能无法执行,甚至损害第三方利益。

相应对策:灵活对待奖励、提成,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奖励予以确认。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灵活多样的奖励、提成方式,应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应予以支持。当然,这里不但要考虑劳动法的规定,当涉及股票及股权问题时,还应考虑公司法、证券法的规定。同时,处理此类问题应注重协调查明事实程度与诉讼成本控制的关系,避免为查清事实而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转移为由法院承担。

案例3:孙先生(乙方)系某媒体公司(甲方)员工,入职后双方签订《竞业避止协议》。该协议第八条约定:“双方同意,乙方从甲方离职后一年内承担本合同第十条竞业避止义务。”《竞业避止协议》第十条约定:“……非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同甲方业务具有竞争性的业务,不得在与甲方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其他企业担任任何职务,不得向甲方的竞争对手提供(无论直接或间接)咨询性、顾问性服务……”,此外,协议还约定违约责任为8万元,对价是离职是给予孙先生两个月工资补偿。

2006年1月,孙先生自行提出辞职。2006年4月,媒体公司发现孙先生在同行业企业就职,遂要求孙先生支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违约金。同时,媒体公司主张支付孙先生离职工资时包括了竞业禁止补偿金。审理后法院查明,媒体公司支付给孙先生的离职工资中的具体明细中未见补偿金事项,故法院认为不能视为媒体公司对孙先生进行了补偿。因此,法院认为媒体公司未履行协议义务,故无权要求孙先生履行协议义务。

法官分析:该案件的特点是:竞业禁止约定片面化,导致法院难以确定其有效性。审理实践中,6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劳动合同的同时会与员工签订含有保密义务和竞业禁止义务的协议。但是,约定内容大都仅包括员工的义务及责任,而缺乏给予员工相应补偿的约定。这给法院的认定带来困难,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员工高度专业化,其离职后如不从事相关行业又不予充分经济补偿必定会造成劳动者无法就业的尴尬;而另一方面,对于不予经济补偿的竞业禁止协议一律以无效对待,也不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相应对策:敦促竞业禁止约定公平化,避免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自主择业权。

企业的合法利益无疑需要适当保护,但作为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同样不容忽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劳动者的显著特征就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工作,故如约定竞业禁止义务,用人单位又不予补偿,显然有违公平原则。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约在先,但如认为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一律按有效对待是不妥当的。故在对待此类问题的处理中,公平原则应是首要考量的标准。

案例4:王先生于2002年7月大学毕业后到某电子公司工作。双方于2002年5月15日签订服务协议,该协议约定王先生必须在公司连续服务3年,如王先生擅自跳槽,其必须赔偿公司相关费用3万元,该相关费用包括对王先生进行培训和解决北京市户口的费用。2003年1月17日,王先生自行离开公司。后王先生要求公司转出档案经劳动争议仲裁后诉至法院,电子公司亦诉至法院,要求王先生依约定支付公司赔偿金。

法院认为,依据劳动部《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之规定,企业无权扣留档案,故判决电子公司将王先生的档案转出。同时,双方约定了违约赔偿事项,法院确认其有效性。依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十九条之规定,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故法院认定王先生给付电子公司1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超额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分析:该案件的特点是:吸引人才手段多样化,导致相关法律问题频发。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吸收人才,政府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在办理户口方面若干优惠政策。实践中,解决户口问题也确实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优势。但是,一旦企业与员工因解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户口、档案问题就成为一个附随性问题,企业往往将扣留员工的户口、档案作为要求员工履行违约责任的自助手段,双方也就因此引发一系列的纠纷。

相应对策:将档案、户口问题与违约责任分开对待,避免混同对待。

劳动者违约离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采用扣押档案、户口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离职违约责任是基于双方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约定产生,而档案和户口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管理需要而采用的手段,故两者并不是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故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未支付违约金而扣押档案、户口缺乏法律依据,反而容易侵犯劳动者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案例5:钟先生系某软件公司销售人员,2006年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关系。钟先生主张,公司应对其离职前2004年、2005年的销售提成进行结算并给付之。故此,钟先生根据对自己的销售业绩进行结算,要求公司给付奖金55000余元。软件公司认可应支付钟先生提成,但数额仅为1万元。双方均未提供对方认可的提成计算依据。

审理中,钟先生申请证据保全,要求保全软件公司经理及财务主管工作计算机中的与本案有关的资料文件,包括公司奖励制度、公司销售人员奖金计算明细表、公司销售账目。经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对软件公司经理及财务主管计算机中相关文件的进行了复制。双方对复制的文件真实性及内容不持异议,法院遂依据复制的公司奖励制度、公司销售人员奖金计算明细表作为奖金计算依据,判决软件公司支付钟先生奖金29000余元。

法官分析:该案件的特点是:公证或证据保全普遍化,导致诉讼周期延长。鉴于高新技术企业业务及对于员工的管理多依赖于网络或计算机进行,员工起诉时如自己复制相关证据证明力往往不强,为增强其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员工一方面采取公证的方法固定网络上或计算机上的证据,另一方面还经常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用人单位的内部网及某个固定计算机内相关文件,包括某些专业化软件生成的文件。这都使得案件的审理周期大大延长。据统计,高新技术企业劳动争议案件中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的比率是传统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5至6倍。

相应对策:提高证据保全水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篇5: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悠悠,是一名重点高中一年级女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比较好。在第二学期开学一周左右的学习中,她发现班级其他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文学功底都比较深,老师说的内容他们能够跟上老师思路,并且回答的精彩,自己却办不到。悠悠认为,“我什么都不行,别人都会”“我落下的太多了”“我上课怎么能不认真听课呢”“我怎么不好好听呢”。

在班级竞选中,悠悠被同学推选为团支书,她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在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中,她虽然认真备考,但考试结果仍为班级中上等,她感觉自己应该可以考得更好些。她发现自己有几门相对薄弱的科目,于是在这几科上更加用心,有一次问老师问题,老师无意中说“刚讲过的,不会吗”,她当时觉得很羞愧,认为老师烦了,觉得她问的问题太简单了。于是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她就不再找老师去问,薄弱学科落下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晚上她回家写作业时,也从刚开始能完成各科目的作业,发展到先做完非薄弱学科并且完成部分薄弱学科作业,最后发展到薄弱学科的作业已经写不进去,效率低下,坐到那里开始走神,经常到第二天早上才完成或者根本就完不成,有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然后才能把作业补上。

高一第一学期末,上薄弱学科的课时,悠悠总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期末非薄弱学科成绩有所下降,薄弱学科成绩不好。妈妈让她不要着急,要努力把落下的学科补上。假期时还上了一门薄弱学科补习班,悠悠感觉效果很好,补习班的老师也表扬了她。分文理科后,悠悠选择了文科,但她还是感觉上有些科目的课时难以集中精神,自己就像在神游,似乎离课堂很远,老师讲课的情景就像演电视,还常常是静音的。

通过以上案例的描述及与悠悠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悠悠身上表现出的主要是焦虑。我们可以理解悠悠的心情,本来在初中时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但上了高中后,她发现自己应付起来没有那么轻松了,在薄弱学科上她感到了无名的紧张,内心开始感到很不安,不满意自己的表现,于是自信心开始下降。从案例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表现,如近一学期以来,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后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会的问题越来越多,而自己又不愿意落在学生后面,内心想努力追赶,但学习动机过强,反而使学习效率很低。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悠悠的日常睡眠时间和其他同学一致,虽然在校期间活动比其他同学少一些,但身体健康,无明显的生理原因,因此可以排除身体机能出现问题的可能。

同时,任课教师因她问的问题简单而无意中说的几句话挫伤了她的自信心,从而使悠悠产生了惧怕心理,以后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再向老师求助,并且对老师所教的科目也产生了想学但学不会的矛盾心理。

●用领悟疗法挖掘焦虑的深层次原因

对学习的焦虑情绪导致了悠悠成就动机过强,进而产生了目前的不适应状态,这种过强的成就动机求助者自己意识不到,因而也不知道焦虑的原因,这种过强的成就动机处在潜意识层(或前意识)中。采用领悟疗法,把其潜意识(或前意识)中过强的动机挖掘至意识层,然后加以解释,使其领悟,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下面是咨询师与悠悠的部分对话。

师:老师描述,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比如,你不喜欢做枯燥的事情,老师恰恰让你做一件枯燥的事情,就是把这20本书中每一本书的第一段内容都抄下来,完成这些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生:……30分钟吧。

师:好,就按你说的,完成这些大约需要30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老师将告诉你解决现在问题的最佳方法,你愿意做吗?

生:虽然枯燥,但是可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很愿意做。

师:好的,继续想象,你拿起了第一本书开始抄写,你一句一句地写,写完了一段,接着拿起下一本书抄写另一段,你认真地写着,写完了7本书,这时,老师说只剩下5分钟的时间了,你看了看剩下的书,发现还有13本书。现在什么心情?

生:着急呀,时间过得好快,一定抄不完了,抄不完了就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办呢?

师:(此时,悠悠面目有些微红,分析是紧张所致)是呀,着急。接着想,那接下来的5分钟,你是怎么做的?一边想,一边告诉老师,好吗?

生:……我快速地翻着书,写着字,像机器,没有思维。

师:老师知道了,你能记着这5分钟写了什么字吗?

生:什么都不知道。

师:很好。慢慢睁开眼睛吧!能给老师复述一下刚才说的情景吗?

生:能。(把大致内容复述了一遍。)

师:是这样的,在刚才的情景中,你对这个任务兴趣一般,但还是愿意做,因为你知道做完这件事很重要,开始注意力很集中,心情平静,可是当知道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时,头脑混乱了,很紧张,而自己又要努力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到最后也不知道都抄写了什么?

生:是的。

师:那么现在把开始我们讨论的问题“上课的时候不能好好听课,想别的,也不知道想的是什么,是不上进的表现”和刚才经历的情景相比,你看有什么发现吗?可以写一写。

生:我,我在薄弱学科上,听不进去是正常的反应,不是不上进的表现。

通过想象和对话,悠悠比照自己,意识到对于不会的科目,自己上课状态不好原来是可以理解的,越想听注意力越不集中,过强的动机对结果反而产生了干扰和抑制作用,导致了更糟的结果,自己现在就是太想成绩好了,成绩才那么糟糕。她的眼神顿时变得清晰起来,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并尝试着调整自己过高的动机,把动机调整到合理的可接受水平。

●用语义辨析技术消除悠悠的不合理信念

根据合理情绪理论,认知导致了情绪的产生。悠悠之所以产生不良的焦虑情绪,往往存在着不合理的信念。因此可采取语义分析技术,找出并纠正其深层错误信念,使悠悠把“我”分解为一些特定的时间和行为,从而使她能够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来代替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通过辨论的方法,使其摆脱不合理的信念。

我们注意到在悠悠第一次来访和第二次来访开始谈话时都在使用同样的一句话:“老师,我什么都不行。”我们就从这句话入手。

师:噢,你说“什么都不行”,那“什么”指的是哪些具体的方面呢?

生:就是我们现在开学上的课。

师:既然是这样,你觉得可否把你说的“什么都不行”这句话具体说成“我现在学习上不行”呢?

生:可以。

师:你们学习很多科目,那是所有科目都不行吗?

生:嗯,不是的,语文、历史那些学科不行。

师:明白了,你现在在学习语文、历史这些学科时,感觉不行。那么,除了这两科,还剩下几科呢?

生:还剩下……7科。

师:原来是这样,你开始说“什么都不行”,实际上应该说“现在学习语文、历史两科时,有些吃力,其他7科还可以。”

至此,悠悠意识中存在的糟糕至极、以偏概全的观念被她察觉到了,而这种观念就像是可怕的魔爪,极大地伤害着悠悠的自信,不是“什么都不行”,而是“两科不行”。当意识中的错误观念呈现在悠悠面前时,悠悠更加自信了,并且不断强化自己的这种新认识,为她可以轻松地进行补救学习吃了一颗定心丸,焦虑程度再次降低。

我们也知道个体只要能够保持身体肌肉放松,就可以消除随时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为此,在辅导悠悠的过程中,训练悠悠掌握放松技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通过使自己放松从而克服学习上焦虑的症状,并进一步指导在学习中出现焦虑情绪时加以运用。

●效果

本案例共进行了5次咨询。第1次咨询主要进行积极暗示的干预,第2次咨询前,悠悠说上课前告诉自己可以听好这节课,在薄弱学科上课开始时能听见几句话,然后又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可以发现,她的心理焦虑、紧张得到一点点的放松了。

第2次咨询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咨询后悠悠意识到了自己目前动机过强,而动机过强会使自己不能专心,学习效果糟糕。第3次咨询后,引导悠悠制定补救学科的目标:6级目标,完成目标需要一学期的时间,其中第一级目标要1周能完成,悠悠说,一级目标当日已经达成,但为稳定情绪、巩固认识,她主动设定为1周的时间,并说自己可以独立地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到此,我们欣喜地看到悠悠不良焦虑情绪得到化解,过高的动机得到矫正,咨询师叮嘱其回去后要经常放松自己,强化合理信念,树立信心,以保持和巩固咨询效果。

篇6: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一、实施涉农补贴政策产生的效应

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乡村治理的重要转折, 基层政府再也不用为收公粮发愁了, 而是考虑如何把补贴政策落实好, 把资金有效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为了了解涉农补贴政策的实践逻辑及效应, 笔者在H省L镇进行了调研, 调研主要采取集体座谈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召开了干部座谈会, 并对一些干部、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L镇地处H省西北部, 距县城13公里, 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67多公顷, 林地面积5666.67公顷, 森林覆盖率57%。境内瞎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305个村 (居) 民小组, 7912户, 27000多人。该镇属丘陵地貌, 三面环山, 溪河纵横, 属狭长的河谷盆地, 土地肥沃, 主产水稻、柑橘、油菜等, 全镇有企业53家, 产值100万以上的企业22家, 年产值接近2亿元。该镇的涉农补贴主要包括粮食直补资金、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等20多种。从L镇的调查来看, 总体而言, 国家涉农补贴政策产生了良好的政治社会效应, 切实起到了惠民、惠农的作用, 具体来讲, 主要体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㈠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作物良种补贴等项目, 直接增加了农民转移性收入。据镇经管站测算, 涉农补贴已经占到该镇农民纯收入的近两成, 成为农民家庭的一笔经常性经济来源。

㈡夯实了农业基础 通过实施农业保险等项目, 增强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 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实施种粮补贴、生态效益林建设补贴, 稳定了该镇现有耕种面积、保护了生态环境、保证了农业稳产高产, 如果从全国来看, 这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㈢促进了农村发展 以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为例, 全镇2012年累计补贴近百万元, 拉动的消费总额达到900多万元;以此类推, 全镇其他涉农生活补贴, 如民政类补贴近两年均高达100多万元, 能够用于消费领域的额度比较可观, 对当地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新农保、新农合政策的推行, 给农民看病就医和60岁以上人口的养老带来了福音, 救助了农村弱势群体, 基本解决了农民因病返贫问题。

㈣改善了干群关系 国家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 农民总体反应较好, 用农民的话讲, 惠农政策“暖了农民的心, 解了农民的急, 增了农民的收”, 现在的农民种粮有补贴、住院有农合、受灾有救济, 幸福感显著增强, 农村干群关系随之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涉农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涉农补贴政策的看法, 一位镇干部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没有土地种, 现在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过去收钱很难, 现在是发钱很难。”正如这位镇干部所言, 补贴政策在执行中确实遇到了始料未及的一些问题, 从L镇的调查来看,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存在套取涉农补贴现象 据L镇的干部讲, 省里对镇里的涉农补贴资金检查中发现存在套取资金的现象, 对个别村干部进行了处分, 受该事件的影响, 该镇对2010年、2011年涉农补贴进行了全面清查, 发现各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套取涉农补贴的现象。在这两年中, 全镇通过空挂面积的方式套取惠农补贴资金26.4万元, 其中综直补贴空挂面积45.2公顷, 涉及金额1.02万元;油菜补贴空挂面积126.27公顷, 涉及金额1.9万元。如果说套取补贴资金仅是个别现象, 无需大惊小怪, 问题是L镇大多数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现象,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㈡激励效应不明显 由于补贴种类多、标准低、手续繁琐等原因, 对农民的激励效应并不明显, 只能起到一时应急的作用, 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及生存境况。一位村书记对补贴的评价是:“补贴是个好事, 但作用不大。老百姓拿第一年还行, 第二年就骂人。”在山区农村, 如果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的话, 农民到乡镇政府领到的补贴可能还不够路费,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民而言, 领补贴反而成了一项负担。以种粮补贴为例, 为什么发补贴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不是很高呢?L镇党委书记解释说:“种粮还是做其他事划得来?当然种粮划不来, 农民还愁这几个种粮补贴?现在抛荒的土地相当多, 很多土地不要租钱, 也没有人愿意搞。”在H省的其他地方也存在这种现象,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省里下达了双季稻种植的硬任务, 对此, 不少乡镇干部感到十分头疼, 反映压力大。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乡镇干部想尽了一切办法, 包括集中培育秧苗并免费发送, 所有乡镇干部下村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可谓是磨破了嘴, 跑断了腿。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 作为理性人, 他们发现种粮很不划算, 种粮补贴被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所抵消, 这些使得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大打折扣, 再加上农产品市场不稳定, 农户经营风险高, 最终造成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不明显。

㈢资金使用效益低 对于补贴资金的使用, L镇镇长认为:“最好把补贴资金集中起来, 搞好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农业发展后劲, 撒胡椒面的效果不大, 群众反而发牢骚。”涉农补贴林林总总, 共有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四大类近40项, 涉及粮食、财政、交通、林业等多个部门, 政出多门、资金分散是当前补贴政策的一大特点, 甚至一些补贴不透明、不规范操作, 造成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不高。也有农民领了补贴就随手挥霍了, 如打麻将等, 没有把补贴资金真正用到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生活条件上。

㈣补贴方式不合理 L镇党委书记认为:“资金分配很不公平, 有些农民端起碗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一位村干部讲:“过去欠农业税的农民也扣不得, 原来交完农业税的农民就感觉上当了。”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想法呢?据调查, 涉农补贴发放方式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种粮补贴为例, 发放依据是按土地面积, 而不是按人头补贴, 由于逐个核实土地面积难度大, 存在面积不实或不种粮也享受补贴资金的现象。一位县里的干部抱怨说:“未栽早稻的也补钱, 怎么不把这个钱补到提高收购上, 见稻子补钱。”农民不种田也领种粮补贴, 破坏了补贴发放的公平性, 不仅起不到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反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甚至希望取消涉农补贴, 以减少因发补贴不公平而造成新的问题。

三、完善涉农补贴政策的思路

从古至今, 国家对农村的政策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即收税费阶段、免税费阶段及发补贴阶段, 其中发补贴标志着乡村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L镇的调查, 涉农补贴政策在政治逻辑及行政逻辑上呈现了不同的面向。从政治逻辑上看, 在中央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 国家为了缓和农村干群关系, 缩小城乡差距, 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开启了给农民发补贴的新时代。总体而言, 补贴政策为国家赢得了来自农村基层的信任和支持, 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这一点在政策实施的初期体现得尤为明显, 利用较小的经济成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收益, 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但农村补贴政策带来的政治收益具有不均衡性, 中央政府从中获得了的政治收益较多, 而基层政府获得的政治收益相对较小甚至没有, 因为农民普遍认为补贴资金来自中央而不是基层政府, 自然地, 他们感谢中央政府而非基层政府。从行政逻辑的角度看, 涉农补贴政策极大地增加了行政成本。每项涉农补贴都要经过政策宣传、上报数据、安排资金、发放资金、监督检查等诸多环节, 有的补贴资金要按品种分季节反复申报、核查、及时发放到位, 加上补贴资金项目多, 发放次数多, 上级检查多, 耗费了镇、村两级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总之, 国家通过农村补贴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收获了相当大的政治收益, 但该政策的行政收益以及经济收益并不高, 从长远来看, 该政策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 才能发挥最大的政治社会功能。关于当前惠农资金政策中的一些不足, 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㈠改革补贴发放方式 L镇发放补贴的办法是以原来交农业税时的总亩数为基础, 到村后平摊到各户, 种粮不种粮都是一样多, 这既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 也对农民的收入增加不明显, 农民对这种补贴的普遍看法是可有可无。因此, 建议将这类补贴改为奖励性补贴, 种了就有补贴, 不种就没有补贴, 种得多奖得多, 以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发放办法由村上报, 镇里核实。其他如家电汽摩下乡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办法也要改成这种奖励导向式的发放。

㈡完善涉农补贴管理制度 要把好补贴发放的发前“调查关”、发中“发放关”、发后“检查关”。要由财政部门统一进行资金管理和发放, 避免各自为政, 简化补贴发放程序,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针对补贴政策政出多门现象, 最好逐步归口到财政一家统一直补到户、直补到乡镇及村, 减少中间部门审批环节。

篇7:子宫破裂20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子宫破裂患者, 年龄25岁~43岁, 平均年龄31岁。初产妇2例, 经产妇18例, 经产妇占90%。最小孕周36周, 最大孕周42周, 孕周>37周18例。

1.2 发生率及病死率

10年间分娩10 865例, 发生子宫破裂20例, 发生率为0.184%。无1例产妇死亡。

1.3 子宫破裂发生时间

20例均发生在临产后和分娩过程中。

1.4 子宫破裂原因

剖宫产的瘢痕破裂9例;梗阻性难产致子宫破裂7例, 其中臀位4例, 骨盆狭窄3例, 7例均为产程延长;缩宫素用量过大致子宫破裂2例;损伤性子宫破裂2例, 1例为横位死胎入院, 行内倒转引起子宫破裂, 1例在第二产程中在腹部加压致子宫破裂。

1.5 对母儿影响

2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血性贫血, 其中18例为重度失血性贫血并失血性休克, 给予输血治疗。无1例产妇死亡, 死产18例, 新生儿存活2例, 围生儿病死率高达90%。

2 讨论

2.1 发生率

我院1999年-2008年, 住院分娩总数为10 865例, 发生子宫破裂20例, 发生率0.184%, 与国内报道的0.14%~0.55%相符[3]。发生率的高低与妇幼保健组织的健全程度及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很大关系。本组病例均由个体诊所转送入院, 19例入院时已发生子宫破裂, 1例因横位死胎在本院行内倒转时发生。

2.2 人群分布

本组资料中20例均为农民, 且绝大多数是经产妇。子宫破裂高发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偏远地区, 由于经济困难、文化素质低、自我保健意识差, 这些地区的妇女常早婚、早育、多产, 不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且基层围生期保健工作落后,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助产水平低, 因而子宫破裂时有发生, 应引起足够重视。

2.3 常见原因

(1) 瘢痕子宫的破裂:是引起子宫破裂较常见的原因。有子宫手术史, 如子宫肌瘤剔除史、剖宫产史等。妊娠晚期或临产后, 由于子宫腔内压力增大, 使肌纤维拉长, 发生断裂, 造成子宫破裂。尤其术后瘢痕愈合不良者, 更易发生。 (2) 梗阻性难产:好发于畸形子宫、有多次分娩和 (或) 多次刮宫史、人工剥离胎盘史者。子宫自然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临产期间。难产在产程中未能及时观察、识别异常和正确处理, 以致产程延长、胎先露下降受阻, 子宫体部肌层强烈收缩而变厚、子宫下段过度牵拉伸展而变薄, 最终发生破裂。裂口多发生于下段, 纵形或斜纵形, 亦可延及宫体部和宫颈、阴道, 甚至撕裂膀胱。若裂口在阔韧带两叶之间, 则可形成阔韧带内血肿。 (3) 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可致子宫强烈收缩发生破裂。高龄、多产或子宫畸形, 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肌壁原有病理性改变应用宫缩剂不当更易发生子宫破裂。原因:一是给药途径和剂量不当;二是盲目使用, 未能掌握宫缩剂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三是用药过程中缺乏严密观察。 (4) 分娩时手术损伤:产科手术损伤所致子宫破裂多在胎儿娩出后方能作出诊断。

2.4 预防

子宫破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围生期保健工作的不足以及医务人员在观察处理过程中的疏忽和错误所造成, 多数是可以避免的, 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的妇幼保健制度, 加强围生期保健检查, 有高危因素者提前入院或及时转诊。严格剖宫产指征, 第一次剖宫产时, 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式尽可能采取子宫下段横切口, 有过剖宫产史的产妇试产时间要严格限制, 一般不超过12 h, 并需强调加强产程中监护, 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及时行剖宫产。

(2) 加强产时监护, 密切观察产程, 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滞产, 特别是提高头位难产的诊断和处理能力。胎位异常性难产通过产前检查较易识别, 头位难产在阻塞性难产中占较大比例且早期不易识别, 出现病理性缩复环或其他先兆子宫破裂征象时, 应及时行剖宫产。

(3) 合理使用宫缩剂, 严格掌握各种宫缩剂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胎位不正、头盆不称、骨盆狭窄等产道异常禁止使用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等宫缩剂。如有剖宫产史、胎儿偏大、多胎的经产妇应慎用或不用催产素等引产。无禁忌证的产妇, 应用缩宫素引产宜稀释后静脉滴注, 专人负责看守产程, 调整滴速。禁止分娩前缩宫素滴鼻、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在技术和抢救条件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不宜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晚期妊娠引产。

(4) 严格各种阴道手术指征,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 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术后常规做全面仔细的宫颈、宫腔探查。

2.5 治疗

子宫破裂一经确诊, 应在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行剖腹探查术, 根据产妇状态、子宫破裂程度、感染程度、有无子女决定手术方式。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应尽可能保全子宫。对每一例患者, 特别是子宫下段破裂者, 均应仔细检查膀胱、输尿管、宫颈、阴道, 如有裂伤应同时修补。在输尿管附近的止血区手术时必须特别注意稳健的操作, 尤其是对输尿管应保持无创, 因而保存其血液供给。在这一区域的所有组织没有认清之前, 不要切断任何结构[4]。对盆腔感染较重、子宫充血水肿明显、撕裂严重者, 或阔韧带有巨大血肿时, 尤应辨清输尿管, 避免损伤。术后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破裂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20例子宫破裂病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子宫破裂主要原因为剖宫产的瘢痕破裂 (9例) 、梗阻性难产 (7例) 、子宫收缩剂应用不当 (2例) 、损伤性子宫破裂 (2例) 。结论降低剖宫产率, 加强围生期保健, 严密观察产程, 及时处理难产, 严格掌握宫缩剂的使用, 严格各种阴道手术指征, 提高基层产科质量, 是预防子宫破裂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子宫破裂,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39

[2]庄依亮, 李笑天.病理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92

[3]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431

上一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 口技下一篇:一元一次方程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