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2024-09-03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用8篇)

篇1: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广西发展概况-发展优势-产业优势

经过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广西培育并初步形成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具备与国内外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

【制糖工业】广西制糖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机制糖产量突破600万吨,占全国糖产量的一半以上。广西制糖工业产业链较长,蔗渣造纸制板、糖蜜生产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酒精以及提取丙酮等有机化合物、滤泥生产复合肥等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广西的制糖成本比国内其他蔗糖主产区每吨低100~200元,加上综合利用的效益,市场竞争力较强。

【电力工业】建国以来,广西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按照“水电为主、水火并举、大中小型并举、电源电网并举”的方针发展电力工业,先后在境内建成西津、大化、岩滩、天生桥、百龙滩水电站以及合山、柳州、田东、永福、来宾A、来宾B火电厂等骨干电源项目。2003年,全区境内发电总装机772万千瓦,其中水电453万千瓦。拥有50万伏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3947公里;22万伏变电容量767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5322公里。目前在建或启动的大型电源项目主要有龙滩、百色水利枢纽、平班、乐滩、长洲水利枢纽等水电项目,以及北海电厂、钦州电厂、防城港电厂、贵港电厂等火电项目,在建项目总装机1144万千瓦。正在加快前期工作的大型电源项目主要有桥巩、岩滩扩建、大藤峡、瓦村等水电项目和来宾A厂扩建、永福电厂扩建、南宁电厂、百色电厂、桂东电厂等火电项目,总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广西电力工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加快电源开发步伐,逐步建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到2010年,全区境内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56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

【机械工业】广西的机械行业拥有11个分行业,年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超过全区的20%。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机械行业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玉柴机器股份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车用内燃机生产企业,柳州建筑机械总厂是全国最大的预应力机具生产企业,柳州工程机械股份公司是全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空气压缩机、机床、农业机械也有相当规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份产品远销国外。

【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广西正在着力培育壮大的支柱产业。中国一汽、上汽、东风三大国内汽车集团,以及美国通用、韩国大宇、法国雷诺等国际汽车大公司已在广西建立生产基地。2003年,广西生产乘用车、商务用车、微型车、载重车、客车、特种车等20万辆,同时,以柳州、玉林、南宁、桂林市为中心的汽配工业正在逐步形成,汽车工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目前,广西正借助国内外汽车大公司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的优势,加大汽车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扩大产能,开辟柳州阳和工业新区作为汽配工业基地,2005年实现汽车产量50万辆,力争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

【铝工业】铝工业是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支柱产业。平果铝业公司已形成年产85万吨氧化铝、13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经过2004年的扩建,最终将达

到年产160万吨氧化铝、40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规模。广西与中国铝业公司、中国五矿公司合作兴建的桂西氧化铝厂已经启动,一期建设规模年产160万氧化铝。广西铝材加工已有相当的基础。2010年广西将形成年产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加工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林浆纸一体化】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宜林面积13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7%,在南方速生林发展重点省区中居第1位。现有森林面积9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3%。主要造林树种有:桉树、松树、杉树、竹子等用材林,以及八角、板栗、肉桂、油桐、苦丁茶等经济林。目前,广西正在把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与林浆纸、林板产业结合起来,加以扶持发展。现有的100万公顷速生林进入轮伐期后,可以保证年产500-600万吨纸浆的需要。

【黑色冶金工业】目前广西具有年产250万吨钢材、60万吨铁合金、80万吨锰矿的生产能力。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是一个包括采矿、选矿、炼钢、炼铁、轧钢、炼焦等配套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型钢铁企业,该公司钢、铁产量占广西同类产品的80%左右,到2005年将扩建到年产500万吨钢材的规模。在沿海地区,广西将依托20万吨级深水泊位等优越的外部建设条件和广阔的西南、东南亚市场,规划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建材工业】广西建材产品主要有水泥、玻璃、滑石、石材、重晶石等,在全国有一定竞争力,在东南亚颇有影响。广西石灰石矿产总储量23.7亿吨,2003年水泥产量达到2665万吨,拥有五羊、鱼峰、红水河、古庙、虎头等一批知名品牌。柳州水泥厂生产能力达18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水泥厂之一,该厂产品已成为出口免检商品。华润集团、安徽海螺等著名企业纷纷进入广西投资办厂。广西的石英砂品位高、质量好,是制造高级玻璃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 2500 多万吨,居全国第2位。南宁平板玻璃厂是全国第3个用浮法工艺生产玻璃的企业,年产浮法玻璃120万标准箱,产品远销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桂林龙胜滑石矿为中国第2大滑石矿,含矿率达79%-92%,白度高达77.85%-93.7%,产品畅销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广西天然石材主要有花岗岩、大理石和辉绿岩3个系列品种,其主导产品“岑溪红”花岗岩在全国39个花色品种中名列第2,资源、价格和开发外部条件优势明显。

【医药工业】广西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已生产单列统计的中药产品13个剂型410个品种,其中国家新药1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5个。西瓜霜、三金片、金嗓子喉宝、骨通贴膏等一批优秀品牌已经形成,云香精、鸡骨草胶囊、花红药剂等中成药具有特殊疗效,有的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目前,广西的医药企业已基本完成了GMP改造,并努力推进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研究与基地化种植。

【食品工业】广西品种繁多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海水产、特色经济作物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目前已形成黑五类食品、梧州冰泉食品、柳州金嗓子、象山牌罐头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汇源果汁、娃哈哈食品、双汇食品、中国粮油、吉林粮油等一批国内知名大公司已到广西投资建厂。

篇2: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全力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2009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国家促进就业政策与我县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推发展,实现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大力创建就业园区,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力开创我县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服装园区蓬勃发展,就业空间不断扩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利用丰富的畜牧资源发展羊(驼)绒絮片服装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服装产业逐步从自发的散户加工发展为龙头、骨干企业的大批生产,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协作;小企业,大就业”的产业格局,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絮片生产厂家27家,服装生产厂家23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2009年全县加工羊(驼)绒絮片服装2300万件,实现产值12亿元。服装产品已发展到六个系列2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200多个县市。

2006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在新区规划建设了集产品研发、絮片生产、服装加工、商贸流通为一体的新服装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5.6万平方米,服装园区分为服装生产区、絮片生产区、商业区及办公区四个区域。园区建设分期进行,政府无偿转让土地和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厂房、综合办公大楼由服装大户联合开发。政府已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用于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服装园区综合大楼及门前硬化、亮化工程已完成并交付使用,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已全部完工。集服装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展示、培训、管理、业务洽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已投入使用,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园区入驻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上百家,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年可生产服装1000万件以上。2010年,力争全县服装产量达到2500万件,实现产值1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

二、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我县将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列为为民办好八件实事之一,特别是县委推进“三减三增”战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非农人口比重,将3万农村青壮年劳力转移进城,从事服装加工等非农产业)、实施“123”(1即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户均向以服装为重点的非农产业转移1个劳动力)工程以来,这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铺平了道路。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了就业部门负责为进城农民工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劳动部门监督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教育部门提供“三免一补”,民政部门为困

难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进城后继续享受原有的合作医疗、退耕补贴等,确保移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

围绕“移民扩镇”工程的实施,整合扶贫移民等项目资金,积极推广无土移民安置经验,分期分批在新区规划建设移民小区。目前,建成移民住宅楼16栋,安置移民540户(1890人),并计划在八年内无土移民4800多户,可为服装企业提供劳动力近万名。这一举措将有效地缓解了进城农民就业和服装产业机工短缺问题,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服装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转移就业培训,为服装产业培训人才

认真落实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适时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主动联系服装企业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加强培训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进城农民求职档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装业,为农民进城开辟就业空间。

2009年,政府统筹协调服装产业管理局、就业局、农牧业局等多家单位,整合培训资源,新建年培训能力达1000人的新就业培训基地,添置各类先进实习设备,明确部门分工、职责和任务,继续面向缝纫、餐饮、住宿、修理和制造等用工量大的行业开展培训。全年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600人(缝纫工),培训合格后,按照联合培训协议,全部进入服装园区内雪绒制衣、瑞亨利服装、利琪制衣等大中型服装

企业。培训合格率、上岗就业率和合同签订率均达到100%。

四、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为服装加工户注入资金 2009年,我县及早开始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受益群体,增加贷款额度。从3月份开始,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投入担保基金130万元,全年为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个体经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648万元。

篇3: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前景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 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 全省土地面积45.4 万km2, 居全国第七位。 甘肃地理过渡性强, 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 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 无霜期达180d左右。 甘肃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与经验, 并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所产蔬菜风味纯正、质量上乘, 结构紧密、外形美观、品质优良、商品率高、特色显明, 并具极强的区位优势, 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 甘肃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自然条件多样、资源禀赋差异大的实际, 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制定了马铃薯、草食畜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出台了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6 个办法, 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和产业带。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等5个产业和产品居全国第一, 苹果、瓜菜、花卉制种等10 个产业和产品居全国前列。 2014 年, 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193.3 万hm2, 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 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主渠道。

目前, 甘肃省蔬菜、牛羊肉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如:甘肃高原夏菜、平凉金果、天水花牛苹果、岷县当归、陇南油橄榄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已经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为本省农产品出口的拳头产品。

1 “高原夏菜”种出甘肃蔬菜品牌

甘肃地处国家规划的黄土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 特别是夏季凉爽, 非常适宜喜温蔬菜和喜凉蔬菜生长。 兰州高原夏菜就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 在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蔬菜。 正好弥补南方市场高温季节蔬菜淡季市场的空缺, 被称为“高原夏菜”。

目前已建立了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蔬菜优势产区, 已成为我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 也是被农业部列入规划的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寒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 其中, 以甘蓝、娃娃菜、西葫芦等优势蔬菜产品为主的“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的亮点和“名片”。

随着农业结构力度的不断加大, 甘肃省的商品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特别是本省的“高原夏菜”, 也为本省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从而有力地带动和极大地促进了本省“高原夏菜”的快速发展, 在“高原夏菜”的带动下, 甘肃省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种植模式更加丰富, 品种不断增多, 产量连年增加, 效益显著增长。 截至2014 年, 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50 万hm2, 总产量1655 万t。 露地蔬菜面积570 万hm2, 设施蔬菜面积180 万hm2。

近年来, 甘肃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把蔬菜作为重点发展的农业六大产业之一, 紧紧瞄准目标市场, 加大项目资金整合, 不断改善生产流通基础设施, 努力提高技术装备和质量安全水平, 蔬菜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蔬菜产业已成为甘肃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2 “花牛苹果”成了林果产业的“摇钱树”

由于本省地域光热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土层深厚, 生产的苹果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口感好, 深受消费者喜爱, 是农业部划定的苹果优势产区。 目前全省认证苹果GAP基地2 万多hm2。 “花牛苹果”、“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秦安苹果”均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梨、葡萄面积分别达到65 万hm2和50 万hm2, 均居全国第10 位;其他水果 (桃、杏、枣、大樱桃等) 140 万hm2。

在甘肃, 提到苹果产业, 人们会想到天水的花牛苹果。

经过50 多年的发展, 花牛品种不断更新, 目前元帅系列3-5 代新品种栽培面积占80%以上。 天水花牛苹果已具备明显的品牌优势、基地优势和市场优势, 被许多中外专家和营销商认为是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 被誉为“苹果圣人”。 的汪景彦认为, 花牛苹果是中国最早的品牌, 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蛇果。

每年春季, 走进花牛苹果之乡天水时, 漫山遍野是盛开的苹果花, 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调查, 管理水平高的果园每亩收入在5000~10000 元, 年收入10 万元以上的果农一年比一年多, 一些苹果栽植大村来自苹果的收入占到了全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果树真正成了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2014 年林果产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快速发展势头, 全省水果面积达到750 万hm2、产量达450 万t、产值达205 亿元。 其中苹果面积32 万hm2, 居全国第2位, 苹果产量320 万t, 产值超过160 亿元, 苹果成为甘肃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中产值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 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3 从中药材到医药产业的华丽转身

本省地域广阔、地理跨度大, 巨大的地区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特色产业, 中药材就是其中之一。 截至2014 年, 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383 万hm2、产量99 万t, 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已形成了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秦药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西药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中药藏药区、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西药区。 岷县当归、渭源党参、陇西黄芪、礼县大黄等18 个地道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 国家认定岷县是全国当归之乡, 陇西是全国黄芪之乡, 渭源是全国党参之乡, 西和是全国半夏之乡。 全省6 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量约130 多万t, 交易额达250 亿元。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甘肃省的中药材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 开始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发展新阶段。

本省中药材加工方式已由传统的拣选、 清洗、切制等方式, 转变为中药材饮片精制、浸膏提取、挥发油萃取和精深化加工。 加工增值效益明显, 中药材产业占本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优势集中产区, 农民种植中药材收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更高。

全省现有200 多家中药材加工企业 (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3 家) , 年中药材加工量超过20 万t, 约占全省药材总产量的23%, 2014 年规模以上企业加工产值约74.1 亿元, 产值过亿元企业12 家。 有103家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 其中超过一半分布在定西市, 其中陇西“一方”、岷县“康达”等5 家企业已进入中药材浸膏提取和精深化加工领域。

2002 年以来, 农牧部门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 立足省情和自然禀赋, 确立了“强龙头、建基地、兴流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建立了“一个产业出台一个规划, 制订一个扶持办法, 设立一笔专项资金、每年一个实施方案、全省一个组织体系”的工作机制, 先后出台了蔬菜、中药材、苹果、马铃薯等产业的扶持办法, 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促进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 全省产业化组织快速增长, 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 农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庄俊康.黄土地上的变革:新阶段甘肃农业发展之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7.

[2]殷晓霞.农业部“力挺”甘肃蔬菜产业发展——专访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N].兰州晚报, 2010 (6) :22-24.

[3]程浩明.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09, 9.

[4]孙海峰.甘肃发展六大特色农业产业[N].甘肃日报2015.

篇4: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关键词:发展;经济;推动;建设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40-2

铁东区位于四平市东部,大黑山余脉,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区幅员面积898km2,其中耕地面积20413hm2,粮食产量1.22亿kg/年,果树种植面积190hm2,果品产量9100万kg/年。近年来,铁东区依托城区农村人多地少这一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出路。要想使农民致富,必须充分利用铁东区沿路、沿山、沿水、沿城四大特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1 突出区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在铁东辖区内有清末慈禧太后的故里叶赫古城、转山湖水库、叶赫影视城、二郎山庄、山门风景区、下三台水库、塔山水库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农村劳动力和城市消费需求的结合,是发展铁东区农村生产力和特色产业经济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铁东区有效整合农村旅游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以风景名胜、名人古迹、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满族文化风情游”,体现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的“采摘节”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游”和适应城市居民周末休息的“周末休闲度假游”三大乡村旅游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努力实现乡村旅游、农民增收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叶赫满族镇被人们誉为“三代皇后的故乡”叶赫古城是满清叶赫部落的遗址。镇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因此重点发展“满族文化风情游”和“采摘节”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游”。

山门镇背靠二郎山庄,面临山门风景区、中生代火山地质保护区、塔山水库,重点发展“周末休闲度假游”和“采摘节”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游”。

城东乡的乡村旅游资源一是下三台水库,二是广发裕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碧海之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蔬(特)

菜高新技术科技示范园区,重点发展“周末休闲度假游”和“采摘节”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游”。

2 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鐵东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方向,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奇、特品种,着力发展有市场、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和经济作物,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及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区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亩,建成了有机水稻、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优质香菇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区建设高标准蔬菜棚室300栋,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新引进西红柿、黄瓜、青椒、微型小西瓜等蔬菜新品种20余个。实施了每天集团1000亩粘玉米、有机水稻生产项目,一正集团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和禾冠种业的优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产品在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同时,还远销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

3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设铁东畜牧业基地

铁东区着力发展生猪繁育饲养和肉、奶牛生产、蛋鸡饲养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先后建成了山门万头养猪小区和溢发牧业(奶牛)、大洋禽业、泽邦牧业(蛋鸡)、四平种兔场等14个“标准化牧业小区”,养猪大户发展到100户,建设了头道沟野猪繁育生产基地,纯种可繁母猪达到50头,年饲养量达到500头以上。建成了以小塔子村为主的肉牛养殖园区、以新兴村为主的奶牛养殖园区、以大洋禽业、房身村、一面城村、大洼子村为主的蛋鸡养殖园区、以塔山村为主的梅花鹿养殖园区等一批专业化园区。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四平种兔场獭兔养殖基地,新建标准化兔舍2000㎡,年饲养獭兔10万只。到2009年末,铁东区初步构建以生猪和肉奶牛为主,以蛋鸡家禽为辅,以獭兔、野猪、梅花鹿等为特色的多元化畜牧业发展格局。2009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实现2.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8%,已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4 因地制宜,全力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

首先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屯一业”进行规划,把“一村一品”作为崭新平台,不断把发展扩大特色农业需求和加快农业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结合起来。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乡镇、村屯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有效开展大户示范和典型引路活动,把叶赫镇的香菇、木耳、榆耳、有机大米、苹果梨,山门镇的葡萄园、上二台村玉米制种、老城村专业运输、塔山休闲度假村,城东乡的下三台渔村、一面城村、房身村、立业村无公害蔬菜、特菜生产、小塔子村村办工业、平东村木瓦匠输出等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充分发挥近郊的区位优势,在各村逐步建立蔬菜、瓜果、特产和其他特色产业经济基地,使特色产业在铁东不断发展,特色经济逐渐壮大。

在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经济过程中,各乡镇十分注重把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培育和引进新、奇、特品种,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地膜覆膜、立体栽培、节水喷灌、标准化生产等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形成以房身村、一面城村、立业村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山门村万亩葡萄园基地、永合村万亩林果基地、叶赫村万亩中草药基地等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基地。2009年末,铁东区被国家和省级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个。一个高效、生态、无公害、绿色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在铁东区已具雏形。

铁东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培育, 通过组织农民参观发展特色产业的致富典型、举办特色农业、“一村一品”培训班等活动,宣传铁东特色产业经济及发展优势。通过宣传引导,为广大农民提供发展机遇,使广大农民进一步开阔眼界,增强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的信心和自觉性,瞄准城市居民生活需求这个大市场,全面发展壮大特色城郊产业。同时采取农村能人引导型、专业组织推动型、传统工艺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形式,组织引导农民从事特色农业产业。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经济效应初步显现,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初具雏形,农村经济组织经营活力增强。农村人均收入显著增加。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强区、富民之路。

篇5: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一、2006年我区利用外资主要经验

(一)利用外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强化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延伸优势产品链,重点培育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和汽车零配件三个50亿以上产业集群。发挥优质外资在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内在集聚动力,增强产业内在引进外资内资动力,不断打造产业集群式招商引资平台。

发挥绵阳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展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长虹配套项目以及相关多元化产业项目,建设韩国工业园,全力打造长虹配套产业集群。围绕长虹家电产品及其元器件、长虹数字产品及其元器件配套产品生产项目,服务外商投资、服务核心企业,以PDP(平板显示器)、CRT(显象管)、空调压缩机及其配套项目为基础,参与企业与韩国、日本、台湾等实力公司洽谈合作,实现多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区,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以利尔、美丰等为核心,努力实现核心企业扩张,建设百亿化工产业集群;因应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绵阳已有的汽车产业优势,发展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雪宝、华润、葡露等企业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不断推动产业国际化,利用外商优势的管理、技术和品牌等提升这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华润绵阳分公司、华晨瑞安、利尔、恒旺电子、福特电子等优势外资企业。

(二)创一流投资环境,以优资服务实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一是优化投资软环境,创建高效运转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的机制,为投资者、企事业提供优质服务。2006年,紧紧围绕长虹大型配套项目和现有外资项目增资扩能作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报批、国土、融资等各个环节具体服务事宜,以深入的优质服务实现了长虹PDP、空调压缩机等大型外资项目前期顺利推进。加强对现有外资企业的服务,实现了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新上凸轮轴生产线、贴片电容生产线等技术改造扩能项目。

二是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硬件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2006年新建成工业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一期、二期近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三江电子信息工业园已基本建成,为科技型企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利用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启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亿元A、C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长虹工业园基础设施,辖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坚持不懈深入企业现场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区管委会一贯重视作风建设,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管委会领导和职能部门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到企业现场办公,每季度召开工业经济分析会。经济主管部门开展“三个一”服务企业活动,定期汇总掌握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动态资料。总体上,使我区办理企业事项做到快捷高效。

四是推动产业协作配套,逐渐形成了产业内部协作配套环境。经过五年的培育,工业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相关企业,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内在的引资能力。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外部经济性逐渐显现,给予外商投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

二、利用外资思路措施

篇6: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十年来,我省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25.4:37.0:37.6调整为2008年的18.9:46.3:34.8,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农业、重大装备、高新技术、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支撑带动作

用不断增强

2008年,全省农业实现增加值2366.2亿元,较十年前增长60%以上,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壮大。工业实现增加值4939.3亿元,是1999年的4.5倍,年均递增15.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331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1%。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350亿元,年均递增13.7%。其中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091.5亿元,是1999年的4.3倍。

(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按照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和占全国市场份额5%以上的标准,目前四川以工业小类划分的优势产业共有52个,比2000年的17个增长了2.1倍,位居西部第一。形成了攀钢、长虹、东电、二重、五粮液、泸州老窖、成都卷烟、新希望、二滩水电、四川化工、新光硅业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打造了数字家电、大型发电成套设备、水电开发、合成氨、多晶硅、钒钛制品、名优白酒等一批市场份额位居全国前列的优势产品。全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89.6万亩,73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95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三)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优质水果、名优茶业、精细蔬菜、道地中药、优质生猪和特色林竹等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农产品加工为导向,重点打造了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基地,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以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为代表的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攀西钒钛制造基地,川南综合化工产业基地和川东北天然气产业基地。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就

(一)特色农业

2008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03.4亿元,比1999年增长5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1.2元,比1999年增长1.24倍。粮食总产达3500万吨,时隔八年后重新跃上700亿斤台阶。油菜籽产量189.5万吨,生猪出栏9020万头,分别比1999年增长73%和40.1%;优质果、精细菜、名优茶、优质茧的比重分别达到49%、52%、40%和35%。全力推进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再造一个都江堰”工程,积极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重点培育优质粮油、特色果蔬、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林竹、烟叶、蚕桑、花卉等十大特色优势种植业,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小家禽,建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

(二)清洁能源

我省已形成以水电、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2008年全省清洁能源产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接近50%,占全国清洁能源的比重达2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十年来,水电发电装机容量由770.89万千瓦增加到2223.67万千瓦,年均增幅11.2%;水电发电量由222.87亿千瓦时增加到835.51亿千瓦时。开工建设了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二级、瀑布沟等一批大中型水电工程,建成了二滩、紫坪铺、龙头石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天然气产量由83.54亿立方米增加到175.11亿立方米(全口径),用量由46.9亿立方米增加到102.1亿立方米,全省气化率达83.6%,居全国第一,重点建设了普光、龙岗、广安、九龙山、通南巴等大型气田,是我国三大内陆天然气主产区之一。

(三)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835.6亿元,年均增速达25%,高于全省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近10个百分点。总产值、新产品产值、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均稳居西部第一,增幅位于全国前列。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产业逐渐在成德绵集聚发展,攀西地区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成就。重点打造了绵阳数字家电、成都电子信息、乐山硅材料、自贡新材料和攀西钒钛等一批重大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位居中西部首位,信息安全产业占全国30%以上的市场份额,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

居全国第三,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钛产业基地。

(四)装备制造

2008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60.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13.4%,实现销售收入2038.6亿元,利税211.7亿元。近几年,装备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保持了年均35%的高速增长,成为四川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形成了

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装备先进、研制水平领先、配套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拥有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方电气、二重集团、成飞集团、资阳机车、长征机床、新筑路桥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大批地方配套企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清洁高效(含核电)发电设备、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铁道机车车辆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是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在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5家,为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五)农产品加工

2008年农产品加工实现增加值77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15.8%。重点发展名优白酒、生猪制品、茶叶加工、特色果蔬、竹浆造纸、丝麻棉革等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拳头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名优白酒占到全国高端白酒市场份额的36.5%,位居全国第一;肉禽制品、羽毛(绒)加工、精制茶叶、优质饲料、中成药、果蔬饮料分别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28.9%、12.5%、7.6%、7.3%、5.9%和5.5%。基地建设发展迅速,重点打造白酒金三角、川中生猪制品深加工基地、川东北食品纺织加工基地、川西北牦牛、肉羊、特色乳品深加工基地和川南水禽深加工基地。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144家,涌现出新希望、五粮液、通威等一批年销售收入上百亿的龙头企业。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共有132家企业、62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6家企业、187个产品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23.6%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了iso、haccp等标准化体系建设。

(六)现代旅游

十年来,四川旅游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全省旅游总收入以每年上一个百亿元台阶的速度增长,2003至2007连续五年名列西部第一,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四川模式”。2008年受地震因素影响实现总收入1091.5亿元,预计2009年可达1400亿元,实现外汇收入2.5亿美元,分别为1999年的6.2倍和2.5倍。立足各地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以“四大世界遗产”为支撑,打造了九寨沟、黄龙、藏羌文化走廊、剑门蜀道三国文化走廊、青城山-都江堰及大熊猫基地、川陕红色旅游区等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涌现了雅安“碧峰峡模式”、成都“五朵金花模式”、“锦里模式”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旅游景区。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新的形势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第二个辉煌十年。

篇7: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一、发挥区域特色,实行规模化种植罗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板栗生长,群众自古以来就有栽种板栗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板栗是罗田的一个特色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把板栗作为林业的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并抓住了全国板栗商品基地县建设和国家大别山科技扶贫的机遇,开始加快板栗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90年代初开始,我县充分利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和“林业绿色致富工程”等林业项目工程的带动,迎来了我县板栗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县委、县政府理清发展思路,把板栗摆上罗田三大支柱产业之首,当作罗田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把加快规模化种植作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来抓。按照“扩大规模、扩充优势、壮大基地”的原则,先后出台了种苗补助、造林补助、税费补助和贴息补助等扶植政策,并不断稳定现有林权,明晰产权制度,进一步解放了广大群众思想的束缚。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壮大,规模化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效板栗基地、高产量栗园和高收入家庭,全县已建成300亩以上连片基地600个,年产量过500万斤的乡镇6个,年产量过20万斤的村78个,年产板栗3000斤以上、收入过万元的农户达2000多户。罗田板栗也一跃成为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

二、依靠科技增效,推行标准化生产近年来,全国各地板栗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河北的迁西县、河南的罗山县也都是板栗生产大县,我们本省、本市的许多地方板栗产业发展也较快,这样势必是一场占领市场的竞争。要在竞争激烈的板栗市场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在提高品质和质量上下功夫,在标准化生产上求突破。因此,在实现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我县始终把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作为提高档次、打造精品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严格执行生产标准。专门组建了板栗生产办公室,制订了《板栗标准化生产实施细则》,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区域种植上,建成了罗

九、罗胜、318三条20万亩以上的百里板栗长廊。在品种分布上,建成了县北晚熟品种区、县中优质中熟品种区和县南早熟品种区三大商品特色区,形成了 “六月暴”、“浅刺大板栗”、“桂花香”、“羊毛栗”、“乌壳栗”、“红光油栗”、“八月红”、“九月寒”等8大系列优良品种。并通过对不同生长区域和品种探索和完善更精细的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在确保板栗稳产高产的同时,力求做到品种多而不乱、总量增长质量不下降,通过标准化生产力拔市场头筹。二是组织板栗科技攻关。我们通过建立板栗科研所和标准化实验基地,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近50万元,联合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张力田、罗振荣等国内知名专家通过科技攻关,成功完成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增产技术”、“板栗增雌去雄技术”等17项课题,取得了11项科研成果,其中有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通过开展科技攻关,打破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板栗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国内与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国内的迁西县,日本、美国、以色列、韩国、法国等板栗专家与我们建立了联系,并先后来我县考察交流生产和加工技术,达成了在品种资源、生产技术上开展合作协定,建立优势互补的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我们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三级板栗科技服务体系。以县板栗生产办公室为中心,每个乡镇成立了技术推广站和板栗生产协会、加工协会,全县板栗专业科技人员达到180人,吸纳会员近5000人。通过举办大别山农民科技节和板栗食品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利用成人文化学校、农校等多种载体,先后举办了板栗生产经营培训班480多期,培训栗农近15万人次;组织编印《板栗科技》等科普书刊、资料20多种,印发25万册,免费发送到基层干部和栗农手中。通过科技辐射,全县95%以上的栗农都掌握了从育苗、栽培、嫁接到储藏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秋施肥,冬修剪,春嫁接,夏喷硼,一年四季防病虫”成为广大栗农的自觉行动,科技对板栗产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

篇8: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四川泡菜作为我省独具特色的蔬菜传统加工产品,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蕴含着独特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把泡菜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倾力打造, 推动了四川泡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 四川泡菜企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国名牌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 还有20余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100多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 “四川泡菜”“东坡泡菜”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 全省泡菜产值220亿元。今年上半年, 全省泡菜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实现产值13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成。

“中国泡菜看四川, 四川泡菜看眉山”。眉山是“中国泡菜之乡”, 通过数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东坡泡菜”实现了六个全国第一:一是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市;二是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园区——中国泡菜城;三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泡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四是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五是全国第一个中国泡菜博物馆;六是全国第一个经商务部审核颁布的中国泡菜行业标准。眉山“小泡菜”已经成为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大产业。

中国泡菜展销会自开办以来, 经过5年发展, 已成为中国泡菜产业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展销会以“泡菜产业与品牌”为主题, 同时举办第一届中国泡菜品牌大赛。我们有理由相信, 此次展销会充分显示了泡菜产业的美好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为各位企业界朋友提供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合作平台, 对中国泡菜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弘扬也将起到新的促进作用。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嘉宾把中国泡菜展销会作为参与四川泡菜产业发展和四川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积极来川考察, 寻求商机, 共谋发展。

上一篇:最火雨水节气朋友圈简短句子下一篇:可爱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