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总结

2024-08-27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总结(精选6篇)

篇1: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总结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小结

东明中学 樊宇飞

良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影响学生一生。经过一学期努力,细化措施要求,努力把学习习惯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学生习惯培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预习是我校有效教学的基础,学习的起始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读书“六字诀”的培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读书“六字诀”进行预习。即:查着工具书读(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划着重点读(中心句、主旨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笔记,写着感想读(包括:段意、文章大意、主题、写作方法、精彩的字、词、句、段)、记着内容读(就是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文章里的好词、佳句、名段、大意)、练着习题读(要求学生结合课中练习、课后练习进行读文)、思考着问题读,(鼓励学生认真读文,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能独立自主的完成预习。在预习中,新的概念和定理画出,新的知识用符号标记,针对预习中不会的问题要学习质疑,把问题提出写在导学单上。组织好语言把学会的知识归纳总结。

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会多问,不懂多问,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多质疑多提问多总结,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写在笔记本上或者写在书上,对于一些定理、公式或方法整理写在笔记本中,不懂多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难题、点型题及易错题让学生充分的利用好纠错本。

三、检测和作业,认真完成当堂课的训练题,要求步骤书写合理、清楚、全面。作业要按时按质完成。

四、做好复习(本学期本班重点学法训练和培养)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当堂课新知掌握很好,并能熟练应用,但等下一章开始上一章的知识就不会用了,通过学习才发现是没有及时的进行复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新知被遗忘。因此,为了使学生有效复习,向学生传授“三七十五复习法”。即学习新知后三天、七天和半个月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同时让各科科代表在课余留一些已经学过的新知,让一些不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也去复习。

五、小组合作习惯,经过二年的培养,学生已经习惯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明确分工,并合作完成老师留给的任务,让学生养成合作习惯,要求学生必须做到:“1-起立;2-聚首;3-开口;4-讨论;5-评价”,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发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学会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价,再加上教师评价。适当发动优生实行“一对一”结对子进行帮扶。

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会倍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望,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篇2: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总结

东明中学---------张艳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较侧重点是不同的。小学数学侧重是打下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而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不少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否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初一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还应该在习惯培养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学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的信心

常听一些初一学生说“这题怎么这么难啊”一类的话,而且原本在小学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纷纷“马失前蹄”。不幸落于马下,而且一落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似乎减了几分,对数学几乎是躲之不及,更别提什么兴趣了。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就能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持久的动力。其次主要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很深的感染。

三、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白知识就在身边,从生活中激发对数学的爱好。其次在活动中总结规律,从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爱好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而“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预习也叫课前自学,预习得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培训工作总结

1、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①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②课堂阅读。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③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2、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3、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多问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篇3:制图学习——培养习惯训练思维

树立成功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

比如在第一节绪论课我都要特别强调制图与其他文化基础课没有关系, 它主要是多练多想。告诉大家在这门课程上都是一样的起点-零起点。鼓励他们放下包袱, 只要用心都能学会。只要你多想多练每个人都能学会, 这样首先就鼓起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刚开始学习时如果发现学生有一丁点进步便大胆鼓励, 首先使他们有信心树立起成功意识, 学习中不怕他们想得离奇, 就怕他们不想只等着老师做。其实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学习的气氛好了情绪激动起来了, 教师顺势引导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思维活动中, 这样效果更好。

成功意识的树立还可以体现在作业批改中, 作业是每位学生在一堂课后向教师呈献的劳动成果, 为了让每位学生在作业中享受到成就感, 老师在作业批改上对于全对或基本全对的作业批上“很好!”或“优!”;对于正确率较低的, 就找出他画对的地方并写上“很好”, 而在他画错的地方打引号;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每一次作业看成是跟学生的一次对话交流, 学生课前课后也会喜欢向教师提问题?这里是怎么回事, 应该怎样做正确。这样比作业比成绩蔚然成风, 有的同学不打满分就不罢休, 直到听到老师说“很优秀了, 快能打满分了”。才满意的交了作业。版图作业也是同样的, 刚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他必须按国标要求做, 作业不光要正确、规范而且要美观!敷衍的一定不迁就。有的同学刚开始一幅图能画十几遍直到自己感觉到能拿出手了, 老师说可以了才交才松了口气, 而且他们也有了成就感。习惯是养成的, 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一直会仔细认真。在第一次版图作业前我总是拿一些上一届学生画得好的样图展示给学生, 激发他们的好胜心, 他们纷纷表示不会比上一届同学画得差的, 赶超他们!那么版图作业后我会及时点评并告诉学生为什么他会成绩高、他会成绩低、要点在哪里, 以及如何用绘图工具能出来的图美观等要领。学生下次必定会尽量改正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渴望成功的!

制图教学接触的图样、物体都是形象信息。在三维形体与二维形体的相互转化过程中, 需要空间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参与, 但这些思维都是以形象为对象和结果的。所以形象思维起着主导的作用。那么制图是根据实物、模型和轴测图画三视图来练习的, 这样通过积累图像信息来达到形象思维的训练。教学初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物、画轴、测图等来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记图, 即在理解的基础上, 记住基本体、简单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学生在想和做的过程中手脑并用, 左右脑协调活动, 形象思维就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从而激活右脑, 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有这样一个说法“制图课是训练思维的体操”, 的确, 制图课程的学习不光是形象思维得到锻炼, 同样也使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得到训练。发散思维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而批判思维是指那种能够抓住要领, 善于质疑辨析, 基于严格推断, 富于机智灵气, 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是通过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通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 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在制图教学中, 通过一系列的典型作业习题作为发散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变通性、流通性。比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 对一个问题产生多种多样的思路) 和思维的变通性 (改变思维方向、克服定势影响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制图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为在做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 让学生补画左视图这类习题时, 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都会发动起来, 头脑中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与之相符的图像, 通过批判思维去伪存真, 寻求到一个或多个答案。实际上也是训练了创新思维。

精选作业题目, 训练创新思维

培养思维的创新性和广阔性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环节。要培养这种思维品质, 就是要使学生在解题时会思考, 善于思考, 而不陷入茫茫题海中。教师在精选题目的同时, 要善于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以不变应万变, 这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习题时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只要发现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正确性, 就要有意识地表扬并鼓励其继续思考。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习的自主能力逐步增强, 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制图习题大多是寻求一个答案, 这样其实就是对集中思维进行了有效的训练。集中思维是指通过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方法寻求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证明, 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 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 再由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要培养集中思维。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学习机件的表达方案时, 对一个零件让学生选择和确定表达方案, 学生的思维会充分发散, 其表达方案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将学生的各种表达方案张榜公布, 让学生相互比较, 分析优缺点, 然后让学生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理想的方案。这样在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训练了集中思维。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对教材和老师所讲的见解质疑, 这样进一步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既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还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而且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所以说制图课的学习实际上不仅仅是建立空间想象力,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培养严谨、细致、求实的绘图精神和思维习惯

严谨、细致的思维习惯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习绪论课时就介绍中国工程图学的发展史, 渗透“至详至悉, 毫发不爽”的图学理念。我国古代工程制图对绘图比例、尺寸的标注、图线的样式都有严格的要求, 要求图样“至详至息”、“无亏”、“无差”、“图样界画, 不爽毫发”。反映出我国古代工程图学工作者严谨、认真的制图作风和求实的精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都要求工程制图人员树立良好的图学精神。为了培养学生树立这种图学精神和理念, 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耐心、并且有恒心。细心, 就是要求学生在画图时不能粗心大意, 思维要缜密, 养成“只要是会的就要是对的”严谨作风, 即只要会做的题、会画的图就要保证是完全正确的。这样的要求对高职学生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 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坚持逐步渗透这一思想就会收到效果。鼓励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认真反思, 仔细推敲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 细致的思维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另外在学习中还要有耐心和恒心, 对自己认为的难题不要轻易地说“我不会”而等待答案, 而应该找出难点, 然后一一攻破。这种学习精神的养成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敢于面对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滨慧.基于《机械制图》课程实践创新的教学改革[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2]潘美祥.制图:训练创新思维的“体操”[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3) .

[3]高红英.探索《机械制图》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3) .

[4]林宏, 等.工程图学学科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 2000, (4) .

篇4: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学法训练总结

【关键词】 初中语文;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学好初中语文这个科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密不可分。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掌握言语技能,形成言语技巧。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双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这几年“自学互助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和实践,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先预习,能更好地在学习新课时理解新知识。要让学生养成在学习新课之前先预习新课内容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汉语词典等)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查找出其正确的读音和意义。然后疏通文意。同时,不能让学生的预习工作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可以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布置相应的预习题目,形成书面作业,第二天上新课前检查,以达到一定的预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课中积极自主地学习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让学生通过自学让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进行合作式地对问题进行探究,以获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主要应起到引导的作用,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则应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让问题尽量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课后自觉复习的习惯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学过的知识大有益处。学生当天学的新知识要尽量让他们记在脑海里,这样,知识日积月累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起先教师要养成第二天上新课前先对旧知识进行提问,以检查学生是否有复习。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养成课后自觉复习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习惯

我们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且是农村中学,学生平时交流最常用的是地方方言,因此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有的会不自觉地用地方方言回答。写作文时也常有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习惯。平时同学间的交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课堂上回答问题,更不允许学生用方言话。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要时常互相提醒,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五、培养学生写一手好字的习惯

古人云,“字如其人”。但现在学生中字写得漂亮的很少。因此,教学生写一手好字,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生写好字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先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再开始练习书写。只有方法正确,学生才能产生轻松感。只有引导得当,学生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同时要教育学生端正写字态度。学生开始写得认真,越写越马虎了,那么,马虎的部分我们不妨要求其重来,横平竖直,一丝不苟,这样一番作为,作为教师就要对重写的效果及时肯定。另外,教育学生写好字要注意方法。学习书法时,学生临摹的字帖,应选择收笔明显、平稳的字体,宜学习柳体、颜体和欧体等。先教学生书法方面的基本结构和规则,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书写。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确,要想学好语文,仅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才能获取更多的有益知识。古今中外的名著应让学生多阅读。起先教师要求学生一个月至少要读一至两本课外书,再慢慢增加数量。同时,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必读书目,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做参考,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随便阅读。另外,可适当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还可让学生比比谁看的好书多,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让学生介绍课外书里的故事情节,让其他学生产生想读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以扩大其知识面。

七、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初中的学生每次教师布置作文时总是叫苦连天,原因是平时几乎不动笔,到该写作文时应付了事,再加上平常积累的材料少,对生活及身边的事缺少观察,因此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缺乏新意就是没有真情实感。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尤为重要。在每学期的开学初,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精致的日记本,要求学生在睡觉前把一天中感触最深的事或自己的心绪写下来,多观察、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感受,为写大作文积累素材。这样,由于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高。

总之,培养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既可让学生学好语文,又为学生学好其它初中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提能力呢?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乐于质疑。

2、掌握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首先,从常见的思维方法中进行训练:观察质疑、比较质疑、联想质疑。其次,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渗透质疑方法,主要有概念、计算、应用题三方面。

篇6:初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总结

会听、会做、会讲、会变

会听:会听老师讲课的关键点,听讲效率高

会做:把会的就成对的,准确、规范的进行书写表达自己的思路

会讲:把自己会的东西讲解出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会变: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能发现本质,准确解答

具体做法:

1、家长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

有时候家长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看懂装没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懂,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讲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

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题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讲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妈妈都不明白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讲明白的。听懂不意味着会做,会做不一定能做对。讲题会加深进一步对题目的理解,对能力提高大有好处。

2、让他(她)学会总结,做读书笔记交流体会

学会一个章节或一册,让他(她)给你总结下知识,开始你可以帮助他(她),让他(她)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最重要。

有些时候放松下,让他(她)读些名著、读者或青年文摘、励志类书,有感想时让他(她)做好笔记,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些对人物的感受和心得体会,会总结和归纳,才能让学习更高效,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

二、改进学习的思路,做好三多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打开思路,找到巧法

多题一解,归纳总结,找到通法

上一篇:员工的转正个人鉴定下一篇:小学庆六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