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2024-06-24

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共6篇)

篇1: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启示

——以信科院“南京审计学院——爱德基金会支援灾区重建”社会实践为例

当今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灌输”现象严重,单纯依靠课堂教授“大道理”早已行不通,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延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颇具规模,本文拟以南京审计学院信息科学学院的一项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审计学院——爱德基金会支援灾区重建)为具体案例,来分析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新启示。

南京审计学院——爱德基金会支援灾区重建社会实践,是由南审两名教师与11名学生进入爱德基金会四川绵竹广济镇卧云村灾后援建项目,作为志愿者参与该组织在该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实践时间为8天,具体分四个工作小组进行。笔者通过与师生访谈,认为该社会实践在以下方面有利探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社会实践的环境选择与活动设计提供良好有效的客观存在 社会实践,顾名思义,是指大学生离开校园课堂,深入社会身体力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决定了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选好社会实践环境,做好活动设计是为大学生形成主观认识提供一个良好有效的客观存在。

此次社会实践地点位于四川绵竹广济镇卧云村,是5.12汶川大地震受灾较 严重地区;按照活动设计,大学生需要深入群众中,做“灾后房屋验收”、“环境清理”、“信息公式”、“开展教学”等工作,并由其将工作安排具体分工到每天每人。这使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工作目标非常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达到。

该项目大学生均为大一即08级同学,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们就读高三,11名受访者表示,为弥补地震发生时自己没法出力的遗憾是参加灾后援建项目的主要原因,可见,该项目环境选择符合实践者的内心道德需求。在此基础上,实践

中,活动设计均以每天大量深入群众的工作为主,辅以指导教师的及时总结指导。以“信息公式小组”为例,队员在走访全村、入户调查的基础上,绘制了该村地形图。大学生们做了门牌两种模板、五种式样的设计:一种是长方形、信封状的门牌,并分成了深蓝、浅蓝、黄色、金黄四种颜色的式样;另一种是苹果形状的门牌,苹果代表平平安安,同是它看起来像个“6”,代表了六六大顺。公告牌三种式样:一种是平板形,并分为平顶挡雨板和圆弧形挡板两种;一种是三棱柱形,把一个平板上的内容分到三个面上,这样方便群众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相同的表面积下,三棱柱也比平板占地面积小;还有一种是圆柱形,同样是为了方便村民观看且减小占地面积。通过召集村民们开会,征求了他们对门牌和公告牌的意见,结果85%以上的村民选择深蓝色长方形门牌和平板形公示栏,主要理由是方形和平板的式样要更简约直观、深蓝色和瓦的颜色协调。大学生通过这些具体活动,弥补了内心的道德遗憾,获得道德自豪感,也借此进一步认识到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的重要性。

二、重视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以“身教”为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对于80、90后大学生而言,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充分,这对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会带来复杂多面的影响:一方面,使他们不容易盲从某种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对他们接受主流价值观形成冲击。这种形势下,道德榜样的示范、并带动他们亲身参与实践以获得第一手信息和感悟,是不同其他“言传”的、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该实践活动不同其他的最大之处,是以志愿者身份参与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爱德基金会的项目运作中,不可避免受到该组织的影响。爱德基金会及其成员的所作所为为大学生起到了非常正面的示范作用,被大学生视为道德榜样。

薛桂波在《基于生态理念的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中提出道德教育要以“尊重主体为核心价值”,“这种价值取向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交往,更加注重受教育者德性自我建构。”此次实践中,大学生们始终处在被尊重的主体中,身穿爱德基金会工作服的大学生一下车就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并向他们表示感谢,这种诚挚的热情在第一时间让大学生感受被尊重,同时也对赋予他们这种尊重的爱德基金会和村民产生平等的尊重,良好的相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们“德性的自我构建”。

具体构建过程是由实践中的“小细节”来完成的。比如入户访谈,大学生们进入村民家,刚开始问的多是判断性的问题,大多是给村民们强制性地灌输自己的意见,例如,你觉得在村里的道路上建垃圾房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一般是“好”,没有达到听取村民具体意见的目标。爱德的工作人员给大学生们做了一次家庭访谈的示范,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会他们尊重村民,适应村民,引导村民。在后来的入户访谈中,他们尝试类似的方式,也得到很好的效果。以环境治理小组的一个访谈为例。村民:你看我们这房子,盖得多好,都是你们爱德基金会的功劳呀!环境治理小组:阿姨,也是你们的积极配合爱德基金会才能在这边顺利开展工作的。阿姨,我想问一下,你们的垃圾都是倒在什么地方的? 村名:我们都是倒在三支渠,或者拿到后面掩埋掉的,旁边人家是用火烧掉的。环境治理小组:阿姨,你觉得把垃圾倒在三支渠里面好吗?村名:当然不好啦。我们每天还在里面洗衣服,有时会有垃圾飘过来,脏死了。火烧也不好的,烧出的都是黑烟,又污染空气,又有很难闻的气味的。环境治理小组:阿姨,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样处理垃圾真的是很不好。那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垃圾的建议呀?村名:我觉得的,如果可以像城里那样,弄个垃圾房,我们把垃圾都倒到垃圾房里面,肯定很好。环境治理小组:阿姨,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把垃圾都聚集到垃圾房里面,不仅我们的水渠能够不被污染,我们的大气也会更加清新了,而且也不会地面上有垃圾了,整个村子都会看上去很漂亮的。我们如果真的弄了垃圾房,聚集起来的垃圾我们也是需要处理的,您觉得怎么处理聚集起来的垃圾呢?

在感悟和践行中,大学生的思想从“自我”过度到“他人”,行为上从被动过度到主动,以往课堂上教授的“大道理”自然回归头脑。大学生们的思想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有受访者表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或许认为,自己要为祖国做出多大的贡献,赢得多高的荣誉,维护多大的尊严,才能说明他们是爱国的;也有一些人认为,爱国的口号太空,离自己太远。可我觉得,有时只是生活中一些普通的小事,比如像灾区的同胞们捐一点钱或物,为他们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我们的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其实就是对“我爱我的祖国”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篇2: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文章指出,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需要高校进行系统的引导。高校应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澄清认识,端正思想,提升道德,树立终极关怀,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得以强化,生态情感得以培养,生态理念得以树立。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思想教育

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伍了。要把中央的伟大目标落到实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大力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从高校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个主渠道上下手。为此,高校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成才观及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实施系统有效的引导。

一、实施生态自然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包含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基本内容。长期以来,受西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影响,大学偏重主客二分的自然观教育,以社会与自然相对立为基调,人为地将有机的自然系统分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而且过多地强调它们的分离与对立,漠视了二者的统一。这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模式教育,致使人们将自然置于被改造、被征服的地位,使自然与人严重对立,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也演化出人类大肆掠夺自然的不义行为,换来了大自然残酷的报复。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就要打破机械自然观的束缚,赋予自然与人有机统一的本原意义。以生态自然观教育大学生,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把世界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人类生活不仅要追求人伦和谐,而且要讲究天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共生共荣,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才是和谐的最高层次。单纯的人类社会领域经济增长、科技发达的和谐是狭隘的、片面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前提,社会的和谐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长期得以实现。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专业课教师,应该批判机械自然观,宣传生态自然观。特别要提醒学生明确自身乃至人类在自然中的身份,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逞强逞能,不能以征服者、统治者的身份去对待自然,而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心声,与自然共生共荣,俱同进化,世界才能真正和谐,社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与财富。

二、培养生态平等意识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必须打破大学生眼下片面化的唯主体意识,树立起科学的平等观。大学教育是最注重现代理念培养的教育,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理念在大学阶段得到空前强化。工业文明时代的平等观主要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是客体,故而拼命地开发自然资源,不关注生态平衡。这种极端物质主义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极端污染和破坏。用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就要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普遍的平等观,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上要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要保护好后代人在生存与发展上的平等权利。

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人对自然界公正的情怀,不能让他们认为其他生命没有意识,由此就认为它们没有价值,没有权利可言。而要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只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与其他生物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每一个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都具有主体性、价值性和能动性,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对人的优越性观念的抛弃,就是对物种平等观念的接受。因此,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而一个有机体一旦被视为拥有天赋价值,那么,人们对它所采取的唯一合适的态度就只能是尊重。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实体,它们都有权获得同等的关心和照顾。

因此,从普遍平等、公平出发,我们要求大学生应该严于律己,不能无端扼杀生命,不能剥夺其他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不再破坏环境,不再侵占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不再滥伐森林。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与督促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关爱生命、不折花木、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反对*待动物、吃野生动物的不道德行为。

三、树立生态责任意识

高校的教育理念中应该关注大学生正确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扩充开来应该涵盖全球责任意识、普世责任意识。所以,大学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改变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仅仅是对自己的前途、利益负责的狭隘责任意识,应使他们知道上大学不仅仅是为国家、民族作贡献,也应该将这种责任意识扩充到适应生态文明需要的范围。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对世界、对自然、对子孙后代全面系统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等统一起来,并在学校的办学环节中得到体现,制订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

虽然我们在前面承认了其他生命都有内在价值,都有主体性,都不容人为地剥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那么是否就等于我们要求其他生命与我们一道来保护地球呢?不是的,因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唯有人具有最高的目的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应该为维护生态平衡负起最高责任。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破坏、危害自然的主要是人类这个具有最高目的性与主体性的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也主要是人。目前有些大学生认为,错误是人们犯的,人类再把过失追补回来就无愧于自然了。但是,对于人们是否有能力完全补救破坏了的生态,则是他们考虑之外的问题。实际上,只有自然本身才有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人类力量再强大也无法解决破坏了的生态等全球问题。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人们应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以对生态平衡负责任的姿态约束自身的每一个行为举止,从源头上切断破坏生态的行为。因此,每个人都要养成谨慎行事的习惯,时刻审视自身的行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

四、培养科学的成才观

如今的高等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推崇专业教育和专才教育,视知识为个人谋生的手段,把科技看作社会发展的唯一催化剂。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大学教育助长了人们对科技的无比崇拜,滋长了人们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的欲望,相信经济发展与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把人类引向了欲望、贪婪的低级趣味之中,也把人类推到人地相倾的深渊之中。出现这样严重对立的局面,核心的原因是近代以来的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错误思想作祟。

高等教育应该善于总结历史,汲取教训,引领未来。那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大学教育必须要让大学生认清:科技仅仅是工具,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谐才是最终的目的。大自然是奥妙无穷的,科技只能认识它的一部分,科技永远都无法征服自然,而只能去理解它。大学生应该运用所拥有的知识去维护大自然的和谐,承担起人作为唯一能够维护自然的群体的神圣责任,而不能一味地去索取自然,满足自己当前的需要。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去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大学教育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不是只要掌握了科技,世界就捏在自己手心,科技是有用的,但不是万能的。作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不仅仅是掌握了科技的人,真正高尚的人还必须具有公正之德、平等之德、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协调意识,更主要的是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德。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应该以生态完美为旨归,在追求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过程获得自由。

所以,大学教育有责任与义务教育学生完成科学技术观的转向,即实施由把握自然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和由征服自然的技术转向保护地球的技术。让大学生用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解自然,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也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生态平衡化的过程中会得到展现与升华。

五、厉行节约,倡导生态消费观

大学教育应该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目前还有许多国家或地方的人们忍饥挨饿,并不表明整个人类的生产不足,而只表明社会制度的分配不公。对物质的占有并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相反,物欲的无止境必然推动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止境的经济增长要求无止境地榨取地球,从而会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因此,我们在大学生中应强调适当的节俭,倡导生态消费。

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消费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形成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和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有利于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为标准。换言之,要求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消费水平必须保持平衡,实现经济建设与人类生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构筑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消费公平,抑制贪欲,厉行节俭。要践行合理消费,就必须在源头上摒弃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提倡物质生活的简朴,追求道德进步与精神升华。

落实到大学生具体的日常行为,就要求他们不追求奢侈豪华,远离奇珍异味,不铺张、不浪费,珍惜每一点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持之以恒。

六、加强生态宣传。增强忧患意识

目前,许多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不知道世界及国家、地方的生态恶化现状。面对这种无知的过度消费,无意的破坏,责任更多的应该在教育者身上。为此,高校宣传部门、校园文化阵地要发挥舆论造势的主渠道作用,用更多的版面,更多的活动来宣传、推广生态环境。学校校报要经常刊登或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学报也应该经常刊载生态文明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让大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资源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稀缺,生态环境濒临崩溃,等等。由此,让大学生带着对自己及人类未来生活的长远考虑,在自觉中警惕自己的行为,审察自己的思维,约束自己的欲望。

校园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文化感染作用,组织学生社团,研究思考生态问题,以真实的资料、鲜明的画面、实际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融入到了解生态、学习生态、言论生态、服务生态的活动中去,使生态问题进入学生的头脑、思想,产生对生态强烈的终极关怀。目前,已有许多高校每年定期举行各种生态纪念日活动,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等。有些高校还组建了专门的生态网站,开辟专门的生态专栏,在进行着生态强化教育,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篇3: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系统的设计和推出,终结性评估的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英语学习观念有误,学习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律性较差,部分自律性较高的学生也缺少必要的自主学习策略;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课程理解的局限性。

大学英语课程在教改之后,仍然沿袭从教学大纲到具体教学目标、从固定教材到教学重点、难点的线性程序,教学设计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教为中心”,教学目标设置中,教师是传授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几乎没有选择权和参与性,其本质上是一种封闭性课程,注重课程目标、内容设置等预先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对于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评价,缺少实践中根据教学和学生需要的不断调整,课程设置高高在上,教学服从于课程。多尔认为,现代课程定义背后都隐藏着控制———现代科学思想的关键概念。[1]这种控制所导致的课程的封闭性体现在:

1. 课程和教学的关系

在现代课程观中,课程和教学一直是疏离的关系,课程规定了学校应该“教什么”,如课程计划、大纲的制订,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则涉及“怎么教”的问题,如教师的行为和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规定了教学应该遵守的规则和目标,教学忠实服从于课程。课程和教学的分离往往使课程的预设目标脱离实践,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忠实执行课程要求的同时,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受到限制,往往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设计固定的教学环节,进一步强化控制—服从思想,学生被动学习,完全不能体现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精神,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减退。

2. 课程目标和评价

在《要求》中,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另外,《要求》对学生的用语能力从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作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以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用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制定力图体现社会需要、专家意见与学生需要,但是,这一理论背后的控制思想使得这一目标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外设性上。目标满足外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工作的需要,而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常常被忽略。学生只能在既定框架中被动服从,根本无法“获得内在体验,达致个性解放与发展”。[2]教学实践证实了这一点,教师按照教学要求设定好目标走进课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计划时主要从教的角度考虑怎么设计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中的不确定性,都因为难以准确预计而被忽略。

同时,作为课程评价的标准,这一目标不仅规定了行为和具体内容,而且将内容量化,如规定了阅读速度、写作速度、翻译速度、词汇量,进一步使教学封闭化。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评价(四、六级考试、学期期终考试)的压力,学生和教师都必须严格遵从这一目标,无法像泰勒辩解所说的,可以“自己寻求意义”。[3]英语教学很容易走向纯分析式教学,即不顾语言的有机整体性,在教学中把各个语言要素孤立起来,不厌其烦地进行分解、分解、再分解。

3. 教师的权威地位

由于教学被视为既定经验按一定组织和计划在规定时间内高效率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就成为保证活动方向、效果的最佳人选,教学具体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都是由教师来操作,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服从。

教改中虽然强调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往往是教师努力转变角色,学生却并不适应,时间一长,又回到教师安排、学生听的局面;而且,上文所提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的封闭性,客观上也稳固了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按照目标组织教学,再按照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总是处在没有选择、被动听从的地位上,教师的权威地位难以动摇。

综上所述,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是现代课程模式的典型。课程目标是外在于教育过程而制定的,它来自于外部的需要,忽视教育本身的价值。课程内容被视为客观的恒定不变的存在。课程的实施采用工业化的运行模式,注重科学管理与技术效率,教学过程是教师居于权威地位,把已有的、客观的、明确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本身的生成性。课程的评价用量化标准作为评价课程实施成功的唯一手段,而且评价关注的是预定目标的达成,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转变。

课程观不改变,课程逐步失去活力,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化发展的提出都将失去意义。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课程观变革提供了方向和理论基础,在《后现代课程观》(多尔,2000)一书中,多尔设想用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的后现代课程,取代以封闭性、简单性和积累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课程。

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应是外在的,而应是形成于过程之中的;课程传递的不是先验的知识,而是应对不断变动的世界的方法;反思、自组织和开放、互动的对话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评价是为了促进反思和对话的进一步发展。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中区分现代范式和后现代范式的重要概念是自组织,来自于生物学:生物学认为,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会使机体在某一时间产生突变,生成更为复杂的组织,使机体和环境从不平衡状态转入平衡状态。多尔指出,视创造为不断进行的自然的内在过程的框架对教育和课程有重大影响。教学不再是高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组织能力而占主导;教学从教导性转向对话性,通过交互作用培植某些观点,但这些观点的发展要通过反思过程而达成内化;而循环地回归地而且非线性的处理课程材料,可以鼓励这种反思。[4]

这里提到的反思,是后现代课程观又一重要概念,指人类将思想回转到自身的能力。多尔认为,反思将促进自组织和非线性的质的转变的出现,启示我们课程应该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出发,通过公共对话和个人反思,使学习者从复制者成为构建者,促使内部转化的发生。在这一强调过程的课程体系中,评价不再是总结性的,而是评价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做什么,师生关系从单向信息的传授成为双向和交互作用。

多尔还从诠释思想中发展了后现代课程观中“意义创造”的课程概念,诠释思想认为意义并非由文本传递,而是我们在和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知识来自于互动、对话的创造,并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和语言中。在教育上,诠释框架使课程关注文本和我们的交互作用,认为意义产生于和自我、同事、文本、历史的对话中。在对话中,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并理解作为个人和文化存在的自我。[4]“后现代框架之中的课程不是一种包裹;它是一种过程———对话和转变的过程,以局部情境中特定的相互作用或交互作用为基础”,[4]以及“考查后现代课程的重要标准是课程质的丰富性,而不是陈述或达到目标的精确性”。[4]

基于这些重要概念,多尔提出了取代泰勒理论的4R课程规则: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严密性(rigor)。

在上述论述中可以发现,对话是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核心概念,自组织和反思的发生,意义的生成和创造,学习者的转变,课程4R标准的体现都发生在对话中。

基于上述理论,英语课程可以尝试在课程中对话,在对话中课程:师生平等交流,在课程安排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利于学生反思的环境,学生反思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意义,体会不同文化和思维的碰撞,在对文本的诠释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发生转变。

摘要: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揭示了现代大学英语课程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以控制—服从思想为指导的课程目标、评价使课程走向封闭、失去生机。课程的定义应该从静态转变到动态, 课程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将对话概念引入课堂是这种转变的开始。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后现代课程观,对话、课程

参考文献

[1]多尔著.张文军等译.幽灵与课程.课程愿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5.

[2]McNeil, J.D.Curriculum:Acomprehensiveintroduction (4ed.) .Glenview, Illinois:Scott, Foreman/Foreman/Little, Brown Higher Education, 1990:6.

[3]Ronald, S.B.&Tyler, R.W.Goals and objectives, In Allan, C.Ornstein&S.B.Linda, Contemporary Issues of Curriculum, N.Y.:Allyn and Bacon, 1995:20.

篇4: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 高校 大学生党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员队伍中既特殊又重要的群体,他们既是大学生,又身兼党员身份,既掌握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着党的基本理论素养。但是,由于大学生年龄、学习和工作经历等自身条件的因素以及高校党建工作等外部影响,其理论水平以及实践能力还存在这一些欠缺,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影响广泛,效果显著,对全党上下进行了一次深入透彻的群众路线思想教育,不仅更新了固有的陈旧的思维模式,而且对全党行为方式的转变产生着积极作用。同样,此次活动所传递的信息也深入到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之中,为进一步扎实其理论实践经验,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塑造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0年底,全国大学生党员数量约250万人,到2013年,全国大学生党员数量达300多万人。近年来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高,大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居高的数字背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

(一)入党动机的“功利性”

“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当前大学生在对入党问题的考虑上,大部分还是体现出积极、乐观、坚定,但是在一些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中也出现了“功利性”的因素,有为自己今后发展仕途中提升进职而入党,特别是为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成为许多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原因和动力。面对人才济济的社会和现实的就业压力,为提升自身条件,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而去争取到更多的资本是不能被完全否定的。但是一些大学生在入党之前完全不去主动了解党的相关精神和知识,仅仅是为满足获取政治资本、就业等个人的需求而入党,入党动机体现出浓厚的“功利化”色彩。

(二)集体意识、服务意识缺乏

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是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对大学生的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下存在着一些大学生党员,他们对党的理论精神认识不足,学习不深,或入党之前动机的功利性,导致党的理论基础不扎实,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成为正式党员之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将党员身份为己所用,只谋求个人的进步,把个人的成绩优秀与否作为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不太重视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色彩显现出来。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较为欠缺,很少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寝室、同班级以及学校其他活动群体的切实状况,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符合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

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校在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和培养中显露出了一些问题。

高校在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机会较少。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入党热情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面临着更为庞大的学生规模。由于缺乏固定而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和硬件条件,高校在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难度较大,往往流于形式。培训班结束后,学生是否能够结业,主要是看出勤状况和作业上交情况。一些学生也对作业应付了事,虽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教育,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结合实践的能力还比较弱。

一些大学生在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后,思想上和行动上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一方面是因为入党动机不纯和理论基础薄弱等自身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组织大学生党员学习、活动的机会较少,同时一些学习和活动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用。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较为注重本专业的学习,较少能静下心专心学习和研究党的相关知识,学校组织集中学习机会较少。且在学校组织的相关讲座、活动中,大学生党员接受了多少,消化了多少却不得而知,且在一些活动中还存在拍几张照片,写几篇新闻稿应付了事的现象,大学生党员并没有很好地受到熏陶和启发,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明显。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党员以及大学生党建工作者缺乏党性修养,宗旨意识薄弱,贯彻群众路线不彻底的具体体现。2013年6月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原则,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对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发挥了有效指导作用。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思想启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员群体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论,重点围绕群众路线的发展历史、时代内涵,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等进行研讨,为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上了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课,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形成扎实的群众路线思想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endprint

首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史为镜子,教育引导党员队伍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加深了高校大学生党员对群众路线思想发展历史和其重要性的认识。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对群众路线做出了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路线一直都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使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与现在深刻印在了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心目中,这也是他们用真诚心来热爱党和党的事业,愿贯彻党的宗旨,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其次,深入开展了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洗礼,加强了他们的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增强了党纪观念,提高了集体意识、组织意识,政治定力以及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塑造坚韧意志,用于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马克思主义优良作风,形成了严格的整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对于现今生活在较为舒适环境中的高校大学生党员而言,这无疑强烈地感染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塑造他们更为严谨的作风以及更加强烈的组织纪律性。促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摒弃自私、浮躁、懒惰、松散等不良思想作风,发扬勤奋谨慎、大公无私的优良作风。

另外,面对国家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价值论日趋多元化,一些党员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自律意识淡薄,自制能力丧失等现象。党员队伍的道德建设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而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在还未踏入社会之前,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道德修养锻炼,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未来党员队伍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实践启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切实提升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用潦草应付代替严谨作风”“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等等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主义的根源就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形式主义的问题高度重视,将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要求“洗洗澡”,查找出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并且“治治病”,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并提出了避免出现形式主义问题的主要方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着的形式主义问题,在此次活动中被拎出来晒了太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避免和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提高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避免出现形式主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思路,指导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是未来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工作开展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质量。坚持群众路线,在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思想和需求,听取学生意见和心声,收集整理,科学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明确学生入党动机和取向,为选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活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求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应坚持用实践来检验工作是否见实效,工作中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杜绝虚浮。注重培养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不以数量论成绩。要看培养出的大学生党员思想理论水平是否符合党员标准,实践能力能否达到党员要求。立足眼前,放眼长远,立竿见影并不能完全代表取得了成绩,检验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否真正出成效,还要靠时间的检验。

总之,新时代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切实促进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塑造一支有思想、有素质、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学达编.入党培训实用新教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篇5: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同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深刻地思考我们的大学、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才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与此类似,我想我们大学生的第一目标应当是进步。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执政后的第一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也是根本任务,发展才是实现各项目标的根本。当然,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若总是止步不前、不求进步,那么他的大学生活便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同时也必须以“发展”这一标尺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交友、实践等各个方面,大学生都要有发展,更要追求进步。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方面努力汲取专业和非专业等各方面的知识,交友方面更不应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广交朋友的同时又要保证交挚友不交损友,实践方面无论是学习实践还是就业实践都要耐下心来仔细进行。不能做到一步变优秀,那么就每天追求进步,做到每天都在变优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令我想到作为大学生,我们在大学最重要的一门课便是学习如何做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当然,每个人又都是集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做事做人不能只考虑到自己,更应该个人的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如何做人总是人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话题,就像党和国家总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样,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多思考自己可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点什么,不应总是患得患失,更不要自私自利,要知道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成长,而这种精神收获使我们生活更充实,这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付出值得我们大学生去参与其中、付诸实践。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样,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能够做到协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协调我们各方面的情感,最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角色与担负的责任相协调。我们现在是一名大学生、是父母的孩子、是身边同学的朋友,没一个角色都需要我们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每一份情感也需要我们将其与实际相协调,只有做到全面协调自己的生活、学习、情感,我们才能收获成长。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要求总览全局、统筹规划,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未来统筹规划、高瞻远瞩,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仔细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每天的努力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有一个详细的人生规划才能保证我们自己不迷失自己,不浪费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篇6:实践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血液被人们誉为“生命之河”,任何人都离不开它。在目前条件下,血液还不能人工制造,只能依靠广大健康、适龄的公民来献血获取.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的体现,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大学生无偿献血是以一种自愿且无偿的方式开展的活动.我国现行的献血法中明文规定献血是一种无偿献血,并非是一种义务原则.众所周知,大学生这一群体是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无偿献血意识的增强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的增强的体现,是响应国家号召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生动诠释.无偿献血不仅考验了一个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反映了作为一名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高低.前段时间,某地区组织对当地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献血基本常识有一定的知晓,信息获取途径广泛,但认识的宽度和深度欠缺.在相关献血常识的调查中,准确知晓无偿献血年龄和体重要求的学生占76.6%和70.2%,比例较高;准确知晓世界献血者日和不适合献血情况的学生分别占25.9%和38.1%,比例相对较低;另2.8%的学生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交流中也发现,大学生对献血的利弊、注意事项、可能的病发症状、权利保障等知晓度更低.访谈中反映出,部分学生对献血利弊相关知识缺乏或存在认知错误,且是影响其献血或再次献血的主要原因.还反映出大学生获取无偿献血知识和相关信息的途径广泛,以电视、宣传单、报纸、网络为主,其次是广播、他人介绍或偶然碰上等途径,多数情况为被动接受和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折射出来的不仅是一个群体人文意识的提高,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政治的发展,完美的诠释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中华文化博

大精深,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大学生无偿献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发展的最好见证,更是落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针对当下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首先我们要明确此类活动的主人公是大学生,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面对各种文化席卷着大学生的思维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也是最为必要的要做的就是深入进行“三观”教育活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大学生的社会理念和社会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使当代大学生明白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大学生所发挥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青春就应该奉献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上.从无偿献血的活动中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无偿献血的推动力,想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核心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引导,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无偿献血的内在动力.众所周知,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必须自觉参加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能够在广大大学生中深入人心,使我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上一篇:全面解析澳洲各类奖学金的申请要求下一篇:幼儿安全教育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