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2024-07-26

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用8篇)

篇1: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朝着新的课程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面向全体学生.2.倡导探究性学习.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4.提高生物科学素养.5.培养新世纪探究型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标准的具体教学目标表现在三个维度上,第一维度是知识与技能,第二维度是过程与方法,第三维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传统的教学目标,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诺贝尔奖的关注,中国大陆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个中原因众说纷纭,其中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目标饱受诟病;与此同时,国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我们的国民只能以极其低镰极其辛劳的代工模式赚取外汇,我们山寨的各种产品缕缕缠上各种知识产权官司,这些现象逼迫我们不得不坐下来开始冷静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式,形新势的逼迫,国与民共同的强烈要求与呼吁,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改革,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到教学模式到高考制度,全部革新.教学目的必须从单一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向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及混合型人才共同培养,这样的话只有知识与技能一个维度上的传统教学目标不再适宜,因此专家们深思熟虑各方研讨之后加入了第二个维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和第三个维度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指的是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我认为,过程与方法指的是知识与技能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探究过程中学会探究方法,掌握探索世界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技能,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他们发展成为探索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这才是改革的真正目的.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能力的发展是二维目标的重点.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是这样理解的: 所谓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为情绪。二是表现为热情。三是表现为兴趣。四是表现为动机。五是表现为求知欲。六是表现为道德体验。七是表现为美的体验。

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中。

这篇文章的中心不是谈论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而是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向人文社会科学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因此学科综合、交叉发展、文理相互渗透成为新世纪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改变重知识传授、智力发展、技能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社会的需要。

同时,当今时代道德普遍滑坡甚至沦丧,年青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或扭曲或迷茫,做为学校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美好的人生道德观念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所以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除此之外,其它各门科目的教学内容中也饱含了各种德育教育素材,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我们生物学科为例,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生物学教学内容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反映出它包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反映其文化价值。因此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是加强生物学科整体教育效果,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生人格的有效手段.一、以科学家为榜样,培养正确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不仅是指科学知识的技能的获得,还包括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等。生物学科发展的过程是生物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穿插讲述生物学家的发现和发明的历史,以及生物学家刻苦奋斗的故事,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和造富于人类的科学品质。

1.1细心观察,敢于创新。细心的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力的培养在高中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把自己完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的成功归结为观察能力的运用,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达尔文乘“贝格尔”号做历时五年的环球科学旅行,仔细地观察了所到各处的地质矿物和生物类型,深入比较了化石动物和现存动物的相互关系、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事。通过这些科学活动,达尔文提出了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其科学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本人的思想品德和治学态度也是出类拨萃的。他待人处事勤勤恳恳,坚持真理,仔细地观察和实验,认真读书和思考,四十年如一日,人们称谓达尔文是科学家的榜样,这并非过分的赞誉。

1.2坚定意志,献身科学。坚定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础,任何科学成果的产生都要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拉马克是一位博学的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生物进化论者,他的《动物哲学》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现代进化思想的两大源泉。为了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他遭到了拿破仑、居维叶等人的种种非难和攻击。但他从未因此而动摇自己的信念。他还始终把为科学事业贡献当作自己的最大乐趣。拉马克晚年由于过度劳累致使双目失明,但他依然顽强工作,《无脊椎动物杂志》的有关内容正是他以口述方式由其女儿罗莎莉笔录完成。正如他说:“科学工作能给予我们以真实的益处;同时还能给我们找出许多最温暖、最春天的乐趣,以补偿生命中不能避免的苦恼”

1.3持之以恒,淡泊名利。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从小喜爱自然科学,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许多植 2 物,从生物的性状出发,进行了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

18、19世纪植物杂交试验在欧洲盛行,但有成就的人不多,孟德尔的巨大成就归功于他非凡的毅力、独到的眼光。他选用豌豆这种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开创性地运用数学方法于遗传学研究,经过八年的潜心研究,于1865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研究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最先揭示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无不说明其顽强、勤奋、持之以恒的良好素质。

1.4善于归纳,灵活思维。

不同文化传统和哲学背景的民族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路,研究同一课题的不同科学家也有不同的思路。1953年DNA双螺旋分子模型的建立,是美国信息学派与英国结构学派两条思路相交叉的产物,也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两条思路相交叉的结果。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将遗传学家摩尔根、细菌学家艾弗里、美国人鲍林及R弗兰克林等前人的多条思路、众多成果加以归纳贯通,将晶体结构、生物化学、信息复制等观念加以揉和,来研究生物大分子。几条研究路线的汇合,使他们取得了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究的。科学家的动人事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而且能激励学生为科学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力量,还能给学生以价值观影响和道德情操感染,培养正确的科学品质。

1.5结构完整,团队合作.科学家在探索知识历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细胞结构的完整完美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核质相依,各种细胞器的通力协调配合,这些现象无不启发着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1.6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植物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而叶绿体为线粒体提供氧气和养料;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养料向根部运输,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质元素向叶部运输;植物产生的养料养活了动物微生物和人类,动物人类的遗泄物和遗体又被微生物分解成 矿质元素成为植物的养料;以此知识点为契机,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帮助他人的思想观念.1.7原因和根本原因

细胞形态上差异的原因是结构上有差异,而结构上差异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原因前面还有原因,最早的原因叫根本原因;同理,结果后面还有结果,以此告诫学生,很多人在生活教训中会发生改变,所以人不到死不能盖棺定论;同时告诫学生,目光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的结果,不要为暂时的得失而纠结计较停滞不前,因为结果后面还有结果,笑到最后才是赢.结果后面还有结果,以此教育学生,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所以为人要善良,能帮助他人的时候要帮助他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1.8显性的相对性,性状优劣的相对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显性的相对性,达尔文进化论中性状优劣的相对性,这些相对性理论告诉我们,环境很重要,人不是没有优点不是没有专长,只是没有遇到适宜的发挥环境.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信心.1.9细胞分化各司其职

细胞分化使得细胞趋向专门化以提高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以此引申到社会中行业的分化,告诫学生明确自己能力选定自己的职业后,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社会才能高效运转,人类社会才能顺利发展.1.10最适宜温度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各种酶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以此告诫学生,合理规划作息时间,找到自己最适宜的学习时间段及将来的工作时间段,最大 3 限度的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1.11各种生物工程技术的优缺点比较和各种生物育种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以此为素材教育学生,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都有正反两个面,凡事都有好坏两面性,凡人都有优缺点,所以,人与人相处,想想自己的缺点则包容他人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优劣是相对的,他人的特点,在这个环境中可能是缺点,但换个环境这个缺点就可能是个有利的优点.1.1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不断修正的逐步完善的.所以,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也一样,一直处在变化过程中,所以要以容人的肚量来与人相处,给他人时间和机会以磨合相互关系.1.13量变引起质变

注重知识的点滴积累

注意日常言行举止的点滴形象

一个细胞是细胞,一群相似的细胞是组织,组织能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所以量变引起质变;双氧水的加热分解反应实验,告诉我们能量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双氧水会变成氧气和水,能量上的量变引起了物质上的质变;所以,平时注重知识的点滴积累,个人的文化水平才能提升;平时注意言行表现,才能成为普通人的表率和领导.1.14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这个知识点告诉我们,人都有共性,人同此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都有个性,距离要有度,言行要有分寸.1.15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行为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在纺缍丝的牵引下整齐的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上.目的是对散乱的染色体进行整理.生活中也一样,东西多了乱了就要整理,学习上也一样,所学的知识多了杂乱了,就要归纳整理,特别是相似的概念和知识点,在各种分类归纳整理中,越来越熟悉,理解越来越深刻,运用越来越熟练.所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定期的分类归纳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16细胞内的生理活动

细胞内的各种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都是有意义有目的的,细胞不做无意义的事,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和大好年华,做些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1.17直接能源ATP和储备能源脂肪

细胞内不同的能源物质有不同的作用,脂肪属于储备能源,告诫学生生命要有储备,不可以透支,既不能透支健康透支生命,也不能透支金钱,任何事情要量入而出.量力而行.1.18有丝分裂间期的准备

细胞在分裂周期中,90%的时间用在了间期的准备工作上,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越充分,事情完成得越顺利越成功.二、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向科学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使命,人们开始探询和寻找一条既能满足当代社会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以严肃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关注地球,提高环境道德素质;学会关注人类,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要抓住相应的内容,以史为鉴,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严重破坏。

首先,城市的发展使森林锐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栖息繁衍的环境遭到破坏。自1600年以来,有记载的物种已有724个灭绝,目前还有3955个物种濒临灭绝,3647个物种处于临危状态,另有7240个种群剧减成为稀有物种。需要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才孕育出来的 4 生物物种在短短的时间内遭到灭绝,其损失是难以估量的,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其次,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性、全球性的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众多问题使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这种危机将对未来时期的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如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工业化国家平均每人每年移动20吨地球物质,全球人类每年移动的土方量是200亿吨。不科学的人类活动早已影响了生物、大气和水环境。自然界中最为稳定的地质环境,在受到人类的破坏之后,也开始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贯穿这些重大环境事件的负面效应,既能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自然、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环境道德价值观。

三、以美育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美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美育教育,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能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激励学生以美为向导去创造生活,开拓未来,其最终目3 的是培养具有完美心理素质的人。生物学研究对象是大自然中最具审美价值的生命体,生物学教学从实质上讲就是师生共同探索生命科学真理,进而寻求美、创造美的过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人与客观对象之间必然存在诸多审美联系,为生物教学审美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因而,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育人、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1生物多样性的美。

生物形形色色丰富多彩,从高山到平原到峡谷,从沼泽到绿洲到沙漠,从空中到陆地到海洋,生长着不同种类、不同形态、不同大小、数量繁多的生物。有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也有150吨重30~50米长的大型动植物——鲸和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还有世界上数量极少的珍稀动植物。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美。形成各异的生物体为生物学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仅有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就能完成动物应有的一切生理特点活动;单细胞衣藻能进行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的光合作用。不同的生物体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及其功能,如蜘蛛的螯肢内含有毒素,能注入昆早将其杀死;乌贼遇敌时能从墨囊中放出墨汁,然后逃之夭夭;在几百米高空飞翔的鹰,由于有发达的视觉器官能突然捕食地面的动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摸拟生物奇特的结构功能,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学科——仿生学

3.2生物体的适应与协调美。

每种生物对生活的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水生植物适于水中生活;苔藓植物适于阴湿的环境等;竹节虫和枯叶蝶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毒蛾幼虫的鲜艳体色和花纹、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等都能起到警戒色的作用,这些均起到了生物适于生存的适应美。生物的种类、数目虽然繁多,但是它们都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处于一种自然的协调中。寄居蟹和海葵的共栖;真菌与海藻的共生;绿色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之间保持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生态平衡,构成了总体的协调美。

3.3生物学的科学美 生物科学是由概念、原理及其论证所形成的科学体系,是生物学家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思维过程建立起来的。生物学家的探究过程是以审美心理为向导的,比如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都是如此。生物学理论是对生物美的概念化,是以简洁的形式来说明复杂的现象。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历经 130余年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辉。青霉素的发现与应用、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基因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美的变化,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生物科学不论在理论与实际上,还是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映射出科学美的绚丽光辉。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探讨和领会教材中的这种结构体系,就是一种科学美内在逻辑的审美教学。

四、实事求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生物科学的发展史是辩证唯物主义不断战胜形而上学的唯心论而取得胜利的历史。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理论,如目的论、特创论、物种不变论等都对生物和生命现象作了歪曲的解释,影响了人们对生物作客观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能使学生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及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生物界的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基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原生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是由C、H、O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分子水平上丰富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论原理。胚胎学、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生物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的。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生物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违背自然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人们只有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才能利用、改造控制自然界,为人类服务。如现代生物技术不仅使现有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科学和哲学上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任何事物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还有其令人忧虑的地方。如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检测,克隆技术带来的道德、伦理、法律上的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就会不断地深入挖掘生物学科中的人文资源,将人文教育贯穿生物教学的始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篇2: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一、联系生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现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获得自我感知、自我陶冶,同时还可以感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1.解决生活问题式提出日常生活中学生十分熟悉、用现有知识又无法解释的问题,让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学生探究和主动寻求答案的动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如提出“人不吃早餐为什么会有头晕现象?”“为什么空腹喝牛奶不好?”等问题,引出“消化和吸收”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关注健康的意识;让学生用“遗传”的相关知识解释“滴血认亲是否科学?”“如何鉴定车祸和严重烧伤死者的身份?”等问题,加深对遗传方式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初二“用药与急救”的内容,知识性、能力性目标不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会很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关爱家庭健康,设计家庭小药箱”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将学到的医药、卫生知识得到应用,并且通过询问家人的健康现状去关心家人,以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该活动还有可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医以治病救人的理想。

2.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式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中学生所具备的良好的思想情感、道德素质应符合时代要求,对学生实施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符合时代特色。如:对太空育种知识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肾脏”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联系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为母亲捐肾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环境污染”一课中,引入关于“大米镉超标”新闻的讨论,能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与关注,使学生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进而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等。

1.研究内容有的研究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的可围绕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中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归类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可采用调查、实验、资料查阅与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全班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课外研究;也可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主题开展课外研究。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和质疑。调查法:是指与研究对象或相关人员交谈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如“输血与血型”、“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传染病及预防”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可以用到调查法。资料查阅与分析法:是指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解决问题,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如“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等内容中的研究性学习,都需要用到资料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是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或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详细的考察。如“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各种环境的动物”等内容中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用到实地考察法。

篇3: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1 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生物化学科学史介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1 结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物化学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生物化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 在欧洲约在160年前开始逐渐发展, 一直到1903年才引进“生物化学”这个名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在我国, 其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饮食、营养、医、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造和发明。比如:公元前21世纪, 我国人民已能造酒, 相传夏人仪狄作酒, 禹饮而甘之, 作酒必用曲, 故称曲为酒母, 又叫做酶, 与媒通, 是促进谷物中主要成分的淀粉转化为酒的媒介物。现在我国生物化学工作者将促进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媒介物 (即生物催化剂) 统称为酶, 从《周礼》的记载来推测, 公元前12世纪以前, 已能制饴, 饴即今之麦芽糖, 是大麦芽中的淀粉酶水解谷物中淀粉的产物。《周礼》称饴为五味之一。不但如此, 在这同时, 还能将酒发酵成醋。醋亦为五味之一。《周礼》上已有五味的描述。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 已使用生物体内一类很重要的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酶, 为饮食制作及加工的一种工具。这显然是酶学的萌芽时期。这样看来, 中国古代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上, 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尊经崇儒, 斥科学为异端, 所以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 欧洲就处于领先地位。另外, 还可以介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这样通过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物化学科学史上的贡献, 及近代生物化学的落后,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他们学好分子生物学, 将来建设祖国的信念。

1.2 通过介绍生物化学科学家的成就及取得这些成就的曲折过程, 激发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 , 总要突破以往的窠臼, 达到一个新的起点。敢于发现问题, 敢于质疑, 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 是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取得创造发明的前提。 可以向学生介绍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 美国病毒学家特明提出的著名核酸“逆转录”假说的故事。经过多年对癌症的研究, 这位科学家在1964年提出了“逆转录”假说。这与当时生物学界普遍认识:遗传信息总是从DNA转录成的, 而不能反方向进行显然是相悖的。因此假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承认。特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假说。1970年他在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 揭开了致癌病毒的核心秘密。特明敢于冲破传统和权威的束缚 , 去伪存真, 大胆提出假说, 精心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体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这个事例有助于学生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 培养学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通过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的物质性、以及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 教学中使学员充分认识分子生物学与各医药基础学科的交叉﹑渗透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其将来作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广泛被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应用, 并已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分支, 如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毒学等等。反过来, 这些基础学科也促进生物化学的发展, 例如, 免疫学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及受体的研究, 遗传学的方法被应用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病理学的癌症促进癌基因的研究, 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是在细菌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至真核生物的研究。总之, 当前生命科学中各相关学科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 不断形成新的学科, 例如, 生物信息学。还将会出现更多新的学科。另一方面,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目前, 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发展起来多种诊断方法、治疗药物、治疗方案等。例如通过血糖, 糖耐量的检查, 可帮助糖尿病的诊断, 另外, 充分了解糖代谢及其调节的规律能为治疗糖尿病制定有效的方案, 也为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可见, 临床医学无论在诊断和治疗工作中都会应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使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3 在讨论课实施过程中培养善于与大家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讨论课。首先由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备课, 设置让学生讨论的题目, 让学生以小组团队的方式讨论。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组织学生合作分工, 分别承担查资料, 整理资料, 组织讨论, 再把完备和翔实的资料、观点以图表、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讨论;最后以小组代表评分选优。学生普遍参与热情高。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 要完成一项任务或达到一个目标没有同事的合作和帮助是不行的,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和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4 分析生物化学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生物化学, 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解决生存与健康、食品短缺、资源和能源医乏、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希望, 对农业、医药、食品、环保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在未来,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各种产业群的出现, 将给21世纪的技术与产业结构带来变革。但是, 技术的发展往往兼有正反两种作用,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带给人类新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同时, 也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一方面,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象是生命, 使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 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 因而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越以往任何一种技术, 可能危及生命或环境;另一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有关, 社会存在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 很难确保他们对生物技术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操作和运用, 进而危害人类和社会安全。在教学过程中辩证的看待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学员要合理的操作和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成果, 为人类造福。

以上是笔者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一点看法。总之, 生化知识教学是基础, 学科能力的培养是核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生物化学教学的基调。三者相辅相成, 相互渗透, 使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中发展健康个性, 逐步形成积极的态度、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宋强玲, 零东智, 严丽丽.医学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3) :552-554.

[2]张晓丽.生理学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 30 (1) :38-39.

[3]张友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J].生命的化学, 2009, 29 (5) :619-624.

[4]王颢, 王志农, 闫飞虎, 杨新伟.标准化病人在肛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4) :818-820.

[5]戴玉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广州化工, 2009, 37 (6) :212-213.

[6]刘毅.浅议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5) :80-81.

篇4: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82-01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是必要的: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学科情感的激发和维持作用非常明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其他两个领域的教学目标相互关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相对于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活动与体验,更能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要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渗透

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相对于知识能力等教学中易实现的显性目标来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多属于不易落实的隐性目标。原因主要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是依靠简单的说教就能真正使学生内化为自身体验的。依据其特殊性,笔者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主要依赖生物学科教学中有关的教材内容进行渗透。

笔者根据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总结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关素材,并简要举出了相应的渗透的实例,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更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1、通过对我国生物资源和生物研究成果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珍稀动植物等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科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讲解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和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在讲解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的部分,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艰辛努力取得的成果——“小黑麦”和“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可在讲解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研究成果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通过对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类比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对生物世界的了解迁移到人类生活中,促进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如在讲解必修3第五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同不仅是生物世界同一物种之间需要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人类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也应互相沟通、分工合作、团结进取,才能保证社会大家庭的稳定和安全。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3、通过生物科学理论的讲解进行科学思想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对学生渗透实事求是、严谨认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育,如:在讲解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以及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及生长素的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理解到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增强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回报社会的信念。教师还可通过对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差异性;通过讲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指出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以及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特性,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会以更加理性、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事情。

4、通过对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的讲解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和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而关注环境,真正建立起环保意识。如:在讲解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及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内容时,应使学生在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关注和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增强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环境道德意识,最终树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5、通过对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关系的讲解进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如在讲解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在对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不断适应中得以生存发展,还可使学生联系自身,认识到有些环境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积极选择自己脚下的道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适应环境,在困难和失意面前,不怨天尤人,而是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不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篇5: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以及我市中学地理的实际,提出我市中学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意见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明确如下中学地理学科三维教育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

1、初中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高中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中的教材已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只是教学素材之一,要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教”。因而在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将地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周围环境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使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体验。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密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吸引力,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地理“双基”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

要以“知识与技能”为地理教学的主线,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一点,把知识理解得透彻一点、学习得扎实一点,加强读图、析图、绘图和记忆地图的技能训练,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牢固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才能在课堂上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建议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的地理教学方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了单一的师讲生听、教学信息单向传递的形式,逐渐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要利用课程资源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去积累,最终达到升华。可供采取的教学方式有:体验性学习(主要包括①地理游戏活动,如地理拼图,地理谜语等;②地理报告会、地理辩论赛的组织;③角色表演;④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与感染);课题研究;以及针对某一专题,设计教学活动(如查找资料;收集、整理、发布信息;撰写地理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手抄报、黑板报、开展讨论);实践活动(包括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动手制作模型、测量与绘图等);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力中争成为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从而使师生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教学呈现平等、民主、和谐的局面。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生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此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素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主要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测试等调查手段,搜集评价对象的有关资料,然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价值判断。如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主观的认识和理念,属于内在特征,因此,评价时常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同时,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还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与习惯。有时通过对学生某些典型行为、习惯的考察,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他们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的水平。

五、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身边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程理念,建议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时政热点问题,要及时让学生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联系时政热点问题,尤其是结合乡土地理的内容,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分析时政热点问题,不断去发现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角度评价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并乐于去发现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六、面向全体,加强对地理学困生的学习引导

篇6: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观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有感

嘉兴市第一中学李 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不仅能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能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的本质的东西,教师应把他变成一种自觉的实现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以培养。2008年10月在舟山举行的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中,各位老师都比较注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齐头并进,使笔者产生了较多感想。现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它的要求、优质课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观点。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

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情感领域就是指认知领域和动作领域以外的,和情感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些变量,如兴趣、动机、态度等。我国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刚好与此情感领域相对应。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各种人和事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感领域的完整画面,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感发展连续体。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我们要从总体上对其进行理解。

二、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在地理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

1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逐步增强学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地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1、设计新颖别致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的导入创设了新颖别致的课堂情境,则能大大激发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地理知识充满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参赛教师在新课导入这个环节上都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节课中,三位教师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第一位老师用了“石油五问:那些不得不说的人和事”作为课题,一问:石油你为何物?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出《梦溪笔谈》和沈括的图片,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地理的历史感,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占主要地位的世界能源消费由柴草到水力、畜力到煤炭再到石油的演变过程。第二位老师是用了一幅图和一个表格,图显示的是一个加油站工人在改油价,表格则是近年来油价一路飚升的具体价格,学生对这一表一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生共同探究为什么油价要不断上涨?第三位老师则用两幅漫画导入,一幅是“油慌”、一幅是“兄弟连”,用幽默夸张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冲击感,从而点击当前的热点问题:油价高涨,相关产业受到冲击。

上述三个导入都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出发,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

2、创设广泛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本次省优质课评比中,教师们都能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创设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让人印象最深的是H市的Z老师在《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节课中组织了两次很成功的课堂学生活动,每次学生活动时间都在十分钟左右,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一个活动是“思考石油潜在危机发生的原因”,通过三个材料:材料一:漫画“油慌”和漫画“兄弟连”,材料二:全球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材料三:中国近20年来石油生产、消费、出口量示意图,请学生对石油潜在危机进行原因分析,并让学生把分析结果通过投影仪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同

时也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整节课学生沉浸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愉悦氛围中,学习不再成为负担、压力,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3、动手演示地理实验,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听过了我忘记了,看过了我记住了,做过了我理解了”这是“动手做”的理念,布鲁纳曾说:“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规律时,对知识理解透彻,可以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做模拟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如F中学的M老师在上《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节课时,在一个大饮料瓶里放上颗粒不同的砂粒,然后让学生用吹风机采用不同大小的风力吹,再引导学生观察先吹走的砂粒的颗粒大小,从而得出风力搬运过程中沉积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个实验就是说明风力强弱与搬运物颗粒大小的关系,浙江省的学生难以经历狂风吹沙石飞的情景,所以老师就精心设计了这个模拟实验,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自然界的变化,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4、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关注我国和世界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地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老师们在营造师生平等、合作交流的和谐课堂氛围上都有良好的表现。在《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个课题中,三位施教老师都和学生一起探讨环境问题,通过漫画、通过材料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分析,尤其是S中学的K老师,他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后,举起自己的右手,问学生:“我也想参加一个小组讨论,哪个组欢迎我加入?”老师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共同在关注我国和世界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5、引入乡土地理,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地理问题,如一位教师在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这节课时,他拿了一枝在宾馆边上拔的“一枝黄花”走上讲台,让学生关注到身边的地理问题。再如,这位教师在让学生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给了学生七个材料,其中五个材料是舟山当地的:

1、舟山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舟山地形图;

3、舟山植被覆盖状况图;

4、舟山某处工程建设图;

5、舟山某处景观图。让学生通过身边的这些乡土地理素材,分析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注意的的问题

1、面面俱到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培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很多,但如果在一堂课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的各个方面都顾及到,会影响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教师要在全面关注学生情意发展的基础上,应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意因子来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必面面俱到。

2、过于形式

由于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的认识不明确,导致教学中出现一些形式主义现象。如教学中预设大量缺少价值的问题,学生按事先的准备发言,争先恐后,对答如流,热热闹闹,被认为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前后左右讨论一下,不到二分钟时间就草草结束,就被认为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此种种课堂现象,看似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实是流于形式。

3、只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师生交流中的情感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学内容上要实现三维目标,也要重视师生交流中的情感因素,如和学生交流时语言要正确、规范,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总之,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素材,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合理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的人生态度、远大的奋斗目标等多个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成为教育现实。

篇7: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考试的压力,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不高,地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能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得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得到真正的落实,也得从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开始。培养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激发学生增强地理学习的原动力。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要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一、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发展积极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内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兴趣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促其成功,可以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活动。如在初中起始年级初一年级学习地理的初始,有意识地播放一些有关于神奇宇宙奥秘的探索录像;如《地球探索》、《生命之源》等等。让学生领略广阔宇宙空间的神奇。再如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为此,教师必须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揭示矛盾,或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一种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降水》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就学生常见的现象适时提问:梅雨时节墙上怎么会“冒出”水来?天空中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从天空中降雨下来?而且这种降水没有固定的时间等。通过这些问题设立问题情境让学生急切想揭开最常见的迷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的需求,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初次学习地理的初一学生中利用实际还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问题。如利用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对周围地貌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地形这个概念,进而进一步认识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在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因人类不注意保护和使用不当而导致可再生资源变为非可再生资源,甚至变为非资源、污染源。这时用我们身边的一些实例由学生举出。如晶桥镇是一个以化工工业为主的乡镇,其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导致原本清澈的新桥河已经变成如课本中提到的淮河一样,受污染非常严重,原来清澈的河水是重要的灌溉水源,同时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丰富的淡水渔产,如今受污染的河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河水已经不能饮用、河中的鱼不能吃了,就连引用河中的水进行灌溉也会有大量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到人体内,给生活在沿岸人民带来严重灾害。这样不仅用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可再生资源在利用不当时也会变为非可再生资源,而且可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再如在每一次学习新的知识开始时,不失时宜地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地理知识的实际问题:“今天下雨对你有何影响?”“上午是晴天,下午为何下雨,这些雨水是从哪里来的?”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可激发学生为揭开这些迷团而迫切地深入到有关气候与天气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有了原动力,学生的学习将会更主动,更充满着对新知识的渴求。

3、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手段。因为地理知识,尤其是有关大气的运动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变可以把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清晰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复杂过程,让复杂的内容变得更易理解,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初学地理的初中学生来说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把学生难以见到难以理解的世界各地自然风貌直接搬到课堂中来,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世界气候》这一节时,如何更好地认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是一个难点问题。这时可利用多媒体制作地形雨的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演示,把地形雨的形成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地形雨,另外也让学生认识清楚地形是如何对气候造成影响的,进一步认识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产生的气候差异如何,还可直接插入一些山脉两侧的景观图进行对比;在认识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时,可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各种自然景观;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到温带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亚寒带针叶林,再到苔原带、冰原带,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坐在课堂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融洽学生地理学习的情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

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对认识起反正面的动力作用。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的直接体现,美好的心境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条件,能使人产生学习兴趣。良好心境能使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想象力丰富。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情感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结合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教师中心意识,寻求“主导”“主体”的最佳结合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融洽其学习的情感。如在观念上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服务者,服务的对象则是学生,因此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从有利于学生利益的角度出发。再如,在上课时很多学生都会在回答问题时有心理负担,怕答错了,怕回答的结果与老师的正确答案有出入等,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减压,告诉学生你本身就是因为不会才来学校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了,怎么回答都可以,而且只有你将错误的认识暴露出来,经过大家的帮助,才能纠正错误得到正确的知识。从大量的心理学调查结果和成功的国际经验来看,民主的、自由的、宽容的教育环境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

2、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德育内容。紧扣教材,寓德育与地理知识之中。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基本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科学的认识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有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例如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学习的强烈愿望。

3、科学地评价学习成绩,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新课标中就要求:“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因而就要求为师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客观慎重,不可惟分是优,更不可一棒打死,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上的对立心态和恐惧心理。在评价上,要不重视知识结果重知识的学习过程,不重分数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取得多高分数,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创造出新的知识结合体,寻求真正的自然规律,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知识的保障。比如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重点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更多地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解题时不是只关注结果,而是要求学生将解题的思路和过程表达出来,解题的思路和过程正确、合理了,其结果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从而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育,就是使之形成习惯。可见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教授地理知识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一般也要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去思考问题,深入探讨,理解概念,融会知识,掌握技能。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往往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教会学生对这一演变过程的认识,可寻求许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可作为许多新知识的突破口。如学生通过正确认识降水形成的过程和形成必备的条件,可成为认识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也可因此分析地形雨是如何形成的,并直接认识为何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等等。

2、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思维的好习惯。创造能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创造能力的形成,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钻研磨练的结果。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和地理实践中要挖掘材料,随时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到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航海价值上体现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也可仿效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提出思考,让学生展开讨论:可否在狭窄的马来半岛上开凿运河,缩短东西方的航海里程,提高经济效益呢?既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又可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思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养成习惯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它包括运用工具书、查阅地图等等,尤其养成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地图的习惯,是学好地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图的运用和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现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读好图、用好图的养成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产生想象和情感活动,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平时上课时,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好图、用好图,我不仅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相关的地理事物,而且对于一些带有明显特征的地理事物还要用笔在图中描出来,如河流,首先要学生找出其源头,再用笔沿源头描出其干流。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河流,而且可由此理解河流的流动的方向和路径,轻松地判断河流流经地区和地形区等等。同时,这些养成习惯的形成,还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养成起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篇8:生物学科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一、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尊重自然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因为在上生物课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的实验课, 在实验课中也会涉及到很多的生命。例如, 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这节课的学习中, 为了探究金鱼的呼吸次数对水温变化的敏感度, 需要对金鱼生存的水的环境进行加温或者是降温的尝试。在这个实验中有的学生就会随意的将水温升的很高, 出现金鱼被活活烫死的现象, 当然有的学生也随意将水温降的很低, 导致金鱼无法呼吸死亡的现象。并且在实验结束后, 有些学生还会随手将金鱼扔掉, 要么就将金鱼直接解剖玩乐。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一种不尊重, 所以要在生物课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尊重自然。针对这个问题, 老师可以在课程中多讲一些生命的故事, 例如, 老师可以在课程中讲述一下藏羚羊跪拜的故事, 可以讲述一下母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甘愿牺牲的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让学生挖掘生命固有的感情, 让他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与我们人类一样的感情, 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尊重自然。

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了解其生存环境

生物的教学本来就是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过程, 所以在生物的教学中,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 树立正确的情感观。老师在讲述初中生物的一些课程时, 可以针对我们生存的一些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 在学习“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时候,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生物圈的视频, 针对陆地上的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部分进行介绍。在介绍陆地上的动物生物圈的时候, 可以把视线放在草原上, 介绍那些吃着草的斑马以及长颈鹿, 还有那突然跳出来的狮子与猎豹, 当然也可以下载一些幼小的动物, 例如蚂蚁、松鼠, 它们特有的觅食方式, 让学生了解自己生存的自然世界。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存的植物世界的时候, 老师可以专门下载一些关于植物的图片或者是一些视频, 让学生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不断的认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在观看这些图片以及视频的时候, 老师要适时的对学生做一些基础的讲解, 让他们在认识这些自然的景观的时候, 感受我们祖国的美好, 然后在老师的讲解中慢慢的培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

初中的课程中有很多的知识并不是在课堂中就可以学到的, 也并不是通过老师的单独讲述就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 很多时候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实践,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 让生物教学的质量得到真正地提高[2]。例如, 在“绿叶在光下可以制造淀粉”这节课的学习中, 老师需要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奥妙。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他们分别拿着天竺葵的叶子, 然后让他们对这些实验装备进行光照。不同组的学生可以让绿叶光照时间不同, 并且在阳光选择上也选取不同的时间。可以让甲组同学让叶子接受光照40分钟, 乙组同学让叶子光照20分钟, 然后让丙组同学选择在早上的时候进行光照实验, 让丁组同学在中午的时候进行光照实验等。然后让学生在光照结束后, 在叶子上进行酒精脱色以后加入碘液, 让他们观察叶子的反应。通过观察然后针对现象进行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试验中, 由于绿叶接受的光照时间以及强度的不同产生的淀粉会不同。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内容, 并且做到准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通过动手提高自己的探索以及创新意识。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不断探索、自己动手实践的态度去学习, 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让正确的学习态度深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在初中的生物课堂中, 老师如何去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渗透是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也是一个重点。但是如果老师能够深入地研读课程标准, 并且不断地挖掘课程材料中的那些可以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 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存在并不断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那么在初中的生物课堂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渗透也就不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当然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摘要:当前,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一味地注重学生课本知识的培养, 而忽略了对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渗透。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 结合相关实例, 探讨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

参考文献

[1]叶惠梅.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教育[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2011 (6) :102.

上一篇:给天堂爸爸的一封信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早会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