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

2024-05-24

如何设置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通用6篇)

篇1:如何设置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

正文:

对于CRT显示器,大家都知道刷新率是越高越好,因为传统CRT显示器是靠电子束重复撞击到荧光粉来达到发光的,这样会导致亮度周期性闪烁,

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造成人眼的不适。CRT的显示原理是从左上角的第一个点开始显示,然后是一直下去,到了第一行结尾处就自动显示第二行的第一个点,如此到右下角的最后一个点再回过来,我们平时说的85HZ就是指电子枪每秒打85个来回。当然,这个过程很快,肉眼是无法辨别的。一般来说,CRT刷新率在85Hz以上,人的肉眼就不会感觉到闪烁,这对保证用眼健康很有好处。

和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采用“背光(backlight)”原理,使用灯管作为背光光源,通过辅助光学模组和液晶层对光线的控制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显示效果。所以从理论角度上看,调整刷新率对液晶显示器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从我们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更改液晶显示器刷新率时,有时会感到显示器清晰度有所变化。一般而言,按照液晶显示器上厂商推荐设置,对于较早以前的液晶显示器设置为60Hz,最近生产的液显设置为75Hz,即可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另外,从节省系统资源角度上考虑,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将刷新率适当调低一些,也可以减轻显卡的负担。

篇2:如何设置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

热心读者任伟:LCD显示器有响应时间,所以显卡刷新率高于响应时间,会使LCD来不及响应,影响显示效果,

准明星专家杜嘉:笔者经多方了解发现,更改LCD默认的屏幕刷新率的确会影响到显示效果,但不同品牌的显示器之间的情况并不一致。但由于很多时候厂商标明的响应时间都是依据黑白转换时间来计算,而灰阶响应时间会比这个慢很多,也就是说实际上匹配的最大刷新率会比上述数值更低,

当我们提升刷新率时,很可能就超出了LCD所能适应的最大刷新率,因此显示效果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由于LCD与CRT显示器的显示原理不同,LCD显示器在低刷新率下并不会出现闪烁的情形,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使用默认刷新率为宜。

某LCD厂研发工程师:排除信号源的影响,应该是Scale IC(集成芯片)在转换信号到Panel(面板)的时候出现问题,所以产生了刷新率对LCD显示器的影响,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会产生影响的。

篇3:液晶显示器的缺陷检测

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在大面积玻璃基板上以微米级的精度制作几十万到几百万个极微小的TFT开关元件和几千条几微米宽的扫描线和信号线,其制作难度已超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且此问题仅靠提高净室级别和制作工艺的自动化程度是解决不了的。对TFT-AMLCD屏的缺陷进行激光修补和采用冗余技术是提高其成品率的重要手段,而要进行缺陷修补,首先得确定缺陷的类型和精确位置,这就需要相应的缺陷检测技术。

2. 液晶显示器的缺陷分析

液晶显示器的缺陷主要包括来自图像显示质量方面的软性缺陷和来自TFT阵列的硬性缺陷。在来自TFT阵列的缺陷中,若按其成因可分为短路缺陷和断路缺陷;若按其显示效果则可分为点缺陷和线缺陷。目前成品的一般定义为:不能有线缺陷,允许有2~3个点缺陷。液晶显示器的缺陷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TFT阵列的缺陷主要来自镀膜工艺和光刻工艺。在上述缺陷中,有些通过提高净室级别和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以及严格的工艺监控、管理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可通过工艺方法的改进和工艺参数的优化预以避免,但对大量的TFT阵列的短/断路缺陷则需利用冗余技术和修补来消除。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解决上述缺陷,首先必须要能够检测出这些缺陷,这就需要相应的缺陷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

3. 液晶显示器的缺陷检测

TFT-LCD屏的缺陷检测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用于缺陷的统计分析,找出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设计、制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优化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二是用于工艺的监控、管理,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抑制缺陷的产生;三是淘汰不合格产品,以免不合格的TFT-LCD屏被装上启动电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四是用于缺陷修补。目前TFT-LCD制作工艺中与缺陷有关的检查主要有:玻璃基板的检查清洗效果的检查、导电薄膜的检查、非晶薄膜的检查、TFT阵列的检测、摩擦取向后的检测公共电极板的检测、LCD封盒过程的检测及TFT-LCD模块组装过程的检测。上述检查中以TFT阵列的检测和LCD封盒过程的检测最为重要,它们主要包括断路测试、短路测试和全板显示测试。

(1)断路测试

在TFT阵列中短路和断路经常是同时产生的,为了避免断路和短路在测试中相互影响彼此的测试结果,故短路测试和断路测试应分开。

TFT阵列断路测试的原理示于图1。在图1中任一被检测电流环路均可等效为图2所示的导纳电路,其中导纳Y可表示为:Y=Iout/Ein=G+jωC(1)

式中G、C分别为被测环路的总电导和总电容。

图1中的直流偏压Vdc的正反向使TFT分别处于通断态,可分别检测出其通断态的输出电流Iout,再由(1)式求出:

若无缺陷,在任一根扫描线上加上正直流偏压Vdc时,检测电流计检测任一根信号线所得参数均为:

其中Cgs为栅源寄生电容;Cs为存储电容。若第N根信号线在第M根和第M+1根扫描线之间断路(见图3),当检测第N根信号线时,所得参数为ΔC=0(扫描线号码M+1)。

若第M根扫描线在第N根和第N+1根信号线之间断路,当检测第N根信号线及其前面的信号线时,ΔC=C1;当检测第N+1根信号线及其后面的信号线时,所得参数均为ΔC=0。

这样就可以完成TFT阵列的断路测试由于此测试的数据处理量大,因此需微机来配合完成测试任务。使用微机的断路测试板的方框图同短路测试板的方框图大同小异,我们将在后面详述。

(2)短路测试

从我们大量的测试结果来看,在采用冗余技术的基础上,断路缺陷很少有,主要是短路缺陷,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短路测试。短路测试方案的基本构想见图4,由某根扫描线送出一个有一定宽度的方脉冲,在脉冲的持续期间内,用一个多路模拟量开关依次把信号线接到脉冲高度分析仪上,如果扫描线和信号线彼此绝缘,脉冲高度分析仪的读数为0;如果彼此“漏电”,脉冲高度分析仪的读数则大于0,并且其读数的大小反映了“漏电”的多少,而“漏电”的多少又代表了短路的类型。

对于640×480 TFT-LCD,共有几十万个点要检测,既要测定该点的“漏电”量,还要记下该点的“坐标”,工作量很大,需微机来配合,其方框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看出,短路测试板电路可分成两部分:探测脉冲的产生部分(图5下半部)和数据采集部分(图5上半部)。由微机输出的控制脉冲输入到左边的栅驱动器(OKI5282芯片)和右边的栅驱动器(OKI5283芯片)的相应的输入端,由它们产生的时间上相互交错的脉冲通过导电胶带送到待测的TFT阵列相应的水平线上(即左、右扫描线,Aux线,修补线)。微机记下控制脉冲的数目便知道在某一时刻是向哪一条线上发出探测脉冲,于是就定下了横座标。在每个检测脉冲的持续期间内,由微机输出寻址信号到上、下两组多路模拟开关,依次把每根垂直线(例如信号线)接至放大器的输入端,若遇“漏电”,则有“探测脉冲”窜入垂直线,被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微机分析其幅度,来确定“漏电”的大小,从而确定短路类型。而由微机发出的地址信号即可定下纵座标。因此,整个短路测试板实际上还应包括微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及一套控制整个测试过程的软件。

此种短路测试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封盒前、后都可对TFT阵列进行短路测试,且操作方便、快捷,对于640×480TFT阵列进行一次短路测试大约只需一分钟的时间。

(3)LCD封盒过程的检测

LCD封盒过程中的检测包括灌液晶之前的短/断路检测和封完盒后的全板显示检测。修补好的TFT阵列板在封盒过程中最易受到损伤的工艺是摩擦取向和前后板对位粘合(mating)工艺,且它们经常会造成线缺陷,故在这两种工艺之后需利用前述的短/断路测试板进行短/断路检测,并及时进行修补。为了检测缺陷和避免驱动电路的浪费,在封盒工艺完成之后需进行全板显示检测。所谓全板显示检测就是把液晶盒通过导电胶带连接到装有周边电路的测试板上进行视频显示并测量显示器的显示性能参数和缺陷,此测试板实际上就是周边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板,其方框图见图6。

4. 结束语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缺陷检测正向高精度、高检测能力、高产量以及全自动检测方向发展,并且还利用RS-232C数据串行数字接口技术把缺陷测试板与激光修补仪进行匹配连接以使二者实现一体化。随着液晶显示器的缺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的成品率、生产效率必将得到不断提高,促使其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最终必将推动液晶显示产业的迅速发展。

摘要: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成品率,本文分析了几种缺陷检测的方法,对确定缺陷类型和精确位置有很大帮助。

篇4:正确的为液晶显示器设置分辨率

与CRT显示器不同,LCD显示器没有良好的分辨率适应性,所以每一台LCD显示器都会有一个属于它的固定分辨率,只有在使用这个分辨率的情况下,LCD显示器才能最清晰的显示出电脑输出的文字和画面,否则,所有的东西都会显示的很模糊。

很多朋友也正是因为不了解LCD显示器的这种特性,或者不清楚自己的显示器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分辨率,而错误的使用不正确的分辨率,长期看着这样模糊的画面,特别是文字,对于眼睛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其实,现在大多数的LCD显示器都遵守着一定的分辨率标准,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根据显示器的尺寸判断出显示器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分辨率,

早期的15寸和17寸4:3比例的LCD显示器,都是使用和我们以前使用的CRT显示器相同的标准XGA分辨率,也就是1024x768。

现在较新的17寸和19寸的LCD都是5:4比例的了,它们所使用的都是SXGA分辨率,尺寸是1280x1024。

至于宽屏的电脑显示器,屏幕比例也与我们家中的宽屏电视不同,并不是16:9的比例,而是16:10。

宽屏的LCD显示器基本都是19寸以上的尺寸,19寸的显示器通常使用的是WXGA+的分辨率,尺寸为1440x900,而20和22寸的分辨率是WSXGA+,尺寸为1680x1050。

只要按照这些参数对自己的显示器进行设置,就可以让你的显示器发挥出它应有的性能,显示出绚丽的画面来。

上面介绍的这些分辨率,都是针对台式机显示器的,笔记本由于其特殊性,很多显示器的分辨率都超出了通常的定义,大家最好还是参照电脑的使用手册来对分辨率进行设置。

★ 数码分辨率

★ 学会降低显示器辐射

★ 曲面屏幕显示器新方向论文

★ 调节情绪教案

★ 神经调节说课稿

★ 如何调节紧张的心理呢

★ 《激素调节》课堂教学反思

★ 怎样调节嫉妒心理呢

★ 神经系统的调节的过程

篇5:如何保养液晶显示器

1.避免屏幕内部烧坏

此前提到的长时间开着液晶显示器会减少其寿命。所以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在不使用的时候可采取下列措施: 1) 不使用的时候就关掉显示器; 2) 经常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改变屏幕上的显示内容; 3) 将显示屏的亮度减小到比较暗的水平;

2.保持环境的湿度

不要让任何具有湿气性质的东西进入LCD,如果湿气已经进入LCD了,就必须将LCD放置到较温暖而干燥的地方,以便让其中的水分和有机化物蒸发掉,再打开电源。对含有湿度的LCD加电,能够导致液晶电极腐蚀,进而造成永久性损坏。

3.避免不必要的振动

LCD可以算是最敏感的电气设备了,LCD中含有很多玻璃的和灵敏的电气元件,以至于屏幕十分的脆弱,要尽量避免强烈的冲击和振动,强烈的冲击极易导致LCD屏幕以及CFL单元的损坏,

注意不要对LCD显示表面施加压力,在屏幕前指指点点的坏习惯一定要纠正。

4.不要尝试拆卸LCD

有一个规则就是,永远也不要拆卸LCD。即使在关闭了很长时间以后,背景照明组件中的CFL换流器依旧可能带有大约1000V的高压,这种高压能够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所以永远也不要企图拆卸或者更改LCD显示屏,以免遭遇高压。未经许可的维修和变更会导致显示屏暂时甚至永久不能工作。如有故障建议还是拿到专业维修站进行修理。

5.平常最好是使用推荐的显示分辨率

篇6:如何设置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

一、选购时要注意的地方

1、寸数:

指荧幕对角线的长度,目前常见的LCD大多为15寸,是现时最多款式选择的尺寸。与传统的CRT显示器不同:LCD液晶显示屏所标示的尺寸却是实际的可视范围,如一般的15.1寸的LCD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范围是完完全全的15.1寸,而15寸的CRT显示器真正的可视范围可能只有14.1寸左右。

2、点距:

点距决定了图像是否清晰、细腻,点距的单位为mm,数字愈小表示显现的影像愈细腻。

3、耗电量:

液晶的耗电量约为CRT的一半,15寸的荧幕大约只有30-40W的耗电量。

4、光亮度:

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很重要,以cd/m2表示,单位数愈高,可调整的效果愈好,一般也比传统的CRT显示器为高。用户一般在它的调节菜单中就可以看出最大值是多少,一般来讲140cd/m2就足够了。不过你要注意了:有些厂商的参数标准和实际标准是有差距的,用户可以将现场的光线调亮,或者将液晶显示器的菜单打开,看一下其目前的亮度是多少,如果只在一半左右,那说明它还有很大的调节余地,即使放在光线比较亮的地方,图像显示也没有问题。

5、对比度:

LCD的对比度也很重要,比值愈高,对比愈强烈,色彩越鲜艳饱和,调整效果也会更细致,还会显现出立体感;对比度低,颜色显得贫瘠,影像也变得平板。现时最流行的对比度为300:1。至于检测方法与检测光亮度的方法差不多,我就不多说了。

6、最高分辨率:

15寸的液晶大多有1024x768的最高分辨率,质素较佳的可有1280x1024的分辨率。

7、讯号接口:

现今的LCD液晶显示器能够以数字形式工作,但是由于要有数字插头的显示卡支持才行,所以现时的接口还是以传统的D-Sub(15pinD型)接口为主。使用数字接口好处就是如果显示器与显示卡双方也使用数字接口的话,在传输的过程中,便不会有信号的流失,所以使用数字化接头的画质绝对比传统类比式的接头佳。同时,由于数字插头生产时所须使用的组件较少,所以可有助减低成本。但是如要使用新式的数字插头便需要购买设有该插头的显示卡,大大增加了整体的成本,因此厂商依然在设计时保留D-Sub插头,但当使用时可能会受干扰而使影像失真,

不过,目前数字接口的标准已经趋于统一,那就是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接口,新出品的LCD一都接供这种接口。

注:

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为以Intel为主的DigitalDisplayWorkingGroup(DDWG)研究所发明。由于此接口支持PanelLink技术,因此它的速度是DFP的两倍,同时也能输出高于1280x1024的解像度,及能与DFP接头兼容,是现在最流行的数字接口。

8、响应时间:

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指的是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单位为千分之一秒,数字愈小愈好,响应时间越小,播放动态影像时才清晰无残影,不会产生影像拖尾的现象。人眼对图像的反应时间在40ms之间,因此用户在选购液晶显示器时一定要选响应时间小于40ms。至于如何测试呢?用户可以通过上滚屏显示的网站来衡量它的响应时间如何;也可以通过播放具有快速动作的图像也可以看出,只要没有残影的现象就可以。不过目前,市面知名品牌的LCD显示器,响应时间均小于40ms。(注:快速讯号反应时间是指系统接收键盘或鼠标的指示后,经CPU计算处理,反应至显示器的时间。讯号反应时间对动画和鼠标移动非常重要,此现象一般而言,只发生在LCD液晶显示器上,CRT传统显示器则无此问题。)

9、可视角度:

指液晶从侧面看的清楚程度,因颜色精准考虑的问题。LCD的可视角度左右对称,而上下则不一定对称。一般情况是上下角度小于或等于左右角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可视角愈大愈好。若可视角为左右80,表示在始于屏幕法线80的位置时可以清晰地看见屏幕图像。用户在选购时可以通过站在不同角度观察来判断,当画面产生亮度变暗、颜色改变、内容模糊等现象时,说明已经超过了它的可视角度。家用的液晶显示器的可视度一般达到120度就已经足够。而目前一般液晶显示器的水平可视角度为120至140度,而新推出的LCD显示器可视角度达160度之高。

10、额外的特别功能:

(1)可旋转面板

如ViewSonic的perfectportraitTM技术,使用家可根据自己所需来把液晶面板作180度的旋转,如浏览网页时可方便观看整页,但如要使用此功能,用户则须安装其附有的程序才能使此功能激活。

(2)内置扬声器

市面上如NEC的LCD显示器已在底部设有多媒体的扬声器,此设计甚为适合办公室的用家,因为大多以文书处理为主,因此不需要太高功率的扬声器。

(3)设有USBHub:

其实市面上已有很多型号的LCD显示器在底座设有USBHub,能方便用家使用经常四处携带的装置。

(4)内置变压器:

上一篇:“两会”社区应急预案下一篇: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定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