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2024-07-25

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通用8篇)

篇1: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6、所谓实践,指的是()C.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实践

8、洛克说:“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A.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1、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D.反映论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唯物主义观点

14、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D .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

15、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D.主体的能动性

2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识客体含义的是()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3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第一体和第二性的关系

3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3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D.实践—认识—实践

33、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C.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34、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35、人们认识的起点是()C.感觉

36、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D.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37、认识的初级阶段是(D.感性认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3、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5、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规律是(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C.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

8、人的活动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规律性的制约,这种制约性表现在()A.人们的思想动机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规律制约人们思想实现的程度

9、“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的观点是(A.唯物史观

10、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生产劳动

11、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1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中的钥匙,因为劳动是(B.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13、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C.社会劳动

14、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15、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A、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

16、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前进的、上升的

17、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9、社会存在(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0、下列各项中,全面表述社会存在含义的是()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3、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D.生产方式

2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25、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生产方式

26、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7、地理环境要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必须通过(D.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28、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A.生物圈

29、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A.绿色植物

30、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C.有很大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3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

3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C.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4、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生产劳动

35、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36、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

37、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38、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3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0、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A.生产力

41、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42、生产方式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A.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43、生产力的含义是指()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44、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B.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45、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46、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者

47、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48、生产资料包括()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49、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B.生产工具系统

50、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5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B.根本标准

5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生产工具的状况

5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54、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主要是D.它在当代的物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55、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关键是()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56、生产关系是指()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57、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或起决定作用的内容)的关系是()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58、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59、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60、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是(B.奴隶社会

6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2、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B.经济原因引起的6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B.生产力的发展

64、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以()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

65、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66、上层建筑是指(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67、国家属于()B.上层建筑

6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69、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70、社会形态是()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7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7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7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74、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

75、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76、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77、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属于(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78、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79、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贯彻主要是通过(D.政治暴力的强制来维持

80、宗教是()D.统治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81、道德的特点在于()B.它是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82、艺术的特点是(B、用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通过美的感染力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63、资产阶级法律的根本原则是()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84、上层建筑是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B.国家政权 85、简单地说阶级的实质是()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86、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

87、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88、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89、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最主要成分是(B.军队 90、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B.国体

9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体是(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9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93、国家的消亡是指()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94、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9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B.直接动力

96、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97、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98、促使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D.建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 99、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00、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等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这说明(B.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 101、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0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8、人的本质在于()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9、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110、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D.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111、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112、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 113、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11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是()B.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115、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116、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17、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篇2: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陈圣涛安徽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一、《PLC原理及应用》内容简介

《PLC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通常在工科院校都会开设。我校主要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数控技术专业开设。课程内容: PLC的产生和发展方向,PLC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PLC指令系统和硬件组态,PLC系统设计方法、步骤及应用实例。

二、《PLC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

(1)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分析和调试的应用能力。

(2)PLC的程序设计能力,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3)高级维修电工岗位技能。

2、课程的难点

(1)电器控制系统实际操作的能力;

(2)实际机床线路故障分析、维修和改进的应用能力;

(3)综合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解决办法

作为《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基础,许多基本概念、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要在本课程中学习和完成。由于电器控制系统是一个整体,往往需要综合基础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熟练掌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尝试采用如下措施和途径解决学生学习的有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有:

(1)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实行一体化教学。

结合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环境、企业实例进行讲授,充分利用现有的组态软件和编程调试软件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与实验同步进行,结合实验室授课,作业与实验相结合,结合实例教学,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以“跟踪新技术、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适合高职生特点,循序渐进,有点有面,重点突出,不断更新。

(2)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实践环节。

本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课程组通过多年来不断修改和完善其实践环节内容,根据毕业生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结构制定实践教学标准,由此制定出本专业毕业生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系列实践环节。利用实践教学课件和各类技能题库进行指导和演示,安排合理的阶段性实验实习环节,突出与技能考证知识的测试和运用,技能训练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技术中心,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产

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教学方法:

1、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1)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对每个知识点讲解,通过学生能力测试库完成理解和掌握。

(2)教师通过习题库,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难点与关键知识,解答疑难问题。

(3)建立学生创业平台,开放实习实训室,与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与技能要求相结合:

(1)教学内容上,通过技能题库,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2)通过教材建设和岗位技能调研,建立课件教学平台,教学中及时反映岗位知识点。

3、课程实习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统一:

(1)教学上,实施阶段性实训模式,针对技能要求,完成一阶段教学,每次安排2-4节课的技能题培训,以达到掌握技能要求。

(2)根据教师的安排,组织学生讨论课程内容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满足学生技能培训中的实际问题。

(3)在课程实习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多元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评价上,本课程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仅仅考察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考察的内容不仅有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实验中表现出的合作精神、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考试方式分为三部分:一是卷面考试;二是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技能、学习态度、实验室常识等的掌握和实验报告等方面。三是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但注重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了学生素质了培养,使学生在平时学习、实验、实训当中,就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教学手段: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1)课程多数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

(2)教学中采用试题库、习题库和技能测试库全程进行教学,将教学过程形象化,具体化。

(3)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网上知识沟通、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还可利用资源共享功能,使用PLC的编程软件及仿真软件等资源的应用。

2、采用实物教具和模型教具,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尤其是电器元件的感性认识。

3、采用现场教学。

篇3: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传授知识, 学生主要依靠课堂听课吸收知识。因此, 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和讲授方法的好坏就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恰当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 按不同方式表达、组织和安排, 可能产生不同教学效果。在现代化教育模式下, 教学既能通过课堂去完成, 也可利用网络通过教学软件由学生自学来完成[2]。在没有教师面对面讲授的情况下, 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与组织安排是否合理是非常重要的。为此, 本文将讨论如何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开发一个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 又便于学生自学的教学软件的方法。

一、知识的表达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进行知识的传授, 也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图形符号的阅读进行学习, 实现知识的传授。因此, 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等是知识表达的基本方式。在CAI软件开发过程中, 应恰当合理地使用不同的知识表达方式,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表达的效果。在多媒体机械原理CAI课件的开发中主要应用以下五种知识表达方法。

1. 文字

文字是表达知识, 讲清事物本质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也是最传统的方法。即使在各种媒体被广泛应用的今天, 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各种印刷的文字教材仍然是表达知识、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

2. 静态图片

静态图是讲清许多原理性知识的重要手段, 如要讲清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在进行文字叙述的同时再配以如图1所示的简图, 说明连架杆AB能通过AB1和AB2位置后就能成为整周转动的“曲柄”, 其效果要大大高于纯文字的叙述。

3. 运动仿真图

运动仿真图是机构学教学软件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知识的手段, 其有利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能让图1所示的四杆机构运动起来, 让学习者亲眼观察到该机构中的A B杆转过整周而成为曲柄的过程, 就从感性上先承认AB杆必通过AB1和AB2两个极限位置才能成为曲柄, 为进一步的理论推导, 确定各杆长必须满足的条件创造了条件。为此, 我们开发了各类机构的运动仿真图, 如图2所示为具有急回运动特性的导杆机构运动仿真图, 图3所示为槽轮机构的运动仿真图等。

4. 实物录像与原理图的对照

有时, 仅有原理性的运动仿真图还不足以让学习者认识实际事物的全貌, 如果能将运动仿真图与实物录像进行对照效果会更好。如图4所示, 把蒸汽机车的行走驱动机构的实物录像与机构的运动仿真图相对照, 既给学习者以新鲜感, 激励其学习兴趣, 又给教师讲清原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5. 反转法的运用

在机械原理教学中, 在研究机构各构件间的运动关系时, 经常用到“反转法”, 如进行凸轮轮廓的设计。运用“反转法”的仿真图讲清基本概念, 要比单纯文字叙述和静态图容易得多, 如图5所示为用齿条反转包络形成齿廓的动画及图6所示为用反转法形成凸轮轮廓的动画。

知识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种, 不再一一罗列。

二、CAI课件应具备的特征

一个既可用于课堂教学, 又可用于自学的CAI课件应具备如下的特征。

1. 表达形式的一致性与灵活性

一套软件的基本表达形式要一致, 而具体内容的表达上要具有灵活性。如我们开发的多媒体机械原理CAI课件以节为单元进行内容编排, 通过下拉菜单完成各章及节间的切换, 各种动态图的启动 (激活) 方法相同, 而在具体内容的表达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如图7所示, 在讲述铰链四杆机构中运动副扩大时, 将铰链四杆机构与动态运动简图对照,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知识表达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人们认识事物要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因此, 开发一个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可用于自学的CAI课件就应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注意知识表达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而且在表达形式和结构安排上要做到简明易懂, 具有可读性的特点。

3. 重点突出与难点分散

在C A I课件的开发过程中, 具体内容的安排要做到重点突出, 如在讲述凸轮轮廓设计时, 要讲清“反转法”设计原理, 如图6所示, 至于具体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从略。对于基本理论或知识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 要尽量用各种媒体的不同表现手段把难点分散, 如偏心轮机构不是讲授的重点理论, 但这是一个难点, 为此, 我们专门开发了如图7所示的运动副扩大过程的动画, 以帮助学生的理解。

4. 逻辑思维发展的连续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 教学软件在帮助人们开发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图8所示, 从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过程的动态图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决以下几方面知识: (1) 啮合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2) 啮合线是直线; (3) 重合度大于1等一系列概念和知识, 在知道重合度大于1之后, 还可以进一步向前延伸发展并提出问题:重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以上这一系列问题的不断解决, 推动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说明思维发展的连续性。

三、结束语

根据机械原理课程研究问题的性质与特点, 提出了知识表达的5种形式和CAI课件应具备的4个基本特征。按照所提出的知识表达的方法及CAI课件的特征, 开发出了多媒体机械原理C A I课件, 该软件于2008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发行, 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

参考文献

[1]彭才洪, 袁磊.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52 (6) :50-52

篇4: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摘要: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并未得到充分培养和体现,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和“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双师”队伍建设则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模式;改革;实践

一、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我们发现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就是寻找学校和企业的结合点,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工作过程”平台,进而开发出合理的“学习设计过程”。在PLC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这一主线,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1,开展校企合作就要把企业建在学校中

2005年,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斯达迪教学仪器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最后由校方出场地、企业出技术和设备,在学校建立了8条PLC教学设备生产线。

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企业经常让学生参与生产,优秀的学生还可以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开发产品,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工作过程”。企业技术人员也经常参与PLC课程建设,并且根据生产任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学习过程”,与骨干教师一起开发课程标准、编写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开发学生工作任务书或工单、开展理实一体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践学习环境和基础,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学校这几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从PLC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受益,每年还没毕业就和各大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供不应求。这充分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显著优越性。

2开展校企合作就要寻求行业依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准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在选择技术性人才的过程中很看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工学结合”模式中,我们始终把握这一点,积极寻求行业依托,寻求能为并且愿意为学生提供“工作过程”这一平台的行业内著名大企业进行合作,进而开发出合理的学生“学习过程”,为学生生产实习、提高动手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自2005年起,学校先后与许继集团、郑州思达高科有限公司、安阳钢铁集团等大企业以及行业内的大电厂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且与各企业的技术骨干一起开发出了本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上线实习模式。上线实习模式是指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后,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接受管理,直接对口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完全进入生产“实战演练”。这一做法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工作过程”平台,让学生在若干个完整的子任务工作情境中熟悉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职业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二、建立综合型PEG网络实验室,开展“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的含义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工控仿真、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融合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并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和规范化评价的一种模式。

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正是基于“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于2005年建立了能有效消除传统模式弊端的综合型PLC网络实验室。它集PLC实验装置、编程软件、仿真软件、通信模块、MCGS工控组态软件、模拟控制实验板、投影设备等于一体。

该实验室在实验实训中与传统实验台实验模式比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

1能开展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通过一台PLC实验装置向所有学生讲解实验内容,由于实验台周围空间小,站在外围的学生看不清教师的操作过程,听不清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而此网络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实验室,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教师机中装有PLC仿真软件和编程软件,教师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图文并茂,有很强的真实性,学生在各自的实验台上就能明白实验内容、看清操作过程、弄懂实验目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能开展局域网实验教学

把实验装置配备的电脑构成一个局域网,教师机与学生机间可实现以下五种强大功能。

共享功能:教师机易与学生机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监视功能:教师机能对学生实验进行随机监视,检查学生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是否正确,并动态显示学生机运行状态。

仿真功能:可以模拟工业生产现场进行仿真训练,提高实验的真实性。

报警功能:学生机在实验中出现故障时,能自动报警。

自动考核功能:教师机中有试题库和自动考核系统,学生登录后,教师机即可自动出题、自动阅卷、自动处理有关信息,然后网上登录成绩。

3能开展PLC网络实验教学

I:N通信网络中的16台PLC学生机可以共享教师机中的资源和数据,教师机可以监视学生机共享数据的数字状态;N:N通信网络中每8台PLC学生机可以实现资源和数据的共享。每台PLC学生机可以监视其他学生机的数字状态。这样就提高了实验中自动数据交换的效率,缩短了学生实验的时间,提高了学生实验的宽度和广度。

4能开展组态棒图仿真教学

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在MCGS通用版组态环境下,任何实验都可以编辑出形象直观、动感强、教学效果好的组态棒图,并进行实验动态跟踪教学。

此实验室建成后,能有效开展“一体化”实验教学,弥补传统实验室的很多不足,提高实验的真实程度,改善实验效果,使学生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目标。

三、大力提高教师能力,培养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实训模式改革的关键和执行者。一所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1,依托校企合作,组织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学习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

自2005年起,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组织专职教师分期分批到各个校企合作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职业培训,使教师了解新情况、新信息,掌握新技能。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对新聘教师,学校则在他们上岗前送他们到相关企业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

2,拓宽师资来源渠道,组建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双师”教师队伍结构

积极将企业中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引入学校,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积极聘任科研、企事业单位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对他们开展教学能力培训,使他们具备教学能力。

3,培育学科名师,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促进师资团队的建设

篇5:《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要

泰勒并不试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具体的答案是因学校性质和教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他只是想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这本身就构成了考察课程和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的一个最大贡献,就是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指出了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与结果评价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泰勒原理批评最多的,是不满它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但有趣的

是,尽管一些学者批评泰勒原理,而他们提出的大多数建议事实上却又在遵循泰勒的模式,甚至完全不赞同泰勒原理的学者也是这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泰勒原理确实成了课程领域里的一个范式。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

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评论中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因此,有人把这本书看做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看做自#$*+年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之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虽然影响巨大,但毕竟是半个世纪前的产物。我们从泰勒对“教育”“行为目标”“学生”和“学习经验”等所下的定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美国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说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读者阅读时当可明鉴。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广大中小学教师阅读此书自会受益匪浅。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指导课程编制者所有活动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

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研究;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教育目标选定以后,最好是用一种最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方式来陈述这些目标。例如,用“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鉴赏力”“形成社会态度”“形成广泛的兴趣”这种形式陈述的目标,确实指出了希望通过教育在学生身上引起哪些变化,然而根据已知的训练迁移的结果来看,为达到如此高度概括化的目标而进行的努力,是不大可能富有成效的。仅仅论及“发展批判性思维”,不提及从事批判性思维所需要的内容和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这是不恰当的。仅仅把“形成广泛的兴趣”作为目标,而不具体指出唤起和刺激这些兴趣的各个方面,这说明目标的阐述不够清晰。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形式是,明确具体地指出这种行为的内容或将要应用这类行为的生活领域。通过尽可能清晰地界说那些预期的教育结果,课程编制者对选择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和决定采取何种教学程序,便有了一套最有效的准则。事实上,也就是对实施课程设计的所有后继步骤有了一套最有效的准则。

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

教育目标确定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决定提供哪些特定的教育经验。因为只有通过这些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能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必然作出反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坐在同一个班上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经验。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是一个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构建获得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等。我们可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设计学习经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制定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相反,这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任何单一的学习经验都不可能对学习者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思维方式、基本习惯、起主要作用的概念和态度以及持久的兴趣等方面的改变,都是缓慢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教育经验是以一种滴水穿石的方式产生效用的。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因为,如何组织教育经验,将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效率,影响主要的教育变化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程度。在编制一组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三项主要的准则。它们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例如:在社会学科中,如果认为培养学生阅读社会学科方面的材料的技能是个重要目标,那么在课程安排上,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反复地、连续地练习这些技能,从而掌握这些技能。顺序性则强调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而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以便于学生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这三个准则是构建一种组织学习经验的有效框架的基本指导准则。在为课程组织拟订方案时,需要确

定用来作为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例如,在数学领域,组织的要素经常是概念和定理。各种要素犹如供编织用的线,而教学则是经过仔细编织的织物。把学习经验组织起来,以实现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不仅需要确定主要课程要素,而且还必须确定把这些线索编织在一起的组织原则。比如,学校课程中最常见的组织原则之一,是以年代顺序为线索。由于可行的组织原则很多,因此,在研制任何特定课程时,要考察各种可行的组织原则,并作出尝试性的决定,然后再根据实际尝试加以检验,以便了解这些原则在编制一种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课程时,究竟令人满意到怎样的程度。

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同时,评价过程总是包含着鉴别计划的长处和短处。这有助于检核已组织和已编制的教学计划的基本假设的效度;同时也检核了特定的手段―――也就是教师和用于实施教学计划的其他条件―――的有效性。评价的结果能

篇6: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以下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泰勒认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都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学校应力求达到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教学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该书主要是提出了研究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并不试图解答,因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而言,答案都将是不同的。本书虽没有回答问题,却阐明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步骤,由此构成的一种基本原理,以考察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评论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因此,学界往往把此书看作“达到了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二十世纪初,泰勒提出了 “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作出反应,把它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竞相仿效,并把 这种“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校管理,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把企业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学科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些观点也深深影响了泰勒,结合课程实践活动,形成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围绕着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围绕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目标。泰勒认为制订目标最重要的是选择,需要认真考虑来自学生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以选择大量适当的目标,再通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进行筛选或过滤。当目标确定后,需要一种最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形式是每一个教育目 标都包括“行为”和“内容”两方面,以明确指出教育的职责。

2、选择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而是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的任务则是通过构建情境来控制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泰勒认为,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使它们起相互强化的作用,并提出了三项主要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整合性(intergration)

其中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课程要素;顺序性强调每一后续经验要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性是指协调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4.评价结果。泰勒认为,以上过程中已经具有了中介或初期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较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走向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凡是能获得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是合适的评价方法。

#p#分页标题#e#

1、泰勒的突出贡献无疑在于他创造性地以 “教育目标”为核心,构建了课程与教学原理的体系。但是,由于泰勒课程编制过程的直线性性质,使得课程目标与实施和评价方法脱离开来,因为评价涉及的仅仅是成功与否,而不涉及目标的适应性问题。而且目标是预先精心设计选择的,它往往被提升而超越于或外在于教育过程本身。由于学校课程过分局限于现代主义课程观,以致曲解了目标设定、意义构建和有目的规划:一是假设个体发展规划技能是通过被动地接受或模仿他人的计划,而忽略了主体积极参与规划过程来接受和发现知识的建构意义;二是假设建立于秩序稳定基础上的宇宙观,忽略了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编写课程大纲或课程规划时应采用一种一般的、宽泛的,多少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方式,来构建一种无限地受到情境影响的,因此对意外的变化具有高度反应性的方式。其中转化这一概念是课程的核心,即转化课程材料、过程、思想和参与者,这意味着鼓励、要求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发展他们自己的课程。

2、对于泰勒原理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泰勒原理体现了一种外在的控制观,即把教师的控制作为扭转局面的外在强加力,由此确定了教师的外在权威角色。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控制和权威是内在养成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权威和控制的概念是必要的,教师的角色应由他人价值的强加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 席”,其作用也得以重新构建: 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与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程序、方法论和价值的问题,不再以脱离实际生活的抽象来界定,而成为涉及学生、教师和地方规范与传统的地方决策。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保持对权威的怀疑,与教师共同探究,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建议的涵义,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各自内在的理解。与教师外在控制和权威角色相联系的是知识的旁观者理论,即现实是外在于我们、需要用某些方法予以发现的。泰勒理论模式强调陈述目标和经验的精确性,以及对这些目标和经验进行评价的、设计的精确性,都体现了对这种观点的认同。在形而上的水平上,这种观念的基本假设是观察和思想的精确性是进入外在于我们个人经验而被视为“真正知识”领域的敲门砖。泰勒用秒表精确地计算施米特操作的步骤和他完成每个任务的时间,强调教师通过要求学生“注意”、“仔细听”、“认真观察”以达到精确性,这种理论基础就是假设学生与知识之间是旁观者,知识被假定在那里,而学生则是准备按照传递的方式接受知识的人。这种观点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者的强烈批判。他们认为,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支持的是一种逻辑的、分析的、科学的思想方式,在课堂则是追求一种分析的、说明的教学方式以获得精确性,但另外一种互为补充的方式——隐喻的、描述的、存在主义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话和构建的基础。作为教师,需要把这种相互作用引入到课程建构中。

3、在课程评价上,后现代主义者并不对课程评价表现出关注。

在他们看来,评价总是与等级相联系的。而从本质上说,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化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核心的作用,但并不是排外的评价者。评价是共同进行的,是作为“做一批评一做一批评”这一循环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篇7:《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而作者泰勒更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凝聚了泰勒的心血。在20世纪二十年代,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大萧条所引起的失业问题让劳动市场上的中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加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对美国教育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八年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八年研究”对泰勒影响很大,也正是在这场实践中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形成,并运用于指导实践中去。

据泰勒的回忆,这本书最初是诞生于“八年研究”一次午餐的餐巾纸上。当然,这并不会消减这本书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本书不仅推进了美国教育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课程编制。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中国教育,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二:解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研究的:

(一):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确定目标)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确定目标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绝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来源,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泰勒认为主要应当分析的三种来源包括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其中,尤以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最为重要,包括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这里的“需要”指的是对照学生现状与公认的常模后发现的差异,是教育者期待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给学生行为带来的改变。

其次,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来源所得出的教育目标必定数量繁多,甚至还有可能在内部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两道筛子来筛选。学校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过滤将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对学习心理学的关注则考量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有高度准确性、适切性的目标。

最后,还要用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来陈述一系列的目标。泰勒在书中分析了已有的几种目标陈述的形式和分别存在的弊端,由于一个阐述清晰的目标具有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维度,泰勒着重介绍、推荐了利用二维表格进行目标表述的方法。泰勒认为,二维表格能直观清晰地呈现目标的行为和内容,有助于开展课程编制和教学实施的后续工作。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首先,“学习经验”的含义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有五条一般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

2、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

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数量众多,特征不一,但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主要特征上,即学习经验是否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等。我们可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 标。因此,设计学习经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制定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相反,这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经验):

泰勒认为有效地组织教育经验要考虑这样五个因素:

一、组织的准则,有三个: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连续性是指一遥又一遍的讲述这个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识记。连续性被认为是有效的纵向组织的一个主要因素。

顺序性与连续性有关, 但又超越连续性。顺序性强调: 重要的是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这些经验的组织应该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 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

二、组织的要素:

在为课程组织拟订方案时,需要确定用来作为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例如,在数学领域,组织的要素经常是概念和定理。各种要素犹如供编织用的线,而教学则是经过仔细编织的织物。

三、组织的原则:

把学习经验组织起来,以实现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不仅需要确定主要课程要素,而且还必须确定把这些线索编织在一起的组织原则。比如,学校课程中最常见的组织原则之一,是以年代顺序为线索。

由于可行的组织原则很多,因此,在研制任何特定课程时,要考察各种可行的组织原则,并作出尝试性的决定,然后再根据实际尝试加以检验,以便了解这些原则在编制一种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课程时,究竟令人满意到怎样的程度。

四、组织的结构:

五、设计组织单元的过程:设计课程经验的组织包括很多预先的计划,同时包括在工作进展期间做出的许多计划,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所使用的各种学习经验中获得最大的积累效应。

(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结果)

泰勒认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评价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起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

泰勒提出教育评估应该进行至少两次评估:一次是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 另一次是在后期进行, 从而测量在这个期间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育目标的概念, 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要确定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情境;第三步是设计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评估的方法有纸笔测验、交谈、问卷、观察、抽样、记录等。对于评估结果, 泰勒认为, 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 而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目前状况, 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泰勒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结论,但是泰勒并不是给大家现成的答案,毕竟这没有一个永恒正确而且唯一的答案,更多时候这需要考虑到课程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境。泰勒如同一个手提明灯的智者为我们指引着通向课程编制道路的方向。

三:泰勒的反思和发展:

(一)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动性

强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能动、有目的性的人,在当时的美国,大量课程研究项目,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来确定目标的,因而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泰勒在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完成了选择学习经验的10条原则,(二)泰勒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

泰勒指出,以往的教育和课程理论,往往只重视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研究和利用。他提出“学习发生在哪里”的问题,并且认为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中,也发生在家庭、社会中。学生不是只能在学校中学到东西,在其他媒体中也同样能够学到。

他认为学生在校外建设性地参与学习的机会太少了,而培养学生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使他们学的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个人。学校提供一些重要的教育经验,给予学生以指导。

根据当时的现状,泰勒呼吁重建教育环境,提出了以下观点:

①: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更加集中关注学生所学内容的价值,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资源。

②:加强校外课程,学校领导尤其是课程论专家,要和社区领导重建社区教育系统,让公众意识到校外学习同样重要。

③:帮助学生应付校外环境,让学生了解电视媒介的价值,培养相关的技能、态度和兴趣和习惯至关重要。

(三)关于教育目标一般化和具体化的程度问题

泰勒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晰的,而不一定要是具体的。教育目标涉及两个方面:行为和内容。行为方式应该是一般的,而内容则是具体的。

在确定目标时,建议采用施瓦布提出的“集体审议的程序”,即要考虑到教师、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等专家提供的建议和判断,以此作为目标的基础。

四:个人总结和感想:

针对泰勒教育目标的制定,我明白了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域差异而异,应该实事求是,不能过于僵化,“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教育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不要讲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不要逼他们学习,应该像泰勒所说的一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是有思想,有积极能动性的人,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过于功利化,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一动不动,全盘接受老师给的知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事实践活动,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得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够自主的学习。与此同时,课外学习也至关重要,课外学习不是指现在学生都参加的周末培训班,而是在生活中学习培养相关的技能、态度、兴趣和习惯,比如从电视、电脑、等媒体中,能够有所收获,泰勒认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服务于社会和他人,如果说校内学习只是让学生单纯的学会了纸上知识,那这些时间岂不是都浪费了?

篇8:plc基本原理课程课件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用于现代工业控制领域的实用型人才, 《PLC原理及应用》也因此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工科类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薄弱, 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 使得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加。如何在高职院校教好这门课程?在此笔者根据几年来对本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谈谈对《PLC原理及应用》教学的一些体会。

1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 在学习《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之前应具备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逻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电气控制、闭环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 如因专业不同所致的课程开设时间先后不同和教学内容详略取舍不同, 学生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差异等, 致使本课程学生学习基础不一, 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都较差, 从而使得部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难度很大。因此, 无论是进行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 教师都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适度回避学生基础薄弱这一现实, 集中搞好PLC实践性教学, 突出本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特点。授课中淡化本课程与先修课程联系紧密的一些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 如一些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 而对凡是涉及到与PLC实践性教学密切相关的先修课程及实际应用中的教学内容, 如低压电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等, 教师则应特别重视。应在授课前先给学生做好复习, 并结合各种开关量控制系统的实例,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将电气控制原理图转化为PLC梯形图的程序设计方法, 掌握有关PLC外围电路设计知识以及安装接线等方面的操作技能, 最终能够根据工业现场的控制要求, 设计PLC控制系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时机, 结合教材特点, 把学生感兴趣的新的东西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第一次上该课时, 教师除了介绍PLC的一般知识外, 应特别强调PLC的显著优点及广泛应用, 并列举一些简单的应用实例, 而这些实例就来自大家身边的生活和生产, 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有用, 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地产生,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随之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经常穿插引用一些控制实例,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从开始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逐渐地由学生提出问题、自行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PLC知识的兴趣,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教师常常感到在规定的学时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 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 最适宜采用双边互动式教学、场景式教学等方法。为了有效地实施这些教学法,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把教材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课堂上动态的教学信息, 并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创造出一个可以实现双边互动式教学的环境和气氛。为此, 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并正在研制“PLC仿真教学系统”。PLC仿真教学系统的在线运行方式, 将教学系统与实际被控部件连接, 由硬件实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这时除了是在课堂上, 其它则与实际生产现场的真实情况一样, 即利用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硬件、软件去产生一种真实场景的仿真, 学生们可以通过与仿真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接近于真实场景的感觉, 其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如果仿真运行结果正常, 便可进行控制类型的归纳 (如: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字脉冲控制及实时控制等) , 若仿真运行结果异常, 则返回前面修改程序, 再调试运行。这样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PLC的控制方法与编程,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因此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结合实例、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共同讨论、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 有效地开展双边互动式教学, 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同时学生也可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 开动脑筋,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双边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精心组织教案, 突出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 用于教学的PLC教材, 一般结构严谨, 教师实施教学时, 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开展教学。因此, 授课教师首先应深入工矿企业, 了解PLC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对PLC技术人才的需求, 再根据实际需求, 参考多本教材, 并结合学校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广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编写出能够体现高职院校《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目标的教案和实训指导书。在授课计划上优先保证以下教学内容的课时:PLC原理和编程软件;基本逻辑指令及应用;编程软件的使用和编程方法;典型单元程序及综合应用设计。笔者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PLC原理及应用》课时安排见表1:

教师还应通过多种途径精选PLC的应用实例, 介绍这些应用实例的生产目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 用PLC控制线路、所用的基本指令、编程方法、调试应用等。注重基础, 强化共性:以一种型号PLC为主线, 重点学习有关PLC共性的内容, 如工作原理、指令、编程原理等。通过典型案例, 如小车运料控制、流水作业线自动监测控制、彩灯控制等, 实施案例教学法, 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入项目教学法, 让学生运用PLC技术对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实用控制系统, 如机械手、电梯控制、城市照明、大型发动机组控制等进行编程、接线和仿真调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4 改进实践教学, 加强能力培养

据调查发现, 许多高职院校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中, 一般都是采用提供硬件设备的厂家所编写的实践指导书来进行教学的, 其中的实验实训几乎都是“简单验证式”, 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依葫芦画瓢”提供了方便, 学生在实验实训时只需要进行程序输入、线路连接等简单操作即可顺利完成, 这种实验实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与PLC技术应用密切配合的实验实训教学, 教师应根据工矿企业对PLC技术人才的需求, 结合学校实际设备情况, 针对高职院校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 在如何引导广大学生在实验实训中既动手又动脑上多下功夫。除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做完基本的实验实训项目外, 还要安排一定量的选修实验项目和研究性课题, 让广大学生自主选择, 自己改编或设计一些简单控制程序, 促使学生独立地分析在实验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师现场指导, 师生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大型的PLC实训项目, 还可采取分工合作的教学形式, 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 由教师明确各小组在实训中的任务和目标, 从而培养广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和合作能力。教师只有指导学生运用PLC编程方法亲自编程操作, 使其在实验实训中既动手又动脑, 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PLC应用能力, 以适应现代社会岗位要求, 最终实现该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具有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 因为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往往是很复杂的, 其中可能包括机、电、液、气等内容, 还会因行业不同控制要求也有所不同。故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还应把机械、电工、电子、液压、气动和计算机等知识与PLC技术有机地联系起来, 适当扩大实习实训课时比重, 逐步加大学校相关设备的投入, 建立较为完备的PLC技术仿真实训室, 从而为“PLC仿真项目开发”的实训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5 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 在《PLC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中, 教师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组织教案、加强学生对PLC应用能力的培养, 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PLC仿真教学系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PLC仿真项目方面的实训, 让学生亲自编程、实际接线和仿真调试, 并对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职业能力,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胜任工作。

摘要:介绍了在电气自动化专业《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并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精心组织教案、突出教学重点、改进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PLC,互动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祝红芳.PLC及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闫丽华.PL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职教论坛, 2004, (6) :62.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验收监理实施细则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房子变了》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