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水墨诗心

2024-09-02

湘版小学美术水墨诗心(共3篇)

篇1:湘版小学美术水墨诗心

水墨诗心美术课件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从欣赏名家作品开始,通过三幅名画家作品,获得感受和方法。在赏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把握画面的气氛、选取景物的表现意义、表现手法。为画作命题或找出相应诗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尝试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建立在诗句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画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文学知识,感受分析中国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使学生能够用水墨画小品进行诗意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体会中国传统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与镜圆满结合的艺术 意境。

难点:通过欣赏体会搞清楚中国传统绘画诗画一体的意境表现方法,并能用简短 的文字表述对画作意境的理解及尝试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示范(名诗中取景绘画)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

2、猜一猜,老师画的这幅画来自于我们熟悉的那句古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引出诗情画意:从我的画中同学们读出了诗句,而我也正是从句诗中看到这幅画,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的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意境。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水墨诗心》,诗心何解,诗人作诗之心。

4、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绘画中,诱导学生发现他们熟悉的诗句。从而引出中国传统绘画意境表现的重要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而揭题

二、欣赏

1、PPT出示《秋风吹下红雨来》

A 、大家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画了些什么?

B 、如果你是这位骑在牛上的牧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C、揭示作品名称:从作品名称上画家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

李可染用什么来表现“风”和“雨”?

D 、画家用什么笔法来表现这茂盛的树林、如雨般的落叶?(中锋、侧锋表现树干,点画法表现落叶)

E 、在墨色上你又有什么发现?(浓淡不同,表现近实远虚,干湿变化来表现树木的纹理)

F、师生共同尝试利用浓淡干湿不同的笔法表现树枝

小结:大家说的太妙了,我们中国画就是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寓意”之法来表现画面。

2、讲故事——齐白石与老舍的故事

A、 PPT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如果是你来画你会如何来表现画面?

出示作品

B、提问: 画面没有蛙,何来蛙声?

小结:诗和画都妙在一个“出”字,山涧泉水自远处而来,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的游动,这自然让人联想到蛙和蛙声,可谓意在画外。

3、再来看看这幅《梅花月影图轴》

A、其实对于这幅画我有一个小疑问,梅花、月影,可是我并没找到月,大家能帮我找找吗?

B、为什么在哪儿?(墨色浓淡,表现的光影体现月的位置)

小结:月色轻柔,梅枝交错,环绕着明月,疏影横斜,虚实相生,一种婉约的朦胧之美。

4、回过头来看看,前两幅画有表现墨色浓淡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画面主体形象、款识明确表达主题,并围绕主题拓展想象,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再通过感受用笔、用墨的方法体会中国画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寓意”“意在画外”“ 虚实相生”等表现画面的.手法。

三、尝试

1、出示《小篷船》《春水归舟》可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小结:《小篷船》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表现了杨柳江岸的和煦春风,绿水行舟的安详景象,《春水归舟》以浓重的破彩渲染了浓浓春意。

2、PPT诗画小游戏

A、根据画面猜诗句(介绍款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根据诗句想象绘画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春景画作的对比,启发学生体会多种表现手法,为开启学生想象提供路径。小游戏利拓展学生思维,放松气氛,又观摩了名家作品,激发尝试创作的欲望。

四、学生习作

师:除了老师提供的这些诗句,同学们还有自己喜欢的诗句吗?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吗?

学生练习,教师巡辅

【设计意图】以诗为题作画,利用所学方法,尝试诗意画的创作。

五、评价小结

1、个别学生展评

生展示

生评价:构图很好,注意整洁

2、小组集体展评

3、教师小结:我们在课后还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欣赏、绘制其它的作品。

篇2:湘版小学美术水墨诗心

在中国画中,诗画往往相辅相成。画家或依照诗歌作画,用画的形象体现诗的韵味,或者画上题诗,在诗意与画意相得益彰;或画透诗味;不题诗却自有诗意洋溢画面。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变现的这种意境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针对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跟节课的教学过程设定为欣赏导入——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几个环节。通过欣赏画家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导入今天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画有整体的`感知,分析学生作品时,我给出具体的讨论方向,请学生根据画题款识、画面主体形象明确作品表达的主题;围绕作品表现的主题拓展想象;依据画面景物的安排以及细节处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再结合作品《秋风吹下红雨来》,出自清初画僧石涛的诗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营造了“风吹”和“红雨”的秋色。画家用什么来表现“风”和“雨”?秋色中的牧童是怎样的心情呢?进而深入到笔墨、构图等环节引导学生赏析,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一幅作品中获得方法,在另一幅画中能够运用,使教材在有限的课时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课我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理解字里行间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

篇3:上“活”小学美术水墨课

一、导入“活”———设境怡情, 引花来

1. 媒体播放视频导入:《春暖花开》

同学们, 来一个深深的呼吸,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花香袭人, 心旷神怡, 烦忧皆忘……)

那是谁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花

2. 花是美的使者, 是幸福的代言人!看,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对花的依恋。

(1) 边欣赏边留意, 你认出了哪些花, 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 同学们, 与花结友会令你气若芬芳。今天, 大家携花而来, 让我们相互之间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花儿吧! (介绍自己带来的花)

颜色:你能否从颜料找到与之相应的颜色, 拿出来比一比, 让大家看一看。

形状:用手摸一摸, 再用线条简单地比画一下花 (叶) 的形态。

寓意:闻一闻, 感受一下, 在生活中它代表着人们怎样的情感?

(3) 动态展示各式花儿。

正如大家所言, 每种花儿都具有自己的秉性, 每次开放都展示着独特的美感, 每片花瓣都闪耀着生命的精彩: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玫瑰……

此时, 笔者已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美”字来形容它们, 不如就把它们称之为娇艳的花。 (出示完整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 直切入境, 引导学生活脱脱地亲身感受, 置身于花的萦绕, 入情入境。携花而来, 相互介绍自己喜爱的花儿, 一方面巩固对花的认识:度色、析形、会意, 另一方面为绘画花铺阶设垫。

二、练习“活”——挥笔渲意, 绘花艳

一阵花雨过后, 瞧!小荷才露尖尖角, (媒体演示) 老师尤其喜欢它的清雅艳丽, 谁愿意来和老师合作把它绘于水墨之中?

1. 小试牛刀:

(1) 谁愿意先来一试你的笔墨? (请学生画一朵荷花, 教师点评作画步骤)

(2) 老师要用另外一种方法, 再画一朵荷花与它相衬。 (老师用另一种方法另画一朵荷花, 边画边讲解如何用笔、用色、用墨)

2. 小结:

其实, 刚才我们所用的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就是国画创作中最典型的勾染法与没骨法。 (视频演示两种画法, 明确并巩固两种方法的不同要点)

勾染法:先用笔头蘸颜色中锋勾勒出花的轮廓, 然后加水侧锋晕染。

没骨法:直接蘸色或用墨用侧峰进行绘画, 等墨稍干后再在上面勾叶茎, 点花蕊。

3. 完善画面:根据整个画面效果的需要, 教师再适当添画茎、叶等。

4. 作业点评 (课件展示) :

这些写意作品给花儿的娇艳阐释了新含义, 同时也召唤着我们的艺术灵感。刚才我们一起画了老师喜欢的荷花, 现在是否也想画出你自己喜欢的花儿呢? (提示可以画自己带来的花, 也可以画其他自己喜欢的花)

5. 学生作画。

要求:

(1) 选择自己喜欢的花, 用彩墨技法大胆表现;

(2) 构图大方、饱满;

(3) 注意墨色的变化。 (教师巡视指导)

预计问题:对整朵花造型的把握, 鼓励画出颜色的变化, 灵活用好勾染与没骨两种方法, 整体画面构画的合理等。

设计意图:用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对本课重点勾染法与没骨法的学习, 追求在实际的互动切磋中有效掌握。活用媒体的辅助功能, 分层演示, 拓宽积累, 能更直观具体地达到教学效果, 从而灵活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评价“活”———赏析互动, 续花美

(背景音乐:《春暖花开》)

1. 走走看看, 把自己的花束送给最喜欢的“画手”。

2. 赏赏析析, 展示大家的作品, 一起来欣赏分析, 颁发不同的奖励:

谁的花儿色彩最娇艳?———最佳色彩奖;

谁的花儿水与颜色形成的晕染最有美感?———最佳效果奖;

谁的花儿最与众不同?———最佳创意奖。

(媒体设计互动颁奖环节, 点击气环出示奖项)

设计意图:还学生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画完后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 评出自己喜爱的作品, 感受自主评价与收获评价的乐趣, 在大众评议的基础上再点评最佳作品, 回归花的主题与水墨色的情怀。

上一篇:精读A教学大纲下一篇:人生如阶梯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