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2024-06-25

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共14篇)

篇1: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公司安全办公会议,每月召开一次。

2、安全办公会由公司安全第一责任者主持,安全第一责任者因故不能主持时,由党委书记或安全副总经理主持。

3、会议参加人员:公司安委会全体或部分成员以及安委会指定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具体参会人员由主持人根据会议内容确定)

4、会议内容及议程安排由安全副总经理预先向安全第一责任者汇报并提前作出安排。每次会议都应有明确的主题或议定事项。

5、安全办公会的形式

5.1会议。

5.2现场办公。

5.3开展各种安全活动等。

6、安全办公会议主要内容是

6.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指示、指令等。

6.2听取安监部门和各业务部门关于执行三大规程、落实安技措工程、重点工程、挂牌督办隐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分析生产安全方面存在的重大隐患及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及办法,重点问题形成决议或会议纪要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

6.3对公司内发生的重大事故和未遂事故进行分析、制订防范措施,接受事故教训,研究和通过事故处理意见。

6.4研究和通过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决议和管理制度,组织安排各项安全活动。

6.5组织和参加重点工程、疑难工程和临时工程的现场办公及决策工作。

6.6根据会议纪要内容检查和落实上次会议安排的有关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

6.7按工作需要在会上述职的有关单位的行政正职,进行述职。

7、要求与考核

7.1办公会由公司行政办公室负责和组织,秘书处做好完整的会议记录。需要落实的工作要下发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纪要应纳入档案管理。

7.2对会议迟到和无故缺席人员,分别罚款100元、200元由会议组织者执行。

7.3为使会议富有成效,各参会人员、特别是在会上发言和汇报的单位负责人,要提前作好准备。

7.4凡会议决定、决议或纪要安排的工作、工程、措施、办法,主管业务部门必须按规定时间认真落实、汇报,安监部负责监督检查、考核、奖惩。

篇2: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为认真落实区域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各项管理规定,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工作关系,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制度

(一)会议主要任务

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指示精神;

2、听取安检部门和各部门关于执行“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方法,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

3、检查以前安全办公会议确定的事情的落实情况,对完成好的要表扬,对完成不好的要追究原因和责任。

二、会议规定

(一)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参加人员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部长、安监部全体、各矿矿长副总以上及有关人员。

(二)会议由总经理主持,主要议程是:安检部汇报一月来的公司安全管理和隐患治理情况,学习上级有关政策、规定 和指示精神,通报近期煤矿典型事故案例,提高防范意识;生产技术部、机电部分别汇报一月来公司安全技术服务情况及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其它部门汇报有关的会议和培训情况;矿长汇报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安检部对一月来公司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对

各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对各矿安全生产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协调解决各矿提出的问题;

(四)安全部汇总各矿和各部门提出的问题,跟踪落实会议决议事项,必要时要形成会议纪要;

(五)会议纪律:公司部门及各矿行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必须按时参加会议,有事向总经理请假,对无故不参加会议或迟到人员,根据公司会议纪律管理规定,由安检部落实处理。

三、各矿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制度

(一)各矿由矿长主持,每周要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各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及安全科、技术科、调度室、通风科、采煤队、掘进队、机电队、通风队等有关科队人员参加。

(二)每次会议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抓住重点,讲求实效,制定会议程序,确定会议内容,重点协调解决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三)每次会议,要由安全矿长通报上次会议安排问题落实情况,对不按规定落实整改的进行罚款,对落实整改好的进行表扬。

(四)会议要有专人做好记录,对会议所研究确定的事项,要根据情况,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安全措施;每次会议要写出会议纪要,并下发至各部门,安排落实到人,由安全矿长负责安全监督执行,跟踪落实。

篇3: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为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 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 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近日,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第一次部门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会上通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考虑, 宣读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审议了《2010-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联席会议制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15个部门 (单位) 组成。联席会议制度作为部门协同工作的平台, 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审定年度工作计划, 协调工作推进中的问题, 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等。

会议指出:保障食品安全,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既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 又是一项带有管理探索和机制创新的工作, 需要充分发挥部门协同机制作用, 要加强协作, 合力推动;要抓住关键, 加快推进;要依法行政, 共享信息;要制定措施, 惩戒激励。他建议: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要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 携手并肩, 共同努力, 持之以恒, 共同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

篇4: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关键词]公司债债权人团体保护债权人会议

一、债权人会议的概念

债权人会议,即债券持有人会议(Meeting of Debenture holders),是指“由同次公司债债权人所组成,就有关公司债债权人之共同利害关系事项而为决议,其決议对全体同次公司债债权人均能发生效力之法定、临时之合议团体。”即代表同次公司债债券持有人利益、形成债券持有人集体意志的非常设组织。分析如下:

1.公司债债权人会议是由同次公司债债权人组成的。因为如果不是同次发行,那么公司债债权人之间就不是共同的利害关系,其所做的决议也没有实际意义。

2.公司债债权人会议是法定的、临时的合议团体,并不是定期召集的,只是在必要时临时召集。如果发行公司按照约定履行公司债合同,那么就没有召开债权人会议的必要。

3.公司债债权人召集的目的,在于就有关公司债债权人的共同利害关系事项做出决议。这些利害关系主要是指发行公司怠于履行其付息及偿还债务。

4.公司债债权人会议所做的决议,对全体同次公司债债权人均发生效力。全体同次公司债债权人不论是否出席该会议,是否赞成该决议,均应受该决议的约束。

二、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性质

公司债债权人会议是存在于发行公司之外的合议团体,并不是公司的常设机构。公司债债权人会议与发行公司之间处于对立关系,但公司债债权人会议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发行公司的利益。“惟因公司债契约具有继续性之结果,公司债与公司企业形成有机之结合。”

三、大陆法系国家有关债权人会议制度的相关规定

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法国等国家主要利用债券持有人会议机制来实现众多分散的债券持有人集体统一行动。

1.日本。《日本商法典》第319条规定,经法院许可,公司债债权人会议可以就与公司债债权人的利害有关的重大事项做出决议。《日本商法典》规定,有召集权的人包括:发行公司债的公司或者公司债管理公司;代表公司债总额十分之一以上的公司债的债权人,可以向公司债发行公司或公司债管理公司提出记载会议目的事项及召集理由文件,请求召集公司债债权人会议。各公司债债权人就每宗公司债的最低额有一表决权,无记名债券的持有人,非于开会日1周前将其债券提存,不得行使表决权。公司债权人会议的决议,以出席公司债债权人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但是下列事项必须以出席公司债债权人表决权的三分之二通过:就全部公司债所为的支付犹豫、因不履行而产生的责任任免或和解;经法院许可,可以就与公司债债权人的利害相关的重大事项做出决议;公司债权人会议从持有公司债券总额千分之一的公司债券人中,选任代表一人或者数人,委任其决定应予决议的事项。《日本商法典》规定,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人应自决议通过日起1周内,请求法院认可决议。存在下列情形法院将不予认可决议:召集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程序及其决议方法,违反法令或募集公司债说明书的记载时;以不公正方法做出决议时;决议显失公平时;决议违反公司债债权人的一般利益时。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因法院认可而发生效力,对全体公司债的债权人均有其效力。决议由公司债管理公司或者债权人会议选举的代表人执行。《日本商法典》规定,公司债管理公司、代表人、执行人应得的报酬及处理事务所需费用及其支付日后的利息,以及在处理事务中非因自己的过失而受的损害赔偿额,除与发行公司债的公司有契约上的规定外,经法院许可,可以由发行公司债的公司承担。债权人会议的费用,由发行公司负担。

2.法国。法国1935年的保护债券持有人法令规定:债券持有人组成的“债券持有人集团”具有法人资格,有权通过有关债券持有人权利的决议。《法国商事公司法》规定,同一次发行的公司债债券持有人,为维护其共同利益自动组成享有民事法律人格的集团。同一集团的公司债债权人大会可在任何时候举行会议。《法国商事公司法》没有对债权人会议的决议的形成和效力单独进行规定,但是规定准用关于普通股东大会的有关规定。该法规定,普通股东大会以获得出席或者由他人代理的股东拥有票数的多数票做出决定。《法国商事公司法》采用一般规定和列举相结合的方法规定会议的权限。规定,债权人大会对一切旨在确保维护公司债债权人利益和履行借贷合同的措施以及一切旨在修改合同的建议尤其是改变公司宗旨和形式的建议、有关公司合并或分立的建议、任何有关发行与该集团的公司债债权人的债权相比具有优先权的公司债的建议、任何有关全部或部分放弃向公司债债权人提供的担保、延期支付利息和变更还本方式或利率的建议进行审议。《法国商事公司法》规定,公司债权人大会由董事会、经理室或经理人、债权人集团代理人召集;至少代表一个债权人集团的三十分之一债券的一名或数名公司债债权人可向公司和集团代理人提出召开大会的要求。公司债债权人大会依照召集股东会议的相同形式和期限进行召集。会议既不得增加债权人的负担,也不得在同一集团内的公司债债权人之间建立不平等待遇。发行公司债公司承担大会的召集、举行、会议决定公告的费用。

3.意大利。意大利《民法典》第2415条第2款规定,“在董事或者共同代理人认为必要时,或者在占发行的、有效债券总数二十分之一的债券持有人提议下,董事或共同代理人应当召集债券持有人大会。”第2416条规定,“债券持有人大会对全体债券持有人,即使是未出席会议的持有人或者有异议的持有人,均产生约束力。”

四、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权限

综观各国的规定,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召集既可以是发行公司,也可以是持有公司债券达到一定比例的持有人,还可以是公司债的管理人。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召集程序应当参照股东临时会议的召集程序进行。会议的召集人担任会议的主席。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由同次公司债债权人组成,全体同次公司债债权人均有权出席会议。每一份公司债券最低票面金额有一个表决权。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应当由代表公司债债权总额的较大比例(如四分之三以上)的债权人出席,以出席债权人表决权的较大比例(如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能生效。

债券持有人会议仅能对特定的事项做出有效决议。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事项应当限于与全体债券持有人利益相关的事项,而对于个别债券持有人拥有的诸如合法债权转让等权利的行使,债券持有人会议并无决定权。债券持有人会议是为了确保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存在的,一般可对下列事项做出决议:推迟、减少或抵销债券本金、溢价或利息;解除或设立债券的保证或担保;与兼并或破产和解有关的将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份、与其他种的证券相兑换;债券币种的变动;免除公司债管理人的责任;指定债券持有人的代表;就公司债提起诉讼;撤消债券持有人代表等。

五、债权人会议决议的认可与效力

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应当制成议事录,由主席签名,经申报公司所在地的法院认可公告后,对全体公司债债权人发生效力。凡有:召集公司债债权人会议之手续或其决议方法,违反法令或应募书之记载者;决议不依正当方法达成者;决议显失公平者;决议违反债权人一般利益者”法院不予认可。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的决议,经法院认可并公告后,对全体公司债债权人发生法律效力。

六、债权人会议决议的执行

债券持有人会议作为一种会议机制,需要其他独立民事主体负责会议的召集、主持、决议的执行等具体事宜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一般需要设立债权代理人来保障债券持有人会议作用的有效发挥。《法国商事公司法》规定,全体债券持有人由一名或者数名由公司债权人大会选出的代理人代理。向社会公开募集发行的,代理人可在发行合同中指定。《日本商法典》规定,公司债债权人会议由发行公司债的公司或公司债管理公司召集。公司债管理公司实际上就是债权代理人。募集公司债时,公司应确定公司债管理公司,委托其为公司债债权人利益而实施清偿受领、债权保全及其他公司债管理行为。

总之,确立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是实现公司债债权人保护的重要举措。针对公司债债权人权利可能遭受侵害的种种情形,各国立法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只是为了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共同利益而设立的,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行使权利,是一种会议机构,不是常设机构,在这一点上与公司的股东大会有相似之处。但是,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并不是公司的组织机构,这又是与公司的股东大会有所不同的。在立法上承认公司债债权人团体性,确立公司债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债债权人就可以团体力量与发行公司处于对等地位,监督发行公司确实履行其债务,从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司债债权人团体利益保护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尽快完善我国公司债债权人团体保护的法律制度,以利于公司债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5:不锈钢公司安全会议制度

1.目的

为了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公司必须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原则上公司全体员工安全生产会议至少一年召开一次 公司所有部门主管级以上

管理干部安全生产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 公司安生办、生产部、技术部三部门联

合生产会议至少每月召开一次 公司生产部部门生产会议至少半月召开一次 生产部

各车间生产会议至少每星期召开一次,班组碰头会应每天召开。

4.会议形式

4.1 公司全体员工安全生产会议

时间 具体由行政部安排

地点 具体由行政部安排

主持 行政部

参加人员 公司全体员工

次数 一年召开一次或根据情况临时增加召开次数

其他 必须签到和作会议记录(由行政部负责记录)

4.2 所有部门主管级以上管理干部安全生产会

时间 具体由行政部安排

地点 公司三楼会议室

主持 行政部

参加人员 董事长、总经理、各部门主管

次数 每季度召开一次或根据情况临时增加召开次数

其他 必须签到和作会议记录(由行政部负责记录)

4.3 安生办、生产部、技术部三部门联合生产会议

时间 具体由安生办安排

地点 公司三楼会议室

主持 安生办 揭阳市通宇不锈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3-参加人员 安生办、生产部、技术部主管或根据情况增加董事长、总经理及其他

部门主管

次数 每月召开一次或根据情况临时增加召开次数

其他 必须签到和作会议记录(由安生办负责记录)

4.4 生产部部门生产会议

时间 具体由生产部安排

地点 公司三楼会议室

主持 生产部

参加人员 生产部主管、车间主管、安全主任或根据情况增加董事长、总经理及

其他部门主管

次数 半月召开一次或根据情况临时增加召开次数

其他 必须签到和作会议记录(由安全主任负责记录)

4.5 车间生产会议

时间 具体由各车间自行安排

地点 各车间自行安排

主持 各车间主管

参加人员 车间主管、班组长、安全员或根据情况增加生产部主管及其他有关人

次数 每星期召开一次

其他 必须签到和作会议记录(由安全员负责记录)

4.6 班组碰头会

时间 具体由各班组自行安排

地点 各班组自行安排

主持 班组长

参加人员 当班员工或根据情况增加车间主管及其他有关人员

次数 每天召开

其他 必须签到(由班组内安全员负责签到)

5.公司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本制度的相关规定参加安全生产会议,无故不参加会议又

没有请假者,将由会议主持部门按奖惩制度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6.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原则上由会议各主持部门存档、管理,并按照安全生产档案管

理制度的规定移交相关档案。

揭阳市通宇不锈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4-7.附件

7.1 会议签到表

篇6: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试行)

一、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公司每月2号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遇有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2、安全办公会议由公司总经理主持,经理层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各煤矿矿长和总工程师参加。

3、安全办公会议主要内容:

(1)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指示、指令,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文件、会议精神;

(2)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重大安全问题和安全监察工作情况汇报;

(3)研究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规划、季度安全工作意见、月度安全重点;

(4)分析当前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和隐患,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

(5)对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决定对事故责任者和严重违章人员的处理意见。

4、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做好安全办公会议记录,必要时对会议决定事项印发会议纪要。

5、安全监察部要对安全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

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公司每天早8:30分召开安全生产例会,遇有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2、安全生产例会由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主持,各安全生产部室负责人参加。

3、安全生产例会主要内容:

(1)听取有关部室一天的安全生产情况及工作情况汇报,关于重大安全问题和安全监察工作情况汇报;

(2)布置当天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和各项任务,安排安全监督检查重点;

(4)分析当天各矿井安全生产情况,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

4、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做好安全生产例会记录;

篇7: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办公区域安全管理制度

(2017年修订)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办公区域安全管理,营造安全祥和的办公环境,预防消防和治安事件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生命与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消防和治安保卫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工作要求,制定本制度。本制度的安全管理,是指包括消防、治安保卫和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分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公司全体员工应遵守执行。

三、引用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3.《交通部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安全标准化》

四、部门工作职责

1.总公司后勤场站中心及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为管辖办公区域安全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车队、直管修理车间由安全第一责 任人指定专人负责),负责建立区域责任人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及对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2.各级安全部门负责办公区域安全防范措施的制订工作;监督各单位、各部门落实执行情况;协助综合办公室进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3.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应负责本辖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员工日常安全守则

1.员工使用各类设施设备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要求,禁止违规操作,以保障安全。

2.正确使用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固定牢靠,工作状态正常,按要求进行接地、绝缘。

3.员工不得擅自使用大功率自带电器,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应切断办公设施设备的电源,确认周围用电设备及空调开关关闭后方可离开;对于长期不使用的电器设备要拔掉电源。属公共区域的空调,最后离开的人负责关闭空调。

4.个人使用的电脑,其日常管理工作由使用人负责。电脑使用人员应加密管理好重要的文件和资料,必要时应备份,外勤或离开工作区域3个小时及以上,应关闭电脑主机和显示器。5.应本着节约用电的原则使用照明电器,使用人外勤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随手关闭照明电器。属公共区域的照明电器,最后离开的人负责照明电器的关闭。

6.员工外勤或下班离开工作区域,应关好办公室门窗。属公共办公区域的岗位,原则上由最后下班的员工负责关闭锁好公共办公区域的门、窗。如果公共办公区域已指定值勤人员,则由值勤人员负责关闭锁好该公共办公区域的门、窗。

7.公司各级员工均有责任维护好工作区的安全,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制止,情况严重时应通知保安、本部门领导和报警。

8.禁止在办公室及楼梯间吸烟;禁止私拉电气线路和拆装、增加用电设施;禁止在工作期间饮酒和酒后上岗;禁止在办公室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禁止倚靠、攀坐窗户边缘等危险部位;禁止向窗外抛物;禁止在楼道、办公室内打闹;

六、区域责任人工作职责

区域责任人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日常监督员组成,日常监督员由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监督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监督检查各责任区域相关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安全、消防和保卫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当场整改。

2.监督检查相关工作人员日常是否有按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措施。

3.监督检查各楼层办公室消防设施是否符合东部公交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办公大楼各层消防器材的日常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4.及时向行政办和安全部门报告发生的任何事故,包括不安全的工作方法、设备和环境,火灾、伤害未遂事件。

5.定期检查照明灯具,确保有良好的照明和采光。6.每天检查走道是否存放货物和物品,确保畅通。7.定期检查安全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七、相关要求

1.各单位应建立区域责任人管理制度。办公区域按照办公功能、场所、楼层划分不同的责任管理区域,由区域责任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2.各单位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消费保卫检查及日常巡查制度。

篇8:公司文化与居家办公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文化,这些文化都是用不同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文化可能是公司领导的某个下意识的产物,也可能是通过某种结构性的方式寻找、计算、认知、同意并被广泛使用的。抑或是某个公司管理层随机的、偶然行为的产物。在后面的例子中说明,公司越大就越不可能认可大家所认同的公司文化,更不用说将该文化植根于大部分员工中。想要创建一个全公司都一致认可的文化的确需要很多努力。

将公司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居家办公的这种工作模式中。居家办公这个模式不仅可以被采用,而且公司文化能否深入人心将是居家办公这个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

员工有着许多理由来选择在家工作。比如说,他们要照顾其他家庭成员,不愿遭受舟车劳顿或在典型办公室工作,对传统工作场所的心理不适,地域的考虑,或者只是出于个人的偏好。我在与在家工作的员工的聊天中发现这样的理由几乎是永无止境的。

然而,所有这些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被公司作为一个重要成员而给予合适的工资。他们希望知道,他们被寄予了怎样的厚望,他们为什么要做手头上的工作。换句话说,他们希望能与公司文化保持一致。这样尽管他们与公司相隔甚远,但是他们与公司还是有联系的。

在家工作的员工往往会感到迷惑。然而他们又通常是极希望可以有离家出外工作的机会的,但是他们也意识到,在家工作,他们会有特殊的技能提供给公司。那么你将怎样做来保证,既不破灭这些极具价值的员工的希望,又能真切地帮助推广你一直致力推广的公司文化呢?

以下事情是你不得不考虑的:

·纸上谈兵是容易的。在居家工作的工作模式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证你真实创造的工作环境与你所希望的文化的一致性。站在在家工作的员工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体验你为他们所创造的环境。

·提供一些支持性的、能体现公司文化的东西。比如,你得关心员工在帮助解答另一端客户的问题时,是否会因为无法进入公司系统,而无法获取他所想要的资料信息。

·每天与每位员工进行沟通,以这种方式来反映你的公司文化。可以通过信件或打电话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在家工作的员工会很容易产生脱离公司这个组织的想法,只有你适时地和他们沟通才能让他们摆脱这种思想。请记住:准确的,有规律的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甚至比你每天与他们面对面地,或者你与他们从办公室到楼下大厅一直澄清事情,更为重要。在没有仔细阅读或再阅读来自在家工作员工的电子邮件时,不要批评定期电子邮件沟通或其他共同方式带来的不便,或者不要泄露自己的不满情绪。

篇9: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关键词:协同办公 信息安全 系统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085-02

1 系统安全方案设计

焦煤协同办公平台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可从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网络层可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及使用VPN专用通道等;数据层安全策略有双机热备、远程访问限制及动态数据密码等;应用层安全策略有文件加密、Https传输加密、防SQL注入攻击、密钥登录、IP访问限制及记录系统操作日志等。

2 多层安全机制设计

2.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电力:提供双回路UPS供电系统,真正保证能无间断持续供电。

抗震:机房架空地板承重达600公斤/平方米以上,结构稳固,并具备8级抗震能力。

安全:实行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出入人员均应登记备案;机柜应随手上锁;同时应配备先进的消防设施,保障设备安全。

温控:保持机房温度220C左右,湿度50%左右,为设备正常高效运转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先进的机房专用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上送风方式,满足机房空间的恒温要求,新风系统高压输入洁净的新鲜空气,为机房提供最佳运行条件。

安全可靠的消防体系:机房吊顶内、房间内、地板下增设固定管网气体灭火系统,使用环保型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尽早地发现火灾隐患,在实施时严格按照国际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系统设备不会在灭火过程中受损。

2.2 网络安全

控制用户接入:由于焦煤不需要采用传统的电话拨号上网,所有的终端都拥有分配的IP,因此这一个层次的安全完全可以使用成熟的基于以太网的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在路由器和防火墙层面进行用户认证,控制用户的访问入口,将非法访问排除在外。

设置防火墙:通过采购先进的软硬件防火墙产品,做到:保证原有的应用系统能够正常提供服务、支持专线等多种网络接口、支持多种协议、多层防火墙保护、多种终端接入方式、内置主流应用程序过滤器、提供对于多种VPN方式的支持、识别常见网络攻击并作出响应(包括Windows带外攻击、Land攻击、Ping of Death、IP半扫描攻击、UDP炸弹攻击、端口扫描等)、支持数据实时监控功能等。

控制与公网互联访问:统一政务协同办公的网络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断绝与Internet的直接连接,并通过防火墙、VPN技术等安全手段来完成远距离接入的安全控制与访问。

防范病毒:在焦煤协同办公系统中,可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建立多层次防病毒体系。C/S和B/S结构的办公系统都需要在其安装点或运行点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在服务器端提供对应的防病毒保护措施。另外除了采用各种防病毒产品外,还应对综合的安全性操作规程进行完善,此类操作规程包括各种安全措施,如数据定期定时备份、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等。通过合理周全地进行防病毒规划,结合Windows平台管理、部署的策略,建立完整的防病毒体系,全面实现防病毒产品的强大功能,不留下安全死角或隐患,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在安全方面的要求。

防范黑客入侵:黑客技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升级,其攻击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协同办台平台也是重要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时候也应对恶意黑客的攻击进行防范。因此,通过采购国内优秀的网络防入侵软件,并通过不定期的对于关键网络设备的访问记录进行审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可疑的入侵行为,及时的采取清除、禁止访问等措施,以保障整个办公平台的安全性。

2.3 数据安全

根据数据的处理形式不同,信息安全体系中的数据安全主要有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及数据库安全三个方面。

数据传输安全:待传输数据的安全性由写入介质之前,对关键信息加入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摘要、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防止数据信息被偷窃、篡改和否认。根据传递数据的安全级别,协同办公平台系统在处理时对于一般数据,可以采用加盖时间戳与验证、添加数据摘要与验证等措施来保证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对于重要级数据,需要添加数字签名与验证、要求签名回执、进行数據加密与解密等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对于关键性数据,增加交叉认证来保证更高的安全性。在传输的路由方面,可以通过使用国际标准的基于SSL的加密通道来传输办公平台数据。

数据存储安全:焦煤协同办公平台系统用Oracle数据库来保存数据,数据库可以采用集中式部署、也可以采用分布式部署或是两者的混合部署形式。数据存储安全除了采用Oracle DBMS本身提供的DB加密存储、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之外,还可以根据数据的安全分级,对一般性数据可直接采用明文加上验证码存储或单纯明文存储,对于重要级数据和关键性数据则除了附加验证码存储外,系统还可以采用先加密后存储的方式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或窃取。

数据库安全:数据库的安全可直接由DBMS来保证,DBMS提供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在数据库管理安全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每天备份数据库,并可根据实际数据库大小情况和使用频率进行完全备份或者差异备份。备份文件和运行数据文件不放置在同一台服务器,以增强抗灾性。对数据库账号进行分角色建立,应用程序使用专门的账号,管理员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理账号。不使用数据库SA账号,要设置成强密码等。

3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3.1 数据备份策略

根据协同办公平台系统的特点,其备份策略可分两部分,即各服务器上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代码部分的备份策略和普通业务数据方面的备份策略。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代码部分的备份策略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在系统安装后能正常运行时,先对所有系统程序做一次全备份,之后可每周对关键系统程序做一次全备份;另外,当哪台机器做了软件安装或系统升级,也应在第一时间做一次全备份。

普通业务数据方面的备份策略:可选择每周访问量比较小的时候对其做一次全备份,或每天对日常业务数据做一次增量备份或全备份,另外在每次业务数据进行了大的调整后也应立即做一次全备份。

3.2 数据恢复策略

情况一:主机的数据磁盘发生故障。

若发生故障的数据盘使用的是RAID1、RAID5等相关技术,则可以通过直接热替换硬盘进行数据恢复;若发现数据盘已不能被访问,则需要先对物理盘进行故障解除,然后再通过直接热替换硬盘从备份介质恢复数据。

情况二:主机的系统磁盘物理损坏。

此时可先采用双机系统切换功能,再更换系统盘,通过备份系统具备的灾难恢复功能对操作系统实施恢复。

情况三:主机物理损坏。

如果采用群集软件,则可通过它完成任务切换;采用备用服务器,维修损坏主机。

情况四:服务器操作系统不能启动。

此时可先采用双机系统切换功能,然后直接通过备份系统具备的灾难恢复功能对操作系统实施恢复。

情况五:数据中心灾难。

备份系统可对生成的一个备份内容进行多个备份介质拷贝,这样,可在数据中心保留一份备份介质,另外将同样内容的其它备份介质在远程的保险库中进行保留。当灾难发生后,即使本地备份介质损坏,还可用异地保险库中的备份介质进行远程或本地恢复。

4 应用系统安全

为了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焦煤协同办公平台在应用中还支持USB-key的安全身份认证、CA认证、动态验证码、功能分级控制、安全跟踪、IP安全控制、安全审计和日志、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及系统操作日志等,此处不再祥述。

5 结束语

焦煤协同办公平台关联着公司内部各业务系统及多子部门人员,涉及面广,所以信息安全问题尤其重要。通过此安全方案的实施,常见安全问题将会尽量减少或避免,能有效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此方案也可以推广到其它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黄立文.浅谈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J].计算机安全,2008(12).

[2] 甄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分析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1).

篇10:长春快餐公司办公会议制度

长春品今香快餐公司运营部

一、权责

(一)股份公司总裁负责总裁办公会的召集和主持。

(二)综合管理部负责总裁办公会议的筹备等工作。

(三)各部门、中心、子公司可申请提交总裁办公会议题。

二、内容

(一)总裁办公会议是公司管理层互相沟通,并研究公司重大生产经营管理事项的行政会议.(二)会议由股份公司总裁负责召集和主持,必要时可指定委托一名副总裁召集和主持。

(三)总裁办公会议的参会人员为:股份公司总裁、书记副总裁、财务总监等行政二级领导,根据需要可请其他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四)总裁办公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集。

(五)在会议召开一周前,各部门、中心、子公司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议题送综合管理部汇总,报总裁决定。

(六)会议主要内容为:公司分管领导总结汇报上月工作,提出下月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汇报上月会议决定执行情况;讨论会议确定的议题;布置工作等。

(七)会议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筹备,包括会议通知、文件准备、会议纪要和决议的起草、发行。会议议题应事先通知参会人员。

(八)参会人员对会议讨论事项应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股份公司总裁对会议讨论事项有最终决定权,并对决定负全面责任。

(九)会议结束后二日内由综合管理部形成《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决议、决定、文件、指示,属公司行政指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十)综合管理部对会议形成的决议、决定负有督促、落实的职能。

篇11:公司办公会会议制度

一、参会人员范围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副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参加,办公室主任及公司行政秘书列席会议。必要时部室有关领导可按照要求列席会议。

二、会议召开时间

公司办公会一个月召开两次,分别于每月的第一周和第三周周五召开,期间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召集会议。

三、会议内容

(一)研究决定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分析公司当前形势,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二)检查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及其它重要事项的进展情况;

(三)讨论决定公司重要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办法;

(四)研究决定公司重大的管理、改革举措;

(五)研究决定对严重违规违纪人员及重大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六)研究决定公司领导干部的任免、调整及其它重要的人事变动工作;

(七)研究决定公司各单位、处室提交的有关重要事项;

(八)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重要指示、决定及会议精神,做好工作部署。研究决定需要提请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重要事项;

(九)其它需要研究的重要事项。

四、会议要求

(一)参加会议人员,必须按时出席。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应事先向有关领导请假,并通知总经理办公室;

(二)讨论问题要从公司大局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问题上,如意见不一致,应暂缓做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分析后再作表决。

(三)需提交办公会研究的重大事项,上报单位应提前两天将初步意见报参会领导分析研究。

(四)为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效果,参会领导应提前拟定好分管范围内需研究讨论的问题的主导意见,特别重大的问题应提前通知其他参会人员,以便分析考虑讨论意见。

五、会议落实

篇12: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管理制度

经理办公会议是公司讨论决定重大事宜的议事方式,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集思广益、沟通信息、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本着精炼、效能,讲求质量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内容

第一条 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集团公司的决议。第二条 听取上次经理办公会决定事项的完成落实情况。第三条 听取上两周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成果汇报。

第四条 处理解决基层单位会议提案及提请总经理或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第五条 部署近期工作重点及需要召开的会议安排。第六条 讨论、表决公司重大问题。第二章 会议参加人员

第七条 会议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会计师以及各部室主管和分厂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三章

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第八条 经理办公会每间隔一周召开一次,时间定为周一下午16:30分;地点设在公司第二会议室。

第四章

会议的准备及要求

第九条 会议的准备由经理办负责,会议正常召开,不另行通知,如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由经理办通知各单位。

第十条 参加经理办公会的人员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如请假需经总经理或经理办主任批准,并安排其他人员参加。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在每周一前将本周的工作计划在“OA”工作计划栏上列明,并接受考核。

第十二条 各部门在召开经理办公会议两天前,按会议提案管理办法规定,将提案表,以电子文档形式发至经理办。

第十三条 与会人员应知无不言、集思广益,会议决定之事,应按期完成。

第十四条 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到会,主动签到,统一着装,自带笔本,认真听会,做好记录;不得随意走动,不得使用手机并发出声响。

第五章

会议的程序

第十五条 会议开始,点名及仪容检查,宣布会议纪律。第十六条 上次会议提案执行情况追踪。第十七条 各部门上两周成果汇报。第十八条 各部门协调及讨论事项。第十九条 未决议事项复议。

第二十条 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经理助理发言。第二十一条 总经理结论发言。第六章

会议质量考核

第二十二条 经理办指派一名秘书进行会议记录,并对与会人员违规行为进行考核,并纳入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当中。

第二十三条 会后两天之内整理并在局域网上发布《会议纪要》。

第二十四条 没有会议提案的临时动议,原则上不在会议上讨论,但因紧急而又一时无法商定的议题,由总经理安排主管副总或部门领导,会后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并把专题会议结论及时汇报给总经理。第二十五条 原则上会议时间不超过120分钟,各部门发言不超过10分钟,超时或出现“跑题”现象视为违规。

第七章

附则

篇13:论庭前会议制度的适用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出台, 在对审判程序的修改之中, 182条第2款的规定可谓是最大的亮点, 该规定初步构建出了我国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整个诉讼过程就像是生产一个审判结果的生产线, 更深层次的是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 让受害人感受到工作并惩罚犯罪的生产线。那么庭前会议就是该生产线的最前面的一道程序, 其目的是让整个生产线更加科学, 更有效率。具体而言, 庭前会议解决的事项有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 上述问题都要堆到庭审活动解决, 这样主要有两点不足, 一是拖延诉讼时间, 影响庭审效率, 浪费司法资源;二是由于没有庭前活动充足的准备, 法官无法明晰案件的主要争执点, 无法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 (1) 庭前会议制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司法实践的出现的问题而出现的, 这使得庭审活动更能实现其本源的功能解决关于被告人定罪与量刑的事实和法律问题。

就世界各国而言, 各国都规定了不同形式但本质相同的庭前准备程序, 旨在消除可能造成审判中断和拖延的因素, 从而缩短正式审判的持续时间, 达到集中审理的目的, 尽可能的实现审判公正并兼顾审判效率的目标。例如, 在美国, 庭前会议最先出现在民事诉讼中, 后来被采纳到刑事诉讼中, 并被美国刑事诉讼规则确立为庭前程序之一。庭前程序包含:庭前动议 (pretrial motion) 、庭前证据开示 (pretrial discovery) 和庭前会议 (pretrial conference) 。根据《美国法律辞典》的解释, 庭前会议 (Pretrial Conference) 是指由法官召集的为案件开庭做准备的会议, 是否召集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 参加者包括法官和当事人各方的律师。 (2) 除此之外, 美国还规定了与庭前会议类似的预审程序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 即在逮捕发生后的合理时间范围内, 治安法官会对重罪被告人进行预审, 其主要目的有:1.相当理由的确定 (Determination of probable cause) , 即查明是否存在相当理由来支持对被告人的指控。2.证据开示 (Discovery or Disclosure) , 目的在于防止在庭审中出现证据突袭的情况。3.关于移交的决定 (Decision on‘binding over’) , 即决定是否应当将被告人移交至大陪审团听证。 (3)

在法国, 现在实行的制度是起诉、预审、审判的模式, 分别由检察官、预审法官、审判法院分工负责。预审又分为一级预审和二级预审。一级预审是预审法官主持的正式审查, 负责对案件进行侦查并作出司法权性质的决定。二级预审则是, 由第二级预审法庭对预审法官作出的具有司法裁判权性质的裁定提出的上诉进行审查, 以及监督司法警察的行为。 (4) 同时,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79条规定:“重罪案件, 预审为强制性;轻罪案件, 除有特别规定外, 预审为非强制性。” (5) 这体现了分流案件的思想, 体现了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的宗旨。

在英国, 审前程序的主要形式有“答辩和指令听审”“审前裁决”“预备听审”。其中“答辩和指令听审” (plea directions hearing) 是1995年为了保证移送到皇室法院审判的案件已经做好准备而引入的一项新程序。在PDH中, 辩方必须提供一份完整的他们要求出席审判的控方证人名单, 这与我国庭前会议解决出庭证人问题相一致。控方和辩方都必须向法院和各方提交一份要寻求法院指令的议题的摘要。同时指出所依赖的理由。 (6)

庭前会议是一项重要的变革, 对司法实践有重要的作用, 也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国际化的一步。作为一项新制度, 庭前会议在实践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笔者认为考虑这些问题要以设立目的和制度定位为出发点, 同时尊重刑事诉讼基本规律, 这样才能使庭前会议制度更好的实施和运行。

二、庭前会议的适用争议

(一) 庭前会议的主持人

根据182条规定, 由“审判人员”对庭前会议进行主持。首先这里的“审判人员”应当是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 而不包括人民陪审员;其次“审判人员”可以理解为三种观点:一是合议庭法官, 二是合议庭以外的法官。第三种是可以是合议庭法官, 也可以是合议庭以外法官。 (7) 这也是出现争议的地方。如果按第一种观点理解, 从节约司法资源的角度来看, 由合议庭法官来主持庭前会议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 而且因为法官对案件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法官能明晰争议点, 有效的组织庭审, 庭审的时间就会缩短, 从而增加诉讼效率。另外, 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情况, 由合议庭法官做庭前会议的主持人也是具有现实性的。如果按第二种观点理解, 庭前会议中会涉及到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 如果合议庭法官既主持庭前会议又参与庭审, 将会影响非法证据排除的效果, 会出现预先干扰、影响法官自由心证的情况, 那么犯罪嫌疑人在这个过程的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可能会流于形式, 也失去的非法证据排除的意义。所以应该由合议庭以外的法官主持庭前会议。第三种观点则认为, 根据人大法工委的解读, 这里的“审判人员可以是合议庭组成人员”。那么就说明审判人员可以是合议庭组成人员也可以不是合议庭组成人员, 同时, 根据182条第2款的规定, 这里的主持人应当具有审判人员的身份。

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更为适当。第一种观点虽然站在效率的角度考虑, 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司法不公, 公正最为法最高的价值位阶是大于效率的, 效率是建立在公正的前提之下的, 没有公正又何谈效率而言, 一味的追求效率是与法的精神、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是相违背的。第二种观点将此处理解为应当由合议庭以外的法官又有些与庭前会议的定位和制度目的相抵触。如果所有需要经过庭前会议的案件都要法院另派合议庭以外的法官, 这的确会增加法院负担, 也增加法官的工作量, 在这个意思上不但没有节约司法资源, 反而消耗了司法资源。第三者观点对此处留有了一定的空间, 可以让法院根据客观情况进行调控。在司法资源足够的情况下, 可以让合议庭以外的法官进行主持;在司法资源无法达到对庭前会议和庭审配备不同法官的情况下, 由合议庭法官主持。也可以随着实践的增多, 综合的对比两者之间的效率和审判结果, 例如比较犯罪情节类似且都涉及非法证据排除的案件, 由合议庭法官主持和由合议庭以外法官主持后, 案件的非法证据排除情况和审判结果是否有不同。这样, 由法院来平衡公正和效率的关系, 使庭前会议真正的达到其设置目的, 形成中国特色的庭前会议。另外, 从法解释学的角度来看, 法律无明文规定, 那么法院应该对此有自由裁量权, 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调配。

(二) 庭前会议的效力

1. 非法证据排除的效力

在庭前会议解决的问题当中, 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应当是最重要的问题, 也是庭前会议制度设立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同时, 在庭前会议解决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也与《非法证据排除若干问题规定》第5条的“在开庭审理前”相契合。关于非法证据是否可以在庭前会议排除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可以排除, 另一种是不可以排除。

在非法证据排除的效力问题上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 刑诉法182条第2款规定的是“了解案情, 听取意见”, 法官没有具体的实质调查权。所以庭前会议的非法证据排除主要是指决定是否在庭审上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而不可以在庭前就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但是《高检规则》432条规定 (8) 说明了在开庭审理前, 如果需要, 是可以进行调查核实证据的。另外, 庭前会议的设置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庭审活动更加集中, 如果仍将大量的非法证据排除工作留到庭审解决, 就会模糊庭审的争议焦点。庭审也可能因为庭审前的准备不充分而延期, 这就大大降低了诉讼效率。而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精神。在公正的价值层面, 应当考虑在进行非法证据排除的主持人是否是庭审法官, 是否影响其自由心证, 这个问题在前文已经阐述。在效率的价值层面, 应当考虑是否应该将非法证据排除放到庭审中来。如果放到庭审, 一方面会给庭审法官造成影响, 会影响其内心的自由裁量;另一方面, 在庭审进行非法证据排除会中断正在进行的辩论, 会使案件受到拖延, 不能很好地集中审理判决。因此, 在理论上讲, 应当建立起以庭前为核心, 以审中、审后为辅助的排除程序。这样既满足了在公正层面的要求, 又达到了庭前会议设立所需要达到的效率的目的。

站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宏观角度来看, 尊重和保障人权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精神, 例如, 通过非法证据排除来规制刑讯逼供, 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益。虽然在目前的立法状况和司法实践情况下, 还不能完全在庭前会议实现非法证据排除, 只能进行有限排除, 即对于当事人、辩护人等提出排除申请的非法证据, 公诉人同意排除的, 则不需要推迟到庭审过程中予以解决;如果公诉人不同意的, 则要到法庭上加以解决。 (9)

从法解释学的角度来看, 高检规则431条第3款规定:“公诉人通过参加庭前会议, 了解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的争议和不同意见, 解决有关程序问题, 为参加法庭审理做好准备。”根据该规定, 在原有的“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之外, 高检规则赋予了庭前会议“解决有关程序问题”的功能, 由此, 将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高检规则仅仅赋予的是解决程序问题, 对于案件事实、证据的争议问题, 仍不能进行处理。 (10)

但是, 逐步的走向科学、完备的庭前排除非法证据体系是追逐人权保护的必然趋势。让非法证据的排除不受模糊法律条文的拘束, 尽早的排除在庭审前, 也会促使执法人员越来越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侦查, 从而真正的平衡控辩双方地位, 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2. 回避, 明确出庭证人名单等其他与审判有关问题的效力

第一种观点认为, 此类问题应严格按照法条来解释, 即法官只能“听取意见”, 对于庭前会议上达成的共识, 法官不能进行裁决, 其不应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种观点认为, 在庭前会议中法官应当做出裁决, 裁决应具有法律效力;第三种观点认为, 在庭前会议中, 法官应当将需要进行实质调查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庭审中处理, 不需要进行实质性调查并且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 该共识对双方都具有拘束力。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法条明文列举的在庭前会议上的回避、出庭证人问题等, 一方面是避免庭审的辩论中断和拖延, 符合集中审理原则;另一方面也于《刑事诉讼法》187条规定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相适应, 为其做准备工作, 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证据突袭。第三种观点是一种折中的做法。一方面, 对于不需要进行实质性调查的问题没有将其拖入庭审的必要, 应当尽量在庭前予以解决, 这样才有利于庭审的顺利进行。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具有约束力;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产生争议的, 可以到庭审中加以解决。另一方面, 法官将需要进行实质调查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庭审中处理, 是受“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拘束的无奈之举。但是, 像回避问题只有经过一些实质调查才可以知道其中的利益关系, 将这种程序性事项放到庭审中会影响庭审的进行, 可能会由于合议庭法官的回避而中断庭审。

三、庭前会议适用的不足

(一) 实践应用过少

司法实践中, 除了一些法院因庭审直播或庭审观摩等特殊情况需要而审前了解证据听意见外, 这一方式使用率极低, 从而出现了考核指标不采纳、领导不提倡、法官不愿意、公诉人不积极、辩护人不主动的“五不”局面。这种“不会用”、“不愿用”局面的出现, 固然有面对新制度的保守与观望, 亦有“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所限, 但笔者认为, 最重要的还是制度设计的粗疏, 其可能起到的效果未得到充分展现, 缺乏具体可操作性, 由此而制约了其在实践中的适用。

(二) 发挥的作用有限

新《刑事诉讼法》182条规定的“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 没有规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之后, 可不可以在庭前会议解决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规定为什么“了解情况”, 为什么“听取意见”。这样就限制了庭前会议加速审判、提高审判效率的作用。例如, 对于回避问题、非法证据排除问题, 如果仅仅是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没有实质的调查, 问题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还会拖到庭审之中, 影响审判效率。

(三) 过于强调法官职权

在新《刑事诉讼法》中, 规定庭前会议的方式的只是由审判人员“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 那么这种方式实际上过分强调了法官的职权。理论上讲, 庭前会议应当是一个平台, 一个由控辩审三分一起解决程序问题以便更好更快速的进行庭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 不能只有法官来“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 应当多给控辩双方一些空间, 让其可以进行有限的辩论, 这样才能真正地符合设置目的。

(四) 规定过于模糊

庭前会议的适用之所以出现了上文所述的一些争议, 是因为182条的规定过于模糊, 例如“审判人员”的具体指向不明;“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这一规定的范围模糊, 是否可以涉足实体事项。最高法解释”第184条第2款中规定, “对于控辩双方都认可的证据, 在开庭的时候可以简化”, 这是否就意味着庭前会议讨论的内容可以不局限于庭前的程序, 对案件的实体部分, 控辩双方也可以交换意见。这会造成在实践中庭前会议大量解决实体问题的误区, 造成头重脚轻。而且庭前会议是为保障庭审高效有序进行而设置的准备程序, 其程序的精密度及透明度均不若庭审程序。例如庭审程序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公开审判原则, 程序呈两造对席、法官居中裁判的构造, 程序的进行有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设计精密的阶段等等。庭审程序须贯彻的此类原则及精密的程序设计均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参与、质证等各项诉讼权利, 符合程序正义。而审前会议的运行细则较为粗疏, 例如审前会议往往是不公开的且被告人可以不参加, 故其不符合程序正义。因而审前准备程序不可成为刑事诉讼的中心, 不可削弱庭审的中心地位。故审前准备程序只可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绝不可涉及案件的实体问题。

四、庭前会议适用的建议

(一) 提高法官意识并对立法做细致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83条○11规定了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 前三款进行列举, 用第四款进行兜底。对于庭前会议实践应用过少的情况, 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 (1) 法官在遇到上述情形时除了主动启动外应当对控辩双方予以提醒其有权申请启动。这样就会让更多的当事人意识到庭前会议的作用, 来达到应有的效果。 (2) 对适用范围作更进一步的细致规定。例如, “证据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重大”的程度达到具体什么标准才满足“较多”“重大”。如果对此进行细致的规定, 法官便可以更好的衡量是否启动庭前会议, 这样更多的复杂案件就会有庭前会议这一程序, 而且庭前会议最初的设置也是主要针对这类案件。比如有些地方的检法达成的共识中, 就明确了被告人始终作无罪辩解的案件, 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 涉黑涉恶案件、重大团伙犯罪案件, 重大经济犯罪案件以及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等5类案件应召开庭前会议。○12还有的地方则针对疑难复杂案件、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情绪不稳, 可能引发涉法、涉检上访的案件等3类案件提请召开庭前会议。○13 (3) 积极组织法官学习新刑诉法及司法解释, 尤其是基层法院, 让其对庭前会议有充分的了解并予以运用, 积累经验。

(二) 赋予庭前会议一定的实质性决定的权利

应赋予庭前会议一定的实质性决定的权利, 就世界各国而言, 法官在庭前会议往往可以作出一些实质性的裁定。在英国, 主持“答辩与指导的程序”的法官可就证据的可采性或者案件涉及的其他法律问题作出裁定, 且此种裁定一旦做出便在整个法庭审判程序中具有法律效力, 除非主持审判的法官根据控辩双方的请求或者按照司法的利益对此加以撤销或者变更。○14在日本, 2004年通过第62号法律《修改刑事诉讼法等部分条文的法律》, 其中规定了争点及证据的整理程序。整理程序比准备程序复杂, 可在庭审前及庭审中进行且可多次进行, 但设置的目的和庭前会议一样。整理程序结束时法院将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 相关的争议便具有确定力, 在庭审时不可再次提出异议。例如庭审时控辩双方除非因“不得已的事由”不可再次请求调取证据。○15从上述法治国家的经验看, 庭前会议应该是初步开庭的程序, 作为一种诉讼程序, 应该让双方当事人进行有限的辩论, 规定相应的权利, 而不仅仅是法官“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16这也于立法机关提高庭审效率、保证庭审质量的本意相吻合○17

(三) 搭建起对抗性的庭前会议平台

在英国的PDH中, 通常会进行传讯。被告人可以进行答辩, 如果被告人答辩有罪, 法官应当在只要可能的时间进行量刑;如果被告人答辩无罪, 或其答辩不能为控方接受时, 各方应当通知法院一些细节情况。

在美国, 预审是一种正式的对抗制听证程序, 预审中可以进行交叉询问。同时, 在证据开示时, 辩方也有很大的自由。例如, 检查官负有宪法义务开示防御证据 (exculpatory evidence) (有助于证明被告人无辜的证据) ;反之, 除非放弃, 辩护律师就没有任何义务向控方开示致罪证据 (incriminatory evidence) (有助于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 , 因为这是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被告的权利。○18笔者认为美国的预审程序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其具有的特点是: (1) 程序的任意性。通常情况下被追诉人可以选择是否进行预审。 (2) 审查的公开性。预审和审批一样应当公开进行, 这一点无论是联邦还是各州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并付诸实践。 (3) 启动的被动性。美国的预审程序不能由法官来主动发起, 预审程序的启动具有明显的被动性。 (4) 运作的对抗性。即是一种正式的、对抗制的听证程序。所以, 我国应当改变以前的“一步到庭”模式, 构建起一个庭前解决相关问题的小平台, 为庭审这个大平台服务。

(四) 正确处理审前准备程序和实体审理程序之间的关系

明确庭前会议处理对象为程序问题, 正确处理审前准备程序和实体审理程序之间的关系。在美国的预审程序中, 预审法官审查的内容主要不是从实体上来审查案件的事实, 而是从表面上、程序上对案件的证据情况是否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 案件应否交付审批进行审查。我国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的预审程序。对“与审判相关的问题”的内涵, 应该站在两个层面上解决。一方面, 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目的与制度定位是准备庭审之前的程序事项, 以便庭审可以流畅集中的审理进行。涉及到实体问题, 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有影响的事实、证据或法律适用, 都应当在科学、严密的庭审活动中加以质证、辩论并最终作出判决。另一方面, 正确处理审前准备程序和实体审理程序之间的关系, 不能导致庭审的虚置化。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 在庭前会议中只能解决一些程序问题, 如最高法解释184条规定○19中所列内容。

五、结语

篇14:会议邦:解放会展公司

周宇煜创业之前,每年经手组织30多场会,小到二三十人,大到两三千人,他总结会务活动的两大痛点是:办会效率低,办活动的人虽工作靠谱、踏实勤勉,却做着最基础、最累的工作;办会效果差,参会者往往互不认识,会上交流不充分,会后人脉并没有得到有效留存。

2014年,周宇煜和他的合伙人联合创立了“会议邦”项目,直接面向企业端。

“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我们认为一定要to B,B端才是会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需求方。”周宇煜说。从需求角度来看,2C的活动涉及不到繁杂的会务,一般都是简单的聚会和活动,微信群沟通即可解决;另外,从业态上讲,会务活动本身不会单独存在,一定是依托行业和企业而存在的。

C端通常不会逛会务平台,而大量主办方则急需互联网化来解放生产力。同时,会务平台不是媒体,主办方、活动方均有自己的媒体渠道,会务平台的角色就是帮助主办方把原有的会务活动移动信息化。会议邦在基础平台免费的同时,通过会员服务实现盈利。

“全国政府、协会、企事业单位有上千万家,企业级市场需求巨大。我们要做的不是针对传统的互联网行业用户群,而是针对之外更大的市场。”周宇煜说,“只要是50人以上的企业,年会、春游,都可以用会议邦来组织活动。”

企业通过会议邦的APP,在三分钟内就能创建、发布一场会议活动信息,并可通过各类社会化媒体进行分享。参会者在手机端通过微信、QQ、Web、APP等多种在线渠道完成报名,主办方在手机端即可查看用户资料完成审核,双方还可以互动。

同时,主办方还可以对参会人员进行行程跟踪和一键通知,参会人员可进行机票、车票方面的信息反馈。对未反馈人员,主办方可进行“一键通知”,通过系统消息、短消息、邮件群发等方式进行通知,不必与参会人员电话“确认确认再确认”。

此外,会议邦还可以叠加各种应用插件,在会议活动页会接入议程、公告、资讯、地图交通信息、行程信息、会议资料、参会嘉宾、项目对接等应用模块,提供全站式服务。

线上社交也会作为会议的辅助功能。参会人员报名后会自动加入到会议邦APP的会议群并进行在线沟通交流,组织者与参会者之间也可以进行常态化的在线沟通。

周宇煜说,通过这套流程,活动方的效率可以翻两倍——同样的资源、精力投入,以前一个月办一场会,移动互联网化后可以办三场。

会议邦想做什么?

帮活动组织者更高效地办会,解放重复劳动却低效的工作人员。

谁是会议邦的对手?

目前会议类移动互联网产品主要包括Eventbrite、活动行、互动吧、会鸽、活动树、31会议等等,大多以互联网行业用户群为用户主体,通过卖票实现商业模式。

互动吧在轻量级活动发布上有一定优势;活动行在票务领域有一定优势,主办方数量也在数千个。

上一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的内容下一篇:培智认数9教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