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粘贴画

2024-06-29

大班美术粘贴画(精选13篇)

篇1:大班美术粘贴画

大班美术活动 粘贴画《树叶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喜欢粘贴画,体验粘贴画制作带来的乐趣。

2、能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进行大胆组合,拼贴图案。

2、学习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活动准备:

1、已经进行压制处理的树叶、剪刀、胶水、画纸。

2、教师范画。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树叶,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秋天的时候,老师啊请小朋友们收集了好看的树叶,老师呀经过压制处理,叶子都变得平整了,放在每个组的桌子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树叶。

(1)教师:请小朋友拿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2)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树叶,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请幼儿从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介绍,并说说手中的树叶像什么?

(3)教师小结。

3、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

(1)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2)教师引导提问: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由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3)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猜测树叶粘画的步骤。(4)师幼小结。

4、幼儿制作粘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制作粘贴画。

5、作品评价与欣赏。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大班

张雪梅

篇2:大班美术粘贴画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西瓜子、南瓜子、芝麻、小米、红豆、绿豆、玉米等。

2、不同颜色卡纸、乳胶、勾线笔。

3、欣赏图片PPT 活动过程:

1、出示“种子盒”,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摇动盒子,请幼儿根据声音来猜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导入透明盒子里请幼儿看一看都有哪些种子。

2、小朋友想一想种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种子可以发芽,可以做粥等等。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看的图画,我们一起请它们出来好不好?

3、播放课件,边看边讲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1)、出示种子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小朋友们,种子宝宝们可真厉害啊,这些图画可真漂亮啊!由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的种子宝宝组成的的图画就叫做种子粘贴画。(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刚才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种子粘贴画,相信小朋友们很好奇是怎么做出来的吧!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看看样该怎样操作。首先,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种子宝宝粘在胶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拿种子的时候要互相谦让。保持画面的干净。这样我们的图画就会变的漂亮了。

4、与幼儿共同讨论制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在卡纸上用勾线笔画出自己想表现的画面。(2)分区域涂上乳胶,并选用合适的种子粘贴上去。

5、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先想好作品主题再进行绘画制作。(2)分部位选择需要的种子进行粘贴。(3)使用乳胶时注意保持双手、衣服的干净。(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

篇3:大班美术粘贴画

一、了解孩子们的粘贴画情况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的儿童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认为首先应当注意发现他们、了解他们、相信他们,认识到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性,教师要了解儿童,经过与家长的调查知道他们在家不注重这方面的绘画,大部分都是用蜡笔,有时也会用颜料来画画,只有个别家长认为所说的粘贴画,就是把自己画的画或者是好看的图案剪下来贴一贴,看来家长们对于粘贴画不怎么了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让家长意识到粘贴画对孩子的重要性。

二、材料的选择及创新

1. 材料的选择

在每个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了解幼儿在粘贴画这方面的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递进式地教学,会根据每个月的主题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材料,也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材料,例如,树叶、石头等等,在材料的基础上让幼儿由开始简单的粘贴到自己绘画大的轮廓来进行粘贴,从而实现粘贴画教学的主题化、创意化、个性化。

2. 材料的运用

粘贴画活动不像其他活动拘泥于特定的活动材料来进行活动,而是让孩子开放性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在活动中为孩子准备必备的一些工具,如,糨糊、剪刀、胶水、双面胶、纸盒、彩纸、毛线、布料等等,例如,在主题《我们在春天里》中,我提供了皱纹纸和毛线等工具,让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大自然中的柳枝,将皱纹纸变成花粘贴在树枝上,孩子们都很开心!风筝也是春天来了的一种象征,孩子们自己用纸和吸管制作风筝,上面用毛线粘贴。在主题《丰收的季节》中,我提供了树的轮廓,要求孩子们用毛线来粘贴,但在贴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用彩纸来粘贴,还有的小朋友自己选择了家里不用的东西,例如:好看的布、没用的小棍、各种纽扣、珠子等,真是太美啦!还有我们平时吃的大闸蟹,孩子们把壳留下来,创作出了花朵、奥特曼等作品。可见我们不必去刻意规定幼儿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只需简单地把材料摆出来,通过孩子想象力的自由发挥,自己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自主创新。在寻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从而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孩子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从而达到粘贴画活动的培养效果。在活动中幼儿会不断地积累经验,积累知识,提高自我,从而培养更加浓厚的兴趣,也有计划地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从粘贴画活动中挖掘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粘贴画活动中,孩子的行为很自由,思维也很活跃,他会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跟其他人交流,在主题《动物王国》中,孩子们画了各种动物头像,但用布粘贴时怎么也粘不上去,就主动找老师“探讨”,后来知道原来用双面胶粘贴比较容易。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缺少材料时,会主动与同伴沟通,加深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需要生活用品材料时会跟家长沟通,增进了与家长的沟通能力等等。那么在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中,孩子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要想创作出一个好的作品,他会想到用各种资源,而不是单靠自己一方面,这样会使他摈弃一些不好的毛病,比如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等,也让他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简单的一项活动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举办,他们都会依照自己的意愿去适应周围,这样挖掘出孩子适应环境的适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魅力!

四、粘贴画活动增强娱乐性、审美性

当完成自己的作品时,最让孩子欣喜的是让周围的人来欣赏与肯定。当他们在讲解自己的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夹杂一些拟声、面部表情,或者笑话、歌谣来诠释自己的作品。比如,在主题《中国娃》中,孩子们画了动物灯笼,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粘贴。学习鸟叫、学习蛇的爬行等等。在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中,孩子们画了各种毕业贺卡,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粘贴,并把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那表情可神圣了。在娱乐了自己的同时也娱乐了大家,增进了跟大家的交流,更亲近了大自然,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而增强了娱乐、审美的效果。改变他们的一些价值观,通过活动,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品行。正是因为粘贴画活动密切贴近生活,又多给了幼儿一个直接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从而身心愉悦,快乐成长!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对于粘贴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相信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小手贴出一个精彩的大世界!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快乐的。另外从孩子们对粘贴画的学习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的,通过在主题生活中让孩子学习和进行粘贴画真的是很好,我们也会继续让孩子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及美,感受粘贴画的魅力。

篇4:大班美术粘贴画

关键词:美术教学;趣味粘贴画;方法简析

趣味粘贴画教学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趣味粘贴画教学要求广大美术教师积极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方法。以下笔者分别从趣味粘贴画教学目标的制订、技巧指导、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一、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趣味粘贴画教学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因为难度太大,影响学生创作的热情;也不能因为难度过小,影响学生创作的兴趣。所以,在趣味粘贴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制订的粘贴目标,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选择是由教师作范图还是学生自己创作,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技巧指导

趣味粘贴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趣味性的思维,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的趣味性作品。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广泛性,生活中的种子、树叶、碎布、砂石都可以作为选择的素材,关键是创作的作品应具有趣味性,所以,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技巧指导。比如,进行种子粘贴画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考虑种子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种子创作精彩的作品。如果选择的是花布、毛线、包装绳等非自然材料,更要考虑花纹、长短和质感等因素,加上巧妙的构思,学生一定会轻松地创作出趣味性的粘贴画。

三、合理运用教学形式

教师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合适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直观教学法,我事先把示范要领通过摄像机拍摄,充分利用镜头的放大作用,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放大,让全体学生首先观察操作的细节,接着模仿实践,加强感性学生的认识。

当然,在进行树叶粘贴画教学时,也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看树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形状的树叶,联想到动物的哪些部位,能够拼出什么动物,教师适时引导;其次,是粘贴,在粘贴时根据构思设计好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合理设计画面,用胶水粘好压平、晾干,最后,整理出作品。

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选择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即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材料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仔细观察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组活动的粘贴目标由教师提出,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教师提出目标后,将进行分组。在教师限定人数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小组,此时,教师不要作过多干涉,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操作、讨论、合作的热情,使学生在愉悦中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提高粘贴画教学趣味性的一种手段。在粘贴画教学初期,学生的作品肯定不会充满太多趣味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以鼓励为主,不能太挑剔,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即使他们的制作还不完美,但只要材料运用恰当,构思新颖、有创造性,就应给予表扬、肯定。指出缺点和不足时也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

总之,趣味粘贴画教学是一项灵活、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学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自己对趣味粘贴画的理解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新技巧,发散思维,促使趣味粘贴画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科学性、教育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趣味粘贴画,促使其创作出更多精彩的趣味粘贴画作品,更重要的是让趣味粘贴画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华丽舞台。

篇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种子粘贴画》

一、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

二、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瓜子、芝麻、绿豆、黑米、大红豆等,每组提供一份。

2、不同颜色卡纸画、胶水、棉签、卫生纸若干。

3、课件《种子粘贴画》。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种子盒”,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摇动盒子,请幼儿根据声音来猜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导入透明盒子里请幼儿看一看都有哪些种子。

2、小朋友想一想种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种子可以发芽,可以做粥等等。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看的图画,我们一起请它们出来好不好?

3、播放课件,边看边讲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1)、出示种子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种子宝宝们可真厉害啊,这些图画可真漂亮啊!由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的种子宝宝组成的的图画就叫做种子粘贴画。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刚才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种子粘贴画,相信小朋友们很好奇是怎么做出来的吧!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看看样该怎样操作。

首先,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种子宝宝粘在胶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拿种子的时候要互相谦让。保持画面的干净。这样我们的图画就会变的漂亮了。

4、展示作品、进行点评。

篇6:大班美术:树叶贴画

大班美术:树叶贴画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枫叶、梧桐、银杏等各种常见的树叶。

2、能够根据收集到叶子的不同外形进行想象创作。

3、体验创作树叶贴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树叶若干、胶水、剪刀、白纸。

2、树叶贴画作品。

三、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了解树叶的形状及颜色。

——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引导幼儿根据叶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想象。

师:刚才我们的树叶宝宝被秋风吹到了许多地方,让小动物们给捡到了,现在这

些树叶又飘呀飘的,飘到了幼儿园,飘到了我们小朋友的面前。请你们仔细看一

看,摸一摸桌上的这些叶子,然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叶子?它是什麽颜色?什

麽形状的?它们像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树叶画并激发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的愿望。

师:我们有这麽多好看的树叶,可以用它们来干什麽呢?

师:这边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把树叶拼贴在一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树叶变成了什

么?(出示几幅树叶粘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金鱼的尾巴是什么叶子?(枫叶)

师:这个小朋友把枫叶当作金鱼的尾巴。

师:这幅画把什么叶子当作了蝴蝶的身体?(竹叶)

师:现在我们的桌上也有这么多叶子,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作一幅美丽的树叶贴

画呢?

师:请你看一看你桌上的叶子像什么?你可以把它当作什么?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树叶粘贴(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尽情创意)。

4、展示幼儿作品。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师:说一说你把什么叶子当作了什么?

活动反思

篇7:大班美术粘贴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铅笔屑的粘贴方法。

2、培养幼儿对粘贴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铅笔屑若干、8开画纸人手一份、乳胶、棉签、碟子、抹布、剪刀、彩笔、垃圾筐

活动过程:

1、出示铅笔屑,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师:对,是铅笔屑,老师用铅笔屑粘贴了一幅盛开的鲜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老师粘贴的鲜花,花朵有什么不同?(幼儿发现花朵的花瓣,引导幼儿发现用铅笔屑制作不同的花瓣。)

3、师:如果我们要做一朵漂亮的花,应该按什么步骤来做呢?小朋友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吧!

小结:首先要构图,设计画面,然后在铅笔屑的背面涂上乳胶再粘贴就可以了,最后添画叶子和背景。

4、请幼儿示范粘贴。

师:小朋友你看,这里怎么只有花茎和叶子,没有花呢?(.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找一个小朋友来给它贴上吧!幼儿进行粘贴,示范粘贴方法。

(再粘贴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粘贴的要求和方法)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6、展评幼儿作品。

将作品投放在美工区,让幼儿互相进行讨论评价。

篇8:大班美术粘贴画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公益公告则向着更深更大的领域拓展, 使它成为揭露丑恶、弘扬正气、讴歌时代的锐利武器。而校园公益招贴画则有它独特的特点, 越来越发挥着它的社会作用。作为中学生学习招贴画的设计, 对服务于校园文化阵地、树立学校形象, 无不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1. 主题鲜明, 意在笔先

公益招贴画与商业等招贴画有所不同:前者是对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的准确把握, 而后者仅仅是为企业及商品作以宣传的工具。

公益广告的选题十分重要, 它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性和感召力, 是时代特征的反应。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表现主题总是放在环卫、环保等常见题材上, 但是学校也是一个小的社会, 学校的每一个方面都透射出社会的层层面面——真善美和假恶丑。所以, 应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 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反映学校生活, 从单一的"环保"主题中走出来。比如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义务教育"、"社会公德"、"师生关系"等方面去表现, 思路就会开阔了, 选题也广泛了, 从而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信心。

2. 构思新颖, 构图活泼

由于招贴画的特性是, 要使观赏者在远距离和瞬间能接受形象宣传, 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因而在构图上必须要求新颖、独特和简练,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招贴画除了遵循一般的构图法则外, 还应选用一些特殊的构图技法和形式, 如: (1) 特写, 突出人与物的局部,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 使图像简洁明了; (2) 切换, 根据主题需要, 切换人与物的某一部分, 其效果直观、简洁, 对比强烈。 (3) 简化, 以最少的形象语言, 表现最丰富的内涵, 更少是为了更多。 (4) 色彩, 强调色彩的视觉刺激, 给人产生某种色彩的视觉感受, 增强记忆。除此还有对称式、非对称式和分割式等, 它们都更具活泼性、层次性和动感效果。

应当说好的构图能起到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构图中应注意, 画面形象要做到虚实对比, 线面结合, 奇幻的意境和情趣的烘托, 才能发挥我们的情感攻势作用。

3. 色彩鲜明, 情意结合

鲜明和强烈的色彩是招贴画的一大艺术特点, 因而, 公益招贴画的色彩理应围绕这一特点来设计。色彩给人产生的心理效应往往比其他事物更具魅力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刺激使人能长久记忆而不逝, 如冷暖对比, 明暗对比, 色块对比等等。色彩运用的方法, 如: (1) 夸张, 即把形象的色彩夸张到所需的程度以上, 产生一种虚幻结结的境界; (2) 还原, 即将形象还原成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上, 把颜色还原成接近固有色的境地, 以便富于远效果和记忆; (3) 叠加, 即把一些不相干的色彩进行相互叠压, 造成一种视觉的错乱, 从而给人一种内在的张力, 在"不厌其烦"之中又觉其新; (4) 强加, 强加色是物象本身没有的或者在一般绘画中不会出现的色彩, 用它来补充画面色彩的不足, 能达到加强衬边的作用.使形象更生动有力。

4. 图文并茂, 相得益彰"画中有字", 这是招贴画的特殊需要。

文字可以传知达意、表情抒感, 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字要求简练、易记、醒目。标题文字可在画外, 也可在画中, 画中文字要依据图形而定, 或突出强调, 或隐含其中。文字形式要多样, 有的用中文字变形组合, 有的用英文字或数字以及其他符号并用, 文字的形式和用色与画的表现形式要协调统一, 并且具有鲜明的装饰韵味和节奏感。

总之, 公益招贴画与其他招贴画的创作有相似的地方, 又具有独特的一面, 尤其是校园招贴画更要适合学校这一独特的环境。在设计中, 要充分表现出中学生那种青春向上、活泼自由的性格特点, 所以我们在关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 更要表现自我的理想信念, 与自然、生活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校园招贴画的深刻意义来。同时通过公益招贴画的创作,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关注生活的信念, 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让学生设计校园公益招贴画既可提高学生素质, 又可锻炼学生能力, 本文介绍公益招贴画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公益贴画的创作,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关注生活的信念, 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9:大班美术粘贴画

关键词:小学美术 碎撕贴画 策略研究

在一次三年级的美术研讨课上,笔者带领同学们制作撕贴画,要求同学们把美术袋中的彩纸撕成各种形状,创作拼贴出自己喜爱的图画。在同学们的制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位同学的创作方法与众不同:他首先用铅笔画了一朵画,然后把彩纸撕成小碎片,用彩纸碎片依着画好的花朵仔细拼贴。我看到他的这一创作,特别欣喜。虽然他的花朵画得并不好看,碎纸片粘贴得也很粗糙,但他的制作方法很有创意。

于是本人在赞叹这位同学的创新精神之余,指导并陪同他一起完成了他的作品——碎撕贴画(美丽的花朵)。还让大家都来分享这位同学的创新画。同学们看了之后,都嚷着自己也要做一做。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内,我经常与同学们一起摸索着制作碎撕贴画,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地收获;一次又一次地创新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地成功。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碎撕贴画制作策略。

碎撕贴画制作不是漫无目的、想当然就进行的,每次的创作都有一个主题。主题的设计集结了同学们的智慧。

(一)集思广益,设计必做主题

学期之初,笔者与同学们完成的首个任务就是共同研讨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在今年开学的第一节美术课,笔者就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次“我来定主题”金点子大赛。此次比赛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自由畅想,拟定选做主题

除了举行“我来定主题”金点子大赛之外。我们还给各小组留出自由畅想的空间,每个季节,各小组可以结合时事、也可以就自己小组感兴趣的话题自定主题,并根据新的主题自由创造碎撕贴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过:“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孩子在 玩耍中,会不断的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碎撕贴画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玩耍”的大舞台,还使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现美、创造美,在“玩耍”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在“玩耍”中体验成功。

(一)全体出发,走向自然,感知美妙

1.看一看,写一写 本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田野、走向竹林、走向桔园,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每次走进大自然,学生都会用笔记录下他们的收获,或是图画,或是文字。

2.赏一赏,画一画 本人还利用教室的多媒体带领学生观看图片、视频,欣赏美景。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小组合作,头脑风暴,巧妙构图

1.大胆想象,勾勒图画的轮廓 有了丰富的表像积累,构图绘画就有了基础。各小组根据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构图。头脑风暴法不束缚学生的思想,给了学生自由畅想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而且集结了所有成员的智慧,这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2.巧妙构思,为所构之图配色 配色是创造碎撕贴画的关键之笔。颜色配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幅画的效果。学生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拼贴。选择颜色时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如冷暖、明暗等)。各小组均有一个配色人员和指定的配色顾问。

(三)精诚协作,妙意粘贴,展示个性

1.合作粘贴,巧手展示个性 碎撕贴画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小组合作的过程,老师根据各小组成员的特点,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给各小组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比如巧手小组:余XX美术功底好而且爱好画画,她就主要负责本组的构图、配色;方XX文静、聪慧,做事细心、耐心,主要负责整幅图的粘贴;蒋XX心灵手巧,是撕黑线条的好手,她撕的黑线条粗细均匀,她主要负责撕纸。这样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活动井然有序。

2.欣赏修改,作品书写童心 每一小组作品完成后,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自我欣赏、修改,看看作品表现的内容是否符合主题,是否表达了小组同学的思想感情;作品色块的大小、色彩的搭配是否恰当;作品粘贴的是否服帖,细微之处是否有遗漏。小组内作品修改之后,共同为作品取题目,并为作品写好简介(小组讨论,组长执笔)。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碎撕贴画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激发了学生无限想象力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碎撕贴画制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过程。各种不同的制作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作画的技巧,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名画临摹式:掌握构图技巧

名画临摹式是学生学习绘画、构图、配色的重要方式之一。名画在整体布局、构图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名画,并临摹。然后根据临摹的画巧妙撕贴。名画临摹,除了让学生们欣赏名画、感受名画的艺术魅力之外,重点是学习名家巧妙的构图技巧。如:上学期,六(1)班学生就临摹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她们在临摹期间,不仅欣赏了名画,学习了构图配色技巧,还对名著《红楼梦》有了更多的了解,增长了知识。链接:学生作品照片(图1):

学生临摹的《金陵十二钗》在构图、配色等方面虽不能与名画相比,但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构图、配色的知识。

(二)奇思妙想式:创新学生思维

碎撕贴画的制作为学生创新思维,张扬个性提供了一个平台。奇思妙想式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平时的感知积累,围绕主题进行创造性思维,自由构图、配色。通过构图、配色来表现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如六(2)学生完成的三月份“春之旋律”为主题的碎撕贴画就风格各异。有的小组细腻,有的小组粗犷;有的小组以花鸟为主要元素,表现了春的美好,有的小组以小草为主要元素,表现春的生机勃勃;有的小组以乡村的田野为背景,有的小组以千岛湖为背景……

学生还可以根据一个具有想象空间的四字成语,借助平时的观察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构图配色。这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成语的意思,还得发挥想象力!例如:六(2)学生曾经围绕“鸟语花香”这一成语自由想象,自由创作。一个月之后,各小组呈上了各种各样的花鸟图:有蝶舞花丛,有花间细语,有枫红鸟乐,有鸟戏林间,有鸟鸣树梢等等。链接:作品照片(图2):

(三)时事创意式:促进大胆想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结合时事,自由创意作画是碎撕贴画的制作的另一条创作路径。如:国家颁布了禁酒令之后,为提醒人们酒后不驾车,学生们大胆想象,创造了一幅《酒后不驾车》(图3)。

(四)生活转换式:激发创作灵感

艺术的创作总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美,找到乐趣,激发创作的灵感。学生将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有趣的画面,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将这些画面用碎撕贴画形式表现出来。链接:作品照片(图4):

每一幅碎撕贴画作品都是学生个体思想的体现,都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载体。学生在制作碎撕贴画时,大胆的想象,合理的构思,一幅幅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在他们智慧的头脑中闪现;细心的粘贴、创意的修改,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在他们灵巧的小手中诞生。

总之,碎撕贴画制作活动应遵循在体验中获取快乐,在娱乐中彰显个性,在合作中共享成功的理念。所有的制作策略都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活动宗旨,以兴趣培养、能力提升、个性张扬为目的而进行。让碎撕贴画活动真正成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的新载体。

[1]姜秀权 《农村初中版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6年 第11期

[2]黄凯旋 《以金山画作为素材指导小学撕贴画入门教学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http://c2xx.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9-03/08/28393/)

篇10:彩绳贴画大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彩绳进行绕贴作画。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增强幼儿相互间的协作意识。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彩条若干、胶水、白纸每幼儿一份,小篓子每组一个,抹布每组2―3块、范画2副。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画提问,引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你们知道这两幅漂亮的画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彩绳)

2、大家想不想也学着用彩绳来做一副漂亮的画呢?

二、相互合作,做彩绳让两位幼儿各拉住彩条的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扭动后拉直即成。

三、老师进行示范讲解

1、首先,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勒出自己想象绕贴物体的轮廓(尽量大大些、简单些)

2、讲解绕贴的两种方法

1)、圆形物:将彩绳一头牢牢粘贴在圆心,然后用手按住,由内向外一圈一圈地进行绕贴。

2)、三角形物:将彩绳一头粘贴在三角形的顶点处,然后由外向内进行绕贴,每个角都必须按紧。

四、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绕贴时尽量平整,注意保持作品及桌面的整洁。

2、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想象。

3、对个别幼儿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五、教师、幼儿共同评价

对想象丰富,作品清洁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特别对构思、新颖的幼儿给予赞扬。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的自我,缺乏与同伴的协调、合作的能力。我设计这个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一种新的美术技巧,更重要的是想幼儿通过这个活动增强与同伴的协调合作意识并享受合作带来的快乐。这也是整个活动的难点部分,活动的重点是教学会绕贴作画技能,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在活动开始的引导环节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对范画欣赏中,幼儿很快就被这一新颖的美术材料吸引了,对于自己动手制作是迫不及待,较好的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但在每两位幼儿合作各拉住彩条的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扭动拉直制作彩绳的过程中,幼儿间的`相互协调还是不够的好,要么是方向协调不好,要么是比较的松垮,感到比较的困难,大多数的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助指导才能完成。导致了这一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延长了整个活动的时间。幼儿对绕贴作画技能掌握的不错,老师提醒和要求尽量把物体画大些,画简单些,幼儿构图中能大胆的想象并表现,作品透露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真的挺出乎我的意料的。

篇11:大班美术粘贴画

设计意图: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导幼儿感受到大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制作或开展其他活动。艺体的主题活动三“寻找秋天”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们发现地上的落叶,继而与之游戏而引发的。我们借助随手可见的树叶,让幼儿说说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在用树叶拼贴、组画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我们把各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树叶的喜爱,增加对树叶的了解。

在幼儿了解树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结合手工制作的美术活动“树叶粘贴画”,此活动我们综合了语言、音乐、律动等来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剪贴的方法让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不同形态,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剪贴组画,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创作。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2、制作材料:白纸、胶水、剪刀、颜料、铅笔等。

3、将示范画以及和树叶形状相似的实物等等制作成幻灯片,歌曲《小树叶》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方式,将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有一定目的且积极主动的状态。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便采用问答、音乐、律动等融合引导幼儿进入主题,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2、请幼儿挑出自己认识的树叶,说一说是什么树的树叶。

(进一步增加幼儿对树叶的认知和兴趣。)

3、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理想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银杏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而且也为下一个制作环节打下的基础。〕

4、观察范例,引导幼儿抓住动物(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自选树叶进行剪贴活动。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可以启发幼儿利用树叶形状特征剪贴成可爱的小动物,或者可以中心贴、对角贴可贴成美丽的手绢等装饰画,还可以为故事、诗歌配插图等等。)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针对幼儿喜欢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肯定的心理特点,我让小朋友相互介绍作品或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也促进了老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注重的评价绝不局限于幼儿的操作结果,而应包括幼儿各种能力、意志品质、情绪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状况。活动最后,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保持这种创作精神。〕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各种形态与颜色的叶子,结合对树叶贴画的欣赏,激发幼儿对树叶贴画的兴趣,当孩子们看到一张张树叶贴出的美丽图片时,都很兴奋,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趁此机会,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树叶通过整张覆盖或是剪切的方式来制作树叶贴画,由于幼儿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大部分作品都是小鱼和蝴蝶,只有个别幼儿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如小女孩儿和乌龟等。

篇12:幼儿园大班《树叶粘贴》美术教案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五彩缤纷的花、树,金黄色的田野,真像一幅彩色的画。在一次餐后散步活动时,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低着头,似乎在摆弄着什么?轻轻走过去一看,他们在玩弄几片掉落的树叶。陈禹诺说:“这张树叶怎么有点像金鱼?”庞亦菲说:“我的两个树叶合起来像小鸡。”孩子们好奇地一下子都围了上来。为了延续小朋友的兴趣,《树叶粘贴》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

活动准备

1、已经认识过多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树叶、彩笔、画纸、糨糊。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师:秋游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在去参观时收集到了很多树叶,我们都已知道了这些树叶的名称和形状。现在,老师把这两片树叶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

幼:像金鱼。

幼:像小鱼。

幼:像伞。

师:“换一片树叶呢?

幼:像兔子。

幼:像小猫。

幼:像大熊猫。

师:再换一片树叶呢?

幼:像帆船。

幼:像蔬菜小船。

师: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要开动脑筋,看谁的图形最象,最好看。而且与别人不一样。

(由于这些树叶都是小朋友自己带来的,在和爸爸妈妈收集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活动中思维敏捷,通过看、说等多种手段,观察更加直接,有了亲身感受,让幼儿体验了树叶本身的美感)。

二、介绍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师:小朋友可以先挑出树叶,在画纸上拼出图形,拼图时要注意,如果是拼一个物体,可以布置在画纸的中间部位,如果是几个图形,就要想好每个图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这样才好看。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但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幼儿操作的时候,首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选材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代要求的时候语言简洁,边讲边操作,让幼儿有了更直接形象的感受)。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四、结束作画,幼儿作品欣赏。

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画帖在黑板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副图,你看出来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孩子对秋天的树叶感兴趣,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也比较有限。我就从认识树叶的形状开始,并把这些树叶编成好听的幼儿熟悉的故事,孩子们很快记住了这些树叶的名称。落叶飘飘,每天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孩子们都爱捡地上的树叶。“你看这片树叶黄了”“我捡的树叶是尖的”“我的树叶上有一道一道的”。孩子们把他们捡到的树叶当成宝,有的小朋友还把它偷偷的装在兜里,舍不得丢掉。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会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对家的认识。

篇13:大班美术活动:小蓝

绘本《小蓝》源于澳大利亚的童书作家兼插画家盖·却普曼,她“巧妙地将人类长久以来对归属感的追寻,以及柳树图案的神秘之美结合在一起,本书不只是一个故事而已,更是一件值得代代相传、永久珍藏的艺术品”。绘本中真挚动人的故事借助精致华丽的创作,传达了一个简单诗意的叙述,特别美,孩子们跟随小蓝寻找家,跟随故事进入一个美的世界。而故事最后,那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是亮点,以此为切入点,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美术活动《小蓝》,意在通过活动,让孩子欣赏美丽的艺术,感受青花瓷的独特美,并且尝试创作,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尝试分段绘画,体味青花瓷的艺术美。

3.在读读画画中,大胆创作,体验让画笔讲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匹配的PPT。

2.白色扇形纸,蓝色油性笔,白色圆形纸。

3.扇形小蓝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1.结合PPT,故事引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个小女孩迷路了,她在哪儿?你发现她了吗?

她一身美丽的蓝衣服,她的名字叫“小蓝”。小蓝迷路了!她想要回家,一直大声地喊叫,但是等了好久,都没有人来找她。

2.讲述故事,进入情境

终于有一个男孩走进了森林。“咦,你是谁?”小男孩问。“我叫小蓝,我迷路啦,我好想回家。”“我叫威尔。”小男孩说。

提问:小蓝迷路了,你们愿意和威尔一起帮她寻找家吗?

(评析:故事引入,借助美丽的画面,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静静地欣赏,美好的艺术探寻之旅开始啦!)

二、阅读故事,分段绘画

1.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一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附近有木头桥,还有阶梯通到山上。我好想念我家的山。”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有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创作。

教师: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做成一幅地图,再拿着地图去帮小蓝找家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盘子,大家拿出一张纸,画一画吧。

2.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二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条蓝色的小河,在杨柳树下闪闪发光。我好想念我的小河。”威尔说:“我家也有一条小河,在芦苇中潺潺流过,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芦苇和小河中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3.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三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我家有很多蓝色的树。”小蓝说,“树上有很多像球一样的苹果,我好想念我的苹果。”“我家有很多绿色的树。”威尔说,“树上开满像云朵一样的花,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爬到树上,从树枝间看下去,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4.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四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座花园和一座皇宫。我想念我的皇宫。”威尔说:“我家有一座果园和一栋温暖的小屋,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一边捡梅子,一边在树下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5.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五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爸爸和很多蓝色的鸟,我真的好想念我爸爸。”威尔说:“我家有奶奶和很多母鸡,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鸡群中寻找,并且越过门口的栅栏,还是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现在,怎么办?威尔说:“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家。”

教师提问:小兰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评析:阅读故事,欣赏画面,分段创作,感受美好。故事很美,画面更美,孩子们的创作同样不赖。他们在不一样的画纸上展现心中的故事,他们在帮助小蓝找寻家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分段创作,孩子们不知不觉进行的是一段美好的创作旅程。)

三、揭晓结局,感受惊喜。

1.欣赏图片,探寻秘密

总结:小蓝不是真正的小女孩,那她是什么呢?(有小蓝图案的瓷盘碎片。)

2.答案揭晓,感知瓷盘

原来,奶奶的橱柜上面,有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这个瓷盘缺了一小块,那是很久以前,奶奶去野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的。

3.小蓝找家,圆满结局

奶奶把小蓝粘回磁盘缺口的地方。威尔笑着说:“小蓝终于找到她的家了。”奶奶说:“恩,安全又圆满的家。”

4.触摸青花瓷,感受艺术美

提问:“你知道这种白底蓝花瓷盘的名字吗?”

介绍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中间的盘底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它的周围可以有很多的图案或线条,但他们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着的。

5.完成创作,分享作品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5幅画,老师再把“小蓝”也发给你们,大家一起把它拼成完整的盘心,贴在白色的盘底上,注意一下粘贴的位置。

现在,大家再用有规律的图案或线条,来装饰盘边吧。

(评析:故事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结局,也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画面,孩子们豁然发现,自己的创作原来也可以这么奇妙。此时,介绍青花瓷,显得那么水到渠成,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是浸透到骨子里的,孩子们此时应该能懵懂感受到,他们也会惊喜于自己的创作,因为“青花瓷”真得很美!)

四、结束活动

小蓝找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也完成了自己的青花瓷盘。现在,大家一起拿着瓷盘,把小蓝的故事讲给其他好朋友听吧。

评析:以故事开头,用故事收尾,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小蓝的故事,分享作品,相互欣赏,这一段艺术探寻之旅就这么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初次拿到绘本,我就被里面的精致唯美的创作所震撼,我想:艺术的感染没有界限,孩子们也会喜欢上《小蓝》吧。的确,绘本给了孩子一次美好的旅行,他们在边阅读边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体味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我独辟蹊径,给孩子准备别致的材料——一个折成扇形、可以逐渐打开成圆形的绘画纸。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步一步,用画笔叙述故事,用蓝色和白色激情碰撞,感受故事的意境,感知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最后,他们创作完毕,画纸全部打开,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创作体验和成功感给了他们心灵强烈的冲击。艺术活动就是要这样,让孩子在探索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身心获得愉快体验。

上一篇:9、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