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024-07-28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选6篇)

篇1: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浅析传统木雕花板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摘 要: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雕花板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艺术手段之一的中国木雕艺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装饰纹样,以充实、丰富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木雕花板 传统文化 内容题材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具有相当高的位置,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 “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篇2: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引发的思考

黄兴毕

[摘要]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并臵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对教育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典和范本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道德对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浅析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深渊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道德 教育 政治 社会生活 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由道德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它是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各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稷长存,社会安定的理想境地。通过道德教育,使统治者“修己”、“正己”,使普通百姓“安分”、“守己”,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大学》就概括历代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传统教育始终把人格的培养臵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从孔子、孟子、庄子,直至于宋明理学,都有把“成人”“做人”,培养“仁爱”之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就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具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智慧是人发展的前提,仁爱是人发展的核心,勇敢是人发展的表现。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品格。为此,他大力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在他看来,世上最为珍贵的 东西不是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是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礼记〃大学》把儒家重视人格道德教育的思想概括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一观点在事实上,已成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旨,以史为鉴,去其糟泊,取其精华,通过扬弃,对今天我国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笔者从教育、政治、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传统道德对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在教化,强调“立身做人”,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礼记》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明确表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他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取得民心,而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就在于实施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所以,他大力提倡以德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论语〃为政》),在他看来,用道德去引导百姓,以礼来教化百姓,则不仅人心归附,而且百姓有廉耻之心。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重德教轻刑法的思想。继孔子之后,孟子又将儒家“德化”的思想发展至“德政”,并认为这是治国之经,“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德政”是“王天下”的必要条件,“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大力提倡教化,并由此而达到“德政”,他的结论是“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中国古代的读书教材(四书五经)上不难看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主宰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教育 几乎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之深远,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的教育是从道德教育开始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德育强校”和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对今天的教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有更深刻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是教人“成人”的教育,孔子创办学校实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他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孔子的学生子路曾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悼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论及一个人格完善君子的标准,必须具备智慧、廉洁、勇敢、才艺诸种完美的品格和素质,并辅之以礼乐的修饰,在这样的教育熏陶之下,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人格的全面发展上取得进展。显然,孔子教人“成人”的德育观已涉及到人的主体知性潜能,德性的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格规范问题。在孔子看来,追求君子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即“成人”,应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这一思想对今天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仍有着积极意义。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并将“成其人”的过程,荀子从知、情、意和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不全不粹,不足以美”。这种“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极富有启迪的意义。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通过教育以养成理想的人格,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在教育内容上,提倡通过后天教育,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而儒家经典,百家之书皆应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是在教育的途径上,强调主客观的结合,既要依靠个人立志、自省、力行的主观努力,又要依靠师友教育与切磋的客观环境,才有可能形成理想的人格。孔子所倡导的教人的“成人”德 育教育目标观,在我国历史上影响重大,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人要有人格,国要有国格,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成败兴衰的变迁传演中,这种求仁尽义的传统,始终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的过程。因此,形成一个人完整的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再将道德情感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构建德育教育的完整过程。在我国传统德育教育过程中,古代教育家抓住受教育者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的锻炼,行为上的表现,将德育教育视为知、情、意、行的一个完整过程。

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继承儒家“德教为政之本”的思想,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思想家贾谊就说过:“教者,政之本”;唐代政治家魏徴也提出:“人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也”。这种为政以德,德为政本的儒家思想,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极大的,德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孔子办教育的主旨就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教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从中可以明确看到,孔子把德育作为教育之本源,他的教育目标,无疑就是培养“弘道”,“志于道”的“士”和“君子”。孔子所提倡的道,其核心就是儒家的“仁德”。《论语》中就阐释了孔子教育的思想及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即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用此来陶冶学生的品行,这是德教的文化载体。所谓“行”,即道德品行,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躬行践履,要求做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所谓“忠”,就是忠诚待人,所以,他的学生评价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论语〃里仁》)。所谓“信”,就是信实不欺,信守如一,正如孔子自己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里仁》)。儒家所倡导的文、行、忠、信,其核心就是“仁”和“礼”。“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高目标和道德思想,“志士仁人,无求身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仁》)。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多次表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孔子“以德主教”的思想,乃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对于中华民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道德上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传统教育在延续和传演中,重视德育教育,形成了“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从而确立了德育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地位,正如儒家经典《大学》在开篇之言所表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实质是用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年轻一代的问题。我国传统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根本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在《论语》一书中曾记载,孔子与他人谈论“仁”的地方,多达百余次,并以此为标准,来评论人的道德与言行。对于“仁”,孔子解释为“仁者爱人”,他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准则,“仁爱”的思想也成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成为实施和维护伦理关系,规范系统——“礼”的基础。“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并得出“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结论。可见,“礼”不仅是国家上下尊卑政治行为的标准,也是等级社会中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仁”与“礼”两者是内外统一,是形成传统道德的重要因素。孔子的理想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具体行为规范,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仁”是爱人的情感体验,是道德的内在表现,内外合一,内外共存,礼是仁为存的根据,是内心仁爱的外在流露和表现,孔子就明确表示:“人而不仁,如礼何”? 孟子也将“恻隐之心”定为“仁之端”,而将“辞让之心”,定为“体之端”(“体”即“礼”),在他们眼中,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礼才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教育观的引领下,中国古代的选择人才从政的标准就十分的清晰,尤其是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中国儒家思想的道德化推崇到了空前的历史地位,到了唐代的科技考试的兴起,宋代的发展,明代的盛行,清代的畸形化发展都把选择人才框定在道德的标准上。中国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如因影随行,或者说中国的道德教育一步步促进了中国政治的中央集权化发展。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永远常青。

三、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立体多元化的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孔子引入“仁爱”思想于德育教育之中,将道德规范的“礼”与道德情感的“仁”统一结合起来,为“礼”的认同遵守找到了内在动力,实现了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体现了道德主体性思想,也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即“重义轻利”,“取义成仁”,“天下为公”,“先人后己”等提供了依据。“仁爱”思想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内容基础,在儒家看来是渊源于人的本性,孔子就认为:“仁者,人也”,从而将“仁”看作人自身所固有的天性。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人心也”的主张,他强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见耳”(《孟子〃告子(上)》)。儒家思想家将“仁爱”提高到人之天性和人之为人的标志地位,有利于提高国民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仁爱”既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又外显于“爱人”的行为规范上,被孔子定为“一贯之道”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仁爱之心的外显行为表现。“恕”是爱人的低层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是一种消极方式的“爱人”表现,即便如此,也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谐与平和。“忠”是爱人的高层次的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甚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由此,“忠”也体现了将他人利益、国家的利益臵于自己之上的崇高境界,也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这种道德教育,是孕育、激励历代志士仁人生发“天下为公”精神与行为的动因之所在。所以,“忠”是积极主动的“爱人”表现,是儒家“仁爱”思想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忠恕之道”为“仁爱之心”在实际行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实践中,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体现了道德最本质的含义: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它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准则,为人己关系的协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义务,这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为真正落实“仁爱”教育,儒家主张以“孝悌”作为起点和根本。孔子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也明确指出:“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并反复强调:“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可见,“孝悌”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传统的社会之中,“孝”是用以维系家族中纵的关系,是针对后辈对前辈而言。“悌”是维系家族中横的关系,是针对平辈中弟弟对兄长要尊敬。这样,当权者就通过孝悌之道,把人际社会上下左右的关系全部加以控制协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仁”的教育核心是“爱人”,在儒家看来,爱是由近及远,有次第等级的,从爱父母兄弟始,而后扩而充之,到爱长辈、朋友,并升华至爱君主、社会、民族、国家,即调整人际关系,首先是从调整与父母兄弟间的关系开始,然后再进一步调整与朋友、君王,乃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正由于对父母兄弟的爱表现为“孝悌”,所以它是“爱人”的基础,是实行“仁”的教育根本,正如《孝经》所言:“不爱其 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孟子也认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乃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可见,“孝悌”自然也必然地成为“仁”之根本。同时,“孝悌”也是“忠”的基础,孔子就说过:“孝慈,则忠”。从小培养孝悌的良好品德,“少成若天性”,长大后,自然移孝为忠,以事父母之心事君,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样,从孝亲始,至忠君终,达到了“仁”的教育最高境界,从而使社会秩序得以长久维持,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儒家典籍《大学》所言:“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充分表达了儒家以“孝悌”作为“仁”的教育根本政治目的。中国传统德育教育,正是以“仁爱”教育为其主要内容,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并通过孝悌作为纽带,以维系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秩序的“礼”,从而达到统治的长久,这种以德治国的主张,对今天社会发展与治理,无不有启示作用。

古代教育家认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德育教育的起点,提倡将道德的“闻”、“见”、“知”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孔子就强调“知德”,所谓知,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他曾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孔子有两句名言,“知者不惑”,“知者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将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因此,他极力主张“知德”,“知礼”,“知仁”,“知道”,即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识,才可能具备分辨道德行为是非善恶的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所谓情,即内心体验与道德情感的形成,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即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知道如何爱和如何恨。可见,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内容,包含着爱与憎的两种内 心体验和情感。孔子主张,人的情感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升华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只是低层次的情感,而乐之则是高级情感,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前者向后者的转化。在道德意志的锻炼方面,孔子就强调学生要“志于仁”,“志于道”,在他看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在教育过程中,他十分强调学生要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要做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为此,孔子要求弟子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也就是坚硬的东西,就是磨也磨不薄;最白的物品,即使染也染不黑。他鼓励学生要有松柏精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人就应像松柏一样能经得冬天严寒的考验。孟子也提倡通过意志的锻炼,形成相应的高尚节操,“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在孟子看来,唯有受过严格而又艰苦的意志锻炼,才可能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有气节的君子。德育教育,如果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不加以转化至信念,道德就会失去规范行为的作用。只有当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对道德行为发生指导和约束作用,从而形成道德规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表示:“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一语中的,对今天德育教育仍不失借鉴意义。所谓行,即道德行为阶段,中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践履”或“躬行”,孔子就将“躬行”视为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并放在教育的极显著地位。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并在许多场合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些论述,表明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仅凭他说得怎样,而是先看他做得如何。这实际已涉及到言行一致 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孔子认为,只有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道德,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说得和做得一致,这种思想,在传统德育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教育家朱熹就十分重视学生的“践履躬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他主张穷理(认知)和笃行(实践)并重的观点,“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认为行是加深知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道德的践履,才能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识,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树立明确的信仰。所以,他归纳说:“方其知之,而行极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朱熹《性理精义〃卷八》)。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知、情、意、行的整体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推崇言行一致和诚信,对今天的德育教育仍起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孔子在德育方法上就主张“克己”,其意是指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就是通过自我言行的约束,从而达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所以,他教育弟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仁”的道德标准,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约束自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言行举止就是一个合乎道德标准的君子。孔子还认为,“内省”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看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虚心学习,向其看齐;见到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鉴。所以,孔子向学生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意思就是说,反省过程,自己如果问心无愧,没有内疚之处,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他的学生曾参就将其师的德育方法概括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后来,朱熹将此方法发展为“省察”,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 和“已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朱熹《性理精义》)。他要求每个人通过省察,揭去违背道德标准的昏翳,谨慎从事,达到“存天理”而“灭人欲”的境界。为此,朱熹在德育教育中大力提倡“无时不省察”的方法,“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可见,内省的方法在古代教育家心目中地位之重要。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引领着广大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影响是深远的。

综上所述,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而言,其主旨与内容,已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功利性范围。对个人而言,道德教育能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容纳,并充分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对家族而言,具有荫泽后人,荣耀门庭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具有使社会保持一定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民族而言,具有保江山,稳民心的社会教化功能。《礼记〃学记》就将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必由其学”。在古代教育家看来,接受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之事,而且是有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大事。正因为如此,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人的德性培养,提倡发奋斗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不计个人得失成败,不问个人安危荣辱,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在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中,仍有其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道德》教材

2、《论语》

3、《孟子》

4、《大学》

5、《礼记》

6、朱熹《性理精义》

篇3:浅析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

一、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内容丰富寓意深远,一般是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条目来表述的。“修、齐、治、平”是其最简明、最集中的概括,这四条目阐明了修身与个人、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国家、国家与天下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说明了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基础与实践基础,而治国、平天下是修身、齐家的政治目的以及扩展和升华。它把伦理道德与政治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伦理政治思想。修身、齐家不仅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根本所在。而且这亦是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并且历来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

君主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是德治思想的基础与前提。在中国封建社会,君权是政权的核心,君主是国家的代表、权力的象征。君主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对国家政治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实现人生目标与政治理想的前提。因此,君主只有经过修身齐家的伦理实践,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

以德治国、仁政爱民是德治思想的核心。儒家所宣扬的“躬行其实,以民为先”,“以德为教”,“明人伦之教”都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诠释。实行德政和德教,使施行法治更为高明和有效,它可以获得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人民甘心地服从和拥护封建政治统治。从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出发,德治理论提出的仁政爱民的主张,它要求统治者爱民、利民、惠民、富民,体恤百姓的疾苦,轻徭役、薄赋敛、除贪官、革弊政。显然,这种思想在德治理论中极具积极意义的,其进步性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二、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的形成,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文化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经济结构,即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结构对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小农经济本身缺乏社会的凝结力,要靠外在的辅助力量。马克思就对小农经济的这一特点作过深刻分析,“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它阶级的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结构,只能是君主制度,而国家对土地享有的最高所有权则为君主的专制提供了根据。同时它又使国家的兵力来源和财政收人直接来自农民,因而也就使国君对农民的管理成为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这种经济结构要求家庭成员之间始终保持和谐的关系,家长拥有至高的权力和地位。因此,这些要求在以父权、夫权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念中也得到了集中反映。

由于中国古代在进入文明社会时较多地保留了氏族社会的宗法血缘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封建时代所特有的宗法等级制社会。宗法等级制将家族与国家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国家则是家庭的扩大。国家的统治秩序是家庭伦理秩序的推广,国家内部成员关系是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推广;国家与家庭是同构的,君臣间的政治关系与父子间的伦理关系也是同构的。人们习惯于在温情脉脉的伦理氛围中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完全情感化、伦理化。而反映这种社会政治结构和民族心理需求的文化,必然是一种德性文化。

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之一。以“修、齐、治、平”为内容伦理型政治学说,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文化心理相吻合,以个人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德治为核心,易于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在社会生活中推广实施。长期以来,它被看作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准绳与维系整个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它使人际关系中经常处于一种调适、和谐的氛围之中。因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政治必然是一种团结友善、互助合作的文化精神,而这与“修、齐、治、平”的道德要求是一致的。

三、对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的现代性认识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悠久的文化思想传统,在我国现代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中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以道德为价值取向,追求内圣外王的道德境界,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宗旨,而且还泛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个人道德修养论与家庭伦理关系,在劳动人民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并世代相传,对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于家伦理关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道德也始终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始终是政治的依托,人们在评价、选择干部时,注重个人道德品质,注意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领导干部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注重人格品行的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由于偏重治理国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忽略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政治机制的研究,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建设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形成。由于缺乏法制系统,中国封建政治出现了以德代法,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倾向。中国的“法制是政体的一部分,它始终是高高地超越农村日常生活水平的、表面上的东西。所以,大部分纠纷是通过法律以外的调停以及根据旧风俗和地方上的意见来解决的”。在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依然缺乏法制系统,以人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干部缺乏民主作风,习惯于家长制,影响党群关系及民主政治的发展。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的某些方面,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党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应当理性看待的。我们要对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进行深入的认识与反思,批判地继承其中合理性因素,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人民民主专制政权建设提供新的思想财富和宝贵经验。

摘要: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统与特点之一,就是把政治传统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而以“修、齐、治、平”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学说,是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最为概括性的内容。其原因主要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文化特点决定的,对其作用进行反思与体悟对于现代社会政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伦理政治,德治思想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篇4: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关键词】楷木雕刻;传统文化;内容题材;艺术手段;历史文化底蕴;楷雕艺术

楷雕始于何时,追朔起源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孔子去世后,弟子端木赐(子贡)为师守墓三年,并带乡土异种楷苗植于墓旁,日久生长,便长成了参天大树,也就是现在的“子贡手植楷”遗迹。后来为报老师的教悔之恩,子贡用楷木雕刻了其师孔子,师母亓官氏两尊坐像,约四十厘米高,刀法古朴深厚,人物造型端庄肃穆,木质虽经年久腐蚀,但刀痕微存。楷雕作品,以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历来受到人们喜爱。清绪光十七年,慈禧寿辰,山东巡府曜命作寿杖一支、如意两架,以作寿仪,其雕刻百龙百珠,云霞相映,玲珑细巧,跃跃欲活,如意刻八仙庆寿,身、目、口鼻、高短、肥瘦,不异生人,太后见之称为“绝枝”,深加赞赏。解放前,楷雕、如意、寿杖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一九一一年德国人瓦根带走“百子如意”在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金牌最高奖。一九二二年“百寿如意”在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上获得甲等奖牌。解放后楷雕得到空前的发展。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山东省二轻厅命名为名牌产品。一九八九年国家外事部分选定楷雕“八仙如意”为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礼品,其“福、禄、寿三星如意”被国家馈赠给英国撒切尔首相。

楷雕的设计图案内涵丰富,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1.楷木雕刻

楷木雕刻历史悠久,是曲阜传统手工艺术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形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楷木雕刻的创作手法吸取了汉画石刻和大成殿龙柱等姊妹艺术的营养成份,经过艺术加工,巧妙的远用到“寿杖”“如意”“人物”“根雕”等艺术品上,充实了生机和美感。圆雕方面受到孔林翕仲造像及文豹、解端、华表等造形的薰陶。曲阜楷雕艺术与三孔雕刻是密不可分的。

楷木雕刻的雕刻技法较为广泛,主要有线雕、微雕、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圆雕、巧雕、根雕等,各种雕刻技法均无上下品之说。各尽其色,融会贯通,玲珑剔透,体活多变,形成了富有神韵的曲阜楷雕艺术风格。

2.楷木雕刻的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2.1楷木雕刻的题材

楷雕艺人在不同的歷史时期留下的雕刻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楷木雕刻体材大多是来自民间的内容,其主要作品体材有、人物、花鸟、走兽、器皿、文房四宝用具等。人物有:儒、释道人物、孔子像、八仙、寿星、仕女、观音、钟魁、布袋和尚。文房四宝有:笔筒、笔挂、镇尺等。如意题材主要代表品有:八仙如意、九如如意、百寿如意、自然型如意、三星如意、龙凤如意、手杖、寿杖、孔子像、文具及其它人物、动物选型等。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吉祥如意之寓意。如:《龙凤如意》、《福、禄、寿如意》、《九龙如意》、《八仙庆寿如意》、《百寿如意》、《三星人物如意》、《麻姑献寿如意》、《官上加官如意》等。楷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楷雕形象,使得楷雕艺术成为传统,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手段之一。

2.2楷雕的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人文道德文化,因此楷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拿楷雕如意来说吧;《龙凤如意》,如意图案以龙、凤图案为主,常配以祥云、松叶等,寓有龙凤呈祥、双喜临门之意,视为婚庆贺礼之上品。《九如如意》。所谓九如,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开、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语出《诗经.小雅.天宝》,故又称《天宝九如》。图案常配以八仙人物,梅、兰、竹、菊、鹿、鹤、花、草、等图案加以点缀,即有祝福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的诗意,又有祝福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安康的寓意,为传统名作之一。

《八仙如意》题材寓意就是八仙庆寿之意,八个仙人手持法器,神采各异、不异生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被山东省二轻厅命名为名牌产品,一九八九年被国家外事部门选定《八仙如意》为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礼品。《百寿如意》图案是由一百个篆书题材的“寿”字组成,刻工精细,玲珑剔透,如丝不断,寓有万寿无疆、吉祥如意之意,为著名的传统产品。《三星人物如意》图案为福星、禄星、寿星,寓福、禄、寿三星共照之意。多配以云纹、蝙蝠、鹿、鹤、松竹、梅等图案为传统名作之一。《麻姑献寿如意》,如意头部图案以“和合二仙”为题材,被民间供奉为欢喜之种,有和睦相处、和和美美之寓意,中间部分则是麻姑双手托一荷叶盘,里面装有寿桃佛手、灵芝、长寿果等,寓有庆寿祝寿之意,底部则是一只麒麟,寓有多子多孙、子孙万代之意。《官上加官》头部图案是由一只大公鸡昂首挺胸,雄立于山顶鸡冠花丛之中,中间部分是由一只仙鹿驼着一个大官印,底部是由鲤鱼、海、山组成,寓有为为官正气、两袖清风、福山寿海之意。《福禄寿如意》主体图案以蝙蝠、鹿、仙鹤为题材,也是寓有“福、禄、寿”三星共照之意,与《三星人物如意》不同的是它是以动物为寓意的表现手法为主题的,为传统名作之一。

传统楷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用竹是因为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是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高风亮节的品格。吉祥图案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望,产生吉祥平安等联想。因此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这些传统论理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孔子像、手杖、寿杖、文具及其他富有创新优秀传统题材。各种规格尺寸的孔子像,均依照唐吴道子画像为范本雕刻。为典型的地方纪念艺术品。手杖,有:二龙戏珠、三龙、五龙、九龙、龙头手杖,寿杖,有:龙凤寿杖、八仙寿杖、百鸟朝凤寿杖等,均为著名传统产品名作之一。

文具主要有各种规格的笔筒、毛架、镇尺、章料等文房用品。其它造型主要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设计、创新制作的各种人物、飞禽走兽等作品。

主要雕刻手法:有巧雕、圆雕、浮雕、平面雕、深浮雕、镂空透雕等。

楷雕历以秦、汉、唐、宋、无、明、清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经世世代代,人们相继辛勤劳动和不断提高、创造,使楷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无愧于中国木雕的一支奇葩!2008年《楷木雕刻》被国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3.结语

篇5: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我见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的转型期,社会道德的失衡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我们不禁要反省传统的伦理道德哪里去了呢?

我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它虽然有受到一定的历史、阶级与社会所限制的道德旧识,但更多的是反映中华民族道德上的文明、进步,体现全人类道德文明的具有长久思想价值的道德智慧。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人类的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伦理道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在文化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也不讲道德,但却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一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其中包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十大美德。

“仁爱”精神是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道精神。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助、互爱,与人为友,与天地万物为友,和谐共处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说,仁者“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知道,所谓道德,即是要求人们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经济竞争、贫富差距等等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倡导“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道德,有益于创造现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爱、帮穷济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2011年 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但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请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这就是“仁爱”精神啊!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指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商业诚信,而且也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家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

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课题。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据几家商业银行数据统计,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高校甚至达30%~40%!有一份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占0.48%。调查显示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有28.57%的同学明确表示,“诚信”两字只是纯粹的理想,难以真正实践,比如说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觉地会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等。“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迟到旷课、作

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等不诚信的行为。还有诸如餐厅吃饭或乘公交车时插队,用大量的时间玩游戏或上网,抄别人的作业蒙混过关,论文剽窃、买假证书、虚假简历、大学生中出当“枪手”等这些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现象。凡此种种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是确实存在的。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诚信关乎中国未来的国民素质,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刻不容缓。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今追求物质化的社会中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与国格的势利小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到这种现象。繁华的大街上,清洁工人永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因为永远有人在乱扔纸屑果皮;交通岗亭中的民警也永远不能休息,因为永远会有人乱穿马路,会有人闯红灯。这儿不是垃圾场,这儿也不是落后的地区,可为什么人们的素质却如此„„古人的传统伦理道德都到哪里去了呢?随着改革开放,许多中国人的腰包鼓了起来,很多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可作为中国公民的一份子,到了国外,就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可许多中国人到了国外,在公共场所,不遵守规则秩序,大声喧哗,吸烟、随手扔垃圾,如入无人之境。看到这样的中国人,外国人会怎样想象我们的国家?伦理道德是我们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篇6: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良序美俗的创造者,是国人获得和维持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形成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遗产仍然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作 者:曹连海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刊 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4)分类号:B823.1关键词:中国 家庭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价值

上一篇:每天管理哲理故事下一篇:颁奖晚会宣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