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学习总结

2024-07-07

财务知识学习总结(共9篇)

篇1:财务知识学习总结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非财务经理的财务培训,除了学了一些财务知识外,还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要了解一家企业的情况,重点要掌握“一篇报告(即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二组词汇(即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状况的词汇,包括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和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情况的词汇,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照片”,反映企业的“现在时”,即企业现在“怎么样”;

利润表是企业的“录像”,反映企业的“过去时”,即企业过去“怎么样”;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x光”,透视企业的“将来时”,即企业将来“怎么样”。

三、对资产负债表要做到“三看三注意”:

三看:一看变化(资产增减)并找到变化的原因;二看健康,如负债率是否高,短期偿债能力是否强等;三看真实的企业。利润是可以干出来的,也是可以算出来的.....

三注意:一要注意表中的资产代表历史,而历史不代表现实;二要注意表中的负债可能是风险,而表外的“或有负债”也许是更大的风险!三要注意表中的资产是企业的资源,但不代表全部(如品牌、营销网络、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无法在表中体现)。

四、对利润表要做到“五看”:

一看结果;二看结构(分层观察);三看成绩(关注财务成果、市场表现、基本业务活动等三个层面问题);四看问题(获利能力,包括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五看人的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如成本结转方法、折旧计算方法、费用摊销方法)。

五、对现金流量表要看:现金增加量;预测未来现金流;规划未来业务活动。

通过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进行“常规体检”:1、经营活动如何(检查企业造血功能、盈利质量、业务活力);2、投资活动如何(关注投资方向,评估投资风险);3、筹资活动如何(了解筹资方式、评估筹资风险)

什么是“现金”?企业老总说,现金就是企业的“血液”;财务说,现金就是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如期限在3个月内的短期债权投资)的统称。

六、制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好人不变坏,让坏人没机会。过去的经验不一定是良药,必须认识到每一步决策都不是重复过去,而是创造未来,而且思维定式永远存在,需要不断地打破它,克服它,有了好的开始,仍要努力经营,保证决策正确,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七、关于预算:预算就是把公司的计划做成方案。是量化的经营目标和财务指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要求。由业务预算(即经营、投资和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即三张表)组成。预算一定要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制定。

篇2:财务知识学习总结

主要从项目投资估算、收入与成本(包括税金范围与额度)、投资收益(投资现金流量表)分析入手,进行融资前分析,---资金筹措—建设利息

融资后主要进行盈利能力(投现、资现、各现、利润)、财务生存能力(财现)、偿债能力分析(还款计划—资产负债)。

篇3:财务知识学习总结

一、新《企业财务通则》的主要变化

1. 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自主权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新通则在章节方面的主要变化, 一是增加了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第九章“财务监督”;二是把原通则主要内容的资产营运合并为一章。这样变化的主导思想是“放权”与“监督”相结合、“放小”与“抓大”相结合。

2. 强调程序透明与制度管理。

新财务通则删减了一些实体性的规定企业“应该做什么”的规定, 增加了一些程序性的规定企业“应该怎么做”的规定, 更加重视企业的相关制度建设。新通则明确要求企业建立财务决策制度、财务决策回避制度 (第九条)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第十条)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 (第二十三条) 、财务审核制度 (第二十四条) 、存货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第三十二条) 、费用管理制度 (第三十七条) 、销售价格管理制度 (第四十七条) 等;同时对企业接受投资 (第十四、十五、十六条) 、筹集债务资金 (第二十一条) 、对外投资 (第二十七条) 、对外担保 (第二十九条) 、制定高管薪酬 (第四十一条) 、出售股权投资 (第四十八条) 、改制重组 (第五十三条) 、清算 (第五十九条) 等行为都做出了相应的程序性规定。通过下表可以直观地看出旧《通则》重在对资产进行定义, 而新《通则》重在阐述如何管理。

3. 理顺国家财政与企业财务的关系。

财政代表国家公共权力, 与企业财务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得以理顺, 首先是依法征纳税的关系 (第六条) 、然后明确了企业取得各种财政资金的处理 (第二十条) 、另外还规定了企业对有关国有划拨土地等国有资源的处理要求 (第五十七条) 。

4. 明确相关各方的权限与职责。

新通则第四、第五、第八、第十二、十三条等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出资人、企业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通过这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 能够使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落实内部财务责任, 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同时, 《企业财务通则》对于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经营者和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责的划分, 也有利于各级财政部门、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各司其责, 各司其职, 防止各责任主体出现“越位”现象。

新《企业财务通则》在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的同时, 要求会计主体 (企业) 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特点建立财务决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 以便规避、预防、分散、转移、控制财务风险, 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5. 新《通则》与旧《通则》在成本 (费用) 方面的规定, 主要有以下变化:

(1) 旧《通则》对成本费用的确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而新《通则》主要是要求企业应进行成本控制, 并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强调成本管理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确定了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 旧《通则》对成本、费用的项目及其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如直接工资、直接材料等直接支出计入经营成本, 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并列示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具体内容。新《通则》要求建立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 但没有统一标准, 如业务招待费等, 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 旧《通则》将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全部归入管理费用, 新《通则》规定企业技术研发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资产, 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即形成资产的相应研发费用可予以资本化, 计入资产成本。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国家鼓励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鼓励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新《通则》规定,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 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 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将技术开发费修改为研发费用、规定企业可以建立“研发准备金”, 也是新《通则》的重大变革。

(4) 新《通则》首次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明确要求企业承担为实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提取或承担相关经费, 并按照规定标准列人相关成本或者当期费用。企业可持续发展, 需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当今社会, 对于违反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企业, 即使没有被政府或监管部门惩罚, 也会因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不满和排斥而在市场上受挫。1993年实施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 只是提到把排污费、绿化费等费用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新《通则》进一步把社会责任扩大化, 要求企业自行承担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5) 旧《通则》仅规定佣金、手续费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相关管理问题。新《通则》重点对业务费用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要求签订合同, 按照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加强对业务费用的管理, 可以避免引起不正当竞争, 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也可以避免企业的经济损失。

(6) 旧《通则》要求把劳动保险费计人管理费用, 而新《通则》则规定企业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 直接作为成本 (费用) 列支, 也就是说根据职工工作对象的不同, 可以归人费用类, 也可归入成本类。另外, 新《通则》明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所需经费, 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 也就是单项奖纳入工资范畴统一管理, 不能多渠道从成本 (费用) 中列支。而旧《通则》则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只把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其他工资性收人, 计人成本 (费用) , 不涉及单项奖的财务管理问题。

(7) 旧《通则》及行业企业财务制度等规定,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新《通则》统一规定, 企业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 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 (费用) 列支。

(8) 新《通则》规定, 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 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 可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可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 从成本 (费用) 中提取使用。旧《通则》没有相关的规定。原有的财务规定是, 补充医疗保险从职工福利费列支, 不足部分可以列入成本 (费用) ;补充养老保险从职工福利费列支, 并且不得导致职工福利费赤字。

(9) 旧《通则》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新《通则》没有直接规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 但明确规定职工教育经费专项用于企业职工的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10) 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问题, 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 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新《通则》对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涉及的财务处理, 明确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 新《通则》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财务收支责任界限, 规定了不得由企业承担的个人支出内容。

二、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通过学习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进行良性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者的角色过去职能是单一的账务管理、资产管理、税务申报等, 而今财务管理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 企业重组和并购等经济行为的发生, 其内容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决定了一名财务管理者在新形式下抓住机遇, 就必须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树立一套与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相应的财务管理新观念, 为完善企业管理, 提高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1. 用财务信息引导企业决策的观念。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 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在这么多的子系统当中, 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企业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 就会有价值形态的变动————即资金运动, 也就有各种财务活动形态, 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通过各项会计要素核算, 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盈利能力;企业各项资源的数量、价值及其分布;各项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根据企业的资产关系, 通过全面的预算和差异分析, 提供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成本、筹资和投资方式、预期效益等预算资料;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有机结合, 从财务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劣做出初步的判断, 引导企业进行决策。

2. 现金流量观念。

现金是企业机体的血液, 现金只有不断流动企业才有活力。但人们对现金流量的研究仅仅局限在投资方面, 而忽视了从企业经营全过程来研究现金流量规律。在当前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 一个企业拥有的现金状况往往是制约其经营活动的主导力量。对企业的经营者而言, 加速现金流动并使现金拥有量保持适当水平才能使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现金不足或过多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许多情况下, 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一个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 但由于现金流量不足造成财务状况恶化, 照样会使企业举步维艰。现在应收帐款的回收率已是一个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

3. 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相统一观念。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损益经济, 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取得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所以财务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树立经济效益观念, 在酬资、投资以及资金运营上都要讲究“投入产出比”, 在日常的理财管理中, 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开源”与“节流”同时并举, 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往往只重视当前效果而忽视风险和投入, 价值最大化则全面考虑股东财富的增长, 这其实代表了“两权分离”条件下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两个不同角度。故将二者统一起来很有必要。企业领导不能为了自己的“业绩”“创造”利润, 同时也要保证股东财富的增值。

4. 财务风险观念。

市场经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 现代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往往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较大差异, 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如何防范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是财务管理者所必须明确的。财务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 应尽可能回避风险以减少损失, 增加收益, 但要注意风险与报酬是相伴而生的, 低风险往往对应的低报酬, 取得高报酬要冒更大的风险。如何在风险和报酬之间进行选择, 这是财务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5. 信息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 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 使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 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 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 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息理财观念, 从全面、准确、迅速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 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6. 处理财务关系观念。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内外部财务关系逐渐复杂,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理顺各方关系, 财务管理者及其下属人员不只要关门算账。对外, 应加强与财政、税务、银行、物价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 以便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支持。对内, 应协调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供应部门、公关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关系, 以便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配合。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协调好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关系, 并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以上几点都是新时期一名财务管理者所应树立的新观念, 在形势不断发展的21世纪, 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 才能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变成“理财专家”, 做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者。

摘要:文章分析新《企业财务通则》的主要变化, 就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展开深入研究。

篇4:财务知识学习总结

项目建立后的18个月里,热敏碟公司的4000名员工参加了这个项目并从中受益,参加的人数更是占到了公司总员工数的20%。曼斯菲尔德公司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为期13周,平均每期培训都能帮助员工集体支付1万美元的债务,并为每位参加员工平均节省下1000美元用于应急储蓄。而且,参加过的员工对项目的评价很高,这直接带动了更多的员工希望参加培训。项目负责人朱莉?布扎德说:“我们每期项目的参加人员都包括了全职和兼职人员。那些参加过的员工会非常积极地鼓励那些有财务困难的员工加入,这对各部门和各团队的了解和互动都是非常有利的。”

热敏碟公司不是唯一希望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服务的公司。美国至少一半的雇主表示,员工的财务状况对员工的生产效率、医疗保险开支和企业其他各类指标都有很大影响。他们也在不断寻找能够提高员工财务知识,降低财务压力的方法。

持久的结果

根据2012年1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调查,52%的美国雇主现在都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这一数字相对于2009年64%的调查结果有所下降。

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一些雇主选择终止财务知识培训服务。但是调查研究人员确实发现那些继续提供财务知识培训的雇主和参加培训的员工都在从项目中受益。

堪萨斯联邦储蓄银行的调查显示,雇主提供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对员工的个人财务管理和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提升。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参加过财务知识培训的员工有如下表现:

能够正确规划和支付自己的退休计划和养老保险。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退休计划和养老保险中来。

学会缓解自己的财务压力。

帮助员工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减少旷工现象,并使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工作团队中去。

一些公司甚至通过观察员工的医疗保险开支来评估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和财务问题咨询服务的效果。用医疗保险开支作为主要的测量指标主要是因为员工的财务压力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了压力就等于直接减少了个人的医疗保险开销。

财务知识培训还能带来更多无形的益处。在阿拉巴马儿童中心的人力资源总监道格?迪恩看来:“当我们的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满时,往往是因为其家庭财务现状出现了问题。而那些个人财务状况良好的员工就不会太过于依赖和计较公司的财务补偿制度。”

如何开始

2011年,科技公司洛克空间在准备扩大其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之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让每位希望参加项目的员工都填写个人财务状况评估问卷。这项调查除了能够提供项目评估的基本数据之外,还能够帮助雇主了解员工最关键的财务问题。财务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利兹?戴维德森认为:“不同年龄和收入状况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员工们所关心的关键财务问题。”财务通公司位于旧金山,是一家提供财务培训服务的公司。

洛克空间公司的4000名员工参加了个人财务状况评估调查,这些数据将成为评估项目效果的基本数据。公司财务补偿和福利团队的总监以及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总负责人菲尔?怀特表示:“我们计划每年都用相同的方式对参加员工进行调查,并同时和员工的医疗保险开支进行对比。”那些希望看到员工通过参加财务知识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投入度的公司领导者们可以通过比较医疗保险的开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洛克空间公司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包括3个主要方面:第一,公司为员工提供现场和在线知识讲座和培训视频。第二,员工们每人都可以和财务咨询师一对一交流。第三,员工们还可以向公司签约的各种财务产品供应商进行咨询,比如财务信用咨询师等,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虽然公司无法报销员工所有的财务咨询服务费用,但只要是通过公司的财务产品供应商,就会给予员工相当的折扣。

截止到目前,员工的需求高涨,比项目招收的预计名额多出很多,很多人都排在等待的名单上。值得一提的是,洛克空间公司从未针对该项目在公司内部做过任何营销或者宣传,完全是靠参加过的员工的口碑效应。

评估项目结果

一旦项目建立起来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更好地观察项目对员工带来的影响。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弗洛伦斯的健康医疗中心,他们在2008年经济危机刚刚爆发之际建立了一个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人力资源和培训高级副总裁提姆?海斯说:“员工错误的财务决定肯定会极大影响员工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我们的评估调查显示出财务知识培训项目是非常正确的投资。”个人财务和员工教育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对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的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对470个参加项目员工的调查,他们发现麦克利尔得在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中投资1美元能够收回6.6美元的回报,总回报达到569133美元。其中包括:

离职率降低减少244688美元损失

工作业绩提高增加了246488美元的收益

有效工作时间增加提高了13533美元的收益

旷工率下降增加了24192美元的收益

其他方面增加了40232美元的收益

该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周期为12周,每周都有2小时的晚间课程。后来经过调整,该项目增加了其他培训方式,比如除了工作日之外的课程,每周六或每两周六也会有一次课程,并允许员工携带家属参加。

还有一种形式结合了上课和网络视频教学于一体,在这12周内的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有45分钟到1小时的培训课程。海斯说:“这样员工们能够更加灵活的掌握自己的时间安排,即便他们没有时间参加晚上两小时的课程,中午也能及时参加培训。”

海斯还说:“如果员工能够完整参加所有12次课程,我们会为员工支付所有的培训费用。如果他们无法坚持上完所有课程,我们将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上课的费用。当员工们选择参加培训项目的时候,他们必须保证有始有终。”

项目一开始的时候,员工的热情就超乎了预想。本来只打算开办一个培训班的主办者不得不增加了两个班,最后每班都有40个员工参加。今天,平均每个班的参加人数为12人,培训课程的安排也更加规律。目前,海斯估计在所有的5100名员工中大约有超过650名员工参加了培训。

给最需要的员工

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经理们和管理者们也参与进来,因为这些一线的管理者最清楚员工的工作和财务状况。如果经理们能够对财务知识培训项目有所了解,他们就会向员工们介绍和推广。如果经理们自己先参加培训再向员工们推荐,则更加具有说服性。

认识到口碑效应的重要性,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给经理们参加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优先报名权。现在,这些参加过项目的一线经理们已经成为最好的项目推广者。

也有一些雇主会针对那些可能最需要财务知识培训和咨询的员工进行项目推广。阿拉巴马儿童中心的迪恩说:“我们会确保员工免费享受培训项目,并选择一些合适的时机向员工宣传项目,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例如,当一个员工要求退出养老保险计划或者希望从养老保险计划中提前预支费用时,养老保险计划的供应商代表就会向员工们推荐阿拉巴马儿童中心提供的免费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并且向他们解释如何参与项目以及项目的益处。

经理们也会和员工们共同分享项目的信息。迪恩介绍说:“在我们的组织内部有一种很开放的氛围,员工会主动和经理沟通个人情况,包括财务状况、婚姻状况等等。我们也一直在培训经理们如何正确引导员工,这样当员工们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财务烦恼时,他们可以向员工们推荐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如何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取决于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一些组织的领导者们倾向于让员工们简单了解到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存在,也就是说,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仅仅是作为员工辅助培训项目的一部分。所以,联合磨光科技公司采取了向130名员工告知公司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服务信息,以及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紧急的财务状况和问题,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等。至于员工们是否会参加培训,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

其他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方法包括:

当项目招收学员时,在办公室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放明显的标志。

在组织的内部交流系统或刊物上登载参加培训员工的成功案例。

鼓励参加过培训项目的员工和其他员工分享他们的经验。

海斯说:“在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我们鼓励参加过培训项目的人员向朋友和同事进行推荐。”

其实很多财务知识培训项目都是在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中自然产生的。以联合磨光科技公司为例,该公司为参加培训的员工提供了退休养老计划和一对一的投资服务,很多员工都和财务咨询师结下了友谊。长此以往,咨询师会主动到公司来和员工见面,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免费服务。在迪恩看来:“财务知识培训是我们和其他组织竞争的一大优势之一,这种员工福利让我们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本文编译自《HR Magazine》2012年6月刊

项目执行和花费

财务知识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雇主们需要考虑在该项目上投入的成本和如何让这个项目更加有效地为员工服务。

免费的项目。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者都会接到财务咨询师和保险公司或者其他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希望提供免费讲座的请求。另外,当地银行也会经常提供财务知识培训服务。

社区服务项目。很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例如YMCA和社区大学都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雇主可以推荐员工去参加这些项目或者可以考虑为员工报销一些参加培训项目的花费。

财务产品供应商的服务项目。很多财务产品供应商都提供各种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他们的项目大多在8到12周左右,以课堂授课或网络教学形式为主,有的则结合了课堂和网络教学。而另一个财务产品供应商,财务通公司则向小公司提供一日财务知识培训服务的项目价格,包括讲座、网络授课和一对一咨询等。财务通公司的发言人指出:“对于一个小型公司而言,所有的项目花费每年不会超过1万美金。在总部的员工可以直接参加培训,其他分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参加。大型公司在员工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上的花费可以达到一年25万到50万美金。”

有限预算下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很少有公司会为员工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安排较高的预算,以下是一些如何在有限预算下开展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方法。

只为那些完成全部财务知识培训项目课程的员工支付费用。在培训开始前,要求员工签署如果无法完成所有培训课程就从其工资中自动支付培训项目的协议,确保员工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

从小的项目开始。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不能完全确定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益处或者不确定员工是否有兴趣参加,那么项目可以从一个班的实验课程开始。项目结束后及时评估项目效果,决定是否继续项目开展。

限制参加人数。限制参加人数,秉着先报名先培训的原则,每个班只招收一定的人数。

针对最需要的员工。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也许是雇主帮助员工改变生活和命运的重要契机,为了达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确保参加培训的员工是那些最有需求的员工。可以让财务产品供应商推荐那些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员工参加培训。

篇5:财务学习总结

产出指标: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等。

效益指标:客座率、载运率。

以近三年的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结合航班计划的运力投入测算第二年的产出指标。

四、学习体会:

在学习中我体会最大的是计划处对基础数据的整理、运用操作简单, 减少了许多手工操作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虽然我们的数据来源比计划处 范围要大,但我想也可以采用建立数据库或介入程序来管理原始数据。这 样既减少了工作量,也减少了数据录入时人为造成的误差,很大程度上规 范了对外数据的统一性并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质量。

生产数据方面张秉涛说现在数据库只支持一个用户,正在改进,以后我们 可以建立数据库每月从计划处刷新数据,进行有关客运方面的整理,运用 起来就会变的方便、简捷。

另一方面,我想应该利用民航总局的月生产数据,能了解公司在全民 航甚至运输行业的的排位情况,有利于我们的生产分析。

篇6:财务管理学习总结

内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各企业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网络,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理顺财务组织结构

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控制得好坏,关键取决于其组织是否有效。企业组织结构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决定其适宜的组织体制,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和降低组织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预算管理应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利润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为月度预算,进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和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也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就可以时时把握企业全年利润目标的动脉,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鉴于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强制约束性和奖惩激励机制,实施后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三)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篇7:财务培训个人学习总结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此次的财务培训,使我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公司预算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是行为计划的量化管理,这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的协调和关注计划执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出现计划不准确导致的原料资金积压,以及对预期市场的预估偏差较大,出现资金、人员等的紧缺情况。在预算管理中容易犯“过硬”或者“过软”两种情况,结合今年实际情况,人员预算上是犯了“过硬”的问题,在配合销售上量的问题上,对生产人员的配置显得很仓促,导致一段时间内人员不足,临时调配其他部门弥补的问题。预算管理使公司运作有了一定的透明性,使大家目标明确,紧紧朝一个方向努力,同时预算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是在不同发展过程中适时调整的,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而是公司运作效果最佳。

二、关于财务职能:财务的定义存在有两种,一种是记账属于技术类工作,一种是管理属于方法。现在越来越认识到财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部分,是企业内部核心的核心,不是简单的“管家婆”,而是企业内部控制外部统筹规划的决策部门。一个公司的发展健康与否,跟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跟公司的内部控制,特别是财务控制尤为关键。陈光老师讲得好“财务也许不是你最喜欢的,但是你最先考虑的。”

记账作为财务职能的基本,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大家所熟悉的报账业务、款项支付等。在这里内部就有人员不理解,为什么财务总要求所有外购品均需要提供发票,为什么不想办法帮大家把个税全部避掉,殊不知这其中所隐含的税务风险远远大于现在所收益的,给公司的良性发展隐埋下危险。大多数人往往只看到眼前所节约的,却不能认识到这点,这是严重的管理风险意识缺失。作为内部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内部管理工作,在现在原料行情极端变化的市场前提下,如何运用好财务部门,对公司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越显突出。站在质量管理角度,总是希望库存原料尽可能的多些,但是这其中容易忽略资金占用的问题,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资金运作的困难,导致公司运作的困境。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更多有效的事,财务职能就显现出来。

在开发新产品上,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盲目开发的时候,缺少财务分析的过程,导致最后费力不得好。我们决定某种产品从公司运作成本或者效益来说,生产多少利润最大,生产多少成本最低,不是主观上的越多越好,更不是有一点亏损就立刻停止生产销售,这些都是直接参与了公司的产品定位等经营决策。正是这些此刻看来简单的事情,在以往工作中却没能从财务上真正去利用好。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直接管理,实现财富最大化。

短短两天财务培训有助于我对财务更深刻的了解,真正做到懂得财务,为更好的运用财务打下基础。在此次培训中我深感集团领导的“先知先觉”,两天的培训不仅仅是对财务基础知识和财务预算方面的教授,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信息,财务管理在以后的公司管理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和重要,不懂得财务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企业发展也将是围绕财务为中心的发展轨迹。【财务培训个人学习总结】。

篇8: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

一、财务观念的创新

1、泛财务资源观念。传统财务学中的资源概念通常指的是资本, 基本上属于硬资源的范畴。知识经济对企业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 并丰富了资源的内容。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企业必须确立新的泛资源财务观念, 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泛财务资源概念是对传统财务资源概念的延伸和发展, 它可定义为是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从形态上划分, 泛财务资源可以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硬财务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 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 其构成主体是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 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等。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 知识资源通常被划分为四类:一是人力资源, 即企业中每个人优秀品德和能力的总和, 包括领导和职员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能力、领导能力、开拓能力、管理技巧及团队精神等;二是知识产权, 包括生产技术原理、专利权、商标和服务标识、版权、土地使用权、技术诀窍和商业秘密等;三是市场资源, 即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资产而获得的潜在利益的总和, 包括企业品牌、商誉、顾客信赖度、营销网络与渠道等;四是组织管理资源, 指企业采用的技术、工艺、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等, 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的知识因素。

2、融智比融资更重要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 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这个作用的结果又反馈于整个泛资源系统。人往往利用软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硬资源。软硬资源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的更加明显。工业经济时代, 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战略性资源为硬资源, 即传统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 而知识经济则将战略性资源转移到知识、信息及其创新能力上来, 软资源或知识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位资源。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型企业, 而对知识型企业来说, 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硬资源而是知识资源。所以, 企业在理财时应确立“软资源第一”的观念, 并通过合理的资金运作, 培育和扩张软资源, 以此优化企业资源结构,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3、人本财务观念。“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相对应的概念, 它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 要理解人、尊重人,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和控制的, 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 因此在财务上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贯彻人本财务观念要求做到:一是增加人力资源投资, 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品质;二是推行财务分层管理和全员财务管理, 实行民主式和参与式财务管理, 提高员工对财务的参与意识;三是加大软资源投资力度, 为培育企业文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优良环境。

二、财务目标的创新

普遍的观点认为, 公司财务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产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 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但仍存在缺失。首先,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仅考虑了硬资源而忽视了软资源问题;其次, 在资源分配问题上仅考虑了股东而忽视了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以及非人类的资源分享主体的需要,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次,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 当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股东财富增长时, 就被认为是优化的, 否则就认为是非优化, 照此目标运行, 难免不会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从一般意义上说, 企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地分配资源使其利用达到最优化。这里涉及三个问题:一是配置什么资源, 二是将资源配置给谁, 三是如何判断配置优化的实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财务目标体系结构的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框架如下。

1、泛财务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企业财务的对象是微观资源配置。财务所配置的资源应是泛资源, 如上所述, 它在结构上是由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组成。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硬财务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对价值下降, 而软财务资源的作用和相对价值在上升。因此, 企业的理财应在尊重硬财务资源在整个泛资源系统中的作用的同时, 重视软财务资源的战略作用及其对硬资源的调控作用。

2、利益相关者———泛财务资源配置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泛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个体和群体, 而不管这种利益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的, 财务目标既要考虑出资人的利益, 又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既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

3、泛财务资源配置规则。在泛财务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与分配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这种规则最基本的思想应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 在现实中这两个方面又难以兼顾, 要么忽视公平去获取效率, 要么牺牲效率去实现公平。为了便于操作, 每一类规则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细则。资源配置规则的缺失必然会发生利益相关者过度“拥挤”和“摩擦”的问题, 最终将危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财务治理结构的创新

企业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 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权配置的核心是财务治理权的配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仅有财务利益要求, 而且也都应有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资格和权利。这个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方法, 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企业财务治理结构, 尤其是让员工、债权人等第一级利益相关者进入财务治理结构。

2、人力资源最大者拥有最重要的财务控制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 并不等于控制权要平均分配, 主要的财务控制权还是由经营者掌握。

3、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 应当是知识型的。做到这一点, 董事会成员中除各类利益相关者代表外, 还应吸纳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专家参加, 这些专家的职能是参谋型而不是控制型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产权所有者代表, 而是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公司的领导人、律师、咨询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等。另一种让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的方法, 是在董事会下组建有他们参加的“财务委员会”。

四、财务内容的创新

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本是财务资本, 因此形成于这个时代的财务学, 也是研究财务资本的财务学, 其核心问题是解决财务资本的合理筹集与配置。很显然, 这种以财务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学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财务学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与拓展。

1、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学范围。企业要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 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学范围。一方面, 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 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 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财务所筹措的资本, 应当既有财务资本又有知识资本。

2、将资本经营纳入财务学体系。知识经济加剧企业的技术竞争与商品竞争,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应善于寻找和开拓新的盈利空间和机会, 资本经营就属此类。资本经营是对资本的筹划和管理, 其类型有三种:一是资产重组, 二是负债经营与债务重组, 三是产权重组。

篇9: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无疑也给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带来新课题,提出新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特征

1.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获取手段和过程都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数码化将大大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加速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超越企业与国家疆界的全球信息网络,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

2.知识经济是人本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要素,知识经济时代将以掌握知识的人为本。以人为本即将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人真正成为物的主人,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人,成为自己所在组织的主人。时代由于追逐知识而回到人的本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人的脑力、心力、智力为核心。

3知识经济是无形经济

知识经济是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将是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并且无形资产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资产。

二、财务管理创新

1.理财观念创新

(1)以人为本。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现代企业管理是以行为科学为依托的“人本主义”管理。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也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最活躍的组成部分。当今市场竞争表现为商品竞争,商品竞争的本质是技术竞争,其实质则是人才竞争——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把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放在首位,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觉性。

(2)信息价值观念。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传播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成为最受重视、发展最快的产业。在新经济时代,随着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以数字化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反馈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信息价值与收益成正比,与信息成本及质量风险成反比。这就要求理财人员关注信息的及时搜集与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整理和评价。

(3)财务风险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以及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风险;第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和开发风险;第三,由于 “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因此要求理财人员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在风险与报酬之间取得最佳结合点, 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2、理财目标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追求股东利益,而且也要追求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重新确立。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企业将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业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人所要求的偿债能力最大化、对政府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对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

3、理财内容创新

(1) 筹智高于筹资、投知重于投资。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筹资和投资主要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知识经济扩展了企业资本的范围,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在知识型企业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应着重考虑“筹知”和“投知”。“筹知”是指知识资本的筹集。“投知”是指知识资本的运用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应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本,包括合理估计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合理估算人力资本的投入价值和收益,使企业知识资本达到最佳效益结构。

(2)重点投入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在新的资本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创新能力、人才素质、专利商标权和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使得无形资产成为人类分享财富的新途径。企业投资将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知识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投资效益评价标准,因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应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及其评价,应尽可能选择最具潜力和最能扩充企业知识资本的项目,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3) “按知分配”与“按资分配”并重。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知识是最稀缺的经济资源。因此,按知识分配财富,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掌握、加工、利用、创造信息技术的员工,在整个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提高,使企业和谐、持续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的收益分配模式必将发生变化,利润分配应改变过去的按资分配的方式,转为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按各所有者为企业带来财富的大小比例进行分配,按贡献大小并结合各相关利益主体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来进行分配。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马静.新形势下企业理财观念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1,10:9-10.

[2]尹海平.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J].上海会计,2001,4:17-18.

上一篇:刑事简易程序论文文献综述下一篇:河南的风景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