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征文)

2024-07-07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征文)(共7篇)

篇1: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征文)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安徽省太和中学张 磊

第一次看《中国教师报》是在2007年8月的一个闷热的下午。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皖北的一角,涡阳的民办高中上班。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老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几个年轻教师好好备课,学校办公室有些教学报刊,希望你们多阅读,善利用,备好课。”我走进二楼的办公室,拿了几张报纸,回到自己的住处阅读起来。那个酷暑的下午,时间过的真快,阅读报纸的快乐,似一缕青烟,升腾起我对教学的信心……

第二天,我的第一节课讲得比较成功。回到住处之后自己想了一想,虽然《中国教师报》上没有直接的教案,但它上面刊登的教学心得,在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那种亲切感、那种幸福感、那些文字的力量给了我站稳讲台的勇气。在涡阳的那些日子里,在酷暑中,在寒冬里,是你——《中国教师报》一直在默默地陪伴着我。还记得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时,你刊登的抗震救灾的图片震撼我的心灵,还记得你奉上的纪念谭千秋老师的文章让我泪流满面。《中国教师报》,是你,给我灵魂上的洗礼,给我精神上的鼓励,给我理念上的指导。08年9月,我回太和中学上班。生活依旧忙碌,感觉担子依旧沉重,教书育人,这是多么神圣的事情。经过对环境短暂的熟悉,我从学校阅览室再次找到你——《中国教师报》,我的朋友。那种寻觅,仿佛寻觅一位故人,一位知心朋友,寻觅一份纯真的

1快乐。特别喜欢上面的一篇篇教育生活叙事,读来亲切自然,倾听、分享同事们的故事,品味自己的教学,是一种无限的乐趣;也很喜欢上面关于课改的文章,有些做法我在教学中已经尝试,感觉效果不错。我会继续探索的,因为有个美好的目标一直在心中指引着我。还有,每次读翟晋玉老师的文章,我都受益匪浅,那新颖的角度,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让我甚是佩服。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从涡阳到太和,从高一到高三,寒来暑往,是你——《中国教师报》,一直在伴我成长。今天,没有瑰丽的语言,我用无限的深情,真诚地对你说一声“谢谢”。在你的陪伴了,我送走了一届高三,又迎来了一届高一……

篇2: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征文)

前些日子,当我了解到正在举行《中国教师报》读后感征文比赛时,内心一阵狂喜,心想终于能借此机会表达内心对《中国教师报》的钟爱与感激,它可是我的精神上的好食粮,生活中的好伙伴,或者说它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

我与《中国教师报》刚刚结识在去年的秋季。去年的9月,我满怀憧憬,满怀壮志来到了现如今任教的一所比较简陋的小学。这里的教室不是如我所憧憬的那般宽敞明亮,道路不是如我所预想的那般宽阔平坦,同事不是如我所期待的那般年轻有活力……实不相瞒,当时我的内心萌生了些许的失落,些许的彷徨,些许的迷惘,甚至些许的动摇,正当我心生“悔意”之时,我结识了《中国教师报》这位工作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是它拨开了沉寂在我内心许久的那片乌云,拯救了我近乎绝望的灵魂,照亮了我并不宽阔的人生之路。的确,读一份好报,就如同与一群高尚的人对话,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初来乍到的新任教师而言。每到一期,我都认真细致的研读,渐渐懂得了报纸所阐述的办刊理念“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慢慢的熟悉了她的栏目和风格,我觉得这里是了解教育世界的一扇窗口,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思维跳跃展示的平台,在这里我可以驰骋思想,飞扬激情。《中国教师报》“阅读”、“健康人生”、“对话”、“新课程”、“校长峰会”等栏目上的一篇篇教师心得体会与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案例,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充满人问关怀的新闻报道,观点,让我不禁凝眸沉思。教育工作者的真切经历,班级管理心得体会、学生管理智慧精选等短小精悍文章深深的吸引着我,一次次与坛友对话,与编辑交流,似乎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某次在《课改研究周刊》中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校长,他就是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王红军校长,他开设了“校长聊天课”在轻松的环境中体察学生的心灵,借助非正式教育手段游戏和以谈话形式为主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表达平台。在王校长的文章中,我放佛看到了一位充满童趣的长者,作为校长,他没有高高在上,作为长辈,他没有让孩子们感受到任何压力,所有的孩子可以在“校长聊天课”中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倾诉自己想说的话。王校长说在聊天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着教育的本真:相比于外显的身体健康,心灵的健康更为重要。这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给我带来了很多反思,因为现在我们所处的还是更多的以分数讲质量的环境下,分数无疑成了衡量孩子的关键一项。因为有分数考评机制的存在,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也是避免不了的更关注孩子对于知识的把握,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我做得很不好,看到了王校长的聊天课程以后,我忽然觉得很惭愧——孩子不是机器,很多孩子或许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 才表现出一幅爱学习的样子,他真正喜欢的或许从不敢说出来。或许,我该经常换换角度了。有时候,孩子只是想要一个苹果,而我却倾囊卖来了一车香蕉,孩子怎么会快乐的吃掉呢?

篇3: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征文)

“为此,中国科协以‘我看科协这五年’为主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科技馆杯‘我与科协’征文活动。这期开始,我们将选登部分优秀作品,记录科协组织这五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科协给力科普学术研究:个人经历回顾

我是一名在高校从事自然辩证法、科技政策的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科普研究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与科协的支持和资助是分不开的。

2003年9月,中国科协牵头组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研究课题招标,我们参与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结构”课题的竞标,获得了成功。“科学素质”是一个外来概念,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我和课题组成员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对科学素质定义、内涵和结构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该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评审组和科协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因为这项研究,我被邀请参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文件起草小组。

自那以后,科普研究成了我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作为高校教师,与专门的科普研究者和科普管理者不同,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在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所以,我的科普研究主要定位于学术研究。目前,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科普学术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中均没有位置,或者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科协雪中送炭,为科普学术研究的资助提供了一席之地。我尽量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提供的一席之地,从事科普学术研究。

一、获得“中国科协科普资助项目”的资助,从事科普政策的研究。我的同行中有多人次获得该项目的支持。2008年,我以“中国科普政策及其制定”为题申报该项目,获得了立项。虽然课题经费很少,但在该课题的支持下,我们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多次参加“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并培养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该硕士生以“中国科普政策的议程设置与政策文化研究”为题,撰写了硕士论文,获得了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好评。后来,我们在期刊上正式发表了“中国科普政策及科普政策文化初探”的文章。这些工作,对于该研究生进入北京市科学学研究所并在其中谋求发展颇有帮助。近年来,为了吸引和调动研究生从事科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科普研究后备高级人才,中国科协设立了“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赞赏。

二、参加中国科协支持的“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主办。近年来,我连续不间断地参加了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管理者和实践专家、来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进行交流切磋。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中国科普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的2010年研讨会,同时举办了“科普理论国际论坛”,笔者借此机会结识了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传播普及研究专家如美国的Bruce Lewenstein,英国的Martin Bauer,聆听了他们的报告,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交流对于我这样待在“象牙塔”的教师增加对中国科普实践的了解,增加对国际科普研究前沿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曾在这些研讨会上,或作大会报告,或主持分组讨论,或作分组报告。2007年我参加在上海浦东召开的第14届研讨会,作大会报告“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内涵及理念新探”;2008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15届研讨会,作大会报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议程设置案例研究”;2009年参加在沈阳召开的第16届研讨会,主持分组讨论并作报告“中国科普政策的类型、体系及历史发展初探”;2010年参加第17届研讨会,作分组报告“低碳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初探”。经过会议学术委员会的遴选,我们参加这些会议的论文均被收入到近年来中国科普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中。

三、中国科协联合清华大学创建“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作为科技传播中心的一员,我见证了中心的创建历史和跨越性发展。2005年中国科协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建一流”的原则,联合建立了该研究机构。中心定位于“高起点、开放式、国际化”的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机构。中心由中国科协原书记徐善衍教授任理事长,中国科协书记程东红博士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担任副理事长。中心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不久,及时地召开“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并编辑出版《科技传播普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实践》(曾国屏、刘立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8 )。中心承担了来自中国科协资助的多个课题,如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关系研究”、“科普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等。中心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如提出了从国家创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生活科学”等概念和体系。中心培养了一批科技传播与普及高层次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出站博士后4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硕博生和已毕业硕博士数十名。

饮水思源,我感谢科协对科普学术研究提供了资助和平台,也期望科协继续并加大支持科普学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刘立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说柳永的这首《雨霖铃》传达了一种无处倾诉的苦闷的话,那么因为有了科协,科技工作者便永远不会为没有交流的平台和对象而失落。

科协以学会的方式,将很多科技工作者聚集起来共同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协联合了各个方面,各行各业。仅就我个人而言,我担任动物学会的常务理事,北京市科普协会的常务理事,好像最近我又被选为少儿科普学会的副理事长。科协提供了一个大家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有了科协这个平台,我们才有机会把各自所知道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比如观鸟,一个人观鸟,即便有什么心情都没法表达,而大家在一起就不同了,我们可以各抒己见,形成最终的共鸣。比如,在科普作协的组织下,作者和出版人顺利见面,保证更好地出书,更好地做科普,我想这也是我最近“约稿不断、甚至稿债累累”出书形势这么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吧。科协不仅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它也将各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其中我所熟悉的科普、环保只是它的小部分而已。

这五年,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科协更加重视科普工作,也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事实上,我完全是出于爱好,才闯荡到环保这个领域,所以我经常说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而不是环保专家,尽管之后我为了让自己成为动物科普的一个内行,在东北林业大学函授学习了两年半的野生动物专业。但我对环保、科普的感情是真挚的、迫切的,也是做好科普的关键。因为这份真挚和迫切,科协向我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同时它也以同样的热情接纳着所有热爱科普事业的人,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协被称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原因吧!

我的很多书都是科协资助的,像《鸟兽物语》《鸟语唐诗三百首》《天地狼心》均为北京市科协资助,对于一个科普作家、科普人士来说,解决了资金后顾之忧便是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我们只需要放手去写,放手去讲就可以了,有了科协这棵大树,资金已经不是问题了,只是自己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虽然科协资助我出的书是有限的,但科协的资助所激发的我的创作热情是无限的,继《鸟兽物语》《鸟语唐诗三百首》《天地狼心》之后,我又出了一本《兽殇》,这个书名是我最得意的书名,是我坐在飞机上,什么事也不干,冥思苦想,突发灵感,蹦出来的词。记得,我当时特别激动,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给出版社打电话说:“就这个‘兽殇’了,绝对不能改了。”当时听了这个书名,有朋友说:“郭耕,你改行写小说了,还受伤了。”我说:“地球母亲受伤了。”这个书名的妙处就在于它的一语双关,兽是野兽,殇是不该亡而亡,谐音便是地球母亲受伤了。

不仅仅是在科普书的创作上,科协给予我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讲课出差也不例外。上周中国科协刚刚组织我们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七人一行去山西吕梁作科普报告,鲜花和掌声伴随一路,中国科协与地方科协给予了我们莫大的荣誉和礼待。我跟我的朋友开玩笑地说:“有时候人也是夸出来的。”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是事实,正是有了科协给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才让我们这些科普人士乐此不疲。

说到科协对我个人的支持,我觉得科协的领导人特别能推年轻人,我还特别欣慰的是,北京市科协组织很多活动都会通知我,而且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很支持我的工作。记得有一次开会,北京市科协原副主席张开逊点我的名,让我说几句对一件事的看法。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大师宅心仁厚的推崇,我们才能展露身手、实现价值。

当然,更加可喜的是,纵观这五年,通过自己深入一线进行科普工作,发现整个社会主流舆论及风气,包括领导人的决策等都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为党的报告,十七大报告已经郑重提出生态文明。相信在全国各地科协的组织带领下,科普之春、科技之光将会越来越春光明媚,熠熠生辉!

篇4: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征文)

江旭

自院报《玫城医苑》创刊以来,作为一名通讯员,我深感乐在其中。概括起来,有“三乐”:投稿乐,完成了一件作品,我感到非常轻松快乐;用稿乐,稿件得到了认可,我很有成就感;未被采用也乐,这说明医院的稿件充足,我为此也感到高兴。我为院报积极投稿,主要受三种思想支配:

一是“爱院如家”思想的激励。医院发展我光荣,医院壮大我幸福。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医院承担的风险、责任和压力,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艰辛、真诚的奉献还是体会不够、感受不深的,因而容易产生一些医患纠纷。我认为,通过院报的宣传,可以加深人民群众和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了解和理解,可以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是“年轻有为”思想的推动。刚参加工作时,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应该有所作为。因此,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尽可能的积极参与,为院报投稿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在护士长的支持与鼓励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第一篇稿子《选择了护士,就意味着奉献》,结果被采用了,从而增加了投稿的信心和勇气。此后,我就围绕医院的工作中心写认识和体会,围绕重大节日和事件写感想和心得,围绕科室工作的开展写报道和收获,结果想写的东西越来越多。至今为止,我向院报投稿20余篇,成为院报投稿最多的投稿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三是“与时俱进”思想的鞭策。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只要经常做到读书看报,动手动脑,就能保持思维敏捷、活跃。要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时代知识的步伐。一年来,我通过读报和投稿,能及时掌握医院的一些信息和动态,从而使自己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还锻炼了写作能力,因而觉得为院报投稿实在是件很有意义,对自己很帮助的事情。

院报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座沟通医院内外关系的桥梁。它不仅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也见证了工作几年来我的成长与进步。点点滴滴的荣誉都在笔尖中展露,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熟悉我。院报的宣传是如此的神奇与重要。在此,希望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医务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院

篇5: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翻看你时,我已习惯在一杯茶时,习惯了读的同时进行标记和摘抄,可这一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我想记录下来我的所思所想。在第586期的“总编七日谈”中,写到了怎么帮“下乡”的新教师,虽然通篇文字不多,可却深深地刺了我的心,文中所写的是那么的真切。

读着读着,我的思绪回到了的那个秋天。怀揣着满腔的教育激情,带着还未褪去的学生稚气,来到了“彭塔”这个地方,这个我在23年前从来没听过的地方。一路上,我激动万分,在行驶了将近两个小时后,车停在了一个旧旧的大门前,这大门,分明就像我小学时的母校,一眼望去,整个校园没有我所期待的活力的气息,真的是满目凄凉。就在那一刻,我的心透心凉,我无法想象我将怎么在这开启我的教学之旅。看着父母的车消失在眼前,泪如雨下。正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几“缺”,活生生

的生活,样样都缺的生活。而就是在办公室等待安排时,我们有了此生的第一次相遇。五年了,如今的学校有了些许的改变,学生们住上了崭新的宿舍楼,有了干净宽敞的食堂,吃上了营养餐,作为老师的我,又有了什么改变呢?五年了,我已成家,因为距离的关系,我还如从前依旧过着单身的生活;已从“两扇门、四扇窗”的大屋搬进了“一扇门、两扇窗”的小屋;每月拿着1500多块的工资,坚守在我爱的地方……

五年了,很多事情都变了,可不变的是你的陪伴,在最初的时光里,在思家情绪最浓时,在两次经历丧子之痛时,把你捧在手心里,一滴滴眼泪打在你的身上,湿了一大片,虽然你无声无息,可你说得都一次次敲打在我的心上,使我有勇气坚持下去。在别人眼里,网络的时代,一份报纸能带来什么?对于别人也许你只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对于我,你是一种陪伴,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特岗教师,我现在什么都缺,但唯一不缺的是想把我的学生带出去的决心,我们没有城市教师有利的条件,我们却丝毫不输对教育的那份爱,面对生活太多的曲折,我选择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我的学生身上,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快乐,能够学有所成。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什么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可我习惯了静下心来看看自己走过的和正在走的`路,我喜欢拿着一份报纸一杯茶的时光。有太多的行业令人趋之若鹜,人们看到的

更多的是其所包含的利益价值,可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它叫“特岗教师”,虽然只占教师队伍的一小部分,可却付出自己所有,待在一个什么都很缺的地方,努力创造着什么都不缺的生活,脸上显露的是不与年龄相符的成熟,过着单调的生活,却依旧笑容满面,因为我们的心是幸福的。

篇6: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2010,那么的平淡,对我却也那么的不平淡。2010,进入了我大学的最后生涯,那时的我,褪去了大一时的稚气,不再对景点那么的向往;那时的我,失去了大二时对网络游戏的钟爱,不再对植物大战僵尸有非一般的干劲;那时的我,每天的生活那么的平淡、碌碌无为,犹如行尸走肉在校园穿行。幸运的是就在和往常一样平淡的一天,我发现我以后的生活将不再平淡、不再碌碌无为,因为我找到了我相信将陪伴我一生的伴侣——《中国教师报》。

和往常一样平淡的一天,懒睡晚起的我从床上向室友床铺望去,早已空无一人,只见我床边的桌上多了一份报纸,心中生出些许气愤,正想说是谁把这种没用的东西放我桌上的时,我却忽然被报刊题字之上那直截了当的宣告——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深深吸引,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教师原来有属于自己的报纸,也是从那天起,我每天捧报在手,细细读之,爱不释手;也是从那天起,我不再觉得每天的生活还将那么的平淡、那么的碌碌无为;也是从那天起,我不再觉得一个小学教师有多么的卑微!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让中国教育因我们而改变。是你,陪伴我走完了大学的最后时光,唤醒了我蛰伏于心底的激情,让我不再平淡无奇;是你,陪伴我进入了小学教师这一行业,时时地给我警醒,给我启迪,让我在工作中不再困惑,不再连连撞墙,不再那么的坎坷;是你,陪伴我至今,激励

着我在本职岗位上更加勤业、敬业、精业,给了我对教育数不尽的启发、影响。

《中国教师报》——让教师爱上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没有时间,不去触碰书籍;都说买书费用大,很少走进书店挑选书籍;都说可以网上看看,忽视了纸质书籍,可“当教师认可教育这个工作是他的内在需求时,读书就自然成为他的内在需求;当他认可书籍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时,他自然会选择读书为消遣方式,乃至生存方式。”于是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纸质书籍。

《中国教师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中国教师报》每天的谆谆教诲使我不断进步,日渐成熟,让我的心灵得到升华。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学生,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爱的教育过程。

《中国教师报》——教育是个良心活,是该平淡无奇的。教育是个良心活,平淡无奇的教育才会自然。该上学时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就放学,学生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该出操时就出操,不必突击搞什么万人舞蹈;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而不能让主课老师把音、美、体这些课给“抓

走”了。真正的教育就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杯的,最终都将跟良心活南辕北辙。

篇7:我与中国教师报同成长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是《中国教师报》,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孩子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

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她的一篇文章让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热爱、宽容、理解学生”的理念也融入了我的灵魂。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都要归功于《中国教师报》。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孩子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孩子的学习激情得到了激发、释放和展现。

上一篇:高一英语unit13课件下一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新人教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