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07-09

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共6篇)

篇1: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德水产品加工业分析

一、宁德地区水产加工业现状

2013年,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以推进现代渔业为抓手,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渔业结构,切实提升渔业产业质量和效益。

据统计,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77.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4.59万吨,海洋捕捞19.1万吨,淡水养殖3.81万吨,淡水捕捞0.37万吨)、比增6.4%;渔业产值156.38亿元,比增11.1%;渔民人均纯收入12503元、比增14.5%。水产品加工量22.03万吨、比增13.9%,加工值84.5亿元、比增28%,出口量13.1万吨、比增58.4%,出口创汇7.31亿美元,比增16.4%,均创历史新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过深加工,且卫生安全、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包装精美的海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对于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前景黄朱华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我市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一直秉承“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的战略,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水产企业参加宁德市“6•16”、福建省“6•18”等项目成果对接会,提升企业技术,培育更多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飞鸾镇占地1500亩的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三都澳5万吨冷链物流区主体工程将于近期封顶。我市水产品加工业园区已逐渐形成,并基本形成了福鼎秦屿、霞浦三沙(垅头)、蕉城飞鸾等水产品加工聚集区。

与此同时,我市水产品加工产品正向精深方向发展,紫菜精深加工生产线列全省前矛,产品打入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大黄鱼系列加工产品、真鲷鱼片、鱼类罐头、海带寿司、即食海苔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据统计,我市大小水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省、市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产业链,规模日趋扩大。

二、宁德水产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 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宁德是全国著名的大黄鱼养殖和出口基地,也是出口创汇的经济支柱行业。发展水产加工是解决养殖海获物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渔业附加值,增加渔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资金方面,由于渔业经济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即前期建厂投入大,经营期间收购环节流动资金多,产品对金融部门的依赖程度较高,仅依靠企业自筹、民间借贷、社会融资,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造成水产加工业发展缓慢,难以快速发展壮大。

② 水产品精深加工,有待加强

近年来部分企业虽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开发出一些精加工产品,如大黄鱼系列加工产品、真鲷鱼片、鱼类罐头、海带寿司、即食海苔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但从总体上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的份额仍很少,以保鲜和初级加工水产品仍占绝大数量。

③ 初步建立品牌效益,有待加强

截至目前,全市虽有4个全国驰名商标和18个福建省名牌及省著名商标称号;,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产生品牌效益,企业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其他地区仍有一定差距。

④ 行业自律性较差

由于多数企业是加工同一产品,企业竞争同质化,企业之间相互争抢原料,出口市场集中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种类和结构单一(多为初级加工品),企业之间无序竞争,部分企业压级压价销售。有的企业甚至无货乱报价,扰乱外贸秩序,损害行业整体利益。部分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⑤ 水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初步建立,有待完善。

我市已基本形成了福鼎秦屿、霞浦三沙(垅头)、蕉城飞鸾等水产品加工聚集区。福鼎市、霞浦县正在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工产品向精深方向发展,紫菜精深加工生产线列全省前茅,2012年我市有3家企业引进3条自动化海参精深加工生产线,突破了海参、鲍鱼加工受到北方控制的局面,使我市精深加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打入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大黄鱼等海水养殖

产品及海捕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取得突破,加工企业的规模档次及加工技术、产品质量都有了质的提高。相对其他发达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⑥ 市场环境日益严峻。

当前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维护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手段而广泛采用。日本、韩国等主要进口大黄鱼的国家提高了对水产品的检验检疫的技术要求。特别是严格了农兽药残留的检验标准,使宁德地区水产品出口门槛趋高。另一方面,闽东大黄鱼没有进行产业化经营,大黄鱼养殖与出口加工(企业)两大层面严重脱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宁德地区大黄鱼出口受阻。

三、加快宁德水产加工业发展建议

① 加快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为了减少企业和资源的外流,进一步拓展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空间,提升水产加工业,使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与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同步发展。通过建设水产加工园区来提升水产加工业,实现加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专业分工、各具特色”的要求,鼓励吸引企业向园区聚集,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来带动全市水产加工业快速发展。

②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群体。

通过规划调控布局,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依法加强环境评估和监管等措施,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控制新办“低、小、散”的水产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以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形式,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和联合。支持岳海水产有限公司、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发展步伐,做大企业规模。打造出加工技术领先、市场信誉度高、有核心竞争力集团化的骨干企业集群。

③ 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坚持走创企业品牌与创产品品牌并重,建设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保证产品品牌的路子。一要全面推广应用水产品加工质量标准,引导水产加工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二要加大力度培植名牌产品,引导企业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鼓

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企业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并批量生产的给予重奖。积极推进大黄鱼、二都蚶等水产品原产地注册工作。三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水产品品牌,使加工的水产品驰名国内外。计划到2012年,全市5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有自己的标识,到2015年全市水产加工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品牌。

④建立健全行业管理组织,规范市场加工经营秩序。

首先要促进大黄鱼协会、渔业商会、“三藻”协会等健康运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加工行业自律监督机制,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意竟争。对内打击用注水、掺假、以次充好等不法手段来谋取暴利,损害行业信誉行为。对外要加强与国际上特别是日韩等主要贸易国家水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协会的联系。做好水产品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满足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需要。其次,积极引导养殖户自愿发展渔业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组织的组织功能、中介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把小规模分散的养殖户整合起来进行规范化、产业化养殖。建设规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确保水产品的质量。第三,通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把养殖户与加工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打造统一的品牌,以面对发达国家不断出台的技术壁垒等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做强做大黄鱼加工产业。

⑤强化扶持政策效应,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是推进环三都澳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把水产品加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进一步提高渔业对促进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水产加工业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商业银行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争取多种方式,解决水产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区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区财政、国税、外经贸等部门对符合出口退税专项资金水产加工企业要优先安排,海关、商检等部门要简化通关、检验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水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水产品的科技含量。

水产品加工业是水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应把发展精深加工作

为水产品加工业的重点加以培育、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程度,突出发展鱼类深加工,进一步提高贝类藻类及淡水产品加工水平,扩大加工品种和花色,提高产品的生产规模。要充分发挥院校科研力量的作用,鼓励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水产加工领域转移。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科研开发机构,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岳海公司应在与农林大合作开发基础上,成立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争取创建省级科技开发中心。应整合闽东水产研究所和各级水技站等科研力量,帮助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夏威食品有限公司、海洋新技术开发公司等创建自己的研发中心。鼓励其他企业联合与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创建科研中心,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软件的引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大力开发符合国内外消费习惯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特色食品,提升产品标准,打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⑦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

一是强化对水产品原料,加工产品的检验检测,建立健全加工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二是加工企业尽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集中建立水产加工检测中心,开展与监管职能一致的执法现场基础性检测工作,加强检测,提高防范能力,避免“绿色壁垒”阻挡。三是在全区实施无公害养殖,健康养殖行动及渔排备案措施,促使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在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关于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激素等规定,保证水产品整体质量安全。四是尽快建立水产品出口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跟踪调研国内外水产品产销形势,分析出口水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状况和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状况,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预警。并采取紧急防范控制措施,主动消除或降低出口风险。

篇2: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

1、基础地质:长期以来,我局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赋予我局的工作职能,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地质先行军的作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安排下属的区域地质调查队伍,克服闽东地区地形陡峻、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等困难,用数十年时间,先后开展了福安幅、三沙幅、浮鹰岛幅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第四系地质调查;1:5万周宁幅、霍童幅、赛岐幅、福安幅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区域性重力、地磁、重砂、水系沉积物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为查明闽东地区基础地质特征、矿产资源潜力、区域稳定性、生态地球化学背景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2、矿产地质: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是我局下属的驻宁德地质勘查单位,长期立足闽东从事地质找矿工作。为了支持宁德市地质找矿工作,在地质工作经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我局每年安排宁德市地质找矿工作经费100多万元,累积安排地质工作经费2000多万元。在老一辈革命家激励下,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光荣、以找矿立功为己任,默默无闻长期扎根山区,克服文化生活枯燥、物质条件匮乏等困难,爬山涉水、披荆斩棘,为国家和地方寻找地下宝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先后发现了福安赤路中型钼矿、福鼎银硐银铅锌中型多金属矿、周宁芹溪中型银金矿、古田西朝大型钼矿、屏南黛溪铅铅锌矿等一批重要金属矿产地,以及福鼎白琳玄武岩石材、古田鹤唐花岗岩石材、寿宁县湖潭叶腊石矿等一大批大中型非金属矿产地,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人民币,有力支持的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

居民就业、构造和谐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3、灾害地质: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常常造成房毁人亡,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抗灾、减灾、防灾是当地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我局在全省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抗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宁德市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抗灾方面,我局指定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为宁德市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该单位专门成立了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技术人员组成的宁德市地质灾害专业队伍,主持宁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以及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参与宁德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讲座、防灾抗灾宣传、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等。据统计,多年来,我局每年投入数百人次协助宁德市国土资源局开展地质灾害临灾前地质灾害巡查、承担台风汛期应急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事件应急救援技术支撑以及灾后重建技术服务,每年投入经费50多万元。如2010年6.12--6.19福建省遭遇50年一遇持续强降雨侵袭期间,宁德市古田县地质灾害受灾严重,造成多处重要交通干线中断、多人伤亡和人民财产严重损失。受国土资源厅指派,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派出5名持人员的专家组进驻古田县,冒着随时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走村进户,排险抗灾,为地方抢险救灾提供技术支撑。此后,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全面义务承担了宁德市九县(市、区)地质灾害大排查工作,投入专业技术人员数百人次,历时3个月,圆满完成宁德市地质灾害大排查任务,为宁德市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翔实可靠地质资料。

4、环境地质:为了支持宁德市环三都澳开发建设,早在1997年,我局筹措了100多万元安排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承担了福建省环三都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地质调查任务,基本查明了环三都澳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环境地质条件,为近年来的宁德市环三都澳发展规划以及区域性港口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2004年争取了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经费,开展了包括宁德市环三都澳、福宁湾、沙埕湾等在内的沿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项目工作经费3000多万 元,查明了宁德市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生态资源潜力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环三都澳区域建设需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广义地质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11〕9号文)精神,我局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料、资质等方面优势,2010年又争取了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的广义地质工作经费250多万元(第一期),开展新一轮宁德市环三都澳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任务。随着环三都澳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不断丰富,环三都澳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势必会为环三都澳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整治、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翔实的地质依据,为环三都澳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开展了中海油宁德溪南工业园区环境地质调查,为中海油溪南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5、工程地质:长期以来,我局下属的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设备以及资金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宁德市重点工程建设,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了地质技术服务。如承担了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工可、初勘、详勘以及施工勘查任务;温福铁路宁德段的工

程地质勘查任务、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三都澳港口万吨码头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大唐宁德火电厂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以及宁德市水利水电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勘察成果深受好评。

6、水文地质:我局所属地勘单位除了为宁德市矿山开采特别是地下开采矿山提供专业的水文质技术服务,防止矿坑涌水、突水,保证矿山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财产安全外,还积极参与宁德市的抗旱减灾工作。如2006年福建省遭遇50年一遇大旱,期间全省各地特别是沿海各县(市)、沿海各乡镇、岛屿居民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出现严重困难。应宁德市人民政府要求,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派出专业水文地质人员,深入蕉城区、霞浦县、福安市、福鼎县的各沿海乡镇,协助地方政府寻找地下水资源,成功打井数十口,日出水资源量数千吨,解决了数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多年来,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为宁德市各行各业有关单位找水打井近千口,年提供地下水资源量近百万立方米,帮助工矿企业解决生活生产用水之争急,有力缓解宁德市地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难题。

7、旅游地质:旅游地质资源既不可多得又不可更新,是一笔巨大的天然财富。我局所属地勘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资料优势,积极为宁德市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开发布局、申报遗迹保护提供技术服务。近年来,成功为福鼎市的太姥山、福安市白云山、屏南白水洋申报了国家地质公园。2010年又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成功申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填补了闽东北旅游集群的空白,使我省旅游布局更加合理,旅游发展更加协调。为宁德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品牌支撑,也将成为推动宁德乃至全省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8、其他广义地质:除了上述地质工作外,我局还安排了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开展了福鼎市会甲溪地热资源勘查、福鼎市城关地热资源条件研究;古田县廖厝地热资源勘查、古田县水口地热资源调查;宁德市白垩纪寿山盆地周边成矿规律研究以及福建省综合改革小城镇—福安赛岐镇、福鼎秦屿镇综合地质调查等地质工作,投入资金数百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布暑

1、开展环三都澳水、工、环地质调查:以宁德市蕉城区、赛歧以及霞浦县溪南镇为重点工作区域,开展1:5万标准图幅环境地质调查任务,查明调查区域岩土体分布范围及工程地质特征,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补径排规律,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种类及现状。提供环三都澳宁德市蕉城区、东侨开发区、溪南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环境地质综合研究成果。为宁德市蕉城区、东侨开发区、溪南开发区等重点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它专题研究成果(含系列基础性、应用性图件)。

篇3: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是福建省宁德市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准的高规格、高水平、全方位的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盛会, 也是中国唯一专业的中小电机、水泵、发电机组采购展会。2016年6月17-19日, 第七届海峡两岸 (宁德) 电机电器博览会汇聚500多电机展商、一大批海外参观商及全国各地的专业采购代表。本课题组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组织放发问卷321份, 收回有效问卷312份, 结合掌握资料, 分析宁德电机企业发展现状, 探索企业转型升级。

二、宁德电机企业发展现状

1. 优势

(1) 产业链完整

宁德电机发源于宁德福安市, 1958年闽东第一台电机在福安诞生,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 2007年形成电机百亿产业集群, 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产业集群规划项目。2008年以来, 福安相继获得“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中国中小电机之都”、“国家火炬中小电机特色产业基地”等称号。宁德电机企业覆盖整个产业链, 产品涉及电动机、发电机等10多个种类、300多个系列、2000多个规格品种, 其产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3, 出口量约占全国中小型电机出口量的25%以上。宁德电机产业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69.88亿元人民币。

(2) 质量重视

宁德现拥有泰格、安波、亚南等9枚中国驰名商标、31枚福建省著名商标和29件福建省名牌产品。2015年中国首个国家级出口电机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落户宁德市福安, 有利于强化行业质量监管, 有利于真正实现电机产品质量升级。据调查, 93.4%的宁德电机企业已获得ISO9001认证, 个别企业还获得OHSAS18100、CE、GS、TUV认证, 60%以上企业覆盖产品标准、材料标准、工艺标准、基础标准以及设计标准, 同时35.29%企业采用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标准。

(3) “产学研”联合构建创新平台, 人才储备丰富

据调查, 宁德电机企业主导产品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关键工艺的主要研发方式是自主研发, 其次是采用国内本行业先进技术。目前宁德福安市已与中科院电工所、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成立了福建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宁德福安电机工程研究院、6·18虚拟研究院电机电器 (福安) 分院、福安市电机产品研发中心、福建省电机产品检测中心。2015年福建亚南电机集团获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是宁德市首个国家级科研创新载体, 实现了宁德电机产业历史性的突破。2016年宁德师范学院电机设计与系统控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装备专业群获批为服务地方产业培育的建设项目。它们构建了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

2. 劣势

(1) 产品技术相对中低端, 同质化竞争激烈

2012年,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 (产品) 淘汰目录 (第二批) 》正好覆盖宁德中小电机的全系列产品, 这对宁德电机产业提出了极大挑战。据调查, 20.83%的企业从未关注、比较过企业产品技术水平, 清楚自己产品的技术水平低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电机企业占44.73%, 而主导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企业仅占8.33%。同时, 电机企业间缺乏分工, 大多数企业集中在机电成品、水泵、发电机的生产上, 高达54%电机企业不明确企业的主导产品, 甚至有个别企业产品类型覆盖电动机、水泵、发电机、电机配件、电机上下游产品, 同质化竞争激烈, 合作不足。

(2) 制造服务性弱, 成本较高

未独立设置物流管理部门的宁德电机企业高达62.5%。在原材料采购方面, 企业所需要的主辅材料硅钢片、漆包线、碳结钢、轴承、电容器等长期依靠外地供应, 本地缺乏这些原材料的生产商, 供应商形成联盟来抬高价格。[2]在生产方面, 仅个别企业采用了看板管理、原材料直送工位以及企业集成化物流系统。在销售方面, 67%的企业采用自己承担销售物流, 仅10%采用第三方物流。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宁德电机企业在采购、仓储、生产、运输等方面生产服务性弱, 由于各方面之间存在“效益背反”, 进一步体现企业供应链结构不尽合理, 推高产品成本, 削弱企业竞争力。

3. 机遇

(1) 中央和福建省对宁德电机大力支持, 加快开发宁德潜力

2012年国务院为了扶持外贸出口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措施的通知》, 此后, 又出台了支持闽东电机出口18项措施, 对促进电机产业的平稳发展产生了良好效应。2015年宁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七条措施的通知》提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七条具体措施, 促进宁德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6年宁德市委三届十六次全会通过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 进一步加快宁德电机产业转型升级。

(2) 抓项目契机, 提升竞争力

中国 (福建) 自由贸易区试验区福州片区是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宁德电机企业利用毗邻自贸区的有利地理位置, 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产能合作, 在技术、金融、销售、交流等方面“走出去”。借助宁德市 (福安)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军民结合) ”的重大契机, 借助海峡两岸 (宁德) 电机电器博览会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提升电机企业竞争力。

4. 挑战

(1) 下行严峻, 经济发展减速

从宁德市经济发展来看, 2003-2007年, 宁德市经济年均增长14.69%, 2008-2011年年均增长19.65%, 2012-2014年年均增长13.20%, 2015年增长8.6%。宁德市经济发展速度由过去的19%以上的高速增长转为13%左右的中高速增长。[1]经济增速减缓抑制了抑制电机企业的发展。电机企业产值2005-2007年年均增长5.14%, 2008-2011年年均增长0.02%, 2012-2014年年均增长1.42%, 2015年增长-5.9%。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不振及出口企业流动性资金紧缺等影响, 2016年1-2月电机企业减停产数量扩大, 电机增加值下降47.3%, 出口下降40.9%。从经济发展和电机产业来看, 经济发展减速影响了电机产业的发展速度, 说明在整个经济运行减速的情况下, 电机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

(2)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成本优势不再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东南亚地区以廉价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和优惠政策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的新阵地, 对我国制造业造成“两头挤压”, 严重影响制造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 宁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0.53吨标准煤/万元。随着国家对环境和生态的高度重视, 这种以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劳动力方面, 人口红利不再;在资金成本方面, 我国实际利率不断攀升, 2012年以来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和信托的利率平均在5%以上,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平均融资成本在10%以上, 民间短期借贷利率在20%以上[3]。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 面对供给侧改革的严峻考验和加快技改提升、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 电机企业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甚至面临被兼并、被淘汰的最大挑战。

三、宁德电机企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1. 依托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链升级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产业集群、园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园区的建设对推动中小企业升级起到关键作用。[5]宁德电机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坂中电机电器工业集中区、秦溪洋工业集中区、湾坞工贸集中区、甘棠工贸园区、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园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等园区, 加快建设的福安经济开发区、溪北洋工业园区、王基岭工业园区, 启动建设的下白石半岛工业集中区、溪柄工业园区和宁德市 (福安)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区, 为电机企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要素供给和服务体系的创业创新空间。通过强化产业基础、补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电机企业将大大降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把握经济新常态特点, 延伸开发上下游产品, 进而拓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和升级创新链。

2. 进军新兴产业,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在中央和福建省对宁德电机发展的大力支持下, 电机企业主动对接争取福建省工业园区建设基金支持, 靠拢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后端 (销售服务) 。该转型方式是从制造延伸到服务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一种模式, 有利于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为稳增长提供新动力。在现代市场条件下, 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 [5]电机企业应重视创新商业模式, 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重视市场开拓和营销网络的构建, 应用互联网思维, 发展电子商务, 推动互联网+与电机电器产业的融合、创新, 推动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之间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电机产业链整合重塑。以宁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福安市电机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为基础, 重点推进福安赛岐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东侨经济开发区宁德中科示范园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电机企业与服务业、信息业的融合发展, 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以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的提升转型, 提高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3. 增强工业基础能力, 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制造2025》要实施的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其中第一点就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创新驱动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法宝, 是替代传统数量型竞争优势的不二选择。利用现有形成的优势, 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 宁德电机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 因市场为创新提供导向、激励和溢价变现的渠道, 由市场主体分散决策, 独立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和怎么样做。也就是说, 增强企业的自主选择性, 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 依靠企业家的冒险探索精神, 发掘和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在产品内在品质进行创新, 使功能更好的产品替代原来的产品实现产品升级。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的作用。中小企业试错成本低, 决策机制灵活, 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 通过工艺流程的革新,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工艺升级。通过产品升级、工艺升级, 增品种、提品质, 创造产品和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提升企业竞争力。

4.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实施精细化管理

针对宁德电机产品相对集中在中低端, 竞争同质化的情况, 为提升产品质量, 宁德电机企业应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前端 (研发设计) 靠拢。该转型方式是通过产业链延伸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一种模式, 有利于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研发设计方面, 目前产品的设计开发呈现出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设计质量低的缺点, 如果产品设计水平如果只改动一些小范围的、局部的地方, 是无法全面提高产品功能。

在多元化、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下, 对新产品的设计周期、设计成本、设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新产品的研发设计需要走精益之路。运用新技术, 或者通过持续的学习、创新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 使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功能增加与附加值增加, 这也是企业经营能力提升、转型发展、构筑面向未来的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四、结论

发达国家“换挡”时期的资源环境优势我们不可能再拥有, 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路径也不可能再延续, 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刻不容缓。针对宁德电机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基于价值链微笑曲线, 在现有电机产业集群的有效作用下, 宁德电机企业要紧跟政策导向, 遵循市场选择, 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从产品、工艺、销售服务、研发设计角度进行转型升级, 加强精细化管理, 进军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延伸产业链, 推进产业链升级。

参考文献

[1]贺萍.新常态下宁德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 2015, (12) :95-98.

[2]陈姗莲.强化供应链质量管理提高闽东电机产业核心竞争力[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4, (4) :47-49.

[3]刘维林, 李兰冰, 刘玉海.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 2014, (6) :83-95.

[4]陈盈, 杨家其.中国物流企业的奥运物流发展战略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527-531.

篇4:宁德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12-02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在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要把城市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改变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的态势;要实现由城乡“分治”向城乡“合治”的转变,促使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形成,并贯穿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支持三农投入力度加大

2012年,宁德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大关,达1 0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连上五百亿、一千亿台阶,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1位。五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4.1%,比同期全省年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分别实现四年翻番和三年翻番。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12年宁德第一产业投资108 420万元,增长71.0%,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2013年宁德继续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安排农业专项支出1 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效。

(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劳动力转移态势良好

2012年,宁德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20.3:37.8:41.9调整为18.7:47.8:33.5,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6和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2012年,宁德转移农村劳动力4.16万人,乡村农业人员132.83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83.3%下降到72.8%,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49.7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16.7%上升到27.2%,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31.41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5.1%上升到17.2%,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环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和城市的承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县城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县域发展带动作用成效明显。福鼎、福安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小城镇改革发展“4+15”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加快集聚,镇容村貌明显改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内河湖泊整治力度加大、城市公交路网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动工,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以工促农能力有限

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2012年,宁德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完成额比重分别为2.3%、57.4%和40.3%,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7%和7.0%,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宁德工业化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强,2012年工业化率为3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还处在较低层次,在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口集聚等方面仍显不足。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生活质量差异显著

2012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 8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02:1拉大到2012年的2.47: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1.5-2.0:1的比例,收入的绝对值也由2000年的2 895元拉大到2012年的12 996元。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直接体现在了生活水平和质量上,2012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 36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 075元。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大优于农村,2012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空调133台、电冰箱100台、彩色电视机171台、家用计算机68部,分别是农村的5.54倍、1.45倍、1.34倍、4.25倍。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在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明显,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宁德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育方面,许多农村居民子女宁愿缴纳高额费用进城求学,2012年,宁德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1 486元和557元,二者相差近3倍。在医疗方面,城市几乎集中了90%以上的资源,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综合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大都条件简陋,医疗人员水平也有限。医院和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分别为207.1床/院和13.9床/院,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数仅相当于医院的6.7%。在保障方面,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承载能力不强

2012年,宁德城镇化水平为5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所辖九县(市、区)中城镇人口超20万人的中等城市仅3个(蕉城、福安、福鼎),其余都是城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虽逐渐提升,但经济质量与规模仍与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2012年宁德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九地市末位,在全市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的地区间差异较大,2012年城镇化率最高的蕉城区和最低的屏南县差距达到23.5个百分点。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镇建设缺少活力,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三、推进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

要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带来的历史机遇和重要条件,以构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视野要宽、标准要高、眼光要远”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发展的原则和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加以规划,以县域为主体,通盘考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区、乡镇行政区划布局,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和衔接,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叠加。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一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以茶叶、食用菌、水产品、药材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提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以工促农能力,形成工农互补的产业链。三要着力抓好第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

一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突出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健全服务体系,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城市路网、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聚集和带动能力。二要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引领、产城并重,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强镇、商业贸易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现代农业大镇,切实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三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或就业单位登记的户籍制度。二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城郊村小学向城区集聚的布局。三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四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和其他多种帮扶机制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8,(11).

[2]邱雯.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出路[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4).

篇5: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

维护高校的平安稳定是事关全局、压倒一切的大事,好平安稳定工作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宁德师专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在继续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注重建章立制、齐抓共管,构建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使我校各项安全工作得以深入、有效地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为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构建“平安校园”,根据闽教安组【2009】16号、宁教安【2009】13文件精神要求,对我校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到位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福建”的工作意见》以及结合省、地(市)开展安全大检查,并根据闽教安组【2009】16号、宁教安【2009】13文件精神关于认真作好学校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活动级别评定工作的通知,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并做出具体部署,紧紧围绕校园主体责任活动评定工作开展提升“专升本”理念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我们牢记树立“宁可花钱买平安,不可花钱买教训”的安全意识,增强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大安全投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不断提高校园防控的能力。学校成立创安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由党委、行政统一领导,各行政部门和各专业系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校党、政领导与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签定《学校安全稳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任务到人、职责到位。校党、政定期召开维稳工作会议,排查隐患,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迎接建国六十周年。

二、建章立制,狠抓学校安全责任制落实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我校重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来规范、鞭策、检查、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根据省、市、地综治工作需要,以及安全教育开展。我们制定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出台《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全保卫管理制度汇编》,建立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卫工作条例,明确保卫科、门卫、学生联防队、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制定宁德师专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建筑工地安全保卫责任书、等30多项规章制度。校党办还专门开展每月维稳排查建章立制,未发生影响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建立敌对势力“法轮功”、非法宗教的发现防患、打击、教育转化工作制度,及时报送维稳和社情信息收集分析制度,使校园未发生危害国家安全、未发生参加敌对势力、“法轮功”有害气功,非法宗教组织,也未发生非法游行、集会、闹事等重大事件。同时我们还以“专升本”理念为载体,把主要精力放在促使全校师生形成一种与学校“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良好精神风貌上,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人格与尊严,确立广大教职员工真正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促使广大师生员工自觉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三、狠抓学生安全管理,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1、构建保障安全需要的安全保卫机构,完善安全防范体系。学校不断完善以“校园报警”服务为龙头,以保卫干部为骨干,以校联防队为基础,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实现发案少、秩序好、治安稳定、群众满意的安全学校的目标要求。适时召开“安全保卫工作专题会议”,公开选聘校门卫保安,并加强管理,兑现奖惩;在校门卫处设立“校园报警点”,每天晚上安排2名联防队员值班,学校每月给予900元补贴(按勤工助学);根据校园交通安全的需要,校内增设交通标志,限速带等;大力加强学生宿舍楼管理和楼卫人员素质教育,并加快落实校园监控系统的设备到位(总投资12万元左右)。近两年来,依据市消防支队要求。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宿舍消防安全,陆续投资33万建设4栋楼消防安全通道,保证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为提高整个校园消防水源需求已建总造价26万元的消防水塔。

2、建立各项台帐,狠抓校舍安全

学校及时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活动.切实维护学校治安安定,无重大、特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事故及责任事故发生;加强对校园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及饮食服务场所管理并建立台帐;校内交通规划合理,标识完备,无违章建筑;校内防火、防雷设施齐全有效;校园教学、生活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治安秩序良好,并通过“三风”建设,改善机关作风、整顿校风、提升校风,师生员工对校园平安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3、加强宣传教育以及信息预警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稳定。学校加强法制道德教育,防震救灾宣传及演练。今年以来我们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周,消防演练,还邀请中级人民法院;市气象局;市消防支队等相关部门的专家授课指导;开展每周一期的安全知识提示教育(包括期初、末和重大节假日),每月一刊大型安全法制窗口宣传(包括防盗、防骗、防毒、郊游、交友、自然灾害等),增设“警钟长鸣”法制教育专栏,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结合省厅文件精神,开展为期一个月安全宣传周,使全校师生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此外我校5月中旬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及演练得到全校大部分师生的参与,演练取得明显效果。在对新生进行健康体检的同时,学校拨出专款3.6万元,在今年国庆节前,对1900多名09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校学工处还专门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指导老师,对学习、生活困难者、严重心理障碍者的教育管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予以帮扶,有效地解决各类思想问题,并通过为期半个月时间军训教学使学生增加国防知识,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勇于拼搏精神得到明显提升。校总务处高度重视学生食堂管理,并在市卫生防疫等部门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采取措施对生、熟食品进行严格分离,对售菜间进行红外线消毒,严格执行食品采购法,严禁“三无”产品进食堂,等等。目前已到秋季,天气转凉,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我校进一步加强卫生安全宣传,教育学生注意食物安全,防止病从口入。

4、加强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多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维护稳定。并由校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校保卫处还坚持开展校园(每月15日)安全大检查,对校内各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不定期开展宿舍内用电安全检查,以及重大节假日前期安全大检查,及时解决突发性案件,并吸取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事件进行宣传教育,组织由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带队开展校内安全大检查(3)次,共收缴“热得快”电器300多条。开展校园秩序协管工作,清理未经学校审批的商业活动14场次;清理乱摆摊设点(照相点、买卖邮票、侵占道路的摊点)20余次;清理私自和超期悬挂的横幅32条,宣传广告标语30余张;组织学生联防队员开展清理宿舍楼区的小广告活动,不完全统计有上千张,有效遏制了安全隐患。校党委还出台了校内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每月开展排查抓落实,继续深化狠抓不稳定因素。校内组织开展综合治理校园各种商业性宣传横幅、摆摊设点。

协助校有关部门及专业系做好违纪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影响稳定的苗头尽早清除。并加强在校内的宣传教育(警示宣传10期,安全知识宣传,新闻报道,预案通告,案情通报等)。协调学生轻微打架案件,在相关系领导老师的支持下,在耐心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和调解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处理。不定期与相关专业系开展情报信息收集和互通,做好违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近一年来教育帮教学生近百余人次。我校还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城南派出所保持紧密联系,互通信息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使我校校园及周边治安局面更上一个新台阶。

存在隐患及整改意见:

1、部分学生公寓消防器材配置不足;

2、学校大门管理还不够完善;

3、宣传安全知识的力度还不够。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各级党政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要求,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认清当前我校安全和稳定工作形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讲求工作实效,更深入地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平安家园”工作。

篇6:宁德可行性研究报告

“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牙膏我是刷;你是哈密我是瓜,你不看我我自杀”,“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去当~,有钱有势有地位,还有美女陪着睡”……,日前宁德市关工委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当收集周围同学中传念的童谣、顺口溜时,见到的却是诸多这样粗俗的网络短信。成年人究竟给未成年人创造了怎样的环境?多项调查发现:当前宁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主流健康向上,但暴露的问题令人忧虑。据市关工委陈智民介绍,此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课题调研历时1个月,采用问卷、座谈、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涵盖达标中学、重点小学、职业中学、市区、城镇、沿海、山区为特点的10所中小学为调查点,各县(市、区)关工委调查小组和市直组,按各自的问卷调查对象机械抽样1000名中小学生(其中小学生300名、初中生400名、高中生300名;男生507名、女生493名),进行当场问卷调查。10所调查点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反映出本地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概貌。问卷调查结果堪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未成年学生政治信念正逐渐成熟,思想品德正向健康方面发展,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占77.1%;对信仰有正确认识的占58.9%;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正确认识的占54.5%;对诚实守信、人际交往、社会公德能正确对待的占63.6%;法制观念比较强的占72.35%。此次问卷调查同时暴露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统计数据反映:——作为中国人“自豪感不多”的占1.33%;“没有什么自豪感”的还有0.32%:——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的占2.55%,“权力最重要”的占0.80%;——崇拜的对象是“明星”的达11%,“专家教授”的仅占3.90%,“英雄模范”的占5.20%;——每月零花钱在“100元左右”的占8.9%,“200元以内”的占4.6%,“200元以上”的占3.2%。孤僻、任性、不合群;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等,可谓是当今一些孩子的通病。比如: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从早上起床穿衣、洗脸、吃饭、上学、放学,一切全由父母包办、接送;据一所达标中学统计,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上学带手机;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奇高,在城镇,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几乎都上过网吧,尤其那些厌学的孩子沉迷网吧,甚至通宵达旦;一所小学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劳动基地实践两天,有的家长让孩子带手机保持时刻联系,一有呼声就开小车接回家。家庭教育状况浅析勿庸置疑,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对未成年人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同、家长职业各异、文化层次有别、素质参差不齐,对“第一”身份和责任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前家庭大概有以下几种模式,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千差万别:——和睦温馨型: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教师还是孩子的朋友,了解并理解孩子的需求,善于沟通,教子有方,一家子亲密无间、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孩子的身心、智能、品德得以和谐发展。——娇惯溺爱型: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一家六位大人围着一个“小太阳”转,孩子从小受到百般呵护,过着“殿下”、“公主”式的生活,养成自私、偏狭、“唯我独尊”的心态和生活上的低能儿。——残缺不全型:或父(母)早逝,或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完整的亲情爱抚,容易导致畸向发展。——简单粗暴型: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旦不尽如人意,便冷嘲热讽、恶语棒喝,矛盾激化。父母失望、放任不管,孩子叛逆、厌学、出走,甚至走向反面。——贫病交加型:父母或下岗、或体弱多病,生活难以为继,孩子思想负担重、精神不振、心情忧郁,多有自卑感、负疚感。——恣意享乐型:父母或“地位”不低,或收入颇丰,常常生活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之中,父亲迷“麻”,母亲迷“舞”。孩子迷“网”,全家“各得其乐”。——疏于管理型:父母外出经商、打工,孩子托“管”,往往产生“近朱”、“近墨”现象。综观家庭教育状况,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深知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长期存在着的重文凭轻能力和人才高消费的用人制度。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遇到了“教子成才无方”的难题。改进道德建设的建议通过此次调研,市关工委的工作人员对我市中小学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症下药,他们建议加强和改进其思想道德状况要切实做到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有必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科技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的投入,并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办好适合未成年人年龄特点的电视、电台的节目、栏目,以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目前尚无能力完全杜绝网吧的情况下,是否考虑设网吧一条街,以利有效监控和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社会、家庭、学校要合力创造一个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健康、安全、有序、规范的绿色网络环境。当前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现象屡禁不止等,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要教育好未成年人,首先要教育好成年人。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全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修养水平。尤其是各级、各部门在职干部要起表率作用,为未成年人做出榜样,自身不正焉能正人。同时,要加强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做好教师的德育培训工作。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建设,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真正做到德智双馨。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举办或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家校联系制度,改进家访内容和方式,多沟通、多交流、多理解、多配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同声齐唱”。

[1]

上一篇:汉服广告营销策划书下一篇:文言文倒装句式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