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论文提纲

2024-07-23

英国文学论文提纲(精选6篇)

篇1:英国文学论文提纲

班级: 2005级8班;

姓名:杜江娟;

学号: 200505140803

One’s Sacrifice in His or Her Society--After reading The Mill on the Floss

Outline

Thesis state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George Eliot’ the Mill on the Floss.In the novel there are conflicts among individuals as well as individual and society.Then this paper reveals one’s sacrifice in face of conflict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one’s own will and the outside’s bondage upon him or her.At last the conclusion that only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s drew.I.Introduction.II.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upon individual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the outside A.Man’s and woman’s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in 19th century illustrated with members in Maggie’s large family B.The influence of one’s social background on his or her growth 1.Maggie’s sacrifice as a woman during her growth in 19th century 2.Tom’s loss at different time of his growth 3.Philip’s deficiency and his family background 4.Lucy’s merits in Victorian England C.Different characters’ response in the face of various situations 1.Maggie’s fight against discrimination 2.Tom’s reactions to responsibility given by family 3.Philip’s compromise as a gentleman 4.Lucy’s standard behavior as a lady

III.Analysis of the conflicts showed by main character A.The conflicts displayed by Maggie 1.The conflict in Maggie’s inner world

2.The conflict between Maggie and the outside world

B.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s 1.The traditional attitude towa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2.The lack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people C.The solution to conflicts over the social relation Ⅳ.Conclusion

References Bodenheimer, Rosemarie.The Real Life of Mary Ann Evans.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2 Carrol,David.George Eliot: 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 Routledge,1995.3 Henry, Nancy.George Eliot and the British Empi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4 Hogan, Anne.Women of Faith in Victorian Culture: Reassessing the Angel in the House.London: Macmillan Press.1998.5 George Eliot, the Mill on the Floss, Apr, 1996 高晓声:《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 ISSN : 1009-1270(2001)02-0040-03《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19卷 第02期

唐荷:《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谭敏:《游离于女权边缘的尴尬--试析乔治爱略特的二元论女性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琼:《麦琪悲剧的成因-<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解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One’s Sacrifice in His or Her Society--After reading The Mill on the Floss

篇2:英国文学论文提纲

Ⅰ.Multiple Choice(25points, 共25题,1 point each)。

Ⅱ.True or false(10 points, 共10题,1 point each)。

Ⅲ.Identification of Fragments,(4篇,每篇5个小题,共20小题,40 points,2 points each);

IV.Comment(25 points): 根据提示材料写一篇250字左右的评述。

上述Ⅲ,IV两大题涉及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主要来自文艺复兴、17、18、19世纪的主要作品。主要来自教学提纲所列内容。

友情提示:

1.教学提纲所列内容占85%及以上,请参照提纲进行复习;

2.教科书内容占90%及以上,务必细读教科书;

3.以20世纪之前的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

4.超出教材的个别题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正误判断中,涉及的是教科书未选择的名家或名作;

5.题目难度不大,但内容涉及面广。

友情祝愿:

篇3:英国文学论文提纲

1 英国人的饮茶习俗

葡萄牙是最早引入茶文化的国家, 在1661年, 钟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查理二世, 进而将茶叶带入了英国, 从这个时期开始, 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 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茶的。在18世纪之后, 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 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 而晚餐则需要在八点进行丰富的晚餐, 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 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并喝茶, 这个行为又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 进而推广普及出去, 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 接着逐渐盛行并且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 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

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存在很大差异, 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 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 比如牛奶、糖等, 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 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 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通的习惯, 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 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 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 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易于保存, 英国四面环海,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 而红茶性暖, 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英国人饮茶, 讲究品味, 他们享受饮茶的时光, 英国人根据的自己口味, 选择调味品, 这种饮茶方式以“英国”为代表, 英语作为英国的母语, 在语言系统中, 拥有大量与茶相关的词汇与谚语, 这些词汇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值得称道的是, 虽然茶叶的发源地是中国, 并非英国, 但是自茶叶传入英国以来, 受到了英国人热爱和青睐, 并且因此所兴起的茶文化也独具特色, 甚至已经成为了英国文化中的主要内容, 英国人对于茶的热爱和尊重可以说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 茶以及茶文化必然会融入到英语语言体系中, 英国人热衷红茶, 除了喜欢“混饮”之外, 在饮茶时间上也与中国不同, 他们在每天都会饮茶, 分为早茶、午茶和下午茶三个时间点, 同时会定期召开茶会, 以茶会友, 大家畅所欲言, 高谈阔论, 颇有小资情调。英国人饮茶的时间十分固定, 比如早茶 (early mornilg tea) , 大约是在早茶起来靠在床头会喝一杯床前茶, 早餐时还有再喝一杯, 上午11点左右还要喝杯E-leven's (11点时便餐) , 英国人喝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习惯, 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了生活中, 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能没有, 不管是工作多么辛苦, 多么繁忙, 他们都要喝杯茶, 吃点点心, 缓解自己的心绪, 品味一下生活, 这就是英国人独有的狂热、优雅、有品格的茶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 茶文化, 在欧洲得以大范围兴起。

2 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饮茶在英国的高度普及, 使其成为了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影响着英国人的思维与情感, 他们非常喜欢饮茶, 并且也喜欢歌咏茶, 赞美茶, 这一点与中国人很相似, 中国文人也喜欢以茶抒发自己的情怀。英国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受到茶文化思想的影响, 很多作品都与茶有关。比如英国的凯琳娜皇后, 以及诗人Alexander Pope等等。以卡琳娜的《饮茶皇后》为例, 其中描写了秋色、嫦娥、茶等景色和事物, 可以看到其中的景物描绘深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并且借景抒情, 将自己的情感寓于诗词中, 可见其对于饮茶的热爱。而另外一位诗人Edmund Waller, 工作过程中发现茶具有独特的功效, 也是在诗中这样写道:茶是沉思的良友, 也是想象的翅膀。戏剧学家Coney Cibber同样对茶情有独钟, 认为茶不仅能够使人开阔胸怀, 还能够沉淀思维, 过滤思想, 能够让人获得更加愉悦的心情。

这就是茶与英国文学的联系, 是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刻, 英国大量的文学作品都与茶事有关, 下面具体分析:

2.1 在分析了英国茶文化的起源之后, 我们能够发现茶文化早已融入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在这样浓郁的茶文化熏陶下, 众多英国小说家开始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入自己的作品,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斯汀, 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 众多的主角们在用餐之后, 必然会进行英式茶会, 在这些描绘中有很多极其细致的词句, 比如“到喝茶的时候, 叫人忍住不笑的苦总算受够了………贝内特先生高兴地请他朗读点东西给小姐们听听。”还有“……便决定不陪她的表兄嫂到罗辛斯庄园府去, 原来约请他们去到那儿喝茶的。”这些描写无不透露着英国人对茶的狂热, 同时在这场景中, 作者也不乏对各种精美茶具的描写, 英国人十分关注生活的品质, 从茶具、茶桌到茶客的衣着服饰都十分讲究, 茶器茶壶以及各种过滤的汤匙, 都十分精致, 高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体会到了英国茶文化的精妙。

2.2 在狄更斯的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英国茶文化的描写, 他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 在这个作品中, 茶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英国贫民化的茶会, 很多时候, 英国妇人会聚集在一起, 她们叽叽喳喳, 坐在长椅上, 一边聊天, 一般饮茶, 这是英国平民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场景, 狄更斯在作品中对茶事的描写十分细致, 读者从他的描绘中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 杯子、碟子叮叮当当, 六便士的茶会, 都会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在那些牌桌子周围的, 是形形色色的人群, 有老朽的老头子, 还有古怪的老太太, 他们谈论着各种奇怪的故事, 并且津津乐道, 从这些描绘中, 能够感受到市井小市民的生活乐趣。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对“花园茶座”有详细的描写, 茶具、茶点都有所描绘, 这些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看到其他人喝下了如此多的茶水时, 也表现出极为惊讶的深情, 作品中还提到, 当时人们对戒酒运动抱有十分高涨的情绪, 而茶能够促进戒烟运动的进行, 因此人们十分对其更加关注。在10世纪的英国, 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更加热衷饮茶, 他认为茶不仅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 还能够使心情获得愉悦, 他钟爱饮茶, 甚至可以说顽固不化, 他对于茶的热爱表现出非常与众不同的情感。因为喜欢茶, 他还创立的文学俱乐部, 目的就是为了以茶会友, 这种俱乐部在当时十分流行, 茶文化在当时的英国影响极为深远, 范围也很广, 在戏剧方面的影响也很深, 作家皮内罗就曾经对品茶精神文明赞美到:有茶的地方, 就有希望。

2.3 茶文化对散文领域的影响也很大, 茶叶是神圣的, 散文是美好的, 茶与散文的融合是非常完美的, 从英国散文作品中可以看出, 英国散文中有很多描写饮茶记忆的惬意文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季随笔》, 它所描述的是作者对日常茶会以及饮茶礼仪、人物等方面的事情, 深深表达了自己对于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家庭茶会氛围的感触。文章中写到“一天中光明时刻, 就是散步回来, 稍稍倦了, 脱掉靴子, ……等着茶盘, 或者是喝茶的时候……”,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于茶的喜爱, 饮茶已经成为了英国人血液里的东西, 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东西, 艺术原本就是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细节, 直接渗透到了文学创作领域, 从这些含有丰富茶事的文学作品中, 更多的人开始喜欢茶文化, 了解茶文化, 最终爱上茶文化, 英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家, 也具有完善而丰富的茶文化体系, 但是不管是任何国家, 其茶叶以及茶文化都是来自中国,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中的普及, 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3 结束语

茶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宝藏, 需要全世界的人民加以保护和秉承。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 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17世纪开始, 茶文化开始逐渐深入到英国贵族、王室的生活中, 并且快速普及开来, 最终英国平常百姓也被茶文化吸引, 开始每日饮茶, 开茶会, 英国人饮茶非常讲究, 从饮茶的时间、器皿以及辅料都非常考究, 英国大量文学作品中都有对这些特有茶文化的描写,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英国文学与茶文化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对更好的推动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交流互动, 实现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复兴。

参考文献

[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04) :12-14

[2]徐兴新.浅析德国文化对于英国文学的影响[J].商业故事, 2015 (12) :18-19.

[3]姜春红.中国茶对英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大家, 2012 (7) :130.

[4]霍盛亚.英国文学家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05) 45-46

[5]王薇坚.漫谈德国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2 (4) :4-6.

[6]夏岩, 刘国朝.论英国社会思潮的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9) :62-66.

篇4:中国文学在英国

伦敦的中国人很多,伦敦的中国书很少。我是说中国文学翻译成英语放到伦敦的书店里、被拿在伦敦人的手里的书很少,少到几近于无。

前次伦敦书展,中间出来放风,逛了几家水石书店。这是伦敦最大的一家连锁书店,这城市有一堆。在皮卡迪利大街,全伦敦最大的一家水石书店,从上到下五六层,每一层的房间都要拐几个弯,不需要任何数学才华和文学的想象力就可以知道这家书店能有多少书。我在纯文学的房间里溜达,全世界的大师云集在这里,全世界的准大师和非大师也扎堆于此;我几乎感到痛心,在我翻检的书架上,依然没有中国作家的书。后来我在沙发上坐下,看着剩下没看的那几个书架,决定放弃搜寻。

当然,你可以质疑,找到了几本书又能如何?说明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了?这样的问题我没法回答,但能找到肯定跟找不到不是一回事。

我其实也知道中国的文学在外面的行情。我看过美国的书店、德国的书店、瑞士的书店、荷兰的书店、挪威的书店,大同小异,想找本当下中国作家的书,有时候比摆开案子现写还要难。

书展结束后,我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孔子学院,和苏格兰的作家交流。该作家说,苏格兰人知道很多欧洲作家、美国作家、日本作家、拉美作家,甚至非洲作家,但不知道中国作家,你觉得原因何在?这个问题若提给外交部,可能会是单边的纠纷,但我以为作为文学问题,客观中正,因为事实的确如此。

我们坐在台上,越过爱大的师生,我们对面的尽头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我说,活动进行到现在,我才发现那镜子,看见对面也坐着一个自己。因为相距遥远,我并不能十分清楚地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英国和中国相距比我和镜子还要远,从北京到伦敦的航班要飞十一个小时,看不清楚、不了解中国文学是可能的。同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过去了这么久我才看到镜子里自己?原因其实简单,我的角度不对,我的椅子是斜放的,我一直盯着窗帘和窗外正在长叶子的树看,忽视了镜子;如果你偏要盯着社会学、植物学意义上的东西看,就像窗帘和树,那你势必会与文学和艺术失之交臂,所以,角度和愿望也很重要,你要盯着文学看,就一定能看到文学,就像我在镜子里果然看见自己。当然,中国文学本身的质量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它本来就不值得看,如果它缺少普世通约的艺术和思想的价值,被忽略最终是必然的。此外,翻译也是大问题,缺少跨语言和文化的翻译,文学依然不能越洋跨海。

苏格兰作家的发问和我的回答,在今天都不新鲜,此类的问与答已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老生常谈。问题已无争论的必要,该明白的大家都明白,悲观也没用,重要的是披荆斩棘往前走。这大概也是书展邀请中国作家过去的初衷,没有交流就永远隔着。可能很多人心理有障碍,拿来主义不喜欢,送去主义同样也不喜欢,觉得跌我大中华的份儿;如果真有人这么想,那我觉得此类人适合到外太空生活,深居简出,自给自足,永生不必担心全球化来烦自己。

篇5:英国文学选读(推荐)

Myth 神话 The Romance of 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 亚瑟王和他的骑士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 pagan(异教徒)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贝奥武夫》(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采用了隐喻手法

3、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 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 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1066-1350)Canto 诗章

1、romance 传奇文学

2、代表作: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三、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杰弗里.乔叟时期

1、“the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英国诗歌之父)

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3、代表作: 《坎特伯雷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朝圣者都是来自英国的各地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

小说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这些叙述者以自己特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无形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展示了各自的性格。小说观点:He believes in the right of man to earthly happiness.He is anxious to see man freed from superstitions and a blind belief in fate.他希望人们能从迷信和对命运的盲从中解脱出来。

4、Popular Ballads 大众民谣 :A story holds in 4-line stanzas with second and fourth line rhymed.Ballads are anonymous narrative songs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by oral transmission.歌谣是匿名叙事歌曲,一直保存着口头传播的方式

代表人物:Bishop Thomas Percy 托马斯.帕希主教

代表作:Robin Hood and Allin-a-Dale 罗宾汉和阿林代尔

四、The Renaissance(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Greek and Roman)戏剧drama 诗章canto

The term Renaissance originally indicated a revival of classical(Greek and Roman)arts and sciences.文艺复兴最初是指经典艺术和科学在英国的复兴。

The epoch of Renaissance witnessed a particular development of English drama.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key word: humanism: admires human beauty and human achievement

2、代表人物:

1)、Thomas More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2)、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 第一个散文家 3)、Thomas Wyatt 托马斯.怀亚特 引入十四行诗的第一人

Sonnet(十四行诗):form of poetry intricately rhymed(间隔押韵)in 14 lines iambic pentameter 4)、Edmund Spenser 埃德蒙.斯宾塞 poet’s poet(诗人中的诗人)< The Fairy Queene>《仙后》(epic poem 史诗)5)、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弗.马洛

blank verse(无韵体:不押韵的五步抑扬格)是十六世纪英国戏剧的主要表现形式。

6)、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姆.莎士比亚 戏剧 drama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五、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权复辟

prose 散文

1、文学特点:The Puritans believed in simplicity of life, disapproved of the sonnets and the love poetry, breaking up of old ideals.清教徒崇尚俭朴的生活、拒绝十四行诗和爱情诗、与旧思想脱离。

2、代表人物:

1)、John Donne 约翰.多恩 “metaphysical poets”(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sonnet 十四行诗 《Death be not proud》

作品特点:① strike the reader in Donne’s extraordinary frankness and penetrating realism.(坦诚的态度和现实描绘)

② novelty of subject matter and point(新颖的题材和视角)③ novelty of its form.(新颖的形式)

2)、John Milton 约翰.弥尔顿 a great poet 诗人(blank verse)

《为英国人声辩》

《失乐园》 “Satan is not a villain”撒旦不是坏人

《复乐园》

六、The Age of Enlightenment(18世纪)启蒙运动

prose 散文

1、Emphasized formality or correctness of style, to write prose like Addison, or verse like Pope.强调正确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像艾迪生一样创作散文,和蒲柏一样创作诗歌。

The Enlightenment was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then progressive class of bourgeoisie against feudalism.启蒙运动实际上是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同落后的封建主义斗争的一种形式。

The enlighteners repudiate the false religious doctrines about the vicious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prove that man is born kind and honest, and if he becomes depraved, it is on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rrupted social environment.启蒙主义者颠覆了宗教所宣扬的人类本恶的观点;论证了人生诚实而友善,而腐化堕落则是后天腐败的社会环境所致。

Contrary to all reasoning, social injustice still held strong, found the power of reason to be insufficient, and therefore appealed to sentiment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happiness and social justice.无论怎样讲究理性,社会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理性的力量明显不足。因此呼吁把情感的诉求作为一种谋求幸福和社会公平的手段。

2、18th century 文学的三个方面:Classicism(古典主义)、revival of romantic poetry(新兴的浪漫主义诗歌)、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novel(刚启萌的现代派小说)

3、代表人物:

1)、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 realistic novel 现实主义小说

Novel: 鲁宾逊漂流记

乔纳森.威尔德

摩尔.弗兰德斯

2)、Jonathan Swift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novel 反讽

作品特点:no visible sign of anger, nor raising the voice;the tone is cold, restrained, ironic, varied only by some flashes of fooling when Swift’s sense of the ridiculous gets the better of him.努不动颜,骂不扬声,语调冷酷,锋芒暗藏,讽刺辛辣,仅在讽喻之情难以抑制时才偶露揶揄之态。

一个温和的建议

七、the Romantic Period(1798-1832)浪漫主义

散文 prose

1、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 诗人

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 苏格兰诗人

Pre-Romanticism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前浪漫主义极大地影响了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2、教育意义Educational: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自由,平等,博爱

3、开始的标志:beginning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从威廉.华兹华斯发表的“抒情歌谣”开始

4、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Coleridge Southey Wordsworth

5、代表人物:

1)、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 poet-laureate(桂冠诗人)《序曲》 自传性诗歌Autobiographical poetry

With S.T.coleridge, they jointly published the “Lyrical Ballads”.与s.t.coleridge一起,联合发表了“抒情民谣” 作品特点: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the language, fighting against the conventional forms of the 18th century poetry 简单而纯洁的语言,反传统形式的18世纪诗歌

2)、Lord Byron 拜伦 《查尔德·哈罗德游记》 cantos 诗章 成名作 《唐璜》 poem 诗 satiric masterpiece 讽刺的杰作 《闲散时刻》 poem 诗 the first volume of poem 首卷诗

3)、Percy Bysshe Shelley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rama 戏剧 《西风颂》 poem 诗

4)、John Keats 济慈 poet 诗人《圣阿格良斯之夜》 poem 《希腊古瓮颂》 poem

篇6:当代英国文学论文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传统只注重成绩、分数的落后形式逐渐被素质、能力所取代,学生的内在素质、内在涵养等等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

英美文学,是对外国文化和语言的一种承载,是对外国习俗风情的一种记载。

将英美文学以知识的形式渗透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以跨文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品析能力,以西方优秀的人文智慧和时代背景熏陶和感染学生的素质修养,让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因此而得到有效的培养。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的现实意义

1.实现学生内在修养与素质的实质提升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现代教学的根本。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是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知识界面的重点课程。

将英美文学渗透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可以填补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中缺少的教学因素,深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以文艺甘泉修养和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的内在修养和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实现学生主体对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外国的国家文化和区域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悠久的文化体系,记录着一个国家深厚的背景文化。

将英美文学作品渗透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外国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交际礼仪等等,让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实现学生主体鉴赏能力的有效培养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单纯传递,还要注重学生内在素养、素质的有效培养。

英美文学作品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含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还包含一定的艺术知识、伦理知识。

将英美文学渗透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要突破传统教学形式下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层面,而要立足于学生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品鉴,让学生主体的鉴赏能力、认识能力因此而得到有效提升和实际培养。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的主要策略

1.根据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配套的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伴随着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堂的安排越来越成熟,课程教学体系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仅仅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增设文学要素是无法满足学生主体的内在发展需要的,更无法从根本上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性情的。

所以,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当务之急便是对当前的英语教学课程进行重新设置,要立足于学生主体在英语水平上的不同差异,着眼于学生主体内在的差异需求,

以学生的兴趣和和能力为基础对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创新,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差异化地制定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配套式的英美文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英美文学的不断渗透中实现全面发展。

2.精心设计和选择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在现存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中,关于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也仅仅局限在文学类和史学类,教师对于这些知识的讲述也仅仅是枯燥的陈述、死板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而挫败。

所以,作为大学公共英语的任课教师,要打破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局限,改变传统教师主讲英美文学知识的课堂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去探索和挖掘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本质内涵。

教师还要重新规划和设计英美文学教学的内容,将不同体裁的英美文学作品巧妙地融入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的英美文学学习范围可以变得更加广阔,让学生的文化视野因此而变得宽阔。

3.科学的选择和优化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

作为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彻底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桎梏,要根据现代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地选择和优化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只依靠书本进行知识传递的落后形式,合理地选择技术手段,科学地优化教学方式。

作为教师,可以以多媒体视频或电子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英美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去鉴赏和品赏英美文学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英美文学作品的高深内涵,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因此而得到提升,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英美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总之,将英美文学渗透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是相当富有现实性意义与实践性价值的。

上一篇:执法过错追究制度下一篇:弟弟别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