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读后感

2024-07-10

红船读后感(精选7篇)

篇1:红船读后感

在建党1之际,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抱着对党近百年奋斗历史的好奇之心的探索,阅读了《红船》这本书,感慨思绪万千。

红船是理想之船,是大海航行的领航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满清政府的-无能,中国这一人类历的文明古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泱泱大国几近四分五裂,辉煌文明弦崩礼坏,与之相反,随着工业化革命的迅猛发展,西方列强迅速崛起,靠着坚船利炮,大门一次次-打开,一条条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国家的出路,开始考虑何以唤醒民众的意识救亡图存。期间,有的不计个人得失,有的不顾家庭社会阻挠,有的投笔从戎转战沙场,有的奋不顾身献出生命,终于在要“问题”还是要“主义”中有了抉择,终于在“--”中高举起了“民主科学”旗帜。谁曾想到,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一叶小舟,划破南湖平静水面的浆声,却似原子能量的巨大裂变声,轰鸣起一直酣睡的中华大地,引领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船一路向前。

红船是奋斗之船,劈波斩浪,彰显不屈不挠精神。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农民阶级试图-封建主义的革命,就是资产阶级的改良图存革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革命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说,都没有根本解决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谁的问题。只有-成立后,才把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命运紧密联合起来,才把一切旧有的阶级、官僚、军阀、士绅作为革命的对象,正因为-领导的革命是改天换地的革命,其历程才无限艰辛,也正因为其无限艰辛,才显其过程的波澜壮阔。

从相约建党“南陈北李”之一的李大钊被捕就义,到倡导主义的革命导师陈独秀逐渐走向右倾机会主义之路。从思想建党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认识飞跃,从发动工人武装起义攻占城市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读后感·期间,经历过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这些事件,无一不是-人面临的一次次抉择考验,无一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后的浴火重生!正是有了这种劈波斩浪、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的中国解放和革命道路才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红船是同舟共济之船,凝聚了亿万中国人的复兴梦想。遥想当年的红船已有97个春秋,我们的党员队伍业已近9000万之众,来,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的领导下,打碎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当年在红船一大会议的理想有的早已变为现实。今天,全国人民正奋力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总书记说,我们现在比历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的全面复兴,同样,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也更需要“红船”,更需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只有牢记和践行这种“红船精神”,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应有责任!

篇2:红船读后感

红船起航于嘉兴南湖,这是南湖的光荣,新形势下,在弘扬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推进上更要率先探索,大胆创新。要着力解决当前红船精神宣教载体还不够丰富深化、实践载体有待深度整合、践行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把弘扬传承红船精神贯穿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建立健全践行红船精神的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上下联动、考核奖惩及市民参与等方面的长效机制。要将红船精神的传承实践与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以“红船”命名的综合性创建、表彰活动。以贯彻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契机,以系列文明评创为日常工作平台,着力引导单位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弘扬红船精神,以举办“红船旁的道德讲堂”,举办“红歌大联赛”,争创“红船先锋班”,发放“红船关爱基金”,表彰“红船卫士”,倡导“红色廉政文化”等载体,将红船精神融入到全民宣传教育实践全过程,努力把建党圣地打造成为党建高地。

篇3:从历史驶向未来的中国“红船”

穿越历史的“红船”, 见证了一个国家从危亡到复兴的命运转折。当13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国人在船上商议建党的时候, 其时距离郑和船队下西洋已有500多年, 距离“天朝上国”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中崩溃已有80多年。那时的中国, 正如晚清小说《老残游记》所形容的, 是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破船, 漂于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

然而, 从南湖“红船”走出去的中国共产党, 在与历史风浪的搏击中, 日益坚强壮大, 激发出扭转乾坤的神奇伟力, 不仅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沉沦百年的命运, 也将一个文明古国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道。南湖的“红船”, 与井冈山的翠竹、陕北高原的黄土、西柏坡的青松、天安门的金顶、深圳湾的碧波相互激荡, 构成了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图景。站在今天回望, 我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 90年前“红船”上发生的一切, 确乎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劈波斩浪的“红船”, 承载了一个政党创造历史的核心奥秘。“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 中国古代的治理者这样总结。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实践中, 这一古老命题焕发出新的意义。在延安, 美国记者斯诺把党员干部与老百姓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现象, 称为“东方魔力”。在大地震后的四川, 共产党员为了受灾群众甘愿吃苦受累的事迹, 被外国友人叹为“取不走的经”。这两个历史片段, 讲述了一个党怎样与人民血肉相连、命运与共, 诠释了一个党怎样将其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等政治理念化为生动的现实。

篇4:说红船,谈粤剧

最近读了祝春亭、辛磊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江红船》,作家关注的也是以上几个层面的问题。小说以民国时期为叙事背景,围绕广州珠江水域红船弟子的命运遭际展示了粤剧由草根向殿堂艺术痛苦裂变的过程。就女班而言,按照级别,粤戏戏班分为“省港大班”、“落乡班”、“天台班”、“茶居班”等。要想从“天台班”、“落乡班”过渡到“省港大班”,道路相当漫长,将戏演到广州“海珠戏院”及香港的大戏院是所有戏班的梦想,那意味着已挤身“省港班”之列。小说借粤剧红船女班“凤之影”的曲折成长故事印证了这一历程。王国维认为,“戏剧就是以歌舞演故事”,本书恰以故事演绎了民国时期的粤剧红船戏班史,整部历史又分为以广州为主的陆上史与以珠江流域为主的水上史,贯穿往来二者之间的是“红船”。珠江流域河网密布,早期粤剧班几乎都靠红船生存,红船班是广东梨园最具特色的戏班。粤剧戏班另一个特色便是传播广泛,凡有粤人的地方便有粤剧。书中提到“凤之影”粤剧女班先后在顺德、高明、南海、江门、梧州、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天津、上海、广州等地演出。除却天津、上海,其他地方的演出都不涉及语言问题,因粤语的原因粤剧在北方的传演颇受限制,小说借李睿这个研究粤曲的学者将粤剧在中国北方的传播困境说了出来:

我觉得粤剧与许多地方戏,都陷入两难的困境。若想让全国观众接受,就必须采用国语,这样,就会失去地方特色,从而失去地方观众。若想保持地方特色,牢牢抓住讲方言的观众,又难以在全国推广。我认为,粤剧发声,就必须以白话为主,然后在白话的基础上,对唱腔加以改进。地方戏,就得有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唱念上。唱念的差异越大,特色就越明显。

《大江红船》与《船说》关注的共同点在粤剧是否用粤语的问题上,但这是否也是两者最大的差异呢?粤剧在小说中由水路走向陆路、从北方官话中挣脱出来追求本地语言,在《船说》中将从岸上走进船舱用普通话演绎。红船即将在珠江重现、漫游,此举是延续还是违背了粤剧传统?红船与粤剧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让我们走进粤剧史、红船戏班史,来一次溯本求源之旅。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流行于两广、港澳等粤语地区和上海、天津、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美洲、欧洲等粤籍华侨、华人聚集的地方。粤剧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发展,积淀深厚,既继承了中国戏曲“以歌舞载故事”的艺术传统,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地人组织的戏班演出,在不断吸收外来的弋阳、昆山、梆子、皮黄等剧种声腔的基础上,积极汲取流行于广东民间的俗乐和本地土戏唱腔等艺术营养,地方性日益突显,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岭南韵味及风格特色的粤剧。明初,因军旅、官宦、移民等原因,众多外省戏班入粤演出。声腔逐渐流入广东,使戏剧活动蓬勃兴起,随着演出活动的日益活跃,本地人也加入了演出的行列,并开始建固定的戏台。清代中期,本地戏班进一步吸收本地的文化资源,促使外来戏曲地方化,粤剧本地班集结佛山,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早期的戏班,有外江班与本地班之分,外省剧种入粤的戏班,称为外江班;由本地戏曲艺人组成的戏班,称为本地班。外江班与本地班的竞争抗衡不断,清道光杨懋建《梦华琐簿》载:“外江班妙选声色,伎艺并皆佳妙,宾筵顾曲,倾耳赏心——录酒纠觞,多司其职,舞能垂手,锦每缠头;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久申历禁,故仅许赴乡村搬演。”由于当时广东官府对外江班的推崇和对本地班的贬抑,外江班多盘踞于广东的政治中心城市广州,本地班多以佛山为据点并巡演于四乡一带。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本地班赴四乡演出,多以船为载。因船桅及船身均涂红色,分外醒目,故粤人以红船为本地班之代称,粤伶也被称为红船子弟。明代万历年间,琼花会馆在佛山建立,该馆是本地戏班艺人最早的行会组织,是各戏班聚众酬愿、伶人报赛之所及红船班的集散地。早期粤剧演出中心在佛山,清代乾隆至嘉庆、道光年间,盛况不减。咸丰四年,本地艺人李文茂率红船子弟同天地会陈开所部在佛山、广州等地反清,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后进军广西建大成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禁演本地戏,琼花会馆被毁,红船艺人星散。同治七年,趁清廷禁令稍驰,专门管理各戏班“卖戏”的营业机构——吉庆公所在广州黄沙成立,琼花会馆的行会传统在此延续。光绪十五年,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成立,在它的管理、推动和促进之下,粤剧重现繁荣景象。民国后期,因固定戏院的大量出现、陆上交通的便利、伶人自顾生命安全、河道淤堵严重等原因,红船渐渐退出了江湖。

“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粤剧本地化的起始点是佛山,长篇历史小说《大江红船》却把着眼点放在吉庆公所成立以后乃至清末至民国这一时期的广州红船班,从红船戏班史叙述的完整性来看,有缺失与断层之憾。清代嘉庆至民国时期,红船是广府地区戏曲艺人主要的演戏工具。李文茂率领红船弟子起义是粤剧发展史上的节点,它的直接结果是佛山的琼花会馆被毁,粤剧遭禁。一般认为,李文茂起义给粤剧的发展带来重创,但粤剧遭禁恰恰是它成型的关键时期,其中红船戏班功不可没:第一,根据多位老伶工口述,粤剧遭禁以后,由于官府控制不过来,红船还在珠江流域存在着,只不过是远离中心城市,倾向游历于偏远的乡村;第二,为求生存,粤剧遭禁后从城市走向乡村,红船班在游走的过程中融合、吸收了广府民系的语言、风俗、信仰、曲调,培养了大批观众,促使本地班向粤俗化方向发展,为与外江班的抗衡打下牢实的民间基础。粤剧的孕育、形成和传播根植于广府民间的红船戏班传演,而后粤剧发展成中国大型地方剧,成为近现代中外颇具影响力的地方剧种;第三,红船戏班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建制,乃基于红船的形制,也是粤剧组织的初始形式,红船戏班在珠江水域演剧过程中形成了广府艺人演戏的形式和规例,成为后来粤戏班建制的基础,红船班的出现及其形制组织的发展促成本地戏曲的成熟;第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红船不但是交通工具,也是粤剧的传播媒介。红船戏班在珠江流域各乡村传演,使本地班进一步粤俗化,民间流行的红船班演出逐渐助推粤剧的形成,并使之得到进一步传播。它在珠江三角洲水域的游历是一个采广府民风、传粤剧乡土本色的过程,为粤剧的形成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红船戏班涉珠江水域赴各乡逐村传演,逐渐形成结构组织、演出形式和内容、管理制度和习俗等充满本土特色的粤剧基本元素,红船本地班进一步粤俗化孕育了粤剧。红船是阐释粤剧形成和传播的关键。红船不仅是粤剧传演的载体,还是粤剧吸纳粤地地方文化营养并促使其由梆黄戏向粤剧转变的要津渡头。《大江红船》在红船“传”这方面写到淋漓尽致,“吸”这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但作者非常重视粤语在粤剧形成过程中的嬗变。小说中写到粤剧在梆黄戏阶段唱念时兴一半北方官话,一半广州话。粤调的唱念用的是广州白话,音调不是地道的本土南音,而是在吸收北音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唱腔。民国时期,唱念的变化,先是以北方官话为主,后来半官半白,再往后,就以广州白话为主了。大老倌马师曾独树一帜研出马腔,先是在唱念中时不时来几段白话俚语,后来提倡用广州白话念唱,他最先提出粤剧的概念,以粤剧作为广东地方戏的统称。可见,用粤语演绎粤剧是粤剧自我认证的一把钥匙。

厘清了粤剧红船戏班史后,再回头来看《船说》去粤语化的主张与举措,感觉即将在珠江启航的红船是一艘空心船,它的出现与红船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核无关,与粤剧的自我价值守卫背道而驰。这样一艘船,它能行多远?

篇5:《红船精神》读后感

“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红船精神”一直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勇于拼搏,用实干和担当谱写忠诚为民的宗旨情怀,也正是有了如“红船精神”一样的强大精神支撑,我们的党才能永葆活力,一直伫立于时代的潮头,引领着中华民族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迈入世界强国之列。

我们应该把“红船精神”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抱怨工作负担太重,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我深刻的意识到,不应该把这些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

篇6:《红船精神》读后感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在这一学期学习党政知识,以及接受红色知识洗礼的过程,可以说是收获颇丰。特别是参加学院开展的红色书籍阅读活动,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党政知识,了解到了很多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史。《红船精神》就是我们本学期的阅读书籍,虽然我们还有一部分内容没有学习完,但是在已经学习了的内容中已经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

篇7:《红船精神》读后感

屠呦呦被称为“青蒿素之母”,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大学时期,屠呦呦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因实验室基本不通风,她不幸患上了中毒性肝炎。虽然重病在身,但她每天依然去野外采集样本。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难以控制。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尽快研发抗疟疾新药。可是医学院设施简陋,信息不畅,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从几千种草药中筛选出几百种草药,简直是大海捞针嘛!在选出的几百种草药中,就包括青蒿。在最初的多次试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突出。但屠呦呦并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最后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常用的“水煎”方法上。于是她换了另一种方法。在失败了190次后,她终于研究出了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

虽然我不是一名科学家,但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需要。记得三年级体育期末考试来临之前,体育老师对我们说:“今年考试要在常规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一个项目――爬杆,请大家抓紧时间练习吧!”听到这儿,我不禁心头一紧,因为爬杆不仅需要臂力,还需要较好的四肢协调能力。可是在这方面,我并不在行,心里不由自主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妈妈知道后,告诉我说:“虽然在这方面你不优秀,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一次次提高自己啊。”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硬着头皮开始练习。一开始,我只能勉强抱住杆子,保证自己不会掉下来。次数多了,腿被磨得生疼,有几次还被磨破了皮。在妈妈的几番鼓励下,在体育老师的精心教导下,我终于从最初的害怕胆怯转变成勇敢面对,并在考试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上一篇:教育论坛演讲稿下一篇:教师考核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