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2024-05-27

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景区管理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实施“经济转型、提速发展”战略,以“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的工作干劲,全力推进景区景区开发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增强,景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政治业务学习常抓不懈。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以‘三进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积极配合开展了“进企业(项目)服务发展”、“进农村服务基层”活动,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阶段工作,把活动开展与今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活动推动景区各项工作。二是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有关文件、政策法规以及文物旅游业务知识,使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围绕弘扬药王文化、加快文物旅游事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学习交流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和心得体会56篇。

(二)强化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认真落实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局里年度、季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分解下达到各科室及局属单位,层层分解任务,抓好日常督促检查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作风建设明显加强。一是加强景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高质量地做好公务接待和游客的接待服务工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二是在景区内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使景区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国家aaaaa级景区参观学习,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工作氛围。

(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印发了我局《今年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和要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财务联签会审等制度,推行了政务公开,防止违纪违法问题发生。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和“党员承诺制”,树立了共产党员在干部职工中的良好形象。

二、围绕经济转型真抓实干,景区各项事业实现提速发展

(一)弘扬xx文化,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启动景区景门及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对景前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景区新山门(包括景门建筑群、文化活动广场、入口广场及停车场),景门广场工程正在加紧进行,计划在2014年庙会前完成一期工程。二是实施景区灯光改造提升工程,对景区已有的灯光演艺工程进行新的改造提升,2014年1月底完成山体点亮工程。三是实施景区遇仙桥步道工程,建设遇仙桥至南庵景点间的林间步行道240米,形成景区步行环线,计划于2014年1月初完工。四是启动景区养生(温泉)文化体验中心项目,水源井建设正在积极进行。

(二)抢抓历史机遇,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景区文物(石刻)保护规划》正在争取通过省级评审。二是制定了年度文物保护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古建日常维护和石刻保护工作。三是完成了《景区志》初稿编写工作。四是基本完成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三)实施“以节促旅”,旅游工作实现了新飞跃。一是成功举办癸巳年景区二月二庙会,庙会启动当天举行了祭祀药王孙思邈大典,祭祀大典古朴庄重、特色鲜明、回归传统、亮点纷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活动期间举办了中药材药品保健品展销、药王养生功法普及推广、秦腔大戏“非遗”展演、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以及群众艺术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与性项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取向。庙会期间游览人数达60万人次,同比增长7.41%;门票收入177.1万元,同比增长71.9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00万元,同比增长47.32%,再创历史新高。二是举办九九重阳节养生体验游活动,会同市委老干局、市文物旅游局、市老龄办、陕西孙思邈研究会等单位,于10月13日重阳节当天举办了以“喝养生茶、品养生酒、吃养生餐、赏秦腔戏、登景区”为主要内容的百名老人养生体验游活动,为我市敬老、爱老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得到了市上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东西部贸易洽谈会、“陕西春季旅游宣传大会”、贵阳“国内旅游交易会”以及“渭南、咸阳、延安旅游推介会”上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参与市上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在省、市级新闻媒体和西铜一级公路新区出口进行长年广告宣传,不断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会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举办了祭祖拜师仪式。五是会同陕西电视台7套《夺宝秦兵》栏目在景区举办“坑王”大赛,吸引了广大市内外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六是旅游经营服务工作规范有序,经营收入稳步提高,开发了《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复制品等旅游纪念品。截止11月底,共接待游客89.01万人次,同比增长8.1%;门票收入432.85万元,同比增长46.8%;旅游综合收入49178万元,同比增长49.1%,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旅游指标。

(四)强化管理措施,确保景区安全万无一失。一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值班和夜间巡查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二是认真做好景区防火工作,特别是抓好去冬今春、清明节以及二月二庙会期间的防火工作,制定《防(扑)火预案》,强化防火措施,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景区文物安全。三是健全了景区防滑防塌监测网络,积极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四是加强景区运输车辆管理工作,确保景区旅游安全。今年,景区景区被评为xx市平安景区单位。

(五)积极参与“四创”,抓好景区环境卫生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全市“四创”工作,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开展。二是加大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使景区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三是加强了景区内部卫生管理和保洁工作,给游客提供清雅舒适的休闲参观环境。四是加强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景区封闭工程,对山门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树立景区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景区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景区净化工程还未到位,公共厕所建设滞后。

(二)景区外围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景区人力资源还未得到优化,影响今后的长远发展。

(四)景区安全工作条件急需改善。

篇2: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根据市旅游局和我区政府二O一四年对全区旅游景区安全生

产管理目标的要求,根据《旅游法》、《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

生产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为实现我区旅游形势高度安全稳定,我区风景旅游管理局与各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单位签订以下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旅游法》关于旅

游安全的规定、国家、省、市政府文件精神,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旅游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投入,有奖惩。

二、建立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严格落实整治措施,确

保年内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100%,一般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90%

以上。

三、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使所属人员年内至少受到一

次安全培训,新从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方可上岗。

四、开展旅游企业安全等级评估,加强安全诚信机制建设,完

善相关安全诚信机制建设的措施,建立事故通报制度和约谈机制。

五、及时修订各类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

练。

六、及时、准确报送安全信息,定期开展旅游安全形势分析。

七、认真开展“平安景区”建设,所辖景区景点内不发生造成旅游者死亡或旅游者重伤致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重大事故。

八、所辖景区内不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特别是森林火灾事故。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书签字人如工作变动,接任人为自然签字人。

瓯海区风景旅游管理局单位名称:

签字人:签字人:

篇3: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整个旅游景区得以管理、经营、 发展的组织运行机制,其概念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 责的配置问题。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旅游景区管理的行政领导体制,包括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管理机构间的权力范围,以及各自所能管理的区域和管理的能力大小; 第二,旅游景区管理中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景区实际情况决定的实际权责; 第三,政府和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包括政府管理边界、企业利润边界、工作人员利益边界的问题。

根据贵州省政府的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理顺我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了贵州省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 “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也就是说省政府退居前线,在幕后做行业指导,成立并指派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承担景区日常经营和管理的责任,而省或地方政府将更直接地引入投资商,由此引发的矛盾就是权、责、 利的关系处理问题。

2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2.1现有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析

2.1.1政府主管型

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国发 〔1995〕23号》文件明文规定 “风景名胜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依法加以保护。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景区土地”。说明旅游景区属于国家公共资源,只能由国家职能部门管理和开发建设,其宗旨是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主管型的景区管理模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府拥有管理资源的行政权;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职能实现对景区的调控; 第三,政府对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的目标,超越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

2.1.2企业经营型

企业经营型是相对于政府主管型而言的,也就是说景区走进市场,按照市场的配置,进行景区的投资、经营、 管理。在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景区企业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整体租赁经营 ( 碧峰峡模式) 、股份制企业经营 ( 非上市公司经营,柯岩模式; 上市公司经营,黄山模式) 、国有企业经营 ( 陕西模式) 。

2.2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国发 〔1995〕123号) 》文件,明确规定旅游景区由省建设厅统一管理,并行使相应的行政职能对景区的开发规划、项目审批、财务管理等做统一的指示。这种管理模式就是纯粹的政府主管型的,以资源的保护为宗旨,注重景区的社会效益。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说是完全脱离市场的输血模式,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像贵州这样的贫困省份来说,由于资金的短缺、融资的困难等,是很难执行的。除此之外,政府也会因为资金的压力以及对景区管理的压力,在招商引资的融资过程中,与企业、景区的利益相关者等直接出现矛盾和冲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试行,出现了新的企业经营型的景区管理模式。景区的投资建设开始由政府全盘管理,发展到企业通过资金入注的方式参与其中,政府不再直接参与景区投资、项目规划和建设、景区的经营,由企业代为管理和经营,政府审批、监督。随着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政府和企业边界模糊不清。一方面,政府为获得政绩、企业为获得利益,相互勾结,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导致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政府作为行政监督部门,对景区的管理持保护的态度,而随着企业的入驻,多数的保护性景区变成经营性的景区,政府和企业在管理和开发上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旅游景区管理法律法规的缺失。针对景区管理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尤其是针对景区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关的法律的欠缺,导致很多保护性的景区被利润化和商业化; 除此之外,管理上的行政权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变得柔软无力,诸多的制度、规章等不能切实执行。最后,处在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期,看似两权分离,但实际边界模糊,有的甚至是政企 ( 事) 不分, 导致管理机构重叠、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等问题。

3天河潭管理现状分析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位于花溪河上游的车田河段, 坐落于石板镇芦荻村旁,距贵阳市23千米,距花溪13千米,距龙洞堡国际机场28千米。

3.1天河潭旅游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分析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询和整理,以及对天河潭旅游景区的实地调查,将天河潭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前期阶段是由政府领头,对景区拥有绝对的领导、决策权力,企业以资本参与其中,享有部分项目的参与权,以获得利润为最终目标。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分析可以看出天河潭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基本隶属于政府,企业仅仅享有以资金入股的部分参与权,可以说是政府与企业合资管理,但是实际上关于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经营等重大的决策,实际上还是由政府领导和控制的,企业话语权相对较弱。这种管理模式, 在景区成立的初期,对于景区的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招商引资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随着景区的景区资源的开发、项目的建设、不同的企业的入驻等,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开始出现弊端,不能适应新的景区的发展需求,甚至还成为制约景区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政府对于景区的管理,基本都是参照国家对于景区管理制定的宏观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但是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景区发展的速度,所以出现了政策、法律、法规滞后于景区的发展,导致管理上出现脱节和漏洞,例如对天河潭的管理,仅仅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而不是天河潭发展的实际情况,最后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其次,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集中在政府手中,最终导致政企不分,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 一是重开发经营, 追求政绩,不断地招商引资,对景区进行商业化建设,忽视资源的保护; 二是重保护和管理,轻开发和经营,虽然对景区的资源的保护有利,但是对资源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及对资金的引入是不利的。或者说政府难以分出主次,会引发很多的矛盾。例如企业利润和政府边界的矛盾,当地居民的认知与政府政策的冲突等。最后,由于政府对投资者投资项目的限制,比如说多数的投资者只拥有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国家批准的相关的项目进行投资,投资者在景区的开发、建设、经营上没有自由表达话语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创新意识。

3.2天河潭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后期的管理模式分析

通过对天河潭旅游景区的前期的管理模式的分析,发现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的旅游景区的发展,所以天河潭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取得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立了天河潭风景管理处。在成立天河潭风景管理处之前,景区的资源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等都隶属于政府机构的不同的部门管理,经常会出现机构重置、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管理意见冲突等局面,没有一个权威性的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所以天河潭风景管理处的成立,对于天河潭风景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天河潭的调研,了解到天河潭管理处职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制定天河潭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 对天河潭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保护和管理; 3组织和协助编制天河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组织实施。依法对建设项目实施规划审查和管理; 4会同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安全、经营活动等管理工作; 5负责环境卫生管理; 6负责各种建设项目和服务实施的环境评估、检查和管理; 7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天河潭风景区交通、通信、电力、供水和接待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条件,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8行使区人民政府或住建局授予的其他管理职权。这种管理管理模式突破了政府直接管理景区的限定管理范围,既给了政府管理的权威性,也给了景区自主管理的主导性。

4结论

景区的管理体制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是现在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详细阐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分析旅游管理模式,以及对天河潭旅游景区实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说明了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针对不同的景区、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资源状况,实现景区的体制改革,促进景区的快速发展。例如天河潭采用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主体上突破国家建设部直接管理景区的现状,而是赋权给地方政府,再由政府指派成立风景管理处 ( 管委会) 进行直接管理,政府不再直接指导建设和经营,负责监督,企业有较大的景区规划和经营的权力,这就意味着所有权、产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总之,该模式的提出对于景区在新时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现今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大的背景,选取贵州省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够了解贵州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另一方面对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篇4:旅游景区资金管理

【关键词】旅游景区;资金管理;筹资;营业收入

一、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货币收入。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它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门票收入和提供各种服务(如导游服务、观光巴士服务等)所带来的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生产成果的货币表现。及时取得营业收入是补偿耗费、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实现利润、分配利润的必要条件。(1)营业收人的日常管理。一是合理定价,通过合理定价,能够保证企业在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之后,取得合理的营业收入。二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包括做好营业收入预测、决策和预算。三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是指以营业收入为对象,对营业收入的发生、计算、取得、汇总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控制的基本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保证营业收入发生的合法性,即所有的收入都必须有合法的手续、依据和凭证及合法的管理程序和规定;二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完整性,即发生的所有各方面的收入都应一分不漏地收回;三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及时性,即所发生的营业收入应尽快入库。(2)价格管理。价值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转移价值)、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三个部分,用货币形式分别表现为物资耗费支出(即折旧费和材料费)、劳动报酬支出(即工资)、税金和利润。所以,产品的价格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

二、利润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为亏损),它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性质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值。企业的利润包括三部分: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销售利润又叫营业利润,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剩余的部分;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目前,对于大多旅游景区企业来说,利润大部分来源于销售利润。

1.目标利润管理

(1)量本利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商品销售额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动规律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做法:首先应在充分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商品销售量(销售额);其次进行边际利润率、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预测分析;最后进行测算。

(2)上加法。上加法就是企业根据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改善集体福利、增加投资分红等需要,匡算企业税后利润,倒算利润总额。

(3)因素综合预测法。就是按利润的组成内容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测算,再综合得到目标利润。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在基期利润水平的基础上,考虑计划期商品数量、价格、结构的变动以及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支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从而求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比率法。针对稳定发展的企业,根据上年度达到的利润水平和过去若干年(通常为近两年)利润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和幅度,结合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变动情况确定预计利润增长率,求得目标利润。

(5)财务比率法。根据利润同有关部门财务指标的比例关系,通过取得相关财务比率来预测未来某一时期的利润。其中常见的比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

2.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企业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章程,对所实现的净利润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利润分配各项目之间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净利润如何在分发给投资者和用于再投资这两方面进行分配。(1)利润分配的原则:依法分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盈亏自负原则。(2)利润分配的顺序。我国参照国际惯例,按交税一提留一分红的基本顺序规范了利润分配程序,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潤总额t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依法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规定的顺序分配。一是依法缴纳所得税。二是支付被没收的财务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三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指超过用所得税前的利润弥补亏损的法定期限后,仍未补足的亏损)。四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五是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按当年净利润的5%提取,主要用于职工住宅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六是提取任意公积金。股份公司的任意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及调整各年利润分配的波动,通过这种方法对投资者分利加以限制和调节。七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净利润扣除上述项目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若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参 考 文 献

篇5:景区管理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一、税源经济实现跨越。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千方百计推进景区经营业态调整,盘活利用夫子庙大世界、瞻园铭楼等房产19000多平方米,引进、开业美特斯邦威、魅力尚等品牌企业,协调解决夫子庙大世界、巨邦、康师傅办公房,以及贵宾楼、秦淮人家、状元楼改造过程中的问题,租赁1100平方米的瞻园路商务楼作为引进企业载体,首次编印《夫子庙景区招商引资指南》,整顿规范景区市场经济秩序,强化房屋租赁税、个体税收助征,继续实施全员协税引资。

二、景区管理提档升级。

夫子庙景区规划、立法工作实质性推进,《XX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总体规划》完成初稿,《XX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建议稿)》上报市人大,被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下大力气解决制约景区管理水平提升的老大难问题,组织开展油炸烧烤、噪音经营、车辆乱停放、占道倚门经营等八大专项整治,推进“法治文明景区”创建活动,落实风险抵押、领导带班巡查、协管员和保洁员岗位责任、店家市容卫生责任区等制度,实施美食街等店招店牌改造,组织开展“你扔我捡”活动,延长管理时间,加强长效管理,油炸烧烤、主入口乱、倚门经营、店家垃圾乱扔、卫生保洁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核心景区和外围道路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游客满意度稳步上升。在市、区开展的市容综合考核评比中,七八九连续三个月列全市五个窗口单位首位,“每周三查”得分和问题菜单整改率全区第一。

三、5a 创建向纵深推进。

篇6:景区管理局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景区管理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实施“经济转型、提速发展”战略,以“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的工作干劲,全力推进景区景区开发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增强,景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政治业务学习常抓不懈。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以‘三进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积极配合开展了“进企业(项目)服务发展”、“进农村服务基层”活动,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阶段工作,把活动开展与今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活动推动景区各项工作。二是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有关文件、政策法规以及文物旅游业务知识,使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围绕弘扬药王文化、加快文物旅游事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学习交流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和心得体会56篇。

(二)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认真落实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局里、季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分解下达到各科室及局属单位,层层分解任务,抓好日常督促检查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作风建设明显加强。一是加强景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高质量地做好公务接待和游客的接待服务工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二是在景区内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使景区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国家aaaaa级景区参观学习,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工作氛围。

(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印发了我局《今年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和要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财务联签会审等制度,推行了政务公开,防止违纪违法问题发生。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和“党员承诺制”,树立了共产党员在干部职工中的良好形象。

二、围绕经济转型真抓实干,景区各项事业实现提速发展

(一)弘扬xx文化,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启动景区景门及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对景前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景区新山门(包括景门建筑群、文化活动广场、入口广场及停车场),景门广场工程正在加紧进行,计划在2014年庙会前完成一期工程。二是实施景区灯光改造提升工程,对景区已有的灯光演艺工程进行新的改造提升,2014年1月底完成山体点亮工程。三是实施景区遇仙桥步道工程,建设遇仙桥至南庵景点间的林间步行道240米,形成景区步行环线,计划于2014年1月初完工。四是启动景区养生(温泉)文化体验中心项目,水源井建设正在积极进行。

(二)抢抓历史机遇,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景区文物(石刻)保护规划》正在争取通过省级评审。二是制定了文物保护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古建日常维护和石刻保护工作。三是完成了《景区志》初稿编写工作。四是基本完成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三)实施“以节促旅”,旅游工作实现了新飞跃。一是成功举办癸巳年景区二月二庙会,庙会启动当天举行了祭祀药王孙思邈大典,祭祀大典古朴庄重、特色鲜明、回归传统、亮点纷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活动期间举办了中药材药品保健品展销、药王养生功法普及推广、秦腔大戏“非遗”展演、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以及群众艺术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与性项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取向。庙会期间游览人数达60万人次,同比增长7.41%;门票收入177.1万元,同比增长71.9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00万元,同比增长47.32%,再创历史新高。二是举办九九重阳节养生体验游活动,会同市委老干局、市文物旅游局、市老龄办、陕西孙思邈研究会等单位,于10月13日重阳节当天举办了以“喝养生茶、品养生酒、吃养生餐、赏秦腔戏、登景区”为主要内容的百名老人养生体验游活动,为我市敬老、爱老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得到了市上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东西部贸易洽谈会、“陕西春季旅游宣传大会”、贵阳“国内旅游交易会”以及“渭南、咸阳、延安旅游推介会”上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参与市上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在省、市级新闻媒体和西铜一级公路新区出口进行长年广告宣传,不断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会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举办了祭祖拜师仪式。五是会同陕西电视台7套《夺宝秦兵》栏目在景区举办“坑王”大赛,吸引了广大市内外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六是旅游经营服务工作规范有序,经营收入稳步提高,开发了《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复制品等旅游纪念品。截止11月底,共接待游客89.01万人次,同比增长8.1%;门票收入432.85万元,同比增长46.8%;旅游综合收入49178万元,同比增长49.1%,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旅游指标。

(四)强化管理措施,确保景区安全万无一失。一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值班和夜间巡查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二是认真做好景区防火工作,特别是抓好去冬今春、清明节以及二月二庙会期间的防火工作,制定《防(扑)火预案》,强化防火措施,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景区文物安全。三是健全了景区防滑防塌监测网络,积极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四是加强景区运输车辆管理工作,确保景区旅游安全。今年,景区景区被评为xx市平安景区单位。

(五)积极参与“四创”,抓好景区环境卫生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全市“四创”工作,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开展。二是加大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使景区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三是加强了景区内部卫生管理和保洁工作,给游客提供清雅舒适的休闲参观环境。四是加强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景区封闭工程,对山门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树立景区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景区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景区净化工程还未到位,公共厕所建设滞后。

(二)景区外围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景区人力资源还未得到优化,影响今后的长远发展。

篇7: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自治州旅游产业发展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大会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景区建设,抓好细节,打造旅游精品景区,着力提升自治州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形象,为将巴州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而不懈努力。为确保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和复核工作推进有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优化景区服务质量,努力把A级景区打造成“环境优美、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一流、安全文明”的旅游景区,成为推动巴州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支撑。

二、创建目标

根据上级旅游部门要求,结合我州景区建设实际情况,2012年,我州将以全面启动国家5A级旅游区景区的创建工作为重点,指导、促进沿线辐射景区建设标准、品牌形象、产品结构、项目设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三、创建任务和计划

(一)加快推进5A景区创建工作。

我州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胡杨林公园、罗布人村寨四个景区均具备创建5A的资源条件,通过对各景区发展水平、创建主体、规划准备及建设资金落实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自治州创建5A景区工作进度提出如下安排:

(一)准备动员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二)整体创建阶段:2011年9月-2015年6月。

第一批:博斯腾湖景区、巴音布鲁克景区2011年9月-2013年8月。

第二批:罗布人村寨景区、塔里木胡杨林景区2013年1月-2015年6月。

(三)分批申报阶段:

第一批:2013年3月。第二批:2014年3月。

(四)分批验收阶段:

第一批:2013年9月-2014年8月。第二批:2015年9月-2016年8月。

(五)分批总结表彰:

第一批:2014年12月。第二批:2016年12月。

(二)指导景区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

一是6月前拟完成库尔勒都市春天生态园、五德玉器、普惠胡杨林度假村申报2A景区工作,二是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程序规范(暂行)》及时开展复核评审工作,分别于6月初、8月底前,完成本年度景区复核评审及上报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与复核工作的领导,成立巴州A级景区创建与复核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余新民 巴州旅游局局长 副组长:王进军 巴州旅游局副局长 成 员:八县一市旅游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旅游局规划开发科,办公室主任由薛育民同志兼任。

五、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景区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切实担负起落实创建与复核工作的主要责任,严格对照景区分类指标,科学制定创建方案和运行计划,逐项、逐条落实指标,全面提高景区的整体水平。

篇8: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游客管理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活动, 通过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 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质量同时实现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管理是保障旅游景区正常运转的基础, 游客管理可以减少游客因不文明行为对景区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倡导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保护旅游资源、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畅快, 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促进景区管理目标的实现。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 很多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大量涌入的游客, 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成为难点, 特别是自然资源极易遭到破坏的自然保护区和遗产类景区, 游客游览所带来的资源破坏所带来的局面制约了景区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 对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是目前所需要实施的, 这对我国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对我国旅游业及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重现实意义。

二、旅游管理概念、内容

1. 游客管理定义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 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 提高游客体验质量, 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旅游管理内容

游客管理包括对游客旅行目的地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满意度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影响管理、游客安全管理等。

三、我国景区游客管理存在问题

游客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合理的管理对旅游景区的维护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同时提升了文化环境内涵, 实现旅游景区环境、社会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最大化发展。

由于缺乏有效的游客管理及对游客管理的不重视, 导致我国很多旅游景区出现了资源损毁、游客满意度下降, 旅游需求减退等使多方利益蒙受损失的局面。游客管理在我国景区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得不到重视, 只有在旺季时才将游客管理作为景区工作的重点。究其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管理。

过度重视旅游经济效益, 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目标重点在于如何吸引大批量的游客, 缺少对大批量游客对景区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考虑,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部分地方为增加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 促使游客消费, 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充耳不闻;即使部分大的景点实行游客管理, 通常也是在旅游旺季将旅游工作的重心倾向于游客管理, 但一旦回归到淡季, 便忽视了游客管理。

2. 管理内容仅局限于游客行为管理, 管理手段偏重硬性措施

景区通常对游客管理的不重视, 游客管理的内容大部门偏重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 实行减少游客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方面地管理, 忽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缺乏对游客的安全管理;对游客的满意度及投诉行为缺乏合理的处置和规划。

由于在管理内容上倾向于游客行为管理, 使得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硬性化, 如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实行巡视、处罚或限制活动等。无法让游客意识到文明化环境氛围, 甚至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对抗性行为, 硬性管理还存在着被动性、高技术性、高成本, 因此旅游管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3. 缺乏对旅游景区综合规划及管理

这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 但对区域旅游景区的规划甚少, 甚至对目的地旅游景区也缺少综合规划利用, 对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缺乏合理的组织,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景区的游客对旅游景区的不合理感到不满意, 如在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处, 一些地方过多的人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而部分地区则出现无人状态。服务设施不合理, 有些景区很大一个地方也找不到一个厕所。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管理, 如景区内对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 商贩只管卖, 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 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 继续破坏环境。

4. 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 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 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同时很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 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 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国内的很多景区, 游人会随意触摸文物古迹, 在文物古迹边嬉戏, 并和文物拍照, 而从业人员对其视而不见, 使得文物资源在不经意见被逐步破坏。

四、杭州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现状分析

1. 游客容量管理

杭州景区在处理季游客容量问题有着独特的方式, 免费门票和营造四季特色文化旅游是对游客容量很好的处理, 减少了在旅游旺季因游客数量激增而引起游客排队时间长、可玩项目减少、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也增加了旅游淡季的游客量, 由于西湖周边的景点免费较多, 因此游客体验及排队的时间减少, 从而增加了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

杭州实行低碳旅游, 公共自行车、电瓶车、在方便环保及低费用的同时。对游客进行了分流, 同时也成为了杭州景区内一道特色的风景线。还有水上巴士的、游船的运用, 减少了部分陆地游客量, 水上巴士同时还是连接了西溪湿地、京杭大运河、钱塘江、西湖, 形成“五水”相通的水上旅游线路, 增加旅游收入。

2. 游客满意度管理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设施、规范景区服务, 杭州景区每年都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 对景区区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内容将数据统计并编写出年度游客满意度分析报告, 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公司领导。并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善环境, 同时更新旅游热点, 如对西湖、西溪等老景区通过不断升级改造。2009年第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 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为78.90, 在40个样本城市中, 杭州、无锡、广州、珠海、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满意度指数较高, 均超过80。其中, 杭州排名第一。

2010年国庆黄金周新推出江洋畈西湖湿地、新中东河、中山南路中华美食夜市、城北半山游步道等新景点, 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 并推出游船体验。都是对游客满意度管理进行地调整。

3. 游客行为管理

杭州景区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 在景区内对游客进行规定:景区通过宣传对游客入景区须知规定:公园提倡尊重、理解、和谐的文明行为, 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毁坏财物、等不文明行为, 如经发现后不听劝阻者, 景区有权要求游客无条件离开公园;景区内严禁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景区内安保部门及工作人员有权现场制止, 并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在夏季的时候, 西湖禁止游客跳入湖中游泳、洗澡, 对于此不文明行为一旦被安保人员发现, 先通过安保人员温馨提示及时制止, 如经劝导后依然继续不文明行为者, 景区通过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4. 游客体验管理

随着杭州旅游方式向休闲旅游, 体验成为杭州景区的新兴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 体验旅游对杭州旅游有重要作用。杭州景区为游客提供新、奇、特的游乐体验和安全优质的游乐服务, 打造中国休闲城市。杭州西湖景区的游船体验, 让游客在游船上享受从水中看西湖, 在水中看杭州, 并结合西溪湿地等处开通水上通道, 使游客们体验不一样的旅游方式, 体验水中杭州。杭州部门景区将游客观赏、体验纳入了游客旅行的一部分, 如西溪湿地的采柿子节, 西溪采菱, 游客们可以在秋季的时候采摘柿子, 在水上采摘菱角, 让游客们感受西溪特色的民俗活动, 加上西溪越剧、说大书、皮影戏、龙凤舟体验, 让游客更亲近西溪, 体验节庆的热闹。

5. 游客投诉管理

游客对杭州景区的满意度为我国前茅, 杭州西湖名胜区以争创“投诉率最低、满意度最高”为目标, 从规范市场秩序入手, 从提升服务品质着眼, 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实现低投诉率;相比而言景区的投诉较少, 以前, 西湖边的景区集中在野导游、堵车、停车上投诉, 为此杭州景区管理在处理黑车、野导方面进行了专门跟进调查, 在停车场专门有负责人员管理, 并进行停车电子扣费;对于无证导游, 有一套野导黑名单, 在投诉时可以快速查询目标, 进行跟进。

现已推行异地投诉, 游客可通过来电、来信、网络等各种形式的投诉。游客服务中心首先填写《游客投诉登记表》, 初步判断责任归属, 并做出答复。运营管理中心督导室负责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并拟定回复意见, 答复投诉人。对网上投诉, 市场部网络管理员负责将督导室的处理意见回复给投诉人, 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领导反馈情况。

6. 游客安全管理

杭州景区始终将把安全 (包括设备安全、餐饮安全、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安全以及财物安全) 放在第一位。杭州景区设置的基础设施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一些大型进口设施同时拥有国际、国内双重安全标准保证, 通过了国家级、市级相关检测管理机构的认证。管理对景区内设备进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定期跟新一些设备, 始终以游客安全为己任, 对景区内的餐饮进行检查

对景区内湖边、河流边、溪边等活动特别注重游客安全管理, 通知游客安全须知、漂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志、准备应急处置预案等, 加强船只、游艇、皮筏的日常检查、救生设施配备、沿线安全岗哨设置、督促游客穿好着救生衣、上下筏码头的安全措施等, 景区内管理人员根据管理部门的建议要求完善和改进相关设施和制度。加强景区内管理、严格执法, 加强山林保护和文物保护, 防止山林火灾, 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确保游客安全、财产安全。

五、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不足方面

1. 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培训、管理不到位

就对景区实际情况而言, 杭州做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的水平和素质都还未到国际级旅游城市水平, 从业人员及导游对游客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在游客管理方面考虑不周全, 同时很多导游都属于兼职, 导致导游水平参差不齐。杭州部分农家乐景区, 由于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不是很高, 对其管理不是很到位, 因此存在投诉现象, 如误导游客进入旅游景区高价产品。

2. 人性化管理不够全面

在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 会采用硬性化手段处理, 缺乏通过教育、引导游客改善不文明行为, 缺乏人性化处理手段;一旦进入西湖景区内很少有停车场地, 在寻找车位存在着很大困难;杭州实行公共自行车无疑对减少了车子进入西湖景区, 即保护了西湖资源环境、减少污染, 同时也增加了游客旅行方式, 但一旦到旅游高峰期, 很多景区边的停车位置不是缺自行车就是无法归还自行车。

3. 夜游景区欠安全性

杭州部分景区推出夜游景区, 夜游也成了很多游客喜欢的方式之一, 但在夜游景区内通常夜游指示牌不明显, 缺少适当的照明指示, 导致夜游西湖景区或是其他景区找不到着厕所、出口等现象, 迷失了方向;在夜间需要帮助时, 不太容易找到服务人员, 只在出口处见到几位管理人员, 夜间管理人员巡逻少, 一旦在湖边、溪边、河边发生不安全事故不容易找到人救助。

六、景区游客管理措施

面对以上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应该提出解决建议和措施, 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一环, 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通过对杭州景区的游客管理分析, 提出对景区游客管理相应建议, 实施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和谐最大化的发展景区旅游。以下为景区游客管理的措施。

1. 重视游客管理意识

由于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很多旅游目的地都重建设、轻管理, 使得旅游目的地管理严重滞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如想要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重视游客管理并最终提升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应当重视游客管理, 将其纳入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管理范畴, 并针对游客管理存在问题, 找寻相应对策, 合理科学规划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等。

2. 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

结合杭州景区规划, 对我国旅游景区进行城市游客管理地规划, 寻求可持续、合理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计划明确规定具体的管理主体、客体、方法和程序等内容, 同时对景区旅游游客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控, 及时反馈、改进, 实行动态管理。在景区游客管理总体计划的指导下, 要求各部门、各景区制定具体的游客管理分计划。建议在今后的景区旅游规划中单列一章专门制定游客管理计划。景区游客管理计划的制定不仅使实际游客管理中有章可循, 更重要的是使旅游主管部、经营管理者们在观念上重视游客管理, 最终将其纳入城市旅游日常管理范畴。

3. 进行人性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 构建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服务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实现提前安排游玩线路。

通过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宣传其他景点/区、开发新的景区、排节事活动等对游客进行分流, 吸引淡季人流, 分散旺季部门景区人满为患的人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游客旅游体验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能够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更是保证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良好旅游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体系, 保障游客安全、利益, 更是指明该旅游目的地存在的问题, 及时更正管理方式和内容, 更好的实现景区的管理。巩固游客安全管理, 游客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中, 是吸引其他游客来旅游目的地的基础, 也是保障游客安全、利益的基石, 因此要巩固游客安全管理。

七、总结

针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问题, 对杭州景区游客管理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 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 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 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 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途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参考文献

[1]何贵香:杭州旅游对南宁旅游发展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

[2]周玲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陶犁等译:城市旅游游客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4]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篇9: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

关键词:景区游客管理 游客行为 游客行为管理

我國游客行为管理的难点在于旅游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体现出数量众多、团队为主、流量集中、流向集中的特点。国内目前实行的“黄金周”制度,使得旅游高峰凸显,流量难以控制。再加上游客素质不高、旅游经验不足,不仅旅游目的地难以招架,游客满意度也随之下降。

一、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的必要性

(一)从旅游景区管理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方为增加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游客消费,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充耳不闻;即使部分大的景点实行游客管理,通常也仅是在旅游旺季将旅游工作的重心倾向于游客管理,一旦回归到淡季,便忽视了游客管理。在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会采用硬性化手段处理,缺乏通过教育、引导游客改善不文明行为,缺乏人性化处理手段,如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实行巡视、处罚或限制活动等。服务设施不合理,有些景区很大一个地方也找不到一个厕所。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管理,如景区内对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

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培训、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绝大多数旅游景区还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游客违章的执法队伍。现有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对违章游客只能劝阻而无权处罚,游客感受不到惩罚的威慑,旅游景区对游客违章也基本上处于无管制状态。

(二)从游客被管理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对于景区而言,是景区得以存在的基础。对于碑碣来说,有来自污染的破坏,交通震动的影响,对艺术品或文物来说,游客呼气的影响等。在某些情况如喀斯特溶洞等,其环境和文物保护等负面影响的直接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细菌含量的增多,而这是与游人数量是相关的。

旅游安全问题有很多方面的。有些是游客自身安全认知不够造成的,如在景区抽烟,不听工作人员劝阻,违反了游乐设施的操作规程等;有些是景区管理方面的原因,如在解说系统中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没有定期检查旅游设施的安全,没有很好的安全事故处理机智等;当地也不排除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如地质灾害等,但这是很少见的。

(三)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的必要性

1、从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角度。要使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及生态环境的优良性是前提条件。景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变化,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缩短及竞争力丧失是必然的。

2、从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管理的角度。游客来到旅游景区的目的是期望能够获得一种独特的高质量体验,旅游景区可以给游客提供包括审美、娱乐、遁世和教育体验在内的多样化特殊体验,在旅游景区营造一种良好的体验环境至关重要,因此,从保证所有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角度出发,限制单个游客的违章行为是必要的。

3、从维护游客安全的角度。游客的某些行为会给游客自身带来安全隐患,如果旅游景区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游客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除了会对游客带来身心创伤以外,旅游景区也会由于管理疏忽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从而面临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旅游景区无论是为游客着想还是为了避免自身陷入赔偿纠纷,都应该对游客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二、景区游客行为管理措施

(一)从旅游景区管理者角度

1、重视游客管理意识。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如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游客管理并最终提升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应当重视游客管理,将其纳入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管理范畴,并针对游客管理存在问题,找寻相应对策,合理科学规划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等。

2、进行人性化管理,给游客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建立健全服务设施。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构建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服务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实现提前安排游玩线路。

3、多种手段相结合,调节景区客流量。客流量管理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合理的客流量控制将对之后的游客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景区经常伴随着“淡季吃不饱,旺季吃不了”的状况。

(二)从引导游客行为的角度

1、组织引导。发挥导游的引导作用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大多数的游客对于该地的历史、文化、环境、发展等不了解。

2、行为示范。景区的员工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为旅游者起到示范作用,文明礼貌,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景区的文物及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者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强制约束。根据景区自身的资源特点编制游客规则制定规章,分区管理,限制利用量,限制活动。

教育和人性化引导。加强环保宣传,增加环保旅游项目,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加强对旅游景区内居民的环保教育,强旅游者的旅游法规教育,建立旅游信息中心,编制旅游指南或手册。

5、目的地居民环节。在开发和经营环节,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确保目的地居民的话语权,使之能够在旅游交往中积极传承和发扬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能够体会地区荣誉感并保持民族自豪感。目的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参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极其有益。

6、游客自我管理环节。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较强生态意识的游客往往很愿意参与管理。并且游客的管理似乎比“管理者”的管理更有教育和说服力。

现在,很多景区在游客管理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各个景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客管理方式,多种方式结合,并且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以实现我国旅游景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张红,孙根年.西安市国内游客地域结构及旅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1999,12

篇10:景区管理局年度旅游开发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国家标准,结合我省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工作实际,制定2009年湖北省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我省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系列方针政策,按照2009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八个上档次”的要求,即对外招商引资上档次,旅游项目推进上档次,基础设施完善上档次,线路系统集成上档次,营销途径创新上档次,广告标识覆盖上档次,网络平台建设上档次,行业规范管理上档次。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大力开展旅游景区创A和旅游厕所创星工作,加强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日常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和整体素质,提高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快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扎实开展旅游景区创A工作

创建国家质量等级旅游景区是实现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档次,打造精品,树立旅游景区品牌的重要手段,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旅游景区创A工作。

(一)工作目标

在2009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省旅游局提出了今年创建4A级以上旅游景区6家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力争超额完成任务。具体目标:创建5A级旅游景区1-2家,创建4A级旅游景区7-8家,创建3A级旅游景区8-10家,创建2A级旅游景区3-5家。重点指导纳入今年创A计划的景区(名单见附表)。

(二)创建工作重点

各景区要严格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打造精品景区。重点抓好景区停车场、门景入口、游客中心、游步道、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旅游购物、旅游安全等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工作。

1、停车场。景区应有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水上旅游景区还要有专用船舶码头。要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需求。场地平整坚实、绿化美观或水域畅通、清洁。3A级以上景区应有适当面积的生态停车场,其中,创建申报国家5A级景区,应有自备停车场,面积要求达到8000平方米以上,其中生态停车场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

2、门景入口区。景区门景入口建筑特色鲜明,风格突出,能烘托景观,与景区环境相协调,完善入口区域服务功能,各种标识要规范醒目,周边建筑要与景区相协调。

3、游客中心。景区游客中心应设在主入口附近、方便醒目的位置,规模适度,建筑造型、外观色彩与景观相协调,设施齐全,功能体现充分。

4、景区游步道。游览线路布局合理、顺畅,与观赏内容联结度高,兴奋感强。游步道设计特色突出,有文化性效果,使用生态或仿生态材料,建筑考究精细,具备安全防护功能。景区内配备有特色或环保型的交通工具。

5、标识标牌。景区引导标识系统种类齐全、布局合理、设计制作雅致大方,突出景区特色,艺术感和文化气息浓厚,能烘托总体环境,景点及服务设施标识正确。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引导标识应有中英文对照。

6、旅游厕所。景区内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识醒目美观,建筑造型景观化。具备水冲或使用免水生态环保厕所。设有专人服务,室内整洁卫生、有文化气息。厕所设计建筑、内部设备和管理应符合《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A级旅游景区,至少有1座相应星级的旅游厕所。

7、旅游购物。景区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有特色,与环境协调。多购物场所应进行集中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对商品销售人员有统一管理措施和手段。旅游商品种类丰富,本地区基本景区特色突出。

8、旅游安全。景区要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有关安全设施齐全、完好、有效、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要建立紧急救援预警机制,设立医务室,并配备专职医务人员。设立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创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必须2年内没有发生过因本景区管理问题而造成的游客伤亡事故和游客重大投诉。

(三)做好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

各景区要认真做好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申报工作,申报5A、4A级景区须上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一式五份,申报3A级景区须上报一式三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可从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网站上下载,全面真实地填写有关内容,并按照程序报相关旅游管理部门签字盖章,逐级上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须作适当包装,做到美观大方,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改变《报告书》的内容和编排顺序,对不按要求申报的,省旅游局将不予受理。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好申报关,要严格控制,成熟一个,申报一个,不求数量,确保质量。

(四)严格组织开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申报评定的景区,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规定的有关程序,认真组织开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评定人员要严格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评定细则打分,对达不到相应A级景区分数标准的景区不予推荐申报或不能通过评定。对未达标的景区要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加强整改,确保A级景区质量。

(五)继续开展旅游厕所创星及评定工作

今年继续按照《关于开展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鄂旅游计财文[2007]24号)要求,开展星级旅游厕所评定工作。各地旅游局和旅游景区要按照统一要求,认真开展旅游厕所创星和评星工作。省旅游局负责四星、五星级旅游厕所的评定,各市州旅游局负责三星级以下旅游厕所的评定,各地对当年评定的星级旅游厕所要报省旅游局备案,由省旅游局集中公示。继续将厕所创星与景区创A结合起来,4A以上景区旅游厕所必须全部达到星级旅游厕所标准,所有A级景区必须消灭旱厕。

三、加强A级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A级旅游景区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保证A级旅游景区质量,维护我省旅游良好形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一)认真开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工作

各地要继续开展A级景区的复核工作,把复核工作与平时的检查工作结合起来,使复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1、复核对象。凡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评定并公告,到现在还未组织过复核的A级旅游景区(具体名单见附件)。

2、复核授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按照等级评定授权进行,即省旅游局负责组织3A、4A级旅游景区复核工作。各市州旅游局负责2A、1A级景区的复核工作。其中武汉、宜昌、十堰、襄樊、神农架等地评定机构作出的复核结果应报省旅游局备案,其他市州的评定机构应将复核结果报省旅游局审定。对市、州旅游局上报的2A级以下(含2A)旅游景区的复核结果,省旅游局将进行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景区要进行重新复核,同时对复核机构进行通报。

3、复核方式。凡纳入复核的景区必须采取评定式的方式进行复核。被复核的景区要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并报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按照复核权限组织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向社会公告。

4、复核处理。根据国家旅游局23号令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规定,对经过复核达不到要求的A级旅游景区进行相应处理。

(二)加强基础工作

1、建立A级旅游景区基本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湖北旅游网站建立健全省A级旅游景区基本信息查询系统,各旅游景区要认真填写《湖北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表》,并于5月1日前报省旅游局,由省旅游局信息中心负责平台搭建。

2、建立健全A级景区经营情况季报制度。为及时掌握全省A级旅游景区经营接待情况,分析研究我省旅游发展状况,建立健全A级景区经营情况季报制度。各景区要认真填写《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经营情况季报表》,并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报上一个季度的经营统计数字,报省旅游局计财处。

3、建立健全A级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员制度。各A级旅游景区要明确专人负责景区质量等级标准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的宣贯,组织员工对标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督工作,组织景区创A和复核工作,游客意见调查和投诉处理,基本信息报告和影响景区质量的重大事项报告工作等。

(三)加强景区服务工作

1、召开全省旅游景区创A工作现场会。今年将组织全省A级旅游景区和创A旅游景区有关负责人,采取学习培训、现场考察、经验交流的形式,召开全省旅游景区创A工作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促进工作,不断提高旅游景区创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加强景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协会的作用,加强景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推进旅游景区区域合作和产品整合。加强市场品牌营销,树立品牌形象,开发客源市场,“抱团取暖”,共同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我省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

3、完善景区公路引导标识系统。与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和合作,在全省高速公路和国道上,统一设置3A以上景区引导标识牌。

四、时间安排

一季度为申报阶段: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各地旅游局组织当地旅游景区集中申报。省旅游局将以各地上报的有关文件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为准,确定今年的评A工作计划。

二季度为创建阶段:对纳入今年创A计划的景区,各地旅游局要积极督促和指导景区认真开展创建工作。省旅游局将对申报3A的景区进行前期检查指导,对申报4A以上的景区组织初评,对初评合格的景区推荐到国家旅游局正式评定。

三季度为整改阶段:各景区在认真创建的基础上,对省旅游局3A前期检查指导和4A初评工作中提出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改。

四季度为评定阶段:省旅游局将以各地市为单位,把景区评A、厕所评星和景区复核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根据各地工作准备情况,制定检查评定计划,组织开展评定工作。各市州旅游局根据省旅游局委托授权,组织好2A、1A级景区的评定及复核工作,并将评A、复核结果以文字材料于10月30日前报省旅游局计财处。各地根据省旅游局总体安排,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跟进,做到早布置,早创建,早落实,积极配合省级评定机构做好当地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和复核工作。

五、工作要求

2009年,我省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旅游景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景区质量的好坏,体现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水平。今年是全省旅游行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关键一年,是全省旅游行业提档加速,努力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景区创A工作和旅游景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地做好今年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旅游景区创A工作。旅游景区创A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很多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创建合力。各创A旅游景区要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明确责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和打造精品景区。

3、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各旅游景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要在“精”和“细”上下功夫,细节决定成败,细活出精品。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体现对游客的人文关怀,让游客处处感到舒适、安全和方便,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要完善,配套设施要齐全,服务设施要精细,不能粗制滥造。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旅游环境和氛围。要积极开展“湖北省旅游行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和“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景区的整体素质。

上一篇:我学雷锋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让孩子丢掉自卑心理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