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2024-04-12

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精选8篇)

篇1: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概述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术,是通过导管头端的电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一定温度(46-90度)后,使特定的局部心肌脱水、变形和坏死,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护理评估

1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用药物及效果。2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病人对射频消融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询问病人主诉,观察病人症状及心电检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发生。

2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休息时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左侧卧位时感觉到心脏搏动而加重不适。3予鼻导管吸氧。

4饮食给予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饱餐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5心理护理:做好病人、家属的解释工作,介绍射频消融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方法、手术过程,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专科护理 术前护理

1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合作,病人和家属签字。2术前停服抗心律失常药一周。

3完善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食道调搏、动态心电图、超声、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4皮肤准备:双侧锁骨上下及腋窝,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

5术前训练卧床排大小便,避免术后卧位改变造成排尿困难而出现尿潴留。6术前一晚按医嘱服镇静药。7术晨禁早餐.8术前予留置套管针、术前用药。术后护理

1平车送回病房,平卧6小时,下肢伸直。

2心电监护12(24)小时,观察有无再出现心律失常。

3术后每30分钟监测BP、P、R一次,共4次,血压稳定后改为每2小时测一次。

4观察伤口情况:Q1/2H观察穿刺伤口有无渗血、双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及皮温,如无异常连续观察4次。后改为按医嘱护理级别巡视观察病人。5观察有否胸痛、心慌、气促、发绀、恶心等情况出现。6术后可进食。术后8小时无排尿而膀胱胀痛者及时处理。并发症护理及应急处理

1急性心脏压塞:术中导管机械性刺激使心脏破裂所致,病人表现为烦躁、淡漠面色苍白,心率多为减慢、血压降低,透视下可见心影增大(或不增大)、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心脏超声可见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征。护士术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协助医师进行抢救,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同时做好开胸修补术准备。3.3.2肺动脉栓塞:主要发生在解除卧位开始活动时,栓塞范围小者症状轻、恢复快,大的栓塞很快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丧失抢救机会。

1护士应指导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仅穿刺股静脉者下肢限制活动不超过6小时,穿刺股动脉者不超过12小时。

2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静脉曲张、栓塞史、肥胖、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等,可在血管包扎2小时后常规应用肝素预防血栓形成。

3与血管穿刺有关的并发症:误穿锁骨下动脉、血/气胸、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动脉夹层、血栓形成及栓塞,护士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遵医嘱给予溶栓等对症处理,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4健康指导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轰动适度,维持日常生活自立即可。2按医嘱继续服药,不得随意自行增减药物和药量。3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有水肿者,宜进食低盐或无盐饮食,忌吃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4教会病人测量脉搏,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5复诊:出院3个月内每2周门诊复查1次,如有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心导管检查术

【概述】

心导管检查是通过心导管插管术进行心脏各腔室、瓣膜与血管的构造及功能的检查,包括右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右心造影、左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左心造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其目的是明确诊断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部位与性质,病变是否引起了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程度,为采用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护理评估】

病人及家属对心导管检查的理解及配合程度。病人及家属是否已签介入术同意书。病人的病情,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饮食与休息: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食物,少量多餐。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让病人得到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2.吸氧:根据病人的病情必要时给予吸氧。3.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专科护理 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

2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超声心电图等。

3根据需要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或上肢、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区备皮及清洁皮肤。4穿刺股动脉者应检查两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志,以便于手术中、术后对照观察。5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6为病人脱掉内衣并更换干净的病人衣服,脱掉病人身上的首饰,术前排空膀胱。7术前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条等。8给病人留置头皮留置针,在病人的左上肢戴上手腕带。9病人和家属签介入术同意书。术后护理

1嘱病人卧床休息,穿刺口予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每半小时观察伤口,了解有否出血,渗液,瘀斑,观察术肢指端血液循环情况,了解有否肿胀,皮肤有否紫绀和病人自诉有否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股动脉穿刺者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比较两侧肢端的颜色、温度、感觉情况。每两小时提醒医生放松止血器一次,病人无特殊情况下共放松3次止血器已完全放松,12小时后可以拆除止血器。2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3监测病人的一般状态及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心率,稳定情况下共六次,不稳定高或低随时测量并报告医生处理,观察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护理及应急处理。

1.局部穿刺部位出血与血肿。

处理措施:术后注意观察穿刺口及术侧机体有无出血与血肿,发现异常马上通知医生,给予重新包扎止血。2.心律失常。

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3心脏填塞: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奇脉,血压下降、脉压降低,听诊心音遥远甚至肺部出现湿啰音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心包填塞可能。

处理措施:安慰病人,立即进行床边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作心包穿刺准备配合医生抢救。监测血压q 5~10min,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健康指导】

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进食低脂清淡饮食,避免饱餐及刺激性食物,预防便秘,忌烟酒。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按医嘱服药,定期到门诊复诊。

篇2: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一、术前:

1.常规检查:胸片、十二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必要时Holter、运动负荷ECG左房和肺静脉CT、CAG(手术入路、周围血管、栓塞可能情况-TEE除外左房血栓等)检查。

2.常规化验:甲功、急查血液分析、凝血三项、离子(E4A)、生化组合(血糖、肝功、肾功、必要时查心肌肌酶谱等),抽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抗HIV、梅毒、留取尿常规、便常规等。术前血液传染病指标(肝炎七项、抗HIV、梅毒)未回报时,须病人和其家属同意并签字“术后一切结果与介入手术无关”。

3.术前签字须病人及家属共同签手术协议书,除常见危险及并发症外(见介入诊治报告单),尚需交代:(1)手术不成功:(2)术后复发;(3)111度AVB,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费用自理:④猝死。

4.下医嘱、备皮(左、右侧腹股沟区,双侧颈、胸部)、查看押金。

5.年龄≥40岁,术前常规服用阿斯匹林80-120mg。

6.如术者无特殊要求,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胺碘硐除外)。

7.术前触摸双股、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听诊股动脉区有无血管杂音,如有异常及时记入病程记录并通知术者。

8.完成术前讨论并详细记录。

二、术后:

1.心电图:术后即刻、术后1~2天、出院前十二导联心电图,必要时随时加做。注意观察心率、心脏节律、P-R间期(注意有无房室传导阻滞)、有无预激、与术前对比有无ST-T改变等。

2.术后常规测心率、血压、摸足背动脉、及观察穿刺局部出血情况,即刻、每半小时一次共4次。如有病情变化,依具体情况密切观察。书写术后病程记录至少1次。

3.根据动脉或静脉穿刺途径决定卧床时间。如为动脉途径,则平卧8~12小时,沙袋压迫6小时,以后可在床上翻身或侧卧,16--24小时可下床活动。如为静脉途径,则平卧3--6小时后下床活动(通常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非穿刺肢体关节可屈曲、内外翻,穿刺侧下肢足部可正勾绷、侧勾绷转动。平卧时间过长或为老年病人,下床前指导病人逐渐适应不同体位(15„---30‟,45„--60„),然后坐位、直立下床,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4.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80~120mg,1/El,术后服用1~2月;儿童用量酌减。特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见术后医嘱。

5.如病人出现明显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率过速或过缓,伴有对升压药反应不佳的血压明显降低,在排除其它因素(如迷走神经反射)的情况下,应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并行床旁心脏超声确诊,其后及时抢救、处理。

6.如不能排除心包填塞的可能,其处理程序如下:(1)导管室行心脏透视检查,和/或心脏超声检查,诊断明确后立即行心包穿刺术;(2)如已回病房行床边心脏超声检查(先心内科)及测定周围静脉压;(3)病情危重高度怀疑心包填塞者行床边心包穿刺术。(4)以上三项措 施不能凑效时,急请心外科会诊,必要时行开胸心包切开术及心肌修补术。

心内电生理检查

经静脉常规放置RV-

4、CS-10极标测电极导管。常规方法行房间隔穿刺,穿刺成功后经静脉注入肝素5 000 U。经多功能鞘管放置长交换导丝至LSPV左上肺静脉内,撤出多功能鞘管至右心房,由导丝定位指引路径,将消融导管通过同一房间隔穿刺部位送至左心房,再沿导丝将多功能鞘管送至左心房。用多功能鞘管分别行选择性逆行肺静脉造影,测量肺静脉口直径,据其选择合适的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标测电极导管),经多功能鞘管放置环状标测电极导管至肺静脉口,利用不同的X线投照角度判断环状标测电极导管与肺静脉口的相对关系,环状标测电极导管的放置原则是位于临近肺静脉开口心房侧且尽可能与肺静脉长轴垂直。行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包括右心房和冠状静脉窦近、远端程序刺激。消融靶点的确定

在窦性、房性心律或冠状静脉窦起搏下对PV和VC逐一标测,顺序为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 IPV)、右上肺静脉(RSPV)、右下肺静脉(R IPV)、和上腔静脉(SVC)。采用双极腔内电图记录的方法,记录并分析肺静脉电位(PVP)和房性心律失常的电活动激动顺序和频率。在PV内记录到高频、高振幅、碎裂、锐利的电位为PVP。在窦性、房性心律和心房不同部位起搏时,根据从心房向静脉内的电传导和肺静脉电位的激动顺序确定消融靶点。消融靶点为在窦性心律或冠状静脉窦近、远端起搏时,肺静脉口记录的最早肺静脉激动点和最短的心房静脉电位间期, 或心房和静脉电位融合处。

消融方法

使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 消融温度45~50℃,射频功率25~35 W,放电时给予盐水速度为20 ml/min。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引下,窦性、房性心律或冠状静脉窦P/D起搏时放电治疗,治疗过程中可见PVP的变化,即激动顺序改变、电位幅度变小、延迟或消失,有效部位持续放电消融60 s。每根PV通常需要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节段消融从而完成完全电隔离。重复心内电生理检查,电隔离成功的标志为消融后无持续性房性早搏(房早)或房颤;在窦性心律或冠状静脉窦远端起搏下环状标测电极导管记录到的静脉电位完全消失;静脉内自律性电活动与心房电活动分离,存在传入或传出阻滞。肺静脉电位标测

术中准确清晰地显示PVP是确定靶静脉、成功隔离PV和判断治疗终点的关键。通常在静脉开口处可记录到低振幅、圆钝的心房电位和高频、碎裂、锐利、高振幅的静脉电位。研究表明,单极标测技术比双极标测技术可更精确地进行消融靶点定位,提高对肺静脉隔离成功与否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能量释放、缩短透视时间。另有研究显示,心房不同部位刺激有益于PVP的标测、消融靶点和终点的判断,及术后残余电位和可疑PVP性质的鉴别,心房不同部位的刺激使心房和PV按不同顺序激动, PVP和远场心房电位间距发生变化, 从而使原被掩盖的PVP得以显现。本组病例行肺静脉电隔离时,左肺静脉标测常规行冠状静脉窦远端刺激,右肺静脉标测常规行冠状静脉窦口刺激,以求清晰显示PVP(相应侧近距离刺激)。

肺静脉电极导管的操作

肺静脉内标测与消融电极导管的放置是肺静脉电隔离的前提。操控标测与消融电极导管进入左、右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一般没有困难。右下肺静脉由于其解剖特点,电极导管的操控较困难,其操作要点为避免房间隔穿刺部位过高;充分利用X线透视体位,多采用右前斜位30°;于右下肺静脉上方,电极导管远端在心房侧收弯后,逆钟相旋转贴靠左心房侧后壁,然后松弯回撤电极导管,电极导管自行弹入静脉口,如不成功可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肺静脉电隔离部位

研究提示 ,环绕肺静脉的肌袖样组织延续到肺静脉前庭(pulmonary vein antrum),隔离肺静脉的消融线应在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之间,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PV狭窄的发生率。静脉与心房连接处的确定可根据肺静脉影像资料、局部心房和静脉的电位特征及消融电极导管在连接处的滑动现象。(定位问题:相对准确)本组病例标测和消融均在肺静脉口外心房侧,术后即刻静脉电隔离成功率为9516%,治疗成功率为7510% ,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肺静脉狭窄。

肺静脉电隔离终点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颤专家工作组关于“心房颤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隔离治疗—目前的认识和建议”(2004)中提出了大静脉电隔离的治疗终点。但研究发现[ 15 ]AF电隔离术存在传入阻滞时,约42%的病例不伴有传出阻滞,部分病例短时间内恢复了肺静脉传导,提示进一步评价静脉至心房电传导的重要性。本组病例成功隔离大静脉110根,其中静脉电位完全消失者86根;静脉内自律性电活动与心房电活动分离,存在传入和传出阻滞16根,存在传入或传出阻滞8根。本组病例在完成电隔离治疗后,再次标测电隔离后的肺静脉,避免短时间内恢复电传导,降低复发率。

通过射频消融的方法隔离大静脉与心房间的解剖或电学连接,可使9516%的心脏大静脉达到完全电学隔离,使70%以上的PAF病例不再发作或发作明显减少。PV和VC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现已成为PAF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篇3: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 目前, 肝癌射频治疗以微创、无需开刀, 患者痛苦少;采用局麻, 安全系数高;精确靶向治疗, 疗效高, 效果显著;操作简便, 治疗时间短, 恢复快;无放、化疗等治疗的不良反应等优点日趋成为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2009年3月-2012年9月我院对76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 均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 诊断为肝癌, 肿瘤大小均<7cm。其中男49例, 女27例, 年龄36~69岁, 中位年龄52.5岁。

1.2 治疗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 在肿瘤内直接插入射频针, 利用低能量正弦波放电产生的热能, 使肿瘤在短时间内加热, 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能力比正常细胞差, 局部加温49℃以上可发生不可逆的细胞损伤, 肿瘤组织凝固、变性、坏死, 治疗后经B型超声及MRI检查可达到与手术根治同样的效果。

1.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3.1 疼痛:

治疗过程密切观察监护情况及患者状况, 鼓励患者说出不适感、部份患者在加热过程中感肝区胀痛、灼热感, 甚至皮肤出汗, 应向患者解释为正常现象, 安慰患者不要紧张。患者普遍有肝区闷胀不适感, 剧烈疼痛者少。如肿瘤位置靠近肝包膜, 刺激肝包膜, 疼痛较剧烈, 卧床休息, 给予强痛定[1]。

1.3.2恶心、呕吐

由于肿瘤位置靠近胃底部, 可使胃部受到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 治疗前可进食, 但不宜过饱, 以免术中呕吐, 故取左侧卧位。本组有2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通知患者2h后再进食, 给予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等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1.3.3 发热:

多为肿瘤坏死后的吸收热, ≤38℃, 24h后降到正常, 如持续>38℃, 应考虑感染, 给予抗感染治疗, 术后应测体温。患者如出汗较多, 应及时更换衣服, 避免着凉, 嘱患者多饮水。本组发热约占62.5%, 6例体温≥39℃者行物理降温后体温能将至正常[2]。

1.3.4 出血:

治疗后针刺部位无菌纱布覆盖, 观察有无出血。由于创伤小, 出血较少, 术前应查凝血酶原时间, 如有凝血障碍应经治疗好转后再行射频治疗。

2 结果

76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 通过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手术均获得成功, 患者痛苦小, 术后生活质量高, 深受患者好评。复查CT肝脏病灶消失。随访半年生存16例, 1年生存28例, >2年20例, 2例患者随访失败。

3 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简单, 治疗在局麻下进行, 治疗时间约1~2h, 安全系数较高, 结合化疗或放射治疗, 可达到延长患者生命, 提高生命质量, 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反应, 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给予及时护理至关重要。射频消融术以痛苦小、安全系数高等优点成为肝癌治疗的方法之一,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康俊凤, 周萍, 韩瑞.射频治疗肝癌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J].护理园地, 2004, 26 (6) :455.

篇4: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术;房颤;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57-0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会使心房丧失收缩功能,使心房内血液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至全身,会导致患者脑栓塞、肢体的动脉栓塞等,危害极大。导管消融术手术效果较好,而且创伤小,是近年来大多数房颤患者的治疗选择。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50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48—77岁,平均年龄为(62.4±11.3)岁;房颤史为1.2—14年,其中阵发性房颤含27例,持续性房颤23例;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为9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术前患者经食管超声检查均无左心房附壁血栓。

1.2手术方法

①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进行穿刺点的皮肤消毒,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②常规对左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建立穿刺点到心腔通路的导管路径,行电生理检查。③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波活动,给予适当电刺激以诱发心律失常,分析异常电波,找到病灶。④将射频消融电极送到病灶部位,射频电流进行消融,阻断异常电波的传播路径,根治心律失常。⑤检查患者电生理是否正常,正常则手术完成 。

1.3护理干预方法

1.3.1手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有创伤手术,手术难度较大,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心理素质等情况以适当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一般机制、手术过程、手术效果、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和术中配合。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心态,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②术前做好血型、血常规、凝血系列、乙肝表面抗体、肝肾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术前检查。③术前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防止左心房血栓生成。同时嘱患者平时注意,防止受伤。术前改用低分子肝素,防止术中血液凝固时间过长,导致穿刺点出血。④术前一日,进行备皮。清洁双侧桡动脉预先选择穿刺点。术前要求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术前1—2天,指导患者床上排尿,手术当日早餐禁饱食。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如氧气、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和急救药品等 。

1.3.2手术后护理

①患者术后嘱其卧床静养,动静脉穿刺点沙袋压迫6h以上,肢体制动24h。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疼痛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嘱患者注意腹股沟有无液体流动感,及时告知医生。对患者由于肢体制动产生的身体酸痛,进行按摩等身体放松方法。24h后,患者如无不适,鼓励患者下床活动。②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有无房颤等心律失常情况发生。每15—30min巡房一次,注意患者情况,当患者出现胸闷、血压低、出冷汗、心率快、奇脉等情况,立刻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心包穿刺。③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辅导。患者手术后,会对手术结果表现焦虑、紧张情绪,导致患者饮食、睡眠情况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术后恢复的正面情况鼓励患者,或者通过一些娱乐方式使患者注意力转移,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 。④饮食护理。由于手术部位靠近食管,为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产生气体的豆汁、鲜奶等食品,均衡营养,适量饮用水,使造影剂尽快排出。

1.3.3术后并发症护理

①防止血栓生成和动脉栓塞。术后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言语异常、肢体麻木。呼吸困难等血栓产生症状。术后即给予患者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嘱患者持续用药1—3个月。②心包压塞。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心包压塞症状,即刻进行胸透,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心包穿刺。③肺静脉狭窄。肺静脉狭窄在术后1周内进展最快,其次为术后1—3个月,因此应对患者进行三个月以上随诊,嘱患者注意有无胸痛、持续性咳嗽、反复低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反复胸部感染发生。本研究50例患者均无此并发症产生。④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兴奋。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淋漓大汗、血压下降。心率減慢等,为术中常见并发症。出现此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吸氧、阿托品、多巴胺、低分子的右旋糖苷对患者进行升压、扩张血容量治疗,缓解症状。

2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血肿有1例,心脏压塞1例,迷走反射兴奋2例。

3讨论

房颤为临床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药物治疗的作用为转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但成功率均较低。非药物治疗方法中电复律不能根治房颤,而外科迷宫手术的方法手术创伤较大,因此单独治疗房颤时很少应用。经实践检验,在临床中应用导管射频术治疗房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其适用于大部分房颤。但由于本手术为创伤性手术,且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要优质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显示通过优质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和恢复治疗,提高手术完成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平,张芳,刘春霞,郝延璋.特发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223—224.

篇5: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6例;其中男30例, 占65.22%, 女16例, 占34.78%, 年龄20~79岁, 平均48岁。术前发现持续心房纤颤10例, 发病时间最短1个月, 最长为3年。术前阵发性心房纤颤35例, 术前特发性心房纤颤合并高血压患者23例, 心房纤颤合并冠心病患者15例, 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 包括:常规化验检查、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

1.2 治疗方法

局麻下经左侧股静脉放置4极冠状窦电极导管, 穿刺右股静脉置入2个8F鞘, 其中一个交换为SW长鞘, 经其穿刺房间隔。房间隔穿刺成功后静脉注射普通肝素100U/kg, 此后每小时补肝素1000U, 并将肝素盐水, 用微泵以20m L/h持续冲洗SW鞘管, 芬太尼或瑞芬持续少量泵入以达止痛效果。通过鞘管进行各肺静脉选择性造影。使用冷盐水灌注大头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构建左心房三维解剖结构图, 构建完毕后于肺静脉前庭处行环双肺静脉线性消融。冷盐水灌注流量在放电时为17m L/min、放电间歇为2m L/min, 设定放电时最高温度为45℃, 预设输出功率35W, 每个靶点有效放电时间至少10s, 每一点消融终点是局部双极心内电位振幅降低80%以上, 并将每一点消融点在三维结构图上进行标记。

2 结果

本组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未出现急性心包填塞, 食管心房瘘, 肺静脉狭窄患者, 无严重皮下血肿。术后出现血栓栓塞1例, 给予积极治疗后出院。少量心包及胸腔积液2例, 未做进一步治疗出院, 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年。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1日准备常规清洁术区, 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部及会阴部, 术前8h禁食, 少量饮水。为保证术中麻醉、用药、输液方便及时, 采用留置静脉针外接三通及延长管。更换干净舒适的病人服。术前一晚保证睡眠, 必要时使用镇静剂。还要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术前应与患者和家属加强沟通次数, 消除疑虑心理。

3.2 术中护理

术中患者保持清醒。配合医生将Carto标测系统、心电血压血氧监护仪及电生理专用线连接好, 并贴好背部参考电极与心脏相应的位置重合。手术开始时, 叮嘱患者身体不能移动。不时的与患者交流, 解答患者疑虑,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给医生。房间隔穿刺成功后即刻静脉推注普通肝素6000U, 以后追加1000U/h, 预防血栓形成。密切监护生命体征, 注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观察患者有无身体异样变化。必要时给予留置尿管。根据患者生命体征随时调整镇痛药物速度, 防止出现呼吸抑制;一旦发现血氧、血压异常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 避免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结束, 及时观察有无栓塞并发症。

3.3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返回病房, 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及心包填塞征象。每天测体温2次, 如有发热应观察穿刺伤口是否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出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护理时应每天观察心电图, 各种心律失常。术后常规给予胃粘膜保护剂, 并嘱患者术后1周避免进食较硬食物。术后6h内平卧, 不翻动。术后12h下床活动。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4 讨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将一根特制的电极导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 然后经导管输入射频电流, 通过热效应造成局部心肌组织的变性、坏死, 破坏心律失常的折返途径或异位兴奋灶, 达到根治或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近年来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治疗方法操作繁琐, 术中所用的介入材料及仪器种类繁多, 有一定风险, 因此需要高水平的导管技术和高质量的护理配合, 护士须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以提供准确、预见性的护理配合。

参考文献

[1]杨榕, 梁秋, 林亚洲.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20) :1840~1841.

篇6:98例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关键词】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1],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肿瘤的位置特殊、瘤体小而分布散在、肝储备功能和全身情况差、肝癌复发等原因,许多病人常无法进行手术切除。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疗法是近年来兴起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适应症广、创伤小、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大多数肝癌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5月~20013年8月开展的PRFA治疗原发性肝癌98例,总结了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降低PRFA并发症的作用,供广大护理人员参考。

1临床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8月,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我院接受了PRFA,男68例,女30例,中位年龄52.5±21.6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87例,B级29例,C级12例。肿瘤结节196个,单发结节者42例,2个结节者36例,3个结节以上20例。结节直径1.0~5.5 cm,平均直径2.6±1.1 cm,162个(71.68%)结节≤3.0 cm,58个(25.66%)结节>3.0 cm。初发肝癌不考虑手术的原因有:不愿意手术者38例,肿瘤多发两叶分布不适宜手术者14例,肿瘤位于肝脏第8段(S8)、位置深、手术困难者22例,肝功能差不适宜手术者24例,肝动脉栓塞治疗疗效欠佳14例。患者均无门静脉癌栓、无肝外转移。所有病灶PRFA治疗前均获得病理学诊断。

2手术方法 静脉注射镇痛剂和局部麻醉下由超声导向穿刺将电极插入肿瘤内,按消融范围必须覆盖病灶周边5~10 mm非瘤肝组织的原则,适度推出子针开始消融。设定初始温度为70℃ ,最终温度为95℃ ,功率输出时间10 min。单针单点穿刺用于≤3 cm的肿瘤,对直径超过3 cm者行多针多点穿刺,一次功率输出结束后必要时将电极退出1.5cm再作另一次消融。

3术前护理

3.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治疗前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技术的治疗原理、操作过程及优点;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②术前一般准备:常规检查心肝肾、肺功能及凝血功能、肿瘤标记物;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检查;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准备,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及感染;进行屏气训练,防止

术中恶心呕吐。

3.2术中护理 根据肿瘤部位选择合适体位,一般肝左叶肿瘤取平卧位,肝右叶肿瘤取左侧卧位。治疗结束后,碘氟消毒穿刺处,并用无菌纱布按压数分钟,明确无出血后用胶带加压包扎。

3.3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患者回病房后绝对平卧休息6~12小时,12小时后半卧位休息,若无异常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常规低流量吸氧1~2天以减少肝细胞的损伤,促进细胞的修复;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②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淤血,覆盖穿刺部位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渗出及时更换,并注意观察记录渗出液的性质、量;注意有无腹胀、腹痛、腹水、肌紧张等,以了解周围脏器有无损伤。③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腹部体征变化,以及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2例患者术后常规给予立止血1ku肌肉注射、1ku静脉推注,未发现出血现象。术后疼痛一般为肝区隐痛,持续3~5天,多无须特殊处理,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若疼痛性质发生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本组1例术后发生剧烈腹痛,经严密观察,排除其他并发症后,给予杜冷丁100mg静脉微泵持续注入后缓解。发热术后次日出现,一般在37.8~39.3℃ ,持续1周左右。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q4h测量体温,视发热程度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对症处理。嘱患者多饮水,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及床单,注意保暖,做好皮肤护理。对年老

变化。本组1例术后出现高热(T39.3℃)、黄疸,经物理和药物降温、静脉补液及抗生素对症处理,术后5天黄疸逐渐减退,8天体温恢复正常。防止肠穿孔、胆漏,严密观察有无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症状。腹腔感染一般表现为发热、腹痛,B超可发现腹腔

积液或脓肿形成。本组病例术后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7天,无腹腔感染发生。

3.4出院健康教育 嘱患者注意休息,近期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戒烟酒,忌辛辣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培养广泛兴趣,合理安排飲食起居,有利于免疫功能的提高,指导病人按时复查,头半年内每月复查1次AFP、肝功能、胸片以及肝脏彩色B超,半年后至两年内,每2~3月复查1次上述检查,两年后可半年复查1次;,了解病灶坏死情况,必要时再次加强治疗。

4 结果

本组未遇到与消融治疗相关的死亡,10例出现并发症(7.9%),包括腹腔出血和一过性血尿各3例、右侧大量胸水2例、门静脉血栓和腹壁脓肿各1例。腹腔出血、胸水和腹壁脓肿经穿刺或切开引流痊愈,其余未作特殊处理自愈。治疗后一个月复查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全部病人均无显著变化。随访期间7例病人因肿瘤进展不能控制,最终合并肝功能衰竭死亡。

5讨论

RFA的作用机制:①高温杀癌。射频波的频率为460KHz,激发组织产生90~120℃的高温,可快速杀死癌细胞。②减少肿瘤的血供。高温使肿瘤周围血管凝固,血供减少,加速肿瘤细胞死亡。③热效应增强组织免疫力。肝肿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对正常组织损伤少,手术并发症少,相比肝癌切除而言,手术前后护理的压力较小,但由于其可能存在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加强术后随访,对于提高PRFA治疗肝癌的效果,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后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胡玉文.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5):455.

[2]谢晓燕,吕明德,殷晓煜,等.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3.

篇7: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关键词: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随着年龄增加,患者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1]。药物治疗对此并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大。而射频消融治疗则为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大大提升了治疗的成功率。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现将护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例心房颤动患者,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为(54.6±6.7)岁。其中10例患者为持续性房颤,6例患者为阵发性房颤,4例患者为永久性房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标测系统下射频消融进行治疗。标测导管在左心房壁的不同位置进行取点,从而创建三维解剖图像,随后在三维标测系统中,在距离肺静脉切口2mm位置处进行消融,直至将肺静脉进行隔离为止。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均较为顺利,手术后出现1例心包填塞患者以及2例局部血肿患者,通过治疗后均已痊愈,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未出现复发患者。

3 讨论

3.1 监测:

患者在手术完成后需要进入病房中,并对其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的观察,查看患者是否产生心房颤动等现象,与此同时对患者的穿刺口以及动脉搏动现象进行观察,同时术后平卧时应指导下肢按摩,以免形成血栓。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应实行抗凝治疗,穿刺位置处极易产生出血现象,所以,手术后应卧床休息,通过沙袋对其进行压迫[2]。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住院环境,每隔1小时应对伤口进行1次观察,观察伤口位置处是否出现血肿以及瘀斑等现象。同时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大量饮水,在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补液,促使造影剂排出[3]。对患者尿量的颜色以及性质进行观察。嘱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软食,禁忌过硬及生冷刺激性食物。

3.2 并发症护理:

(1)心包填塞:射频消融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则为心包填塞,其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以及心动异常等,同时搏动逐渐消失,手术后4h是产生此病的危险期,当对其进行确诊时,应实行穿刺引流术[4]。此外还应做好抢救准备,例如配血、输血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等。当完成心包穿刺后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确保心包穿刺引流管处在顺畅的状态中,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并挤压管道,以免管道堵塞。对患者每小时引流液的性质以及颜色进行观察,当引流量每小时大于30ml时,应及时上报主治医师,从而进行治疗。(2)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心电图监护后其呈现出血压上升以及心率加快等表现,当患者血压逐渐降低时则通过无创通气,予以西地兰以及速尿进行静脉注射,当血氧下降时应增加无创通气的使用,按照患者的实际血压状况对药物的使用剂量予以调整,对有创动脉血压进行观察,对输液的速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应告知患者进食不应过饱,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则,并且在排便的过程中不应用力[5]。(3)肺静脉狭窄:此病的主要症状则为呼吸较为困难、咳血等,其临床表现症状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直接的关系,目前并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只能够对此病进行预防。(4)心血管迷走反射:因为标测导管以及消融导管会对心房壁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引发的胸痛症状和紧张等相关因素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时在手术后的拔管时,其临床症状则为心率逐渐降低以及恶心呕吐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当出现此症状时通常采用阿托品以及多巴胺进行治疗,对于精神处在紧张状态的患者而言,在进行拔管之前应予以其相应的镇静剂,并在局部位置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随着心房颤动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其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对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后需要对其进行监测以及护理,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时期应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蔡丽碧,李云,庞群英,等.三维标测系统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02-103.

[2]丁合彬(综述),杨浩(审校).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研究进展[J].巾国循环杂志,2015,29(3):296-297.

[3]叶虹,苏蓝.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01-1102.

[4]王曲月.1例三维标测系统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扑动术后监测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21):384-384.

篇8: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关键词】舒适护理;肝癌;射频消融术

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近年来,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以其微创、简便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上都能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可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整体护理,针对病人在心理生理方面的不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肝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36~75岁,治疗前肝功能Child-分级A~B。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病史、甲胎蛋白、超声、CT、MRI和DSA等诊断,符合2001年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通过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入院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手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舒适护理,具体操作模式如下:(1)创造舒适的环境,调节室内温湿度,一般溫度保持22℃~24℃,相对湿度50%左右;保证病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使患者有安全舒适的感觉;术中一切操作稳、准、轻,避免大声说笑对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医护人员禁止打手机,避免给患者带来烦躁心理。(2)心理舒适护理 肝癌患者通常对生存抱有很大希望,心理很脆弱、情绪易激动,加之对射频消融手术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和过分担忧。因此,护士需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并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手术的目的、优越性、操作过程、意义及配合要点,术中有哪些不适、如何克服等,使患者对介入手术过程有所了解。对过于恐惧担忧者,可邀请经介入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在病情允许、本人自愿的情况下,为其“现身说法”,解除思想负担,消除恐惧、焦虑,满足患者的心理舒适。进入介入手术室后,护士热情亲切地迎接病人,协助其卧于手术台,处于舒适体位,松解领口,有义齿者需取下。对于年轻女患者因身体暴露而害羞者,请男术者待病人做好必要的遮挡后入室,以减少病人心理不适。(3)术中护理确保安全舒适 手术护士熟悉射频消融常用器材和流程,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告知患者有任何不适和要求均可提出,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中有恶心、呕吐的患者,让其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擦净面部。出现剧烈疼痛时给予镇痛剂,嘱其放松,不要紧张,细心体贴、呵护,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对需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病人,护士应给予必要地提示,说明手术进展很顺利,让病人放心。对有恐惧感和孤独感的病人,护士应陪伴身旁,心理安抚,耐心解释,取得病人理解和配合,使他们舒心度过手术期。(4)医护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患者不适感的时间医护人员动作轻柔、熟练,准确无误的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患者不适感的时间。手术结束时,为病人擦净皮肤上的血液和消毒液,穿好衣裤,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加好床挡,安全护送病人回病房。(5)术后健康指导 从患者心理、家属心理及回归社会方面给予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积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观察组恐惧孤独感患者8例、恶心呕吐4例、疼痛不适8例、积极配合40例,对照组恐惧孤独感患者16例、恶心呕吐9例、疼痛不适20例、积极配合20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护理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使其主动配合手术,为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

3 讨论

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和便于实施的优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舒适护理是以患者舒适为重点,充分考虑到环境、心理对患者的影响。通过对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的身心舒适的需求,使患者顺利、平稳的度过射频消融治疗,为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上一篇: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互逆命题教学设计下一篇:莲塘口岸两地车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