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2024-06-30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共20篇)

篇1: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设计思路]

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2)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让学生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3)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步培养学生学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导写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二、引导走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有关假设类想象作文,并在浏览的基础上做好摘录笔记,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揭示其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表象

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假想类作文,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假设类想象作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假设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揭示以下写法规律:

(1)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来写。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所写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

三、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同学们,写假设类想象作文,写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对流逝的时光、对古老的历史有一种揭开谜底的欲望,你可以把时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学习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等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假如我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提供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假设类想象作文

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将发明一些东西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独立构思表达

(1)启发引导,开拓思路

教师在进行构思指导时,要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愿望,可以想象成多种不同的人或物,同一个人或物,情节结构的安排也可以多种多样。

(2)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运用学到的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进行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对在25分钟内能完成习作初稿的学生授予耕耘奖。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

(2)想象是否奇特、合理,假设的推测是否有理有据?情节是否生动有趣?

(3)你的习作是否能给人以某种启迪?

2.分四人小组互批互改。

3.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如何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4.对通过自己的修改,习作有明显进步的同学授予百花奖,进一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六、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让被评为百花奖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师生进行示范性评赏。

2.分四人小组自评自赏或互评互赏。

3.对评赏得好的学生授予浪花奖。

4.将班级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在班内或校内传阅,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篇2: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电脑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脑设计师把一台台新式电脑推荐给人们,不就等于把方便提供给人们吗?

假如我是电脑设计师,我就要立志,发明一种全新的手提电脑,以前的老游戏如qq堂什么的,一律删除,带来的是全新的好玩、暴笑型游戏,让其他同学玩的更激烈更有趣。

假如我是电脑设计师,我会将新式电脑接受到的网站全部刷新,如一些暴力、色情一律删除,将一些新闻网站更加扩大。将好的变成更好;将完美的变成更完美。还要将运行速度调的更快,让容量更大,一切能做的我都尽力。

为了不让有些小孩子、大人长时间呆在电脑前,新式电脑还有个特殊的功效,每当机子运行到四十分钟时,电脑屏幕会突然暗下,这是要你去休息,5分钟以后,屏幕会恢复原状。

当电脑已经广泛使用后,我还要设计电脑做出更棒的电脑。这就是我的理想。

篇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篇4: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投掷是江苏省教研室编写的《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二(三年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并掌握投掷的方法,掌握基本动作。通过观察、尝试、学练、讨论、点评等,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团结协作能力及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器材并进行身体锻炼,了解单手投掷多种方法,知道与投掷相关的术语。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能夠做出原地投掷的挥臂过肩动作,并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投掷与游戏活动,提高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能观察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体验到投掷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创造探究练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做出单手抛打纸球的挥臂动作。教学难点是:抛球高度适中和打球准确有力。

四、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全身协调性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以诱导、启发为策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体验并创新。同时通过相互比赛、自主学习和讨论点评等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练习的密度,以及练习时的安全性。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适时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大胆体验、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来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体验、自主探究和分组练习相结合,同时组织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篇5:小学三年级作文假如我是

假如我是月亮,我会在夜晚洒下皎洁的月光,让人们充分的领略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时光。 假如我是课桌,我会自带两个按钮,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绿色的。使用的主人姿势正确,绿灯就会自动的响起美妙的音乐;如果姿势不正确,红灯就会发起警报,提醒注意!

假如我是一只铅笔盒,我可以自动发光,响起音乐,如果主人的心情不好时,音乐可以帮助他调节心情。在晚上,如果主人要取文具时,彩灯就会发出五彩缤纷的光。

假如我是自动铅笔,我会让它高效自动。如果铅用完了,备用铅自动弹出,就不必你再操心了。

假如我是一件内衣,我就会自动调节温度,夏天自动变凉,为主人带来凉爽;冬天,我会让它自动随着人的体温调节温度,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

假如我是一只水杯,我可以让它自动储水,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饮水习惯自动调节出水方式。

篇6:小学三年级作文假如我是

春天,我穿着彩色的衣服走在花园里,花园里的花和草发生了变化。花变得更艳了,草变得更青了。这都是我的功劳。可人们都看不见我。因为我穿了一身“隐身衣”。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头上直冒出“小水珠”。这时,我穿着蓝色衣服出现了。我走到他们的面前。突然,一下凉爽起来。这又是我的功劳,可人们还是没看到我。因为我想低调,所以我发明了一个可以变色的机器放在身上。

秋天,我穿着金黄色的衣服走到马路旁。蒲公英妈妈的孩子飞了下来,看来,它们要自己独立生活了。以后也会变成一个蒲公英。看来这次我帮蒲公英传播了种子。真开心!因为怕被行人看见,所以在身上披了一张布在身上。

冬天,我穿着白色衣服在学校中走着。而我知道,冬天同学们最讨厌我了。因为给大家带来了寒冷,在这我向你们表达歉意。希望你们能谅解。可我非常想和你们做朋友,如果想就联系我。我是:风。

篇7:假如我是鱼小学三年级作文

假如我是一条鱼,天天在水中无忧无虑,我要跟青蛙哥哥请安,跟大鱼做好朋友,每日唱歌、游戏,海洋是我的家,海洋是生命的.泉源,大家要珍惜美丽的海洋,因为大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物。

假如我是一棵大树,天天看小朋友快乐奔跑,我会小声告诉孩子们:“要小心喔!不要受伤了!”看到孩子们在公园里快乐的玩耍、游戏,真是有趣呀!有时还能听 孩子们跟我说悄悄话,每一个秘密,我都会仔细收藏起来,刻在我的年轮里,一圈又一圈,像密密麻麻的日记,记录了属于我的所有欢乐点滴。

篇8: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篇9: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然后欣赏动画片,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近处的什么大(高)?远处的什么小(矮)?然后让孩子们总结。(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让孩子们欣赏,教师引导,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能力反馈,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篇10:假如我是一滴水小学三年级作文

当妈妈早上起床的时候,张不开眼睛,我会顽皮地跳进妈妈的眼睛里,为妈妈润润眼睛。当妈妈去卫生间化妆的时候,我会变成化妆瓶中的一滴水,让你把我喷洒到妈妈的脸上,这样,妈妈就会变得格外美丽。

当你去上班的时候,我也会跟随在你的身边,跟你一起去公司,等到你口渴了,我就会变成杯子中的一滴水,此时你一定要喝下去,因为我吸取了日月的精华,正在散发着。当你回家的时候,你有可能会着急的说:“孩子,你在哪里呀?”我只会在那儿悄悄的笑,却一声也不响。但是,你会猜出这几滴水就是你的孩子吗?

你有可能会说:“你到哪儿去了?你这坏孩子。”

篇11:小学三年级作文: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要发明一个叫做“和平之花”的植物,把她送到叙利亚这个国家里,让那里不再有战争、恐慌,从此人们和平相处,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要发明一颗种子,叫做“幸福之种”。我要把它种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从此,非洲再也没有疾病、饥荒,每个人都有干净的饮用水、有幸福温暖的家。

我要发明一个叫做“空气净化器”的机器。它可以净化整个地球废气,这样地球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我要发明一个“反物质”垃圾处理机。它可以利用“反物质”的蒸发把垃圾蒸发掉,排出来的就是空气了,这样就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了,我们的家园也就更美丽了。

篇12:小学三年级作文:假如我是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多功能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它可以像普通汽车一样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它可以在天上飞,在海里,它可以像船一样在水里游。它不用汽油做燃料,不会排除废气污染环境。白天它借助太阳做能源,晚上借助月光做能源。多功能汽车有一个能源储存器,它可以把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以备阴雨天使用。多功能汽车上还有一个安全检测器装在方向盘上,假如汽车出了故障、超速行驶、司机酒后开车、检测器就会发出“嗡嗡”的警报声提醒司机叔叔,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还要发明一种神奇的衣服,这种衣服神奇了!它可以随着气温的变化调整人们最适合的温度,南极考察队员的叔叔阿姨们穿上我发明的衣服再也不怕冷了。

篇13: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一、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 缺乏写作素材,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起 着重要作 用。如,在讲《翠鸟》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爪子、眼睛、嘴的特点, 突出翠鸟的外形。接着指导学生抓住颜色特点, 观察翠鸟的头、背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了课文后,教师还可以 指导学生 写一个小 动物,要求他们学习《翠 鸟》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二、 通过鉴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明显特点, 也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常用方法, 而且是较为重要的方法。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比如,讲了《赵州桥》一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方位顺序写一篇《家乡 的黄河大 桥》,让学生模仿《赵州桥》 第二段的写作方法 , 观察黄河 大桥的正 中→两边→下面→河水等, 然后再动笔写下来。学生通过多次仿写训练,能够加深对状物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不再感到无从下笔,同时也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对小学生来说,课内与课外,以课内为主,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因此,除了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色彩鲜明的教学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黄河大桥、古镇建筑物、荷花池等,指导学生按从下到上、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 然后让学生将观察结果写下来。通过多次训练, 能够使学生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四、 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校园生活 是学生生 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教师应通过引导, 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 富多彩的 课内外活 动 ,让每一位学 生都参与 到活动中 来 ,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 ,用耳听一 听 ,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等,然后鼓励学生将亲身经历写下来。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充分展示真实的性格。如,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在“妇女节 ”和妈妈做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父母不在家时当一回小主人, 有礼貌地接待客人; 随父母参加一次亲朋聚会等。然后启发学生把所经历的事情写出来。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社会生活五彩缤纷,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 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给孤寡老人送温暖; 去公共场地打扫卫生; 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等。这些活动都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源泉。

实践证明, 三年级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在习作指导中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 作文教学 的目标———“对 写话有兴 趣 , 写自己想 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就不难达成。

篇14: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使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以使其加深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写作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习作七“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和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孩子从喜欢的事物中观察,他们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时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有的同学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篇15: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每天早晨,我会带着孩子到公园里散步,嬉戏。有时,我也不会给孩子卖许多爱吃的东西或玩具。

夏天,我会给孩子穿一件可爱的连衣裙,在树阴下给她讲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我心里也很高兴。孩子冷了,我会拿一把扇子老大她风扇。

篇16: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拥有一支神笔,我要做许多事情。

我要为自己的家人画一种让心纯洁的药,让我们一家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我要为同学们画上一个个笑脸让他们没有生气的脸,只有快乐的脸。

我先要为眼睛不好的奶奶画上一副魔力眼镜,让奶奶看清楚世界,让她走路更方便。

我要为辛苦的.妈妈画一个保姆,让她帮妈妈做家务,妈妈就不再忙碌,让辛苦的妈妈变成轻松的妈妈。

我要为路远上班而着急的爸爸画一辆车,只要点一下红色圆点就可以一秒钟到公安局,让爸爸不再匆忙。

我要为动物们画一片茂密的森林,让它们在那里自由生活,不再无家可归,不再怕人类攻击它们。

我要为小河画一种药水,只要滴到黑乎乎的小河里,小河就会变回清澈见底。

我要画一只和平鸽,让它飞到有战争的地方,那些人就会放下武器握手言和。

篇17: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立刻飘到玉树灾区,去安慰那里的人们,抚慰他们内心的伤痛,为他们加油,祝愿他们早日重建家园。然后来到干旱的地区为哪里下一场雨,让那些人们有水喝,植物也痛痛快快的地喝个够。再来到着火的房子上空,给他们下一场雨,把大火熄灭了。最后,我来到工地上,为那些正在烈日下工作的人们遮挡太阳,让他们感到凉快。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用我的生命来服务别人。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相当精彩的作文哦。小作者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比喻成一朵云,到处为人民服务,哪里需要它,它就会飘到哪里,这种奉献精神实在让人感动,非常地难能可贵哦,值得大家学习。以小作者的年龄来说,这篇作文已经很棒啦,继续加油哦!

篇18: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

一、激发兴趣

1.先观察, 后作文。在学生习作之前,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 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 进而产生表达欲望。在教学中, 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 同时指导学生观测方法, 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 学生就会有兴趣, 写出的文章就有具体内容, 才有真情实感。此外, 学生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 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的写人习作, 要让学生明白, 不仅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人, 可以写听说的人, 还可以写自己想象中的人物等。

2.先实践, 后作文。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随后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 增长其见识, 提高其认识能力, 因而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条理, 语言生动活泼, 具有生活气息。

二、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利于学生从读学写,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 要让学生多读多练。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 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讲给小伙伴听, 互相点评, 看谁写得最能打动人。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日记, 日记的字数随内容而定, 可长可短, 重点在于写自己最想记下的东西。

2.仿写例文。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 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很受益。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 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所以模仿是他们的心理需要, 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 使他们由读到写, 由不会写到会写, 把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 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 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但仿写不是抄写, 教师要指导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

3.化难为易。写作作为一种技能, 需要长期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打消“作文难”的错误认识, 实现顺利“入门”。在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作格式, 懂得开头、结尾与题目的关系。其次, 要围绕一个中心写。这样从最基本的入手, 就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4.日积月累。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上,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理解。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 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写作源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一步一步的提高。

三、说写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愿意同其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样的习作要求在教材里体现得比较充分, 特别是三年级上册, 几乎每一单元的习作都要求写完以后要读给他人听,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交流。如语文园地一的习作是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让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

四、指导修改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 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写作, 还要教会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如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 尽量自己找出错误, 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错, 就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这样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经过及时修改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五、讲评鼓励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 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 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 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写出的文章会内容空洞, 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 选择合适的题目,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如教师可以设置“我想 ___”“一件小事”等题目, 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范围, 有更多的可选素材, 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难, 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 在初学作文时, 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限,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如在作文评语中, 多使用鼓励性和指导性的语句, 学生读后, 既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同时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从而进行改正。

篇19: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習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篇20:假如,我是三年级作文

假如,我是……

昨天中午,我和妈妈比赛用假如说一句话,看看谁说的更好。

妈妈说:假如我是一个富有的国王,我要给那些流浪儿们一些金银财宝,让他们变得富有,不再忍饥挨饿,不再出现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悲惨事情。我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画一台电器。夏天这台电器能把炎热的阳光吸收起来,让夏天变得和秋天一样凉爽;冬天,这台电器能把炎热的阳光释放出来,让冬天变得和春天一样暖和。当有雷电的时候,这台电器能把雷电收起来,传给每户人家,让每户人家能免费用电。妈妈听了,连声说:好!好!你比我说的好的多!

上一篇:高效人士七习惯抒情美文下一篇:遗忘的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