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2024-07-05

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共8篇)

篇1: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一、艺术课程建设情况

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设象帽舞、剪纸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设艺术课程。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

二、艺术教师配备情况

根据学校艺术课程设置和工作需要,配备艺术教师。形成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招聘等教师补充机制,目前全县有音乐教师69名、美术教师76名,基本满足学校艺术教学需要。近年来逐步完善教师交流政策措施,实施“大学区”计划,缓解艺术教师师资不足问题。加强对艺术老师的培训,尽可能的安排外出培训和观摩学习,开展艺术教师教学大赛,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艺术教育管理情况

逐步完善艺术教育的督导评价,要求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自觉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艺术教育课程。进修学校开展艺术教育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情况

完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加大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新建教学楼按照办学标准和教学需要设置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教室。配备必要的艺术教学设备、器材,以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学校对艺术教育设备投入和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五、课外艺术活动情况

各学校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建构了声乐、器乐、舞蹈、手工、绘画、书法等多个学生艺术社团。学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一方面扎实推进社团活动开展,一方面,积极为学生创设交流展示的平台。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艺术大赛等成为系列传统活动,充分地展示着学生多彩的成长历程。教育局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通过活动评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全州和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XX年在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书法、摄影项目中,共获得省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情况

各学校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努力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可利用资源,使之对学生艺术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尽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为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艺术知识,把各种艺术名人名言、学生艺术作品等张贴在教室、宣传板、楼梯、走廊的墙面上,让孩子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艺术修养。

七、重点项目推进以及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情况

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朝鲜族特色文化教育,努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如二小的朝鲜族象帽舞项目、三小的绘画、书法、剪纸、软陶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共有4所省级美育特色学校。

根据《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要求,逐步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把艺术课程开设情况、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情况、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情况等纳入督导评估范围。

篇2: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点。我校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原则,将艺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并重,旨在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为789人,在编在岗专任教师36人,其中专职艺术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兼职艺术教师9人。音乐、美术的器材配备达标,但没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艺术教师队伍

1.教师配备与培养培训

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艺术教师的数量(共有艺术教师11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9人),教师全部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师生比比例为1:71,没有达到标准配额。

(1)学校鼓励并支持她们积极参加国家、自治区、市等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与教研,不断走出去观摩学习,开阔教师眼界,加强艺术教师的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她们的专业素质。(2)重视艺术教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成立了艺术中心教研组,通过教研组的小组教研活动,来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质。让老师们在工作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提高自身能力。

2.艺术经费投入

我校虽然教育经费紧缺,但非常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公用经费中每年都有艺术教育的专项经费。只要是艺术教育、教学或活动需要,学校领导都能给予经费上的积极支持,学校投入艺术教育的经费是完全可以保证艺术教育有序开展的,而且还不断增加对艺术工作的投入。

(1)改善艺术教育教师的办公条件和学生学习条件。本里,更换了各班级的艺术展示墙、教室和办公室班牌、教室及办公室都进行了美化,给学生和艺术教师都创造了美的享受。

(2)每年增加艺术活动投入。我校每年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学生极其喜欢,学校也不断加大投入,把它们办成了学校的精品活动。

3.器材设施改进

学校在已有器材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对一些学生器材的增补。比如音乐用的鼓类,美术用的工具类等,让更多学生能使用音乐器材,感受音乐魅力。

(二)课程建设与艺术活动 我们深知,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由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两条线推动贯彻。艺术教学常规工作归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贯彻落实,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开展艺术课堂教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从学校的德育活动入手,以学校社团、艺术节、文化节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美育深入学生的心灵。我校每学期都对艺术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将艺术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确保管理到位,档案资料齐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评定。

1.艺术课程开设

我校牢牢抓住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国家基础型课程设置上做到各个年级、各门艺术课程开齐、开足,由专职教师任教音乐、美术学科(因人员不足,部分班级美术由兼职老师任教)。艺术课程开课率为100%。除此以外,学校还提倡非艺术学科的教师能够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欣赏、表演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我校的艺术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在艺术教材方面,我们按照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美术、音乐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拓展教学内容。我们在艺术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中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学反思强调对本节课优缺点的总结,着重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学习团队,实行小组捆绑评价,并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加分,主动回答问题的双倍加分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关注和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挖掘每个人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在主动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

我们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评价等方式,提倡多主体评价。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运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参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问题的记录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有学生的自评、教师的等级评定与学生作品讲评及互评以及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2、课外艺术活动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是我校每年的重点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由学校行政会反复商讨活动计划,充分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在比赛活动中,全校师生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我们还积极与社区合作,让艺术团优秀节目参与石咀社区“迎七一”、“庆国庆”等表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与交流。

3、特色发展

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书法、简笔画等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然后利用每天的午写对学生进行书法训练,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提高,在去年贵港市举办的小学生艺术展演(硬笔字书法比赛)中我校的何天源、杨翔等同学均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4、校园艺术环境

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我校没有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的专用教室,但平时上课所需的教学设施、音像资料,艺术图书与资料,在薄改项目中国家都分配有,所以基本可以满足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需要。

在“蒙以养正,厚德强能”办学理念指引下,我校以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为实施途径,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本期学校在各班教室外墙上开辟了“班级展示墙”,里面展示了大量的学生作品,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在每天的大课间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 1.艺术素质测评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艺术素质测评小组,由分管艺术的领导和音乐美术老师组成。每年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所有学生均参加测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覆盖达到100%。对于测评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及时报给相应老师,组织辅导与再测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艺术教育工作自评

学校每年都会进行艺术教育工作会,在会议上进行学校艺术自评工作,由美术组和音乐组分别进行工作总结,不断发现问题,为下一年的工作做好规划。

3、艺术教育管理与体制建设

我校艺术中心教研组由教学副校长分管,建立艺术活动的管理组织和艺术教育工作议事制度,不定期开展艺术教育研讨会议。做到每学期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艺术教育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工作碰到问题和困难时,能体现出艺术组的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年轻教师虚心向老教师求教,老教师热心帮带年轻教师,共同将工作做得更好。艺术组老师在学校的各项艺术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校艺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积极加强组内教研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技艺。学生的艺术修养还不够高。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与爱好,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培优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学校艺术活动和艺术社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我校围绕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艺术教育都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氛围。今后我们将在艺术工作中不断努力,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3: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发展,运动技能

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落实《教育振兴计划》,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与发展所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就学校体育而言,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区域间、学校间发展不平衡,加之学生的性别、年龄、体质、兴趣存在差异,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地域、传统、管理、条件与城镇学校存在差异,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培养。因此,端正办学思想,全面提升区域中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特色发展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加大力度实施有关学校体育的阳光政策,拓宽实践渠道是主题。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一定操作程序,在实施课程标准、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营造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环境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运动行为,以发展学校体育项目为切入点,明确特色发展的内涵、方法、途径,以投入为保障,以引领为手段,以展示为舞台,以评估为动力,形成区域性的学校体育特色发展,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价值取向是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同时也是对掌握运动技能价值的认识、理解、观点与解释的总和。而学校特色发展既可以创设,也可以学习、借鉴,融合吸收,为我所用。推进学校开展“2+1项目”,可以将外在管理,化成内的在追求,寻求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发活动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个性差异和体育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所学的体育内容在毕业步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用多种方法、利用各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育健身,学有所用。

2 实践策略

(1) 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学习的欲望,注重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独立创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突出特长培养,改革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建构以区域常项和学校特项的促进项目,坚持技能与特长并重发展,创新学校体育的内容体系为核心,开足、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探索课内外一体化的运动方式方法,经过实践的检验,超出常态内容与一般形式,就可成其为特色。

(2) 突出整体性和结构形式,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理念,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不断深化学校体育特色发展与其他学科和整体发展的关系,不断营造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达到身心健康效益最大化。其实践模式,是以点带面,结合实际抓好整体发展和优质化,寻求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发体育活动资源,优化组织形式、发挥体育育人功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成功经验,为学校体育改革和特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组织以实际问题为核心、以项目推进为主题、以教学实践为载体的培训活动,强化培训的指向性、专题性、定期性和有效性,调适和矫正教育观念,注重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全面保障运动目标的达成。

(4) 充分关注资源的开发,切实提高对现有资源与学校教育内外部关系的认识;多渠道筹措体育经费,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体育器材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围绕学段和学生特征与特色发展目标,整体设计,创造适于学生能力、特长、行为、素养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健康环境。

(5) 提升学校科研实践能力,明确体育教学与活动质量测评方向,细化指标内容,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平台,积极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落实长效管理制度,探索区域特色教育现代化管理模式。

3 项目设置与选择

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群体活动形式,除基础运动外,还要努力开发体育项目资源,尤其是继承与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传承民文化形态,将民族民间有玩趣,有技巧的运动方式,更多地引入活动之中,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还能够主动适应教育所承担的文化保护责任;也可选择具有现代气息和技巧性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健康指数,增强运动能力,更能够激发运动行为给学生带来的无限乐趣。

3.1 常规活动类

国颁操、基本体操(校操)包括:自编操、器械操、韵律操、健身操;队列队形操练、健身跑或开展冬季长跑活动。

3.2 民族体育健身类

跳绳、跳皮筋、跳房子、跳竹竿、抖空竹、踢毽子(毽球)、溜铁环、珍珠球、打口袋、打陀螺、荡秋千、晃板、摔跤、射弩、打尜、放风筝、拔河(押加)等;武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学校体育标志性教材,包括:武术基本功、武术操、武术简单套路(拳术、器械)、军体拳、博击操、简化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术、养生功等。

3.3 民间体育游戏类

扭秧歌、踩高跷(雪地走)、角斗士、舞龙(狮)、顶竿、溜冰、打冰球、滑冰车、抽冰尜、打雪仗、堆雪人、骑马打仗、民间体育游戏等。

3.4 强身健体类

呼拉圈、轮滑、踏板、瑜珈操、集体舞等文艺体育、各式球类活动或身体素质练习等。

4 结果与分析

4.1 完善管理制度实施专项督导

学校要专门设定体育组管理,主管校长主抓,体育教师负责,班主任组织落实,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形成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制、体育教师负责制、班主任量化管理制、体育活动评比制,大课间体艺2+1活动安全保障制等相关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专项督导,相应制定评估标准、内容和细则,强化开展地域性的“2+1项目”活动,以学校组织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为核心,突出强调区域科研决策和实践指导,以提高体育健身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为目标。还要以科研引领、项目推进的发展机制,形成较大的传播力量和行动模式,达到深化育人效果。尤其是对学校特色体育及大课间、操场文化建设和体育设施专项督导检查,形成了长效管理和保障机制。

4.2 创设特色项目和形式

各校要根据自然条件选择一套或几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活动内容,既是学校实施“2+1”活动的主要项目,也是学生作为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向导,这对学校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创设内容针对性要强、注重实效,考虑实用价值高、易于开展的项目。因此,要从内容的可行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广度出发。

开展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要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学习的欲望,注重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建构以区域常项和学校特项的促进形式,坚持技能与特长发展并重,创新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

4.3 建立评价体系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整体评价是对全体学生开展体育项目的全面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班主任联合组成的开展体育活动评价小组,由学校在学期未安排时间进行评价和年级,展示活动,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要适时召开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大课间、课外活动现场观摩会、“2+1项目”展示会、研讨会,进行典型经验介绍。以区域常设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的引领为主线,积极调试现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形成评价体系和设计特色鲜明的模块、常设项目与内容设置来推广研究成果。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2+1项目”的开展,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后还要根植运动能力形成,使学生深度掌握运动技能。处理好项目与学生锻炼兴趣的关系、项目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关系;项目与体育课考核标准的关系。将实施的体育项目,作用于课堂教学、大课间及各类体育活动之中,着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身体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能,全面掌握和灵活应用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R].教体卫厅函[2004]33号.

篇4: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关键词】体育艺术特色 学校错位发展 机构 制度

建设特色学校既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因校制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精神实质。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资源相对薄弱的普通高中综合统筹学校的区位特征、校本资源,扬长避短地选择错位发展是应对竞争、出奇制胜的明智之举。通渭县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之乡”,又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中国田径之乡”,还是甘肃省田径传统项目强县,做大做强体育艺术特色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建立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校长、艺体中心主任和艺体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依托学校艺体中心,对各处室的工作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艺体中心与教务处负责抓好艺体教育的日常工作;艺体教育中心与政教处组织艺体大型活动及阳光体育运动;艺体教育中心与教研室负责艺体教科研活动;艺体中心负责艺术体育教学日常工作。成立艺术教学质量评估小组,主管副校长任组长,严格制定质量评估标准,负责质量评估奖励。

二、完善制度,强化落实

(一)出台多个艺术教育教学制度

出台诸如《体音美教学质量评估细则》《体音美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等,实现制度化管理。为了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开展具体活动,其中含课程设置、实施小组、教练、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考评人员等,强化实施效果。

(二)实施过程细致管理

首先,学校领导每学期定期与艺术教师进行对话活动。各位教师与校领导平等对话,围绕成绩,畅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困难、困惑和问题,排忧解难,在交流中理解对方,增强信心。

其次,每学期召开艺术工作论坛。由艺术中心主任主管,全体教师参加,学校领导亲临指导。

再次,注重检查评比,强化工作效果。艺术中心主任对艺体教师的每节课、每次活动都进行全方位考评,每学期给予补助或奖励;不仅对文化课优秀生设立奖项,同时对艺体类(体音、美术、音乐、影视传媒)也设立相应的奖项,每学期分两次奖励;对学生艺体信息学科模块修习进行严格的学分评定。

三、建构分年级、梯度式的艺术教育模式

学生的能力发展是渐进式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艺体教育中,针对各年级采取方式各有不同,内容各有侧重的培养模式。

(一)高一年级

以活动为载体,展示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学校每年春季召开全校运动会,秋季举办艺术节。两次大型活动学校都精心组织,师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另外,还依托各学生协会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艺体活动。无论是“大型健美操”田径特长队、“通渭小曲”,还是“大合唱”、舞蹈、书法等,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配合新课程改革,开发体现地域特色的四大类35门校本课程,诸如《通渭小曲集》《诗心花园》《通渭书画》《剪纸艺术》《人物速写》等。组建兴趣小组,在培养学生高雅情趣的同时,发现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学校多年来坚持开设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组建健美操队,成立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象棋队、围棋队等。这些兴趣小组的组建保证了每位学生至少都能参加一项活动,实现了活动的全员参与化。另外,组织大型赛会:首先各班组织相关的比赛,选出选手参加年级比赛;其次每年组织两次书画比赛、两次朗读比赛,承办春秋两次大型文艺晚会。

(二)高二年级

经过高一年级兴趣活动的开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高二年级将有特长且有发展潜质的学生组成各类艺术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如体育类:篮球队、乒乓球队;音乐类:小曲表演队、大型秧歌队。特长班类型有体育班、美术班、影视传媒班。专业团队的训练有专人负责、專人考评,时间确定,内容明确。专业班不仅进行常规教学,而且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能力训练,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提升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校内教师潜能的基础上,学校定期聘请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师院等高校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训练。

(三)高三年级

对专业班及团队进行高层次的专业强化培训,使学生的技能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力争专业达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学校依据师资情况,采取了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学校教师在精力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坚持校内培训,某些专业因设备、师资等客观原因,由学校协调参加校外班,由专家指导并培训。

四、师资队伍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

学校现有体育教师15人,音乐教师8人,美术教师9人,均为本科学历。提高现有教师的教育能力,是保障艺体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在认真组织好校本研修,督促教师自修的基础上,借助高校的资源优势培养自己的专业团队。学校积极争取西北师范大学和天水学院体育系及本校艺术系的支持,对艺体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本校艺体教师的水准,提高了学校的艺体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还积极地与体校等社会办学机构联盟,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教育资源。

自2007年以来,学校新建400米塑胶跑道的塑胶体育场1个、美术教室3间、音乐教室1间、舞蹈教室1间、电子琴教室1间、影视传媒体教室1间、美术展览室1间,先后投资70多万元购置了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器材和演出服装、道具,为艺体教育教学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篇5:镇中心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一年来我镇艺术教育本着“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现将我校2018年以来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小学只有5名专职音乐、美术,其余均是兼职音乐、美术教师。为了更好的落实小学音乐、美术课程,在全镇缺编专职音、体、美教师的情况下,音乐、美术均有语文、数学教师兼带代。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1、以课堂教学做为抓手,做好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

各校在开学第一周均按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计划”制定出了学校的课程表。音乐、美术科目都进了课表,并且安排了足够的课时。

每学期各校的所有科目均有计划、有导学案,并能够按照学校课程表的安排进课堂。特别是2018年9月接到市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工作的通知》以后,我镇召开了专题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课程落实的严肃性、重要性。同时要求把“小学音乐、美术课程资源使用操作指南”发送到学校微信群,要求所有专兼教师在音乐、美术课的教学中,运用课程资源进行授课。中心学校在9月中下在开学工作检查时组织领导专班按照课表安排突击检查了相关科目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且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从检查情况反映来看,我镇大多数的音乐、美术科目都能够开齐,平时老师能充分利用襄阳市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上的优教资源进行上课。

3、提升师生艺术修养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按照上级要求我们积极落实体育艺术二加一活动项目。即每位学生要有一项艺术特长。为了使每位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各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的同时,在学校组织了多个艺术教育兴趣小组。

(2)每学年我们都组织校园艺术节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全镇各校从2018年5月以艺术节活动为契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在举办本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做到“舞台”与“讲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先后开展了优质课、优秀文艺节目、合唱、优秀美术作品等评选。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我镇美术、音乐学科师资比较紧缺,兼课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势必影响美术、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美术、音乐学科师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6: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要途径和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继续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现将我校一年来的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县城普通小学,目前有学生8888名,教职工369人,开设168个教学班,有音乐室?个,缺额?个。美术室?个,缺额?个。舞蹈室?个,展演室?个。共有艺术教师?人,其中音乐专职教师?名,美术专职教师?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音乐教师?人为一级教师职称,?人为二级教师职称;美术教师?人为一级教师职称,?人为二级教师职称,艺术教师队伍比较稳定。除音乐配备钢琴?台外,音乐、美术缺额器材正在按照国家要求进行配备。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校美育与德育同轨发展

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十分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在美育教学与活动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人才。学校继续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

(二)队伍建设与经费投入 1.教师配备与培养培训

根据学校实际发展需要,本年度,我校新进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艺术教师的数量进一步向要求比例靠近。学校采用校本培训为主的艺术教师师资培训模式,通过教研活动、专题讲座、教学指导、骨干教师培训等形式对艺术教师进行业务与专业培训,如遇上级开展艺术活动便积极派艺术教师参与,开阔眼界。学校鼓励并支持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与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重视艺术教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通过教研组的小组教研活动,来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质。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提高自身能力。艺术实验研究课题《小学美术课外再学习实践研究》和《口风琴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性与推广性较强研究成果。

2.艺术经费投入

学校一直加大对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添置教学器材,为特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因经费紧张,根本没有能力添置足量的艺术教学器材,学生过多、教学用房不足导致艺术专用教室配备不达标,各项设施和设备还有待加强。

近一年来,我校由于对口扶贫投入较大,然教育经费非常紧缺,但任然非常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设立有艺术教育专项经费。只要是艺术教育、教学或活动需要,学校领导都能给予经费上的积极支持,学校投入艺术教育的经费是可以保证艺术教育与活动的有序开展。本年度学校共投入近2.6万元,新增了美术、音乐教学仪器与材料。让更多学生能使用音乐美术器材,感受艺术的魅力,给学生和艺术教师都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本学年度,我校投资了近9万元举办了长达一个月的“第三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极喜欢,把它办成了学校的精品活动。投资近3万元送艺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多种培训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每学期更换学校的艺术长廊,增强校园的艺术氛围。

(三)艺术课程建设与艺术活动

1、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艺术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坚持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另外,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了以美术校本课程《川北剪纸》为基础的多种综合艺术活动,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2、课外艺术活动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剪纸社团、绘画社团、书法社团、纸艺社团、戏曲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器乐社团艺术社团,而且以“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订教师、定考核)为基本要求在每周星期三下午开展活动。

●我校开展的艺术活动是大众性的活动,从编导﹑排练到展示,学生均全员参与,大多数学生每人至少能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艺术教育;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活动,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本年度,学校开展了长达一个月的“第三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并于元旦开展了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年级为组别的艺术展演活动4次,进行了音乐展演和书画作品展,艺术活动中学生参与面达100%。

3、特色发展

●校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与县舞协等民间艺术协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同这些民间艺术协会共同参与了各级各类展演,进社区开展联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开发我县优秀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将川北剪纸与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相融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剪纸文化进社区活动,在多个社区开展剪纸等艺术作品展,在春节期间开展送吉祥剪纸进家庭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意义、有内涵的艺术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以及享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本年度,特别注重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的班级艺术文化氛围,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每天早晨、午间定时播放校歌、诗歌、经典朗诵及优秀校园歌曲。

●从细处着眼,加强班级艺术文化建设。在每个教室布置“艺术乐园”专栏,张贴学生艺术作品,为各班级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楼梯走廊有艺术宣传专栏,循环展出学生优秀作品。●艺术陈列室展展现师生手工作品、大型绘画作品等。

●学校和各位艺术老师还利用微信群、QQ群、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宣传学校艺术活动,展现艺术教育成效。

(四)艺术教育管理与艺术素质测评

1、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有领导分管艺术教育工作,建立艺术教育工作制度;艺术教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也列入艺术教育的工作内容。●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艺术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艺术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

●建立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艺术素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南部县第一小学《学生成长手册》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中的表现。

2、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

学校每学期末都要对艺术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活动,检查活动中,每位艺术老师都要对艺术教育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并对自己的艺术教育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学校艺术教育负责人对艺术教育工作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打分和现场指导。

三、主要问题

1、个别艺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优化。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积极加强组内教研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2、少数学生的艺术素养还有待提高。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与爱好,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培优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学校艺术活动和艺术社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过去的一学年,我校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能力;艺术教师能够认真参加市﹑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生艺术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但我们也要正视自身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篇7: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隆兴乡中心学校地处宜宾县文化古镇——隆兴乡,于2002年8月设立,履行原隆兴乡教育办公室的管理职能,前身是创建于1883年的龙兴初等小学堂,传承着宜宾越溪河风景名景区原千年学府——蟠龙书院的历史文脉,一代代师生秉承“追求儒雅文化与人品”的办学理念和“正行、敏智、健体、育美”的校训,坚持走“绿色、生命、健康、自由、和谐”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教育强乡、科教兴乡、生态立乡、旅游富乡”发展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我校具体由宜宾县教育和体育局管理,辖单设初中1所,片区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小8所。初中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4人,2名专职音乐教师,2名专职美术教师。小学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91人,2名专职音乐教师,2名专职美术教师。幼儿园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3人

全乡各校(园)现有音乐专用教室3个、缺额1个,美术专用教室室3个、缺额1个,舞蹈室1个。音乐与美术器材配备已经达标,其中,音乐器材达标比例为96%,美术器材达标比例为97 %。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贯彻落实学校美育工作举措和成效。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不断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做好了检查、督促、协调、组织、管理等工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每期开学初就安排艺术组策划好全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美育中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把此项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学习就能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乐、美术的课程,严格要求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绝对不允许出现“放羊式”的课堂教学。

一年来,学校美育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美育教育的育人功效日益凸显,学生艺术素质普遍得到提升,初中与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相互衔接的美育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美育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隆兴乡小学被列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隆兴初中荣获“宜宾县校园足球示范学校”称号;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有59名学生在各类书画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3名学生参加县教体局组织的科幻画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中代表队在县中小学艺术大赛中获小学组舞蹈类三等奖。在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报演出中,学校精选了20个文艺节目,有独唱,合唱,乐器演奏、相声、小品等,全校师生同台献艺,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器材设施等情况。1.我校艺术教师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学历水平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年龄结构以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居多,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队伍比较稳定。

2.在艺术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学校立足校本,以艺术教师为核心教研团队,以全体教师为助教,开展“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音乐、美术组不仅参与了学校整体的“自主〃开放”教学模式的县级立项课题研究,同时音乐组还参与了市级课题研究。学校特别注意对教师艺术素养的专业培训,借助各种培训进修活动和专家讲座提升全体教师的艺术水平。2017年,全乡各校(园)艺术教师开展校本培训20人次。

3.2017年,我校在整体经费支出中优先保障艺术教育工作需要,购置了音乐器材14.2元,美术纸张、刮蜡纸、刀等美术用具5266元。部分校(园)因场地原因无法设置专门的艺术场馆,采取一室多用方法,将音乐教室、舞蹈室、合唱室、美术室进行整合,较好的保障了艺术教学和活动的开展。

(三)艺术课程建设、课外艺术活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等情况。

1.在艺术课程建设中,我校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2.在课外艺术教育中,我校继续以“乡村少年宫”、“兴趣小组”、“校园韵律操”为主开设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分别组建了“合唱”、“舞蹈”、“歌表演”、“器乐”、“绘画”、“书法”等多个活动队。每周三下午,在各自固定的活动室组织近一小时的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检查,除进行基本的练习与指导外,还各自编排完整的节目。

3.在艺术特色发展中,我校加强了对艺术教育课程的校本构建,不断提炼课程的文化内涵,使培养审美技能与文化鉴赏成为了教学的核心。比如:充分利用艺术教师的个人专业特长,开设了“合唱艺术中的和谐文化”、“隆兴乡传统艺术文化——扎染”、“素描中的视觉艺术语言”等拓展课程;开设“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生命”、“校园建筑设计”、“漫画动态”、“服装设计”等6个专题的研究型课程。

4.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工作中,我校着力通过蟠龙书院精神文化传承,营造出了儒雅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一是增加了阅报栏、路标、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板报等设施;二是加强了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三是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四是在各班墙上悬挂了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设置了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五是建立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方式;六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七是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宣传、文化、文艺团体等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八是建立了艺术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

(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情况。

1.在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中,我校建立了中小学艺术 教育测评制度,兼顾小学、初中的全体学生测评,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音乐与美术类,理论测评均占20%,平时学习情况均占20%,技能测评均占60%。艺体组负责整个测评过程中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教导处工作人员加强了测评工作的巡视、指导、监察。

2.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中,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美术艺术教师;开展了一次艺术节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平时利用晨唱、午唱,校园广播节目播放校园歌曲,陶冶了情操、渲染了氛围;设置了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利用了本地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平时认真组织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覆盖面占总数的90%,测评结果优秀达12%,良好达32%,合格达55%,不合格达1%。

3.在艺术教育管理中,我校成立了美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蒋宗财、副组长为王军),负责全面规划、组织、落实、评价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制定了《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规划》《艺术教育校本教研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制度》《艺术教师和艺术总辅导员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课程管理制度进行监管;严格执行教材征订、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进度表制订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强化了计划管理,明确了工作目标;加强对艺术教育课程的校本构建,充分利用艺术教师的个人专业特长,逐步形成了有个性、有特点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如: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等。

4.在艺术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中,我校落实了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建立了表彰奖励制度,鼓励艺术小组创成绩、比贡献;加强了小学、初中艺术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沟通教学信息,通报教学动态,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多媒体艺术教育素材库、教学资料库及远程教学网络;建立了由学生、家长和全乡各校(园)共同组成的艺术教育共建体系。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年,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受到传统观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以下具体问题:

1.部分校(园)领导思想上只重视各门文化课的教学,而轻视艺术教育课教学。

2.个别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限制了有艺术才能的学生在时间、物质上的投入。

3.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艺术教育滞后。

4.部分校(园)艺术类训练工作缺乏科学性,规范化不够,不能持之以恒。

5.校与校之间艺术教育工作交流不够。改进措施:

1.破除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2.关注艺术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改善教学条件,添置和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器材。4.举行不同形式的单项或多项艺术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活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篇8:学校艺术发展工作报告

此改革现场会举行的时间只有一天半, 但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 活动安排有序充分, 从开幕式上精彩的文体演出, 到参观营口市第七中学、营口市站前东风小学、营口市站前区红旗小学在“2+1”等三所学校的具体实践, 都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辽宁省“2+1”项目从开始实施到全面推广以来的务实与奋进。

营口市:解决关键问题, 突出实际成效

这次参观的营口市是国家首批确定的15个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之一, 在全国率先创造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 承担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考试改革实验, 教育部先后在这里召开过3次现场会, 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2+1项目”的实践中, 他们真抓实干, 采取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 有效解决了阻碍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法中的两大瓶颈问题, 保证了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特别是围绕实验“2+1项目”的六项创新活动, 真正解决了当前学校体育艺术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2+1项目”中, 营口市经过六年的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扎实工作, 有实践、有理论、有指导, 建立了体育是与“2+1项目”完整的评价体系, 形成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的可喜局面。

实践证明, “2+1项目”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提高审美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营口市在推进2+1项目的具体措施是:

一抓关键环节, 完善体育艺术课时保障机制, 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课的督促和检查, 防止挤占和削减体育艺术课;二要抓薄弱环节, 加强体音美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落实好体育艺术教育督导检查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竞赛制度,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要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让热爱体育艺术、参加文体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时尚, 成为每一个校园的亮丽风景, 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要营造体育艺术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 摆到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工作计划, 统筹安排, 精心策划, 周密部署, 讲求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 真抓实干, 抓出成效。

辽宁省:明确发展目标, 践行未来蓝图

此次在营口举行改革现场会, 对于辽宁省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来说, 并不是为了简单地表扬先进、展示成绩。更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此次现场会的有利契机, 向全省发出动员令, 旨在推动辽宁省各地“2+1项目”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工作的全面落实与开展。

辽宁省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 使辽宁省青少年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这其中“2+1项目”的推行被视为是该省推动体育和艺术素质提高的重要抓手。为了全面推动这项工作, 他们提出了四点建设性意见, 为这项工作的全面推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其一,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开展, 深刻认识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和未来的幸福。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此项活动的开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县区工作的开展;

其二, 要做好此项工作的实施规划。2010年是辽宁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县区启动年, 年底辽宁省将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首批辽宁省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辽宁省工程实施总体规划为4年, 分两期进行, 从2010年到2012年在全省各市建立一个“学校课外文体工程示范区”, 使各市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青少年学生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30%, 各地文体活动的内容初具本地特色;从2013年到2014年, 在继续完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 继续扩大规模, 提高工作水平, 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85%。

其三, 要把“2+1项目”活动贯穿于学校体育艺术教学、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的全过程。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 努力探究“2+1项目”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做法。

上一篇:建筑工程职业规划下一篇:班级网页,网动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