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2024-07-03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通用9篇)

篇1: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新政’革命”这一阶段的历史。

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罗斯福及“‘新政’革命”的相关史料;对罗斯福及“‘新政’革命”进行评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新政’革命”的学习,明白它虽然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革命对促进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对稳定美国资本主义秩序、避免美国直接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以及后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对“新政”革命的评价。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事情吗?(学生回答、补充)新授:

(一)实干家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的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人国际联盟。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当经济危机袭来时,身为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在纽约州实行社会救济,并且采用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办法来增加就业,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50岁的他,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启用“智囊团”和他一道探索并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新政”试验——即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争取人民的支持。罗斯福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面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年,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又因在新政中表现出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誉为“狮子”和“狐狸”。

强调:1932年以“新政”为口号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阅读与思考】:这段演说词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怎样的人格风采?

答案提示: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敢于直面困难(大危机),坦率、果敢,信念坚定、无所畏惧,勇于战胜自我的优秀领导人的人格风采。

【思考题】:罗斯福的“试验”是指什么?

要点提示: 是指罗斯福总统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施行新政

1、新政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稳定人心,摆脱危机,大量的立法出自“百日新政”期间;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在取得初步效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一系列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措施: 作用:(2)恢复工农业生产:

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A、内容: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压缩产量,限制农业生产。

B、作用: 工业: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A、内容: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B、目的、作用:该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生产,达到恢复工业生产的目的。并使国家干预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以避免盲目竞争,缓和阶级矛盾。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即以工代赈)政府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从事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建设,例如: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作用: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

(4)保护劳工权利 内容: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美国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

【思考题】:新政“新”在哪里?

要点提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即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认为即使出现危机,“自由放任”政策也一定能使国家安然渡过。)而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特点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4、作用和影响

【想一想】:新政对恢复经济的效果究竟有哪些? 要点提示如下:

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危机得到缓和,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国家整顿,完善管理银行、信贷和货币的制度,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某些极端行为,克服了金融危机;刺激了工农业的复兴;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制定与实施联邦劳工立法,允许适当提高劳工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国家组织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实质: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直接影响: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4)深远影响: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自我测评】

1.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要点提示如下: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了。

(三)度过难关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政”革命下,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至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1939年美国经济重新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课堂作业: 【阅读与思考】

从这段演说辞中,你看到了什么? 答:此为开放性思考题,答案提示:

答:看到了:

一、美国社会当时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1.美国的社会矛盾再一次尖锐,民主政治再一次受到考验。2.数千万美国公民生活在困苦之中,家庭灾难笼罩着他们。3.数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4.失业严重、购买力低下。5.广大人民营养不良等。

二、看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优秀的政治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2.高超的演讲艺术。3.敢于直面社会问题。4.主张实行社会救济等。

三、看到了“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政”革命下,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至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1939年美国经济重新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课后作业: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2.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特点是

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通过扩张来缓和经济危机

C.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收回输出资本,稳定国内经济秩序

思考题:大危机中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主要原因及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篇2: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具体原因:贫富分化严重,群众贫困购买力低,而企业却盲目扩大生产,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

2、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3、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

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获胜。

2、内容:

① 整顿财政金融;②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③ 调整农业生产;④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 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3、影响及评价:

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③历史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1、产生的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2、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评价:

①积极作用: 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篇3:高中历史课《罗斯福新政》例析

生1:老师, 罗斯福总统如何能确保 《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实施?

师:为保证 《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实施, 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 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 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 有250 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 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 以示守法。

生2:那又如何能确保参与的企业真正做到守法经营呢?

师:这一问题很好, 请大家展开讨论。

生3:成立专业的部门负责检查监督。

生4:对企业实行抽查。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老师有另外的看法。请大家仔细体会 《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内容, 其中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学生思考后回答:工人。

……

1.仔细研读教材文本, 深挖内部联系, 层层推进

罗斯福的 《全国工业复兴法》 中, 政府、企业、工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三者关系紧密结合又互相监督, 环环相扣, 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闭环结构。企业产品要贴上蓝鹰标志进入市场流通, 赚取利润, 其前提是遵守政府颁布的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遵守工资标准、工作时数和工作条件等硬性指标, 即尊重工人的利益和诉求, 这样就把资本家的利益和工人的利益进行捆绑, 等于发动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推动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实施。政府拥有最后的裁判权, 对不遵守的企业取消蓝鹰标志, 这样就形成了“生产—销售—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2.注意从课堂知识细节入手, 彰显历史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掌握历史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过程和方法, 更不等同于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是通过教师的说教形成的, 而应该在历史的感悟中形成。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课堂知识的细节入手。这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 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 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推行和蓝鹰标志的实施, 可以看出罗斯福的聪明才干, 感悟到他面对危机的自信和勇敢。

3.注意对教材内容的整合, 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篇4: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关键词】高中历史;优化课堂;《罗斯福新政》

优化课堂教学来培优,首先要把备课和教学与高考紧密连接起来。认真研究和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命题原则、命题方式、命题趋势、考查重点等等,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然后根据考核目标和要求实施“再创造”型的过程教学模式。

一、“再创造”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再创造”策略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创新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优等生的年龄特征,挖掘教材,教法,教学环节中的创新因素,对其加以细化、筛选、甄别,列出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优先考虑的目标。

《罗斯福新政》这节课传统教材是以历史事件为主要的认知线索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是以模块为主的教学,更突出经济史的专题及对历史人物认识与评价。所以,我在教案设计中以“罗斯福何以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总统?”导入,以分析罗斯福实行全面改革为主要内容,以从罗斯福的身上收获一种精神为目标铺开教学。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

参加纽约州长竞选时,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而且是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也是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

看了这些有关罗斯福生平的介绍,你有何感受?

答: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能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逐步形成追求远大理想,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来实现课堂三维目标。

二、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再创造”

在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注重让学生能通过学习——亲近历史,感悟历史。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于是定名为“炉边谈话”。罗斯福以“我的朋友们”开头,用平和轻松的语调,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化解了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

“炉边谈话”通常在周日晚上进行,因为人们在周末不用上班,都会在家里。每到此时,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火边、在收音机旁,等待聆听总统的声音。在他执政的12年里,大约进行了35次“炉边谈话”。

罗斯福有魄力、有计谋,但是要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他还需要对症下药,绝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时有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开出了一剂医治经济危机的“良方”。此人是谁呢?他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1的“知识链接”,找一找:凯恩斯的“良方”是什么?

答: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症结突出表现为生产大于市场需求。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就是要改变生产大于市场而为生产与市场需求大体相当。其关键在于:运用政府的力量在启动需求的同时,还要抑制过热的生产。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治理经济危机起码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生产继续照常进行,努力扩大内外需求供求平衡。

方法二:市场大体不变,但可缩减生产,也可使产需大体平衡。

方法三:既抑制过热的生产,又努力扩大内外需求。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

答:第三种。

为什么?

答:因为政府利用宏观调控,一方面抑制过热的生产,另一方面努力扩大内外需求,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

投影:

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凯恩斯给罗斯福的信(1933年)

这个国家需要大胆的改革,失败了就再换一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

——罗斯福

羅斯福新政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所接触,并且课本上已经归纳得比较详细,所以采取让学生扮演罗斯福“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为解决经济危机出谋划策,调动学生兴趣,探究该措施的作用。让学生模拟总统幕僚来谈改革措施,这样的体验和感悟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问题的背景材料、结构特征、内涵外延;合理设问质疑,大胆留出空间,推迟判断,启发学生自主地寻求实现问题解决的合理推理以及方法、途径,要敢于经受挫折,甚至是失败,然后在挫折、失败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升华,以至使思维畅通。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思勤思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观察、联想、批判和发现的能力,产生思维的发散性、跳跃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对课本原有的知识构架的“再创造”

(1)本课牵涉到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讲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不得不提罗斯福新政的内涵——凯恩斯主义理论,而教材的介绍及评价过于简单,而这一概念又相对深奥,学生不易理解,难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这部分内容在本专题学习内容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但还是把它提前到本课讲述,通过示意图等方式简要说明了凯恩斯理论和罗斯福新政改革机理的异曲同工与相辅相成。

(2)对于新政的作用最后可以补充:1932年,当美国人在经济危机引起的绝望中迎来大选的同时,恰好德国也在同一年大选。这两场关乎人类历史进程的大选中,美国人选择了罗斯福,你们知道德国人选择了谁吗?

答:希特勒。

投影:

在1932年的德国大选中,纳粹获得多数,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终于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

希特勒上台之后带来了什么,同学们应该很清楚。可见,新政和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或者说新政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作一个探究题目,把它补充进来。

篇5:罗斯福新政历史教案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有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一、新课导入

篇6: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一)实干家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的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历史、法律。19,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当经济危机袭来时,身为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在纽约州实行社会救济,并且采用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办法来增加就业,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启用“智囊团”和他一道探索并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新政”试验――即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争取人民的支持。罗斯福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面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年,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又因在新政中表现出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誉为“狮子”和“狐狸”。

强调:1932年以“新政”为口号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阅读与思考】:P97这段演说词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怎样的人格风采?

答案提示: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敢于直面困难(大危机),坦率、果敢,信念坚定、无所畏惧,勇于战胜自我的优秀领导人的人格风采。

【思考题】:P7罗斯福的“试验”是指什么?

要点提示:是指罗斯福总统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施行新政

1、新政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稳定人心,摆脱危机,大量的立法出自“百日新政”期间;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在取得初步效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一系列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

措施:

作用:

(2)恢复工农业生产:

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A、内容: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压缩产量,限制农业生产。

B、作用:

工业: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A、内容: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

B、目的、作用:该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生产,达到恢复工业生产的目的。并使国家干预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以避免盲目竞争,缓和阶级矛盾。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知识链接:蓝鹰运动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即以工代赈)

政府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从事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建设,例如: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知识链接)

作用: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

(4)保护劳工权利

内容: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

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美国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

【思考题】:新政“新”在哪里?

要点提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即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认为即使出现危机,“自由放任”政策也一定能使国家安然渡过。)而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理论和政策DD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特点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4、作用和影响

【想一想】:新政对恢复经济的效果究竟有哪些?

要点提示如下:

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危机得到缓和,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国家整顿,完善管理银行、信贷和货币的制度,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某些极端行为,克服了金融危机;刺激了工农业的复兴;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制定与实施联邦劳工立法,允许适当提高劳工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国家组织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实质: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直接影响: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篇7: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为了克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二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树立了典范。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初中教材讲过,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初中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需在学习本课时进行深入探究。学习研究本课对认识当前金融危机有一定现实意义,学生有探究的渴望和兴趣,只是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教学方法

1.课前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其影响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和图片生动再现当时的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探究相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学习方法

1.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在学习本课时积极参与讨论,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撰写小论文,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通过撰写小论文,树立一种关心社会、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影响。3.掌握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主张。

4.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相同之处。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插图和文字材料,探究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2.通过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归纳其应对危机的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以及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重难点分析 重点

经济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重点

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在1928年竞选总统时,曾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预言“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他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这是为什么?

学习新课

一、经济大危机 多媒体课件显示:

美国汽车长龙

被迫廉价出售汽车

请你观察图片后回答: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2.被迫廉价出售汽车的背后,存在哪些社会原因?

学生:①特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社会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分期付款等方式下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尖锐;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多媒体课件显示:

图一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图二

教师:通过图一我们看到的是来往穿行于华尔街的人们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1929年10月24日被称作“黑色星期四”,这天美国股票市场崩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几乎都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到这天交易结束时,已有11位著名金融家自杀。

这一天也被看作是大危机爆发的标志。请你结合图二和教材内容,说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来势猛,范围广,持续时问长,破坏性强。波及全球,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社会政治危机。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对此,关、英、德、法等国曾召开国际会议,试图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但终因矛盾重重而没有取得成绩。

材料二

请你阅读材料,识别图片,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

学生:影响: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整个社会,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

教师: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纷纷寻找出路。1933年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决定通过新政的办法解决危机;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走上建立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日本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当时的国际形势一是国际经济关系紧张,二是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日趋动荡。罗斯福运用制定经济新政策的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始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克服危机的实践。

美国罗斯福接任总统时,正值美国信贷危机达到顶点,32个州的银行全部倒闭或停业,整个金融系统瓦解。因此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整顿金融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

教师:除此之外,罗斯福还在工商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材料: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罗斯福对企业主说:“工人高工资和短工时不会伤害雇主,因此,这样干,比失业和低工资对雇主还更好一些,因为这造成更多的人有钱有时间去购买雇主的产品。这是工业复兴法的真正核心的简单概念。”

请回答:

1.《全国工业复兴法》出台后,报纸上咒骂罗斯福是天天吃“烤万富翁”,《工资工时法》出台后,报纸上又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请分析:报纸上的观点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利益,为什么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为什么说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结合《国家工业复兴法》的真正核心来谈谈报纸上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期间对富人和穷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种措施与以往资本主义国家赤裸裸地剥削穷人保护富人的政策有所区别,因此,报纸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以此判断报纸代表了富人利益,即资产阶级的利益。

2.罗斯福新政的什么措施限制了富人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穷人的利益? 学生:这主要体现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上,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

教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要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加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上还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向富人敲竹杠”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恢复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多媒体课件显示:

图一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图二兴办大型工程宣传画

图三田纳西水利工程

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新政的哪些措施?图

二、图三对缓解经济危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图一反映的是复兴农业,图

二、图三反映的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一方面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可灌溉农田,又为工业提供廉价电力资源。另一方面,扩大了就业,扩大了内需。

教师: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这就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关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教师可列举当时美国社会对新政的几种评价,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课件显示: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第二种观点: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总结:

当时人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准确,很不公允。第一种观点只是站在垄断资本家的立场,从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来批评指责罗斯福及其新政。而第二种观点则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指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是正确的。但该观点全然不顾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民生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农利益的现实,而要求罗斯福完全满足工农的利益和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罗斯福只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维护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利益是其最高目标。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之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当然,它不可能解放工农本身。

三、凯恩斯主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结束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义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20世纪西方经济的需要。它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力的需要。美国罗斯福政府在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下,大规模地推行“新政”,该学派的观点与凯恩斯主义基本相同。

材料二 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余伟民等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请你阅读后思考:

1.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凯恩斯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2.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罗斯福推行新政的需要。2.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教师:当然凯恩斯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能克服经济危机。

篇8: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每年一度的五四青年教师赛课如期进行,今年学校在预赛时给的课题为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我担任评委,正好我的徒弟要开这一课,为了能让她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和她在课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讨。在她上这节课前,为了更好的指导她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和她特意听了几位同行的这一节课,但我还是感觉要想把这节课设计的更为严谨、更为深刻,这节课如何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好我市有一节公开课也是《罗斯福新政》,于是我和她到市里用心听了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一节课,回来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研讨,并且借鉴了很多网络上同行的教学案例和微课后,我们认为这节课还是应该首选材料法教学,并且尽可能多地利用历史材料来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并在历史情景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讨论并争取解决问题。下面是我在设计这节课一些重点内容的教学片断。

【教学过程】

片段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临危受命

我设计了用图片的形式复习导入:其中一幅图片是“失业的人群”,另一副图片是“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我引用《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932~1941)》一书中胡佛本人的话:“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设置问题道:“事到如今,还有谁能拯救美国呢?”从而过渡到罗斯福当选总统这件事上,再用《美国的历程》中的一句话“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同时也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还有罗斯福在接受总统提名时说的话:“这个国家需要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来过渡到罗斯福新政,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关于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原则,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这种与史实不是特别相符合的表述。

为了凸现罗斯福总统的伟大,我引用了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的希特勒的话:“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希特勒当时解决危机的思路大致是:“没工作,去军队,去侵略他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胡佛总统其实也是很伟大的,他并没有使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只是他能想到的跟当时绝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和成功之处而已。还可以引用这段材料:“罗斯福第一次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时,一个朋友对他说:‘……如果失败,你就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罗斯福回答他:‘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来突出罗斯福总统的临危受命。

片断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整顿银行和金融业

《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新政的内容,也就是新政的措施。我首先让学生们熟悉教材,阅读课本并归纳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同时在书上标注出核心词。其中,金融方面的措施的核心词一个是“恢复银行信用”,另一个是“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关于“恢复银行信用”,我讲道:“因为经济危机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所以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秩序开始。”我用了这段材料:“1933年,罗斯福就职总统典礼的那天,全美国的金融心脏停止了跳动。”让学生感受到恢复银行信用迫在眉睫。然后讲道:“所以整顿金融业刻不容缓,政府下令所有银行休业整顿,国家通过了《紧急银行法》,还有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恢复了银行信用,金融恐慌基本结束。”这一做法是罗斯福总统在用政府干预的手段来化解社会危机。进而联系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以立法的手段干预经济。从新政的内容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出新政的特点出来。

关于“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我想到了胡佛著名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为了阻止危机蔓延,各国对进口都采取严管,竞相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罗斯福总统采取了相反的措施,不再实行进口严管,而是鼓励出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其深远,有些措施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

片断三: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政治周报》评论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奥巴马总统2009年的书《我们相信变革》前言部分写到:“在接下来的4年里,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失业和工厂倒闭而无动于衷,抑或决定制定经济政策,鼓励美国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可以通过投资修葺业已破旧不堪的基础设施,新建学校、道路和桥梁,再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这是我们的选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政府拨款以刺激经济发展,计划用200天左右的时间创造和挽救70多万个就业岗位。”这与罗斯福总统1933年就职演讲:“我们惟一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我觉得把三个材料放在一起类比,很容易得出结论: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始于罗斯福新政。

【我的反思】

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是让历史教学丰满、生动起来的有效途径。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

凡是对实现中学历史目标有利的因素,都要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中学历史教材、历史教学设备、校内外图书馆的图书和音像设备、各类博物馆、各类相关历史和人文互联网、历史遗址、文物和文化遗迹等资源,也包括在职和退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有选择地利用具有时代性、求索性、思想性、可视性、趣味性的历史音像资料。中央电视台最新推出的系列专题节目《大国崛起》、《世界历史》、《历史长河》等就是属于这样一类的历史音像资料,可以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辅助参考资料。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开发课程资源,让历史更加“丰满”。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突破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现有教材资源,借助历史音像资料、运用史料、图片、视频等来充实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并且要借助学术界新近的历史研究成果来不断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兆金,万维其·胡佛.“自由放任”政策教学分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2

篇9: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综述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08(1)班 王玮 040801033 摘要:被誉为“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罗斯福新政,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更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三十年以来,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

民主政治

世界和平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综观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的研究,大致可分归结为以下七大类:对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对美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对中下层民众的关怀;对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

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罗斯福新政的最直接目标,可以说,罗斯福新政产生于此也解决于此。罗斯福新政在缓和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恶果、恢复社会生产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程树武在《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它‘不独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它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这是新政根本作用。’如果说新政不能永远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那是对的。但如果说新政对克服大萧条完全不起作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新政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1】报童在《谈罗斯福新政》中一文写道:“尽管新政未能解决危机的根本问题,但它的功效是明显的。1936年与1933年相比,金融危机得到了控制,农业收入增加了近一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2】

二、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世界和平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而且也表现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卓越的贡献。刘绪贻在《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写道:它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影响。其“最重要成就之一,是它成功地使如此众多的美国人、欧洲人相信:民主改革可以代替极权主义的制度。”【3】体现了对维护民主国家的民主制度的重大意义。蒋懿菊在《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价值》一文中指出:1944年年美国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争经济,当年美国军火生产总值达到375亿美元,差不多等于苏、德、英三国的总和。于是各种武器战略物质源源不断运往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到1940年美国给英国的援助总计达314亿美元,包括军火物资和其他供应品。1940年9月,罗斯福签署了第一个兵役法———“远征军训练与服役法”。许多美国青年应征服役。美军转战于太平洋、亚洲、大西洋和欧洲以及北非的广阔战场,有30多万美国人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生命。罗斯福领导的美国实际上成了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他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险时刻,他没有下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世纪之内人类整个前途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4】则体现了对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最为深 刻而持久的影响。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绪贻在《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称:足见罗斯福“新政”不独通过大力加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还为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样板,帮助它们通过同样途径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这就是说,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地位,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者举例新政对加拿大、比利时、英国特别是对战后日本、战后日本、德国的影响,有力的论证了该点。【5】 杨麦龙 在《再评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也同样得出了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的结论。他在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世界的影响更加显著。在英国,宣称将实行重大社会改革的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巨大胜利,该党把建立“福利国家”作为自己施政的主要目标。除瑞典、英国之外,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认识到: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必须实行凯恩斯主义,走建立“福利国家”的道路。“西德、英、意、法、荷、比等六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从1957年的55.3%,上升到1978年的64.7%。”除美国、西欧之外,其他北欧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都先后接受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积极制定各种社会经济立法,走“福利国家”的道路。【6】报童在《谈罗斯福新政》一文中更是肯定了新政所开创的新局面:新政使政府较全面地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控制了银行这个经济发展中枢,使财政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进而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至劳资关系,进行广泛的调控。从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一种固定职能,使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发展。【7】

四、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至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学术上观点有两种。其一为新政的实施在客观上进一步完善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这主要体现在立法上,蔡东丽、谢加书在《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中指出:1938年《农业调整法》确立了美国农业立法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价格支持、补贴,常平仓和农作物保险制度。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是美国农业立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开启了政府干预农业经济的先河,使得农业成为受保护和扶持的产业。它所规定的制度为后世农业立法创造了先例,确立了美国当代农业立法的基本模式。【8】此外,民主制度的完善也在黑人教育问题中得到体现。谢国荣在《论罗斯福“新政”与黑人民权问题》一文写道:罗斯福政府并没有给予黑人真正的“新政”,也没有为促进黑人民权的发展采取重大举措。但是罗斯福政府在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以及联邦政府扩大对黑人知名人士的任命,使黑人看到了民主党统治下的联邦政府可以成为黑人争取民权的工具。罗斯福“新政”也因此改变了多数黑人在政治上的政党选择,对日后美国的政治生活和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然而,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罗斯福新政破坏了美国的民主政治。王正文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法制建设述评》一文中就指出:„„但为了实现这些制度化的变革,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赋予总统和政府部门更大的权力。其结果是,国家从此成为经济的发动机和企业的创立者。根据美国宪法,美国中央政府内部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互相独立又互相制衡,是不容许其中某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但为了实施“新政”,罗斯福不得不对这种传 统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处理紧急事务和危机的需要。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过去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行政活动,从而扩大了总统的立法职能;为了创办和管理新建的大量国家事业或公共工程,罗斯福不得不临时增设许多新的独立机构和附属机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结果,罗斯福总统作为行政首脑的职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与此相对应,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权力受到削弱,三权鼎立的格局第一次面临失衡。【10】

五、对美国自然资源的保护

罗斯福新政,特别是以工代赈政策,客观上对美国的自然资源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万雪梅在《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一文写道:罗斯福„„还特别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只图一时的效益,而是考虑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防风林带的建造、国有公园的开辟、水利工程的修建、水电资源的开发等无不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11】滕海键《简论罗斯福“新政”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一文指出:在美国现代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史上,新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影响„„促进了美国资源保护政策体系的初步形成„„从宏观的历史视角看,新政资源保护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它在进步主义资源保护政策与战后美国环境政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创造的环境遗产为战后美国的环保运动和环保主义奠定了思想和人文基础。【12】

六、对中下层民众的关怀

罗斯福新政中也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中下层民众的关怀。在大危机时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照顾了中下民众。解琦在《浅析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启迪》中写道: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突出.点是:他在施政期间,注重了社会利益主体平衡,或者说注意了改善社会最广大阶层——劳动者的境况。用他夫人埃利诺的话说:“他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只为一个目的惠及一般人。”罗斯福一直主张要“更合理更明智地分配国家收入”,并提出要为“那些经济金字塔底层被忘却的人们辩护”。【13】万雪梅在《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一文写道: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与决心。”所以,后来他就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计划。这对于消除大萧条对人们的精神和意志的不良影响,对于调动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对于振兴整个国民精神都是非常有益的。罗斯福新政为解决就业问题,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直接救济帮助失业者,并且制订了社会保障法以保护失业者和老年人的利益等,这一系列举措不管在当时还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产生了极其重要、深远的影响。【14】

七、对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启示

被誉为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罗斯福新政,研究者最终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及它对我们如今社会的启示,这也是古为今用的一大体现。其中对探讨应对我国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居多。我国当前农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要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人;加大对落后地区开发力度,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万雪梅认为,罗斯福新政在解决就业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使失业者从中受益匪浅,不失为解决经济衰退时期就业、再就业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15】

结语

总之,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斯 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恶果,使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为战时经济的高速增长打下了基础。美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恢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军工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新政也削弱了世界法西斯势力。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进步的力量。新政的实施打击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是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重要因素。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在不危害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维持了劳动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稳定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参考文献: 【1】 程树武,《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地位》,《谈古论今》(2010年第3期)。【2】 【7】报童,《谈罗斯福新政》,《成人高教学刊》,1999年第2期。【3】 刘绪贻在《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美国研究》 【4】 蒋懿菊《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价值》,《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8月第20卷第4期。【5】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美国研究》 【6】 杨麦龙 《再评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1卷 第2期2001年3月。【7】 报童《谈罗斯福新政》,《成人高教学刊》,1999年第2期。【8】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

【9】 谢国荣《论罗斯福“新政”与黑人民权问题》,《上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9卷第1期)。【10】王正文《罗斯福新政时期法制建设述评》,《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5期。【11】【14】【15】万雪梅《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9卷第1期(总第192期)。

上一篇:辽宁省保护性耕作现状下一篇:李嘉诚汕头大学演讲:如果世上有成功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