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2024-07-06

所见古诗翻译赏析(共6篇)

篇1: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所见古诗及翻译赏析介绍

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所写,大家是否有阅读到的呢。所见古诗及翻译赏析介绍,一起来看看下文。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户外小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形,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篇2: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翻译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作者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故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巧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京城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作者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作者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作者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作者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篇3: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译教学,中国古诗词翻译赏析教学

在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提出的翻译教学,其基本任务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自1996年1月翻译测试首次进入CET-4,翻译应势成为高等院校低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旨在成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的翻译教学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却被忽视了,甚至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1。从考试内容的局限、教材内容的不足、教学方法的单一,到学生自身的不重视,能力不足2,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已成为不争事实。然而,一味地究其不足不如探讨改变此种状况具体实施之法3。笔者以开设中国古诗词赏析课时为例,佐证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之翻译教学来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教学进行初步方法论的探索。

1 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英语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

翻译,首先是跨语码的转换。两种语码间的相对等效离不开两种语码语言修养程度的近似等同。这种近似等同虽由于文化差异难以完全达到,但其直接或间接地对原文理解和翻译的正确性有着深刻影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论及母语对翻译的作用曾这样写道:翻译几乎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从本质上说,翻译应该无异于用母语进行写作。(Eugene.A.Nida,1993:147)当然,这对于翻译者来说已无疑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非具有良好的汉、英双语修养之能人无法企及。在此,我们并非提倡把非专业的大学生以翻译专业的要求塑之,而是想从某种意义上强调,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正如翻译家张培基先生曾经指出:“人们可能认为,汉译英要理解的是母语不会太困难,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汉译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不是外语表达能力差,而是汉语水平不高。”(朱曼华,1996)不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单纯依靠英语句法的掌握是没有办法提高翻译质量的。那么,英语课就是英语课,想要将汉语能力提高那应该是中文教学的目标,英语课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功能,即在提高汉语能力的同时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古诗词翻译鉴赏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入可以为此目的的实现打开一扇窗。

在英译汉实践中,培养汉语素养及其重要。毕竟,语码之间的转换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如果没有很好的中文功力,就很难把原文用贴切、准确、通顺的中文表达出来。积极帮助、引导和鼓励他们多读一些汉语文学作品,不断提高他们的汉语修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这不是仅仅是语文课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英语课同样能做到。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开设古诗词翻译鉴赏课就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古诗词翻译鉴赏必先以古诗词鉴赏为先,通过对诗词的了解,对用词用句的琢磨,对效果的主旨体现的学习,都能对文字的敏感度加强;不仅如此,在对比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译作,通过对字词及其用法的讨论,直至最后的“牛刀小试”—自己或小组的尝试性翻译,达到提高语言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提升自我文学素养及促进翻译学科发展的目的。

2 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的难点

大学生毕竟非专业译者,对于作品的鉴赏也肯定不能像翻译评论家们那样一语中的,而是以一种学习的心态来鉴赏古诗词翻译。此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难点。

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的教法为例来说明翻译教学所面临的窘境。大学英语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实施的翻译教学“基本上处在一种无序而随意的状态”(张喜永,2007)。在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多集中于语言语法点和词语搭配等,至于译文的提供,仅在于对某些难句或段落。对于所提供译文的完全性与准确性的讨论、鉴赏与再创造实在无从谈起。许多学生也因为手握教参,对于教师提供的译文更是采取可听可不听得状态。于是乎,从教学效果上看,译文的提供成了“多余”的教学环节以致在不少课堂上逐渐淡化角色。

就所教的文理班级,笔者曾作过调查,问及他们对翻译讲解与翻译练习的看法。文科班的同学着重于语言与语言点的学习,而理科班的同学着重于语言交际运用的学习。但大多数同学认为,课后的翻译作业收获不大。原因有三:一是翻译的句子多提供可参考的课内短语与词组,做翻译练习不像做翻译练习,倒像是另一种方式的语言点练习,压根想不到需要用什么翻译技巧,可变性不大,创造性不高;二是测试的翻译题型多从课文相类似的用法上出,只要把答案记住,就算一知半解,考试时候也能马马虎虎过得去;三是教师布置翻译作业,但由于课堂讲评时间不多,就事论事,也没特别提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而上升到理论与技巧的高度。于是乎,作业虽做了,但收获不大。

对以上三种原因,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从第一点上看,可见学生将翻译练习当成一种任务在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并未体会翻译的技巧甚至是翻译的本质,而是当作对语言点的一次练习作业来对待。这就说明需要提高学生对于翻译的正确态度来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从第二点上看,不少学生在完成翻译练习时,以一种应付式的心理来对待。也正是因此,在做翻译题时总感到不得要领,不善于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惯用表达。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其在完成翻译测试时“另辟蹊径”,想当然地译。写作练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也间接地反映学生们对一些应该熟悉的句型和结构掌握得不尽如人意。不仅如此,这种平时学习中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对于翻译能力的提高也产生了恶性循环。试想,翻译实践(尤其是英译汉)不同于一般的阅读理解,没有对原文作更为准确和透切地理解,如何能恰当地表述。故而,翻译成为他们的难项,翻译能力低下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从第三点上来看,学生是有了解翻译技巧和理论的期待的。只是由于翻译的作业量大,批改需费时,而课堂讲评又不可占时太多,故教师也只能“蜻蜓点水”,不能去条分缕析得讲授一番。

3 古诗词翻译鉴赏的教学重点

对以上提到的翻译教学上的难点,古诗词翻译鉴赏是否能攻克呢?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古诗词翻译鉴赏的教学重点该放于何处。

论及诗歌,肯定离不开音韵。确实,中国古诗词也正是因其独有的可吟可诵之特点让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尽折腰;中国古诗词也好,外国诗歌也好,没了音律音韵的赏析,便少了对诗歌领悟的一番乐趣。然而,音韵的掌握是古诗词鉴赏的重中之重的同时,亦是难中之难。在大学英语教学这块,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笔者认为可根据学生特点,尽量淡化对音韵的专业要求,而寻求一种更深入浅出的教学。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重点原则可有三:

1)音韵音律为诗歌之本,求有所悉即可。何谓有所悉?以元代马致远的名作《天净沙·秋思》为例

【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译文1(翁译)4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译文2(节选)5

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flowing brook,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wind from east,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far from home,roams and roams.

译文3(Schlepp译)6

Tune to"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By Ma Zhiyuan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x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学生需要了解的首先是“曲”,知道其属于可以合乐歌唱的长短句;而其与诗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字数限制而后者有字数限制。其次是了解句式结构的特点,如曲与诗的句式都多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的结构,而很少使用简单句或复合句。再来便是对韵的感受。散曲用韵密,几乎句句押韵,而且一韵到底。正是其韵密及用词口语化的朴素使其易于吟唱。

有所悉即是有所了解。就指定诗词,了解该中国古诗词中基本的用韵用律,了解译者在翻译时的用韵用律,并学习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段,能根据自己诵读时的感受谈对译品语调语音,谈自己对诗词的体会及对译品的喜恶即可。教师可以提供英语诗歌中押韵方式的大体介绍。如上述三译,除译文1外,其余两首皆有较为可循的押韵规律,这些规律的发现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容易发现的。以此为切入,增加对音美的认识和赏析,进而深化译诗三美原则中对“音”的翻译知识的认识。

2)文化渊源为诗歌之脊,求有见地即可

何谓有见地?外语学习者皆知,“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Kramsch,1999:Preface)而翻译教育家王佐良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翻译的最大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的力气加以解释。”(王佐良,1997:34)从原诗词字句的运用,可知文化渊源;加之译作中字句的使用对比,可知翻译中的理论技巧。同样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老树”的“老”,在三篇译文中,都有不同的译法。译文1的“rugged”,译文2的“olden”与译文3的“old”。根据Collins cobuild词典,rugged的意思是a rugged area of land is uneven and covered with rocks,with few trees or plants;If you describe a man as rugged,you mean that he has strong masculine features;if you describe someone's character as rugged,you mean that they are strong and determined,and have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a rugged piece of equipment is strong and is designed to last a long time,even if it is treated roughly.由以上4项定义,我们可以发现,rugged用来形容人的时候表示结实,意志坚强等意象。但此意象与原曲中提供的古老苍茫的昏黄意象不协调。Olden一词,Collins cobuild给出的定义是a period in the past,经常被用于in the olden days或者in olden days来表示in the past.此外,从词典中给出的例子可见,这种表达是比较书面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书面语。这与原曲口语化表达的风格不相符。而Old一词无论在意义或是风格上都是较为符合原曲特点的翻译。

有见地并不是指要有对文化渊源的了如指掌进而能侃侃而谈,而是对于在浩瀚的文化大海中能淘出可供寻味,可供参考,可供学习的知识。这种见地不同于普通语法书或者是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众所周知,而是通过各种众所周知的材料得到通过自己大浪淘沙淘出的属于自己的知识。通过究字查句的对比,在学习如何做翻译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白字后面更多的意义的同时,也了解不同文化下不同字词有不同的背景,增强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3)鉴赏能力为诗歌之源,求有悟即可

何谓有所悟?仍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悟句,如“流水”为“流动的水”,是一个“定语+中心语”的结构。译文1“a sparkling stream”与译文2“flowing brook”都是较为形式对应的译法;译文3“stream running”为“中心语+定语”的结构。这两种结构哪种较为符合形式美呢?如果学生可以将平时学习的V-ing结构作定语时的知识并增加诗歌中经常前置的内容,便能让他们有所领悟。除悟句,悟音,悟意皆是使鉴赏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有所悟并不是要求学生领悟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世之语,而是期望学生即通过集体阅读、小组讨论和自我吸收消化,得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原创的想法,但即便是有参考的意见,不管这看法是否高深是否到位,教师或以接受或以开放的给与肯定。

其四,鼓励创作新品为诗歌翻译鉴赏教学重中之重。前三点原则从诵-读-悟不同层面但同一主体对大学古诗鉴赏做出基本要求,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对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国文程度提高及翻译能力精进都有着重要作用,而鼓励学生创作出自己的译品并让更多地人欣赏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既提供熟悉的古诗词及不同的译文可使学生将看翻译与做翻译融合一体,体会翻译技巧,提高体现创造性;在对比翻译鉴赏中学习实践中可运用的语言点和知识点,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应付心理,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又满足了学生了解翻译的期望值,进而克服了翻译教学中前述难点。

4 古诗词翻译鉴赏提高外语综合能力的可行性

难点虽有攻破的可能,但大学生通过古诗词翻译鉴赏来提高外语综合能力是否可行性呢?笔者认为可由以下几点来尝试论证其可行性。

首先,教学大纲对“译”的能力要求是方向性指导。新的《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显然包括听、说、读、写、译这5个能力(《课程要求》中对这5方面都有明确而具体的量化要求)。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全面发展的要求,把翻译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其与其它四项基本技能同时发展,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更优秀的跨世纪人才。“译”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体现,而这种体现必然或多或少引起学生注意。

其次,教学活动日趋多元化是内驱动力。从教学方法来看,大多数的大学英语教师只是简单地帮助学生翻译课文中出现的难句,或用课文中所学的单词、短语完成课后练习中的汉译英。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的是听说领先,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语法翻译教学法转变为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重视的语言的信息量及口语交际训练,忽视了传统教学法中语法分析的教学地位,忽视了翻译在考查理解程度方面的合理应用。为了解决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问题,重视翻译教学必然是另一个可寻求的有效途径。

最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化是催化剂。随着中国在国际间的交流的频繁,社会对既懂外语又掌握某个或几个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的需求增。在很大程度上,多重性专业性的翻译人才并不能靠有专业局限的外语系来满足,而要靠各类院校来培养。而现实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中总是要自觉地进行英汉之间的对比,借助汉语思维进行英语表达。对于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外语最终的落脚主要还是外译汉,汉译外。

5 古诗词翻译教学的主客观条件

此上述三点皆可称得上外部客观条件允许了此可行性的出现,那我们现有的学生是否具备了实施翻译教学的主观条件呢?

孔玉华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一文中就学校近几届学生考试试卷与平时作业中分析学生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语感,不能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最佳词义,只能用自己所掌握的词义生搬硬套,造成译文不准确,甚至出现谬误;不能把握语句、语篇的结构,语法概念模糊导致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没有语境认识,不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死译、硬译造成汉语译文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猜词能力差,不能根据上下文正确判断生词,胡乱猜乱译,造成错误的译文;其它方面的错误,如,汉语错别字,语序颠倒,漏译,添词,以及标点符号等。”(孔玉华;2007)如果说这是学生在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可想而知,在翻译学习能力上就会出现种种障碍,造成想译但不能译的结果。这不就不能对大学生实施古诗词翻译鉴赏了吗?毕竟连基本翻译都没有能够完成,何德何能达到鉴赏的高度?

笔者认为,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不会变成无法进行古诗词翻译鉴赏的阻碍,反而能成为古诗词翻译鉴赏需要紧紧围绕的重点并最后攻克的目标。如果说,初中生不能进行翻译鉴赏,那是小瞧了他们的。毕竟他们学习的鉴赏不是高中生的鉴赏,不是大学生的鉴赏,更不是专家们的鉴赏,而是在理解能力范围内提高自我认识和素质修养。为何以初中生为例?因为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要求就应该以此为参照。比起小学生的诵读,初中生要求要理解全诗,要掌握必要的词句,要初步领会作者用词造词的用意,要有自己的读后感,要有自己的初步尝试性写作。而大学生在基本的文学知识及惯用的文学鉴赏下,用不熟悉的语言来对比鉴赏之前,必不可少的功课便是此类基本功。而孔先生提到的种种问题,都是基础不牢靠所致。于是,回归基础未尝不可行。此外,正如胡春洞先生所说,“在许多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首要或唯一教学目的情况下,语法翻译法这种仅能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常常被当作最佳方法。因此,在师资和教学设备较差、班级规模大、教师工作量较大或积极性较差的条件下,语法翻译法往往受到青睐。”(胡春洞,1990)

6 教师实施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如果说,从主客观方面都具有可行性,那教师在古诗词翻译鉴赏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在此提供五点不成熟意见仅供参考。

1)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进行点式翻译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尽管已知原文大意,但准确地译其内涵,并非易事。正是由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正确理解率达70%)使部分学生不求甚解,对难句、关键句或难度较大的段落的内涵有时不甚了了。在古诗词翻译鉴赏课时中,阅读教学的要求要尽量达100%,即要求学生尽可能加深对原文理解,通过诵———读———悟———作,达到完全吸收消化的程度。

2)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应以理解准确为主,表达通顺为辅。对翻译而言,理解与表达同等重要。表达水平直接反映对原文理解的程度和翻译的质量。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表达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基本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即是成功的,在语言形式上(主要是修辞层面上)要求不能太高。学生翻译的作品以欣赏为主,避免过多的批评指正。

3)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可结合课程实际给予选材,以作业与组讨论为主。对鉴赏材料的选择,可以依据课程话题设置,或以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话题选择;不管如何,至少要为学生准备三篇译文。作业可安排学生对作者与译者的相关情况,写诗与译诗风格的相关情况、对涉及到的相关翻译技巧等要求学生作一初步资料收集。课堂上可安排1课时给学生小组讨论,而另1课时给大家分享。再以小组报告或小组作品创作比赛等形式作教学评估。

4)古诗词翻译鉴赏教学要将排除学生为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为主。教师在开始上述第三点建议前开设1或2课时,列举若干篇古诗词英、汉对照的范文,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精彩优雅的译笔,边做些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尤其是要让他们看一看其中的一些长难句和不同于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地方是如何处理的,从而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结合所授技巧做针对性的讲评;也可将不错的译作做成文档,让学生下载后安排1课时进行讨论赏析。读周边同学的译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更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趣味性。

7 结束语

篇4:对古诗《夜书所见》的新理解

其一,有老师说:“南宋词人张镃(zī)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生动描写了儿童夜晚捕捉促织的情景。”于是说“知有儿童挑促织”也是描写“儿童在夜里捕捉蟋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张镃小时候在夜里捉蟋蟀就能说《夜书所见》里所写的儿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时捉蟋蟀呢,难道说儿童夜深就不能斗蟋蟀吗?

其二,更有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刊物上说道:“细细想来,孩子是想在夜里得到促织,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 白天是很难捉到促织的,只有在夜晚才容易捉到”、“ 促织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儿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动泥土才能找到”。这些说法是有待考证的。第一,有过捉蟋蟀、斗蟋蟀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儿童)捕捉促织主要是因为爱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第二,夜晚拿着灯笼捉蟋蟀绝对比白天难捉到。在白天,促织很难逃过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织只要有机会一跳,不要说古时的灯笼,就连现在拿着手电筒,也难跟踪上。第三,捉蟋蟀很多时候也不用翻动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捕获的斗蟋绝大多数都不“住在地表以下”。若教师们不改变这种解释,岂不是误导了学生!

再三,如按原意来理解古诗,全诗的结构就变得有瑕疵,理解“客情”,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发出声音和拂面秋风,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怀念感情。”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诗中“动”“知”两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写事物已经触动了诗人的“客情”, 三四句理应抒发“客情”,不该又描写眼前事物。客居他乡的诗人的“客情”更应是记挂家中亲人,而不会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诗人叶绍翁的作诗才能来看,应该是不会犯如此败笔的。

最后,容笔者再次谈谈对全诗的理解。

夜书所见(xiàn)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全诗)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的是自己疼爱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在教学上,如果我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对的,就得拿出理论依据去坚持,如果我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是有误的,就果断地改正,才是我们的教学正道。

篇5:《夜书所见》古诗赏析及练习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①促织②,夜深篱落③一灯明。

【注释】

①挑:逗趣。②促织:蟋蟀。③篱落:篱笆。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画面。(3分)

江上秋风吹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寒意,触动了异乡人的思乡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两句画面描绘各1分,语句生动1分。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①烘托,江上秋风烘托了寒凉的气氛和作者客居的.孤寂情怀。

②以乐景写哀情,用儿童挑促织的欢乐反衬作者客居的孤独和愁思。

③首句运用叠词,“萧萧”一词表现了秋夜的寒凉与萧索。

④以动衬静,用秋风瑟瑟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篇6: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

清江引·咏所见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鬟赶开他别处飞。

翻译

十六七岁的小姐在后花园内,见到两只蝴蝶结伴儿嬉戏,互相追随。她肩靠着粉墙,不住用手抹泪。吩咐丫鬟:把它们赶走,到别处儿去飞。

译文

十六七岁的小姐在后花园内,见到两只蝴蝶结伴儿嬉戏,互相追随。她肩靠着粉墙,不住用手抹泪。吩咐丫鬟:把它们赶走,到别处儿去飞。

鉴赏

后园里一双蝴蝶好端端地飞舞嬉戏,却被小姐吩咐丫鬟予以驱逐。蝴蝶永远搞不明白什么地方得罪了小姐,而读者对个中缘故却是一目了然的。所以虽然小令只有短小的五句,仍使人感到清新有味。人们欣赏无名作者新奇大胆的构思,欣赏作品柔媚的民歌风调。

起首两句是对事件背景的交代,“姐儿十六七”、“一双胡蝶戏”,纯用口语,质直无华,带有典型的小调风味。三、四句作小姐的特写。“香肩”、“玉指”、“粉墙”、“珠泪”,在民歌说来已是一种雅化,然而又与文人炼字琢词的求雅不同,使用的是一些近于套语的习用书面语,类似于说唱文学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等的水平,故仍体现出俚曲“文而不文”的特色。末句则沟通并表出“姐儿”与“胡蝶”两者的联系。五句三层,各层次各自独立形成一幅画面,合在一起,却成了一段情节有趣、动感十足的小剧。

本篇题称“咏所见”,当然生活中不至于存在神经如此脆弱的女子。但小曲确实让读者有所见,且对这位十六七岁“姐儿”在爱情婚姻上不能顺遂的遭际产生同情,这正说明了作品新巧构思的成功。又全曲五句纯用白描,不作半分解释和评论,这种意在言外的含蓄,也是令人过目难忘的。

利用“一双胡蝶”来作闺中女子怀春伤情的文章,在散曲中并非仅见。清代曲家潘曾莹有一首《清江引》:“墙角一枝花弄暝,庭院添凄迥。黄昏深闭门,红褪燕脂冷。飘来一双胡蝶影。”把一名未出场的独居女子的孤牺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两相比较,也可发现民间散曲与文人散曲,在率意与刻意的祈向上的不同。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2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朝 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

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

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首句“京洛风流容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用意思。

那么,这位曾风光一时的佳人,“因何风絮落溪津”?为何像风中飞絮似的,飘落到苕溪的渡口来呢?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容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里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用,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容代人”的不幸遭用。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鞋面较宽的鞋子。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袜子。这句是说从笼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容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过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用的同情。“红乍笑,绿长嚬”。“红”,指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绿”,指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乍”,表示时间短暂,与“长”相对。说明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容。“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晏几道《菩萨蛮》),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与谁同度可怜春”。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歌妓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用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用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如“笼鞋”以下四句),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姜夔《点绛唇》结句语),虽有深情,里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创作背景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意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赏析

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所见》先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写儿童放牛时候的轻松心态,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走一边歌唱,心情何等得畅快,嘹亮的歌声在树阴间回荡,这是一幅悠闲的景象。后作者笔锋一转,“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儿童不知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为别人捕捉的,总之为了不惊动树上鸣叫的知了,儿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俨然一副认真的模样,这与前面边放牛边歌唱的样子截然相反。《所见》诗中只是写了儿童从动到静的变化这一事实,可是并没有点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反而留给读者遐思的空间。

「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著述以终老,世称随园先生。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倡导“性灵说”,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4

所见

清朝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所见》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一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一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一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高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牧,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写,简直不知道世高还诗“忧愁”二字。正因为心写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一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一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一,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牧,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高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牧,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高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写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诗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写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诗,诗人没诗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所见》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译文: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注释:

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年),时词人闲居带湖。

②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③“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邦彦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韩淲词,取秦观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张辑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高拭词注:仙吕调。《鹊桥仙》另有一体,八十八字,始自柳永。

赏析:

作者于两首《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的开篇,一云“连云松竹”,一云“断崖修竹”。地势高,松竹成林。词一起笔调轻灵,说避暑则在松冈,避雨则在茅檐,这是就通常情况说的。但这种遣词造句犹如司空图的“赏雨茅屋”,“左右修竹”,透露出一片闲适高雅的情调。而第三句“闲来闲去几度”一收,进而表示出像这样的上山、下山、晴天、雨天,来来去去,连自己也不知有多少次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大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可以荡涤尘污,也可以宽慰人的心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水调歌头》)。

可贵的是被迫隐居的诗人,仍时刻未忘“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送杜叔高》)。总之一起这三句格调清新,用笔自然,全不着力,而那种“闲来闲去”的情趣自见。接二句“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是一个独立的特写镜头。停下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呵看呵,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似曾相识”,“似是而非”,正是由于“醉”。“又却是”,此刻诗人于惊喜中会生出多少感慨?这“醉”仍是出于迫不得已!退居林下,身处“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洞仙歌》)的佳境,为山水所陶醉,却并未完全乐以忘忧,这里充分表出因“闲”而“醉”的情怀。

词的下片转写农村风情,应题“山行所见”。男婚女嫁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往往经过精心选择认为是吉祥的日子,所以“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碰到了一块。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归”,旧时称女子出嫁曰归,或称“于归”。《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换头三句十四字,语浅意明,用典型的生活细节,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农村风俗嫁娶图。一结别开生面:“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它和上二句情调、氛围和谐,使本来喜气盈盈的欢腾气氛,更上一层楼。作者似与农民们感同身受,使他也沉浸在纯朴的乡风中了。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6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翻译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注释

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赏析

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同为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湖之滨,登楼可以远眺灵山一带的山冈,所以他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后改名雪楼)。这首词的开头三句:“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写的是他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生活的种种生活场景。在这里,这样的日子他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所以要问问“几度”句中特别点出一个“闲”字,实际上,不是作者闲情逸致的“闲”,对作者来说,是很可伤的。辛弃疾决不是贪“闲”而是怕“闲”的人,“闲”是被迫的。他总希望有早一日能回到疆场,为国效力,可现实生活又是他不能有所作为。正如陆游《病起》诗所说的:“志士凄凉闲处老”,他自己的《临江仙》词说的:“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接下来,作者写道:“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作者抱负难以施展,心情抑郁,只好以酒浇愁。他酒醉未醒,走路时身体摇晃不支,只好扶着一块怪石,停在那里看飞泉,朦胧中以为这是新停留的地方,可酒醒后,发现还是前回酒醒之处,也还是经常止息的地方。这两句特写,从怪石、飞泉表现作者的热爱自然,更主要的是表现他的醉酒。所以要写他的“闲”和“醉”,着力点正在于表达他那无奈之情,他对朝政的失望。

不过,作者寓居乡下,鸿图难展,心情沉重,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从他在上饶所作的一些词看,他谪居乡下的生活中,也有亮丽的一面,而这两者都是真诚的,都是来自他的高尚性格的。由于后者,使得他在农村中,不但有热爱自然的感情,而且也有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农民的感情。这首词的下片,正是表现了这种感情。“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写农民婚娶的欢乐、热闹情况。这和作者孤独地停留在山石旁的寂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足以令他格外感到寂寞的。但作者的心情并非如此,他分享了农民的欢乐,冲淡了自己的感慨,使词出现了和农民感情打成一片的热闹气氛。“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作者以这两句结尾,写出了为农民的稻谷丰收在望而喜慰,代农民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这样,他就把自己的整个心情投入到对农民的爱和关心。

总之,这首词在描写闲散生活时透露身世之痛,在描写农民的纯朴生活中,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情境交融,相互衬托,使词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清新、旷逸。

赏析二

作者于两首《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的开篇,一云“连云松竹”,一云“断崖修竹”。地势高,松竹成林。词一起笔调轻灵,说避暑则在松冈,避雨则在茅檐,这是就通常情况说的。但这种遣词造句犹如司空图的“赏雨茅屋”,“左右修竹”,透露出一片闲适高雅的情调。而第三句“闲来闲去几度”一收,进而表示出像这样的上山、下山、晴天、雨天,来来去去,连自己也不知有多少次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大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可以荡涤尘污,也可以宽慰人的心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水调歌头》)。

可贵的是被迫隐居的诗人,仍时刻未忘“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送杜叔高》)。总之一起这三句格调清新,用笔自然,全不着力,而那种“闲来闲去”的情趣自见。接二句“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是一个独立的特写镜头。停下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呵看呵,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似曾相识”,“似是而非”,正是由于“醉”。“又却是”,此刻诗人于惊喜中会生出多少感慨?这“醉”仍是出于迫不得已!退居林下,身处“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洞仙歌》)的佳境,为山水所陶醉,却并未完全乐以忘忧,这里充分表出因“闲”而“醉”的情怀。

词的下片转写农村风情,应题“山行所见”。男婚女嫁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往往经过精心选择认为是吉祥的日子,所以“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碰到了一块。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归”,旧时称女子出嫁曰归,或称“于归”。《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换头三句十四字,语浅意明,用典型的生活细节,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农村风俗嫁娶图。一结别开生面:“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它和上二句情调、氛围和谐,使本来喜气盈盈的欢腾气氛,更上一层楼。作者似与农民们感同身受,使他也沉浸在纯朴的乡风中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是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7

舟夜书所见 清朝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舟夜书所见》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意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9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赏析

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坎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而且,由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首句“京洛风流绝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那么,这位曾风光一时的佳人,“因何风絮落溪津”?为何像风中飞絮似的,飘落到苕溪的渡口来呢?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绝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由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遇,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绝代人”的不幸遭遇。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鞋面较宽的鞋子。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袜子。这句是说从笼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绝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过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红乍笑,绿长嚬”。“红”,指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绿”,指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乍”,表示时间短暂,与“长”相对。说明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绝。“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晏几道《菩萨蛮》),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与谁同度可怜春”。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歌妓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层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层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如“笼鞋”以下四句),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姜夔《点绛唇》结句语),虽有深情,由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注释

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创作背景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1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翻译

断崖上挺立着修长的翠竹,竹丛中盛开着冰清玉洁的梅花。绕过曲曲弯弯的清流长溪,黄昏中盖满白雪的小屋里香气飘洒。

过路人折梅在疏篱边系马,梅虽残仍然有高枝挺拔。高枝上留下了寒梅数点,是因为娇懒的春天还未到这山崖。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

检校:核查。

山园:稼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

修竹:高高的竹子。

冰玉:如冰似玉,指梅花。

雪屋:稼轩新居内一处宅院的名称。

行人:过路之人。

娇嫩春迟:春天娇懒而来迟。

赏析

此词主要描绘了山园里梅花生长环境与风韵。起笔谓梅花长在断崖峭壁间,与修竹为伍,有冰清玉洁的资质。以下一路观赏,由山麓而家园,由白昼而黄昏,幽香满园,点出山园之梅。过片二句的篱边梅残,是铺垫之笔,旨在推出高枝之梅。结末二句谓高枝数点,临风摇曳,风姿翩翩,其所以迟迟不落,挺立枝头,只是因为春天娇懒未到。全篇精妙之处正在于此,形神兼备,虚实相间,写活了梅花唤春报春的特有风神。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的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又因台臣王蔺的弹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得不回到在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这首咏梅词即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2

原文:

断崖修竹。

竹里藏冰玉。

路绕清溪三百曲。

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

折残犹有高枝。

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懒春迟。

译文

断崖上挺立着修长的翠竹,竹丛中盛开着冰清玉洁的梅花。绕过曲曲弯弯的清流长溪,黄昏中盖满白雪的小屋里香气飘洒。

过路人折梅在疏篱边系马,梅虽残仍然有高枝挺拔。高枝上留下了寒梅数点,是因为娇懒的春天还未到这山崖。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检校:核查。山园:稼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洪迈《稼轩记》有“东冈西阜,北墅南麓”等语,稼轩因亦自称山园。

修竹:高高的竹子。

冰玉:如冰似玉,指梅花。

路转句:苏轼《梅花二首》:“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雪屋:稼轩新居内一处宅院的名称。

行人:过路之人。

娇嫩春迟:春天娇懒而来迟。

赏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的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又因台臣王蔺的弹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得不回到在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这首咏梅词即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此词主要描绘了山园里梅花生长环境与风韵。起笔谓梅花长在断崖峭壁间,与修竹为伍,有冰清玉洁的资质。以下一路观赏,由山麓而家园,由白昼而黄昏,幽香满园,点出山园之梅。过片二句的篱边梅残,是铺垫之笔,旨在推出高枝之梅。结末二句谓高枝数点,临风摇曳,风姿翩翩,其所以迟迟不落,挺立枝头,只是因为春天娇懒未到。全篇精妙之处正在于此,形神兼备,虚实相间,写活了梅花唤春报春的特有风神。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3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4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啦波浪。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啦,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啦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啦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啦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啦,变成啦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啦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啦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啦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啦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上一篇:市纪委监察局2011工作思路及举措下一篇: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