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

2024-08-03

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精选4篇)

篇1: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

弘扬榜样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

为传承中华民族“八礼四仪”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伟大的中国梦,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了2013十类“学生之星”评选活动。学校将“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孝顺之星”、“拼搏之星”、“诚信之星”等十类“学生之星”的道德、行为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号召每一位学生对照标准,努力使自己在一方面或多方面达到标准的要求,形成人人争做“学生之星”的良好氛围。

活动通过班级推选、年级组推选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从班级“学生之星”到年级“学生之星”再到学校“学生之星”候选人,每一个推选环节都将所有参选学生的事迹通过宣传栏、学校网站进行充分宣传,通过组织全校学生投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学校为获奖学生精心设计了荣誉证书和绶带,在全校同学中征集“颁奖词”并印制在荣誉证书上。

“五四青年节”刚过,学校举行了2013“学生之星”颁奖仪式,徐福树副校长讲话,肯定评选活动让广大的同学学有榜样,营造了文明整洁、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他要求获奖同学努力学习、做好表率,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激励全体同学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班级,青春之校园,青春之民族!

洪泽二中

刘正亚

5.19

篇2: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

为传承中华民族“八礼四仪”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伟大的中国梦,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了2013年度十类“学生之星”评选活动。学校将“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孝顺之星”、“拼搏之星”、“诚信之星”等十类“学生之星”的道德、行为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号召每一位学生对照标准,努力使自己在一方面或多方面达到标准的要求,形成人人争做“学生之星”的良好氛围。

活动通过班级推选、年级组推选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从班级“学生之星”到年级“学生之星”再到学校“学生之星”候选人,每一个推选环节都将所有参选学生的事迹通过宣传栏、学校网站进行充分宣传,通过组织全校学生投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学校为获奖学生精心设计了荣誉证书和绶带,在全校同学中征集“颁奖词”并印制在荣誉证书上。

“五四青年节”刚过,学校举行了2013年度“学生之星”颁奖仪式,徐福树副校长讲话,肯定评选活动让广大的同学学有榜样,营造了文明整洁、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他要求获奖同学努力学习、做好表率,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激励全体同学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班级,青春之校园,青春之民族!

洪泽二中

刘正亚

篇3: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

本届大赛分初赛、复赛、网络票选和现场决赛四个阶段进行。

1.初赛:10月13日前为初赛征稿阶段, 初赛由各县 (市、区) 教育局或学校组织初评, 而后将推荐入围的作文及学生信息统一发送至czszwds@126.com。推荐数为参赛人数的千分之五。

《初中生世界》编辑部将对报送的学生作文进行复评, 并于10月下旬在江苏教育新闻网 (http://www.jsenews.cn) 、《初中生世界》主页 (http://www.czssj.cn) 等媒体公布入围复赛的选手名单。

2.复赛:复赛时间为10月26日, 届时以大市为单位组织现场作文, 全省统一命题, 统一开赛。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复赛作文集中进行匿名评审, 确定来宁参加现场决赛的人选。获得现场决赛资格的选手同时成为“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候选人。

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初中组) 特等奖获奖选手所在学校, 可按特等奖获奖人数推荐同等数量的学生直接参加现场决赛。

所有入围现场决赛学生的信息将上网公示。

3.网络票选:11月18日至12月18日为网络票选阶段。本届大赛将评选20名“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点击《初中生世界》主页 (http://www.czssj.cn) , 浏览入围现场决赛选手的信息, 给你心目中的“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投票。《初中生世界》编辑部将实时公布票选动态, 并统计出结果。

4.现场决赛:现场决赛时间为12月28日。评委会专家现场命题、匿名评审, 确定各个奖项。同时综合选手复赛作文、现场决赛作文、网络票选结果等因素, 评出本届大赛的“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现场决赛后举行颁奖仪式及专家、选手交流活动。

二、初赛题目

1.走出来, 真好

2.说两件好玩的事

3.我的风景

三、征文要求

文章内容须观点鲜明, 健康向上, 生动有趣, 富有生活气息。要求原创, 严禁抄袭。文体、字数均不限。入围作品将上网公示。

四、奖励办法

大赛设“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20名, 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 并向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获得者将获得由评委会专家亲笔签名的证书, 并被吸纳为《初中生世界》签约小作者, 可优先在《初中生世界》发表作品, 参加编辑部组织的“院士大家采访”“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夏令营”等活动。《初中生世界》编辑部还将向“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获得者所在学校寄发喜报。另根据各地组织参赛的情况, 评选出优秀组织奖若干个。部分优秀作品以及专家点评将在《初中生世界》杂志刊登。《初中生世界》编辑部还将编辑出版大赛专辑。

篇4:洪泽县第二中学开展“学生之星”评选活动

潘志强, 现任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校长, 浙江省英语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功勋教师、2010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美国雷德温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从教30年, 潘志强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建立了“参与型”的新型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坚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开创浙江省国际理解教育的新局面。近几年, 曾在《中小学校长》《中国教育报》《文化交流》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译文近百篇;出版个人专著及主编英语教学用书20多本 (套) , 其中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著作有《心桥》《我在海外教汉语》《汉语桥———外国专家眼里的教育对比及文化交流》;在省内外讲学30多场, 深受好评;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多个并获奖, 其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一等奖。

担任校长以来, 潘志强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全力

提升师生内心的愉悦度和幸福指数, 打造幸福校园:守住师生快乐的心情, 守住师生心底的声音, 守住师生温暖的港湾, 使师生拥有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修养。提出“内外兼修一线教师” (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打造教师队伍) 的教师培养策略:让吃苦的人吃香, 让实干的人实惠, 让有为的人有位 (学术地位) 。强调文化育人:打造儒学校园, 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开设“二中大讲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浙江工人日报》《浙江教工》《教育信息报》等曾对其先进事迹作了深入报道。

记者

潘校长, 您好!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儒学校园”, 衢州二中近年来还因为卓有成效的外事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文化交流》、《教育信息报》、浙江卫视等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最近, 学校的一项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还获得了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请问, 学校从校本课程的角度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潘志强当今世界, 各国日益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也面临着众多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如何让未来的人们能够在认同本土文化与价值的同时, 欣赏与尊重彼此的差异, 寻求文化共生, 共同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 谋求共同的进步与繁荣, 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20世纪中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倡导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 世界各国和地区也都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 提倡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方针的指引下, 也一直非常重视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应该说,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不仅是适应国际竞争与推动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而且可以更好地寻求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平衡点, 有助于青年一代养成同情与博爱的态度, 树立尊重人权、正确的道德、社会责任感、为大众谋福利等观念, 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看待与处理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不仅是新时期学生素质的时代内涵, 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浙江省作为教育强省、文化大省, 拥有众多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具有丰富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和平台。然而, 从现有的实践来看, 国际理解教育存在几个显著的问题:一是缺少对国际理解教育深层次内涵和时代主题的理解和挖掘, 仍更多地将重心停留在对国际知识与外语技能的培训;二是缺少有关国际理解教育学校实践的体系与机制, 其实践仍处于经验水平与浅层合作的阶段, 甚至误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国际交流;三是没有充分利用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 浪费了大量展开国际理解教育的机会。

衢州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的姐妹城市, 每年都吸引上千位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衢州二中是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省一级重点中学。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 平均每学期有3名外教在校任教。学校与世界上近1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每年接待国际友人达30多批。

作为衢州市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省首批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选修课程建设改革试点学校, 如何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改之路, 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经过慎重的调查与论证, 学校决定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 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 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乃至课外校外活动中的多种渗透形式, 培养具备国际知识、国际理解技能、国际理解态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新一代年轻人。

记者具体而言, 学校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达到怎样的目标?

潘志强我们希望通过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建设等都有所促进。

一是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一方面, 发掘学科教学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契机,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另一方面, 积极运用学生学校学习的整体经验, 开发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素材与课程资源, 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线开设主题性课程或专题活动。再一方面, 拓展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外部空间与形式, 运用学校、社区和国际社会的力量开展综合性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 积累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案例与资源。

二是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与价值观通过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 让学生了解国际知识, 掌握国际交往的技能, 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 发展国际理解的态度与价值观, 在尊重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上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 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培养教师的国际理解素质与能力通过课题研究, 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国际理解素质。一方面丰富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为教师提供专题研讨和国际交流的机会, 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探索本国教育改革与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另一方面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理解素质和能力, 让国际理解教育在学科教育和学校文化中扎根, 培养一支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技能、国际理解态度与价值观的新时代的教师队伍。

四是构建基于国际理解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我们进行各种教育的重要阵地, 国际理解教育既对德育提出了新课题, 又有利于开拓德育的新思路, 所以要探索建设符合国际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 激发学生作为世界公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记者课程的开发不同于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 它必须遵循课程开发的要求和程序。请您介绍一下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潘志强我们主要采用实践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方法推进课题的开展, 通过需求分析、方案研发、课程实践、经验总结与修订等程序, 鼓励全校师生参与到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中, 形成了一条研究与实践共同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

首先是需求分析, 确立研究指导思想在对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现实条件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学校于2005年3月提出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的想法, 正式成立了课题组、课题专家顾问组, 结合世界各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并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互整合, 确立了研究的指导思想:“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努力践行‘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教育理念,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益的条件。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 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国际知识、国际理解技能、国际理解态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国际公民,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然后是全员动员, 研讨校本课程培养方案根据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现实需求, 动员全校师生参与, 研讨制订了校本课程的培养方案, 确立了学生发展的三个能力层次。一是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加强学生国际交流与对话的技能, 包括交流技能、合作技能和思辨技能等。二是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通过跨文化的课程主题教学和国际理解的各类交流活动,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国际交流与理解的条件,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与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 在多元化的世界中生存与发展。三是将学生的国际意识与爱国意识的培养有机整合, 帮助学生树立具有国际视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帮助他们立足于本土文化发展, 成长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觉悟的全球公民。

接着是大胆实践, 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与资源本着在行动中进行研究的思路, 我们在实践中初步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模块与资源系统, 发展了以学校整体学习经验和校外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与态度养成的教育教学系统, 主要包括依托于学科课堂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模块、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专题活动模块、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拓展模块、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国际平台与资源。

最后是评价与改善, 总结推广校本课程经验学校注重对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效果和成果进行总结, 并对相关成果进行推广。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不仅被写入了衢州市地方课程教材, 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验推广, 作专题报告达二十多场。此外,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对课题实践进行国际宣传, 引起了强烈反响。随着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 我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新的发展与拓展, 积累更多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案例, 为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共享与借鉴提供基础。

记者国内也有其他一些学校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您认为衢州二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潘志强我校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以讲台为阵地, 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首先, 我们立足课堂。我们加强英语学科的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专题研讨的教学形式, 以此来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过程中, 我们让外教直接参与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其次, 开坛讲学。我们运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丰富人员资源, 开设“国际友人大讲堂”专题讲座活动。外教在校任教期间, 每学期开设一次以上的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讲座。再次, 进行个性化辅导。我们充分利用外教资源, 在各类学校主题活动和竞赛活动中发挥他们专业辅导与指导的优势, 并通过个性化的辅导, 贯彻国际理解的精神与理念, 提升师生的国际交流与国际理解的能力。

二是以科研为手段, 培养师生的国际意识国际理解教育是个渐进、动态的过程。随着课题进展的深入, 课题组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以科研方式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在学校实践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 学校鼓励全校师生、国际友人记录自己参与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感受, 激发师生国际理解的态度与情感的提升。具体而言, 我们开展了师生撰写国际理解教育感言、国际友人撰写国际理解教育文章、与国际友人共同著书立说等活动。

三是以事例为契机, 增进师生的国际情怀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不在于说教, 而重在情感共鸣。学校利用教育教学以及国内国际的重要事件作为教育的契机, 将学生的学校整体学习经验同增强国际理解教育相互整合。比如南海争端事件、英国外教与我校学生冲突事件等, 不少学生会在面临文化冲突和国家冲突时, 产生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学校会利用契机运用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引导师生理性表达爱国热情, 帮助树立成熟的世界观。

四是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师生的外交能力我们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海外夏令营活动, 让师生全面浸润在不同文化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 通过切身的体验、交流、学习与问题解决, 提高学生的国际交往的能力与技能。我们还开展英语小记者代表团采访活动。英语小记者代表团由不同年级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 人数在120人左右。他们协助学校做好接待、采访大型国际交流的工作。

五是创建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 开辟国际理解教育第二课堂为了把国际理解教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更加直观地再现教育成果, 2011年9月, 学校斥资40万元创建了国内中小学界首屈一指的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 共展出学校师生与国际友人交往中所保存下来的图片、文档、实物、视频材料三百余件。教育国际交流陈列室成立后, 学校分批组织学生进入参观学习, 教师根据授课主题, 有针对性地讲解。学校还接待了省内外兄弟学校上千名师生来参观学习。在此, 学生可了解我校教育国际交流的历程, 了解每件展品的来历和意义, 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生动直观的国际理解教育。

记者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活动, 学校一定在很多方面都有让人惊喜的变化。

潘志强是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个多赢的举措, 长达六年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主任许琳曾对学校该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衢州二中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开展得如此之早、抓得如此之实、定位得如此之高, 在中小学界当是不多见的……作为一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者, 我既惊异也十分感动他们在教育国际交流工作方面的远见卓识。”

一是学生的改变首先, 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经过课题实践, 学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大气,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悄然发生了改变, 国际公民气质显现。他们更加自觉地以思辨眼光看待世界, 关注人类。在与国际友人交往过程中, 国际友人准时守时、诚实守信、宽容友善、爱护自然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 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高涨, 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涌现出了一批口语流利的学生。

二是教师的改变通过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 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他们不仅在教育教学理念等专业素养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也在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上有了进一步的锤炼。

三是学校的改变学校创设了以“国际理解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国际氛围, 中外文化和而不同、中西合璧得到很好的体现。

四是国际友人的改变国际理解教育是个双赢的过程。不少国际友人经过一两年在我校工作与生活, 能够入乡随俗, 也渐渐成长为国际公民。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其中有4位外教荣获“西湖友谊奖”。

记者这些成绩可以说是非常显著, 但是我想, 作为校长, 您一定不会满足于这样的成绩。最后请您谈谈学校将怎样继续深入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工作。

潘志强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探索的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分析问题, 进一步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可能性。一是通过质量把关, 引进优秀的外教, 真正有效地推动学校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二是进一步拓展与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模式与内容, 深化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层次, 推进研究向纵深发展;三是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国际视野、国际意识与国际理解态度的优秀教师团队, 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支撑。

上一篇:在路上优秀作文下一篇:借用车辆使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