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健康乐

2024-09-02

骑自行车健康乐(通用17篇)

篇1:骑自行车健康乐

骑自行车健康乐

我一直以为,自行车是最神奇、最方便实用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是最富有朝气、最简便有效的健身方式。中国历来有自行车王国之称,欧、美等发达国家从节能、环保和健身出发,也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兴起自行车热,那么,骑车没有理由不成为我的最爱。

我有一辆永久28 自行车,又特意买了雨衣和防水鞋,为全天候骑车做好准备。我天生就是骑车的料,车骑得又快又稳当,从未出过事,我很少用车闸,从来不用车铃,在人群和车水马龙中穿行,犹如随意散步一般。我操控自行车就象使用我的手脚一样自如,我以为这是人车合一的境界。这就使我更加偏爱骑车。

神奇的、富有朝气的自行车,需要有能力的、有勤奋进取心的人骑行。我酷爱骑车,无论寒暑,哪怕淋雨、晒太阳,骑车吹一阵风,出一身汗,心里也觉得舒畅,感到精力充沛,得到难以形容的享受和满足。

骑车锻炼体能,又磨练意志。一个弱不禁风、缺乏毅力的人,要在四、五、六、七级风雨中骑行,尤其是长时间骑行,是难以想象的。骑车增强人的心、肺、胃、肠功能,使心脏搏动更加有力和稳定,加速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利于吐故纳新;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此外,骑车对骨骼和肌肉系统,也都是锻炼,强筋健骨,增强体质。骑车协调人的全身机能。骑车是腿、手、腰、颈等部位的综合运动,骑行时需要身体各部密切、协调配合,这也正是初学者腰板僵直、骑车歪歪扭扭的道理所在,即初学时身体协调不好所致,当然,不适合骑车的人骑多少年也是这副模样。骑车锻炼人的神经系统。自行车是两轮行驶的交通工具,骑车对人的平衡功能是一大锻炼和提高。一个熟练的骑车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对路况、路障、以及突如其来的意外,都必须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及时有效的规避,这就必须眼明手快,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才能平安顺利抵达目的地。由于长期骑车,我一年四季很少上医院,一口气上下五、六层楼,从不气喘吁吁,每天学习、工作到午夜,从来不感到疲倦。

篇2:骑自行车健康乐

比赛前,为了安全起见,我和爸爸仔细地做起了准备工作。首先,我们把两辆“坐骑”停在路边;接着,各自围着“坐骑”检查一圈,看看把手正不正,拨拨车铃响不响,试试刹车灵不灵;最后,我们又给轮胎打足了气。这下,万事俱备,只欠“开赛”啦!

“预备——”随着“裁判”妈妈的声音响起,我迅速蹬开支架,倾斜车身,踮起左脚,甩出右腿,跨上“坐骑”,稳踩脚踏。做完这一切,我得意地扭头看了看爸爸,谁知他早已摆好了开骑的架势,还对我打了一个V形手势,说道:“儿子,你可要加油啊!”看到爸爸这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心理暗想:“大长腿VS小短腿,大高个VS小不点,这胜算实在是‘断柄锄头——没把握’啊!”可我嘴上却倔强地说:“老爸,我一定会赢你的!”爸爸哈哈大笑起来,朝我说道:“小鬼头,输了可不准哭鼻子哦。”“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我朝爸爸做了个鬼脸,调皮地答道。

“开始——”“裁判”妈妈一声令下,我跟爸爸就像离弦的箭,“嗖”地一下就“射”了出去。前半程,因为都是直线路段,我是一鼓作气,骑得非常快,爸爸被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风声在我耳旁“呼呼”直响,好像也在给我呐喊助威。就在我满面春风、得意忘形之际,前面到了一个转弯处,我没把握好刹车,差点冲到田里去,幸亏一根电线杆帮我挡住。就在这时,我眼睁睁看着爸爸从我身边快速驶过。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完了!这回输定了!”我想就放弃算了。但是,我又转念一想:“我可是在爸爸面前放过狠话的人啊,如果就这样认输了,那不是要被爸爸笑掉大牙了?不行,我一定要追上并超过他!”于是,我重振旗鼓,奋起直追。只见骑在前面的爸爸,车速反而渐渐地慢了下来,我想他一定是看到我摔倒了,正在担心我呢。我借着这个机会,身子往前倾,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拼命蹬。不久,我就追上了他。爸爸看到我,怔了一下,而我则趁他发愣的一瞬间,接着冲刺,终于比他先到了终点。我高兴地大声欢呼了起来:“我赢啦,我赢啦!”

我和爸爸的这次自行车比赛,不仅让我乐在“骑”中,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遇到挫折,不能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终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作者:周子轩 外小 二年级

篇3:女人骑自行车会影响健康吗

许多骑自行车或使用健身车锻炼身体的女性有时会出现麻木感, 而这感觉有时就发生在传统自行车车座上。自行车车座的设计使得人的身体重量大部分落在车座前部突出位置, 这样子就给生殖器区域的神经和血管造成了压迫。对于男性来说, 这会增加患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之前在一项有关男性警察骑自行车巡逻的研究对此进行过报道。

但是对女性骑自行车还没有进行过仔细研究。2006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 与对照组的女性跑步者相比, 骑自行车女性的生殖器官性敏感度相对较低。因此, 一些科学家认为, 骑自行车的女性与男性一样, 在性健康方面可能存在类似的风险。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试图确定是否有具体因素影响女性自行车车手的疼痛与麻木。有48名女性参与了这项研究, 她们每个人都长期骑自行车, 每周至少骑10英里 (约16公里) , 其中许多人骑的路程更多。

这些女性带着她们各自的私人自行车和车座来到实验室。研究人员把自行车安装在一个固定的机器上, 让自行车车手按自己的喜好调整车座和车把位置。然后她们坐在自行车座上, 一边踩踏板, 一边报告是否会感到疼痛、麻木或有刺痛感, 同时还有一台仪器用来测量她们骨盆底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 车把的位置似乎是最关键的因素。女车手们如果将车把位置调低于车座, 她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其称作会阴的软组织区域承受的压力更大, 同时其骨盆底的感觉也会降低。

研究人员发现, 车把相对于车座的位置越低, 女车手越容易向前倾, 迫使其把更大比例的体重放在会阴部。当自行车车手为了保持更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姿势而身体前倾, 手放在公路自行车或场地自行车的车把上时, 这种问题尤其可能发生。

这项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 耶鲁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和生殖科助理教授玛莎·格斯博士说:“我们的研究基本上表明, 对于女性自行车车手来说, 她们的这个危险因素或许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引导自行车车手采用更好的安全骑车姿势, 这有利于减少压力和骨盆底感觉的降低。”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性医学杂志》上。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科学家史蒂文·施拉德指出, 这项发现有助于女性自行车手重视骑自行车面临的问题, 但是仍然需要更多长期的研究。他之前的研究曾帮助自行车巡逻男警察认识到车座的危险。

施拉德博士说, 多年来, 他一直对进行自行车巡逻的警察团体发表关于自己发现的演讲。后来, 他说, 观众中有时会有女性靠近他说, “这不仅是男人的事情。”

“女人同样也有这类问题。”施拉德博士说。

篇4:乐在“骑”中,“骑”乐无穷

我听后不由咋舌。乖乖,县城距离市植物园单程40公里,往返就是80公里,开车去玩还要一个多小时,他居然是一路骑着去,简直太“拉轰”了!面对我惊讶之中略带崇拜的目光,老哥们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不久,他想将坐骑升级换代,在QQ群里问了半天,由于价格超出普通自行车数倍而无人接手,最后,我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于是,一手交钱,一手“提车”,我糊里糊涂就加入了“骑行族”。

车刚到手,自然是心痒难耐,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这玩意,现在居然也亲自拥有了一辆,想不热血澎湃也难呀。当晚我就兴冲冲地骑着在城里兜风。不久,我又结识了几个单骑爱好者,加入了他们的QQ群。得知他们每周都组织活动,听得我心里直痒。

为了早日具备出行的资格,我取消了以往每天遛弯的习惯,改为跟随他们“遛”车。从县城到城外的一个大堤,距离10公里。一开始,我根本跟不上他们的节奏,急得满头冒汗,后来才逐渐融入其中。这样过了大约一个月,我有了变化,腿部力量显著增加了,耐力也大有长进,但一想起去市里要骑行40公里,依然有些胆寒。

这年7月,第一个机会来了——单车群组织大家去邻县白洋淀游玩,而白洋淀距离县城有20公里。这是绝好的拉练机会,自然不容错过。于是,我兴冲冲地跟随他们出发了。“老鸟”们为了照顾我们这些“新鸟”,耐着性子陪我们找感觉,骑行速度一直不快,保持在时速20公里左右,中途还不时小憩一下,吃块糖,喝口水,看看路边的庄稼和树上的小鸟。结果,不到2个小时就到达白洋淀。划船,看荷花,吃炖杂鱼,玩得不亦乐乎,下午才懒洋洋踏上归程。

据单骑“前辈”们说,出行归来当晚如果不觉得累,没有不适的感觉,就说明没有问题。而我一路上处于领骑地位,除了屁股略感硌得慌外,其他还好,这次出行大大坚定了我的信心。

紧接着,走一趟市里就顺理成章地提上了议事日程。于是,又一个早上,我们再次出发,踏上了新的征程。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信心满满,不仅速度提高了,一时兴起,还跟几个老手玩了飙车,脚下生风,生龙活虎。乐极生悲,返程时大腿灌铅一般,举步维艰,原来去时玩得太“嗨”,不知不觉体力透支了。此时,骑友们彼此都混熟了,有憨厚的,安慰安慰我;但也有几个嘎子,对我挤眉弄眼幸灾乐祸。当然,这事给我的教训是,无论哪种健身方式,一定要适可而止,务必量力而行。否则,丢人现眼真的伤不起啊。

一眨眼,一年过去了,此时,骑行带给我的好处更加显而易见。以前走路步子发沉,而通过坚持骑行锻炼,下肢力量逐渐提高,走路时脚下仿佛踩着风火轮,一抬腿就要飞起来似的。而我也“野心”膨胀,要跟几个资深的骑友去山区。为此,我卖掉公路赛车,换成了山地赛车。

去山区骑行,由于路途遥远,我不得不用闹钟把自己唤醒,匆匆吃一个鸡蛋,喝一袋牛奶,然后开始一百多公里的漫漫跋涉。当然,去山区之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除了平时必用的过滤空气的面罩、保护双手的手套、保护膝部的护膝等之外,还特别检修一下自行车,因为下山时需要不断刹车,刹车把、刹车线绝对不能出问题。还要掌握一些在山区骑行的注意事项,例如,要把山地车的减震调到最好;由于山路狭窄,大家也不能并排骑行,而是要拉开距离,成一条线;上坡时,尤其是坡度过大时,不要用蛮力,而是调整档位,慢慢往上走,既保护爱车,也保存体力。

这一年,我们将方圆150公里内的景点玩遍了,甚至到了冬季,依然兴致不减,近则到白洋淀去,在冰封的淀面滑冰床子;远则到市西山区县,踩着吱吱呀呀的积雪爬山之余,还可以饱一下口福:山上那些密布的柿子树上,还挂着红彤彤的磨盘柿,由于上山不便,这些都是当地柿农放弃采摘的,于是,成了我等大快朵颐的绿色食品。

时光来到2013年,此时我们的坐骑又进行了一次升级换代,开始装备小轮车了。小轮车方便携带,适合出远门游玩。我们的第一站选择春节去北京“上庙会”。大年初三,我们乘坐动车到京,找经济实惠的小旅馆入住,次日便开始了在首都骑行。在充满文化味儿的胡同里,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此时,骑行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

春节后,我们憧憬着去西藏、去青海的计划,每次谋划,都仿佛听到了那散发着野性气息的神秘之地的召唤。

而平时,用骑行代替散步,已经是我们特殊的锻炼方式。比如,骑车子去野外打野菜,在嘻嘻哈哈之中,呼吸了新鲜空气,活动了筋骨,别有一番滋味。

由于多年在电脑前写作,我的颈椎病一度比较严重,而迷上骑行以后,身体素质迅速提高,颈椎病的困扰已经烟消云散了。有时出门,每当看到一些70多岁的老骑友,出行的路程比我们还远,他们谈笑风生,是那样精神矍铄,是那样神采奕奕。我油然而生一股豪情:这种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开阔眼界的锻炼方式,我喜欢,骑到70岁,没问题!

篇5:骑自行车作文500字 骑自行车

无锡在我心中是一片圣土,在泰兴到无锡这160公里的征途中,我在心中无数次打退堂鼓,可我却没有叫一声苦。我们每经过一个城镇,便到当地邮局盖一枚邮戳,在我眼里沿途盖上的一个个邮戳就是一枚枚价值连城的勋章。

我到现在都记得,骑着自行车站在江阴大桥之下,听着那永不停歇的江涛声,激动得热泪盈眶。无锡就在不远的前方。

快到无锡了,大概老天爷也被我们感动了,大雨倾盆而下。爸爸见时间不早,不停地劝我赶紧停下,找个地方歇歇脚,我只回答一句话:“今天一定要到达无锡!”风雨中,我豪情满怀,信心如同被风儿吹得扬起的衣衫。

只差一个路口就无锡了,我和无锡城区不过是一路之隔!我猛踩两脚,骑过这最后的20米。站在马路边,我看着刚才站的地方,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仰天大喊一声:“噢耶!我终于成功骑到无锡了!”

冷静下来后,我觉得骑行160公里到无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出发前有些人担心我,可能会受伤,可能会爆胎,我们可能会遇到事故,我可能会力竭而死……当时真的被吓到,事实是那些“可能”不过杞人忧天。

篇6:骑自行车健康乐

我们把自行车推出了家,来到空地上。爸爸叫我骑上车,先坐稳,然后他在后面扶着车,指挥着我。妈妈就在一旁看着我练习骑车。这时,爸爸发话了,他叫我眼睛看前面,身体坐直,两只手扶正车把,脚要用力蹬。还叫我不要担心摔倒,他会在后面保护我的。我照着爸爸的话开始吃力的蹬车,但是就是坐不稳,身子扭来扭去。我非常害怕摔倒。突然,爸爸大声地说:“身子坐直,眼睛看前面!”可把我吓了一大跳,差点从车上摔下来,幸亏有他在后面保护我。他还说:“怕什么呀,我不是在你后面吗?”骑了没几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了。站在一旁的妈妈说:“太热了,先休息一下吧。”于是,我们喝了点水,小歇了一会儿。

又开始练车了。这次,我确信爸爸能保护好我,因为我确实没有摔倒。于是,我放开胆子练习。开始转圈,可是这圈一转,却感觉停不下来了。我好害怕,就大声向爸爸求救:“爸爸我怕!爸爸我怕!”爸爸叫我用手控制好车把,可是车子好像不听我的使唤。这时,爸爸控制住了车子。车终于停了下来,我也松了一口气。妈妈见我这样吃力,心疼地说:“今天就练到这儿,明天再练吧。”可是倔强的我还想练。我见爸爸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就叫他去休息一下,我自己练。这时,爸爸又教了我一招:“学骑自行车要先学会控制车子的平衡。你先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身体尽量坐正,眼睛要看前方,慢慢地在地上走,然后试着双脚离地。”

我照着爸爸的方法开始做,一开始的时候怎么也把握不好,感觉车子总是要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坚持不懈地练习下,终于掌握了一点骑自行车的技巧。

篇7:骑自行车

吃过早餐后,我就搬上自行车下楼,和皇甫石一起学骑自行车。刚开始,妈妈扶着我,扶了一会儿,妈妈问:“能放开了吗?”我犹豫了一下,说:“能。”结果妈妈刚放手,我就摔倒了,摔得非常疼,但是妈妈说:“要有不怕摔的精神,这样,才能学会本领!”于是,我就心里想着这句话,两只脚蹬着自行车,向前冲……我万万没想到,我居然骑了一小段,之后我就敢直走了。

中午,妈妈和爸爸准备出去,我让他们在后备箱拉着我的自行车,准备去广场练车。

吃过午饭后,我说:“去广场骑自行车。”妈妈说:“行!”到了广场,我骑上自行车,就开始加速向前冲。广场非常平坦,也非常宽阔,比小区的水泥路要强多了,我的技术好像也提高了很多。骑了一会儿,妈妈说:“行了,练转弯吧。”我说:“好吧。”我练了一会儿转弯,开始的时候可以转一点弯度,后来可以转一个大转弯。就这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篇8:骑自行车的5大益处

骑自行车还有益心脏和肌肉,可能改善步行、平衡和爬楼梯。

了解主要身体益处

1.关节可以轻松应对。当你坐在自行车上,你可以将重量放在骨盆的一对称为坐骨结节的骨上,不像步行需要将体重转移到双脚。这对有关节疼痛或年龄相关僵硬的人有益。

2.踩脚踏板可以实现有氧运动。这对心脏、大脑和血管很有益处。有氧运动还可以促进内啡肽释放,内啡肽是一种让身体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让你觉得自己有颗年轻的心。

3.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肌肉。当用力踩踏板时(往下踩),你会用到臀部的臀肌、大腿的四头肌、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踏板复位阶段(往后推),你会用到大腿后面的腘绳肌以及髋部前面的屈肌。

骑自行车也可以锻炼其他肌肉。你会用到腹肌保持平衡和保持笔直,会用到手部和肩部肌肉来握住车把和保持方向。

4.有助于日常活动。骑自行车的益处延伸到保持平衡、散步、站立、耐力和爬楼梯。

5.骑自行车可以强健骨骼。抗阻运动,如推脚踏板,可拉伸肌肉,然后肌肉拉动骨骼,增加骨密度。

安全考量

在骑自行车之前,先获得医生同意。如果你有心脏疾病、关节炎或骨头薄,事先获得同意尤为重要。如果你有骨质疏松,可考虑骑三轮车,比两轮更加平稳,摔倒风险较小。如果你最近有骨折,则不要骑车。再次摔倒会加重骨折。

骑车时,记得将座位调到可让膝盖稍微弯曲的高度。最好不要腿伸直才够得着底下的脚踏板,因为自行车可能会太高,会让你摔倒。

其他贴士:带上头盔可保护你的头;不要使用夹子将双脚固定在踏板,万一摔倒,这可造成更严重的损伤;不要一个人骑车;在自行车道骑车,不要在街道上骑;骑车前、骑车期间及骑车后保持水分充足;使用防晒霜和太阳眼镜。

装备选择贴士

你可能知道头盔是保障安全必须的。此外,合适的服装和自行车也可以让骑车更加安全舒适。

自行车服。这些服装含有吸湿的高科技纤维。通常是霓虹灯颜色,具有反光材料,让驾驶员可以看见你。自行车短裤具有厚垫或麂皮来防止擦伤及提供缓冲。

选择自行车。找一辆对身体压力较小的自行车,例如沙滩越野自行车或舒适型自行车。它们有较高的车把,让你可以坐直,宽宽的轮胎让行走更加平稳,还有减震的座管,较低的顶部车架,这样你不必将腿甩太高才能上车(在你与车架之间至少要有一或两英寸空隙)。如果难以上车,有一种叫“轻松跨过”的自行车,特色为顶部车架离地面只有六英寸高。

其他自行车种类有三轮车,如果脚部不稳的话,三轮车更适用。还有躺式自行车,你可以在骑车的时候向后靠。如果有椎管狭窄,躺式自行车可将你的脊柱位于放松状态,让你的疼痛缓解。如果有椎间盘突出,这种自行车会让椎间盘更突出。

篇9:骑自行车

今天,我兴高采烈地看着电视。一旁的妈妈不知是吃错什么药,忽然叫我去学骑自行车。我吓了一大跳,心想:啊?学骑自行车?要知道我骑三个轮子的自行车都会倒,骑两个轮子的还不把我摔死?可是这时,妈妈已经把自行车推来了。

妈妈把自行车推到空地上,让我骑。我一看,一下子就愣住了。这么大的自行车,可比我的三轮自行车大多了,让我怎么骑呀?我呆呆地看着妈妈,问:“妈,这么大的自行车怎么骑呀?”妈妈笑了笑,说:“你先把一个脚踩在一个脚踏板上,再一蹬就坐上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一作果然就上去了。可我一坐上去,车子就像不听话的宝宝乱**摇,扭来扭去。妈妈说:“你要把车头摆正再骑,就不会倒了。我把车头摆好,骑上去可是还要倒。妈妈就说:“你的身体不能僵在那,要灵活一点,车子往左倒,你的中心就往右。”我试了一试,果然好多了。接着妈妈又教我怎么向前骑,渐渐的,我从要妈妈推着车骑变到可以自己骑两步了。

学骑自行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强平衡感,真是一举两得呀!

篇10:骑自行车

暑假里,我决定要学会骑自行车。今天,爸爸向邻居借了一辆自行车,教我骑了起来。爸爸告戒我:“骑自行车,不求速度,只求稳。如果掌握不了平衡,就会摔跤。”我点了点头。

爸爸先教我怎样上自行车。首先用左脚踩着左脚踏,用右脚在地上使劲地蹬两步,然后,把右脚快速地从后面踩到右脚踏上,这样就上去了。我试了好几遍,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平衡,车龙头往右边倒。渐渐地,渐渐地,我学得差不多了,爸爸便教我骑。骑的时候,要把握好方向,不然就会与其他车辆想撞。开始,是爸爸扶着自行车我骑的,后来,爸爸见我有些熟练了,便悄悄地松开了手,我还不知道。

只听爸爸大喊:“蓓蓓,你看看,你会骑自行车了!”我回头望去,才看见爸爸没有扶了,而我却骑的好好的。可能是因为一时激动吧!我突然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把腿给摔破了。可我却满不在乎,还是那么高兴,因为我终于会骑自行车了。

篇11:骑自行车

暑假里,我在外婆家学会骑自行车了。刚开始学的时候不是很熟练,我总是摔跤。我练习的时候没有人扶,总是摔跤,有一次摔得我屁股疼死了。虽然摔得很疼,但是我一定要坚持学会骑自行车。我外婆就说,没有人扶的时候你别跑到马路上去了,只能在家门口的水泥坪上练习。

有一天下午,外面热死了,我一样在坚持练习骑自行车,骑得我满头大汗。忽然,我能够骑着往前走一小段。这时候,外婆出来了,看到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感到非常高兴,表扬了我。外婆提醒我,你现在还不够熟练,不要跑到马路上去。我坚持在家门口的水泥坪上练习,练习了很久很久,我就学会了,能够骑一大段路了,我很高兴。

通过练习自行车这件事,我懂得了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篇12:一种新型双人骑自行车的创新设计

目前应用较广的双人骑自行车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普通自行车上,将两车架体为一前一后的线性连结。此协力车有以下缺点:(1)协力车的支撑点为其两个轮胎,如果骑乘的两人相互配合不默契,常会使协力车走走停停,而且在上车和下车阶段不便,使骑乘者耗费了较多体力,进而使骑乘者丧失骑乘乐趣。(2)由于座椅是前后设计的,骑行过程中前后对话不是很方便,且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另一种是将两辆自行车,通过固定轴连接,以形成一个能够互相带动的双人骑行自行车。此自行车的转向不够灵活,而且采用的原理依然是普通自行车的原理,同时没有配合的应用,因此不够新颖,不能够满足大家对创新型自行车的需求。笔者所设计的新型双人骑自行车的特点在于,双人横向骑行,不连轴时,能够一个人带动一个大轮,通过两人配合进行转向和前行;连轴后,两人均可带动两大轮,其中一人可休息,增加了骑行的实用性,整个自行车前重后轻,可仰骑,增加了骑行的刺激性,后面小轮和刹车,提高了骑行的安全系数。

1 设计思路

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的大都是单人骑自行车,或是多人前后骑自行车,双人并排骑自行车很少,而且大都是通过将普通自行车简单的刚性连接而成,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趣味性,因此笔者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双人骑自行车,此自行车能够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带来娱乐的元素。

2 工作原理

左右两侧的人分别实现对左右两大轮的控制,当两大轮速度相同时实现前行,当左侧大轮的速度大于右侧大轮的速度时,实现向右转向,当左侧大轮的速度小于右侧大轮的速度时,实现向左转向。通过连轴装置可将左右两侧的轴连在一起,使两根轴同时转动,两人同时踩踏板或者其中一人踩踏板均能使左右两侧大轮同时转动,此时通过方向盘控制转向轮进行转向。

3 结构设计

3.1 传动装置

双人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如图1所示。参考相关文献[1]、[2],通过左右两侧的踏板,分别带动牙盘25、26转动,两牙盘的转动通过链条2728分别带动牙盘23、24的转动,牙盘23、24通过轴21、22分别带动牙盘19、20的转动,牙盘1920的转动通过链条17、18分别带动左右大牙盘1516的转动,大牙盘15、16分别带动左右侧的大轮转动,从而实现左右两侧骑行人通过踩两侧的的踏板使左右大轮的转动。

3.2 连轴装置

如图2所示,联轴器装置使两个人分别控制左右两大轮转动,换成一个人即可带动两大轮的转动,其中一人可休息。通过向左滑动换向手柄32,使换向套31带动连轴外齿轮30与连轴内齿轮29配合,实现连轴。轴分开即将手柄向右滑动,连轴内齿轮29与外齿轮30分开,两轴各自传动,两人分别控制两大轮。

4 强度计算

由于该自行车的最薄弱环节是主轴,而其他的相关零部件将参考相关文献[3]中的设计。

4.1 主轴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的受力图如图3所示。P为考虑人的重量和自行车可能携带的物体的总重量,可以假设p=300kg,根据自行车的结构尺寸,并按照静力学分析方法,忽略前后两小轮的支持力,参考相关文献[4]、[5],可求的主轴所受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分别为:

考虑某些特殊情况,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地面的障碍物,此时前轮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假设该冲击力F与前轮成45度角斜向上通过车轮轴心,其可以分解成对自行车的向上的冲击力F2和水平冲击力F1,其中F2对主轴的影响不大可忽略。根据参考相关文献[3]上所提供的经验数据取:

从而可得

4.2 主轴的强度校核

主轴受力图如图4所示。

剪力校核:

主轴剪力图如图5所示。

在Fs作用下的剪应力:

在扭矩T的作用下的剪应力:

从而

抗拉强度校核:

主轴弯矩图如图6所示。

在弯矩M1的作用下的正应力

以上各式中:A为相应受载荷截面的面积;Wz为抗弯截面系数。[σ]为材料的需用正应力;[τ]为材料的许用剪切应力;截面积A与抗弯截面模量Wz,抗扭截面模量Wp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求的,需用应力[σ]、[τ]、由参考文献[6]中获得。从计算结果看该双人骑自行车的设计可满足强度设计的要求。经过三维模拟分析表明,该设计可行,此产品专利申请已得到专利局受理,图7为该产品的三维图。

5 结语

通过创新设计、机构优化等方法,设计完成了新型双人骑自行车,新型自行车能很好的满足娱乐场所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6 致谢

在完成此篇论文期间,华剑老师提出了不少意见,在此感谢华剑老师的耐心指导。

参考文献

[1]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邹惠君.机械系统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王克扬.助力自行车[M].第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4.

[4]李卓球.理论力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

[5]陈志刚,田景伦.工程力学(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9.

篇13:学骑自行车

学骑自行车

妈妈今天不知怎么,突然心血来潮要我去学骑自行车。我一听,心想:妈妈肯定又要“折磨”我了,上一次头上撞了个包还不够。妈妈似乎看透了我心思,斩钉截铁地说:“今天不去也得去。”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好去学骑车。

妈妈让我先学游车,我心想:嘿嘿,就先糊弄过去再作打算。我心不在焉地东张张,西望望,不时踩几下踏板。妈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突然大叫一声。我差点人仰“马”翻。我练了一会儿,便已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回家喝口水吧。”妈妈听出我话里“暗藏玄机”,名义上是喝水,其实想开溜,便立即下了“军令”,“不学会骑自行车,不准喝开水,午饭也不做了!”妈妈板着脸,严肃地发令。我眉头一皱,心想:为了开水,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了。我想完,猛一蹬,这一蹬可不要紧,差点和摩托“亲吻”。我调整了一下车头,蹬下脚踏板,另一只脚一缩,踩在了脚踏板上,可车却跳起了蛇形舞,妈妈抓住车的书包架,车才稳了些。我在这条路上骑来骑去,从不会骑到会骑,不知摔了多少跤,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可以骑车走直道了。

到了中午,我们回家时,我说:“明天还来。”妈妈大吃一惊:“啊?!”

浦阳一小六(2)班许时强

篇14:学骑自行车

寒假里的一天早上,我还没睡醒,爸爸就叫我起来,说要教我骑自行车。我一听来了精神,立刻从床上蹦了起来。

一开始,爸爸扶着后座,我往前骑,可根本掌握不了平衡,自行车总往一边倒,歪歪扭扭,像蛇爬行一样。勉强骑了一会儿,我是心惊胆战,爸爸是汗流浃背。当我自己骑的时候,却连脚蹬也上不去。我们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在院子里练了起来。没有了爸爸的帮助,我得先想办法掌握好平衡,才能骑。我先把右脚蹬踩到上面的位置,然后用右脚使劲一蹬,左脚再放到上面。然后再来,就这样一遍一遍的练习。但院子里的空地太小了,一骑就到头了,得下来掉过头再骑。骑得时间没有掉头的时间长,可我不灰心,照练。吃过午饭,我又继续练,渐渐地我可以蹬一两下了。爸爸在旁边看着,帮我加油,喊着:“一下,两下・・・・・・有戏,有戏。”听了爸爸的.鼓励,我更有信心了,不一会我能蹬几下了,我可高兴了,只是起步的时候有些不稳,像婴儿刚学走路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我终于找到了解决起步不稳的方

法,只要右脚一离地,迅速找好重心,直接用力蹬,就好了。现在我的骑车技术越来越好了,骑得已经很流畅了。

篇15:骑自行车散文

第二天,我的技术提高,会转弯了,但看到行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只有走走停停,登上自行车车也有问题,怎么登上自行车呢,哎呦,我的问题这么多,骑自行车怎么会学快呢,看来要两年才能学会了啊,上坡力气不够,下坡一惊一乍,真是有问题,明天继续努力吧。

第三天,上车没问题了,下坡没问题了,只是上坡有一点点困难。

篇16:骑自行车健康乐

我的儿子今年七岁, 上一年级。三年前我给他买的儿童自行车已经闲置多日,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忽然心血来潮, 要我把后面的两个辅助轮子卸掉, 他要像大人一样骑自行车。

我按照他的要求卸下两个辅助轮, 并带着他来到不远处的学校操场上。深秋时节, 草地已经枯黄, 多日不见雨水的土地已经干结但不乏弹性, 正是一个练习骑自行车的良好场所。儿子迫不及待地从我手中抢过自行车就骑了起来, 我看到他摇摇晃晃的样子就想扶他, 可是儿子说什么也不肯, 我只好在一旁看着他一遍一遍地骑上去, 又一遍一遍地歪下来。我观察了好长时间, 终于发现他歪下来的原因:尽管车子比较矮, 他的两只脚可以够到地面, 但他没有掌握启动的方法, 启动时没有足够的向前速度, 因此还没起步就歪倒了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我走上前去, 给他讲歪倒的原因, 给他讲左脚如何支在地上维持平衡, 右脚如何踩脚踏使车子迅速启动, 在右脚踩脚踏的同时左脚又如何蹬地使车子沿直线向前。他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用我的方法一试, 果然成功了, 他很兴奋, 骑了大约5米左右他摔了下来, 爬起来后接着骑, 这一次他骑了大约15米, 他回过头来问我:“爸爸我骑得怎么样?”我说:“非常好!”就这样他一遍一遍地摔下来, 又一遍一遍地骑上去, 摔的次数越来越少, 骑的距离越来越长, 后来他竟然沿着操场转了好几圈也不曾摔下来, 他成功了。我看了一下表, 孩子从来到操场到稳当地骑行只用了不到40分钟的时间。

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事。先学推车子, 然后是顺着坡朝下溜, 真正学骑是上初一的时候, 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绑一根扁担, 练习一两个月后上路还战战兢兢。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厉害, 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学会骑自行车, 效率怎么会这么高?

启示

仔细分析个中原因, 就会发现在40分钟之内学会骑车, 并非现在的孩子是天才, 而是因为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基础。在有辅助轮的情况下几年前就能熟练骑行, 对于扶把、转弯等技能不再生疏;二是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自己想卸掉辅助轮像大人那样自由自在地骑车;三是有指导。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有人及时给予点拨指导, 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联系我们的教学, 平时的数学教学怎样教才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我认为教师教的时机是关键, 也就是教师什么时候该出手, 是教学效率是否高的关键因素。数学知识是系统的连贯的, 前面的知识总是其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 许多知识是不需要教师教的, 孩子只要自己学、自己做就可以了。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学生营造宽松、合理、熟悉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自学或合作学习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时, 学习动机最强。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时往往能发现他们困惑的地方, 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弱点和困难之处相机加以点拨和指导,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欣赏他们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经验的做法, 这种“以学定教”的策略往往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应用

有了这一启示, 我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实践, 当时一位年轻教师准备到省里赛课, 选的内容是二年级《时、分的认识》, 经过几次试上, 总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特别是在讲为什么“1时=60分”时, 感到花的时间很多, 但学生学得稀里糊涂, 后面的想想做做就没有时间当堂完成了。我在想: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认识整时”的基础, 而且在生活中, 学生对时、分也有一些初步的感知, 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这些知识储备。于是我让她围绕“以学定教”的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请同学们说一说, 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时和分的知识?

生1:我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最细的那根是秒针, 最短的那根是时针, 分针比时针长一些。

生2:我知道分针走一格是1分, 时针走一格是1时。

生3:我认为他说得不对,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时针走一大格才是1时。

师:请同学们看钟面, 什么是一小格?什么是一大格?

生说:……

生4:我还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生5:我知道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我是这样数的:5、10、50、55、60。

师:请你带着大家数一遍。

生齐:5、10、15、20、25、30、35、40、45、50、55、60。

生6:我也知道钟面上有60个小格, 我是想刚学过的乘法口诀知道的: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五九四十五, 然后是50、55、60。

师:很好, 请你也带着大家数一下。

生齐: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五九四十五, 50、55、60。

师:同学们, 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 走2小格是2分, 走3小格是3分, 走10小格, 走60小格呢?

生:走10小格就是10分, 走60小格就是60分。

师: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 你们说说看是1小时长, 还是60分长?

生7:1小时长。

生8:不对, 是60分长。

生9:我也认为是60分长。

生10:我认为它们是一样长。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 请每个人用自己的钟面拨拨看, 到底是60分长还是1小时长。

生动手操作。

生7:我刚才说得不对, 60分和1小时应该一样长。

生8:我也发现它们一样长, 60分, 分针要走60个小格子, 也就是要走一圈, 我发现分针走1圈的时间, 时针正好走了1个大格, 也就是走了1小时, 所以60分和1小时一样长。

……

篇17:骑自行车散文

大凡运动都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竞技运动,二为健身运动。竞技运动中,有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参与。经过专业学习训练,参加体育竞技,但不以体育竞技为生的为专业运动员。没经过专业训练,参加体育竞技,但不以体育竞技为生的为业余运动员。而以参加体育竞技,靠竞技获得奖金为生的为职业运动员。除竞技外的体育活动,人们一般都称之为健身运动。民间群众性的户外骑行活动都属于健身运动的范畴。

近年来,在户外骑行活动中,各种形式的民间自行车协会如雨后春荀般的建立了。这些协会组织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新出现的共享单车,城市微信租车的促进作用,绿色环保行的骑自行车活动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了。

对于户外骑行活动者来说,大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骑行的品位。起初骑自行车的人等同于休闲散步一样,仅仅只是为了活动一下身子。而现在,户外骑行活动已是一项集健身,休闲,旅游,摄影,音乐,舞蹈,文学创作,友谊比赛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了。

户外骑行活动不是竞技运动,骑行者一般不可能像竞技运动员那样骑行。一是没有经过起码的学习训练,二是身体和技能都不具备参加竞赛的条件。所以户外骑行者在骑行活动中其本上是以健身为主,尽量避免超越自身条件的骑行。

上一篇:辅导员论文下一篇:九年级政治_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