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文学评论写作切入点

2024-07-09

最近几年文学评论写作切入点(共3篇)

篇1:最近几年文学评论写作切入点

最近几年文学评论写作切入点

(2010-12-17 11:41:03)[删除]

标签:

转载

姐姐 我想要买资料啊 你都不在

原文地址:最近几年文学评论写作切入点作者:极限论

这是去年考前上过的一篇博文,我提前一点,大家看看。现在每天有弟弟妹妹问我怎么写评论,写评论还是主要要选择视角,找到重点。大家注意一定要写的朴素,不要花里胡哨,写评论就是客观,平实,这些东西说起来就是这么几句,但是主要的还是实践,道理几乎大家都懂的,自己列一个小的提纲,不要打草稿,没有那个时间。一定选好中心,题目也是不要太大,写什么命什么题目,然后第一段就是把文章总结一下,写上几句就可以了,切忌大段摘抄,还有复述故事。就是用几句话把文章总结一下,然后引出中心,(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这一段就是要简洁,不要拖泥带水,第一段写个一、二百字就不少了。然后用两个到三个自然段来写你自己的中心,比如语言,什么张力,什么反讽,写自己最拿手的。最后一段就是总结下自己写的东西,不要追求惊世骇俗的结尾。

记住,先求稳。不要先求新,除非自己特别自信自己的写作。还有一定要用客观的语言,不要动辄“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之类的,就是站出来,记住,自己是一个局外人,来客观的、不动声色的评论一下。

先写这些吧,考试之前最好写三四篇练习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写很多,注意专业课的时间平均分配,但是最好一定实际写一下练习,可以发给我,我给大家简单看看。(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06年《白马》 叙事视角:

1、叙述者:是匹马,以一匹马来看问题。

2、特色:从语言角度分析,陌生化。

3、人与动物的生态学关系:马非马,象征人从人到非人的过度。人从自由变为非自由。马鞭之于马,就相当于现实中的社会权力之于人。福柯的理论:社会权力。马鞭规范了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如权力规范了人,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是马鞭规范马,使马丧失了自由,也有消极的一面,而社会权力规范着人,人变得不自由了,也是一种悲哀。因此说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07年《青龙偃月刀》

1、语言的陌生化

2、叙事者的角度:全知视角。有多重视角的转换,多重视角的聚焦。

3、文化角度分析:文化身份、民族身份。剔透的消失、何爹的焦虑其实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和老一辈的焦虑。何爹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意识。如他的剃刀不用电,女的不能剃头,男女之防,剃刀的技术等。剃头文化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4、结尾有象征的意义:三明爹的死亡前剃头,说明了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影响,最终趋向衰败的不可避免的命运。给我们留下了发人深省的疑问。传统文化到底靠谁来保持、如何保持。

(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08年《民间》

1、张力:说鲁迅的小说有张力是因为他长短句的应用。

本文也类似。长短句的应用,段与段的节奏感很强。给人冲击性很强。

小说的结构性,前面部分缓慢,故事结尾却很短。体现了静——动——静的过程。前面缓慢让人对于老大有否功夫深感怀疑,而后部分的动,即于老大的出手则非常之快,而且还省略,没有具体描写于老大的拳脚功夫具体的施展,更加突出其功夫的了得。这种张力和叙事的速度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感。而最后于老大面对农民的回答则是静静的一句:“我赔你”。(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2、反讽:

“民间”这个题目看似无关文章、所言非实的,但是却蕴含了深意。民间即是藏龙卧虎之地。民间说的是民间却不是真的写民间,说的是平凡却不是真的平凡。民间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折服着许多英雄的场地,一旦有契机,这些英雄则会爆发出来,形成巨大的力量。(出自四川大学中文系考研笔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gyi,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篇2:大学生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 作家作品是文学的基本内容, 缺少了作家作品, 文学史也就成了空虚之物, 丧失了所有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评论对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进行挖掘, 展示其审美价值, 揭示其问题和缺陷, 是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强化。虽然它比较偏重感性, 理性色彩较弱些, 但这正符合文学最基本的感性特征, 是文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事实上, 完全丧失了文学性的研究, 也就很难称得上是文学活动。典型如当前盛行的一些文化批评, 完全不关注文学的审美意义, 只是将文学当做文化材料来看待, 其研究结论也归入文化, 不涉及审美方面。这种研究虽然有其价值, 但它其实不应该归入文学研究中。文学研究不能够完全离开审美, 也不应该脱离作家作品这个根本。所以, 在文学研究中忽视文学评论, 是一种严重的偏见, 很不合理。

从中文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 评论写作也很重要, 因为文学史由具体的作家作品构成, 阅读作品、分析作品, 是学好文学史的重要前提, 也是让学生们热爱文学、充分感受文学魅力的重要过程。只有真正体会了文学的美, 掌握了挖掘和展现文学美的技能, 学生才可能体会到文学的独特审美效果, 热爱文学, 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学史课程。所以, 文学评论课程是文学史学习非常必要的辅助和准备。

第二, 从中文系学生能力培养来说, 文学评论最具有锻炼意义。对于中文系大学生来说, 最重要的是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分析概括理解的能力。即面对一部作品或者一份数据与材料, 能够准确地进行分类、剖析, 做出恰当的概括和理解, 化繁为简, 条理清晰, 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二是表达的能力。在对问题或材料有了思考和认识之后, 还需要以书面和口语两种方式表达出来。口语与书面表达略有差异, 但是共同点是要求观点明确, 思路清晰, 文从字顺。这两种能力掌握了, 也就具备了中文系学生的基本技能, 大学毕业后就能够轻松地胜任普通的文字、公文工作———也就是一般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要培养这两种能力, 一种方式是多读书, 在阅读中形成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另一种方式就是多写,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文学评论写作正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 它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 更注意培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写好了文学评论, 就自然锻炼、提高了分析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第三, 从学风来说, 针对具体作品的文学评论能够培养切实的学术风气。当前学术界风气比较浮躁, 很多做文学研究的根本不读文学作品, 或者是本末倒置, 以理论为先导, 以作品为附庸。流风所披, 一些学生也根本不读作品, 只是玩弄概念。其结果是, 不少研究文学的人缺乏最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 也缺乏严谨实在的学风。加强文学评论的训练是对这种粗疏学风的针砭。因为要写好文学评论, 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作品, 必须大量地了解作品和作者的相关材料, 也就是说必须以切实的阅读为前提。所以, 重视文学评论写作, 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大量而广泛地阅读作品, 从最基本、切实的作品出发来分析文学和认识文学, 养成踏实的学习风气。

文学评论写作之一:理解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作品, 所以, 文学评论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对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 准确理解、把握作品的意思。我这里用“准确”一词, 而不是“正确”, 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很可能是丰富的, 它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甚至很难用正确与否来进行衡量。甚至即使是准确, 内涵也不是单一的, 阅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 也可以对作品做出完全不同的理解, 所以作品理解具有一定的张力和灵活性, 它的基本意思就是不偏离作品的主旨, 不曲解和误解作品的意图。当然, 在一般情况下, 作品的主旨还是存在而且基本明确的。

认真细致的阅读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前提。这当中, 细节非常重要, 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往往不是直接说明, 而是蕴含在客观的细节当中, 忽略了这些细节就有可能导致对作品的误读。所以, 阅读一定要细致, 特别是初学者, 一定要克服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 认真地把握细节, 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思。比如我们读老舍的《断魂枪》, 如果不注意其中的“东方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等句子, 就很难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 甚至造成误读。再如叶圣陶的 《潘先生在难中》, 作品的风格客观写实, 价值评判都隐含在细节当中, 不认真体会这些细节, 就难以把握作品对主人公的感情基调, 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主旨。

此外, 阅读中还需要掌握一些文体知识。因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几大文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比如读小说, 首先要认识它的文体特点是虚构, 不能够将作家与作品内容直接挂钩, 将叙述者等同于作家本人;其次要了解一些叙述学知识, 知道叙述视点、叙述者等等概念知识, 如此才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读诗歌, 需要了解意境、思绪等概念, 需要了解抒情、叙事和哲理等分类, 等等。至于戏剧艺术, 更要对其艺术特征有专门的了解。比如我们读鲁迅的《祝福》等作品, 就绝对不能将作品中的“我”等同于鲁迅, 只有这样, 才能理解鲁迅对新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反思。再如鲁迅的《伤逝》, 我们经常将作品中的言论当做鲁迅的话语思想来理解 (比如作品中的“人必生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等) 。其实这是错误的。《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 借用的是涓生的日记体例, 表达的是涓生的话语, 将它套在作者鲁迅的身上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哪怕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有相通处。

文学阅读还需要了解作品内外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它包括作品之外的背景, 如作者的有关情况, 其生平经历, 主要创作和思想等, 特别是与作品创作有关的一些生活和思想背景;再如作品创作的时代情况, 即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创作的, 是自由的、宽松背景下, 还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制约, 他是借作品隐喻, 还是有特别的所指, 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 甚至严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基本理解, 典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 人们对它的解读差异很大, 就与它的创作背景认识有差异有关。再如鲁迅的《秋夜》, 寓意和内涵也有很大争议, 也都联系着作者创作时的环境和背景。作品内在背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也就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以及文化背景等情况, 包括历史、宗教、风俗等。比如我们读张承志的《黑骏马》, 就需要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生命观, 才能充分理解索米亚和额吉在对待索米亚被强暴后怀孕问题上的选择, 也才能理解她们与白音宝力格之间产生巨大分歧的背后原因。同样, 我们只有了解到安徽地方民俗中七月半放红灯习俗, 才能准确理解台静农的小说《红灯》中的情感取向和价值立场。

这中间, 需要强调两点, 一是知人论世, 也就是努力回到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因为文学作品会反映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人, 他们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只有真正进入文学作品的语境中, 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二是了解之同情。这一点与上一点密切关联。正因为我们深入到作品背景中, 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处境, 不以今天立场和态度来评价他人, 而是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环境和选择的理由。如《边城》中的翠翠对待爱情的态度, 如果以今天标准看, 肯定是太被动了, 她的爱情悲剧与她这种态度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谴责她, 因为在她生活的时代, 在她的环境中, 她的表现完全正常而合理, 或者说也有很多无奈。不能以超越其时代和环境的标准来要求他人, 否则就违背了历史性的原则。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品。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文学阅读中最需要了解的:其一, 也是最根本的, 就是作品的主旨。就是作品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意图?这是作品最根本的目的, 也是其意义之所在。理解作品, 这是核心和重点;其二, 作品的价值观和感情取向。作品的爱与憎, 张扬与贬斥, 这也是作品的重要方面, 它为主旨服务。或者说它是理解作品主旨的重要辅助;其三, 作品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这方面既是独立的, 也与主旨有关。作品的艺术价值可以独立衡量, 但肯定与作品主题有密切关联,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结合看待。

需要指出的是, 文学理解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建立在对所评论的作品细致阅读的基础上, 而是需要有广泛的阅读为背景。因为大量的文学阅读能够让我们产生比较意识,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指的就是这意思。所以, 很多人寄希望于迅速提高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 这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大量阅读为基础, 没有深远的文学背景, 很难具有很好的理解和鉴别能力。

从更高的要求上说, 要提高文学理解能力, 还不能只读文学作品, 更不能局限于只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或者说, 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需要大量阅读这一范围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西方文学经典, 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存时间毕竟短促, 也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高度。比较起中西文学经典, 在宽度和高度上都有所不足。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 能够给我们非常好的阅读铺垫, 让我们心中具有一个对照物———虽然不能简单对应, 轻率臧否, 但对于我们认识作品的独创性、深远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 还应该注意积累文学外的知识, 特别是历史和哲学。俗话说:“文史不分家”, 确实, 文学与历史关联密切———下面我们要谈到分析作品要回到历史语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文学与哲学也不可分割, 因为文学的重要价值之一在思想方面, 许多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思想家, 他的文学思想也是人类思想精华的一部分。所以, 文学不可离开哲学, 文学阅读也需要适度关联哲学, 至少是了解一些哲学史, 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哲学思想, 对我们阅读文学、认识文学是很有裨益的。

文学评论写作之二:分析

阅读过作品, 读懂了, 理解了, 形成了独立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 就需要独立思考, 敢于下判断, 初步形成对作品的基本价值判断, 比如作品好不好?好在哪, 不好在哪?然后在此基础上, 就形成自己的评论观点。观点的形成是文学评论写作一个重要的阶段, 或者说是重要基石。因为观点是统率整篇评论文章的核心, 文章所有的论述论证都要围绕它来进行。

观点不是对作品面面俱到的全面评述, 而往往是是选择一个具体的角度, 从一个独特的视点来看待、认识作品。一般来说, 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往往不止一面, 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 内涵往往很丰富, 就是如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它的可解读性很多。写一篇评论, 不要求什么都谈到, 而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或者是你认为是作品最突出的方面, 来作为评论文章的中心, 形成自己的评论观点。

评论观点的形成, 有两个前提, 其一是关注作品的独特之处, 就是它区别或超越于同类作品的地方。将这种独特性挖掘出来, 也包括将其突出缺陷揭示出来, 是评论文章的重要任务。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化和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 评论作品, 不能用一个僵化的模式, 而是要灵活。因为作品的独特性是相对而言的, 特别优秀的作品可以放在整个中外文学史角度看, 相对弱一些的, 可以放在中国新文学历史, 或者一个时期的文学背景来看待, 再弱一些的, 可以放在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 或者更小范围来看待。不同的独特性决定作品的价值, 我们的评论也应该为其设置相应的背景;其二是关注作品的典型性意义。也有的作品, 也许本身的意义不是很大, 但它也许在作家创作历史中具有阶段性意义, 也许在它的时代中代表着某种倾向性的东西, 从中能够看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或者表现出某些崭新的、值得推崇和关注的特点, 都值得特别关注。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作为曾经的先锋主将的作品, 它的故事本身、叙述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 都可以折射处他作为转型先锋作家的代表性特征, 甚至折射出当前小说的某些新趋向, 因此值得特别关注。

观点形成的前提是对作品的细致阅读、认真分析和概括, 除此之外, 还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这种比较不一定体现在外在层面, 而可能是隐形的、潜在的, 也就是说要将作品放在大的文学史背景上来看待其价值或缺陷, 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 文学评论的观点要切合作品, 但不一定要四平八稳, 而是可以有片面的深刻。甚至可以超越研究对象, 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深入思考。如现代著名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往往比很多批评对象还要深刻。

观点是对作品某一方面的整体认识, 或者说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成立需要多方面的论证。其一是分论点的支撑, 也就是说, 中心论点不是孤立的, 而是往往有多个分论点的支持。举个例子说, 我们提出一个中心论点说“某部作品有深入的人性关注”, 那么, 它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这些具体的方面, 如“一、对人性有多层面的揭示”、“二、探索人性的边界”、“三、思索人性中的善恶问题”, 就是支撑中心论点的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对分论点起统率左右, 各个分论点从自己的层面来证明、支持中心论点;其二是事实论据的支撑, 也就是各种材料证据。事实论据的主体部分来自作品。前面说的细读就是重要来源。叙事作品的故事、人物, 抒情作品的意象、情感, 等等都是有力的论据。它们帮助观点的成立;其三是理论论据。就是借鉴吸收相关理论———与评论论题相关联的理论, 通过理论介入拓展认识的宽度和深度, 全面细致地展开和论证观点。理论来自于概括、升华, 确实能够启迪我们的思路, 开拓我们的视野。所以, 在准备过程中, 根据自己论证角度的需要参考一些理论, 是很有必要的, 要做好文学评论, 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只有这样, 他才能形成对文学独立的、深刻的认识, 才能具有理论高度。当然需要注意的是, 在一般情况下, 文学评论的基础和中心是文学作品, 理论只是辅助, 既要注意理论为己所用, 不是被理论牵着鼻子走, 也要注意不要把评论文章写成理论文章, 以理论作为统率。

此外, 还有其他的辅助论证。也就是在作品外、但又与作品密切关联的材料, 比如作者的自我陈述 (“创作谈”、访谈之类) , 作者的生平传记资料, 以及作者的其他文体创作 (特别是以真实为前提的散文随笔等) , 还有作者的其他相关创作等, 都可能对观点构成某种补充或辅助证明, 在论述中可以适当采用。当然需要注意, 在论证中最有说服力的始终是作品本身。包括作者自己的言论, 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有限性, 不能作为定论。因为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 就不再属于作者的私有物, 而是独立了, 它的意义阐释是公共的、多元的, 作者也只是普通一员而已, 没有特别的权威性———很多人以作者自述为权威, 认为不能违背作者自述来评价作品, 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论证是评论写作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在反复的论证中, 观点才可能得到有效的验证, 能够被证明真实可靠。所以, 论证往往需要反复的自我辩驳, 正反多方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 对最初形成的评论观点进行调整、补充, 甚至予以完全否定、另起炉灶, 都是可能的事情。论证能够帮助观点进一步明确, 思路更清晰, 经过这一过程, 论文的基本思路就已经完成了。

论证过程中, 很可能会接触到已有的其他人的相关评论或研究成果。适当地参阅他人的成果是有必要的, 它可以开启我们的思路, 让我们进行比照。但是这当中需要特别注意, 就是一定要保持自己最初的阅读感受, 不要囿限于其他人的观点当中, 迷失自己。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很多初学者在读过其他人的相关评论文章后, 就完全找不到自己的观点了, 或者完全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保持自己对阅读的最初感受, 并有所坚持, 在与其他评论文章的对照和比较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才是合适的方式。所以, 写评论文章, 在阅读他人成果之前, 自己一定要已经有了较深入阅读, 并形成了初步观点, 这样才不容易迷失。另外, 阅读他人相关成果不要过多, 适当选择优秀的、与自己角度相近的就可以了。

文学评论写作之三:写作

写作是文学评论的最后一阶段, 但并非不重要。所有的观点、论证要落实为文章, 要构成完整的论文, 就需要文字写作。在写作中, 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其一, 是一定要始终把握中心论点, 以中心来统率全文。

这里, 需要特别比较一下文学评论文章与两种相关写作体裁的差别。一是与读后感。很多人初写文学评论都容易写成读后感, 因为大家在中学时期写得多, 熟悉了。其实二者之间差别很明显。读后感的重点在“感”, 阅读材料只是引子。但是评论完全不一样, 它要始终要紧扣作品, 以作品为中心。即使偶尔将思绪荡开去, 也要很快收回来, 不能脱离作品评论的中心。二是与作品鉴赏。作品鉴赏与文学评论有相似处, 但差异是作品鉴赏可以写得比较散, 可以全面地阐释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 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中心。但是评论不一样, 评论必须要集中, 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也就是你的基本观点和角度展开, 你选择的材料, 必须是为中心服务的。否则, 即使是再好的材料, 也应该舍弃。打个比喻, 鉴赏可以是零散的珍珠, 但是评论文章必须把这些珍珠串起来, 有一根绳子, 一个主线。不能用这根绳子串起来, 或者不适合穿进绳子的, 就不要硬拉进来。

但这并非说评论文章只能局限在被评论的作品之内, 跟在作品背后亦步亦趋。在一定总体上, 评论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为主导, 虽然它是针对作品的, 但更是评论者思想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在具体写作中, 当然不适合完全脱离作品自说自话, 但在适当情况下, 作者也可以延宕开去, 对某些问题展开自己的理性认识和问题思考。只是最后还是应该收回来, 不脱离文章的整体, 不远离被评论的对象。

在写作中, 中心论点往往在文章标题中体现出来———也就是文章的正标题。一般来说, 文章标题应该明确、清晰、醒目, 将中心论点简洁地表述出来, 让读者一下子就能知道你的评论观点、价值立场。很多有经验的学者看一篇评论文章的优劣, 只要看标题就够了。因为好的标题应该能够见出评论的观点, 通过标题, 就能够知道文章有无新意和深度。所以, 评论的观点需要深入思考, 文章的标题也需要仔细斟酌, 最好能够夺人耳目, 给人新颖之感, 当然, 简明清晰是更重要的基础要求。

其二, 是灵活而有序地安排结构。

灵活的意思是不生硬, 不是拿一个模式套, 而要根据你的分析对象、内容而做相应的处理;有序则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清楚有序地把思想表达出来。有序的要求之一是条理和逻辑。文学评论的观点必须清晰, 就是你对作品评价的基本看法一定要让人一看就明白, 不能含糊不清。观点的论述 (即论证过程) 也是一样, 各部分之间一定要条理清晰, 相互之间构成有机而严密的逻辑关系, 让读者没有障碍地理解你的意思和思路, 同时也感受到逻辑的严密性。

具体说, 文学评论文章可以采用隐含的三段论结构, 也就是说, 它大致可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几个部分———具体写作中可以灵活地处理, 特别是结论, 更适合放置在文章开头, 醒目地将自己观点摆出来。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之间也可以采用平行结构———换言之, 文章的各部分在逻辑上不适合平行展开, 就是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平面, 而是以不断推进的方式, 采用层次性的、递进式结构。比如说, 一般论文都可能包括这样几方面的意思———按照西方学者的说话就是三个“W ”:W hat, W hy, H ow 。 即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当然, 具体写作不一定这么死板, 不一定每个“W ”的内容都要有, 更不是整齐划一, 那样就太呆板了。但是确实, 一般评论文章基本上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 在不同层面上推进, 不断深入。

第三是语言表达上严谨与活泼相统一。严谨和逻辑性是研究性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 对于文学评论写作也不例外。但是相对而言, 文学评论的语言可以灵活一些, 表现出一定的文学性, 它不完全要求像学术论文的语言一样, 不能有任何弹性, 而是能够体现出思想的火花和文学灵性。特别是诗歌评论, 更要有诗性的感悟融入其中。从根本上说, 文学评论也是一种文学创作, 是文学生产的一部分。

这一点, 对于进入毕业论文学习阶段的学生或研究生同学需要特别提醒。因为文学评论文章的语言与学术论文的语言有一定差异, 要做出适当的区分, 根据情况进行转换。学术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的语言, 更强调规范性、严密性, 如果有太多的文学性和形象色彩是不合适的。同样, 文学评论也不要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 过于干巴巴, 没有一点文采, 也会影响其效果。所以, 在写作中需要了解好一般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文章语言上的差异, 掌握好分寸, 在不同写作中灵活应用。

以上是我对大学生求学阶段文学评论写作的一些认识。对文学评论的理解, 不同学者又不同看法, 对其写作方法方面的认识更是各有差异、各有经验。我所谈的, 只是我个人在学习和写作中的一些体会, 不一定准确, 提出来供参考和指正。

篇3:文学评论的写作

文学评论的对象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出来的文章。文学评论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深刻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文学评论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议论文,它必须是在读的基础上发表评论。

技法指导

写文学评论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研读原作,把握丰富的材料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深广,必须认真反复地研读作品,才能把握丰富的材料。把握丰富的材料还包括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观点、写作动机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别人对该作品的评价等。

二、要有真知灼见

我们写文学评论时,应力求入木三分,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对作品要有自己深刻的独到的见解或感受。评价时,我们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分析与评论结合

在写文学评论时,我们要对原作进行严谨、细致深入的分析(包括鉴别、比较、探寻、阐发等),进行准确判断,进行合理引申,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评论就是对作品的全部或局部的成败、优劣及其实质的意义发表明确的意见。

四、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

文学评论属于议论范畴,往往采用“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作的总的看法。概述文字时要简练,并显示出强调之处,使之与后面的评论相照应,相配合。

五、布局要巧妙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篇完整的文学评论应由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1.引论,又叫引言、引题。引论或说明选题的背景、理由、目的、意义,或引出论点。

2.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写作时要调动必要的论证方法,采用必要的表现技巧,对论点进行严密的、科学的论证。本论一定要有理有据,层次井然,富有逻辑性。

3.结论,是文学评论的结尾部分。通常有两种写法:一是对本论的论证结果进行科学概括总结;一是对论证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说明或补充。

现场文题

请细细赏析下面的诗歌,谈谈你读后的感想。可以从品析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着手,写一篇赏析性文字;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扩展开去,写一篇小评论性文章;300字左右。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范文示例一

一棵并不为人所注意的“小松”,最终成长为“凌云大树”。时人的“不识”,其实就是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的写照。综观历史,有多少不为人注意的“小松”差点被埋没!出身卑微的蔺相如,若不是赵国无“可使报秦者”,又怎能有完璧归赵、位列上卿、与名将出身的廉颇“为刎颈之交”的机会?世人若仅将目光投向鼠目所能望见之处,则思想必将禁锢,思路必将堵塞,良材必将埋没。待到凌云大树长成,方愕然惊呼:“咦!哦!……”殊不知,出身蓬蒿中的轻微卑贱身份并不能阻止大树的茁壮成长。同理,英雄不问出处,重要的是坚强,坚持,坚忍!而目光浅陋者,可以赧然矣!

点评

读诗歌,写感想。题目给了考生选择的机会,而作者选择了相对更难写的拓展性的小评论文。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的精神内涵,而作者抓住两个“凌云”及“不识”“始道”,准确把握住了杜荀鹤要托的“志”,从而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会,并以出身卑微的战国名相蔺相如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体现作者深刻的思想认识。

范文示例二

凌云的巨松,也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瘦小可怜,被埋没在“深草里”。但它不低头,而是“刺头”。这一“刺”字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而今渐觉出蓬蒿”,“出”字显示了小松由小变大发展变化的情景,是未来“凌云”的先兆。至此,诗人不禁感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能说明有眼力;小松尚小,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远见。然而世俗之人又有多少具有这种“识”的能力呢!诗人杜荀鹤出身卑微,少有才华,然無人赏识,怀才不遇。这首小诗体验深切,精练传神,充满理趣,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读之意味深长。

点评

上一篇:联村联户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生态平衡与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