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2024-07-10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共8篇)

篇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疏通文意,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学习对话和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熟读并背诵课文。

4、体会故事反映的道理,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特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他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里玩,我回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当真。”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就把猪给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期行》,“期行”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期”是约定的意思,行,出行。“期行”即约定日期出行。其中会引发怎样的事情?发人深思。《乘船》,“乘船”点明本文的主要事件,意在借事件讲明一个道理。

2、作者刘义庆(403—444),字令升,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 1 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3、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4、学习生字:

不(fǒu)华歆(xīn)辄(zhé)舍(shě)邪(yé)拯(zhěng)......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导朗读。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

2、古今异义:

(1)、去后乃至(去:离开。今常用于“到„„去”。).(2)、后贼追至(贼:指作乱的人。现代汉语中指偷窃行为的人。).(3)、本所以疑(所以:„„的原因。现代汉语中当因果连词用。)..

3、疏通文意。

四、教师小结:

《期行》通过讲述七岁儿童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元方年纪虽小却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就会丧失朋友。

《乘船》叙述了华歆与王朗对待一个搭船逃难人的不同的处置态度与方法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古人经商常常提到“童叟无欺”,意在说明自己诚实经营,重诺守信。幼子虽小,却不可欺,否则难免落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二、学习《期行》:

1、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2、翻译课文。

3、故事的开端,交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具体情况,说明了不守信的事客人,而不是陈太丘。故事的发展,交代元方的情况,因为“门外戏”,故与客相遇;写元方回答客人的问话,既彬彬有礼,又落落大方。刻画了一个既聪明伶俐又很懂礼貌的儿童形象。故事达到高潮,写当客人大骂其父时,元方据理反驳。指出对方“无信”“无礼”,表现出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机智聪颖。故事的结局,写客人听了元方的话后感到惭愧,元方也不再理他。

三、学习《乘船》:

1、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2、翻译课文。

3、故事的开端,交代起因。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请求搭他们的船一起逃难,华歆感到为难。王朗认为船上还宽松,答应了这个人的请求。华歆慎重,王朗草率,形成鲜明对照。故事的发展,王朗打算扔下搭船的那个人。先救人,后又害人,王朗出尔反尔。华歆不同意,认为既然答应别人,就不能因为有特殊情况而不履行承诺。由此可见华歆为人诚实,信守承诺,品格高尚。故事的高潮。华歆“遂携拯如初”与王朗“欲舍所携”形成鲜明对比,优劣自明。故事的结局,总结升华。世人就是根据这件事评定二人品行的高下。

四、合作探究:

1、《期行》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明确: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古代称对方的父亲。

2、《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

明确:认为“对”的理由,友人失信在前,陈太丘不等友人无可厚非;认为“不对”的理由:元方没弄清事情原委,也许友人有事耽搁或许发生了意外事情等。如果我是陈太丘,我也会自己办自己的事去;或者耐心地等朋友;或去他家探询到底为什么。

3、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认为失礼:在友人表示惭愧的时候仍是“入门不顾”,显得不够礼貌;认为不失礼:当时陈家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陈元方也知道维护家门的荣誉,友人骂自己的父亲,他自然不能原谅他。

4、《乘船》中“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一句中的“此”指代什么? 明确:贼将至。

5、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其优劣。明确:有人想搭船,王朗轻率答应,当贼人追来时,他又欲舍所携人,反映了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华歆在那人想搭船时,有不纳之意,后在贼人追 至时却救人救到底,反映了华歆考虑问题全面,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到底的精神,华优王劣。

6、《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期行》告诉我们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7、《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五、教师小结:

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诚实守信是立业的根本。否则就像喊“狼来了”的放羊孩子那样,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因而,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守信的人。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22、《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聪慧明理,率直方正。《乘船》——重诺守信,言行必果。

篇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华歆huà: 俱:一起(与时俱进

与日俱增)

欲:想要(随心所欲)辄:当即(浅尝辄止)

难:感到为难(同《论语六则》中哪个字的用法是一样的?不耻下问:认为可耻)舍:shě扔掉 ,抛弃(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舍近求远

舍本逐末);shè房屋(客舍青青柳色新)本:原来,先前

所以:„„的原因

疑:犹豫不决(犹疑不定)耳:罢了

宁:难道

nìng 邪

yé:相当于“吗”,表示疑问。遂:于是,就

拯zhěng:救助。

古今异义:

依附:古义: 顺便借光; 今义:附着、依赖、从属。贼:古:作乱的人,今:有偷窃行为的人 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结果 耳:古:罢了;今:耳朵 宁:古:难道,今:宁可

可以:古义:可以因为;今义:表示同意、许可。

一词多义:

之:歆辄难之:它:指这件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相当助词“的” 此: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指代后贼追至;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指代上面所述的事

三、课文朗读:

四、课文导语:

五、常识(分发)

六、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两个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的呢? 对比

2、能不能具体给大家分析讲解一下是怎样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呢? 王朗与华歆的对比,王朗前后行为的对比。

第一次 : 歆难之

朗幸尚宽

第二次 :

歆携拯如初 朗欲舍所携人

华歆救人救到底 王朗轻诺寡信

3、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华歆?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优在”哪里呢?

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信守义,临危不惧,一诺千金,帮人帮到底的气概。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

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检验出一个人品质的高低。传说耶稣当年对捐赠给他许多钱的富翁不闻不睬,而对一身赤贫却捐给他一文钱的寡妇大赞其美德。看来,身处困境仍然救助别人的人才是真君子,就像文中的华歆一样。

七、中心思想: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八、课文引申:——名言等

君子一言 , 驷马难追。

九、扩展资料(分发)——课外阅读

十、习题讲解:

十一、作业设计:

1、抄写解释字词及摘句(造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十三、一个优美段(语言)

十四、激趣内容(上课调整)

十五、教学效果检查:(早读或自修课进行)

字词检查、常识检查、朗读检查、课后问题检查、知识点检查、中心思想检查、十六、教学反思:

不必面面俱到的讲解。

十七、提供的图片:

十八、音频选择:

教案订正:(已订正)练习册评讲:

十九、推荐背诵:——背中心思想、常识等。

背中心思想。

二十、字音、字词订正。

严历——严厉(正确),期(qī)

二十一、文言文翻译:

十二、文章总结:(有考内容总结)(知识点)

《乘 船》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二十二、二

十三、佳作选登: 课文附文选读。二十四、二

十五、二

十六、课文存疑。(论文材料)推荐讲解。

篇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第一课时 《期行》 【学习目标】

1.积累“期”“舍”“否”等常见的文言词语。(重点)2.能合理补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感悟体会“友人”“元方”的性格特点。(重点)3.评述人物,辨别是非;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这么一本书,书的编写者选取社会名流的生活小事随手而记,以德行、言语、政事等分类编排,读这本书中的故事,既可了解古代社会的风气,又能感悟做人的道理,这本书被称为“名士的教科书”,它就是《世说新语》。今天,我将与大家一同学习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期行》。

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喜欢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2.词语积累。(1)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相委而去(古义:丢下、抛弃;今义:委屈、委托).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下车引之(古义:牵引、拉;今义:引导).(2)词类活用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名词作动词用).(3)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3.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三、合作探究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见自主预习2。2.学生复述课文;对比复述,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文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明确: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高潮:元方聪敏,据理反驳。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三)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

明确: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他来就走了,是失约的表现。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不信”,二为“不礼”。

2.用“这是一个„„的太丘(友人、元方),因为他„„”的句式说话。

明确:示例一:这是一个没有耐心的太丘,因为他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晚一点来,他径自走了。

示例二:这是一个既不守信又无礼貌的友人,因为他不守时,并且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示例三:这是一个态度诚恳又知错勇改的友人,因为他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惭”而且“下车引之”,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示例四:这是一个落落大方、聪明机灵的元方,因为他面对友人对父亲的责难,据理力争、针锋相对。

3.元方的“入门不顾”,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自己的看法。明确:示例一: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仪,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示例二: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于千里之外。

示例三:元方只有七岁,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年龄特征,是他坦率的表现。

示例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并且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一个大人能当面对一个小孩认错,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

(四)归纳主旨,畅谈启示

学习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提示:谈启示,可以选择的角度有陈元方、友人、陈太丘)明确:示例一: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示例二: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示例三: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有耐心、言而有信的人。

四、板书设计

期 行

人物陈太丘:没有耐心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 启示:我们做人要有诚信,讲礼仪

五、课外拓展

请你发挥想象,依《期行》的情节,假设一个对话情境,猜想友人遇见陈太丘后,两个人分别会说什么呢?

篇4: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3、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1、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介绍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明确: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默写课文。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五、疏通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

2、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

六、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 1.各小组提问。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 4 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1)投影显示: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3)全班齐读、背诵。

七、把握写作特点,体味语言

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八、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课后习题

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2.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

篇5: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目标定向:

1、熟读本文,争取背过。

2、讲解本文。

3、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一、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读诵本文。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解释本文。

【注释】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译文】

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四、讲解本文。

孟子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五、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学生分小组讨论。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六、开展5分钟竞赛,开始背得多,背得快。

七、总结:“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是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篇6: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及文常知识;体会诗歌思想情感,理解诗作主题。

2、分析诗歌“形象”,并理解“形象”与情感的关系;朗读并背诵该诗。

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旋律美,理解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文题“乡愁”是指思乡的忧愁,在诗歌中,诗人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2、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 1 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请学生默读,熟悉诗歌内容。

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明确:《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3、教师作示范朗读。

四、理清思路:

第一节,写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唯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既是对母亲的,也是对故乡的。

第二节,写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眷恋,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是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第三节,写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写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加浓。

第四节,写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写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具有浓浓的爱国情、崇高美。

五、教师小结:

本诗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想情怀,以及对祖国统一的美好期望。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 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二、合作探究: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明确: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4、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 的海峡”?

明确: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

5、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广度与深度。

6、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明确: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7、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 明确: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8、“乡愁”的含义: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三、问题探究:

《乡愁》这首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形式美令人瞩目。其一表现为结构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音乐美令人心动。《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重复,加之四段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

四、知识拓展: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民族的集体意识。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乡 愁

篇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

2、梳理结构,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步展开说明的方法。

3、抓住“总分结构”这一主要特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4、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认识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特色,激发自己欣赏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能告诉我苏州闻名全国的、最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是什么?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看一看苏州园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苏州”来修饰、限制“园林”,明确地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是苏州的园林。题目直接点明写作对象,鲜明简洁,便于读者接受。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 1 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叶圣陶先生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4、苏州园林:

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晚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5、学习生字词。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玲珑(lóng).....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依傍(bàng)斟酌(zhuò).....对称(chèn)重峦叠嶂(zhàng)琢磨(zhuó)庸俗(yōng)....

6、理解生词。

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为什么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典范、样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 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貌!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2、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说明层次介绍苏州园林的?

明确:从整体到局部,按“总—分—总”顺序介绍苏州园林的。

第一部分(1):说明写作动机,突出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9):作者从园林建筑的各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第一层(2):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点,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四个“讲究”概括下文的分项说明。

第二层(3—6):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置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

第三层(7—9):从小处、细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第三部分(10):结尾留有余地,引人回味。

四、教师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从而显示了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及文章的说明方法和层次安排,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兼顾突出事物特点、运用说明方法、锤炼说明语言的。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讲究”,涉及苏州园林的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极好的领起了下面几段的分别说明。

二、精读课文,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阅读要求:(1)、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2)、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3—6),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3段,思考 :

(1)、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加以说明?

明确: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精讲)

(1)、苏州园林是怎样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的?(学生默读第四节)分假山和池沼两种景色加以说明。

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2)、为什么游览者攀登假山时会“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明确: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两个词恰切地解说了原因。艺术,指能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苏州园林假山堆叠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决不是机械的堆叠。

(3)、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明确: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布置景物;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并点缀一些石头或花草;池沼里既养鱼又植莲。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2)、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1)、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四、分析第二层(7—9):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

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提问:第7、8、9三节也在于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什么在第2节不加提示(如四个“讲究”)?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第一层的内容在第二节用四个“讲究”作提示以示重要,比较起来,这一层比较次要,这样安排显得主次分明。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3、先叫学生思考:第7节主要是讲什么?用什么方法说明? 归纳:着重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举例子 教师追问:举了几例?为什么读的时候感到不呆板?

三例:“阶砌旁边„„”,“墙上„„”,窗前„„。举例时注意使用恰当的动词,避免了呆板。一个“栽”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即使是阶砌小处也不放过;“蔓延”一词表现爬山虎或蔷薇木香虎虎有生气,使平板的墙头有了活气;一个“补”字,足见设计 者和匠师们是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齐读

4、指名学生朗读第8节。

明确:这一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以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一句中的那几个词是用得恰切的。“尽量”表示工细的程度;“决”表示“一定”的意思,对否定“庸俗”就显得更加坚决。“即使”是表示假设加让步的连词,用它虚写一笔往往是为了强调后边的结论。这几个词准确地说明了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能。

5、第9节说明了什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归纳:主要说明屋室装饰的色彩美,是运用作比较的方法

五、(10)最后的结束语留有余地,让人回味不尽。

六、教师小结:

苏州园林是体现了隐逸情趣的“城市山林”。苏州园林能使人在布局的自由中获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复归人性的自然。北方皇家园林追求绚烂的色彩美,苏州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视觉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更利于游览者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地怀抱。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明确: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儿方面人手?(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1)、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要内容,它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2)、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特征: 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举例子、引资料。

(5)、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十幅浮雕的说明。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位置来安排说明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原因——结果 主要——次要

现象——本质 特点——用途

(6)、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就是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就是说明文科学性要求,其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学习说明方法:

(1)作比较:

第1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第3段: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第5段:将苏州园林与国外一般园林“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体现了错落变化的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具有古朴、闲适的风格。作用:通过比较,苏州园林的特征更突出了。

(2)打比方:

第3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用:形象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举例子:

第5段: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第6段: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

第7段: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 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第9段: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作用:使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直观。

(4)引资料:

第4段: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作用:更形象的说明了夏秋季节池沼之美。

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的准确性,离不开语言的分寸感。

1、语言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性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是就一般情况说的。

2、有时语言表达得更肯定,毫不含糊。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2)、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四: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4段中也有体现。

五、知识迁移:

1、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六、教师小结:

苏州园林讲究不加雕饰的自然美。是的,有谁会拒绝那清水出芙蓉的美景呢?让我们除去罩在心灵上的面具吧,向同学和老师展现一个自自然然的自己。

七、布置作业



1、研讨与练习三、四题。

2、结合实例说说本文与《中国石拱桥》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八、板书设计:

17、苏州园林

篇8: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精品教案 语文版

教学目标:

1、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学习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

3、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鉴赏并学习对比手法和语言描写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4、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的“高峡”,曾被人们认为是梦幻中“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幻已经变成了事实,中国人民为世人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神话传说。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源于古老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编的歌曲,那位愚公是怎样搬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的呢?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3、学习生字:

塞(sè)孀(shuāng)迂(yū)龀(chèn)荷(hè).....叟(sǒu)箕畚(jī běn)厝(cuò)匮(kuì).....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段:交代了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作铺垫。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表现了不畏艰难,敢于战胜自然的勇敢精神。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进一步表现愚公移山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第四段:天帝被愚公感动,移走二山,愚公的愿望终于实现。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是后人加的。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领着儿孙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他的精神,他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二、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3)、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5)、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6)、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2、重点虚词的用法:(1)、“之”的用法:

⑴、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⑷、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其”的用法:

⑴、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他”:惧其不已也。⑵、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4)、一词多义:

①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刚刚,方其远出海门。..②且:将近,年且九十;况且,且焉置土石。..③曾:竟然,曾不若孀妻弱子;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④固: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坚决,吾义固不杀人。..⑤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⑥焉:疑问代词,放在哪里,且焉置土石;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词语活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作动词,用尽。.聚室而谋:聚,动词使动用法,使„聚。.

三、合作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思考: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6)、山最终移掉了吗?

(7)、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明确:两山规模:“方七百里,高万仞”;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地点:“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行动:“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结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困难: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愚公的妻子与智叟所说的话意思相近,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以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她说的话语气较轻,说的是真实的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4、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5、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6、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7、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

明的)

8、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四、分析人物形象

愚公移山“任务”——艰巨,需移走两座高峻的大山;愚公移山人力单薄,只有一行五人;愚公移山“过程”——艰辛,凿石运土,全靠体力,需寒来暑往,长期努力。也许年老力衰的愚公是有点自不量力了,难怪智叟要笑而止之,当然愚公机智的驳斥是令智叟哑口无言。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明确:

1、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愚公移山,看到了自己后代子孙们的无穷力量,他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平”,非常理直气壮;而智叟只看到眼前愚公个人的势单力薄,显然看问题片面、死板。愚公: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智叟:鼠目寸光、安于现状、自以为是。

3、看来愚公非愚蠢之人,可有很多人说愚公就是一愚蠢之人,你的看法呢?我们男生和女生分成两派来,对两个观点“愚公不愚”、“愚公实愚”分别想想理由,锻炼一下嘴上功夫,来个小小的辩论吧。

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想像一下,如果没有神的帮助,移山的结果会怎样?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实现其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是以幻想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这和迷信有本质的不同。

五、归纳寓意: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寓意: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改

造自然的精神。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顽强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精神

六、总结写作特色:

你从这篇寓言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

1、反衬: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愚公移山,虽得家人赞同,但其妻却说出了很多困难,还好,家人想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可那智叟却前来阻止,并嘲讽愚公的无能,机智的愚公对他进行了严厉的驳斥,愚公移山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最后得到了神的帮助,至此,愚公移山有了个圆满的结局,文章可谓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姿。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21、愚公移山

故事背景——决心移山——驳斥智叟——神话结尾

上一篇:六年级课外阅读什么书下一篇:封闭道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