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2024-07-10

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精选10篇)

篇1: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经验总结)

浅谈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富裕县塔哈中心学校梁洪梅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这样,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1、用自己的爱来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依赖性强,他们非常渴望老师象妈妈一样爱他们,关心他们;也非常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学生们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听他的课,就喜欢听他的话。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向妈妈那样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学生们笑得非常甜,师生情感浓浓,学生学的非常轻松,认真倾听,这个好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1、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

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其他同学去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的活动,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且能使学生注意力持久,认真倾听。

2、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很差,还屡教不改,这是由于教师平时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好习惯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上课认真听和不认真听,对待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我在“听”的培养中,从不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

会不认真听讲呢?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课题名称:浅谈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课题编号:FJH125—162

篇2: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覃丽

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甚至有的学生已养成了不愿听讲、不会听讲的习惯。这很让老师头痛的事情。新课程也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以下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想听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分天性,善于创作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动人、有趣的童话、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使他们乐于倾听的目的。譬如,我在讲“青蛙吃害虫”时,跟据儿童爱听故事的天性,创设了故事情景,同学们都瞪大眼睛认真听着故事的内容,从故事中理解了“减法”。当一个同学发表自己的想法时,其他同学都能做到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二、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

我们课堂上总是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讲,可如何才算认真听?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别人讲话时要眼睛看着说话的人;老师提问时要举手,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要坐好,认真听别人怎么说,自己不随便插嘴;既使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一致或不全面时,也要等别人把话说完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发表自己意见等等。

当学生已能够对别人发言认真倾听之后,提高要求:能复述或概括别人的话,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后,提问别的同学“你听懂他说的了么,他讲了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他讲的你听明白了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他的想法和你的一样么?”、“你的想法和他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他说的怎么样?”„„引导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观点。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全班学生的认真倾听。

三、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听的目的不只是听,说不是给自己听,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因为在课前有的同学会列竖式了,所以课上我让同学先自己写一写,然后我让同学们利用反馈的机会来验证这几个同学写得对不对。完后我让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列的?应该注意什么?其他同学听完后说一说他说的有道理吗?然后自己来检验自己的竖式。这样“听”与“说”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倾听的习惯的养成

为了促进学生倾听的习惯的养成,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在“你听的很认真”、“听真入神”的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效果也不是太好。如看到同学能认真听伙伴的讲话老师可给予夸奖和小奖励,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在处理反馈的环节时,需要孩子们注意倾听,而学生往往急于将老师给的正确答案抄下来。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先听后记,先理解后改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有时会采取换组批分的方式,孩子们离自己的试卷远了,就不会在意了,再让他们在卷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便于当他批错别人的卷子时,老师可以及时监督他,批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边听边记,批后换回自己的试卷再改正,这样就便于学生先理解后改正了。

篇3: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优化倾听的指导

学会倾听, 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 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一) 培养倾听的心态

倾听能博采众长, 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 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 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二) 细化倾听的要求

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老师应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四心”, 即在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 还是听同学发言, 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 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 不随便插嘴, 要听完别人的话, 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 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能虚心接受, 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 要有选择地接受, 做到“说”、“听”、“思”并重, 相互促进。

(三) 树立倾听的榜样

小学生的向师性强, 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 老师应专心倾听, 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 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 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 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课后与学生谈心时, 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 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 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 又给学生树立了榜样。

二、训练倾听的途径

(一) 了解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差异

“任何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都将无法进行。”注意是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先决条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 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师要先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差异入手, 便于有的放矢。

(二) 上好每一节课,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

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 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 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 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 用心思考, 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 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 给他一个眼神, 摸摸他们的脑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 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

2.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 诱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 我安排孩子欣赏音乐动画《种太阳》, 在载歌载舞中进入情境。首先欣赏太阳的照片, 神奇瑰丽的风景吸引了孩子目光。然后我设计了给太阳设计发型的游戏, 把太阳的光芒用线条变一变, 学生看得更入迷了。最后, 我又增加了设计太阳娃娃的环节, 假如太阳变成了人, 太阳娃娃是什么样的呢?太阳娃娃长大了会怎么样呢?孩子议论纷纷, 说出太阳帅哥, 太阳MM, 酷酷的太阳爸爸等, 真是创意无限, 在欣赏和讨论中, 孩子打开想象的大门, 作画也是水到渠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运用策略, 让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1. 让学生当小老师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 经常让学生当同伴的小老师, 同桌或小组成员相互倾听同伴朗读、背诵、读词语等, 及时纠正同伴的错误, 提出自己的意见。孩子们觉得自己是一位小老师, 觉得特别光荣和骄傲, 听得也特别认真。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 这样的内容, 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学生上讲台介绍他们的方法时讲得头头是道, 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2. 实行奖励制度, 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很多课堂纪律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我认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良行为并立即给予积极评价, 设立奖励措施, 满足学生被肯定的需要, 刺激强化, 巩固良好的行为。如对听得认真的小朋友, 按照班级管理的方法给予奖励或表杨, 通过奖励刺激, 逐渐消除孩子们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 或由于开小差听不进同学的发言的现象。

篇4: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导之以情,乐于倾听

使孩子懂得,在倾听中,我们会了解到很多信息,获得很多思想,会迸发思维的灵感。更要使孩子学会倾听,明白不单单是用耳朵来倾听,更要用心去倾听。“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让孩子用心倾听,就要让孩子明白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沟通,一种尊重。它包含了尊重、理解、沟通、接纳、期待、分担和共享。所以,最初的倾听,应该从心开始,只有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了倾听的重要性,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行动。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孩子,他们有时也很“调皮”,课堂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课时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导”,又“哄骗”就是不奏效,他们各顾各的,课堂上犹如一盘散沙。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课堂根本没有倾听、也不会倾听。一些孩子不能静静地听同伴与老师在说什么。而总是举着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如:让孩子说说:“刚才他说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听懂了什么?”“听不明白的又是什么?”“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等。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当然不是几节课就能奏效的,首先老师的潜意识里要有这种意向,其次还需要强化训练,不断完善,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学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有效地进行解读,有效地进行评价。我们在游戏前可以作这样的处理——

师:请小朋友听清游戏的要求。(要求的内容略)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游戏的要求有哪些?

学生:如果别人说得对,请拍拍你的小手;如果别人说得不对,请摇摇你的小手;如果你不明白对与不对,请你这样举小手(小拳头)。

让学生复述游戏的要求,再加上老师一句“小耳朵灵”针对性的评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游戏:①11+1=12;②12-1=11;③11-1=12(能帮老师改正吗)

老师分别报算式,学生分别用手势“拍手”、“摇手”、“举小拳头”进行评价。

课一开始,如果能以游戏的方式出现,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用手势“拍手、摇手、举小拳头”的评价方式贯穿于这节课的始终,孩子们定会津津乐道于此,谁也不敢落后于别人。另外,课堂上老师也要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作用,比如通过目光与孩子们直接交流,并且很明确地告诉学生:当小朋友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时,教师的目光看见你时就是表扬你,希望你继续努力,否则教师的目光看你就是批评你,希望你赶快改正等等,不断变换形式,巧妙地运用体态语,孩子们整节课一定会认真倾听,认真解读,认真评价,丝毫不敢怠慢,学习效率一定会有提升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学生熟悉的一句名言,我用它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每个同学的发言都是一笔“财富”,他人的思路总有值得自己借鉴之处,我们要学会尊重和吸纳。平时在课堂上,我也常常告诉学生,倾听是一种学习和沟通的方式。课堂上,倾听能帮助我们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的认识更趋完善。倾听会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点燃思维的火花。当学生意识到了倾听的作用,并在学习中体会到了这种习惯对学习的积极作用之后,学生就会从心底处接受,并在行动中体现。

二、榜样示范,鼓励倾听

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从自身做起,给学生以良好的参照。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耐心倾听。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高谈阔论还是低声细语,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不耐烦,更不可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是宽容,是信任,也是一种乐观的期待。只有这样,课堂对话就才能成为水平关系,彼此之间才能得到开放与回应,倾听的氛围才能逐渐形成,习惯才能慢慢养成。

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教师首先要做善于倾听的人,从倾听开始展开教学。不是简单的听学生把话讲完,而是心与心默默的靠近,情与情悄悄的交流,智慧与智慧久久的共振。教师应该用自身的言行给学生以率先的示范。教师倾听时一个专注的神情、亲切的微笑、期待的目光间产生的“张力”不但能促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思考,更能使其他学生意识到专心倾听有多么美妙。学生也会被教师这种热情的投入所感染,会被这种尊重、民主的氛围所激动,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模仿。

三、指导方法,善于倾听

当学生意识到了倾听的重要,开始有倾听意向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循序渐进的训练。

1.心静:告诉学生,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静,心静是集中注意力的前提条件。要听清同学发言的思路,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精妙之处。我常常这样提醒学生:老师愿意做你们忠实听众,你们愿意吗?请你们摆出倾听者的姿势。学生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倾听了。另外,也可利用每节课的前两分钟对学生进行听记、听算的训练,持续一段时间,也能很好地强化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和倾听能力的提高。

2.猜想:在同学发言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当个小小猜测家,去猜一猜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顺着他的思路往下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精妙之处。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同学发言后提出询问。这样,当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再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就不会因为漫无目的而导致注意力涣散,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课堂上不关注他人的现象,较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3.沉默: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告诉其他学生不妨可以保持适当沉默,集中注意力听清同学发言的思路,做到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不但是尊重同学的表现,而且也是自己对他发言做出不同意见的最好参考。沉默不等于停顿,恰恰是倾听的核心:带有思考的高层次倾听。

4.质疑:在课堂上,当学生对同学的发言持不同意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从同学的发言内容中搜集自己认为不恰当、不正确的素材,在他发言结束之后,及时做出说明,对倾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在此基础上,还要训练学生注意发言的方式,可采取“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既尊重了他人,又创设了理解、平和的交流氛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倾听品评能力。

5.分享:课堂上,学生应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但是,也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听取其他同学的想法。使学生明白,一味想着抒发自己的见解而不倾听同伴的发言,只想让别人当听众而不想当别人的听众,就不能能撷取到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分享他人的精妙之处,不断修整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会逐步接近真理。对倾听的内容要做到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在倾听中深化认识,激发灵感,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和互助。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教师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铺上易于登攀的台阶,提供有力的支撑,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倾听的习惯,提高有意倾听的质量,培养高层次倾听的能力。把耳朵叫醒,倾听来自老师的声音,来自同伴的声音。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中理解,在倾听中内化。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吧!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篇5:浅谈低段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强,好表现,有意注意力短,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加、减、乘、除知识,课堂上便洋洋得意,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于是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躁,他在台下忙得不亦乐乎,抠手、玩学具、讲话,老师一提问,甚至问题还未说完,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甚至大声嚷嚷,“我来,我来”,一回答,答非所问,没有抽到的就“哎哟”一声失望地放下手,也不听别人怎么回答,又自顾自地忙碌起来。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养成学会认真听老师讲解,专心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这大大影响了课堂效率。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

一、激发兴趣,提高注意力

有人曾把注意力形象的比喻成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认真听,仔细想,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动脑。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如果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认真倾听。新教材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插图,学生都很感兴趣,如果将这些素材稍加改变,将静态的变为动态,如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活动的教具或鲜艳的图片,加强教学中的教师的操作演示,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把远离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改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情境,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教学“测量”时,书上有一幅主题图:小朋友们在用不同的工具(手、文具、书、尺子等)测量课桌的长,但测得的数据不一样,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不一样。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看图回答,或听老师讲解,学生会感到疲倦,因此,一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让学生用手工的工具(手、书、文具等)量一量课桌的长,并说一说是几个什么长。学生兴趣浓,纷纷量了起来,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游戏和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教育家说:学习就是游戏。孩子的知识在游戏中获得。一二年级学生好动,喜欢玩游戏,教学中适时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低年级数学课中可以和学生玩猜数游戏、拍手游戏、对口决游戏、数字接龙、打擂台游戏。游戏时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如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师生竞赛。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竞争意识,他们都不甘愿输给对方,因此注意力特别集中,都乐于参与这种学习之中。

3让学生当小老师激发兴趣

每个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都喜欢模仿老师,更乐于看同伴的表演。教学中一些习题的讲解,一些开放题,可以抽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每当我说谁来当小老师,大家都非常踊跃,当我说请××小老师上台讲给大家听时,学生立刻抬起头,眼睛盯着黑板,笑嘻嘻地认真听小老师的讲解。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加强学生听算训练,能有效培养倾听习惯

加强听算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培养学生心算、口算能力。听算时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都在认真地倾听老师念题。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已有了很大改变。

三、充分应用好鼓励和表扬,加强纪律约束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认真倾听的有力保障,低年级学生纪律性较差,如若一味地批评与训斥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表扬和鼓励能大大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能够坚持认真听的同学,特别是能够指出一些别人不能发现的错误,或者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或者问题的学生,我们必须进行适当的奖励,比如语言上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让他们给出热烈的掌声来表扬,让他们得到同学的认可。(还可以让小老师们及时对于台下认真听的就奖励10分)对于一些被小老师提问又回答不了的同学,不妨运用魏书生老师的办法,让小老师们自己拿注意,自己去“奖励”(这里的“奖励”是适当的小惩罚)这些不够尊重别人的同学,让他们在同学的“奖励”中渐渐提醒自己。

四、悄悄地“教”他们一招。

如果对于一些比较后进的、或者站上讲台却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的孩子,老师不妨站在他的旁边,悄悄地“教”他一招:小声地告诉他该如何去说,如何去组织,我想这是一个培养他们学会在汇报时组织语言的好办法。让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孩子每上一次讲台,就有机会进步一点点,学到一点点,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真正目的。总之,让每个站上讲台的学生都敢与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让每个站上讲台的孩子都自信地、动情地“说”起来。

学生善于组织自己的汇报语言,实际上也是吸引下面的学生进行认真倾听的一个好办法。

篇6: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西昌一小陈凤

“倾听”是一种艺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使他们会听。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然而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却不多。这不由得让人遗憾。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注重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浮躁心态,养成尊重他人的美德,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尊重—营造倾听的氛围

任何一种有效的教育,都离不开平等、和谐的氛围。教师只有把自己摆在与孩子人格平等的地位,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了解的第一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在课堂上体验到思想和心灵的高度自由。例如在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以欣赏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真情表白,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赏识—激起倾听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为此,在课堂,教师要经常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一些倾听的暗示:“某某同学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某某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某某同学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某某同学把别人的优点学来了,可真会学习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们找出来了,你们的耳朵可真灵!”“某某同学听出了老师的不足之处,这可帮了大家的大忙” „„在这里,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只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

三、引导—学会倾听的方法

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要让他们一下子认真地把别人的话

听完,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倾听能力的训练。

1、分阶段进行训练

(1)听别人说完,再发表见解

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的发言被人打断,你会怎么想?假如你要别人按你的要求去完成一件事,别人不予理睬,只管做自己的事,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发言者着想,尊重发言者。

(2)重复别人的错误,进行听辩评析。

虽然我们允许学生犯错,但却不允许学生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要学会辨析别人语言中的正误,不能辨析判断时,要正确理解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意见,不要再重复此类错误。

(3)概括别人发言的主要意思

在听完同学的发言后,要多问一下自己:“他讲了什么?我明白了吗?”正确领会别人的意思。

(4)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对突飞猛进的时代车轮,如何少走弯路,少走险路,这就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并予以分析、综合、改进,使之为我所用。

2、多形式专项训练

(1)精选童话故事或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录音后分期播出,学生喜欢其内容,听得也就专心了,听完后,大多数学生能复述主要内容,有的还能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录制课文中优美语句和关键段落作为听力训练的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还能促进学生的积累。

(3)主题辩论会。为了培养学生敏锐的倾听能力,迅速听懂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并作出反应。可每月开展一次主题辩论活动,由大家讨论话题,如“要不要布置家庭作业”“看电视利多还是弊多”等。

(4)布置听的作业。听的作业操作起来很方便,完成过程又较轻松,因此特别受学生欢迎,效果当然也不错。在平时可以布置如 “听故事”之类的作业,检查时,可让学生讲讲记住了故事中的哪个词语,哪个情节,对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让他们讲讲故事的大概内容或听完故事的感想。

四、评价—提高倾听的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的评价

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抚慰学生心灵的春风。相反,教师消极的评价语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1)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人

情绪、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学生,即用赞扬、简短、恰当的语言给予评价,如“你的想法最有创意!”、“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有一次,我引导学生有

感情朗读《灰雀》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给予了一个小女孩这样的评价:“你读得好极了!你的声音真响亮,看,树上的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多开心啊!”有了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大增,每个同学都绘声绘色地读着,比着,看看谁最喜欢灰雀。

(2)用机智风趣的语言鼓舞人

机智风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许,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上《群鸟学艺》一文时,有同学这样谈从文中懂得的道理:“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像课文中的小燕子一样虚心好学,认认真真,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位同学说得真好,但我没有用平谈如水的“好”字来对他进行“廉价的表扬”,而说:“你也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同学们笑了,他也会心地笑了。这种根据特定内容随机引发的机智风趣的评价,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也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用对比的方式鼓励人

对此,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力量,教师应挖掘对比中的激励性,给学生以获取成功的力量。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有位同学读得绘声绘色,我激励他说:“你比老师还读得有感情!”这样,学生的内动力得到调动,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2、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一个学生读完《会摇尾巴的狼》中一个片断后,我引导说:“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我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 “比前一次要好,只是没有感情。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这次,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如: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茄子和西红柿的异同,分工合作完成观察记录。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的特别顺利,观察记录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还有的专门帮助查字典,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每次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样,学生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学生间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以“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和“冬天组”命名,各组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自学后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春天组的同学汇报完后,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评价,有的同学说:“他们没把春天的景物都找出来。”有的同学说:“春天组的同学朗读没有感情,应该用轻而缓的语气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生机的感情。”„„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五、坚持—养成听的习惯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教师,要从小抓起,从学生跨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更要从小处做起,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注意环视周围,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做到及时表扬、及时提醒、持之以恒,才能引起学生对听的重视,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7: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榆林市第三小学 张巧玲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单从学生方面来说,原因有二:第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小学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二,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所致。在多数家庭中皆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么说,想怎么做都由着他,家长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有,孩子不听也就作罢,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因而孩子也就没有倾听的习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着学生课堂表达(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几乎忽视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然而,学语文,必须从“听”做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低龄儿童进行“倾听”的培养。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学生在课堂上能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而有序。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

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 “谁还有补充吗?” “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后,才能让自己的思考更全面。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转换教学模式,生动语文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了。

其次,巧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上,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自己动手做一些教具,课前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听,优化课堂教学,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及时鼓励,大加赞扬,让其在班上起带头作用。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在评价过程中,更要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四、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发挥老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倾听学生。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

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生字条生字时,我就让识字能力强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交流有效的识字方法。因为学生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带劲,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8: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不良倾听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一) 学生

1. 学习英语的态度不端正

受传统教育以及一些家长的影响, 学生没有从思想上把英语的学习当成一回事, 甚至简单的认为英语课是可以随便玩玩的课, 以至课堂上学生养成了边玩边学的坏习惯;再者,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Let me try.”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当一位学生在发言时, 其他学生并没能好好倾听他的发言, 而是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 或翻翻书, 或转转笔, 或跃跃欲试地准备自己的回答。课堂气氛表面热闹闹, 实则乱糟糟。

2.“写”重于“听”

这一现象在老师分析试卷时经常遇到, 老师讲解完一题, 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又是擦, 又是改, 完全不顾老师接下来分析的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老师已经讲解完了, 学生还在手忙脚乱地忙于订正前面的题。

(二) 教师

1.“倾听”的要求不明确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 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 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2.“倾听”的榜样有偏差

教师过多地关注, 鼓励, 褒奖爱表现, 爱发言的学生。但对那些默默无闻, 认真倾听的学生没有过多地肯定。因教师评价的偏向, 以至学生都以积极举手发言作为学习的榜样, 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我们教师自身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流露出的陋习, 也让学生对“榜样”产生了偏差。

针对这些问题, 既有学生的自身原因, 又有教师的松懈指导, 也有受家长, 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二、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形成的方法与建议

(一) 学生的自身努力

1. 思想上重视

对小学生来说, “听”则显得极为重要。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 会“听”是必要前提。因此, 帮助学生端正积极的倾听态度,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并且听懂, 这样才能与别人进一步交流,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2. 行动上落实

(1) 学会“听”的方法

做到“五心”: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

(2) 巩固“听”的训练

要求学生在课外“听写”并重, 但“听”是前提。特别是在家庭作业的完成上, 听力的训练不容忽视, 要鼓励学生课外多听录音, 多做听力练习。

(二) 教师的辅助促进

1. 细化“听”的要求

英语课堂上, 教师在学生“听”的要求上要更加细化。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I'd like…”对话练习中, 教师不能只机械地让学生进行句式操练, 可以对一位学生的回答进行提问“What would she like for dinner?”引导学生listen carefully, 然后试着回答“She would like…”这样, 接下来操练句式的学生的回答, 其他学生就会很用心地倾听了。

2. 注重“听”的训练

(1) 听写训练

不在于量大, 贵在持之以恒。每天听写5-8个四会单词或句子, 时间可以放在早自修, 或是课前2分钟, 若教师任教班级较多, 无暇顾及, 可以指定几位发音较准的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 开展活动

例如:新课前3分钟, 可以请学生先来个“Free talk”。要求不要一下子定的太高, 可以先说一两句话, 慢慢地尝试说一段话。讲完后, 要让发言人向听的同学提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设计能训练学生听力的课堂活动。

(3) 利用素材

人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Let's learn.Let's do.Let's check.Let's talk.”的训练项目, 这都是很好的听力材料。

Let's learn—利用它来做听音标号训练, 还可反馈学生对单词掌握的情况。

Let's do—可以由老师或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来发指令, 其他同学来做动作。

Let's check—是专门设计为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语言等知识掌握情况而服务的。

Let's talk—学习新内容时, 打开录音机, 让学生先听, 然后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 创设环境

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 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 所以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 课堂上坚持多用录音机, 让学生听原汁原味的英语。

(三) 家长的配合监督

帮助家长消除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偏见, 认清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辅导与督促方面, 希望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不光要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 更不能忽略学生的听力训练。

总之, 通过学生, 老师, 家长的共同努力, 三管齐下, 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步养成。英语课堂上, 学生听课态度端正, 课堂秩序有效改善, 教学目标也更易达成。虽然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效率的提高上小有成就, 但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更多时间的持之以恒, 才能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将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戈向红.《小学英语高效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篇9: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倾听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21-0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儿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数学课程基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方式将难以在学习过程中落实。在多次深入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以一年级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这一课为例,老师的设计较有条理:听钟声导入新课——借住实物认识钟表——巩固练习——课下作业(亲子互动拨时刻)。在导入环节恰到好处,上课伊始课堂制序良好。但后来教师在课堂上重心转移到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感受,尽管教师的设计很精彩,有儿歌,有游戏。但整节课下来,课堂效果并不太理想,到巩固练习时有的学生还不能根据图画准确地说出时刻。课堂的实效性为什么这么低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不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还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得有一个适应过程。怎样使学生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呢?首先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

为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如不要思想开小差、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我们可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予以奖励。教师除了正常课堂常规的教育与要求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力求儿童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低年级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如一位老师在上一节一年级的复习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于谦的魔术引入,学生分散的思维因为一个魔术都被深深吸引到了老师的周围。

二、动静搭配,调动小学生听讲欲望

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小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或活动)。例如,一位一年级老师上的《10的组成》这节课时,就根据了一年级孩子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成功地吸引了孩子注意力。如,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时,通过一个和教学有关的短小故事,使孩子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课堂;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注意力再次游离教学活动时,她又通过一段和教学有关的音乐,唤醒孩子们的思维。这对于调整小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自然增长

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只会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涣散。教师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用练习促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通过生活中的角来抽象出角的图形来认识角,在学生对角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没有像我们其他老师教学一样,进行机械的、单调的练习,而是让学生跟着老师做几个简单的有关角的肢体动作,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再通过画简笔画,让学生找画中的角,练习的设计从形象化回到了抽象化。这种形式的练习设计,动静结合,学生兴趣很浓,注意力自然持久。

三、积极运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表现机会,同时再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真聪明”、“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养成勤思善问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好的倾听习惯是学习的保障,所以低年级教学重在倾听习惯的培养。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设计,严格要求。等到学生倾听习惯养成了,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篇10:经验交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

近些年来,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因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当新课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后,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以后,教学过程就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新课程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孩子们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学生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顺从”,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 就出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大好局面。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但效率却更低了。因为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其他有些学生却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喊着“老师,我来,我来-”或者是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指一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哎”,然后像被霜打过的茄子似的,垂头丧气的,根本就顾不上听讲;或者是当发言的人讲得绘声绘声绘色

时,其他同学却觉得“事不关已”,自己做自己的的事。更糟糕的是,老师的问题或要求还没说完,学生就开始“讨论”了。如有这样一位二年级的老师说:“请大家自学这些生字,读准它的音,并与同桌讨论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孩子们的声浪中-这些不良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是更加侧重了“说、读、写的训练,”而“听”的训练似乎被忽视了。尤其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未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众所周知,学生上语文课,不外乎是由这四大活动的形式构成:①读,读懂课文的内容以及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②说,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感悟;③听,让自己充分了解别人的观点;④写即在课堂笔记或课本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是批注。可见,无论课程如何改革,倾听仍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习惯。但是,现在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都被大人们宠着、护着,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现在小学的课堂上的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久了就养成不愿听讲,不会听讲的习惯因此就导致了上文所说的不良镜头。

不会听讲不仅将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影响人的素养,甚

至影响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定型。叶圣陶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明确倾听的意义,赋予理解的心态

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特别好动,表现欲较强。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还会认为别人说的都不行,只有自己说的才对才行.别人在说时,他不关注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是关注老师会不会请我,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或名人故事来引导,让他们明确倾听的意义,认识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首先要告诉学生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同时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更快地进步。因为无论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听人讲解而获得的。特别是在我们上课时间里,要是能全神贯注,不急不躁,耐心地听虚心地听,相信你一定能从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解中获得新知识。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倾听还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表现。特别是在众多人的交谈中,学会倾听他人的言谈,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一种高素质的表现。当然,这种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历练,需要一节节课的积累,在长期限熏陶中形成的。

最后,倾听时要保持理解的心态。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表现欲特别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可以发现学生听的注意力集中在:谁在说,怎么说,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保持理解的心态,要让学生明白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老师要顾及全体而不是面对一两个学生,因此不可能每次有表现的机会,不管自己是否有发言,都应该保持理解的心态明白倾听也是一种学习。特别是在课堂上有同学发言时我们更应该加以引导。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倾听同学发言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倾听要求来加以引导,比如对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听同学回答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二是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异议也要等到同学说完后才举手如“我认为-”“我想补充说-”等方式来补充,来参与交流,这样训练久了,学生既能学会倾听,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态。

2、教师以身作则,树立专心的榜样

小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出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我们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耐心专心的听众。用教师自己的行动示范带头,为学生树立楷模,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时候我们要带头专心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都要目光注视着发言的学生耐心地倾听。尤其是不能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的事。或者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而是要认真听完后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或评价。在课余时间里,无论是学生“告状”还是找你谈心,我们都应该耐心听,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思维的机会,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这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只有这样,在学生的眼里,你才可能成为他们的榜样,同时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倾听模仿的氛围,让学生学有榜样,学行其法。

3、贯穿课堂始终,教给适当的方法

光靠说教,倾听习惯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有效的指导还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指导:

首先,要注意倾听的姿势的指导。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的表现。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倾听姿势做这样的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能转头去看发言的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认真倾听。要是同学回答对了或者说

他的想法跟你一样,就冲着老师点点头或是微微笑表示赞同或认可,若非是同学的发言发生错误或是有点点偏差时可以微微摇头,等到同学发言完毕后在举手补充,千万不能发出笑声。要告诉学生要是有谁在这种情况下发出笑声,就表示对别人不尊重,同时还不能会对发言人产生一种沉重的打击,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发言的人从此不敢再发言的严重后果。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这种眼神、表情的信息反馈,一目了然地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动态,以达到更好驾驭课堂教学。

另外,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我们常常会要求他们要认真听讲,怎样做才算是认真听讲,学生可能会很模糊。我们在教学中还应给孩子们正确的指导,即倾听要做到的“三心”:①要用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时,都要听清楚他们说的每句话,脑子里还要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是不是跟自己的想的差不多?同时还要对这些发言内容做出归纳理解其说辞的内容。②要有耐心。发言人没有说完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题,要听完别人的话完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或与自己的的想法相背时,一定要耐心听,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如:“我认为-”“针对这个问题,我有补充”等等。③要虚心。当听到别人提出的观点与自己有不同的意

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到“说”“听”“想”相结合,学生就会倾听了。

3、教师言语的激励

当然为了让学生更注意倾听,我们还要想方设法用言语加以提醒,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好表扬,教师言语的激励是形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动力。如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从而让学生注意听,还可以让学生当当“小评委”如“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让听者对发言人进行点评,同时注意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让学生体味到学会倾听的喜悦,从而就会更加注意倾听。养成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小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做个有心人,抓住契机,反复历练,有效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医院通知上班范文下一篇:作文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