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

2024-07-24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通用7篇)

篇1: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

考研法学院校推荐之北京大学

一、院校概况

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

北京大学法学院考试科目最多,俗称“十项全能”(指考试科目包含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题目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同时由于学校知名度高,招收人数少,和至今依然是公费等特点,导致竞争异常激烈,所以总体来说,考北大法学院难度较大,却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寄托之地。

二、考试重点

通过分析近十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北大法学院对于考生的考察还是比较全面的,其试题可以分为两类:

1.基础知识的考察;

2.另一类题目则较为灵活,但是又并非不知所云,而是和基础知识联系较为紧密。

总体言之,其就是兼顾基础性和灵活性,兼顾对考生必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者的考察。其可以通过基础题目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通过分析综合性问题来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推荐复习教材

1.宪法学

周叶中老师的《宪法学教材》

张迁帆老师的`《宪法学导论》

2.行政法

姜明安主编的自考教材

3.刑事诉讼法

汪建成老师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

4.刑法

杨春洗杨敦先两位老先生主编的刑法学教材

陈兴良老师的《规范刑法学》

5.国际法

白桂梅老师的远程教育国际法教材6.法理学

周旺生老师的蓝皮书

张文显老师的红皮书

7.民商法

魏振赢老先生主编的《民法学》

梁彗星老师主编的《物权法》

崔建远老师的《合同法》

8.经济法

张守文教授主编的《经济法学》,

张守文老师《税法学原理》,

9.国际经济法

邵景春老师和王慧老师出的远程教材

10.民事诉讼法

潘剑锋教授的一本小书

篇2: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

法理学

1、《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

2、《法理学》:周永坤,法律出版社,2004年

3、《法理学导论》: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法理学问题》:波斯纳,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法律的概念》:[英]哈特,张文显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7、《法律帝国》:[美]德沃金,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奥]凯尔森,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9、《良法论》:李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中国习惯法论》:高其才,湖南出版社,1995年

11、《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高其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民法学

1、《民法》:魏振瀛,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年

2、《民法》: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

3、《民法》:江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

4、《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0年*

5、《民法原论》:马俊驹,法律出版社,2007年

6、《民法总则》:王泽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民法总则》:郑玉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民法总论》:史尚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9、《物权法论》:王利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合同法》:崔建远,法律出版社,2007年

11、《人格权法专论》: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继承法专论》: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知识产权法》:刘春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商法学

1、《商法》:范健,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

2、《公司法》:赵旭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篇3: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

法学院成立的时间虽短, 但已拥有一支实力出众的优秀师资队伍。截止2010年底, 在所有专任教师中, 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3人, 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 担任全国专业学会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教师11人。在教师结构上, 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讲师27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74人, 占教师总数的90%, 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则已超过15%。此外, 学院还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型领导中聘请了40名特聘教授和38名兼职教授。

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的法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这一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 秉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将继续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特色, 着力培养一流的法律实务人才和法学高端研究人才, 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教学科研机构。

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应该将就业目光投向基层, 投向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 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视野, 不拘泥于所学专业。很多民营企业、私有企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 且能对员工提供很好的保障, 建议毕业生将目光移向此类企业。

记者:法学的就业情况在全国来说并不是很理想, 我院在学生就业方面有哪些建议?

魏天经:我们在就业中也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法学专业在各类专业中就业情况不理想, 学生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了较大压力, 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心理问题。学生就业心态上仍需进一步调整, 部分学生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往往因过分挑剔错过最佳就业时机, 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学生大多将就业目光聚焦在专业对口领域, 将主要努力方向定位于国家公务员、大型国有企业等, 但社会需求有限, 此类职业竞争压力又很大。对学生的建议是要客观看待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虽为普遍形势, 但要看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空间, 要注重积累个人能力, 树立就业信心。真才实学, 虚心务实, 避免眼高手低。要善于与人沟通, 提高信息搜集能力, 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应该将就业目光投向基层, 投向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 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视野, 不拘泥于所学专业。很多民营企业、私有企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 且能对员工提供很好的保障, 建议毕业生将目光移向此类企业。

记者:北师大作为刑法学方面的“领头羊”, 请您谈一下刑法学的就业方向及一些新的就业相近岗位和出路。

魏天经:总体来说, 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公务员、律师事务所、国企及事业单位法务人员、教师、其他行政工作。从去年我院学生就业去向来看, 本科生大多选择升学深造, 直接就业的学生中, 40%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 20%考取地方公务员。而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中, 一半以上考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或进入国有企业从事相关法务工作。选择民营企业、私有企业等单位的同学只占极少数。

记者:在就业过程中, 就业困难学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我校对就业困难学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帮扶及指导?

魏天经:在学院层面我院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技能培训、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技巧。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个别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压力过大、自我认识不清晰、信息搜集能力较差等问题, 针对此类现象, 学院发动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责人等力量全员动员, 深入了解就业困难学生实际情况, 认清症结, 做好指导。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就业、自主就业为主, 学院还不断努力, 积极引进招聘单位, 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途径和机会, 减轻学生就业压力, 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 开展个别指导和帮助。

在学校层面, 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课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引导同学们积极就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每日更新就业信息, 为同学们提供便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毕业前夕学生压力较大, 就业困难同学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等情况, 积极为同学们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对就业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经济补助。

诊所法律教育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的缺陷

诊所法律教育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的缺陷, 以提高学生法律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为目的, 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法律技术的实践领域,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及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

记者:学生实践基地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 对于法学实践来说, 不同于工厂的动手能力, 那么我们的实践基地有哪些侧重和发展思路?

魏天经:北京师范大学法学两院自创立以来, 就将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作为法学两院的办学模式与特色, 为此, 非常重视法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2007年至2008年, 我们先后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律协公益法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等10多个单位签订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或相关合作协议;2009年, 我们进一步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在京外与河南的焦作、洛阳和浙江的义乌检察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实践基地建设的合作关系。至此, 加之前期与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海淀区法院、东城区法院已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我们已有从中央到地方;从京城到京外, 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在内的数量较为充足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稳固的、互惠互利的, 兼有教学、实习和科研多种功能的教学实践基地。

法学教学实践基地今后的建设总体思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不断扩展和深化法学教学实践基地的规模与功能。我们在现有的法律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将继续寻求与实践基地多方面的合作。在合作单位的条件方面, 我们将注意提高合作单位的层次, 同时强调合作单位的多元化。除检察院、法院系统等传统的司法机构和律师所外, 我们会将公证机构、法律咨询机构、法律援助等非讼法律服务机构也纳入实践基地的范畴, 拓展学生多方面的法律实践能力。

二是完善实践基地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强调实践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有的机构设置与规章制度基础上, 继续探索组织机构的科学设置, 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并保障组织机构的常态运行。继续完备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 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互利互赢的格局。

三是探索学院与合作单位进行法律教学实践的新途径。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已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基础上, 尤其将注重以诊所法律教育作为法律教学实践基地的常态运行模式。诊所教育模式是培养既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又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的新途径。诊所法律教育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的缺陷, 以提高学生法律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为目的, 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法律技术的实践领域,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及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它提供了法律教育的新模式, 也符合我们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希望通过建设开放性、多功能、互惠性的教学实践基地, 为法学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模式。

积极地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去成就事业

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 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学生主观上不想找或眼高手低, 急功近利不被用人单位看好。同是待业, 本科生一般情形是想读研主观没有就业欲望, 而研究生则多是能力局限,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

她的成功就业, 除了有点幸运以外, 主要看的还是工作态度。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最后成就了她的事业。

记者:作为一名一线的就业指导专家, 您觉得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魏天经: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 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学生主观上不想找或眼高手低, 急功近利不被用人单位看好。同是待业, 本科生一般情形是想读研主观没有就业欲望, 而研究生则多是能力局限,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他们在找工作时, 往往只看重户口、工资、福利和社会地位, 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志向和能为录用单位带来什么利益。学院安排实习, 也是希望借助实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 了解职业, 拓宽视野, 提高能力的机会。但却没有得到多数同学的重视。曾经有个研究生在检察院实习, 实习老师让她填写一摞表格。她在未看清题目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当一天下来应该上交成果时才发现填错了, 害得老师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加班重来。还有的同学目的性非常强, 功利色彩很重。她到一个单位实习了3个月, 目的就是想留在那儿。当某天上班刚听说有可能留不下时, 立刻就不去了。但法理专业有个研究生, 她找工作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姓林, 福建人, 家境一般, 为人朴实不事张扬。研二时她通过同乡介绍来到商务部下属的一家公司实习。由于她工作认真, 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公司就有长期聘用的意思。我曾咨询过她实习的内容, 她告诉我, 开始时也是跑腿、打杂, 没有固定事情, 过了很长时间, 才有些具体事情交给她来做。在做的过程中, 能力得到提高并结识了很多领导, 得到了他们的提携和肯定, 最后公司决定留下她到公司工作, 并承诺为她解决北京市户口。最难能可贵的是, 当三方协议签好, 一切进展顺利就等办离校手续时, 一天她突然被告知, 她的进京指标被占用, 不能再给她解决进京户口了。这时离毕业离校时间已经很近, 如果不能解决户口, 就必须将户口迁回老家。在这种情形下, 她也曾犹豫过, 要不要换个单位, 但最后还是选择留下, 并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她的工作和为人, 被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 就在离校之前, 局里又专门为她申请到一个北京户口指标。她的成功就业, 除了有点幸运以外, 主要看的还是工作态度。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最后成就了她的事业。

个别指导将贯穿于就业工作的全过程

记者:2011年我院的就业开展情况怎么样, 有哪些计划?

魏天经:2011年我院学生正平稳就业。相较于往年来说, 今年我院第一批195名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 所以毕业生人数大大提高。就目前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把握机会积极就业, 学校及学院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取得一定成效。预计会迎来新一轮的就业高峰期。由于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还在陆续进行, 所以当前已经就业的学生中主要就业方向仍为国有企业、银行类及事业单位类, 从目前已经就业的学生情况来看, 就业质量还是比较好的。

篇4: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吗

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13年被媒体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201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与往年相比并未明显下降。12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2.4%(已经找到工作),失业率为17.6%(还在继续找工作)。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91.9%),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次之(80.5%),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77.7%)。这说明,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身上。然而,对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比较,却发现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毕业生就业率有巨大差异。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87.7%)并不低,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则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只有69.5%,两者就业率相差18.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30.5%的人难以落实工作,这一比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城乡出身背景的差异,不过,这两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差异要小于普通本科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分别相差5.2和6.5个百分点。

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体现在低就业率上,而且体现在就业质量方面。想要进入较好的工作单位、获取较高的收入,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会遭遇比城市家庭出身大学生更多的困难。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的工作单位是公有部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公有部门的比例(47.8%)远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31.1%),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的比例(10.4%)也比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2.5%)高。与此同时,城市家庭出身毕业生的平均初职月薪(3443元)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2835元)。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普通本科毕业生中,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3505元)比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2851元)高654元。在重点本科和高职毕业生中,城市家庭出身毕业生的初职平均月薪也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但其差异并不是很大。

上述调查数据说明,农村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遭遇到更多的就业困难,其中,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他们最缺乏“拼爹”的资本,最没有啃老的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又急需他们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延迟就业。另外,青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环境使他们在社交能力和人格素质培养方面不如城市家庭子女全面,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最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就业扶助和指导,他们应该是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主要目标群体。

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农村背景大学生就业难并不仅仅是这些毕业生的个人问题,而且它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农村出身大学生就业困难降低了农村人上大学的意愿,并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矛盾持续扩大。“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使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意愿降低,学生学习动力缺乏。而农村人上大学意愿下降又成为高中和高等教育机会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它同时也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初中辍学现象难以消除。

其次,农村出身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城市社会出现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底层群体”,媒体也把他们称之为“蚁族”。与城市家庭出身的大学生不同,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遭遇就业困难时,获得父母帮助或靠“啃老”生存的可能性较小,同时也很难返回农村家乡谋生。他们只能接受低收入、不稳定和缺乏社会保障的工作,租住拥挤的群租房屋或环境恶劣的边远郊区,工作和生活条件趋于“民工化”,成为城市社会中的一个底层群体。

再次,承受巨大就业压力的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也在校园中制造了一些问题。农村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往往寄予厚望,这无形之中也给大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易于诱发一些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

另外,农村出身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某些高校、院系、专业或者老师在招生时优先招收城市家庭出身的学生,因为校方担心农村家庭出身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而影响本校或本专业的就业率。虽然这种现象目前并不很普遍,但确实存在,而且,随着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就业率,将其作为考核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指标,这种现象也会越来越突出,带来城乡教育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

总之,农村出身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是就业不公平问题,它还会加剧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其他社会问题。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和就业不平等使农村人社会上升流动渠道变窄,上升流动障碍增加,这将进一步扩大现有的城乡社会不平等,并使这种不平等由父辈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导致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生活环境和视野的局限,来自农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所学专业及其就业前景的了解、对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的掌握均少于城市家庭出身的学生,这使他们在就业准备方面不如城市学生。第二,来自农村的学生所能动员的家庭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要少于城市学生,这会影响他们进入好单位、获取好工作的机会。第三,由于成长环境的局限,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社交能力和人格素质培养方面不如城市家庭子女全面,自信心和自我能力表现也往往不如城市学生,这会影响到他们应征工作机会时(比如面试)的表现而失去一些就业机会。

农村学生的上述劣势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异导致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但是,教育部门和就业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弥补农村学生身上的这些缺失,或向他们提供一些特殊帮助,减少他们的就业困难。首先,针对农村学生从家庭方面难以获得就业信息和指导的情况,学校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比如,推广入校学习一年后再选择专业的方式,以便于农村学生对相应专业和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充分考虑个人条件和专长再选定专业;开设专业学科介绍和就业市场分析及就业指导的课程或讲座,向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学校组织安排一些讲座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格素质,介绍言谈、举止、服饰等规范,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多方面的准备。其次,建立弱势学生特别帮扶制度,设置生活和就业辅导导师,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目前各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是以辅导员制度取代原有的班主任制度,辅导员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上传下达方式来管理学生,但对学生个人困难的关注不够。作为辅导员制度的补充,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有责任心的退休教师,担任兼职的生活和就业辅导导师,对有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另外,学校各院系可以通过加强与校友和相关机构企业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业缘关系网络,获取相关就业信息,并在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应聘时优先照顾农村背景的学生。最后,政府推行的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也可特别考虑农村背景毕业生,比如:大学生村官的名额分配,或“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的扶持对象选择,优先考虑农村背景毕业生。与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相比,农村背景的毕业生也有一些优势,他们大多能吃苦、更勤奋、更务实、更了解农村和基层社会情况,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毕业生的特长,推行一些就业扶助项目,引导农村背景毕业生前往人才较为缺乏的边远落后地区、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就职或创业,这既能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又能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

篇5: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

我有了北大的学号的时候,新的一轮考研角逐大概开始了吧。可能由于我比较调皮,总有些人问我考研的经验。经验?我不是高手,可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就说说我的经历吧。或许,平凡人物的经历,而不是天才的经历,更具有普适性。因此,后来的研友们或许能从我的经历里得到些什么吧。实在得不到什么,就从我这么借借考试的运气也不错哦,我总认为,今年考北大运气不错!

一、背景、抉择

中南政法年毕业后,从事法律教学工作三年余,主要讲授商法(4学期)、国际私法(4学期)、民法总论(1学期)等法学课程。参加了一次律师资格考试,一次司法考试。15年考复旦民商法,差了三分,很生气,跟家人商量:下个学期不工作了,辞职考北大。爸妈虽有保留,倒也支持我的想法。

16年7月22日,跟许多外地学子一样,只身来到北京这个陌生的城市,参加新祥旭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考试辅导班。一个来月的辅导,更是坚定了我辞职的决心和考北大的信心。

16年9月份回原工作单位,想与原单位商量“能不能请假半年”,我这个天真想法显然行不通。只好辞职,也终于辞职了,人生算是更加完整了。收拾了行李,再次上北京,到北大南门跟另外一个考北大经济学的兄弟合租了一间房子,考北大的征程正式开始了。

很多人问我,考北大法学院要不要上辅导班?上的话作用有多大?这个问题是超出我的判断能力的。就谈谈我自己对辅导班的理解吧:收集了信息、收起了心思、加强了决心。收集信息不难理解。收起心思是什么意思?工作过的研友大概都会知道,工作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边工作边考研,真的很累,不仅时间充分与否是个问题,心思充分与否也是一个问题。虽则复旦失败后就有考北大的想法,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的心思仍然用不到学习上来。但经过辅导班的学习,跟好多研友在一起听了个把月的课,受到广大研友浓浓的学习气氛的影响,就淘掉了其它的许多杂念,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来了。加强了决心也不难理解。对于我这个非北大本科的学生来说,从来没有来过北京,对北大有点陌生,觉得北大很神圣,考北大的大概都跟孙悟空似的神通广大吧?是不是都有三头六臂呢?后来,因为新祥旭考研辅导班,走近了北大,走近了北大的老师,走近了考北大的研友,呵呵,大家都是一样的啊,没有谁有三头六臂呢。就这样,多了份平常心,增添了信心,就加强我的决心了。

以上所言,大概就是我上辅导班的所获了。话题扯远了,谈谈我的复习策略吧。

二、复习

(一)复习时间安排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我这个人啊,向来很懒,早上8点起床,9点以前去三教读书,12点准时吃饭,中午回去睡觉,下午3、4点出来学习或者锻炼身体,晚上7点到10点一般会学习。这样算下来,我一天学习的时间一般在6到8小时。这一天的时间怎么分配?一般是专业课看书用3到4小时,英语政治各1到2个小时。人工作以后,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复习期间,几个朋友有事请帮忙,又浪费了我不少时间。所以,总的说来,自04年9月到05年考试,大概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在110天左右。我这样交待清楚,大概是想让广大研友心里有个底。考研期间,有好多研友每天一读起书来就是10个小时以上,晚上还要去北大南门的城隍庙小吃店去加班加点。我总觉得没有多大必要,除非你正在工作,白天时间真的是不够用。

(二)教材用书准备

北大法学院硕士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但复习总该有本书。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不过是每个部门法准备了一本书。如下:

《法理》,周旺生,人民法院出版社,大蓝皮。

《宪法》,周叶中,高教出版社,大红皮。

《行政法》,姜明安,高教出版社,自考教材。

《刑法》,双杨,北大出版社,21世纪系列教材。

《刑诉》,汪建成,北大出版社,21世纪教材。

《民法》,魏振瀛,高教出版社,大红皮。

《民诉》,潘剑锋,北大出版社,21世纪教材。

《经济法》,杨紫烜,高教出版社,大红皮。

《公司法》,甘培忠,北大出版社,21世纪系列教材。

《国经》,邵景春,人民法院出版社,大蓝皮。

《国公》,白桂梅,人大出版社,网络教育系列。

其实,考北大法学院,挑什么样的教材,大概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只要内容不至于太旧、观点不至于太离谱、知识不至于太浅就行吧(我的理解)。北大对考生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把教材背熟,而是要求把各个部门法学的内容背熟,理解透彻。尽管这个要求往往过高了,比如,我对刑法的很多精要之处,就非常不懂,虽然我把这些部分的内容背得烂熟。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三)公共课程的复习

我的政治向来很差,所以,这次考研,我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就比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多。这次复习政治的方法很是不当,前期看书太慢,第一轮复习看书,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注释:我所说的一个月,不是说这一个月尽看政治,还有其他专业课呢,真实的意思是:按照我上面所说的每天时间安排,延续了一个多月。下同)。过后,又什么都忘记了。很伤心!临考前,政治书总共才看了四遍。第四遍那是疯狂的翻书,几乎算不上看书了。比起很多狂人看了10几遍,连标点符号都能背下来,很是汗颜!

这四遍政治书看下来的结果是,政治书(红宝书)的总目录,分目录,子目录,基本上背下来了。哪一章讲了什么内容,或者某个内容在哪一章哪一节哪一点基本上清楚了。另外有若干熟悉的重点章节部分,其具体内容,基本上达到了熟背的程度。

从小害怕政治,觉得这样看书不行,干脆去上“**政治冲刺班和押题班”。当然没有押中什么题目,不过,上了这两个班,时事政治部分还是提高了不少。

政治考试的结果是,不到80分。真有点想去跳未名湖,并发誓以后坚决不搞政治,太没有政治头脑了。因为我的一个同考的兄弟,那本红宝书他只翻了一遍,做了做题,其分数就超过了85!FT!

比起政治来,英语复习花的时间就更少一些。只把单词背了个熟悉,把朱泰琪的那本书翻来覆去看了看,把历年的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在考前10来天,发现别人都在做模拟试题,很是觉得心虚,就买了本人大的模拟试题,共五套,只做了三套,觉得有点难,坚决放下,以免影响我的情绪,打击我的自信心。

英语复习太过潦草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嘛,所以,我的英语不到70分,也是活该。

(四)专业课的复习

大概大多数考北大法学院的研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这个书怎么就看不完似的呢?是的,我也一样。

上新祥旭辅导班的时候,民诉老师介绍经验说:读书的时候,要列“干条”(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就是把知识要点列在笔记本上,几遍复习下来以后,如果你对书本熟悉到只看“干条”就能回忆起书本的内容时,你大概离成功就不远了。一开始,我也试着这样做,把要点列在笔记本上。这样,我花了半个月才把民诉法看完了一遍,花了1周多才看完国际公法。想想,太慢了!决定改变方法,不再列“干条”了,直接在书上划(据说,不划书效率更高,可惜我没敢试)。从这个事例得知:个人的学习方法大概是不同的。别人有效的,未必你也有效。

就这样,我把书一本本看了下去。到第一轮专业课复习完毕,好像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时发现,前面看的书,早就忘记了,有点恐慌,第二轮就学乖了,加快了速度,一般就三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天看完一本(大概10小时左右吧),第二轮复习,用了一个月左右。这时,离考试仅有半个月的样子了。第三轮接着上。这一轮就更快了,一般一天一本书(三四个小时的样子)。这第三轮,就像看电影一般,一页页地翻书,像填鸭似的把东西拼命往大脑里灌,也不管是否消化了。哎,就算留个映像吧。最后一轮下来,离考试也不到两天了。

这三轮复习过后,我对大多数教材掌握的程度是:熟知。也就是说,翻看教材,一看标题,就知道这个标题下大概讲了些什么内容。当然,如我上面所说,北大对专业课的考查,绝非背一两本书能解决问题的。很多知识是在教材之间或者在教材之外的。

考北大的很多研友熟背了教材,却通不过专业课的考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大概最有可能的是运气不够吧,也许是法学知识面过窄,或者是法学理论功底太浅吧。

例如,很多初次考研的应届毕业生总是说,经过这次考研,自己的法学知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说这话的意思是,经过考研的专业课复习,对法学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这种“更加深入的认识”当然不是指背了好多书,而是指对若干法学范畴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思维更加开阔了。我也一样,但不能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考北大法学院之前,整个法学理论在我的头脑中基本上就已经形成到我现在这个水平了(当然是低水平)。我这三轮复习的作用,其实主要是知识性的,记忆性的,好久没有这样大刀阔斧的记东西了(因此,考北大的应试复习,真有点对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这句话)。另外在若干部分,也有理论水平的提高,例如公私法的划分、法治这个概念所涉各范畴、法律文化的含义等等。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各位研友的情况不同,采取的复习侧重点应该有所差别:如果觉得自己对某个部门法理论有很深的研究了,就应该主要巩固记忆性的东西,如果觉得自己对某个部门法教材很熟悉,但仍然回答不好问题,这恐怕是理论深度不够,这时就要多看理论性的文章,补充理论养分。因此,大多数熟读教材却通不过专业课考查的研友,就应该先把教材放一边,去好好读读更深的理论文章。

(五)专业课的复习策略

除了我上面讲的,各位研友要根据自己理论水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对待教材的策略外,下面我再讲几点重要的策略。

第一,看书要注意顺序。我推荐的顺序是:法理、宪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刑法、民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法理也可以最后看。这个顺序是:理论/公法/私法/国际法。为什么要有顺序?理由是部门法之间是有亲疏远近的关系的。法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架构,也是有结构的。如果看书不遵循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的瞎看,就会内在地破坏读者对法学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的把握,不能形成比较正确的法学全局观。而这种法学全局观对法学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第二,看书不能太慢,要快!原因如下:

首先,看书太慢会有挫折感。看北大法学院的考研书是一个非常累人的活。十几本书,要翻来覆去的看。往往看到后面几本忘记了前面几本,看到前面的就忘记了后面的。看到中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间,两头都忘记了。看来看去总有看不完的书,这时,越慢的人,面对象座小山似的专业书,就越有挫折感。这个挫折感,对考研复习来讲,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次,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学习的知识,间隔的时间越长,遗忘就越快。有的人生怕看书太快漏掉了知识点似的,硬是想一次把所有的知识给吃进大脑。殊不知,这样会牺牲速度,在既定的时间内,太慢的速度,就意味着你复习的次数更少。到头来,可能你真正记住东西,比看的快的人还要少。

最后,往往看书慢的人,其法学知识的体系性比较差,宏观思维能力比较差。一天读一本书,可以把前后看的知识连贯起来思考,甚至可以把前几本书的内容跟眼前习得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因为前两三天读过的书,大部分知识还装在脑袋里面呢。这样就更容易形成系统的法学知识体系,并养成一个“思前顾后”的宏观的思维习惯。十天读一本书,等读到最后几章的时候,恐怕,这个读者连这本书前面几章讲的是什么内容都给忘记了。更妄论前几本书了!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记住的是割裂了联系的“知识补丁”,思维起来,就可能少了份深度和广度了。

第三,组建一个学习小组(或者押题小组)。

复习完第一遍以后,我总觉得心里没有底。后来去听了一个讲座,受到了赌徒心理的影响。就决定成立一个押题小组(美其名为“考研命题研究组”,模仿市面流行的考研资料署名方式)。这个小组由我、上面那位法大的MM和山大法学院的一个兄弟组成。我设计押题规则,记得我当时写了大概四千字左右的建议书,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我对法学知识、考试理论和北大考试特点等的分析理解。下部分是具体的押题规则(题量、要求、说明等)。可惜,这份建议书在我考后就扔掉了。后来,由于那个MM看书太慢,跟不上我们的速度,她实际上就退出了押题小组的活动。考试前,我和山大的兄弟终于按照设想完成了任务。这位山大的兄弟初试过了线,复试被刷掉了。有点可惜。

或许,有人会嘲笑我们的荒谬,其实不然,组建这种性质的小组,对考北大有一定的作用:

其一,可形成一个竞争风气。而且可以知道别人的状况,心里比较知底。

其二,我组建的这个小组,其成员背景不同:不同的学校背景,不同的职业(老师、律师、学生),因此,其视角就会不同。这种多样性的视角,可以弥补一个人智识的不足。实际上,山大兄弟的押题,就因其独特的视角,为我贡献了10分左右(即我在复习时忽略了的一个知识点)。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押题活动,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是为了应试而读书,可不是纯粹为了学知识而读书。这种提醒,使自己保持一种“功利”状态——用应试的眼光来审视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其实某些东西是不太可能在北大考试里考的。而且,这种押题活动,让你以“出题者”的身份来对待教材和知识体系,这种换位思考,更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最后谢谢和我一起奋战的同学,也谢谢新祥旭的老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希望大家能考研成功

篇6: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试题法学

宪法

1: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0)

2:谈谈我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大深远意义(10)

行政法:

1:论行政法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20)

2:案例:(10)

A获得了5年期限的狩猎许可证,3年后颁发此证的S县政府因为环境保护的原因撤消此许可证,A不服,故向S县所属的D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1) S县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2)D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否应该受理此行政诉讼?为什么?

刑事诉讼法:

1:述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监督作用并给予评论(15)

2:为什么刑事逼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屡禁不止?结合有关规定分析原因,并给予评论(15)

国际法:

1:简述条约对于第三方的效力(15)

2:说明《联合国宪章》的修改程序(15)

刑法:

1:简述我国刑法对于教唆犯的处罚规定(10)

2:案例:李明(1985年1月8日出生)和孙洪斌(1973年8月出生,后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1995刑满释放),两人借了一把猎枪准备出去打狗,但没有打到,于是两人窜到村民张立东家偷鸡,孙进屋盗窃,李持猎枪在门外望风,孙刚偷了2只鸡,被张发现,张正要走出门,李往门口开了一枪,正中门框,于是孙趁机逃走,张发现地上有一丢失的枪托,于是在门旁守侯,后来李与孙发现枪托丢失,担心无法归还,于是决定回去寻找,刚走到张门口,张刚一起身,李于是向张开了一枪,正中头部,张因而死亡

(1)李与孙是否构成犯罪

(2)如果构成犯罪,应当如何量刑(只答量刑原则,不答具体量刑)(25)

法理学

1,论述在中国建立判例法制度对法制建设的特殊重大意义(20)

民法

2,简述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0)

3,简述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15)

4,论述民法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20)

民诉

5,简述督促程序概念和特点(15)

6,案例(15)

A向B借款8万元,B在到期后,向法院提出诉讼,出示了A的一张收条“等到今年年底生意盈利后,连本带利共付给10万元”。用司法解释和证明责任的原理分析A抗辩所应承担的证明责任。

(1)A抗辩说该字条不是B写的,签名属于伪造

(2)A说那八万元是和B合伙投资的,后图书生意失败亏损,两个人应承担共同责任。

(3)A抗辩说该他的钱已还了

国际经济法

7,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职能和管辖范围(10)

8,案例(15)

中国的A公司与美国的B公司签定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条件为FOB,A公司向D银行申请开立了不可撤消跟单信用证,B公司将货物交由中国的C公司承运,并取得了不记名提单,并因此提交给D银行得到合同货款,后A公司接受货物后,发现有海水侵蚀痕迹,于是不准备付款。

试分析A公司与个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性质,并分析他们可能适用的法律,并给A公司指明可以采取的正确方法

经济法:

9,我国公司法的商业判断规则(15)

篇7:北京大学法学考研难吗

首先,谈谈华工的法学(转帖,不好意思)

一.华工坐落在中国第三城――广州,是广东省仅有的两所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之一(另外一所是中山大学),该学校尽管可能在全国名气不大,但是在广东当地却是公认的好学校,华工的校友遍布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找工作顺利方便,对于有志于留在广州发展的同学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另外高考考到华工的学生分数都是比较高的,就学生基本素质来讲不逊于西南政法、华东政法等法学牛校!

二.华工的强项是工科,在全国位列第八,文科专业发展比较晚,因此在基础方面不能跟国内其他名校比肩,但是因为大学城的建设和985工程的促进,学校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转换思路,确立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相应的增加了对文科方面的投入,比如各个文科学院的院长基本都是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并且待遇相当不菲!另外说一点,广州大学城绝对是中国各地大学城中手笔最大的(据说花了300多亿),整体氛围非常不错,法学院拥有一栋法学楼,其建筑面积是目前中国法学楼中最大的,另外学院的图书建设方面也做的不错,还有非常舒心悠闲的咖啡书屋,以后如果哪位朋友有机会去看看肯定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三.法学这个原本在华工相对弱势的专业在最近一两年来发展尤其迅速,7月法学院成立以后,在葛洪义院长的带领下,全院师生同心同德,发展势头猛烈,仅仅成立后几个月内,就邀请了贺卫方、吴汉东、徐显明、徐静村等一流学者来做讲座,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见识和眼界.并且在法学院在年底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建立了合作办学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的关系(跟法学院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以后学习民商法专业的学生就是知识产权方向的了,那样在就业方面前景广阔(知识产权局长是华工的校友,曾经保证一定要让华工的知识产权学院成为国内一类。并且聘请了国内知识产权权威学者,郑成思、吴汉东、刘春田、李明德等人作为兼职教授)!

四.在师资力量方面,应该说华工还有待加强,但目前华工法学的老师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具备博士学历的老师几乎占据一半的比例,而且很多年轻的老师都是很有发展的潜力,比如西南民诉大师常怡教授的两个年轻博士彭世忠和黄娟目前都在华工。曾友祥老师(博士)是徐静村的弟子,喻垒博士是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白巴根副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中川淳司教授所带的WTO方向的博士,他治学非常严谨.刘小勇博士是日本神户大学的公司法方面博士。这些老师都还很年轻,发展潜力巨大。日后一定会为华工法学发展增辉的!并且学院目前正在招兵买马,据说马上将有一批博士级别的老师任教了!目前学院已经申请了民商法、法理、刑法三个专业的硕士点,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可以顺利拿下(华工有自己批硕士点的权力)。那样加上已有的经济法就可以有四个硕士点了(广东省除了中大外其他院校最多就是有两个硕士点比如暨南大学和广东商学院),法学院是争取尽快拿到法律硕士的培养资格,目前已经和法大建立了法律硕士联合培养的机制,从开始法大就要过来法律硕士在华工就读了(而且法大还会过来老师授课的,那样对华工的学生也是好事情)!

四.相比于国内其他法学牛校,华工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应该看到的,但是只要充分发挥华工的地域和资金充裕的优势肯定可以把差距缩小的。另外,毫无疑问,考华工要比考中山大学等容易多了,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与其做中大炮灰(个别专业招生比例惊人,而且对本学校偏袒的厉害)还真不如考华工呢!

其次,华工的公正

一.华工法学院虽然年轻可是却是非常公正的,本学校的学生很难从出题老师那里套出题目,而且复试时候程序也比较严格;

复试的时候,老师对待各考生一视同仁,基本上不会歧视非本校生源,也不会偏袒本校生源;

二,华工的历年真题公布在招生网站上,恐怕是全国唯一一所这样做的学校,体现了华工宽阔的胸怀,公正,公平,公开;

所以,大家就不用再去网上费心思重金购买所谓的历年专业真题。不然的话,买回来之后,会发现居然和华工公布的一模一样。(在这里鄙视那些贩卖华工真题的人);

下面,就谈谈复习的过程:

一.在招生简章出来之前,要先联系法学院的老师,了解明年的招生动向,从而做好复习计划准备;想考周末班的同学最好去咨询,因为不同的时候周末班的专业方向不一样,比如今年法律硕士(非法学)招收周末班,明年就是知识产权招收周末班;

这两个方向的指定课本是不一样的`,法学硕士的指定课本就一个大砖头,而法学硕士则需要看7-10本课本,对于跨学科的考生来说,选择的方向不同,可以省很多时间。

二.关于参考课本。对于跨学科的考生来说,由于没有法律的基础(本科阶段学的那点东西早就忘光了),最好按照学校指定的课本去复习,这样可以省很多时间。考试基本上就是考课本里面的东西。当然,对于本科是法学的考生来说,如果课本不是指定的,也没有问题,因为里面的内容基本不会相差很大。华工的课本大部分是自己的老师出版的,内容新颖,观点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对于考生自学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课本不需要买新的,买旧的就可以了。一来可以省一笔银子,二来已经有前辈在上面划了重点的东西,或记录了重要的笔记,学起来会比较轻松。旧书基本上在淘宝(广州旧书网上也有一部分)就可以买到。

上一篇:measure的第三人称单数下一篇: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