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诗”的巧妙结合教学设计

2024-07-15

“思”与“诗”的巧妙结合教学设计(共9篇)

篇1:“思”与“诗”的巧妙结合教学设计

《独涉者的歌》

每日一诗·“思与诗”--西方哲理诗系列

前言

本期主持:西门小醉

这个春天将有些冷。

《非理性的人》、《论语今读》两本书,将让我们不再像读哲学史那样身在看台,而是走进书籍深处,拿我们生命的意义和哲人的思考进行对话。

这种对答,从第一个人仰望星空,问自己是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在此之后,有一些人从迷雾弥漫的河流中独涉而出,披荆斩棘,带着被俗尘流放般的苦痛,沿着历史的时间寻求答案。旅途之中,歌声渐起。有的浪漫低吟,有的悲凉高亢,有的沉郁怅然,有的铿锵激越„..他们记录下这种音符,于是,有了诗。

在西方、在东方,这样的诗歌以各种旋律飘扬在大地之上。

这是一群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的人们,他们边走边歌唱出了心中的热爱、犹豫、期盼、思索和痛楚。他们拒绝肤浅的视觉语言,抗拒修辞的迷惑,沉浸于自我的生命思索中,让笔下的诗行成为烈火,成为潮汐,成为精神的安静的神秘的中心。

这些神秘,隐藏在普通的语言之下,如一场原始的海,只在潮水退去大地真实地浮现之时,我们才可以赤脚接触到那一种力量----来自文明深处,来自我们的本原。

因为他们是孤寂的,是艰难的,甚至是绝望的,才有了一种改变生命的力量。正如,只有雪来,透骨的寒才会带来大地的纯净一样。

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我将选择西方诗歌中的一些经典逐一推出。聆听着这些曾经走在大地上的独涉者们的歌声,我们在清晨的微寒中抖擞自己,开始又一天的前行。

2010年3月1日

夸西莫多:《转瞬即是夜晚》

每个人孤立在大地心上

被一线阳光刺穿:

转瞬即是夜晚。

诗人简介:

塞尔瓦多·S·夸西莫多(1901-1968)生于西西里岛。原在罗马大学学工程,后辍学从事社会工作,当过绘图员及技师,后又担任编辑工作。

1929年,他结识了隐逸派主要代表人物蒙塔莱。1930年,他的诗集《水与土》问世,声名大振,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诗集,成为隐逸派大师之一。1958年获得维亚雷焦奖,1959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除《水与土》外,他的主要诗集尚有《消逝的笛音》(1932)、《诗集》(1938)、《新诗集》(1936-1942)、《日复一日》(1947)、《生活不是梦》及《无与伦比的土地》(1958)等。夸西莫多还曾翻译过荷马、维吉尔、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等人的作品。

夸西莫多的早期诗集大多缅怀故乡和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哀伤、忧愁的情绪,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求和人的热爱。抵抗运动开展后,他的诗风有了显著变化。在《日复一日》等诗集中,他着力描写战争和法西斯主义带给人类的苦难,爱国热情跃然纸上。他的诗句富于隐喻、象征和联想,情景交融,形象鲜明。(2010年3月1日)

诗歌赏析:

诗短短的三行,如同生命一样短暂。但在诗中,人的诞生、成长和死亡,犹如舞蹈、雕塑、摄影,以一种美的形式成为三个造型,将人生的复杂定格在瞬间,形成隐逸之美的效果。

首句向我们呈现了大地和人的关系,人如母亲怀抱中的婴儿,作为个体,人的根系在大地,如此生生不息,获得延续。作为群体,人类至今也依然需要大地获得生命和爱和力量。但人又是孤立的,孤单的,从一开始,这就成为了个体的宿命。在西方现代诸神死去的今天,人已无从寻觅自己的家园,这使得这种宿命被放大成一种虚无。于是,“孤立”的姿势与大地的存在对立,成为现世之人眺望原初的梦想。

第二行的是一幅画:一个赤裸裸地站在大地深处的人,黝黑的躯体被一抹从空中泻下的阳光照亮。他,承受着温暖和恩惠,也承受着曝晒和炙烤。失去了幼年时期大地的庇护,人类在拥有辉煌的同时,越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孤寂和无力: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人都只是渺小的生物。从诞生到死亡,只是短短的瞬间,劳碌一生的我们,面对着广袤黯淡的宇宙,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自己终极的归属究竟在何时何地。那么,当一线阳光到来时,既是一束光,也是一柄剑,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绝望。欣喜中,是痛楚开始无边滋长。

末句“瞬息即是夜晚”——夜晚,它象征着黑暗与死亡,睡眠与梦幻,孕芽,终结和安息,是丧失、也是得到,是净化、也是混沌,是空虚、也是满盈。夜晚如魔鬼吞噬了一切,夜晚也象巨灵创造着一切;夜晚如裹尸布包裹着死的寂静,夜晚也象摇篮,栖息着新生的安恬。

人,来之于尘土,又归之于尘土,伟大者与卑微者,勇敢者与懦弱者,莫不如此。有辉煌就会有黯淡,有生存就会有死亡,这就是人的宿命,人类的宿命,万物的宿命。

可以说,这首小诗以简约的意象、凝炼的语言所包含的巨大思想内容,及其所提供给读者填充情感、驰骋想象的再创造的无限空间,是世所罕见的。在音韵上,头两行悠扬舒展,宛如牧歌,而结尾短促顿挫,似一声轻叹,嘎然而止,回旋曲般的旋律,强化了其意旨的表达,暗示了人的生死、人类的存亡就象日出日落和昼夜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它不绝如缕的韵律回荡在耳畔,缠绕在心头,使人扼腕叹息,痛感生命的短暂,也更觉得这只有一次的生命的可贵。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布莱克:《天真的预示》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永恒在刹那间收藏。【诗人简介】

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十九世纪诗人,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他是一位复杂的多重人物:除了诗人,他同时还是画家、雕刻家。

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它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他的作品没有受到重视。直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

时至今日,不少批评家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与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由于他的画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他又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诗歌赏析】

什么是永恒?什么是至善?

布莱克在渺小和伟大,有限和无限的对峙中对我们说:永恒只在生命绽放的刹那,在这一瞬间,你已把握住了人最本真的意义。唯有这种本真,才是天国,才是上帝,才是至善与永恒。

这种本真存在于孩子的天真中,也存在于人类最原始的形态之中。

在那个时间里,每一刻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是快乐。任何一次小小的发现都成为天国的花朵,盛开着永恒的芬芳。人的意义与价值都存在其中。人类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正如孩子自己寻找自己的欣喜一样。

如是,本真的面对我们的日子,有一些并非只在彼岸的意义将会显现:

在我们的职业生命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沙,也是一个世界。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老师的每一次微笑都是一朵花,也是一个天国。

当我们无力对抗尘世的种种喧嚣时,我们以为无奈,却不知道的手中握着无数个生命的种子......在宇宙的浩瀚中,平凡如蝼蚁,渺小如尘埃的我和你,只在这一个个刹那才可能获得了存在的价值,并把握自己,不至于淹没在时间之水中。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的,倘若只看彼岸的鲜花,以为今日旷野的风只是寒冷。那么,最终一切都将虚无,只有恐惧或者沉沦。

答案只在此时,在当下,在手掌之上,在一念之间。

雪莱:《哀歌》

哦,世界!哦,时间!哦,生命!

我登上你们的最后一层,不禁为我曾立足的地方颤抖;

你们几时能再光华鼎盛?

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从白天和黑夜的胸怀

一种喜悦已飞往天外;

初春、盛夏和严冬给我的心头

堆满了悲哀,但是那欢快,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诗人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

雪莱的墓碑上镌刻着援引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三行诗句:“他的一切并没有消失,只

是经历过海的变异,已变的丰富而神奇。”

(2010年3月3日)

【诗歌赏析】

《哀歌》并非简单的对于生命即将逝去的伤感,尽管这首诗冥冥之中出现于雪莱死前的创作。当首句之中时间、世界、生命三个抽象语象并列而出的时候,这一首短诗已蕴含了巨大的时间,空间的神秘,奥妙。光阴流转,历史沧桑的融入让人一种悲凉沉郁萦回,与古老中国的另一个诗人的感叹遥相呼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于是,人类一种共通的情绪---面对生命背景下的无奈与孤独成为诗中隐约的色彩。

雪莱的诗篇永远激荡着一种音乐的旋律。起句铿锵激越,中间对经历的辉煌和遗憾,喜悦与忧伤,像一曲变奏,优美惆怅。每一节的最末一句反复渲染,形成余音,诗人咏叹的此刻不正是如此的彷徨吗?

在整首诗中,生命的死和生,世界的变幻莫测和伟大其一,时间的有限和永恒,世事的阴影风暴和绚丽美妙,奋斗的恐惧与成功的喜悦,白天和黑夜,盛夏与严冬,悲哀和欢快,交织成一首骊歌,一篇编织生命色彩的诗篇。在这里,激情不再仅仅单一的高昂,在回荡的曲调里,可以发现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思考的沉重。

当我们读起这首诗,细细回味着,想象诗人书写的那一刻,生命诸多斑驳的记忆是否凝聚,从时间的灰中清晰起来。因为属于我们的世界正开始走远,而唯有那些记忆,属于今日,属于明日的故事才可以证明我们存在。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里尔克:《我过的生活》

我过的生活,像在事物上面兜着

越来越大的圈子。

也许我不能兜完最后的一圈,可是我总要试试。

我绕着上帝、绕着太古的高塔

已兜了几千年之久;

依旧不知道,我是一只鹰,一阵暴风,还是一首伟大的歌。

【诗人简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奥地利诗人。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如诗集《生活与诗歌》、《梦幻》等。但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新诗集》和《新诗续集》。晚期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里尔克的诗歌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结合体,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0年3月3日)

【诗歌赏析】

没有人可以知道未来,但总有一些人在不断的寻找自己。

生命是一场风暴,有人因此激动如海,有人因此而退缩,寻岸停航。

《我过的生活》是一首诗,同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将自我投注在盘旋的生活中,如同放逐,因为你无法预知一圈又一圈之后会发生什么。生命因此而孤寂、劳累、疲倦。只是你会热切的期待下一圈,下下一圈,与其说是追求更多的未知,不如说是追求自我的存在。

人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发现和获得什么。一生短暂。上帝?人性?这永远都是不可知的词语,但这并不妨碍我将可能是一只鹰,一阵暴风,甚至是一首伟大的歌。不妨碍有人总会试试。

我们都面临如此的困境,我们渴望一些梦想,却又害怕未知的路。于是,我们停留,不再继续等待圈子的扩大,世界、生活、自我一切都安定下来,停留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青春的火成为残灰,在拥有热量的时候停止热烈的歌唱。

多年以后,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曾想过,也许你的天空里应该有一只鹰,应该有一阵暴风,应该响起一首雄壮的、恢弘的、伟大的歌。

(西门小醉)

罗托克:《插枝》

插在瞌睡中,低垂在糖一般的土上,它们错综的绒毛干了;

但是纤细的枝条还在诱水上升,微小的细胞膨胀着。

一个生长的节点

把沙屑推松,苍白的卷须似的触角,穿透了朽烂的芽鞘。

【诗人简介】

西奥多罗特克(1908-1963)美国诗人。受其父影响,自由热爱大自然。曾自建温室,视其是“一切生

命现象的象征、发祥地和乐园”

罗特克曾就读于密执安大学和哈佛大学,后从事大学教学工作。赋诗乃是业余爱好,但成就和影响却很

大。诗集《醒来》、风之歌、《远方的土地》等,曾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全国图书奖。其诗多以大自然为

题材。把物化为诗歌,烛照人生。

1963年罗特克与友人同游华盛顿的本布里茨岛时恶性心脏病发作。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创作了61首新诗,并收在1964年于他死后出版的诗集《远地》(此书获得国家图书奖)和1966年的《诗选》中。

(2010年3月3日)

【诗歌赏析】

这不是诗,语言只是一个镜头,清晰地讲述生存的欲望,生命的能量。

这是一根脱离了母体的树枝,渐渐苍白。此时,它将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酣睡着死去,一种是用微小 的细胞吸收水分,奋力的突破自己,获得新生。

一个隐喻在镜头中诞生了。

人类在成长后,脱离母体的庇佑之后未必死亡。但显然,许多人的生命能量已经酣睡,沉沉的在“糖一

样的土上”-----安宁、安静、安详。

只是总有一种生长的欲望会让故事发生,它们膨胀起来,成为生命的节点,挥舞苍白的

无力的卷须,在

沙屑和朽烂的芽鞘之中突围。

一个新的故事即将开始,一个新的生命,独立的开始成长。尽管故事的开端就意味着许多艰难。但无可

否认,人类的奇迹全部在于拥有这种伟大的力量。

你和我,在面对这个镜头时,是一声叹息,还是微笑着想起了自己?

(西门小醉)

欧内斯特·道生:《这些都不会长久》

这些都不会长久,哭泣和笑靥,爱恋,欲望和怨恨。

依我想,这些都将同我们无缘——

当我们走过了那门。

充满酒和玫瑰的日子不会长久,从一个朦胧的梦中,我们的路浮现了片刻,然后又在梦中失去了影踪。

【诗人简介】

欧内斯特·道生(ErnestDowson1867-1900),英国唯美主义诗人。崇拜爱伦·坡、波德莱尔、魏尔伦和斯温伯恩。因酗酒以致贫病交加而去世,死时年仅33岁。

他是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诗人,以《诗集》(1896)和《装饰》(1899)见称于世。他的诗感情真挚,音调优美,多抒写自身不幸的生活和爱情。《我一直按自己的方式对你忠诚,西纳拉!》被西蒙斯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抒情诗篇之一”,说“在它里面他一举说尽了一切,并为它配上了令人陶醉的、也许是不朽的音乐。”

(2010年3月3日)

【诗歌赏析】

人们因此死亡的恐惧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危险,意识到美好的往往是容易消逝的。如青春的笑靥,玫瑰和酒以及那些哭泣和哀伤。

他们是生命的一部分,往往存在于我们众多的时间里。但却又手中之沙,水中的月光,最后总是空空。

诗人的敏感以及犹豫使得这些让每个人都曾经叹息过的情绪,在诗行里飘动。生命的不确定是一场梦。恍惚而来,杳然而去的岁月的歌,总是让人叹息。

读这样的诗未免会有一些黯淡。但黯淡也是一种美。它提醒我们今日的存在,今日可以把握的一切。在放弃那些永恒的、固定的真理之后,人的生活方式才可以归属于自己。

但这样一来,我们失去了外在的依靠。没有什么答案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家园是可以栖息的。唯一的可以肯定的,可以抵御虚无的是自己的存在。

于是,怎样让这种忧伤、恍惚以及敏感仅仅作为情绪,而不是生命的底色,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做出回答。

(西门小醉)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诗人简介】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叶芝对戏剧也有浓厚的兴趣,先后写过26部剧本。

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曼顿(Menton)的“快乐假日旅馆”逝世。他的最后一首诗作是以亚瑟王传说为主题的《黑塔》。他的墓志铭是诗人晚年作品《班磅礴山麓下》的最后一句:“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骑士,策马向前!”

(2010年3月3日)

【诗歌赏析】

里尔克告诉我们,一个个人在世上好比园中的一棵棵树,它们的枝叶或许呼应,但根却深深入到土壤之中,沉静而孤单。很多人忘记了根的存在,只在枝叶的喧嚣里度过一生,忽略了体察生命的真实意义。

叶芝的诗中,这种喧嚣是青春的谎言,是那些欲望享受和自我解脱的方式。它们无所不在,诱惑并遮蔽着我们本真的使命-----做为人,何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时间的意义因此而来。它胁迫着站在大地上的人们认清自己的处境,认清唯一的真理来自于唯一的根-----我们与大地的故事,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使命。

抖落那些耀眼的花和枝叶吧。让自己忘记阳光,干净的、朴素的走向内心,审问自己为何而来,如何叙述这一场由时间见证的故事。

忘记这些,意味着人可以纯净的面对自我,袒露自己隐藏的过错,躲藏的小。勇敢的修正自己行走的轨迹,一步步向大地深处进发。

真理的面目将在那一刻得以显明,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向死而生”。

(西门小醉)

帕斯:《朦胧中所见的生活》

在大海的黑夜里,穿梭的游鱼便是闪电。

在森林的黑夜里,翻飞的鸟儿便是闪电。

在人体的黑夜里,粼粼的白骨便是闪电。

世界,你一片昏暗,而生活本身就是闪电。

【诗人简介】

帕斯是二十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墨西哥伟大诗人、作家,199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强烈的瞬间经验和复杂的历史意识、个体的生命直觉和人类的文化传统达成了高度统一。他的创作还成功地将拉美大陆的史前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广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2010年3月10日)

【诗歌赏析】

先来读另一首我们熟悉的诗。这一首,在东方,由一个同样体会到生命深度的诗人吟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就诗歌的意象来说,无论是20世纪现代墨西哥城的帕斯先生,还是古代中国被贬永州的柳宗元,都选择飞鸟、鱼儿、孤独中永恒的人这三个丰富的意象。两首中如闪电而出的强烈 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中蕴藏的内在力量,是生命的光源和动力,能划破黑暗,照亮大地。有了这样一种力度,生命才能有自由、内心充满光亮的生活。

海子也有句诗中提到了闪电,----“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王家新在解读海子的时候,就从这个意象入手:“我们首先来看‘闪电’这种自然现象:它是一刹那的闪耀,但又是一种震撼和照彻,尤其是对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有一种使他全身心战栗的力量。更重要的,这闪电是来自‘天上’,来自‘上界’,或者说是来自大地之上的‘另一个世界’的。”海德格尔说“在这贫乏的时代做一个诗人意味着:在吟咏中去摸索隐在神的踪迹。”

闪电,是灵光,类似于神谕。而它,只有在我们真正理解生命这个名字的时候,才会出现。

(根据网络材料整理)

黑塞:《七月的孩子》

我们,七月里出生的孩子,喜爱白茉莉花的清香,我们沿着繁茂的花园游逛,静静地耽于沉重的梦里.

大红的罂粟花是我们的同胞,它在麦田里,灼热的墙上,闪烁着颤巍巍的红光,然后,它的花瓣被风刮掉.

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热衷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节,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诗歌赏析】

“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热衷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节,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

这是一句充满着原始力量的诗歌。它在讲述诗人对于生命另一种色彩的意象。

七月,这首诗中象征着我们经历的时间。它是我们的全部。在七月,我们拥有纯真,拥有闲暇以及寂寞,拥有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梦。

但这不是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该是热烈的,绚烂的奔放的,有着狂热的对于收获的向往和执着。这种力量来自我们的心灵深处,它驱使着我们热切关注着每一个夜晚和白天,关注着梦想和收获。

七月只是瞬间,生命也必然走向死亡。在这个不可逃避的终点到来之前。我们的舞蹈,是将自己的幻梦认真的演绎,如罂粟花一样,曾那样美,闪动着灼热的光,颤巍巍的„„„„„„

那么,尽管离开,如被风吹落的花瓣。在生命有过梦想的时间里,我们也曾燃烧,像七月的孩子一样,单纯、狂热。

(西门小醉)

尼采:《最孤寂者》

现在,当白天厌倦了白天,当一切欲望的河流

淙淙的鸣声带给你新的慰藉,当金织就的天空

对一切疲倦的灵魂说:

“安息吧!”——

你为什么不安息呢,阴郁的心呵,什么刺激使你不顾双脚流血地奔逃呢„„

你盼望着什么呢?

【诗人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2010年3月12日)

【且为结语】

这是独涉者的歌最后一个音符,一个最孤寂者写下的《最孤寂者》。借它的寒冷、执着、呐喊在两周最后的一个早晨高高响起,以做回音。

独涉者们大多都是最孤寂的人,独涉于岁月和尘俗的河,踉跄而坚定唱着自己的歌。众人之眼中,孤僻怪异,不落寻常。

但历史的卷轴一拉开,他们的身影慢慢放大,逐渐伟岸、卓然。那些曾经不被人理解的,以为呓语的,经历时间的冲洗之后,却是阐述人类存在意义的最真诚、最坦率的声音。

这些语言的深处是灵魂黑洞里的光,一切物质的欲望的在此沉沦,赤裸裸地唯有前行者的足印和灵魂。

我不懂诗歌,甚至也可以说不懂文学。这些诗歌也并非刻意的筛选,整理,只是随意的阅读,勾画出它们,在简单的编辑以后,每一个清晨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选择它们没有任何可以具体言说的理由。或许只是一个内心的我,在春夜的微寒中渴望听到的一种声音。它们响亮,温暖,打击我的脆弱,让我警醒,让我意识到我为何来,我又将如何用时间的笔讲述我的故事。

点击这些诗歌阅读的你们,是否也同样在断行的节奏里听到这样的声音?当我们走进网师,走进新教育,试图从庸众的生活中走出来,寻找到自己大地的时候,是否和我一样,为这样的文字,这样的语言,这样的人们吸引,聆听他们,慰藉自己。

入到世上来,艰难而孤单,在我们的根源处,永远不会缺少这种渴望存在的声音。

它们蕴藏的力量如一座沉默的火山,要么压抑万年,要么忽然喷发,燃烧自己身体里每一个分子,起一团火,照亮冷落的寂寞的灵魂,醒来便不肯再度安息、沉睡。

那么,惟愿这些诗短暂的停留,在某个早晨或者午后,深夜或者黎明,跳跃在你的眼光里,与你的心灵共舞。用最寒冷的句子,温暖着继续歌唱在大地上的我们。

(西门小醉)

文字来源:http://bbs.eduol.cn/2010-3/1/194637966112.html

篇2:“思”与“诗”的巧妙结合教学设计

(一)句数字数不同

格律诗,除排律外,无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前者四句分别为20字和28字,后者八句分别为40字和56字,这就是所谓“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对联则“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句数、字数多少不拘,少则一字,多则上千言。这个篇幅长短、字数多少的不同,影响甚至决定着联和诗在创作自由度上的差别。一首格律诗,每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安排不是相对就是相粘,在词汇选择上限制较大。对联则不同,由于没有句数和字数的硬性规定,不仅在文字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且每边句与句之间一般也没有平仄相对相粘的限制,因而活动空间要大得多。

(二)叶不叶韵不同(押不押韵)

不仅格律诗要有叶韵,而且自《诗经》以来所有的诗、词、曲甚至当代的大部分新诗都是叶韵的,所以诗属于韵文。诗中的律诗,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外,所有偶句都必须叶韵。对联,不管多少句多少字,从理论上说,只能排成“两两相对”的两行,所以也就不必叶韵。况且,最初的对联只是四至七字的.短联,这样的上下句也不可能叶韵,因为一个偶句根本就不需要同谁叶韵的问题。由此,人们有理由将对联列入非韵文。由于对联不要求叶韵,就更增加了语言选择的自由度。以格律诗为例,《平水韵》中“十五咸”韵部只有41个平声字,最多的“四支”韵部也只有464个平声字。一首诗的韵脚用字只能在一个韵部内挑选。可对联由于不叶韵,所以不受韵部的限制,几乎所有汉字都可作为选择对象。虽然近些年有韵联出现,但这是对对联品种的丰富,并不改变对联不要求叶韵的本质。

(三)平仄匹配不同

所有律诗包括排律在内,对仗的平仄匹配,实际上只有两种相对句式。以七律为例: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平平仄仄平平仄;一种是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仄仄。由这种平仄交替所形成的句式称为律句,违者称为失律。对联,当然也讲究当句的平仄协调,但不完全同于律诗。对联的平仄句式,既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非律句。一般认为,五言、七言等短联,采用律句较好。但总的讲,不必用律句来束缚对联的创作。因为,对联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长短参差不齐,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非得句句按律句安排。再说,对联具有不同于律诗的语言特点,既可以用诗的语言,也可以用散文语言,还可以用俗语、谚语、成语、既定语、口头语甚至俏皮话,它们不可能句句由律句组成。所以,对联平仄匹配句式,相较于律诗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

(四)词性宽严不同

律诗的对仗,在词性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除上下句相对部位用语必须词性相同外,甚至还有一些细化要求,如名词相对,要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动物名对动物名,植物名对植物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对联在对仗上的词性要求较之于律诗则要宽松些。语法上古已有之的词性互用,律诗允许,对联自不必说。即使是一些非常明确的不同词性之间的对仗,对联中也时有所见。如北宋名将宗泽墓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撑”是动词,“尚”是副词。再如一副贺冯玉祥五十寿联:“为民族存正气;是抗战之前驱。”“存”是实词,“之”是虚词。由此可见,联律与诗律在词性对仗上,总则相同,细则有别,诗较严格,联较宽松。

(五)同字处理不同

同字必须用同字相对,是对联与律诗共同遵循的规则。但在一首律诗中,颔联的同字不能再在颈联中出现。对联却不同,同一个字,不仅可以在本边各句中反复出现,而且可以在上下联两边错位出现。最大的不同是,律诗绝对不允许同一个字处于对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许同位重字。在对联中,却允许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同位重字,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类。如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还有更宽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允许实词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题》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不忘”就是实词同位重字。

(六)音步句式不同

陈东成副会长著文说:五言联的音步,可以是“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式;七言联的音步,可以是“二、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二”式和“三、四”式以及“二、三、二”式。而五言、七言律诗的音步只限于上述“可以”的范围,而不能进入“也可以”的领域。与律诗对仗句字数相等的对联尚且如此,其余就可想而知了。陈东成把联律与诗律在音步句式上的不同点讲到家了.如果还要罗嗦几句的话,在“其余可想而知”里,由于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其音步句式的不同组合量在理论上是个天文数字。这就使得对联的音步较之于律诗更加纷繁多变和交错铿锵。

(七)自对方式不同

自对是对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从大的方面分,有本句中字与字的自对,如郑板桥联:“花开花落僧贫富;云去云来客往还。”其中“贫富”是形容词并列形成自对,“往还”是动词并列形成自对。这种双字对上下联互对可以不论词性。这是联律和诗律所共有的。另一种自对方式,就是本边自对。这种自对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本句内词组与词组的自对,如用“富国强军”对“风调雨顺”,前者为两个动宾结构词汇自对,后者为两个主谓结构词汇自对;二是本边内句与句的自对,如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燕语莺歌,龙飞凤舞”,每边两句各自相对;三是本边句与句对排比方式形成的类似自对,如马萧萧名誉会长的一副联就是这种情况:“山水好,人文好,谁不说俺嘉祥好;石雕乡,唢呐乡,无非壮咱宗圣乡。”由于字数句数上的不同,这种本边自对是律诗所不具备的、所望尘莫及的,但恰恰是对联独树一帜、引为自豪的。

(八)违规犯忌不同

律诗,包括所有的律句,为了保持严格的平仄交错句式和整齐的抑扬顿挫声调,明确规定:一是不得失替;二是不得有三仄尾、三平尾;三是不得有四连平、四连仄;四是不得有孤平。这些规则,凡是会写格律诗的人都很熟悉并严格遵守,稍有违反就会引起违律和犯忌的议论。

篇3:思与诗的对话

然而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活动中把握不住综合性学习的特质,没有突出“语文味”,只是热闹地走走过场罢了,课后作业大都以收集资料不了了之。无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地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异化为不伦不类的大杂烩。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高段教师如何让“思”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源头活水?

一、顾得全——诗歌大门要打开 不畏浮云遮望眼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优秀的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的学习目的就是要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组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教学本组教材要用12—14课时,同时还建议教师开展多种活动:(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学得真——诗词纷呈妙由思 更作荷心万点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诗经·采薇》选自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中包含的情感。那么,如何在综合性学习课堂上传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兼顾语言文字的运用呢?

1.欣赏,渗透文化学写法

古诗词的课堂应该氤氲着语言文字的芬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丰富的想象结合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必然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简单文学知识。

《诗经·采薇》这首诗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感叹岁月无情流逝,心情惆怅。其中“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写出出征时春意盎然,归来时已是雪花飘飘的冬天,此时教师便可相机点拨:这就是以景传情的写作方法。学生结合丰富想象,边读边思,知识点的传授水到渠成。

2.明意,感悟诗心扣诗眼

初读古诗时,教师重视古诗中字的读音,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明意时,让学生试着用准确、通顺、生动的文字说说诗句表达的意思,对全诗有个大概的印象,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感悟诗“心”。

《春夜喜雨》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春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到首联“知”和“乃”,一呼一应,直接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颔联中“潜”和“细”准确、传神地写出春雨随着风悄然而至,尾联是诗人的猜想,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吧。这时,带上理解和感悟后,学生的读已经是“入与眼,动于心,出于口”,全诗虽不露一个“喜”字,但教师引导学生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诗人的喜悦之情。

3.意蕴,诗词赏析解曲意

古诗词博大精深,诗言志,其想象方式、认知渠道、丰富的情感都藏在诗行里,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诗词赏析必不可少。

我是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放在一块比较学,前一首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夏夜的景物,其中“惊鹊、鸣蝉、蛙声”展现山村的情趣,让学生自悟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后一首是描写秋景的小令,引导学生把表现秋天萧瑟的典型景物与白草、红叶、黄花展示的美丽画卷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悟诗中虽有秋景的萧条却没有悲凉的情绪。

三、练得广——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组综合性学习第二板块是 “与诗同行”,在学习完第一板块,学生认识到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韵律要求,讲究押韵和对仗,而现代诗在语言和形式上比较自由,意象上更加新奇,写起来比较洒脱。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敢于动手写诗?

1.想象,复活文字的感性生命

想象是长着翅膀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欲望,成功的想象现代诗,必始于欲望的有效唤醒和刺激。

教学中,我先出示一首简单的现代诗:《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紧接着,借助音效播放风、雨、雷、电、雪……课件,让学生想象画面即兴作诗。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风》(作者:王远卓)风似一个小精灵,调皮地舔着我的脸,春风送暖来,夏风吻凉爽,秋风舞落叶,冬风扶雪花。

《溪》(作者:汪学锋)溪像一位音乐家,弹奏美妙动听的歌曲。溪像一位摄影师,洗尽铅华再从容。

2.比喻、拟人,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比喻和拟人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拟人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

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使语句更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蒲公英旅行家》(作者:熊宜静)蒲公英是个伟大的旅行家,它乘着风儿飞遍了天涯海角。去瞻仰雄伟的万里长城,去寻找神秘的热带雨林,哦!别忘了壮观的埃菲尔铁塔!

《白兰》(作者:黄珺)妈妈喜欢白兰花,把它戴在胸前,清香感染了大家。象牙白的花瓣,害羞地包裹着花蕊。好像生怕,那香气调皮地出去玩耍。

3.排比,表现节奏的审美意蕴

排比就是利用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雾》(作者:杨舸)像一个披着纱巾的女孩儿,像一棵高洁的白桦,像一片汪洋的大海。这场雾是那么可爱,驻足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痴望着雄伟的高楼大厦,兴奋得忘记了回家的路,独自迷茫地留在偌大的都市。我真想牵着他的手,带着迷路的他回家。回到青山顶上的小亭,回到瀑布倾下的小溪边,回到天空温暖的怀抱里,而不是在城市里与人们的心一起迷失了方向。

4.抒情,敲响情感的共鸣和弦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

学生原创诗歌分享:《妈妈的手》(作者:饶汉堂)妈妈的手,充满了魔力。把干干的大米,变成香甜可口的米饭。把几块碎布,变成好看的衣服。岁月如梭,而妈妈的手却爬上了皱纹,写满了劳累!

四、评价实——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德国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中的评价要落到实处,其评价手段不是量化评价,评价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要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4:烟与诗的情缘优美散文

那天,你走了,就像淡雅的溪水悄悄漫过我的脚旁;

林间,轻飘下的光影,注定了要锁定你,那渐被腐化的脚步;

让她叙写着对你没有停止的呼吸,

续写对你无丝牵挂的诗篇。

把那撒在你曾经历过的路上,

等待别人去咀嚼,

那组断章的诗句。

云彩,已改变了她的初衷,显现出被隐藏很久的蓝;

一只鸾鸟飞过,轻抚过你俊俏的脸庞,

托着用爱怜写满的诗章,

充满整个天堂,

将她悬挂在那耀眼的明珠上,

随着历史褪却的`光芒

埋藏的

那只是一份逝去年华的青春与一组淳朴的诗句

你渐渐地走远,清晰的视线被晨雾遮挡在悬崖边,

帘后的你和山峦一起随阳光的升起凸现在我眼前,

将我的小诗挂在峰巅

随光阴流传

随乾坤倒转

一起被埋藏在深深的峰峦的底蕴

千百年之后重新翻转来默读

那还是一袭青春的诗篇

清新、淡雅、更耐人寻味、显现出她娇姿的丰韵

其实在我的灵魂中

那只不过是我用火热的心和沉重的脚步窜出的一句诗行。

----眷恋

(三)烟与诗

辗转的车轮将我的体态刻画

岁月已容不得我继续在花季、雨季徘徊

我不惧坎坷、荆棘的路途

一路走来

轻轻的掩藏那孤独的姿态

却料在那里遇见

香烟是我的最爱

用火点燃你青春的身躯

看见你在我的嘴里一点一点化为一缕缕淡蓝淡蓝的烟圈

如袅袅炊烟

那是你思想的结晶

融合着空气进入我的思想

充斥着我的灵魂

在我的脑海中采撷了一首诗

描写着你轻盈的姿态

慢慢消失于空气之中

散进我的诗句

填满整个生灵呼吸的空间

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我的思想

篇5:岁月与诗的对话情感美文

一些事,一些人,一些经历,一些得失,一些执念,一些情绪,一些成长,一些艰辛,一些期待,一生不算长也不算短。是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的重复,是一首诗与岁月的对话,是一些成长与成熟的历练,是一些相聚与别离的忧伤,一茶,一诗,一歌,一故事。

岁月总是会留下一些记忆,一些叹息曾愁了花容,一些无眠曾经累过心,一些泪水曾湿了文字,一轮弯月独酌离愁。

在落花中我读懂了自己,所有烦恼从欲望而生,花枯花容只是一个过程,一程山一程水,只是看风景的心不同,一念安静,寻得一方净土,我始终相信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照进阳光。

花开了会凋零,雪落了化成水,在浮浮沉沉中,我静心弥渡自己那一叶方舟。在一场一场泪水欢乐与共的修行中,我渡了自己,也渡了别人,在寂寞的荒芜中我解读着自己内心的独白,在烟火红尘中我诠释生命的意义。

生命很辛苦,我却不能停下来不走,有时候在快乐中会醉,有时候在泪水中心会累,我悲伤着我的悲伤,我欢乐着我的欢乐,可无论怎么,我不沉浮,生命的轨道上我始终不偏不离,心安理得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岁月一天一天在光阴中消失殆尽,风景在旅途中一道一道的落下帷幕。

可无论如何,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宽度,我是那个曾在风雨中流着泪唱歌的夏禅,也是那只在雨后会重新结网的蜘蛛,我会用希望的曙光托起自己天空的太阳,在时光的印痕里爬山涉水,感谢我曾走过的每一步付和艰辛。

篇6:中国画与诗的交融论文

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黑格尔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观照宇宙,提高和净化人格与实现艺术境界是同步的。真正的宇宙,不是人们可以用感观感受到的层面,而是不可言说的精神——“道”的世界。“道”是无形无色、无声寂寥的,宇宙的本源就是如此,真正、永恒的美也就是如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真实地表现大美,要让艺术创作者用虚静的胸襟去容纳宇宙精神。所以中国艺术精神相融思想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画和诗两种不同形式艺术在表现宇宙精神时,自觉的交融在一起。所谓“诗画体一律”正是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审美心态。

诗与画的交融,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题画诗的出现。王渔洋《蚕尾集》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

王维早于杜甫十三年出生。在他以前的画家,诗画兼工的极少。而王维则诗画兼工,且两者都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自为诗“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是画与诗,已经融合于他一人之身了。但从他上面的两句诗看,他只意识到自己兼备这两种艺术,并不曾把自己的诗写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且除十五岁时有一首《题友人云母障子》的五绝,及另有《崔兴宗写真咏》的五绝一首外,就没有其他的题画诗。

交融过程的第二步,是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有晋明帝有《毛诗图幽诗七月图》,是把诗作画题的,可说起源甚早。但对绘画自身,没有太大的影响。唐代的时侯诗歌盛行,在唐末时,可能已有域家以诗为画题的情形出现了。 由此再前进一步,是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宣和画谱》记有李公麟作画,“盖深得杜甫作诗体制,而移于画。如甫作《缚鸡行》,不在鸡虫之得失,乃在于‘注目寒江倚山阁’之时。伯时(公麟之字)……画《阳关图》,以离别惨恨,为人之常情;而设钓者于水滨,忘形块坐,哀乐不美其意。其他种种类此。”按李公麟在时代上稍后于郭熙。从上面一段材料看,当时的大画家,不仅在诗里找题材,而且以大诗人写诗的手法来写画,因此而提高了画的意境;这便是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后来王渔洋却又以李伯时所画《阳关图》,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自题丙申诗序》)。反映出诗与画的互相启发,相互交融。画与诗在精神上的交融,把握得最清楚的,在当时应首推苏东坡。东坡的《韩斡画马诗》有“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由他“无形画”“不语诗”的说法,而把诗与画的对极性完全打破了,使两者达到了可以互相换位的程度。诗和画内在精神的交融和逻辑选择的一致,决定了它们外化形式的必然性渗透。

因为在北宋时代诗画的交融,在事实和观念上已经成熟;所以在宋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所设立的画院,至徽宗时,“如进土科下题取士”,即以诗为试题。《画继》中记有徽宗皇帝曾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及“乱山藏古寺”的试题。由当时取舍的标准看,所重者乃在画家对诗的体认是否真切,及由体认而来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意境。至此而可以说画与诗的融合,已达到了公认的程度。龚贤《春泉图轴》是有题诗;“静壁春泉一道飞,白龙藏彩见斜晕晖。谁家草阁虚无际,半醉诗窗下以微。”李晴江画梅,疏影横斜,画中题有“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一种贯注于诗、画底层的宇宙、人生、艺术精神,使诗画构成一个有机冥合的艺术世界。

但上面所说的交融的成熟,乃是精神上的,意境上的;距形式上的融合,依然还有一段距离。唐代的题画诗,在形式上是诗与画各自别行,两不相涉。北宋的题画诗,大概和画跋一样,只是写在画卷的后尾,或画卷的前面,而不写在画面的空白地方。《图画见闻志》中记有五代卫贤的《春江钓叟图》,“上有李后主书《渔父词》二首”,就当时一般的情形判断,这也会是写在卷尾或卷前的。从形式上把诗与画融合在一起,就我个人目前所能看到的,应当是始于宋徽宗。《故宫名画三百种》图八九,有徽宗《蜡梅山禽图》,此图的构图,是一株梅花由右向上,横斜取势;

诗画的交融,当然是以画为主,画因诗的感动力与想象力,而可以将其意境加深加远,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种交融,不是单纯的两种艺术形式在形式围墙某一点上,相互突破后的某种程度的融合,也不是象西方艺术家所理解的那种,借助人们的想象,把两种原先是独立的形式联系起来。中国艺术的诗画融合问题,其意义远要超过形式的疆域,它是中国人的宇宙一一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身,是中国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理解后产物。也可以说,是精神与精神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撞击。

篇7:北京市:遴选369名基层公务员

日前,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社局共同发布遴选公告, 2015年北京市市级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遴选公务员开始报名, 65家市级机关计划遴选369人, 遴选人数比去年增加9%。参加此次遴选的市级机关包括市委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高级人民法院等。遴选对象为本市区县级及以下机关、市级机关在区县的垂直管理单位及其派出机关和其他基层机关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且在编在岗的正科级及以下公务员 (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

遴选要求报考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年龄在40周岁以下, 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3年以上公务员工作经历, 在现单位工作2年以上, 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工作5年以上;历年的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应均为称职以上, 同时还应具有与遴选职位要求相匹配的任职经历和能力水平、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及其他资格条件等。

篇8:科学与诗的结合

黎先耀同志先是写诗的,但历年从事的是自然博物馆工作。博物馆,拉丁语源文字大抵写作Museum,源自希腊神话中司文艺和科学的女神Muse,他置身这样的园地,再加潜心钻研,博闻广采,缀合成篇,自然引人入胜。《鱼游春水》是他近年来科普作品的结集。

科普作品,一忌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述而不作,类似论文。作者力救此弊,叙事多用第一人称,娓娓清谈,倍增亲切。其风格,显然受到秦牧同志杂文的影响,面铺得很广,曲折起伏,摇曳生姿。他介绍手的进化,可以从罗丹的维纳丝雕像说起;他描述蝴蝶的婚礼,却以话剧《关汉卿》开场。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力求联系现实,创立新意,赋予思想性。

二忌不加选择地滥引旧诗词,碌碌“丽”辞,昏睡耳目。写科普文章,为阐明论点或添注情致,少量引述诗词,殊为必要;若不着边际,一味拉来装点门面,实为败笔。作者当然也有称引,但大多经过筛选,切合题旨,恰到好处。象《蝴蝶诗画》那样的题材,落笔稍稍慷慨大方,便有可能堕入獭祭鱼的恶趣。他引用的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语“儿童急起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又另一首的“酴蝴蝶浑难辨,飞去方知不是花”,一般只赏其描写田园风光如画和童稚的天真,作者却说前者咏的是昆虫的保护色,后者咏的是拟态,令人于诗情画意之外,更领会到大自然的哲理。文艺与科学相结合,自是科普作品的上乘笔墨。

我们对于自然界,往往多凭自身的感情和经验去认识,自以为是,实则其中充满着偏见。一经作者点破,茅塞顿开,不禁哑然失笑。鸳鸯蝴蝶,其为卿卿我我的情侣,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了,殊不知有时蝴蝶成双作对,飞舞回翔,却是雌蝶在奋力摆脱雄蝶的无赖纠缠。宋代画院的试题“踏花归去马蹄香”,画家画几只蝴蝶追随马蹄,无不欣赏其想象丰富,如闻十里花香,谁会料到有的蝴蝶死劲追逐,为的是等待马儿排泄大小便,品尝美味,彼翩翩浊世佳公子竟是逐臭之夫。这看来大煞风景,但领略大自然的本质较诸仅赏其表象,来得更美。诸如此类可新耳目者尚多。

倘加吹求,我以为,有的篇章,说理似尚可深入一间,由表象进而剖析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更能启发想象,增加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如《艺林改错》文中提到牵牛花的须蔓总是一顺儿往右缠的,为什么呢?牵牛花的情况我不知道,我曾经受人指点观察过丝瓜、黄瓜之类攀缘植物的蔓子,都是先向一边缠,中途倒卷过来往另一方向缠。一顺儿缠绕蔓子会扭歪,中间倒过来缠,则蔓子向相反方向松开,受拉均衡而自然生长。电话听筒和电话机连接的电话线就是仿照这个原理创制的。往一边卷,倒怕是蔓子找不到支持物体的退缩现象吧?

有个别处所,解释不够全面。《龙吟凤舞》的脚注:“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人看作跟本部族起源有特别关系的某种动物或其它生物的现象,并常以此形象作为本部族的标志”。图腾崇拜也有以日月星云等自然现象或非生物作对象的,尽管为数寥寥如川北羌族的白石崇拜便是。有两篇文中提到苏州的玉带桥,应作宝带桥。《生命的足迹》中称牦牛为高原之车,车恐是舟字的形误,它是跟沙漠之舟的骆驼排名的。

篇9:“思”与“诗”的巧妙结合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辩证地分析、理解错过的原因和意义;二是,依据杂文的文体特征来阅读杂文。

第一点无需赘言,第二点值得一说。

这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俗称“杂文”。

百度百科这样介绍“杂文”: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

但是,这篇文章却不是具有火药味的“战斗性”的檄文,不是“鞭挞”“讽刺”“批判”什么,而是一篇中肯劝诫类的文章。本文与“投枪匕首”之类杂文的最大区别正在于此,语言有韵味雅致,句式整散结合,读来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体会到作者深厚的学养。其特点是“鲜明的见解,文艺的语言”。因而,教什么就渐渐清晰:“思”与“诗”的巧妙结合。

教学时,常常会遇到文体有争议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定为某种文体。一旦确定了文体,就按照“这一类”文本的体式逻辑来确定教学内容,这样就不会稀里糊涂地乱教一通,也不会泛泛而教。一句话,教材要为我所用。

导入:

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台词导入。

【PPT】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生活中,你也会有不少错过的事儿,说说你是怎么看待的?

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思考,写了一篇杂文《错过》,我们今天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相信读完之后,对你一定有所启发。(板书:思)

一、理清作者观点

请说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用笔画下表达作者的主要观点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毕,全班交流。

【PPT】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生齐读。

上述这两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习惯,品味。)这就是作者对待错过的态度,那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又是怎么说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词来品读。

二、“习惯”

为什么要习惯它?请你读1-6段,用文中的语言来说服我。师生配合。(师:一个迷惑的读者;生:刘心武)

师(一个迷惑的读者):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这样多的错过?

生(刘心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预设:学生基本上都是找到说理性的语言:(重点抓住下面两个句子)

【PPT】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算起来,也还不少,我们就该感到欣慰!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生:读这些说理性的文字。

相机品读3、4段词语、句式、标点对于论述的作用。

【PPT】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这样多的错过?

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师:两个句子的结尾都是问号,句子形式一样吗?

明确:上句是疑问句,下句是反问句,其实就是回答了上句的问题。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读,再用原句读。

学生比较读,体会不同的效果。反问句的效果是,语气更强烈,更能引发人的思考。

师:既然大家都把目光聚焦于这些理论性的文字,那么,是不是可以2、5段就不需要呢?

生:讨论后明确:这些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儿,具有典型性,有了这些事例,更有说服力,可亲可信。

师:面对错过,我们首先要习惯它。只要习惯就行了吗?

三、“品味”

回到作者观点的句子:

【PPT】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师:是否发现,老师的句子编排方式跟课本不一样?(课文原句,独句成段,有强调的意味;整齐的句式,匀称的结构,读起来铿锵有力,有节奏感。)

这么美的句子,让我们再读,读出其中的强调的语气,节奏感。

【PPT】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男)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女)

【PPT】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师:又发现与课本上的原句有什么不一样?

生:少了“也往往”。

师:自由地读一读,感觉一下味道有什么不同?

生:“也往往”,表示语言表达上的分寸感,留有余地,表示有可能得,也有可能不得,辩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令人易于接受。

【作者说】

师:什么情况下才能“构成另一种得”,什么情况下则“不得”。我们来读7—11段。

男:7、9;女:8、10;齐:11

下面我们来两个挑战。

挑战一:(说自己)

【学生说】

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能发现什么。

【PPT】

甲组:自足,颟顸,渊薮,苦果,惆怅,滞涩,凝结

乙组:追悔,情愫,驾驭,硕果,憬悟,厚度,虹彩

师:当你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不是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呢?是啊,作者就是用这样的对比的手法,隽永典雅的语言,告诉我们这样来品味“错过”的。(批注)其实,这样的得失,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遇到。

请你用上面的词语,组成一句话,表达自己对“错过”的态度,看看谁用的词语最多最准:(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说,可以自己组织,也可以从文中摘录句子):

生:读词,组句,自言自语。毕,交流。

挑战二:(说他人)

【PPT】

,景海鹏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当聂海胜和费俊龙驾着神舟6号飞船一飞冲天时,落选的景海鹏并没有因此气馁消沉,而是总结自身原因,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新的训练中,并且掌握了高度的应变力和把握力。两年之后,他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神七号飞船,出色地完成了飞行任务。,,相继驾着神舟9号、神舟11号飞船遨游太空。

请你用文中的观点对景海鹏说一两句话:

挑战三:(说内涵)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写了一副上下句一模一样的妙联来劝人珍惜机会、抓紧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请运用文中的道理,说说此联的内涵。

【PPT】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明 徐文长

生:自己说。

参考理解:年轻时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如果错过了,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等到年老体衰再想好好读书时已无多少可能了,这种错过,就成了人生中的过错。

挑战四:(说理解)

师:尽管这样,老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于是,老师就想到了这样一些名句,大家看看,是否可以添加在某个部分:(用“正所谓……”衔接到句子后面)

【PPT】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泰戈尔《飞鸟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学而》)

生:活动。

四、品读最后两段的意蕴,体会文艺性政论文(杂文)的特点。

老师把课文最后两段改动如下:

【PPT】

人生有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目标。

人生有一些小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师:你觉得是老师的改写好,还是原文结尾好?为什么呢?

生:读,讨论明确:这里作者用了诗意的描述(语言有文采,精炼,别致,庄谐并用,骈散结合等),论述富有文艺性,是“思”与“诗”的结合。这就是文艺性政论,即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一本正经地论述,也不像散文那样抒情。其特征:短小的篇幅,鲜明的见解,文艺的语言。(可做笔记)因而,本文在思考之中又多了一些诗意。(板书:诗)

希望同学们多读一些鲁迅、季羡林、余秋雨等人的杂文,在阅读中获得“思”与“诗”的精神享受!

上一篇:特色幼儿教育下一篇:银行贷款工作证明,工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