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2024-06-24

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共6篇)

篇1: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

一般认为直观教学是教育技术的先声,并把美国20世纪初期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作为教育技术专题研究的开端,并由此掀开了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序幕。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主要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相关,在这期间,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方法逐步融合为一体。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领域和学科。其演变过程如图所示。早期的各个化教学

二、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人们对教育技术比较认可的是1994年AECT对教育技术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能及时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根据AECT’94的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三)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1、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各种学习资源并不总是能够促进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系统方法是一个计划、开发和实施教育的自我纠正的、逻辑的过程。其步骤为:(1)阐释和分解既定的教育目标;(2)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3)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4)安排教学顺序;(5)选择教学媒体;(6)开发和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7)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8)修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

3、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而教育的效果是在教育控制的作用下取得的,所以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就要实现对教育的最优控制。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4项:(1)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2)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3)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4)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从事教育活动的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进而也对教育活动本身产生了诸多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突出“现代”二字是为了更多的探讨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取现代科技成果、系统理论和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性,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许多专家在学习研究AECTl994年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定义:“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1.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3.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4.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国际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大领域:教学设计、远距离教育和多媒体教学。

1、教学设计。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很大的变化和新,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的。所谓教学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而当其作为教学工作中的最基本环节时,则需不断更新一些新概念,包括教学系统观念、教学信息念、教学反馈观念、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和教学整体优化的观念等。

2、远距离教育。帕尔顿(perraton)在1986年把远距离教育定义为“这种教育过程有一大部分授课由一个空间和时间上与学习者分开的人进行”,此人与学习者的联系,则通过各种通信媒体和辅导的方式实现。虽然印刷媒体仍是大多数远距离教育体系中的主要交流渠道,但其他媒体的引入扩大了学生与中心交流的可传性。面对面辅导、电话辅导或师生间更为复杂的交流方法,补充和促进了教学过程,电报、电话或微机网络则可拓宽学生之间的交流环境。然而,健全的组织结构之重要决不亚于对最佳媒体及其使用方式的选择,对于管理不同信息,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及学习过程的孤立感以及维持后勤与行政工作等,都需要建立完备的结构。

3、多媒体技术。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系统,它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采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和通信卫星、光缆传输系统等现代化通信手段相结合,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与任何其他的技术一样,它的发展也要遵循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幼稚到成熟的规律。例如,多媒体系统必须在综合信息传输网和大型多媒体数据库的技术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制中,综合考虑多种信息的实时处理、预测到合作者做出各种反应和选择的可传性、解决多媒体信息的时空同步问题等等,都是多媒体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1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理论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近几年来,三论的许多原理被广泛运用在教育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信息加工、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在教学设计中,常用的三种理论基础有三对相关概念和三个原理:三对相关概念是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状态,三个原理有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系统方法在美国军事、工业、商业、空间技术等领域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成功应用实例的推动下,系统方法也在教育界日益受到重视。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际的研究,逐渐形成教学系统方法,并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之中,从而建立起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到70年代,由于系统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技术领域。

二、传播理论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用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现象,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同时力图从对操作条件反射研究中总结出学习规律,由此重视强化作用,提出强化原理和程式,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按合乎要求的反映次数以及各次强化之间的时距的适当组合而做出的各种强化安排,因此,形成了学习与机器相联系的思想,制造了教学机器来实现“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部刺激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在内部构建其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这就使认知学习理论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迈出的决定性一步。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重视和尊重,任何正常儿童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并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丰富人性的形式,而人际关系又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习中创设了“接受”的气氛,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此出现了三种教学方法:随机进入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由此,教师的主要任务由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转向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个任务主要包括制作软件、提供学习指导、执行教学计划等。

四、教学理论

对教学过程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基于教学过程基本性质、规律的认识、基于对人类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来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则是教学理论所要研究的内容。

各种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各子领域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学理论各个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支持。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充分考虑本学科的性质,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借鉴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们作为自己重要的理论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信息科技逐渐在教育领域普及,以及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运用,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一)我国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

20世纪20--40年代,在新兴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纷纷远渡重洋,他们接触到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幻灯、无声电影、广播等,认为这些手段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当时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甚至是文盲的广大国民的教育,因而积极引入到中国,为当时的国民教育运动服务。

1919年开始有人运用幻灯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进步的标志。电化教育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并推广沿用至今。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

自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内涵作过多次界定。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8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名称的争议,并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辩论,经过全面的讨论,大家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为了便于开展国际交流,对外一致使用教育技术的名称,;考虑到电化教育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已有较长的实践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内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两个名称并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关系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国外,现已在我国正式使用。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从概念的本质上说,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是相同的,两者都具有应用学科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两者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教育技术指的是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而电化教育所涉及的则主要是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声、像教学媒体。由此,在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教育技术主要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它所考虑的是整个教育的大系统,即“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能运用于教育系统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教育规划方面的宏观问题,也可以是课程开发层次的问题,还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电化教育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处理问题,但它的重点放在电子传播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应用的小系统。当然,电化教育有时也涉及到较大范围的问题,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大、中系统的其他因素作为不变条件,而主要去研究小系统的控制和变化效果。

如此看来,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因此,尽管“电化教育”这一名称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用“教育技术”来取代它,则是必然的趋势。

二、我国今后的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国外教育的趋势看我国教育技术实际,我国今后的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不应限于一些零散的教学软件的制作和几次媒体的使用。应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开发和设计软件,使其达到一定标准,并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对象特点等因素,完善教学设计方法,这些需要在一定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

2、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教育的研究。继续开发这两种教育,在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软件制作水平的同时,注意卫星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及时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农村电化教育工作的研究,这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3、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利用辅导、模拟、练习等多种形式,注意软件的人工智能化研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在计算机管理教学中,不仅使计算机成为一种管理工具,还应注意网络建设等问题,加强信息资源存储还原技术和软件制作方面的研究,提高多媒体系统的易操作性。随着有线电视、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加入,有效提高所有媒体融于一体,实现更高学习效率的研究等都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4、教育技术学科的自身建设。一门学科的成熟,不仅在于它对社会生产的指导作用,更在于其自身的完善。成熟的学科的基本概念是简洁的,由概念组成的规律也是简洁的。概念和规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简洁完备、和谐的体系。这不在于是“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的名词之争,而在于概念的一种内在完善,在于由概念形成的规律能对电化教育现象和过程做出解释、控制和预测。这就要求研究中应用科学方法形成概念和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简约现有概念和规律,使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并及时注意各种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

总之,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定要在新的形式下,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电教系统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财力资源,逐渐实现由集中教学向个别化教学的转变,建立和完善教育科学研究的工作体制,通过引进和合作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卫星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教育技术专家介绍

南国农教授,1920年生,江西清江人。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于1953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任教。曾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电化教育系主任。现任电化教育系名誉主任、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华南师大、陕西师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大、南京师大、江西师大、河北大学、新疆师大等10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是全国电教专业教材和丛书编委会主编、《电化教育研究》主编、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顾问、甘肃省教育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南先生自1978年以来,致力于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他在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何克抗-本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奖,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月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ICE)第一副主席,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著名刊物JCAL(Journalof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编委。

乌美娜,教授,1939年生,浙江人。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在物理系、电子学系、教育技术系从事普通物理、物理教法、电子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及教育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工作。曾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1981年以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ss、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ETV Network of Stanford University 做访问学者,1988年在日本东京学芸大学等高校任客座研究员。曾多次作为中国专家或顾问参加教育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术活动。

先后承担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国家、省部级等科研攻关项目并多次获奖。兼任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中国电教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开放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等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开发、评价与管理,远程教育及教育电视。黄荣怀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实验室主任。1996.9-2000.7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系教育技术专业在职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于200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协作学习、保密通信。开设模糊数学、泛函分析、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课程;目前指导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媒体信息网络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方向)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

黄荣怀,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于湖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青少年保护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专家组组长,《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中国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和期刊的编委;曾任第六届、第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

徐福荫,教授,1944年8月出生,广州人。196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 1981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教育电视、计算机教学、教育传播、教育评价等。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信息传播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教育电视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学科教育电视方向学术带头人、华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南港澳地区 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电子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教育技术研究》杂志编委等。

篇2: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1、教育的涵义:

现代教育学对教育给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教育(广义)——凡是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教育(狭义)——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通常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根本特征: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设施

2、解释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涵义及其关系

技术 —— 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教育技术——

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

狭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学科。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的区别:

1、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

3、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

3、说出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

4、阐述AECT94定义——学科性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有关的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资源,基本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是按系统方法应用过程的阶段特点来阐述它们的理论和实践,其研究方法是系统方法。

5、归纳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实践原则和操作程序

6、列举影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因素 影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下面三个因素:(1)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面意义包含了学习的效果、学习的个别化、个性化、学习者特征、以及学习的理论模型。在这些内容中,学习过程理论模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学习过程的理论模型是影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因素。

(2)依靠资源

“依靠资源”包含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而物力资源中媒体为主要内容。媒体隐含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教学媒体的形态和传播方式起着决定的作用

(3)运用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使教学设计理论的操作程序亦由原来的线性流程演变为局部循环,进而发展到非线性的步骤。这些也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与这三个因素有关,而主要是由于学习过程理论模型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7、阐述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及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得学科性质:

(一)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分支学科

首先,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学是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再次,在我国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作为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三)作为方法论的学科

综上所述,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8、解释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标准

补:教育技术的范畴

AECT 94定义中提出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一)设计范畴

设计包括过程的设计和资源的设计。在实践中主要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而把学习资源的设计整合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过程的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设计的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品”。设计可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例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微观层次例如一门课程和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这里的设计强调的是学习条件,而不是强调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应,教学设计的范畴就从学习资源或教学系统的个别组成部分扩展到整体化考虑和环境的考虑上来。

设计范畴至少包括四个理论与实践方面: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

(二)开发范畴

开发范畴的基础是教学媒体的开发。开发就是把媒体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的过程,包括设计、制作和发送的功能。

这个范畴根据媒体制作技术分为四大类: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

(三)利用范畴

利用就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利用”描述了学习者与教学材料和系统的相互联系。这个范畴要求系统的使用、传播、推广、实施和制度化。它受政策和法规的限制。

它的四个子范畴是: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以及政策和规定。

(四)管理范畴

管理范畴是影响教育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这个范畴最早是从对媒体中心、项目计划和服务管理中演变而来的。.这里的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育技术。

它的子范畴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发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五)评价范畴

评价就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

评价范畴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考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补:

媒体开发——把媒体设计的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即教材成品的过程。

讯息设计——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对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的符号(文字和图像等)进行分析、综合、组织、处理的过程。

革新推广——为了使革新能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

项目管理——指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和开发项目。

形成性评价——是相当于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在某项活动过程中,为了使结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1、说明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在1970年的定义中表明:“一种根据在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对教与学的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及评价的系统方法。”

在教育技术形成的初期,其理论基础是感觉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随着教育、心理等学科的发展,在教育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理论基础也不断地在充实和发展,像系统理论、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也都被引入教育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系统科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8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更多地被教育技术工作者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90年代中,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下面分别对有关的理论及其在教育技术中的指导作用作些简要的介绍。

客观主义(或经验主义)的感觉论

早在17世纪50年代,捷克的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J.Comenius)提出直观性原则,他认为人是通过观察事物本身,从事物的本源来获取知识的。19世纪初,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J.Pestalozzi)提出感官印象是获取一切知识的基础,认知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而获得概念,因而观察成为教学的基础,并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以后,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亦认为教育活动惟有在儿童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这些思想为20世纪初期、中期视觉教学、视听教学的倡导者们所接受。戴尔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发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视听材料的价值在于它能以具体的形式提供概念。进而他依据各类视听媒体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将它们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视听教学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知识的获取要符合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其理论基础是客观主义的感觉论。

传播理论

传播可以看作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并和受传者进行交流,以达到相互影响的一种活动。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包括教学信息、学生的反馈等)的活动,它也是一种传播过程。为获得有效的教学,就需要借助传播理论,对影响教学传播效果的各因素进行分析。

传播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施拉姆(W.Shramm)最早研究传播学,以后经拉斯韦尔、香农、贝罗等人的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50年代已基本形成一个学科。但是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当时它对视听教学的影响是很微弱的。进入50年代,由于视听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视听教学理论作为这个领域实践 的理论基础已不充分,用传播理论解释学习过程似乎更确切,于是视听教学领域出现了向传播理论寻求支持的趋势,从而逐步形成了视听传播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一)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

(二)教学(教授)理论

教学理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抽象出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

系统科学理论

2、阐释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学习理论——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3、阐释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传播理论——反映人类的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4、阐释系统科学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系统理论——一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则,如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有机相关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

5、论述教育技术学术思想的演变

1、解释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第六章 教学媒体开发和利用

1、媒体—— 媒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2、教学媒体—— 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它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3、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来源。

4、阐释教学媒体的主要特性:

教学媒体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1、工具性 教学媒体在教学中与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是人们获得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传播性

教学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送到一定的距离,使信息在扩大了的范围内得以展现。

3、表现性

教学媒体具有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

4、固定性

教学媒体可以将教学信息记录和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现。

5、重复性

教学媒体可以根据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多次地被使用,而它所呈现的信息的质和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不变。

6、可控性

教学媒体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使用者自由操纵控制。

7、参与性

教学媒体在被操作使用时,学习者还可以参与其他的学习活动。

5、阐释教学媒体的主要作用:

教学媒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习者接受的教学信息更为一致,有利于教学标准化。

2、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使教学活动更为有趣。

3、能大量提供感性材料,增加学习者的感知深度。

4、设计良好的教学媒体材料能够促成有效的交互活动。

5、设计良好的教学媒体材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6、有利于实施个别化学习。

7、有利于开展协作学习,促使学习者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8、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

9、有利于开展远距离的教育。

6、叙述教学媒体的主要发展阶段及主要发展趋势

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将教学媒体的发展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语言媒体阶段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在交流方面,特别是在记忆和传递知识以及表达较复杂的概念的能力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一阶段,人类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和模仿等。

(1)语言媒体的主要功能:

a.符号的功能,语言是实物、现象等符号。

b.促进思维表达的功能。

c.具有交流、传播的功能。

(2)语言媒体的局限性:

a.语言符号比较抽象,常常需要手势、表情、体态去辅助。

b.口头表达只能在有限的距离内交流,且瞬间即逝,难以保存。

2、传统媒体阶段

传统媒体主要指实物和模型、参观旅行和展览、图片与图示材料、黑板等视觉展示平面,以及文字印刷材料等

⑴ 文字媒体的出现和应用

⑵ 印刷媒体的出现和应用

⑶ 直观教具的出现和应用

为了弥补语言和文字媒体传播的信息比较抽象的缺陷,近代的一些教育家倡导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与图示材料等直观教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从理念基础上说,它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萌芽。

3、电子媒体阶段

人们把以电子技术新成果为主发展起来的各种传播媒体称为电子传播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等。

⑴ 电报、电话、电影的出现和应用(2)无线电广播的出现和应用

(3)电视、录像的出现和应用(4)电子计算机、卫星的出现和应用

7、解释教学媒体的主要选择依据

选择教学媒体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

每门课程、每个单元、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或理解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等。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性质不同,对教学媒体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语文课的散文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录像等视听媒体向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学习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以加深它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3.依据教学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及知识背景。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4.依据媒体特征

各种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最适媒体,而没有最优媒体。只有充分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才能在使用中扬长避短,对它们进行综合应用。

5.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因此,理论上的最适媒体,不等于实际上的最适媒体。

8、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过程

教学媒体材料的一般编制过程:(1)选题分析

本阶段要根据教学媒体材料编制的选题原则,充分考虑使用对象、目标、内容、媒体特征、有利和制约因素,从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来确定选题,并组成相应的编制小组进行工作。

(2)材料的准备

本阶段要根据已确定的选题,为材料的设计和具体编制工作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准备,设计、开发和评价阶段的一些理论资料和可供参考的样例的准备等。

(3)教本的编写

本阶段由编制小组各方面人员共同参与,对媒体材料的功能、框架结构、具体表现形式等加以设计,并按一定格式编写出脚本。在设计的同时,还应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的思路先制作出一个小的原型,并通过讨论和试用后进行修改。

(4)开发

本阶段由技术人员根据原型和脚本进行媒体材料的具体制作。

(5)评价和修改

本阶段通过编制小组自评、组织人员试用等方式,对媒体材料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以及媒体材料的技术特性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情况进行最后的修改。

9、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媒体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教学媒体材料的质量标准,在编制教学媒体材料的上述过程中要明确并贯彻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技术性和经济性的“五性”高度统一的要求。

1、科学性

媒体教材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科学性是教学媒体材料的基础。科学性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媒体材料的具体内容上。

2、教育性

媒体教材的教育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它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材料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3、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关注媒体教材能否通过声与像的艺术魅力来增加感染力,使教学内容富有艺术气息,增加趣味性,引人入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技术性

技术性是对媒体教材编制的技术质量的具体要求。各类媒体教材的技术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

5.经济性

经济性是要求媒体教材编制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应与其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相平衡。习

4、阐释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编制教学媒体材料的普遍适用原理)

(1)最小代价原理

教学软件不仅应该包含较多的信息量,而且应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使学生能够只花较少时间就获得这些信息。

(2)共同经验原理

为了教与学的目的而同时进入传播状态的师生双方有着一种契约关系: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指导。但是光有这种关系是不够的,仍可能会出现传递不通畅的情况:教师以为自己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但学生仍然可能一知半解。出现这种情况得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理解教学课题的必要经验。

通过教育媒体传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有效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在开发媒体教材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内容是否有助于建立或扩展师生双方的共同经验。(3)抽象层次原理

语义学的分析给教学软件编制者的启示是:说的话、写的文、绘的画、摄的像,都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内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移动,以便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4)重复作用原理

必要的重复对于有效传播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里所说的重复不是把同一句话说了又说,把同一画面一再显示,而是将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重复显示出来。

(5)知觉组织原理

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始于知觉,而知觉是大脑将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的整体的过程。

因此,作为知觉信息重要来源的媒体教材,其编制应该符合“组织性”原理,以使教材在知觉上更为显著,同时也易于领会和记忆。

习题

5、电视、录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⑴ 电影及录像教学的优点

首先,电影及录像教学能有效地代替讲课用于教育及训练中。若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视觉效果,电影及录像的用处为突出。电影及录像节目能为学生提供教室以外的生活印象,这是用其他方法不便于或者是不可能得到的。

⑵ 电影及录像缺点

利用电影及录像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缺点,就是在放映时间内实际上教师已放弃了他对全班学生的控制,失去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电影及录像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有适当硬件,否则什么也演不成。同时,一个节目的采用常常还各财力有关。

录像的适用范围

录像具有电视的全部教学适用范围,并且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电视的适用范围

电视能有效地用来实现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的教学目标。电视为开展第二渠道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通过课外看电视,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利于智能的发展。

第七章 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与方法

1、解释集体教学的基本含义

集体教学是相对于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而言的。这里主要指在传统的学校班级教学的基础上,由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引入而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

(1)是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教学结构。(2)是以视听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信息传播的教学过程。(3)强调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对视听信息的设计。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播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

2、阐述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系统的优缺点

3、阐述集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1、集体教学的优点

集体教学的很多优点是同以教师与学校为中心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种结构中,行政管理方便,使学校能比较有效地利用其设备与器材资源,以及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师人才。集体教学的另一个优点是非常适合于缺乏经验的学习者。

2、集体教学的缺点

集体教学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如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技能与才干、不能实施因材施教、不适合完成技能和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等

4、说明集体教学中视听媒体选择的一般原则

⑴ 教学媒体的特性

要想在教学中正确地选择和应用视听媒体,就必须对各个媒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牢记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确切地把握视听媒体的特性的基础上,才可能结合其他因素对其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应用,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⑵ 学习结果的类型

在教学设计的学习需求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的类型,据此设计教学活动也是选择媒体的依据。这里指的学习结果类型是应用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即智力技能、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和认知策略。

⑶ 学习内容的特点

不同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会对视听媒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必须根据内容的形式、特点等选择具体的媒体。

⑷ 教学活动

学习过程发生在从最初刺激的接受到习得反应的产生的一个时序中,这一序列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的内部过程,支持每一个内部过程的外部活动称为教学活动。因此,构成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应该在选择媒体上作出决策,根据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刺激类型而选择能呈现这类刺激的视听媒体。

⑸ 学习者的特点

学习者的特点对媒体选择的决策有重要意义。实验证明,同一视听媒体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应当识别适合于不同学习者的媒体。

⑹ 实际因素

在选择视听媒体时还要考虑一些实际因素,诸如媒体制作及购置硬件的费用,以及是否具备必要的使用环境等。

5、在集体教学中选择视听媒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第八章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与方法

1、解释个别化教学的含义

个别化教学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2、说明个别化教学系统的三种形式的特点

有三种基本的个别化教学形式:

(1)以学校为基础的系统

学生在某一特定的学校学习,而学校提供学习设备和教师帮助,学生可按照

自己的需要如时间与进度到校学习。

(2)当地系统

它是针对附近地区那些因个人情况难于或不可能适应正规教育系统的学生。学生不必按固定的时间来学校学习,而且不论在校内或校外都可以利用各种个别化学习设备。弹性学习就是这类系统中的一个范例。

(3)远距离学习系统

最初的远距离学习采取的是函授形式。近年来,出现的多媒体远距离学习系统,能将印刷学习材料、计算机辅助学习包、练习用自行装配的成套元件、模型、书籍以及其他课文材料等结合起来。我国现在兴起的网络教学、电视教学属于这种系统。

3、阐述个别化教学的优缺点

1.优点

(1)由于学习的速度是自定的,学生就用不着匆忙通过那些自已感到有困难的课程部分,或是在容易掌握的部分上花费较多时间,而是完全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2)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3)在大多数个别化的学习单元中,把各种不同的媒体结合起来使用,因而能使不同媒体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有助于学生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同时进行学习。(4)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5)对于大多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来说,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一般更能切合学生个人的实际。(6)依靠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以及每个单元的测试成绩,不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得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定期反馈,这也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鼓励和动力。(7)能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来到学校上课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和训练机会。2.缺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十分依赖于学生的主动作用,要求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习动力必须非常强烈。(2)就适应个别化学习的教材的准备来说,可能存在不少困难。

(3)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系统中,教师负责提供学习材料并担负指导任务。(4)适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这一策略的课程范围和类型比较有限。(5)课程实施在很多方面需要取得主办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支持。

4、阐述计算机在个别化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个别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与一台大型计算机连接的一个计算机终端,或是使用一台自带屏幕或视频显示装置的微计算机。不管利用何种硬件,计算机在所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起着两个基本的作用,即个别指导型作用或是实验室型作用(有时两者也结合起来使用)。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常见的模式主要有:

(1)操练与练习 操练与练习型通过大量练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或形成熟练技能的目的。(2)游戏 游戏型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决策能力。

(3)模拟 通过模拟学习,使学习者有控制地获得实际经验。

(4)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兴趣,以获得知识的长久保持并便于迁移,有效的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

(5)问题求解 问题解答型是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学习者解题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⑴ 能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

⑵ 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⑶ 有利于学习者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

⑷ 能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

⑸ 能增进学习的效率和效果。⑹ 能训练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2.局限性:

⑴ 费用较高。

⑵ 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兼容性难以保证。

⑶ 软件开发费用高。

⑷达成的教学目标比较有限,不太适于情感、动作技能和人际关系之类目标的实现。

⑸学习者很少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面对面交流,缺乏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不利于人格的全面发展。

5、描述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一种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1.课程教学与培训方面

2.拟现实方面

3.典与百科全书方面

信息高速公路—— 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在现有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信息设施的基础上,用光导纤维缆铺设的,纵横贯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容量、高速度的电子数据递系统。

1、多媒体教室的基本配置有哪些

⑴ 多媒体教室的配置

1、一台多媒体微机系统是中心设备,它至少应配置PC486 以上的主机、8兆以上的内存、二倍速以上的CD-ROM、声卡、视频卡。

2、显示器和屏幕

3、小型教室可以用投影仪、投影器

4、立体声音箱(2只以上),用于播放多媒体系统输出的语音和音乐。

为了支持教学信息的多源性,还可配置

视频展示台(实物)、磁带放像机、VCD或DVD播放机、电子白板、录音卡座

为了便于教师讲解、提示和操纵媒体设备,还可以为教师配备:

话筒或无线话筒、激光教鞭、电视录像遥控器

⑵ 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集成地管理、操作各种媒体设备(如计算机、电视、VCD、DVD、录像机、录音机等),以方便教师的课堂演示和讲解。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是成本较高,还要求教师具有能熟练使用各种设备的技能。

第九章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1、说明什么是过程技术

2、说明小组学习模式的两个基本结构的特点

3、阐明小组学习模式的优缺点

4、说明各小组学习方法的特点

第十章

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1、说明什么是远程教育

指包括以下特征的教育方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渠道。

2、远程教学模式的特征 .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可以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开发课程,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管整个教学过程。

6.评价与反思过程常常是非实时的。

3、远程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

(1)函授式教学阶段

函授式教学阶段指利用邮政系统传递文字教材,学生与教师分离,以自学为主,有条件的地方配以当地教师的不定期辅导。这种传播手段虽然不先进,但在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依然使用。(2)视听媒体阶段

视听媒体阶段指利用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传送视听教育节目,学习者在异地实时接收节目。这种教学模式普及面广,凡有无线电和电视机的地方均可采用,且学习者的费用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办了许多这样的教育机构。我国把视听媒体阶段分为无线电广播教育,电视广播教育两个发展阶段。

(3)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现代远程教育阶段指利用卫星电视、电信和计算机三大网络技术开展的远程教育,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的。一般也称它为计算机网络教育阶段。其优点是具有交互性,真正实现了超越时空,教学资源丰富,开放灵活,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但这类远程教育需要较高水平的硬件环境和课程开发能力。

4、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网络教学具有下列的优点:

☉利于个别化学习

☉利于信息反馈和交互

☉能跨越时空、容易进入

☉资源搜索、传递方便

☉便于多领域专家共享及交流信息

☉便于模拟真实情景

☉更新课程方便

☉利于协作学习、网上评价等。

网络教学也同时存在一些局限性: 有较高标准的技术支持环境、使用价格较高、学习内容不易掌握和保

持、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水平等。

5、说明实施网络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1.技术支持系统

要使网络教学开展起来,必需要有一套网络教学和网上学习的技术支持工具,如网络教学平台等。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应该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1)网上课程开发工具

(2)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3)网络教学管理系统

(4)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以上四个系统分别完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功能。

2.网上教学资源

通过信息资源网,教师和学生都能轻松地获得关于某一主题的详细资料,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3.网络教学研究

指网络教学中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4.网校师资培训

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方面,普通教师不论在技术手段方面,还是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方面,都不太适应网络教学的要求。要对刚刚投身“网校”的教师进行技术与理论两方面的培训。

6、列举远程教育中采用的媒体技术

基于电话网的会议系统

1、电话会议系统(音频远距离会议系统)

它是指通过电话线或卫星传输,向与会者提供分享的听觉空间,将不同地点的人们连接起来,使与会各方通过声音信息进行双向交谈。

2、音频图形会议系统

它是在电话会议系统上增加了文字、图标、图形和静止图像的传送,可以用电子图形板、传真机或慢扫描等其他设备去获取图形图像,并通过电话线传输。

3、视频会议系统 它是利用视频压缩技术,把活动视频信息加入到会议内容中。

基于计算机的会议系统

1.数据会议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窄带网络进行数据信息(常常是文字信息)的交换。

2.多媒体会议系统

它利用音频、视频和各种多媒体数据来交流与会者们的思想,是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

3.虚拟会议系统

它是会议系统的高级形式,是多媒体会议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第十一章

教育开发研究的系统方法

1、应用系统方法的步骤

篇3: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阅读近期学术文章, 浏览各个专业论坛的帖子, 不少人觉察到有一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产生怀疑的倾向, 甚至有人用偏激的言论责问“我们到底要讲什么”、“信息素养能否作为课程的基石”……为了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解码栏目拟从诸个角度去解析该现象, 希望您也能加入其中。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到现在, 从教育内容上已从单纯的软件学习过渡到信息教育, 从教育方法上也从技术操作的模仿进化到在信息活动中探究与创新。仿佛这种种的变化已经让信息技术教育处在了历史的“拐点”。然而, 随着课程实施的深入, 问题也逐渐地得到暴露, 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技术课堂主题内容信息化的倾向, 让信息技术课越来越多地变得操作滞后、技术削弱, 价值重心发生偏移。

探讨信息概念包容性的背景

当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产生了泛化现象, 究其原因与信息概念的包容性是至关重要的。围绕着信息的包容性,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质疑。比如,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应指什么?只是基于网络与计算机的信息, 还是指所有类别的信息?并由此向更深一层去质疑:对不同信息的获取、甄别、加工、交流、发布等, 从手段、目的、意义上看差别如何?特色又是如何呢?

这些诸多基本问题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信息技术课程合理的包容性应该有多大”。对这个命题进行分解, 最首要的就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信息概念的包容性有多大”, 这同样也是一个涉及课程核心的问题。正因为信息无所不在, 涉及的学科纷繁复杂, 其处理与应用要涉及很多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单纯的现代信息技术层面的信息与日常涉及的信息的关系如何处理, 这不正是要面对的信息的包容性吗?

如果要研究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的信息包容性这个问题, 需要涉及该课程的社会功能, 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状态与规律, 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需求与学习心理发展等诸多方面。为了避免思维发生混乱, 我们拟先着重从信息概念的内涵上着手研究它的包容性, 试图以此引起大家对信息技术课程究竟要“讲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广泛讨论。

信息技术课程架构需要对信息概念体系进行界定

信息的概念一直尚无定论, 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信息的理解与界定也不一样, 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信息的特征认识也不完全一致, 我们的实际课程对此也不作概念的过分追究。可是, 我们发现除去课程中的基本知识涉及这部分内容以外, 在技术应用领域仍然需要面对信息的概念。目前, 不少教材和课程在这方面是有缺陷的, 开始非常关注信息概念, 而在接下来的大批应用中却仍然忽视了对信息概念的界定, 结果准绳很不统一, 甚至有些课堂给人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历史等课程部分内容差异不大的感觉。

从哲学的角度说,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 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 包括了一切物质运动的表征, 这是一种非常泛化的概念。而传播学研究的信息却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这个概念是与人对世界的需知、应知更为密切的。在信息的诸多特征中, 客观性和普遍性、表达性、流动性等特征表明我们对信息的认知视野是广阔的;在信息的诸多功能中, 其认识功能、社会功能使得信息在整个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上, 可以被人们运用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实践问题, 从而表明信息在思维、实践中都是具体的、可运行的。

根据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我们并不难认识到信息是由一切事物构成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庞大体系。如果以不同的条件约束, 信息的内涵越丰富, 适用范围也越小, 由此再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相对独立的特定信息概念体系。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信息概念体系的约束条件是什么呢?换句话说,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概念体系有无自己的界定呢?

在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中, 课程内容就是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及其常识, 是围绕计算机而凝聚的知识与操作来架构课程体系。到了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内涵与外延开始发生变化, 围绕信息的课程体系开始发生混乱。我们在教材、教案等重要的课程元素中, 难以发现具有统一而明晰的信息概念体系结构。比如, 有人简单地把信息技术课程界定为“参与信息活动的技术”, 对信息活动没有界定, 是指人类所有的信息活动?还是单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活动呢?也有人把信息技术课程分解为“信息”+“技术”, 还有人把技术宽泛化到“方法、规则”的情况……如此以来, 会产生更多相关问题, 比如理论知识的范围、技术操作的学习方式、学习范例与活动的有效度等。

可见, 从信息概念这个源头去进行课程体系的界定, 明确课程中信息的包容性, 不失为一种良策。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概念层次化处理

从信息概念角度对照,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明显问题之一是,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如何界定。以前, 我们仿佛都是笼统地言之, 缺乏主干线索的指引:有的从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角度去看待, 也有的从获取、交流、加工、集成等操作的角度去把握, 甚至也有的通过信息生活的任务、主题、活动等形式来体现。可是, 这些信息内容表象给我们的感觉要么是片面的, 仅仅局限在计算机、网络之中的;要么是过于宽泛的, 似乎在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之中已经存在。因此, 我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并不了解, 由此, 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教学情况。比如, 一种情况是, 仿佛人的信息活动都离不开网络、计算机、多媒体, 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神化……另一种情况是, 一切信息活动都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解决, 信息技术课程无所不能, 给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综观以上现象, 无非就是信息概念的广泛性和多重性给课程的定位带来了迷障。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应该分出不同层次来对待, 即要针对性地限定信息概念的包容性, 才能更容易地确定其核心。

篇4: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曾经讨论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后,因职业教育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大家就不再过多地讨论了。客观地说,职业教育法颁布后,其所指称的事物有了长足的发展,仅高职教育就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功不可没。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绝不会受到概念的束缚,于是诸多的矛盾暴露出来了:为何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一样管理,却在经费投资等待遇上明显两样?为何社会上急需大量人才而职业院校却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何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师抱怨课难上,学生难管?为何教师指责学生基础差,学校推托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埋怨学校专业无特色,专业性不强,学生认为专业不对口,学了也无用?如此等等。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或即将进行办学水平评估,挖空心思创特色,为什么高职院校创特色这么难?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职业教育到底怎么了?

“职业教育”是一个模糊概念

还是从源头开始,检视人们心中的“职业教育”。一般而言,可以从法律条文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探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教育法第二章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也做出了规定:与其他五种基本教育制度一样,处于平等的地位。

“职业教育”是就业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近年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常常见诸媒体报端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是比较常见的说法。

当我们重视教育对象的就业时,可以称之为“就业教育”。由此类推,当我们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人素质时,可以认为是“素质教育”;当我们重视教育对象的能力培养时,可以认为是“能力教育”;当我们重视培养对象的道德、发展、成长、创新意识的培养时,也可以认为是“道德教育”、“发展教育”、“成长教育”、“创新教育”;当我们强调规范、加强管理、严格制度时,也可以认为是“规范教育”、“制度教育”。总之,认识可以是五花八门的,都有其理由,大都是一些摹状之词。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稍加分析,会发现其外延太大,以至于所有的教育都涵盖了进去,无法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区别开来,有定义过宽之嫌。

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要求来分析,以上的几种说法显然都不是定义。从逻辑学的视角看,“职业教育”与教育制度、与就业途径是不同的概念,没有属种关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从内涵上讲,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从外延上讲,就业教育完全包含在“职业教育”概念之中,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不相等。就业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促进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除了就业功能外,“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还具有育人功能、经济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等。

我国的教育一般分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类,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职业教育”。但这种划分是有疑问的。这有可能意味着只有“职业教育”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不要说普通教育,就是成人教育也与职业没有关系。事实显然不是这样。难道普通高等教育就没有对就业的要求,培养的学生日后不从事某种职业?多少年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哪年不对本科高校进行就业率的统计?从小学到博士后教育,哪一项教育内容不关涉到受教育者的生涯发展,不与职业息息相关?我们的意识形态一直主张,在我们国家,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是平等的劳动者,怎么会有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非职业性的教育?这种逻辑不可思议,对普通教育是如此,对成人教育更是如此。

把我国的教育分成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类标准是什么?这样的分类对于管理与教育的发展是否科学?用成人、普通、职业去命名不同的教育现象是否科学?按照分类的法则,既然把教育分成了三块,其界限就应是相对清楚的,各项之间应是互相排斥的,只要站在“职业教育”的角度,成人教育、普通教育就是非职业教育。然而什么是非职业教育?区别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标准在此只能是“职业”了。问题的追问就要顺着什么是职业前进,也就由不得说这些概念是特指的概念了,只能沿着这个迷宫往前走。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成人教育与职业无关,普通教育也与职业无关。这样一种认识会泛化,区别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标志是职业,而不是其他,就会忽略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就会把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些根本不适合职业教育的做法迁移到职业教育上来。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探讨“职业教育”是什么,是想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这个名称与事物的本质不符,则希望能够为它找到一个名实相符的名称,通过名称就能够体现一事物与它事物之区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于一个缺乏科学定义的事物,无论是对它的管理还是它自身的运作都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对它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所以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也是不可能的。

模糊概念给管理与发展带来混乱

界限模糊的两个概念有时候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有时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一份权威文件,并且是文件的第一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如果把其中的“职业教育”改为“普通教育”,依然是一段宏论,并且还会有新意,而如果去掉“职业”两字,其指导性或许会更好。

如果可以用三种教育具有共性来为上面这一段文字加以辩护,那么下面这一段文字应是针对性比较强的:“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设一批可共享的实验和训练基地。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一切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只要我们模糊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界限,或者干脆把“职业”两个字去掉,这段话对普通学校特别是对普通高校就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针对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界限模糊的问题,权威部门强调职业教育应进行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但在具体措施上依然采用的是普通教育的办法。请看下面这段选自近期的同样具有权威性的文字:“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只要把“职业教育”换成“普通高校”,把“普通”换成“其他”,能说这不是普通高校目前一般的做法吗?

这一类的指导,并非指导者刻意为之。以高职院校为例,有一种带普遍性的认识认为,从性质上来看,高职院校除了姓“职”之外,也姓“高”,具有普通高等学校的身份。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在管理上都是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起管理,客观上已将二者等同起来,二者的差别从认识到实践都被忽视了,如果再加上认识上的偏差,把对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迁移(或者生搬硬套)到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来就是很自然的了。

宏观指导上是如此,微观运行上也是如此。只要随便找两份专业基本相同,层次不同的本科与高职的教学计划稍作比较,就会发现两份计划不仅形式相同,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也有许多(笔者比较了两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相同的课程均在18门以上),且课堂讲授学时也基本相当。从课堂形式来看,两者基本没有区别,高职教学计划是普通高校的临摹本。再看高职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模块式技能实训系列教材》,但只是凤毛麟角,且难以被各高职院校所接受。目前大量使用的,要么是大学普通教材的翻版或简缩版,要么是中专教材的理论拔高版,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一是重科学知识轻技术知识,二是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三是重本学科的系统性轻课程间的协同性,课程目标偏移。讲了很多“为什么”,对“怎么做”则讲得不多,动手练的内容更少。

如此管理,如此发展,职业教育或高职教育只会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巨大的尾巴,成为失败学子的收容站。如果说目前进入职业院校的是那些在普通教育中失败了的学生,他们理应在这样的学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走出低谷,找回自信。但事实已经无情地告诉他们,他们还将面对那些让他们失败的课程,等待他们的还将是失败,他们与成功者的差距将再一次从心理上被加大。因此,说目前的“职业教育”是失败教育并不是耸人听闻,说“职业教育”是歧视性教育也不仅仅是偏激,说“职业教育”难以担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职业教育应改称技术教育

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职业院校在各显神通中艰难地前进。其中有办得好的,有办得一般的,有办得很差的。在这些学校中,确实可以发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地区和学校,使我们感受深刻的是这些学校的办学思路非常清晰,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技术本质的把握相当准确。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些学校坚持以技术教育为核心,以技术价值为取向,组织教学,规划发展,进行管理,坚持自觉的技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发展精神,一定会走向兴旺。

引人思考的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当初何以命名为技术学校?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职业教育”的概念以立法的形式得到确认后,为何许多新办的、升格的高职院校以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冠名?无独有偶,同样的事物,在美国叫社区学院或技术学院,在澳大利亚称之为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在前苏联称为综合技术教育。查阅文献,在我国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人士所撰写的文章中,大多在“职业教育”中加上“技术”二字,似乎不加“技术”二字,不足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于“职业教育”这一事物,我们太容易受“职业”这一概念的诱惑,而忽略这一事物的本质。理论和实践都已经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技术”而不是“职业”,这对于准确地确定指称对象的名称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索尔·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特别强调本质属性在确定指称中的作用。他认为,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而摹状词是“非严格的指示词”,“如果一个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都只是同一个对象,我们称之为严格的指示词,否则就称之为非严格的或偶然的指示词。”专名可以直接指称一个对象,而不把任何特性归属于这个对象,因此,当其指称一个对象时,并不以世界上发生的任何偶然事件或过程为转移。只要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不变,无论这个对象的非本质属性发生多大变化,这个指称的对象就不会变,这个专名就是严格的指示词。相反,如果对象的属性发生了变化,确定摹状词的指称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非严格的指示词。“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显然只是注意到了“职业教育”这一事物与教育对象的求职就业有关这一特征,是一个摹状词,一个非严格的指示词。“技术”则是“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技术教育”无疑是一个专名,是一个严格的指示词。只要“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技术本质属性没有变化,无论国家与社会是否重视“职业教育”、其作为就业的重要途径等等非本质属性发生多么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本质规定性都不会产生变化。“技术教育”有别于科学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范式,不需要人们人为地为其加上所谓特色。如果此类问题没有解决,妄谈类中的所谓特点就没有丝毫意义,归类不清的特色只能叫不伦不类。据此看来,以“技术教育”的概念替代“职业教育”当属势所必然。

参考文献:

[1](美)索尔·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M].梅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向其森(1953—),男,湖北京山人,讲师,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近期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和技术哲学等问题。

篇5: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

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例外: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注意: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订立

未定合同时间 用人单位 劳动者

用工1个月内 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不与用人单位签合同,只能获得劳动报酬,无经济补偿。

用工满1月未满1年 1.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2.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不与用人单位签合同,可获得经济补偿。

用工满1年 1.立即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2.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补偿;(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

3.视为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

知识点三、劳动合同的类型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重点)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长期性的合同)。

注意: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下,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 )。

A.劳动者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篇6:劳动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劳动法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愈加活跃,用人形式也更为灵活多样,例如:媒体经常报导的“租赁劳动力”的作法,“非正规部门的就业”,离退休人员的反聘,专项工作的对外承包等等。致使近些年来在劳动人事工作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方面的问题。现就此问题谈点儿看法,以求探究真谛。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遇有个体工商户雇请帮工的情形,则个体工商户属于用人单位的范畴。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七项必备条款和双方自主协商的约定条款。

按实现劳动过程的方式来划分,劳动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直接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形式,当前这一类劳动关系居绝大多数;另一类是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通过劳务输出或借调等方式由劳动者为其他单位服务实现劳动过程的形式,这一类劳动关系目前居少数,但今后会逐年增多。按劳动关系的具体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常规形式,即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停薪留职形式;放长假的形式;待岗形式,下岗形式;提前退养形式,应征入伍形式等等。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类,可分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集体企业劳动关系、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等。按劳动关系规范程度划分,可分为规范的劳动关系(即依法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事实上以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的情况),和非法劳动关系(如:招用童工和无合法证件人员;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等情形)等。

二、劳务关系与劳务合同

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其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劳务关系、劳务合同是一种顾名思义的通俗称呼,在《合同法》中是没有这类名词的。属于承包劳务情形的劳务合同,似可归属法定的“承揽合同”,属于劳务人员输出情形的劳务合同,似可归属法定的“租赁合同”。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必备的条款。其内容可依照《合同法》第12条规定,由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随机选择条款,具体约定。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它的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很容易混淆。还有一种派遣劳务人员或借用人员的情形,致使两个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与派出或借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紧密地交叉在一起。这是它们相联系的一面。

在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中,时常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并存的情况,弄清两者的区别,对于做好劳动人事工作,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显得特别重要。从整体上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

(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虽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人单位是强者,劳动者是弱者。而与劳动关系相近的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即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相对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更加平等的关系。

(三)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四)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

(五)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四、劳务关系的现状与运用

目前,与劳动关系相近的一类劳务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用人单位将某项工程发包给某个人员或某几个人员,或者将某项临时性或一次性工作交给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双方订立劳务合同,形成劳务关系。这类从事劳务的人员,一般是自由职业者,身兼数职,自己通过中介机构存放档案,缴纳保险。二是用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由劳务输出公司向用人单位派遣劳务人员,双方订立劳务派遣合同,形成较为复杂的劳务关系。具体说,用人单位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务关系,劳动者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动关系,而与其所服务的用人单位也是一种劳务关系。这种劳务关系的情形,有人称之为“租赁劳动力”。

三是用人单位中的待岗、下岗、内退、停薪留职人员,在外从事一些临时性有酬工作而与另外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务关系。由于这些人员与原单位劳动关系依然存在,所以与新的用人单位只能签订劳务合同,建立劳务关系。

四是已经办手续的离退休人员,又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双方签订聘用合同。这种聘用关系类似于劳务关系,但又不完全是劳务关系。有人又称之为特殊劳动关系。

上一篇:学生会社联自荐书下一篇:光大银行南京明监事长一行莅临天津分行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