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专业是什么

2024-07-28

工艺美术专业是什么(精选6篇)

篇1:工艺美术专业是什么

1、动画专业

如今,动画产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家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市场对将创意“产业化”及“市场化”的经营人才也非常欢迎,据调查,该专业就业率为85%-90%,薪资水平也很高。

2、建筑设计专业

据统计,建筑设计师是100个最具前景的职业之一,年薪可以达到10万-40万左右。而中国的房地产虽然近几年呈低迷状态,但不可否认房地产在众多经济领域中,仍是一枝独秀。

想要设计出完美的建筑,没有好的美术基础绝对是寸步难行,尤其是现在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对建筑的美感追求也会越来越高。甚至一部分高校的建筑设计专业都已经从理工科搬到了艺术科,所以说现在的建筑设计师已经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职业了。

3、景观设计专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高速推进,景观设计师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目前已有上万名设计人员从事这一工作,但我国毕业的景观设计专业的人才毕竟数量有限,所以这方面的人才目前还是供不应求,也就导致了景观设计专业在就业时绝对是很吃香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景观设计专业虽然吃香,年薪也不低,但是目前主要就业分布都是在大城市,尤其是以北上广一些发达城市居多,所以在毕业后选择发展城市时需要慎重考虑。

4、室内设计专业

室内设计也是美术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这类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大,尤为走俏,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之为“金色灰领”。而且一个有能力的室内设计师的年薪都在20-30万元左右,又吃香又高薪。

5、游戏原画设计专业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脑游戏的`需求量也是在日益增加。而游戏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也使游戏原画设计专业或是美术特效、游戏美术类的专业都吃香的很。这类专业毕业后的美术生工作不仅高薪而且会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乐趣。

6、视觉传达设计

社会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系的有关专业都不断地在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篇2:工艺美术专业是什么

蕴涵艺术价值的日用品。

适用原则?

除少数属于玩赏之外,工艺美术最关心适用,造型和装饰往往体现着功能的需要。工艺美术的历史还是技术的历史

从构成角度看,可以吧工艺美术分解为造型和装饰两部分

从生产的角度看,阶级社会的工艺美术不外官府和民间两类

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

作品是工艺美术的当然核心

人之所以区别于猿,是因为石质工具的出现

原始工艺美术虽然展示着先民对美的追求和理解,但其创造却往往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鱼纹地位突出,庙底沟类型彩陶上鸟纹一再出现,许多专家指出,他们就是图腾

按胚体呈色,原始陶器大体有红、灰、黑、白之分,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按出现的先后,陶器的制胚方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三种。

彩陶即在胚体上以矿物质颜料绘画图案,然后配烧的陶器。多属于泥质红陶

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其中游分布着著名的仰韶文化,上游分布着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下游则有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的红陶为主,彩陶是仰韶文化陶器的主流,图案常绘画在细泥陶衣上,色彩以红、黑、白为主,装饰纹样繁多,主要为抽象的几何纹也有少量的写实动物等

篇3:工艺美术专业是什么

这个问题重要吗?很重要:如果连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就等于不知道干嘛要搞音乐教育, 就等于迷失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那么音乐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坚持自己一贯的看法:它是情感教育。

为什么不是情绪教育呢?

因为按照心理学的严格界定, 第一情绪不等于情感;第二人的情绪和情感中是由情感为统帅的;第三音乐教育的宗旨在于打动情感。

我收集了若干心理学论述, 它们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重大分歧, 所以只需引用其中三条就可基本说明问题: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难以分离而又有区别的感念。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体验。……因此, 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而简单的体验 (当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 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 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情感与情绪相比,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第399-400页)

情绪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很难区分。即使是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 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人的情绪都能由所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人的生理需要服从于社会性需要,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本质之中。为此, 有些心理学家不得不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affection) 。 (第400页)

新近的学者们已不再象詹姆士和兰格那样, 相信生理激动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条件。人们通常认为个人对自己身体变化感受的解释, 才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原因。七十年代初,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S.Schachter) 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认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其中认知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第413-415页)

(引自《心理学概论》, 荆其诚、林仲贤主编, 科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其中“情绪与情感”一章由许宗惠撰写)

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 既然人的情感统率着情绪, 当然音乐教育就不能以打动情绪为目标而应以打动情感为目标;音乐家之所以作曲, 决不是为着打动养鸡场的鸡、达到多产的目的, 并且因而只讲究表现动物性的情绪, 而是为着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受与思考所激荡出的情感。——而让学生感受、领悟、共鸣作曲家那丰富、深刻、强烈的情感才应该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位老师提醒我, 从音乐教育的目的出发, 当然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它的本质;但有的专家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那是从音乐教育的过程这一角度出发的。

这当然引起了我的反思, 不过反思的结果我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不变。

原因有二:

首先, 音乐学习的过程是先用耳朵听, 即起始于听觉的心理活动和耳朵这个感官的生理活动。但如果就以这个理由确定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话, 那会产生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从某一种或某几种感官 (眼、耳、鼻、舌、身即皮肤) 的活动并产生各种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开始的, 在哲学认识论上我们称其为“认识从感性认识始”。如果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那任何一门课程的本质都可认定为感觉或感官教育, ——那这些“本质” (即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又怎么谈得上是本质呢?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上, 把它的本质认定为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势必诱导我们的教师只重视“视唱练耳”之类的听觉训练, 而把音乐教育贬低到“听觉康复”、“特工训练”之类的低档次去。

其次, 前面所引的心理学“情绪三因素说”已经说的很清楚:人们对音乐的反应决不是纯生理的或纯情绪的, 认知因素 (包括纯认知因素如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价值观等, 还包括情感中的社会性因素) 会对这种反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算不是决定性作用, 至少总有作用吧?把认识过程分解为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和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 这只是为了我们理论分析的方便而采取的一种“一厢情愿”的抽象做法, 实际上任何人的认识过程都是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同时地、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已经是现代哲学认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性常识, 以为音乐感受活动只是从耳朵的听觉活动启始, 那只是一种误解, ——于是把音乐教育的本质认定为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也只能是一种误说。

那为什么音乐教育的本质不能说是“美学教育”或“美感教育”呢?

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学教育, 是从音乐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考虑的。但美学知识在音乐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中小学尤其如此, 仅以美学来界定音乐教育内容的特征显然显得狭窄, 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很少。

至于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美感教育”, 我倒是很有些赞同的。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情感教育”, 而情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其中有着一类很重要的“高级情感”, 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因此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感教育”与说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并不全面冲突。再说音乐教育确实高度强调美感在学生发展目标上和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要性,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美感教育确实对教师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 尽管培养美感非常重要, 可这种美感在音乐教育中是必须迁移的, 要迁移为“美德”、“美体”、“美言”、“美行”等等, 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全方位高雅情感特征的培养、熏陶, 于是把音乐教育的本质只定位于“美感”, 同样显得狭窄, 用它来指导音乐教学实践, 则有可能使我们陷入“唯美主义”的误区。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情感教育, 还应该作两点补充论证。

第一, 美术教育不也可以说本质是情感教育吗?

的确如此。所以, 我实际上想表达的观点是:艺术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如果在艺术教育各门课程中再去寻找区别它们的各自本质, 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 如何运用这个本质去区别艺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

曾经有位专家的说法:相对于人的三个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而言, 智育的本质是认知教育, 德育的本质是意志教育 (让学生有遵循道德规范去行为的自控意志力) , ——而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 旨在熏陶、养成学生丰富、细腻、深刻、健康、高雅的情感特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于是它的本质同样应该是情感教育。之所以美育于是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原因盖在于此。

在界定艺术教育的本质时, 我认为还是先把它与智育、德育区别开来再说。因为若干年来就是因为没由做很好的区分, 导致美育进而艺术教育总是沦为智育、德育甚至体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附庸, 正如一句很流行的口号所说的:“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在完成了上面这个历史性的重要任务之后, 再来选择精细的概念为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认定不同的本质, 同时为智育、德育、体育直至劳动技术教育的各门课程认定各自不同的本质, 应该再说不迟。

篇4:什么是专业人士

事情是这样的,2009年,高清电视的“春风”吹到了本人的家里,具体情况就是家里“领导”跟我闹着要看高清。不过这事儿也算是我自找的,当时我拷了几部高清的肥皂剧给她看,哪知道由奢入俭难。“领导”从此对一般的电视看不上眼了,因为她在高清电视剧里能看清女演员们身上的时装款式、图案和纹路,并且可以分出演员脸上粉底的薄厚与均匀程度,顺便进行点评。

虽然是住在首善之区,可是歌华还没顾得上给我们这些远郊区人民安装高清电视机顶盒。家里的那根宽带“小水管”下高清资源也力不从心。不过还好,有线不行还有无线。虽然无线高清频道少,用来敷衍“领导”还是够用了。毕竟效果是一回事,态度是另外一回事。

一个无线高清机顶盒最便宜要2000多块钱,拿出这把银子就是为了看电视不免肉痛一下。因为有这笔钱足够把电脑升两回级,痛痛快快地玩3D游戏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我找到一位做大众电子设备媒体的专业人士,想通过他便宜买个机顶盒,孰料他却对我说了开篇那些话。

这位朋友的话有两层意思,一则吹嘘他作为专业人士如何神通广大。这方面他倒也不是吹牛,因为据我所知他家里的各类电器除了空调和冰箱是自己买的外,其余不是厂商的评测产品就是参加各类活动抽奖得来的。另一层意思则是讪笑我的不济——“混迹”行业媒体,连个机顶盒自己都搞不定。

有事求人只好降低姿态,我说:“这没办法,隔行如隔山,何况行业的大小不能比。你也知道机顶盒厂商是不大会买我的账。何况与你相比,我充其量也就是伪专业人士,哪像你呐!据我所知,去年你写的那篇评测文章,帮做‘电视棒’的一家公司处理了大批库存产品。虽然你在评测里没告诉广大人民群众那款电视棒过了年就只能当摆设了。”

我的吹捧让他感到十分受用,于是便拍了胸脯保证搞定这件事。当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见面后,专业人士却是一副愤愤然的表情。“你们那算什么广电行业,我给厂商打电话说给我寄台样品让我评测一下,一家跟我说东西太贵,评测可以,但事后还得把东西再还回去;另一家说他们的产品基本走采购,没必要通过评测让老百姓知道。不过最后我还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后一句话时,他的语气缓和下来,随后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盒子来。我定睛一看,又是一款电视棒。

见我面色犹疑,专业人士赶紧说,要不这东西你先用着,过两天我给你整个IPTV机顶盒来,IPTV可是我们工信部的场子。不过好像在北京还不能用,要不你拿回老家试试。事已至此,我只好问他这个电视棒该给多少钱。“什么钱不钱的,专业人士哪能自己掏钱搞这些东西。你拿去玩吧。”说到这里,两个伪专业人士便一拍两散。

篇5:什么是美术课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美术是什么?”对于刚刚步入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同学们在今后美术学习的目的性。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了解“美术是什么?美术是如何分类的?”有助于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其今后的人生理想的实现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容易上成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授课,教师一般对美术的概念、种类,作品的内容、形式等角度全面分析作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让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在现代教

育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提倡感受和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欣赏课上,就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本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学习。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应强调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按工具材料分类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通过对美术定义及其具体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美术作品,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二)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三、课前准备

(一)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如油画颜色、木刻刻刀、油墨及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二)讲课、学生练习用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

四、教学设计

1、学习内容:

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了解材料与画种的关系,向学生展现出美术世界的广阔,使他们能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同时,使学生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活动: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美术作品,对美术的种类有初步的了解。对美术材料与画种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本节课的.探究题目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3、教师活动:

请学生观看录像及图片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教师应抓住材料与画种的关系,使学生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放映幻灯和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如将《父亲》和《自画像》(珂勒惠支)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互对照)

篇6: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教学基本思路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课程介绍:

1)自我介绍

2)我们手上拿到的这本美术鉴赏教材分三个单元共有24课时,我们第二单元不上,这样的话剩下是17课时,再加考试1节课。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这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审美鉴赏的意义在哪里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对此有所了解。

1.什么是“美”?

我国汉字中的“美”由羊、大两字拼成,“羊大为美”。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羊作为驯养的动物是当时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人类可亲的对象。尤其是对原始人类来说,还有什么东西比又肥又大的羊能使其感到美呢?从“美”字我们可以看出,美与经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美”与“不美”是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人们摆脱了像动物一样无意识的、被自然所左右的状态,有目的地去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改造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由此可见:

(1)“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2)“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美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例如书中所举的中国书法艺术与彩陶、青铜器的实例。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美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

2、初步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放一段的外国流行歌曲(学生不熟悉的)。

设问:你觉得这段歌曲美吗(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由于学生不熟悉,对外文歌曲表现的内容一般不能描述)?

教师以此继续发问:你不知道歌曲表现的内容,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般都能问答出它美在旋律、节奏、音色、音质上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旋律、节奏、音色、音质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就把它叫做形式美。我们说,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中有形式美,美术也有形式美„„那么美术中的形式美又是什么呢?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

到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比如,对称、均衡、比例、对比、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A、请4位学生在黑板上写“永”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写好之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哪位同学写的最好?为什么?

(幻灯出示写歪的“永”和正规的“永”)总结:在汉字结构规律中,重心平稳、左右均衡是极为重要的法则。人们写字时以米字格作为辅助,就是为了使初学者遵循这种美的法则。

B、观看教材中“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的图片,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六位同学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最后请几位同学总结)

(引导学生从重心、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寻找“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之间的联系。)

师:什么是美术作品?(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3、形式美的来源:

许多我们现在认为的美术作品,在其产生之初其实是实用品,只是到后来才被当做“美术作品”看待的。但是在这些物品中同样包含着美的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它们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看它们。如原始社会的彩陶,古时候是盛水,吃饭的普通器皿,现在却成了博物馆里供人们欣赏的价值连城的古文物;又如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是宗庙里祭祀用的器具,而在明代的《竹院品古》图里,青铜器已经被当作了供人欣赏把玩的美术作品,它的器形、装饰、色泽成为了关注的因素。今天,老师也请大家来简单鉴赏一下彩陶和青铜器。

请说出在过去学过的语文、历史知识中你所了解的彩陶或青铜器的精品1-2件?

A、幻灯展示:彩陶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他们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那些原则?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图案画在这些器皿上?你知道这些图案都表示什么吗?(六位同学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最后请几位同学总结)

师: 有一些很特殊的图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在盆的内壁描绘图案,用装饰的手法画出一个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用两根短线画出眼睛,似乎闭目在默默地祈祷什么,双耳和嘴的部位都画着鱼,盆的其它部位也画着鱼。这种图形似乎和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彩陶中的动植物形一般都用几何形把它概话出来形神兼备,显示了彩陶艺术写心写意的高超水平。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有大量的鱼、蛙、植物果实、花朵的描绘(左图)。半坡时代人的寿命平均二三十岁,生育是即神秘而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鱼蛙这些多产的动物就成了生育的象征。尤其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对生育能力的赞美就是对女性的赞美。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一直延续到今天。

B、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先秦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堂皇的地位,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视频展示:商代和周的青铜器

提问:商代和周的青铜器有什么不同?

幻灯展示:青铜器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案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哪些原则?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图案画在这些器皿上?你知道这些图案都表示什么吗? 它们的灵感来自哪里?

师:青铜器的纹饰有多种纹饰这些怪兽图案,大都是氏族图腾崇拜的残余,在维护社会习俗,沟通人们的精神世界方面,与文字一起扮演着政治、宗教和艺术传统等各方面的特殊职能。

总结:古时候人能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上述作品的纹饰之所以看起来比较美是因为它们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来的,而它们的灵感就是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万物的形象中获得的。

4.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A、展示一些作品,包括一幅绘画作品,一幅雕塑作品,一幅木版年画,教材中的“漆盒”,教材中的“民居院落一角”。

教师提问:这些物品哪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美术作品”?为什么?

教师:绘画和雕塑是美术家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这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但是有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被制造的目的不是为了用于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例如教材中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云南纳西族民居院落等,但是,他们最初也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制造出来的,在当时虽然普通,但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会逐步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

B、这些手提袋、手套、门票都是美术作品吗?试以本课所学的知识简要的分析它们?以证明你的观点?

师:一方面,这些日常物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式,因而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例如,物品的长宽比例、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使物品更加美观,是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其次是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关系。好的物品往往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手提袋要求轻巧灵便,简洁大方,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既方便提东西,又具有醒目的审美效果。又如手套,不仅色彩使人感到温暖,而且图案的方向变化既可以交代各部位的不同功能,同时也可以打破形式上的单调。

5、美术鉴赏的意义?

教师提问:看了上述作品,你认为美术鉴赏的意义有哪些?

总结: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版本二: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调整、删除)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影视(温州嫁具)导入

揭题—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

“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

什么叫美术

身边的美术,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

② 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

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美术的性质

精神产物

具有独创性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① 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② 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则

① 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例如: 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

② 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例:黑白?

③ 比例与尺度

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

1:

1、618

1:0、618)

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

④ 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

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

例:边防军

⑤ 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

实战演习

(多幅图片)学生选择评判

美术鉴赏的意义

A、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① 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

中国的四大美女、罗丹雕塑的罗米哀尔、委拉斯开支作品《宫女》的侏儒、等。

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有的实用退化,审美凸显.(玉文化,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

情趣高尚,抵御格调低下,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

讨论和思考:

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

小结

上一篇:基层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2022年江西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及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