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居住证申请书

2024-07-14

个人居住证申请书(精选15篇)

篇1:个人居住证申请书

北京XXX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员工办理工作居住证解冻及年检的申请

本公司由于人员变动原因未能及时为员工XXX(身份证号:XXX1)办理年检手续,现处于冻结状态(工作居住证号:XXX),特申请为其工作居住证办理解冻及年检业务,请予以协助办理。

北京XXX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8月30日

篇2:个人居住证申请书

居住证个人密码重置申请

本人 身份证号码 系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员工,由于个人原因不慎将居住证网上登录密码遗忘,现申请个人密码重置。

望予以批准!

申请人姓名: 申请人居住证卡号:

申请人签字:

篇3:个人资不抵债可申请破产吗

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 因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 现已严重资不抵债, 债主经常上门催债, 弄得我寝食不安。听说我国有破产制度, 想干脆破产算了, 请问:个人资不抵债可申请破产吗?

读者 杨安山

杨安山读者:

篇4: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指的是银行向申请购买合理用途消费品或服务的借款人发放的个人贷款,可以用于家庭购房、房屋装修、购车、出国留学等消费。它以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旨在通过贷款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满足消费者当期的需求。

小张就是一名白领,工作数年,目前有买车的愿望,但由于房贷压力很大,现在手中能够利用的资金有限,于是关注到个人消费贷款。他觉得这样既能提前享受拥有私家车的便利,又不用面临一下子拿出大笔资金造成漏洞的问题,一举两得。小张对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的具体要求和基本流程进行了研究。

贷款人条件

为确保贷款人的偿还能力,银行对贷款对象的条件有一些具体要求。基本条件为:年满18周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且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65周岁;具有贷款行所在地的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身份;有合法、稳定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有明确、合理的消费意向或已签署了相关消费合同;有银行所认可的担保等。

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

个人消费贷款的申请过程比较简便。大致流程为:提出申请—签订合同—发放贷款—按期还款—贷款结清。只要贷款申请人按照银行的规定,提交申请之后,等待银行对材料的调查和审批,接下来按正规的流程办理即可,以确保贷款人能够及时获得贷款。小张在确认了自己基本符合银行要求的贷款人条件并了解基本流程后,开始准备申请个人消费贷款需要向银行提供的材料。具体包括:

(1)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2)当地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的证明材料;

(3)婚姻状况证明;

(4)社保证明;

(5)借款人贷款偿还能力证明材料。如借款人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借款人纳税单及保险单;

(6)借款人获得质押、抵押额度所需的质押权利、抵押物清单及权属证明文件,权属人及财产共有人同意质押、抵押的书面文件;

(7)借款人获得保证额度所需要的保证人同意提供担保的书面文件;

(8)保证人的资信证明材料;

(9)社会认可的评估部门出具的抵押物的评估报告。

担保及还款方式

申请人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经过审批后,接受银行发放贷款前,需提供一种担保方式。主要方式有3种,分别为:以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第三方保证。还款方式上,不同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不同。若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可以采取按月还息任意还本法、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款法等;若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则可采取的方法有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法。

对于以上要求和办理事项,不同银行机构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不同,见附表。

还款注意事项及建议

贷款消费对于申请人来说,风险在于能否按照规定及时还款,这就需要借款人在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自身能力上加以注意。不同的还款方式每个时期所承受的压力不同,申请人应按照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就超过1年的贷款期限来说,等额本息方式每期还款金额相同,但所支付的总利息数相对较高,还款压力分散得较为均衡。而等额本金法每期还款额逐渐递减,虽然利息总支出较等额本息少,但前期还款压力较大。贷款人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资金,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款任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只要是贷款形式,都需要偿还一定比率的利息。如果在资金充足或消费属于不必要的情况下,盲目申请贷款进行消费,那么就会带来一定风险,对家庭的资金控制极为不利。因此,任何形式的贷款都应该是在资金暂时周转不开时应急使用,而不应该过度依赖。

篇5:居住证办理申请书

特此证明!

(此证明于员工办理居住证用,不作其他用途)

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号

单位签字:______

篇6:办理居住证申请书

证明(存根)

编号:

兹有_________ 同志在______社区已在我社区进行信息采集,情况属实,请予办理居住证。

联系电话:

红山街道____社区(签章)

篇7:广州居住证申请书范本及办理指南

现暂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现在________________从事__________________职业,请办理《居住证》。我保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检举。

篇8: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

2009年12月2日,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透露,北京市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力争2010年进行立法,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这意味着,在北京存在近24年之久的暂住证即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告别暂住证,推广居住证,一字之改,是否有质的变化?

进城先办“暂住证”

介绍信、暂住证、就业证……“对我们来说,这些本本就是‘护身符’。”全国第一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孙恒告诉记者。

这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一个旧厂房内,距离市区40公里。没有金光灿灿的饰品,没有色彩斑斓的霓虹,这里所有的物品都是工友们无偿捐赠的。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暂住证”出现在多数大中型城市,成为了大多数城市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手段,一直沿用到今天。伴随而来的是1982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1985年11月16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暂住人口户口管理的规定》, 要求凡从本市行政区域以外来京暂住人员, 均应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其中16周岁以上 (含16岁) 暂住期拟超过3个月的, 必须申领《暂住证》。这项规定于198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直到现在,外来人口在京购房、买车,在北京人才中心建立社会档案,报名考试,应邀、因公赴台或办理商务赴港澳台通行证时,也需要出示暂住证。

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农民流动到城市打工。头10年主要是到乡镇企业打工,但是规模不大。1988年前后人数开始猛增。到1992年之后,农民流动到沿海和大城市打工成为一股巨大洪流,他们也成为当时暂住证的主要使用者。

“一张暂住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作为一个外来打工者和农民的双重身份。”孙恒说:“你很难体会到那种没带暂住证看到城管时的害怕心情。”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发起人之一内蒙古青年王德志第一个捐出了自己多个版本的暂住证,这也成了博物馆的“一号展品”。从最早办理一个暂住证需要180多元到现在降为5元,王德志的北京暂住证也有很大的变化:C本是初来乍到,如今在北京混迹13年的王德志,现在拿的是B本。

“打工的人最怕就是查暂住证,如果忘带或没有,往往就会被送到遣送站,要么罚款,要么遣送。”孙恒说。

有工友赠送给博物馆一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发展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周拥平编著的《看看他们》,这本记录了100个北京农民工的口述实录,其中关于河北沧州农民工赵宏磊的经历更显离奇。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北京访问前夕,做小买卖的赵宏磊到东郊上货,几个巡警上来就问:“克林顿来了你知道吗?”赵宏磊心想,克林顿来了关我什么事呀?他们又问带没带暂住证,然后又搜身,看赵买了一箱带鱼,就让他拿带鱼到小卖部做抵押,换4盒“希尔顿”,然后一人拿了一盒才走。

赵宏磊说:“我清楚记得,2000年9月17日,因为快要国庆了,也是在上货的路上,被抓到了花家地派出所,他们先管我要暂住证、就业证,我拿出来他们就给撕了,然后把我们一块被抓来的外地人关到一起,还把我们的皮带都没收了,蹲在那里谁敢抬头上去就抽,等凑够了人数就用车把我们送到‘八间房’,到了夜里两点又把我们送到昌平收容所。到了天亮,就又用车把我们拉到北京站,说要遣送回家。到了家再让亲属出350元钱到当地派出所‘赎身’。刚出北京,河北的警察就上来了。他们开始‘叫卖’,先是说给500元就能下车,我身上就有40元,连声儿都没敢吭,最先下去的是歌厅的小姐。然后是400、300、200、100这样下来,到了廊坊我花30元下了车,之后我就买了张5元的车票又回到了北京。所以我觉得这根本就起不到整顿治安的作用。我来北京这些年,光办证就不知道办了多少次了,好不容易挣点钱全花在这上边了。”

2003年3月,广州发生的孙志刚事件震惊全国。当年8月1日,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了之前实行20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在孙恒眼里,这是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是打工者的一次胜利,“所以我把这方面的报道作为展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放在了最醒目的地方。”

2003年取消收容遣返制度之后,进入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没有什么展品能像暂住证一样体现这一时期的特色,事实上,博物馆收到的捐赠品,最多的就是暂住证。

暂住证尴尬了谁

2005年3月25日,北京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决议。暂住证不再成为外地人在北京经商务工的“通行证”了。但是,外地人在北京居住要办理暂住证的规定,并没有因此而废止。

到2009年12月底,杨超在北京已“漂”了两年半。杨超也曾有过两年的北京户口,那时身份证的住址上写着“大学研究生”。但在2007年7月,在拿到硕士学位的同时,杨超的户口也从北京被打回东北原籍。

毕业、找房、租房……杨超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而杨超要去的公司规定,签约前,需要向公司提供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各种证件,最后一条是:无北京户籍者应提供暂住证及复印件,缺一不可。证件铺了一床,唯缺暂住证。

暂住证,一个听说没见过的东西。如何办?怎么用?对此,杨超一无所知。“百度”后才知道,需要3张一寸照片、身份证、租房合同和房东的户口本。

按照规定,在北京的时间超过3年,可以办A证,不到3年的可以办B证,1年以下的办C证。“颜色不同,A证是紫色的,B证是橙色的,C证是暗红色的,但都要一年一检。”交了5元钱工本费后,杨超办理了一张B证。

2009年,面对北京飙涨的房价,杨超决定出手买房。房产中介向杨超列出了要办理贷款时需要的证件,“暂住证”这个对于杨超来说有些刺眼的词再次蹦到了面前。

“非要暂住证吗?”中介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户口就必须拿暂住证。”

对于这样的答复,杨超无奈,“为啥干什么都绕不过暂住证?可上次的暂住证早已丢失,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办一次。”

依旧是填表,对于填写内容早已了然于胸。前面只有4个人在办理,10分钟后杨超就坐到了民警面前,“没等她开口,我就递上5元钱和表格明确地说:我办半年的那种。”

她抬头看了看我,答道:“现在没有A、B、C的区别了,都是一年的了。”随后又退回了5元钱,“从2009年1月1日起,办证是免费的了。”

可能是要买房,让杨超增加了底气:“那我要是买房子了,我还要办暂住证吗?”

“要办,不管买房、租房,只要没有户口就得办,暂住证现在也起到管理外来人口的作用。如果买房了,以后带着房产证的复印件来办就可以。”她的回答让杨超很失望。

身后一位大哥的话让杨超有些崩溃,他拍着杨超的肩膀说:“我暂住在自己家里都快10年了,你暂住在自己家里的日子才刚刚开始。虽然买了房子,但是心理上还是没有那种踏实的归属感。”

钢印再次压在照片的右下角,日期也凝固在2009年12月4日。拿到暂住证,杨超想:“真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办暂住证”。

户籍改革:从管理到保障

2009年12月2日,北京市综合治理办公室透露了一则消息,北京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力争在2010年进行立法,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

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透露,这种居住证,将集纳个人基本情况、住房情况、就业情况、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信息,并附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吸引流动人口主动办证。

相对北京而言,居住证代替暂住证,在全国其他地方已经开始进行。2009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符合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等5个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都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

在深圳,从2008年8月起,深圳市居住证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使来深建设者在深圳享受到一系列便利服务,包括其子女能够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可在当地办理赴港商务签证,持有长期证人员,将纳入深圳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等。

有评论认为:上海经验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把个人在这个城市、个人为这个城市所作的贡献记录了下来,并且变成了个人最后拥有的上海市户籍和被这个城市所认同的条件。居住证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

从“暂住”到“居住”,虽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前者强调管理,后者则增加了社会服务和保障功能。

篇9:个人居住证申请书

Looking back into my college years, I have made innumerable choices on my own. But a decision I would never feel regretful is to become a volunteer teacher for five vacations. Though the experience only composes two lines on my three-page CV, it has defined who I am.

In February 2015, I was surprised to receive a special phone call while taking my quantitative training in Brazil. It was from one of my students in the Boxue County, a small village in China’s Hainan Province. He dialed my number using his mom’s mobile phone: he did not say I miss you; instead he just asked me, in the purest tone of a child, “Will you come back next year”. My eyes turned moist in a flash.

It was the first winter vacation in my college years that I did not go to Boxue County as a volunteer teacher. Before that, I was there for three consecutive vacations. I love those kids and they are waiting for me as well. It is maybe my love to those kids that has planted the seed of NGO dream in my heart. My long-term career objective is to create an NGO that empowers the rural students and other marginalized groups in my late thirties.

After my graduation, I intend to stay in the private sphere for about five years, then jump to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o get prepared for my NGO dream.

If my story ends here, it would miss a critical aspect: my academic aspiration. It may be tempting to frame my research under the grand narrative of my NGO dream; but from its very outset, my queries in social media diplomacy have been purely academic.

Social media diplomacy is the marriage of two emerging fields: social media and public diplomacy. Just like any curious researcher, I was instantly mesmerized by this unchartered territory. It comes with a price to opt for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 other scholars. I have few existing literatures to draw from.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my research drove me to consult with three professors at the same time: one for quantitative methods, one for Internet insights, and one for public diplomacy. Still, I often felt like a lone expeditor. Therefore, the moment when I came across the MSc in Social Science and the Internet, I was literally shaking out of sheer excitement. I knew it is the place for me. Apart from the advanced statistic course, what intrigues me most is the course Accessing Research Data from the Social Web in the Hilary term. I am now using third-party software like Nvivo to extract my raw data. If I can master Python, the quality of my database w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Though driven by my academic curiosity, I hold faith in the interconnected nature of knowledge. Just as Steve Jobs’ Calligraphy interests inadvertently effected the typography revolution in the computer world, my seemingly unrelated experiences in academic research, I believe, will come back to me one day when I start my NGO. Indeed in my mind, founding an NGO is the hard mode of doing research; they sh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lving concrete problems, but real-world problems are way more complex.

篇10:居住证申请证明

尊敬的居住证办理机构领导:

现有我公司员工**身份证编号***,原***人士,男/女,**岁,已在我公司工作**年,从***工作,因工作原因决定长住***,愿意为**地区的发展做一份贡献,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批准!

特此申请

公司(签字/签章):**********公司

篇11:受理居住证申请

发布时间:2010-11-03 浏览 27 次

一、项目名称:

受理居住证申请、拍照、补换

二、办事依据:

1.《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2004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2号发布);

2.《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沪发改人口[2004]18号)。

三、受理条件:

符合《上海市居住证》申领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境内人员。

四、办事所需材料:

需办理居住汪的材料(验原件、收复印件):

1.居民身份证等有效汪明;

2.居住地区的住所证明:半年以上的住所证明、户口簿、产权证或公房租赁合同;租借的需租赁合同并由房地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单位的出具集体宿舍证明或居(村)委出具的寄宿汪明;

3.健康证明:结婚汪或亲属关系证明(派出所打印的户籍证明原件);

4.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8—49周岁的来沪人员提供)。

A:在沪属于投靠、就读类办理一年居住证的:除了提供以上办一年共同的四种材料外还必须提供以下材料(收原件):

1)投亲证明:结婚证或亲属关系证明(派出所打印的户籍证明原件)。

2)就读证明:本市大、中专院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或本市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书面证明。

B:在沪从业类办理一年居住证的:除了提供以上办一年共同的四种材料外还必须提供以下材料(验原件、收复印件):

1)劳动保障部门出的就业登记证明;

2)半年以上聘用(劳动)合同、(从事特殊岗位需提供上岗证书);

3)综合保险缴费记录(在申请本居住证前连续三个月以上的)。

五、办事流程:

1.咨询;

2.查验符合以上材料后受理,材料复印;

3.填写适用于各类型的登记表,填写完毕后交申办人核实签名确认;

4.在输入机上输入采集的信息(附身份证原件)并打印登记号;

5.在拍摄机上当场拍摄一寸免冠数码照片(免费)并核实基本信息;

6.在审核机上信息复审;

7.信息复审后在输入机上打印回执,盖章后交申办人核实内容,并说明相关事宜。

注:l.投靠、就读类的材料需在一星期左右移交所属派出所审核存档;

2.从业类材料目前就地存档。

六、相关表格:

七、办结时限:

白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完成(相关部门收到申领信息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材料核定,市社会保障局和市民服务中心根据制证指令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证件制作,l0个工作日内完成配送)。

八、办事地点:

华泾镇社区事务服务中心

华泾路505号

九、收费标准:

工本费25元。

十、接待时间

待查

十一、咨询查询:

篇12:居住证申请材料

(1)《通知单》;(个人提供《201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登记表》,单位办理)

(2)《国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申领表》(可网上下载,需加盖聘用单位公章);(个人向单位申请后,登录http://218.242.131.167/,用户名为身份证号码,密码为身份证后六位,填写相关信息)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已婚人员为配偶申领《上海市居住证》的,还应提交《结婚证》复印件,为未成年子女申领随员证的,需提交其他证明,验原件);(个人提供)

(4)落户外省市的户籍证明;(个人提供)

(5)在沪居住地证明复印件(已在沪购置产权房的需提供产权证,租房居住的需提供租房合同及房地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居住单位集体宿舍的需出具单位证明,借住沪籍亲友住房的需提供户主的房产证或户口本、同意入住证明及户主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的寄住证明,验原件);(单位集体宿舍证明单位提供)

(6)聘用(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在本市创办企业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应与其创办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个人提供)

篇13: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地方实践及启示

1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地方推进的时空历程

人才居住证制度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居住证办法。居住证办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据手头收集到的资料, 最早实施居住证办法的城市是福建省厦门市, 时间是1989年9月, 同年11月, 珠海市也发布了类似规定。

早期的居住证办法主要对象是外商;实施居住证办法, 一方面为了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居住证的主要功能是证明持证人的身份, 同时也作为持证人出入境时享有一定便利的凭证。不难看出, 早期的居住证制度在很多方面与暂住制度相同, 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没有严格的查验制度。

1990年代之后, 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在吸引、留住人才的需求与户籍压力并存的情况下, 避开刚性的户籍障碍, 开始实施“工作寄住证”办法, 并规定持证人才可享有诸多方面的“市民待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我们可将其称之为21世纪初各大城市普遍实施的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原型。与后者不同的是, “寄住证”必须由用人单位出面申领, 而“居住证”则可以由受聘人才本人直接申领, 体现了寄住证制度侧重于对聘用人才的单位的审核, 而居住证制度侧重于对外来人才个人资格的认定。

进入21世纪之后, 继深圳、上海、北京这三个特大城市颁布外来人才居住证制度之后, 以东部地区大中城市为主的不少地区掀起了实施该制度的高潮。尽管各地都提出申办人才居住证的外来人员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在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和21世纪初大学扩招的背景下, 这一学历条件已显得十分普通, 因此, 比较1990年代提出基本相同学历条件的北京工作寄住证和上海工作寄住证办法, 这一时期的人才居住证办法具有更广的人群范围。

从空间上来看, 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 尤以沿海地区最为密集, 包括大连、北京、青岛、上海、杭州、厦门、深圳、珠海、东莞等地。除此以外, 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 华北地区的太原以及中南地区的长沙、南昌和西南地区的成都等城市也都相继实施了人才居住证制度。这些地区要么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大中城市, 要么是内陆省会城市, 外来人才数额庞大, 户口问题相对突出。在这些城市, 如果贸然放开户口, 地方财政和教育、就业等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放开户口, 外来人才将无法享有诸多方面的“市民待遇”, 这必定给人才引进带来不小的障碍, 同时也会带来人才的流失。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 不少城市借助于柔性的人才居住证制度解决外来人才的市民身份和“市民待遇”缺失问题。

当我们结合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地方推进的空间过程, 观察其在各城市的出现顺序, 发现了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 总体上来看, 表现为由深圳、上海、北京三个特大城市向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和内陆地区省会城市的等级扩散。这一被户籍问题最突出的特大城市首先创新出来的制度, 在有效解决了外来人才“市民待遇”缺失问题之后, 即被其他面临同样问题的大中城市迅速借鉴。

第二, 在某一区域内, 表现为某一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等级和扩展扩散形式。例如, 2002年深圳市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 之后周边的珠海市和东莞市分别于2003年、2004年出台了相同的政策。这一特征表明, 城市在政策制定方面存在学习效应。外来人才市民待遇缺失问题是绝大多数大中城市都面临的问题, 每个城市也都在努力探寻其他城市应对类似问题的经验。人才居住证制度在深圳、北京、上海特大城市实施后, 表现为一种成效显著的政策方案, 于是, 大中城市纷纷学习借鉴, 以减少决策成本。

第三, 在同等级别城市之间, 表现为政策的及时跟进。由于城市之间存在相互竞争, 当某城市实施了创新性政策, 为了避免劣势或赢得优势, 同等级别城市或邻近城市往往会学习借鉴被证实有效的新政策。同时, 其他城市采纳创新性政策的行为, 也会给同等城市的政策制定者带来来自于公众的压力。例如, 2002年深圳和上海率先出台了人才居住证制度, 给北京带来不小的舆论压力, 促使后者尽早实施了同样的改革。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省会城市之间。

2人才居住证制度地方实践过程中的地区差异

1990年代出现于北京和上海的人才寄住证制度是21世纪初兴起的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原型。当时两地提出的《人才寄住证》申办条件稍显严格, 持证人享有的待遇少, 但入户机会很大。例如, 1999年《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 (京人发[1999]38号) 提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并被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聘用的人才方可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 (1) 具有学士学位且成绩突出者; (2)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 (3) 在国外获得学士学位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留学人员。持证人仅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同时提出, “持《工作寄住证》工作满三年者, 可申办调京手续。”

21世纪初, 人才居住证制度首先兴起于深圳和上海两市。就制度的内容而言, 深圳市规定的人才居住证的申办条件高, 持证人享有的待遇少, 而上海市则与此相反。 (见表1)

很明显, 上海市人才居住证制度更具有优势, 再加上上海市强大的影响力, 上海居住证制度迅速扩散到了全国多个地区, 成为多数地区制定这一制度的“蓝本”。就人才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待遇而言, 除了深圳, 其他城市的规定与上海市大致相同。这也反映出, 政策扩散中学习效应显著, 创新性表现不明显。

就人才居住证的申办条件而言, 包括珠海、南昌、沈阳、厦门、长沙、杭州、东莞、成都等城市以及广东省在内的绝大多数地区与上海市规定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特殊才能”类似, 仅对该条件进行了细化。比如2004年杭州市规定, 杭州市区工作或创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办《人才居住证》: (1)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2) 大专学历但紧缺专业的人员; (3) 持有技师以上证书或紧缺工种高级工证书的人员; (4) 特殊技能人员; (5) 个人投资50万以上的经营者。

然而, 在学历条件上, 也有城市与上海市的规定略有不同。比如, 北京市2003年提出了“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 较上海市条件略高;也有一些中等城市提出了低于上海市规定的条件, 如2003年青岛市提出了“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2004年大连市提出了“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特殊才能”。可见, 在一些中小城市, 人才居住证已经成为引进和留住相对低端的人才的“诱饵”。

3启示

1990年代以前, 几乎全部的公共资源配置都以户籍人口为主要依据, 户籍成为了享有当地社会资源的几乎唯一的凭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诸多社会资源的配置已不再以户口为主要依据, 部分社会资源已对外来人口完全放开, 户籍权益逐步淡化。在不少中小城市, 外来人口与本市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接受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权益已相差不大。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城市中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户口已经享有完全同等的权益, 事实上, 在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中, 户籍特权依然存在, 只不过范围在缩小, 逐渐集中到某些方面而已, 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保障与就业保护, 接受教育也在其列。

不可否认的是, 人才居住证制度打破了户口作为主要依据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 对现行户籍制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居住证制度将享有城市公共资源及社会福利的人群从城市户籍人员扩大到包含持证人这样一个更广的人群范围, 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外来人才的市民待遇问题。尽管人才居住证持有人仍然与本地常住户口人群存在不小的待遇差别 (2008年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对上海市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实施状况开展的调查发现) , 它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户籍和非户籍的界线。

然而, 这一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城市户籍一样, 在地方改革过程中, 人才居住证的工具性价值凸显。长期以来, 地方政府作出的户籍制度改革或户口管理政策的调整, 大多基于有利于地方发展的考虑。城市户口作为一种高价值含量的特殊资源, 往往被地方政府当作一种“奖品”用来招揽其急需的人才, 比如筹集地方发展资金、繁荣房地产市场和招商引资。在城市户籍指标有限之时, 人才居住证制度无疑成为了城市户口的替补。很明显, 在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中, “效率优先”成为首要取向。只对其急需的、做出贡献最多的外来人才放开户口, 或者颁发人才居住证, 无疑没有“兼顾公平”。

我们应该认识到, 大城市政府只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放开户口, 并利用附加在城市户口之上的诸多权益, 通过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进人才, 必然有意无意地维护着城市户口的特权, 将普通的外来人口拒之于市民待遇之外, 这无疑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渐行渐远。户籍制度改革应该逐步剥离掉附加在户口之上的教育、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福利, 促进户口与权益的逐步脱钩, 回归户口的人口动态统计和居民身份证明的基本价值。

人才居住证制度促使我们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之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大城市户口分类放开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可依据怎样的标准确定优先入户人群才最公平、最合理?在公平和效率之间, 城市户籍制度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是否不得不走一条户口权益利用与维护之路?

摘要:21世纪初, 在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颇难的背景下, 深圳、上海、北京率先实施了人才居住证制度, 以“户口不迁、来去自由”为特征, 该制度柔性地解决了人才的城市身份问题, 但也凸显了城市户口的工具价值, 引发诸多热议。梳理了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地方推进的时空历程, 总结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地区差异, 最后提出了若干启示。

关键词:人才居住证,户籍制度改革,大城市

参考文献

[1]丁金宏, 上海市居住证转常住户口的相关政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 2007.

篇14:对居住证应合理期望

《投资者报》:你曾亲身参与过北京市居住证的调研工作,目前北京居住证制度改革的进展如何?

陆杰华:目前还是在讨论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大的方向应该是增加公共服务功能,比如第一个就是社会保障這块,比如子女教育,尤其是高考怎么放开,比如购房,第一套购房,现在我们的购房主要是面对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怎么放开可能会在居住证里会涉及到。还有一个很重要,外来人口经过多少年,可以获得北京的户口,这个可能是居住证里比较有突破性的变化。尽管可能制度出来后短期来说,受益的人群可能不会太多,但至少给流动人口一个希望,他能够得到城市的承认,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

《投资者报》:据我们了解,北京市最早于2007年就提出要调研出台居住证制度,但是近5年过去了居住证制度还是没能出台,为什么?

陆杰华:其实,这两年居住证为什么没出台,主要难度就在这一块,社保、子女教育(主要是高考),包括住房,包括购买汽车,这几个都是难度比较大的。我觉得不管是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出台,它都可能要涉及这些方面,它不会具体到哪个方面,但是会有相应的渐进的门槛使这些人逐步达到与户籍人口一样的福利待遇。

《投资者报》:可否通过居住证制度,放宽对于长期在北京工作的住房刚需群体的限制?

篇15:居住证积分申请办法

以下手续需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有效期内由用人单位人事专员凭单位介绍信、人事专员身份证原件(留复印件)进行申报,其他单位及个人不能申报:

一、单位变更(用人单位需经网上注册并经受理点审核通过)

1、居住证持有人变更工作单位,由用人单位至单位工商注册地、社团或民办非企业登记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办理;

2、基本材料:

(1)持证人身份证、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

(2)提供合同期一年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3)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社团或非企业法人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复印件;

(4)前一家单位退工单原件及复印件;

3、信息变更后当场领取《<上海市居住证>积分通知书》。

二、增加同住人信息

居住证持有人增加同住人信息,由用人单位至居住证上次受理点办理(原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办理的人员至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受理点办理),需提供持证人身份证、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除此以外,还需提供:

(一)增加同住配偶材料:

1、持证人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持证人配偶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户口可提供户口簿,需提供具有详细地址页的首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户口提供所在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提供具有详细户籍地址的集体户口首页及本人信息页);

3、持证人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增加同住子女材料:颛兴路45弄1号102

1、持证人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持证人结婚证(同住子女父母离婚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

3、同住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同住子女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户口可提供户口簿,需提供具有详细地址页的首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户口提供所在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提供具有详细户籍地址的集体户口首页及本人信息页)

5、同住子女满16周岁以上的,需提供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证明、学籍证明或学籍卡原件及复印件;

6、承诺无违反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政策的材料。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基本流程

1、来沪人员至现居住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上海市居住证》。

2、来沪人员登录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积分模拟打分。

3、模拟积分分值满足120分时,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积分申请。

4、用人单位首次申请时应按照《<上海市居住证>申请积分用人单位注册登记须知》进行网上注册,并至单位注册地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受理点审核单位信息。

5、已审核通过的用人单位登录上网,为申请人进行网上注册,并填写《<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表》(注册时将取得个人账号和密码,供申请人后续申请积分和网上查询使用)。

提示:为保证居住证数据传送,申请人领取《上海市居住证》3个工作日后,用人单位再为其网上注册创建积分账号。

6、单位为申请人进行网上信息审核,审核无误的,打印《<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表》,并点击“提交申请”按钮。

7、单位将积分申请材料递交至单位工商注册地、社团或民办非企业登记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受理点。

8、如材料齐全,受理点将受理相关材料,并出具收件凭证。

9、受理点调集申请人档案,以学历申请积分的,需进行教育经历的核实,随后进入审核程序。

10、申请人的居住证积分核定完成后,将通过短信形式通知持证人积分情况;单位也可以通过上网登录,了解积分申请进度和结果。

11、根据通知的时间和地址,持证人和用人单位可持有效身份证件至区(县)人才服务中心领取《<上海市居住证>积分通知书》,也可至全市任一受理机构使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打印设备自助打印。《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的个人书面材料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积分申请材料均须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一、基本材料

1、单位人事专员介绍信、身份证;

2、申请人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

3、《<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表》(网上打印、表格上加盖单位公章);

4、持证人有效身份证件;

5、持证人户籍证明(家庭户口可提供户口簿,需提供具有详细地址页的首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户口提供所在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提供具有详细户籍地址的集体户口首页及本人信息页);

6、一年期及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

(1)事业单位提供聘用合同,其他单位提供劳动合同;

(2)通过具有人才派遣或劳务派遣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派遣的,还需提供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派遣协议、派遣岗位协议;

7、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社团或民办非企业法人证书等)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或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复印件。

二、积分对应材料

1、学历、学位证书(需按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取得的被国家认可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证书。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历、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申请积分的,需提供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学籍材料,或其他可以证明其教育经历的相关材料。国(境)外学历学位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在本市工作期间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的聘书;

(1)用人单位所聘岗位与所学专业、工种需相符;

(2)需要注册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需注册并在有效注册期内;

(3)在外省市工作期间获得的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通过本市复评或验证的,视同在本市获得;

(4)通过考试取得的职称或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应提供《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通过评审取得的职称,应有评审表(无需提供,但档案中应有相关材料);

3、最近6个月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4、配偶为本市户籍的,提供结婚证、配偶身份证、配偶户口簿或户籍证明;

5、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积分所需材料:(1)持证人在本市投资企业的验资报告;(2)工商档案机读材料;

(3)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的纳税明细;

(4)用人单位出具的最近连续3年聘用本市户籍人员名单(须连续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

6、持证人在本市工作期间获得的部、委、办、局等市级机关及以上政府表彰奖励证书(持证人申请表彰奖励加分的,由表彰奖励主办单位向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后可获得加分)。

7、创业人才积分所需材料

(1)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合同和备案证明;(2)企业验资报告;

(3)企业工商档案机读材料。

8、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所需材料 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备案证明。

三、持证人同住配偶和子女需要享受积分相关待遇所需材料

1、结婚证(离婚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

2、配偶有效身份证件;

3、配偶和子女户籍证明(家庭户口可提供户口簿,需提供具有详细地址页的首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户口提供所在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提供具有详细户籍地址的集体户口首页及本人信息页);

4、子女出生医学证明;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几点体会下一篇: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目标